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软土地基上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软土地基上的桩基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上的桩基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上的桩基施工技术作者:于志良来源:《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年第03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工程建设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而软土地基的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结合笔者所参与的某工程软土地基中水泥搅拌桩基的设计与施工,从工程的设计方案入手,简要探讨了施工中桩基(尤其是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及有效控制成桩质量的关键举措,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软土地基;桩基;施工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工程为沈阳一大型库房。

所要修建的库房区所在地方原为水沟、水塘,地形平坦。

库房所在地区软土地基须做好加固处理,需要选择深层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的处理方案。

2、工程地质条件灰黑色的淤泥,流塑厚3.9m-14m(表层种植土厚0.5m左右),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ak=60kPa;局部有粉质黏土,黄褐色、灰黑色、软塑,厚0-4.5m,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粉质黏土为浅黄色、硬塑,厚在0-5.5m,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局部有粉细砂,厚0-5.6m,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ak=100kPa;泥质粉砂岩呈现浅红色,全风化,厚0-9.3m,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泥质粉砂岩呈现浅红色,强风化,厚12-24m,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泥质粉砂岩呈现浅红色,风化程度较弱,厚6-8.3m,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ak=500kPa。

二、方案设计1、设计参数对于水泥的掺入比而言,其需要保持在12%及其以上。

而对于室内的配合比,则是90d无侧限抗压强度qu≧2.4MPa,28d则要qu≧1.6MPa,7d的则需qu≧0.8MPa。

对于现场检测的质量,90d的取芯强度为R90≧1.2MPa,而28d的则为R28≧0.8MPa。

对于特征值而言,单桩竖向力Ra>100kPa,地面下其复合地基承载力fspk>80kPa,轨道基础下其复合地基承载力fspk>150kPa。

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施工技术与经验总结

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施工技术与经验总结

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施工技术与经验1. 引言软土地基是土壤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地基类型,其特点是承载力低、沉降大、变形较大。

传统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地基、排除地下水和采用灌注桩等。

本文主要针对软土地基处理中的一种方法——钻孔灌注桩(Bored Pile)进行施工技术与经验。

2. 钻孔灌注桩的基本原理钻孔灌注桩是一种通过钻孔形成孔洞,再在孔洞内注入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地基处理措施。

其基本原理可以为以下几点: - 钻孔:通过机械设备(如钻机)在地面上钻出孔洞; - 灌注:在孔洞内倒入混凝土,使其填充整个孔洞; - 与周围土体互相作用:孔洞内的混凝土与周围土体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整体桩基体系。

3.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3.1 钻孔钻孔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第一步,其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钻孔机械的选择:根据孔洞直径、孔深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孔设备; - 钻孔桩点的标定:确定钻孔桩点的坐标,并在地面上予以标定; - 钻孔桩点的定位与控制:通过全站仪等定位设备进行桩点的精确定位与控制; - 钻孔透水层的处理:当遇到透水层时,需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再钻孔衬套、注浆等。

3.2 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环节,其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混凝土的配制: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比例和材料进行混凝土配制; - 注入混凝土:通过抽水泵将混凝土从地面输送至孔洞,要求注入过程中保持均匀、连续;- 混凝土的振捣:利用振动器对注入的混凝土进行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致密性和质量; - 混凝土的放养:混凝土成型后,需进行一定的放养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3 稳固桩身稳固桩身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保证,其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桩身的外观检查:在灌注混凝土后,对桩身外观进行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缺陷; - 桩身的检测与测试:通过钢筋探头、超声波检测仪等设备对桩身进行非破坏性检测与测试; - 桩身的报告与记录:对桩身的检测结果进行报告和记录,以备后期评价和监测。

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水利工程是指利用水资源,利用水力进行开发的工程,包括水库、水渠、水利枢纽工程等。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软土地基是指地层主要由较为松散的土质构成,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基。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如果得不到处理将会对工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加固改良、挖填深度处理、排水降渍、地下建筑物受力分析等方法。

在实际施工中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软土处理技术。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加固改良技术1. 桩基加固对于软土地基,桩基加固是一种常用的改良技术。

通过钻孔铺设桩或者挖掘孔洞后浇筑桩来提高地基承载力,从而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桩基加固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桩,如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大直径灌注桩等。

2. 土钉墙加固土钉墙加固是运用钢筋混凝土或者玻璃钢等材料制成的框架,以及锚杆和预应力锚索,通过预制深孔件和锚杆将软土体变成一个整体。

通过对软土进行钉喷、切割、伞形支护等方法,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3. 土封固化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力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使得土粒之间、土与水之间形成坚固的结合。

通过土固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

二、挖填深度处理软土地基常常会出现沉陷变形的现象,这对工程建设稳定性造成威胁。

挖填深度处理是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之一。

通过将深层土壤挖掘出来,并进行填充、加固和固定,可以有效避免软基沉陷变形问题。

在挖填深度处理中,可以运用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灌浆技术、基坑挖掘技术等。

常用的方法包括人工挖孔、水泥压浆加固、滑动柱加固等。

三、排水降渍软土地基中水分含量较大,容易导致地基变形和沉陷。

排水降渍技术是软土地基处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排水降渍技术主要包括沟渠排水法、井孔排水法、水平井渗流控制法等。

在软土地基排水降渍过程中,需要确保排水设施畅通无阻,排水管道井深、排水孔间距合理,以及排水井井壁的固化和防渗措施。

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稳定性较差,其强度、稳定性和变形性能较差。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加固方法,以确保桥梁建设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一、土体改良1. 深基坑法:深基槽挖掘至达到承载力较高的深层土层,加固土层并注入固化材料,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振动加固法:通过振动器引起土体颗粒间的振动与碰撞,实现土体密实。

