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软土地基与地基处理
浅谈软土地基的技术处理方法

出滑动 ,基底沉 降现象也严重。在软土地基中最困难的问题 就是地基强度不足引起的失稳问题。例如 当建造在软粘土的 路堤 ,海堤的地基土强度不够时,会产生圆弧滑动而造成整
适 用范 围为 :路堤 高度小于极 限高度 的 2 0倍 以内,软土 . 层 不厚或虽厚但有 良好排水条件 ,且砂源丰富、工期不紧的 情 况。砂垫层的厚度一般为 0 6 .m . ~1 O ,视路堤高度和软土
的构筑物就会浮起来 ,重的构筑物就会沉,但 强度
・8 ・ 2
第6 (第1 期 期总 0 ) 7
勰 是 建 橛
施 技 ■ 工 术
lm c ,两端 以片石护砌或其他方式防护 ,以免砂料流失 。 当在砂 垫层上填筑路基 时,路堤 填筑速度应合 理安排 , 使加荷 的速率 与地基承载力增加 ( 排水 固结) 的速率 相适应 ,
细粒 土 。在 软土 地 基 上 修 筑 路基 ,若 不加 处理 ,往 往 会 发 生 路基 失稳 或过 量 沉 陷 ,导 致 公路 破 坏 或 不 能正 常 使用 。软 土
软粘土地基含水量高,压缩性大 :同时软粘土的渗透系 数小,固结系数小,完成沉 降所需的时间很长 ,即固结过程
历 时长 ,深 厚 粘 性 土 层 的 沉 降 可达 几 十 年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以保证地基在路堤填筑过程 中不发生破坏 。通常可以利用埋 设在路堤中线的地面沉降板 以及布置在路堤坡脚 处的位移桩 进行施 工观测 ,随时掌握地基在路堤填筑过程中的变形情 况
和发展趋势 ,借 以判 断地基是否稳定 ,控制填土 的速度 。根 据经验 ,一般情况下水平位移每天不超过 1 Om . c ,垂直位移 每天不超过 1 5m .c ,地基便可保持稳 定。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是指土质较为松软、含水量较高的土壤,具有一定的工程特
性和处理方法。
下面将从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和处理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可压缩性:软土地基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因为土壤颗粒间的相互
作用较弱,土壤中的空隙率较高,水分含量也较高,容易受到外界荷载的
压实。
2.强度低:软土地基的强度较低,属于不稳定土,容易发生流变变形
和液化等现象。
3.渗透性差:软土地基的渗透性较差,由于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较大,水分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较慢。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排水处理:对于软土地基,排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可以采用表层
排水和深层排水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设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将土
壤中的过剩水分排除,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2.土体改良:通过加入改良剂,如石灰、水泥等,改变软土地基的物
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其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3.加固和加筋:可以采用加筋土壤、挤密法、灰固法等方法加固软土
地基,增加土体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4.预压和加固:通过对软土地基施加预压荷载,使其产生初始压实度,减小土体的压缩性,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5.地下排水系统:在软土地基下设置地下排水系统,通过排水井、排
水管道等设施引导和控制地下水的流动,减小地基的液化风险。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包括可压缩性、强度低和渗透性差等,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排水处理、土体改良、加固和加筋、预
压和加固以及地下排水系统等。
简述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原理

