安徽省蚌埠铁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央电视台2013年春晚导演组,把多家地方电视台选送的歌手和节目加以重新组合润色,再进行选拔,这是开门办春晚的又一次创新。

B . 受国际金融危机后遗症的影响,2012年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均呈下滑态势,降到了自2010年经济复苏以来的最低点。

C . 在一些市场垄断的领域里,消费者强弱不一的维权意识,将会使他们应有的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受到严重限制,甚至于完全不能享受。

D . 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2. (2分) (2017高三下·南京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因为刘禹锡的乌衣巷只是他心中的一个意象,而这个意象又寄寓着刘禹锡对历史和人生的认识。

①巷口的粉墙上是否真有一抹斜阳夕照②那飞进百姓家的紫燕是否真是曾在王谢家雕梁上做窝的那一只③他从乌衣巷的沧桑变迁中看到一种历史的必然④刘禹锡的目光穿透了空间的千山万水和时间的厚厚烟尘⑤这一切并不重要⑥无需去考证当时的朱雀桥是否真的长满了开白花的小草A . ⑥①②⑤③④B . ④⑥②①⑤③C . ④③⑥①②⑤D . ⑥②①③④⑤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3. (15分)(2020·江苏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泰坦尼克号”船难常常被当作现代社会的一个隐喻。

在人生与历史交织的这艘邮轮上,人们之间在阶层、性别、年龄、族群/种族等维度上都存在差异,针对这些差异的种种制度安排,就是社会结构。

“泰坦尼克号”上结构的力量,就是由于与舱位、性别、年龄相关的制度安排影响了不同乘客的生存机会。

在“泰坦尼克号”上,票价越高,其舱位距离逃生甲板就越近,乘客到达甲板的时间也越早,登上救生艇的可能也就越大。

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北京崇文小学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室外挪到了室内的体育馆,北京每况愈下....的空气质量令人担忧.B. 近日,卫生部新制定的《公厕卫生标准》规定公厕男女厕位比例宜为1:2,众多体验过公共场所“入厕难”的女士对此拍手称快.....C. 4月23日,新疆巴楚县发生一起耸人听闻....的暴力恐怖犯罪案件,恐怖分子对从事日常工作的执法人员和手无寸铁的社区服务人员发动突然袭击,造成了重大损失.D. 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2.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B.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C. 能否使课堂教学回归教育的本真,是课堂教学效率能否得到提高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成为有诗意追求的人的关键.D. 丝路基金主要是中国有关机构出资成立的中长期开发资金,服务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其融资渠道、运作模式、管理方式等与多边开发机构有较大不同.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

A. 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B. 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C. 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D. 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我校定于10月20日下午3时在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请您做好准备,务必准时出席.B. 奉上拙作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C. “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D. 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5.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空缺的句子(1)柳永《雨霖铃》下片“______,______”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普遍的离别伤感。

安徽省蚌埠铁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蚌埠铁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蚌埠铁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罗素最终以政治学完成了他对伦理学的探讨。

从伦理学到政治学的过渡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罗素从来就不是为了建立伦理学体系而谈伦理学的。

他的伦理视野并不像一般伦理学家那样限于个人、他人、社会的范围,而是扩展到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他在本书中对政治学的思考,也不是意欲研究政治学的理论问题,而是着重探讨了与伦理学密切相关的、具有紧迫现实意义的政治问题。

罗素首先回顾了自文明开始以来有组织的激情冲突,讨论了这种冲突造成的人类幸福的损失,力图找到冲突的原因,为苦难中的人类指出一条道路。

罗素看到,迄今为止人类用自己的知识创造出这样一个可悲的世界: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而大多数人却过着比野生动物还悲惨得多的生活;人类心灵的构成目前仅仅适应以狩猎为生的阶段;人类的智力和想象力并没有增进人类的幸福,甚至无法使它保持在人猿相揖别时的程度;人类用远见缔造了政府和军队,而它们的建立却旨在保护掌权者的财产权,使他们能够骄奢淫逸地生活,大多数人则以更艰苦的劳作换取比原始状态下还少的报酬。

