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理概况
河北是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河北是中国北方的一个省份,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
河北省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之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们会学习到关于河北的一些知识点,下面是五年级上册语文中关于河北的知识点和相关阅读材料。
【知识点一】河北的地理位置河北位于中国华北地区,东临渤海,东北与辽宁省接壤,北界内蒙古自治区,西临山西省,南与河南省和山东省相连。
河北的地形大致可分为东北高山区、中部平原区、西南丘陵区和南部山区。
河北省的资源丰富,有着河、滩、盐等多种资源。
【知识点二】河北的历史文化河北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
河北是中国的古代中心,曾经是数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如燕国、赵国、秦国等。
这里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唐朝的杨贵妃等。
同时,河北还有久负盛名的戏曲艺术,如京剧、评剧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知识点三】河北的名胜古迹河北有着丰富的名胜古迹,如秦始皇兵马俑、北戴河、山海关、承德避暑山庄等。
其中,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被誉为“万园之园”。
而山海关则是中国的重要关口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关”。
【知识点四】河北的特产和风俗河北有着丰富的特产和风俗,如魏县的毛驴、定州的无梁水泥梁、南部山区的白酒等。
同时,河北人民也有自己的节日和风俗习惯,如春节、元宵节等。
河北的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他们喜欢唱歌、跳舞、说相声等。
阅读材料一:《山海关》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附近,是中国的重要关口之一、它是明长城东端的起点,也是古代中国与东北、西北边疆的分界线。
山海关由“驼峰城”、“鬼门关”和“吊石城”组成,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历来是军事要塞。
山海关的城墙高大而坚固,城楼座落在关隘之间,楼顶上有观望台,可俯瞰远方的山河和海岸线。
城墙上开有门洞,门洞两侧的墙壁上雕刻着各种鲜活的石雕,形态生动。
山海关是中国的历史名胜,也是重要的旅游景点。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游览观光,感受这座古老的关隘所散发出的历史氛围和壮丽景色。
大河之北河北自然地理解读

大河之北河北自然地理解读河北位于中国北方,北部与内蒙古接壤,东北部靠近辽宁省,东南部毗邻京津地区,南部与山西相连。
因境内交汇多条大河,其自然地理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河北的自然地理情况。
一、地理位置河北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华北地区,经度113°04′至119°54′,纬度36°02′至42°40′之间,总面积19.05万平方公里。
这里的气候带呈暖温带过渡带,属于半干旱气候和暖温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春秋短暂,夏季预防高温,冬季严寒干燥。
二、人口分布河北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大省,人口众多,是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
其中大部分人口居住在沿海和大江大河的地带,特别是在滨海新区和京津冀地区有很高的人口密度。
三、自然资源河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最主要的即是河北地区的地下和地表水资源,在范围和数量方面都是全国最大的之一。
河北还拥有4000多种矿产资源,以煤、铁、石油、盐等为主要矿产,其中大庆油田、唐山港煤炭储备、承德铁矿等都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资源。
四、山脉与地形河北地形多样,全省可划分为东部沿海平原区,中部宽阔的平原区,南部山地区,西北部山地区等。
其中面积较大的山脉有丰南山脉、太行山、燕山、大同云岗及中国特有的冠顶山脉。
五、河流分布河北地理位置靠近三大河流――黄河、海河和辽河,是中国南北水源地之一,境内河流众多,其中最重要的河流有黄河、海河、岗子河、滹沱河、北运河、灵寿漕渠等,自然河流与人工河流显著的结合,形成了独有的地理景观。
综上所述,河北省境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发展优势明显。
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河北省加快了与周边地区和其他地区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不断扩大开放,谋求长远发展和稳定繁荣。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河北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河北河北地理知识点河北省位于中国北方,是华北平原东南部的一块省份。
下面介绍河北省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河北位于中国东部、北部地区,东邻辽宁、北京、天津,南接山东、河南,西靠陕西、山西、内蒙古及北京市,北濒渤海湾。
二、地形地貌河北省地势南高北低,发育了包括太行山、燕山、山海关、云台山、白洋淀在内的许多著名的山、水、关、洼、碛地貌景观。
1. 太行山太行山为河北的主要山脉,主要位于省的西部、南部。
它横亘于华北平原上,北起河北蔚县,南至河南洛阳,全长约500公里。
山势起伏,坡陡峭,峰峦叠嶂。