简述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原理软土地基指的是土质较松软、承载力较低的地基。
由于软土的特性,软土地基在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沉降、坍塌、液化等问题,给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因此,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成为了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加固处理和改良处理两种。
加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而改良处理则是通过改变软土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具备较好的工程性质。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处理方法的原理和常用的技术手段。
1. 加固处理:加固处理主要通过加固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其能够承受工程荷载。
常用的加固处理方法有土方加固、排浆加固、土钉加固和地下连续墙等。
土方加固是指通过在软土地基上加铺一层较厚的填土层,形成一个较为坚硬的荷载传递层,以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排浆加固则是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软土中的过多水分排除,降低软土的含水量,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
土钉加固是一种常用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它通过在软土地基中钻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水泥浆,最后将钢筋或钢丝绳固定在孔中,形成一个稳定的土钉墙体。
地下连续墙则是在软土地基中挖掘连续的墙体,以增加土体的整体稳定性。
2. 改良处理:改良处理是通过改变软土地基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具备较好的工程性质。
常用的改良处理方法有固结预压、土壤改良剂和桩基处理等。
固结预压是指通过施加较大的垂直加载荷载,使软土地基发生固结和压实,从而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厚度较大、承载力较低的情况。
土壤改良剂是一种将化学改良剂加入软土中,通过与土体中的颗粒发生化学反应,使颗粒之间产生胶结作用,从而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土壤改良剂有石灰、水泥、粉煤灰等。
桩基处理是一种常用的软土地基改良方法,它通过在软土地基中打入桩体,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桩基处理方法有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静力压桩等。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核心原理都是通过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或者改变土体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满足工程的要求。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土壤结构较弱,抗压性能较弱,且含有较多的水分,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问题。
本文将对软土地基处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软土地基的问题1、不稳定性:软土地基的土壤结构较弱,抗压性能差,易受外力的影响,特别是受重载的影响,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
2、水分含量较高:软土地基的水分含量较高,一般在饱和状态下。
这种情况下,土壤的稳定性更加差,不仅易发生沉降、变形,而且还容易发生滑动、液化等问题。
3、建筑物的安全性:由于软土地基的不稳定性和水分含量的较高,使得建筑物在上面建造时容易发生倾斜、裂缝等问题,从而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
二、解决措施1、填充加固填充加固是一种较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通过填充沙子、碎石、矿渣等物质,将软土地基垫高至预定高度,并达到预期的承载力。
填充加固既能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又能稳定土壤结构,减少土壤沉降和变形。
填充加固的优势在于施工简单,成本较低。
不过,在实施填充加固时,需要注意填充物材料的选择和质量。
2、预应力锚杆加固预应力锚杆加固是将预应力锚杆埋入软土地基中,通过锚杆预应力作用使软土地基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预应力锚杆加固适用于较大建筑物的地基加固,能够取得很好的加固效果。
3、钻孔灌注桩加固钻孔灌注桩加固是通过钻孔挖掘作业,将钢筋灌注混凝土灌入钻孔中,利用混凝土在钻孔内的变形量将软土壤固定起来,从而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钻孔灌注桩加固的优势在于加固效果好,同时还能降低地基沉降和变形的风险。
4、土钉加固土钉加固是利用钢筋或合金钢丝钩固定在岩石、钢板等基础上,并利用其承载能力将土钉加固在地下,从而加固地基。
土钉加固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地基沉降和变形。
土钉加固处理软土地基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的处理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浅谈软土地基对建筑工程的危害及处理

浅谈软土地基对建筑工程的危害及处理软弱土地地基是一种不良的地基,其稳定性非常的差、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容易出现液化,沉降量也大。
其处理的好坏与否,不仅影响到工程建设的速度,更影响到工程建設的质量,因此提高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其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危害1.1 软土地基的特征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7.1.1规定,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
这些地基基本上很少受到地质变动或者地形的影响,也从没有受到过地震、荷载等物理作用的影响,更没有受到土颗粒间化学作用的影响。
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低,如果不做任何处理,在软弱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会出现地基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因而常常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地基处理。
1.2 软土地基对建筑物的危害软土含有大量的水分,固结程度很低,并具有明显的触变性。
这些不良的特性导致软弱地基自身的承载功能比较差,强度也比较低。
在其上面的建筑物很多时候会因为地基的强度不高,而出现圆弧滑动。
当其上面具有很大的负荷的时候,它会出现沉降。
向一旦这一沉降的程度超过了建筑物可以接受的程度,这必然会对建筑物的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建筑物的地基土承载能力不足还对临近的建筑物有很大的影响,在它以外一定范围内的土层,由于受到基础压力扩散的影响也将产生压缩变形,当两建筑物之间距离较近时,这类附加不均匀压缩变形甚大,常造成邻近建筑物的倾斜或损坏,若被影响建筑物的刚度强度较差时,危害主要表现为产生裂缝;当刚度强度较好时则表现为建筑物的倾斜。
2、软土地基处理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依据以上的详细分析,想要建筑工程实施得以安全,就必须对软地基进行相应的处理。
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是软地基处理设计考虑的必要因素。
2.1 基础设计建筑设计包括基础与上部设计两部分。
如果在设计基础时,设计得坚固些,相应的安全性也就得到保证。
简述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其处理方法

简述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其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是指由于土壤质地比较软,摩擦力比较小,在荷载的作用下容易变形或破裂的土地。
下面是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其处理方法: 1. 特征:
软土地基的质地松软,摩擦力小,抗变形能力强,但抗裂性能较差。
在荷载的作用下容易变形或破裂。
常见的软土地基区域包括城市街道、机场跑道、桥梁、堤坝等。
2. 处理方法:
2.1 加固措施:
加固措施是针对软土地基的普遍方法。
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填充混凝土、桩基、筏形基础、平板基础等。
对于桥梁、堤坝等结构物,常用的加固方法为桩基基础。
2.2 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是指通过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翻耕、施肥、中和、调节pH
值等。
2.3 排水措施:
排水措施是指通过设计排水系统,使土壤中的水分排出,减少土壤的含水量,降低土壤的变形性和裂缝性。
常用的排水措施包括:地下排水系统、排水渠、排洪沟等。
3. 其他措施:
除了上述的加固措施、土壤改良和排水措施外,还可以采用其他
措施,如土壤采样分析、生物治理、化学治理等,以改善土地质量和地质环境。
浅谈堤防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征与处理措施