天灾人祸频频向人们袭来,各种可怕的战争威胁笼罩在人们头上,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人类的不幸超过了以往历史上全部苦难的总和。

罗素认为,人类命运多舛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激情(即冲动和愿望)的冲突。

除了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之外,人在政治上的愿望主要有四种;占有欲、竞争心、虚荣心和权力欲。

占有欲是希望尽可能多地占有财富,或者说是对财富的权利。

它是无穷无尽的动机之一,不管你可能获得多少,你总是希望获得更多。

满足是一种永远逃避着你的梦想。

竞争心是更为有力的动机,它使人们宁愿忍受贫困也要把竞争对手搞垮。

虚荣心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动机,它随着受到的滋养而增长,但权力欲是压倒一切的,这种欲望随着权力的体验而迅速地膨胀。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

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

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

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

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

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

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

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

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

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

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

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

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

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

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

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蚌埠二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蚌埠二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蚌埠二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小题1】C试题分析:可以运用比较排除法。

首选找到原文与“中华竹”相关的语段,把选项带回原文进行分析比较做出取舍。

C项“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与原文题意不符,从原文内容可知,无中生有。

所以选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A试题分析:此题要回到原文中,带着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运用比较排除法。

A项“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与原文内容不符,原文说“以竹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

所以选A。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3】D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带着思考题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结合上下句进行比较、理解,可以用假设代入法。

D 项“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都选址于竹林”与原文内容不符,原文是说“大多选址于竹林”。

所以选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B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

迁:升迁。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5】B试题分析:A.代词,他,代指颜之推/音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B.都是介词,被;C.副词,就/副词,竟;D.介词,因为/介词,凭借。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6】C试题分析:②属于间接表现③不能表现有才华⑤讲颜之推险被定罪。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7】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1(颜之推)喜欢喝酒,往往任性放纵,不修饰衣着容貌,当时的舆论因此轻视他。

2正遇上黄河水暴涨,(颜之推)备办船只携带妻儿来逃奔北齐,经历了险要的砥柱山,当时人称赞他勇敢有决断。

蚌埠二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蚌埠二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蚌埠二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3分)A2.(3分)C3.(3分)前一个“中华民族”是指民族的称谓,代指中国;(1分)后一个“中华民族”是指文化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着重指民族文化。

(2分)4.(3分)C C项中的“落”是免除的意思。

5.(3分)A④是范镇辞职的话;⑥是一般的认知,并非范镇独特的见解。

6.(3分)C C中范镇并未“获罪”,只是“待罪”,即在家等待获罪。

7.(1)赶紧办就能成事(或成功),再晚就来不及了,这就是圣贤把机会看得很宝贵的缘故啊。

(5分)(2)范公向皇上上表谢恩,其中写道:“虽然说是请求退休离开朝廷,但怎敢轻抛忧国忧民之心?(5分)8.“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

(2分)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分,手法和内容各1分)9.“幽情”:一是伤春之情。

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

(2分)一是忧国之情。

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通郁结心头。

(2分)10.略11.(1)含义: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种莲人生活的辛苦与欢乐,抒发了对种莲人的赞美。

(3分)(2)作用: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1分)12.梦境是指不切实际的虚幻的境况。

(2分)在文中指的是“我”对采莲的劳动并不了解,其实种莲人家自有他们的辛苦和欢乐。

(3分)13.(1)运用对比的手法,指出采莲人用岁月和汗水抒写生活生命之诗,他们的生活不乏情趣,他们创造的美景更富有诗意。

(2)卒章显志,升华了主题,抒发了作者对种莲人的赞美,并提出劳动创造的美才是真正的大美的观点。

(3)与标题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每点2分)14.①拟人。

“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安徽省蚌埠铁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