2. 燕山燕山在华北地区地理位置的中心,跨越了河北、北京和内蒙古,总长度达1000余公里。
由于燕山与太行山相接,形成了中低山丘陵地貌。
3. 山海关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部,是中国明清时期著名的古代建筑和中国的名胜之一。
它距离北京250公里,东依山西迎海,背靠兴隆山和大青山,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4. 云台山云台山是河北省东南部的一座群山,因山峰之间云雾缭绕而得名。
云台山景区以陡峭的山峰、壮观的石柱林、悬崖峭壁、喀斯特地貌、区内鸟兽栖息区等自然景观著称,也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
5. 白洋淀白洋淀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安新县和易县境内,它是华北平原大型湖泊之一,也是中国物种多样性重要区域之一。
三、气候条件河北省位于暖温带和温带之间,夏季炎热高温,冬季严寒多雪,春秋季节宜人常年降水量在450-700毫米之间。
由于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盛行西北风,冷热空气交替,冬季易袭寒潮,夏季易遭台风侵袭。
四、自然资源主要矿产有天然气、石油、煤炭、铁矿、钨矿、铅锌矿、石灰石等。
河北省资源丰富,农业区位优势显著,水文地质特点突出,水能资源丰富,多用于发电也用于灌溉和供水等。
五、经济发展河北省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地理位置优势。
此外,本省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劳动力充沛,人民素质优良,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物质和财富条件。
河北高三地理知识点

河北高三地理知识点河北是我国华北地区的一个省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点。
在高三地理学习中,了解河北的地理知识点对于考试备考和对地理发展的认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一些河北高三地理知识点的介绍。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河北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东临渤海,与辽宁、山东等省份接壤;北界内蒙古,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北与山西、陕西等省份相连;南临河南、山东,与这两个省份相邻。
河北的边界线条曲折,与周边省市交界密集,这也为河北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机遇。
二、自然地理环境1. 地理区划河北的地理区划包括华北平原、太行山区、燕山山地、河北冲积平原、冀鲁豫台地等。
这些地理区划在地貌、地质和气候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区别,为河北的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提供了多元化的条件。
2. 气候特点河北的气候类型主要有暖温带季风气候、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暖温带半干旱气候等。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不同气候类型对于河北的农业、工业和人居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资源丰富1. 矿产资源河北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河北的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农业资源河北是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农业资源丰富。
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是河北的主要种植作物。
此外,河北还以种植果树、蔬菜等特色农产品而闻名。
四、人文地理1. 历史文化河北作为华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比如,长城、避暑山庄、西柏坡等文化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传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经济发展河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区之一,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较为平衡。
特别是近年来,河北加快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为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五、环境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河北也面临着一些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高考地理河北知识点

高考地理河北知识点地理学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科目,而在地理学科中,对于地理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尤为重要。
本文将在不使用“小节一”、“小标题”等词语的情况下,以流畅的语言、整洁美观的排版方式,系统地介绍高考地理中有关河北省地理知识点。
一、河北的地理位置河北位于中国的华北地区,东临渤海,南濒京津,西北与山西、内蒙古接壤,东北与辽宁相邻。
河北地跨北纬36°22'至42°37',东经114°30'至119°43'之间,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
二、河北的自然地理特征1. 河北地形河北地形种类丰富多样,主要分为山区、山前平原、河间平原和沿海地带。