浅谈堤防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征与处理措施软土地基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地基。
其承载能力很低,一般不超过50KN/m2.在软土地基修筑堤防工程,必须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问题。
②地基的变形问题。
③地基的渗漏和溶蚀问题。
④地基的振动液化与振沉问题。
因此,研究堤防工程软土地基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就十分重要了。
一、软土地基的特征软弱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及饱和松散粉细砂与粉土。
堤防工程中主要是指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亚粘土、粘土组成的淤泥和天然孔隙比大于1.0小于1.5的粘土组成的淤泥质粘土。
其主要特征如下:1.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大我国软土的天然孔隙比e一般在1~2之间,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W=50~70%,高的可达200%,普遍大于液限。
2.压缩性高我国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压缩系数一般a1~2都大于0.5MPa-1,建造在这种软土上的建筑物将发生较大的沉降,尤其是沉降的不均匀性,会造成建筑物的开裂和损坏。
3.透水性弱软弱土尽管其含水量大,透水性却很小,渗透系数K≤1(mm/d)。
因此,土体受到荷载作用后,呈现很高的孔隙水压,影响地基的压密固结。
4.抗剪强度低软土通常呈软塑~流塑状态,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抗剪性能极差,我国软土无侧限抗剪强度一般小于30KN/m2(相当于0.3KN/m2)。
不排水剪时,其内摩擦角几乎为零,抗剪强度仅取决于凝聚力C,一般C<30KN/m2;固结快剪时,内摩擦角=5~15。
5.灵敏度高软粘土上尤其是海相沉积的软粘土,在结构未被破坏时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但一经扰动,抗剪强度将显著降低。
其灵敏度(含水量不变时原状土与重塑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一般在3~4之间,有的甚至更高。
二、软土地基失稳的机理引起软土地基上堤防滑动破坏的原因,在于软弱地基中某一面上的剪应力大于等于它。
浅谈软土地基与地基处理

浅谈软土地基与地基处理软土地基具有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强、承载能力低的特点,所以软土地基处理是公路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难点之一,也是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重点解决的一个环节。
随着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普遍应用,不可避免的要经过大量的软土地区,所以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要引起高度重视。
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出现路面沉陷、桥头跳车等病害,直接影响到交工后公路的使用功能。
本文着重对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1,地基是指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土体。
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
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软土如果在施工中出现在路基填土或桥涵构造物基础中,最佳含水量不易把握,极难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值,满足不了相应的密实度要求,在通车后,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
其危害性显而易见,故禁止采用。
3,软土地基具有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强、承载能力低等特点,软土地基处理是公路桥梁施工中遇到的难点之一,也是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重点解决的一个环节。
如不妥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出现路面沉陷、桥头跳车等病害,直接影响到交工后公路桥梁的使用。
因此,在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软土地基的地基处理及工程措施1、表层处理法(1)表层排水法。
表层排水法是在路基填筑前,在地面开挖水沟,以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的含水量,确保施工机械的作业条件,为了使开挖水沟在施工中发挥盲沟作用,常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回填。
(2)垫层法。
垫层法是在软土地基顶面铺设厚度为0.6m—1.0m的砂垫层或土工布等化学物质(具体厚度视路堤高度、软土层厚度及压缩性而定,太厚施工困难,太薄效果差)作为软土层固结所需要的上部排水层,以加速沉降的发展,缩短固结过程的方法。
砂垫层可作为路堤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堤内水位,改善施工时重型机械的作业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高等教育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需要完整版请联系右上“文档贡献者”
题目:浅谈软土地基与地基处理
内容摘要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幢房屋的建造都要从基础开始,而基础又都是从地基生根的,地基处理的好坏对房屋质量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地基的处理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房屋建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程序。
在地基处理中,地基处理方法必须根据土质情况,地理位置以及上部结构的荷载,地基土质的承载力和工程造价等综合因素进行确定。
另外在房屋的建造中,很可能会遇到非常不好的地基,比如说软土地基。
这就要求我们熟知软土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和适用条件。
本文详细阐述了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处理的原则、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以及基础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软土地基;地基处理;方法
目录
内容摘要 (I)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良好地基对工程结构物的重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软土土地基的性质及危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软土地基处理的研究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软土地基的地基处理及工程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软土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软土地基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及工程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反压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换土垫层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粉体搅拌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4 堤身自重挤淤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5 抛石挤淤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6 垫层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7 预压砂井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8 振动水冲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9 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案例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案例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软土地基处理采取措施及处理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案例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软土地基处理采取措施及处理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