安徽省蚌埠铁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

安徽省蚌埠铁中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蚌埠铁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1 2 3 4 5 6 7 15 16 17 18D B D A D A D D B A C【1.谐相处、健康发育的一个楷模”。

)2.(3分)B(A曲解原意,原文的意思是文学“还应当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支撑,一种情感与精神的支撑”。

C“文学作品既可以内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中”错,应为“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又是内在于每一个人的身心之中”。

D“每一个人都努力创作”错,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创作。

)3.(3分)D(强加关系。

应该是“以拥有诗的心境和艺术的情致,以超越功利的、发自内心的、充满喜悦和感激的心态对待生活”,才能诗意地栖居。

)18 C解析联系上文“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下文所接内容应扣紧“精华”二字,②③⑤⑥都属于这一方面,①④属于另一面,可用排除法。

】8. 翻译(1)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

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明白了兴衰贵贱都由命中注定。

4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3分(3)没有遇到杨意那样引荐的人,虽有文才也只能独自叹惋;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曲子又有什么羞愧呢?3分9.鉴赏4分(1)李诗讽刺唐玄宗(1分)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1分);袁诗批评《长恨歌》(1分)只歌颂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泪失所的悲剧。

(1分)4分(2)两诗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2分)。

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1分);袁诗则是将石壕村的夫妻之别与马嵬李杨之别作对比,以百姓之泪与君王之泪作对比(1分)。

10.(5分)悟已往之不谏(2)或植杖而耘耔(3)襟三江而带五湖(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5)茕茕孑立三.现代文阅读(22分)11、白痴少年多年义务指挥交通。

高二语文试题-蚌埠铁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试题-蚌埠铁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蚌埠铁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高二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文学艺术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对于客观世界、心灵世界、理想世界的一种表达维度。

就文艺作品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记录”而言,电影《小时代》无比真切地表达了思想解放、物质财富迅速积累之后,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虎视眈眈和一往无前的力量。

今天,我们都不必讳言物质创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一旦对于财富的炫耀和追求,成为一个社会较大人群尤其是已经摆脱贫困的知识分子的终极目标,一个社会先知先觉阶层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向世俗和世故下倾,整个社会的思想面目势必“喜言通俗,恶称大雅”。

②在中国社会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文艺作品对于物质和人的关系的探索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但探索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创造和物质拥有的层面,把物质本身作为人生追逐的目标,奉消费主义为圭臬,是“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

今天,中国许多知识分子“言必称西”,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以大化小,是对个性和个体人发展的剥夺和压迫。

但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常识:强调发展个性、发挥个体人的天赋特长的西方社会,对于个体的尊重和对于他者即社会大群体的尊重和奉献,通过宗教的层面上升到价值领域并获得共识、付诸实践。

个体的“小”存在于社会历史的“大”之中,工具性的物质服务于本原性的思想和精神。

立功,立言,立人,哪一桩是把个体的价值捆绑在物质的战车上?③青春可掠单纯之美,但幼稚是她隐形的伤疤。

幼稚之人或有美感,文艺的幼稚和浅薄阶段则是必须超越的。

今天,充斥耳目的如果都是《小时代》们,或者因为票房有利可图,就无条件地纵容《小时代2》《小时代3》的出现,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小时代、小世界、小格局遮蔽甚至替代大时代、大世界、大格局,个人或者小团体的资本运作或许成功了,但是一个时代的人文建设和传播却失控了。

作家和艺术家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类别,是中国社会人文精神的建设者,也是人文精神的传播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蚌埠铁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高二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文学艺术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对于客观世界、心灵世界、理想世界的一种表达维度。

就文艺作品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记录”而言,电影《小时代》无比真切地表达了思想解放、物质财富迅速积累之后,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虎视眈眈和一往无前的力量。