其中,燕山山脉是河北的主要山脉,位于省内的北部地区,为东西走向,是华北平原和阴山山系的分水岭。
2. 河北的水系河北省内有众多的河流,其中最重要的是黄河、海河和辽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河流,其在河北境内汇入渤海。
海河是河北境内的主要河流,发源于河北北部的燕山山脉,南下流经北京、天津,最终注入渤海。
辽河则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河流之一。
3. 河北的气候特征河北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和渤海海洋性气候等。
河北省南部和东部的气候较为温暖湿润,而北部和西部地区则较为干燥。
三、河北的经济地理1. 河北的农业河北省是中国的重要农业产区之一,其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
2. 河北的工业河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传统产业包括煤炭、钢铁和化工等。
同时,近年来河北省也在发展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新能源等。
3. 河北的交通河北交通发达,京津冀地区的交通枢纽都集中在河北省内。
其中,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和京哈高铁等高铁线路贯穿河北,使得河北的交通更加便利。
综上所述,河北作为地理学科的考点,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地理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高考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河北省考研地理科目区域地理要点总结

河北省考研地理科目区域地理要点总结河北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在考研地理科目的学习中,熟练掌握河北省的区域地理要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河北省的区域地理要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地理位置河北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东临渤海,北界燕山山脉,南靠太行山,西隔大同山与山西省相望,总面积约为18.8万平方公里。
二、地势地貌河北省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呈现出台阶式分布。
地貌上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岸四种类型。
其中,燕山山脉是河北省的主要山脉;太行山是中国重要山系之一,横贯河北省西部。
河北省境内还有一些重要的丘陵,如石家庄丘陵、保定台地等。
此外,河北省还拥有辽西平原、河间平原等大片平原区域。
三、气候特点河北省位于暖温带过渡地带,同时受到亚洲季风的影响。
河北省气候呈南北差异明显的特点。
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且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量适中。
四、地下水资源河北省地下水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西部山区地下水多属浅层含水层,水质较好;东部平原地区地下水一般为深层含水层,含盐碱物质较多。
同时,河北省还存在水资源短缺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自然灾害河北省常年受到地震、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常受台风侵袭,降水量大,易发生涝灾。
河北省政府加强灾害防治工作,提高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六、旅游资源河北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长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
同时,还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秦皇岛的日落海洋公园、张家口的崇礼滑雪场等。
河北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综上所述,河北省的区域地理要点涉及地理位置、地势地貌、气候特点、地下水资源、自然灾害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熟练掌握这些要点,对于考研地理科目的学习至关重要。
地理高考知识点河北

地理高考知识点河北地理高考知识点——河北河北省,位于中国北方,是华北地区的重要省份。
作为地理高考的知识点之一,河北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
下面将从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介绍河北省的相关知识。
一、地理特征1. 地理位置河北位于北纬36°05′-42°40′,东经113°26′-119°50′之间。
东临渤海,南靠山东、河南两省,西连山西、内蒙古两省区,北界辽宁和河北之间有天然屏障——燕山。
其地理位置决定了河北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交通优势。
2. 地形地貌河北省地势总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点。
南部是由太行山脉和北中国坡地组成的丘陵地带,中部是由汝河、滏河和冀河等河流形成的平原地区,北部则是塞外平原。
河北境内还有坝上、室外、冀西山地等地貌景观,丰富多样。
3. 气候河北省气候呈明显的南北差异。
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北部则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多风。
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河北拥有丰富的农作物资源和水资源。
二、人文地理1. 历史文化河北作为中国的重要历史文化之地,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其中,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如故宫、天坛、长城等。
而保定、邯郸、石家庄等地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地区。
2. 经济发展河北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产品供应地,也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之一。
河北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是中国能源生产的重要支撑。
同时,河北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地,近年来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旅游资源河北省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资源,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如秦皇岛的长城、山海关,张北的坝上草原,遵化的清西陵等。
这些景点集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综上所述,河北作为地理高考的知识点之一,有着丰富多样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
七年级上册地理河北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河北知识点作为七年级学生,学习地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在七年级上册的地理课中,我们要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就是河北的地理情况。
下面,笔者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河北的地理情况。
一、地理位置河北位于中国北部,东邻渤海,北界内蒙古自治区,西邻山西、河南两省,南接北京、天津。
全省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人口和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
二、地形地貌1.地形河北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山地和丘陵区。
其中山地和丘陵区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35%,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
2.地貌河北地貌分为四个部分:太行山地区、燕山山地区、华北平原和渤海沿岸平原。
太行山地区和燕山山地区是河北最重要的山区,而华北平原和渤海沿岸平原则是河北的两个主要平原。
三、气候河北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夏季温暖而潮湿,冬季寒冷而干燥。
降雨量较少,集中在夏季。
河北的气候因地势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山区气候寒冷,平原气候宜人。
四、水系河北境内有众多主要河流。
太行山区和燕山山区是京杭大运河的水源地之一。
省内主要河流有海河、黄河、滦河、津沽河、唐河等。
五、自然资源河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
其中,煤炭和铁矿是河北的重要资源。
而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也是河北的主要产业。
六、旅游资源河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秦皇岛和大运河是河北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此外,还有燕山、恒山、石家庄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结:以上是笔者为大家介绍的河北地理知识点。
学习地理,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家乡,也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
相信通过学习,我们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热爱我们的家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概况河北省简称“冀”。
说起河北省的简称,这里包含着一段史话。
在中国的远古时代,有一位治水的英雄叫“禹”,人们尊崇他,称他为“大禹”,又因为他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开国君王,又称他为“夏禹”。
在大禹的时代,洪水泛滥,他治理洪水以后,曾以山川大势,划全国为“九州”。
到了战国时代(公元前475至前221年),中国有一部记载上古之事的书叫《尚书》,其中有一篇地理着作叫《禹贡》,对这件事作了记载。
“九州”中头一个就是冀州。
河北这块土地是古冀州的组成部分,以后不少朝代都在这里设过冀州,所以河北就简称为“冀”。
河北省又以“燕赵”代称。
说起“燕赵”这个代称,那是因为在战国时期,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争夺霸业,在现在的河北省境内,就主要的地理区域说,北有燕国之地,南为赵国之城,所以后世就以“燕赵”作为河北的代称。
中国到了封建社会晚期,金(公元1115至1234年)、元(公元1271至1368年)、明(公元1368至1644年)、清(公元1644至1911)四个朝代都先后建都北京,河北作为国都的屏护,倍受重视。
古时把国都附近的地方称为“畿辅”,所以河北大地又有“畿辅之地”或“京畿”的美名。
现在,河北省依然作为首都北京的屏护,也常常被称为“畿辅之地”或“京畿”。