今天,我们都不必讳言物质创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一旦对于财富的炫耀和追求,成为一个社会较大人群尤其是已经摆脱贫困的知识分子的终极目标,一个社会先知先觉阶层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向世俗和世故下倾,整个社会的思想面目势必“喜言通俗,恶称大雅”。

②在中国社会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文艺作品对于物质和人的关系的探索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但探索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创造和物质拥有的层面,把物质本身作为人生追逐的目标,奉消费主义为圭臬,是“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

今天,中国许多知识分子“言必称西”,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以大化小,是对个性和个体人发展的剥夺和压迫。

但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常识:强调发展个性、发挥个体人的天赋特长的西方社会,对于个体的尊重和对于他者即社会大群体的尊重和奉献,通过宗教的层面上升到价值领域并获得共识、付诸实践。

个体的“小”存在于社会历史的“大”之中,工具性的物质服务于本原性的思想和精神。

立功,立言,立人,哪一桩是把个体的价值捆绑在物质的战车上?③青春可掠单纯之美,但幼稚是她隐形的伤疤。

幼稚之人或有美感,文艺的幼稚和浅薄阶段则是必须超越的。

今天,充斥耳目的如果都是《小时代》们,或者因为票房有利可图,就无条件地纵容《小时代2》《小时代3》的出现,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小时代、小世界、小格局遮蔽甚至替代大时代、大世界、大格局,个人或者小团体的资本运作或许成功了,但是一个时代的人文建设和传播却失控了。

作家和艺术家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类别,是中国社会人文精神的建设者,也是人文精神的传播者。

文艺创作实践是个体性行为,文艺创作的功能却具有公共性,文艺创作无视大的人群,无视创作底色的世界性、历史性和社会性,是对作家、艺术家自身职责的放弃,也是对时代、历史的伤害和不公道。

④矫枉过正是我们常常会犯的毛病,走过贫穷和物质短缺年代,进入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对于贫穷的恐慌更加强烈,物质占有的欲望更加迫切。

“凌空高蹈”之不言已久矣。

普通人或可目光和目标向下倾,作家和艺术家不能不为时代唱大风。

作为先知先觉的人群,作家和艺术家要有勇气、有才华,更要有情怀、有格调。

沽名钓誉、追名逐利者请出列,浑浑噩噩、碌碌无为者也请走开。

(选自2013年7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节)1.下列对第②段中“‘小’了时代”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思想解放、物质财富迅速积累的今天,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虎视眈眈并表现出一往无前的力量,我们已不必讳言物质创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对于财富的炫耀和追求成为知识分子的终极目标,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向世俗和世故下倾,整个社会的思想面目变得“喜言通俗,恶称大雅”。

C.发展个性、发挥个体人的天赋特长,把对于个体的尊重和对于社会大群体的尊重和奉献,通过宗教的层面上升到价值领域并获得共识,付诸实践。

D.把个体的“小”存在于社会历史的“大”之中,工具性的物质服务于本原性的思想和精神。

即无沽名钓誉、追名逐利者,也无昏昏噩噩、碌碌无为者。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提出观点,因为文艺作品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记录,所以电影《小时代》影响了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思想面目。

B.第②段在第①段基础上论述文艺作品的探索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弊端,然后从中国许多知识分子认识误区的角度探究其原因,最后表明自己的看法。

C.第③段开头照应第①段,指出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而强调了知识分子应具有的重大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D.第④段紧承第③段,从历史和心理的角度分析了当代社会物质化的原因,强烈呼吁作家和艺术家们要有情怀,要有格调,为时代唱大风,力矫颓俗。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用文艺作品对物质和人的关系进行探索,这成为已经摆脱了贫困的知识分子对于财富的炫耀和追求。

B.中国文化传统以大化小,对个性和个体人发展进行剥夺和压迫,所以中国许多知识分子“言必称西”。

C.文艺的幼稚和浅薄就在于让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这个阶段是必须超越的。

D.作为先知先觉的人群,作家和艺术家要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建设和传播,普通人目光向下倾并不为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

曾祖侃,晋大司马。

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

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

”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

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

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

每往,必酣饮致醉。

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

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

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潜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

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宋本《陶潜集》,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州召主簿,不就.就职 B.麾而去.之离开C.妻子固.请种粳坚决 D.不能致.也使……到来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胡为乎惶惶欲何之.B.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即便就酌,醉而.归怀帝阍而.不见D.辄抚弄以.寄其意谨拜表以.闻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

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陶潜仕途短暂。

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潜清高不群。

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任真自得。

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5分)(2)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5分)夕次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8、诗中间两联写景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

(4分)9、诗人未眠的原因有哪些?从全诗看,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10、名句填空(8分)(1),知来者之可追。

(2),秋水共长天一色。

(3),形影相吊。

(4),又岂在朝朝暮暮。

(5),洞庭波兮木叶下。

(6)心非木石岂无感,。

(7),铁马秋风大散关。

(8)出师未捷身先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转角照相馆 [香港]东瑞晨风刮着,落叶在地面上滚动着,发出沙沙沙的声响。

这一区都是五十年以上的唐楼。

前面一条大马路,行人稀少,大半天不见一个人影。

大约在中段,有一条横街,密集并排着一列都是五六层高的唐楼。

唐楼窗外,架满横七竖八的晾衣长竹竿。

横街偶然有一两只流浪狗走过,对空乱吠几声,之后,就静得犹如死寂的墓地。

照相馆就在大马路和横街交界处的转弯。

木门很残破,除了馆主上班。

每天发出悉悉索索锁匙钻锁孔、然后“咿呀"的一声的开门声,到了一天将尽再次重复之外,不再有任何其它声音了。

最令人魂销的是傍晚时分,太阳的余辉照在照相馆外面的橱窗,反射出残黄的余辉,与橱窗内泛黄的、四角卷起的旧照片相得益彰,构成一种天然的怀旧色彩,也慢慢地退出人们的视野了。

照相馆的丘老板今年已六十岁。

老伴在十几年前离世时,他失去了一个好帮手,加上生意清淡,本来就要把照相馆结束掉,但他舍不得。

尽管已几乎没有什么生意,他还是准时每天早上九点就到照相馆上班。

储蓄的老本快要吃光了,一年前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唐楼上的居屋卖掉了。

过几天就是交楼的日子。

他就要搬到照相馆来住了。

新儿不久就要三十岁了,在厨艺学院学做厨师,还没毕业。

丘老板想,这家照相馆留传给儿子不现实也不合适,何况十几年前儿子就已多次激烈地劝老爸将它结束,他就是不肯。

儿子的话如今还在耳际响着:爸,照相技术大革命,数码机越出越新。

如今人人玩自拍,连做证件的相片、全家福的照片都是自己拍了……谁还上我们照相馆照相!……在事实面前,他无法和儿子辩论,是的,早就该结束了。

只是四十年来的感情,这儿的每一件过时的工具,包括那些老爷摄影器材,什么蒙头摄影机啦,打光伞啦,老爷椅子啦……都像有生命似的,令他不忍遗弃。

记得六十年代末期,他从父亲手中接棒时,父亲就跟他说起转角照相馆的“威水史”①——照相馆拍得最多的是全家福。

但有一次,一位父亲牵着一个十一二岁的漂亮女孩来此拍合照,他将洗出的相片贴在橱窗里,大约一年后,一个电影公司的老板走过,看中了女孩,联络上父亲,从此,女孩被发掘出来做明星还频频获奖,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还有一次,也是一个女孩,不过这次是由母亲带着,年龄更小,约是八九岁光景,拍的是个人照,父亲拍得很满意,见女孩天真可爱,将她的大头像贴在橱窗内,一个著名导演走过,被女孩的笑容吸引住,也走进了照相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