值得一提的是,“冀”这个河北的简称,蕴含和寄托着美好愿望。
如前所述,河北简称“冀”是由古冀州而来。
那么,“冀”是什么意思?东汉时有一部推究事物命名由来的书叫《释名》,它在解释“冀州”这个地名的由来时这样写道:“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治,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
”“冀”是个多义字,在汉语里有多种含义,其中有一义是“希望”的意思。
在汉语的书面语言中,就有“希冀”、“冀望”、“期冀”这些词。
《释名》解释冀州这个名称的含义,就是在“希望”这个意义上使用的。
这样,冀州,就是寄予希望之州,那么,简称“冀”的河北就是寄予希望之地了。
地缘之便河北省位于中国华北平原的北部,黄河下游之北。
它东临渤海,有487公里的海岸线,内环京津,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联袂,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东北与辽宁省相连,东南与山东省相交,南与河南省为邻。
河北省位于北纬36°03′~42°40′、东经113°27′~ 119°50′之间,南北最大距离750公里,东西最大距离650公里,总面积为18.77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居第十四位。
河北省内环首都北京和直辖市天津,成为首都连接全国各地的通道,沟通全国东南西北的纽带,同时也是连接北方内陆各省与海上门户——天津、京唐、秦皇岛、黄骅等港口的桥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河北省是全国唯一与首都北京和重要商埠天津接壤的省区,是承接京津经济辐射的第一梯度地区。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天津是全国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经济发展的联系上看,京津的发展离不开河北,河北的发展也离不开京津,它们之间自然地形成了京津冀经济圈。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河北同京津在地缘、人缘和血缘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没有语言、习俗上的障碍,使河北与京津的经济往来、信息交流渠道既广泛又灵通。
这种地缘、人缘优势,不仅可以密切经济关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减少费用,降低成本。
京津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源,尤其是生活物资、环境保证,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河北。
京津的需要,反过来对河北的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
同时,京津的经济、科技、文化等等优势,也是河北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外部条件。
从目前看,在河北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00元的15个县中,有9个分布在环京津地区。
河北省自京津引进的资金、人才、技术、项目均占自国内引进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
河北同京津这种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京津有利,对河北也有利。
天津市与河北省进行的技术协作项目达一千几百项,仅天津夏利牌轿车就有157个零部件由河北的企业生产。
北京投资1.2亿元和唐山共建的京唐港,既结束了北京没有自己港口的历史,也缓解了建港资金的困难。
地处北京近郊的三河市燕郊镇,自觉承受北京的辐射,主动与北京接轨,已建设成首都北京的一个卫星城。
河北省为了充分发挥环京津的优势,着力实施两环开放带动策略,提出建设京津保、京津唐、京张承三个“金三角”,推进京津冀经济全面合作,加快河北现代化建设。
河北省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的功能和定位是:京津的生态屏障,首都的“护城河”,京津的“后花园”,京津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工业配套加工基地。
京津保、京津唐、京承张三个三角地区,是京津冀的接合部,是河北连接京津的前沿,是京津冀经济圈的紧密层。
河北省建设这三个“金三角”总的要求是:服务京津,发展河北,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交通畅达环绕京津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河北省境内的交通十分畅达,交通优势使运输费用减少。
河北省境内有15条国家干线铁路通往全国各地,从北京通向全国的铁路干线,首先从河北这块大地穿行。
北京至广州、北京至上海、北京至九龙这三条铁路大动脉纵贯河北南北;北京至哈尔滨、北京至包头这两条铁路线像两条长长的触角,经过河北省,伸向东北和西北,然后延伸至俄罗斯的伊尔库次克交汇,可达莫斯科进而至欧州;此外还有京通、京秦、京承、京原以及大秦、石德、石太、邯长、邯济等铁路线,联结着四面八方。
河北省的省辖市,还有一半以上的县(市)都在铁路沿线上。
2001年12月19日,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朔黄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朔黄铁路西起山西神池,东至河北省黄骅港,正线全长588.42公里,它与神朔铁路一起组成全长860公里的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
它的建成通车,把陕西北部、内蒙古南部的新兴能源基地与渤海湾新兴出海口黄骅港连接起来。
公路以北京为起点的国道,以省会和省辖市为起点的省道向外辐射,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络,全省有17条国家干线公路,2002年全省通车里程6.3万多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33.6公里。
由于河北省的特殊地理位置,有人把河北省的高速公路比喻为北京的“门户”,形象地称之为经济、文化流通的大动脉。
到2002年年底,河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91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石家庄、天津为枢纽,辐射10个中心城市和秦皇岛、京唐、天津、黄骅4个港口以及大同、阳泉两个煤炭基地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已建成高速公路12条(段)。
目前,京福(北京至福州,经河北省廊坊、沧州)、丹拉(丹东至拉萨,经河北省秦皇岛、唐山、张家口)、京珠(北京至珠海,经河北省保定、石家庄、邯郸、邢台)、石黄(石家庄经沧州至黄骅港)、保津(保定经廊坊至天津)、宣大(宣化经张家口至大同)、唐港(唐山至京唐港)等高速公路主骨干,纵横交织。
外商对河北变化最大的感受就是交通,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巨大变化。
为了方便旅游,河北省还修建了一条长城旅游公路。
这条长城旅游公路全长1754公里,将老龙头、金山岭、黄崖关、慕田峪、八达岭、大境门等长城40多处景点联接起来,贯穿河北省北部4市、19县,连通河北省11条国、省道干线公路,不但为长城旅游带来极大方便,也使长城脚下400多个村镇的百姓出行不再困难。
京津与其他省份的交通,均须经过河北省,河北在京津与其他省份的交通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可以减少河北与京津及其他省份的运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
这不单对河北的经济发展有利,也有利于外商降低投资成本。
河北省还是山西、内蒙古和广大西北地区通往我国南方和海外的海上门户。
自北而南,有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等较大出海口岸。
具有百多年历史的秦皇岛港拥有生产泊位29个,年吞吐量在亿吨以上,是我国第五大亿吨港口和第一个亿吨煤炭输出港。
多年来,秦皇岛港为我国北煤南运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国民经济的一颗重要棋子”。
1989年兴建的京唐港,经过13年的发展,港口吞吐量始终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2002年完成吞吐量1465万吨,跻身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二十强行列,成为河北省实施两环带动战略的重要战略支撑。
1997年开工建设的黄骅港,是我国西煤东运第二条大通道出海口,用4年的时间,建成了一座年吞吐量3000万吨的煤炭大港。
2001年11月16日黄骅港试运行,现吞吐量已突破1000万吨,跨入我国输煤大港行列。
省会石家庄建有空港。
石家庄民航机场是国家批准的国际口岸机场,自1995年开航以来,先后开通46条航线,通达国内36个大中城市,连通香港特区,还开通了至俄罗斯的航线。
秦皇岛山海关机场累计开通29条航线,通达全国18个城市。
地形地貌河北省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差别很大,高原在1000至1500米,山峰在2000米以上,平原不足50米。
境内既有巍巍的高山,又有山间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又有广阔的平原;既有许多洼地,还有大量湿地,地貌类型比较齐全,类型特征也比较鲜明。
这种复杂多样的地型地貌,自然要素组合类型较好,有利于多种经营,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在全省地表总面积中,位于西北部的坝上高原面积为2.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地表总面积的13%。
坝上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平均海拔1200至1500米,地势高耸,起伏不大,呈现“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的景象。
高原上多湖、淖、滩、梁,有广阔的天然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基地。
河北省的山地主要由燕山和太行山两大山脉组成,如果把丘陵和山间盆地计算在内,总面积约有1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地表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燕山山脉横亘于北部,呈东西走向,岩性复杂多样,山地因岩性不同而形态各异,形成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
太行山脉在西部,其主体部分呈东北——西南走向,是河北省与山西省的天然界限。
由于太行山脉地质条件复杂,使这里的地表形态千差万别。
主体山脉海拔1000至1500米,小五台山位于太行山北端,海拔2882米,为河北第一高峰。
这里水分条件较好,适于森林和多种生物生长,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太行山以东和燕山以南的平原区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总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地表总面积的30.5%。
平原地区地势不高,海拔多在百米以下,低于50米的占绝大部分,是河北的粮棉主要产区。
在河北平原上,分布着许多洼地,总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
在保定与天津大沽之间,是河北平原北部低洼地分布中心,着名的白洋淀、文安洼和大洼就分布在这一带。
在河北平原中、南部,滏阳河、子牙河与卫漳河之间,也是一片面积广大的低洼地,这就是历史上以多灾着称的黑龙港地区。
着名的大陆泽、宁晋泊、永年洼等洼淀就分布在这里。
另外,在河北省还有大量湿地资源。
湿地作为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地和越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