此方法适用于较深的软土地基。

3. 预压法:利用预先施加的重荷载,通过与土体的压紧,使软土地基产生破坏性沉降,进而刺激土体及其周围土层发生次生固结,以增加地基的强度。

二、加固材料的应用1. 石灰土法:将石灰与软土混合,通过化学反应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水泥土法:将水泥与软土混合,通过水泥水合反应形成水泥石,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多孔复合材料法:利用聚合物材料的特性,制成多孔复合材料,注入软土地基中,以增加土壤的抗裂能力和承载力。

三、辅助加固手段1. 桩基础加固法:在软土地基中钻孔安装桩基础,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用的桩基础有钢管桩、沉桩和灌注桩等。

2. 土钉加固法:通过在软土地基中钻孔安装钢筋,然后注入胶结材料,形成土钉,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3. 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法: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格栅、土工布等,加固软土地基,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加固的方法主要包括土体改良、加固材料的应用以及辅助加固手段。

不同情况下,可以综合使用多种加固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实施加固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壤特性、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确保加固效果和工程质量。

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措施

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措施

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措施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措施一、砂垫层砂垫层为设置于路堤填土与软土地基之间的透水性垫层,可起排水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填土荷载作用下的地基中空隙水的顺利排出,既加快了地基的固结,还可以保护路堤免受空隙水浸泡。

砂垫层多采用中、粗砂,厚度一般为0.6~1.0m,宽度比路堤底宽多0.5~1.0m。

设置砂垫层要注意防止被细粒污染而造成排水空隙堵塞,在砂垫层的上下应设反滤层。

砂垫层适于施工期限不紧、路堤高度为极限高度的二倍以内、砂源丰富、软土地基表面无隔水层的情况。

当软土层较薄,或软土垫层又有透水层时,效果更好。

砂垫层往往还与其它处治配合使用,如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砂井等加固措施配合设置。

二、深层水泥搅拌桩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水泥浆液)强制搅拌,由固化剂和软土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增大变形模量。

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土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深层水泥搅拌桩由于将固化剂和原地基软土就地搅拌混合,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土;2、拌时较少使地基侧向挤出,所以对周围原有构造物的影响较小;3、照不同地基的性质和工程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固化剂及其配方,设计比较灵活;4、土体加固后,对软弱下卧层不致产生附加沉降;5、与钢筋混凝土桩相比,节省了大量钢材,降低造价。

深层水泥搅拌桩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土,和含水量较高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等软弱地基。

针对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特点,实施四定:定人、定机、定岗、定责。

实行岗位责任制,确定一名项目副经理或项目总工,专项负责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管理,同时每个工作面必须保证有两名固定的现场质检人员轮班旁站,现场质检人员文化程度不低于高中文化水平,每处施工现场,应确定一名机长,根据总体计划进度,配备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并进行统一编号,要制定操作手、机长、自检人员岗位责任制,并对现场质检旁站人员进行培训,做到只要有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就有质检旁站人员在现场,承包人将质检人员的名单和机械配置情况上报监理组,分管深层水泥搅拌桩的项目副经理或项目总工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设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所有进场的搅拌桩机必须要求性能良好,机架稳定性好,还要有先进的称量工具和能自动打印喷浆量的设备,施工前应委托计量部门对现场的每台搅拌桩机的称量工具及打印设备在监理旁站的情况下进行标定,合格者方可使用,同时应把进场的搅拌桩机的性能指标及完好率统计后,上报监理组。

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简介内容

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简介内容

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高层建筑、跨海大桥、高速公路等特殊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建筑的基础施工至关重要,桩基工程便是其中关键一环。

本文将对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一、桩基工程的定义及作用桩基工程是指通过将桩体打入地层,将建筑物的重量传递到地下稳定土层的一种基础施工方法。

桩基工程的作用在于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桩基工程在我国建筑领域应用广泛,尤其在软土地基、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工程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二、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分类1. 预制桩施工技术预制桩是指在工厂内预先制作好的桩体,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打桩。

预制桩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控制等优点。

根据桩体的制作材料,预制桩可分为木桩、混凝土桩、钢管桩等。

2. 灌注桩施工技术灌注桩是指在施工现场钻孔后,直接在孔内灌注混凝土形成的桩。

灌注桩施工技术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尤其适用于软土地基。

灌注桩可分为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冲击钻孔桩等。

3. 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技术包括预压法、冻结法、桩基托换法等。

三、桩基工程施工关键环节1. 桩位布置:合理布置桩位,使桩基工程能够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同时避免桩与桩之间的相互影响。

2. 桩基施工:根据地质条件、桩型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桩的长度、直径和垂直度等指标。

3. 质量检测:施工完成后,要对桩基工程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检测方法包括桩身完整性检测、承载力检测等。

4. 施工安全: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四、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桩基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智能化。

例如,绿色桩基工程将采用环保材料和施工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智能化桩基工程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桩基工程的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

软土地基中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中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
孔 的方 法 ,有效 的保 证施工 的安 全和进度 。 2 2 施工 场地 的平整 . 根 据施 工 现场 的状 况 ,场地 是 在软 土层 地
严格控制 好焊接质量 ,保证设计材 料的实 际使用效果 。
27 砼的浇 灌 . 本工程钻孔 桩使用 的是 c 砼 ,浇筑 之前应 使用 导 管对钻孔 的底部予 以扰动 ,以更好 的减 少泥浆 的沉 淀量 。在进行 二 次 的清孔 时候复测孔底 的标准高度 ,检查 好泥 浆 的沉淀厚 度 ,判 断 准确是 否 已经做 到了浇筑 的要 求 。桩基 础要 尽量 减 少 浇筑 的 时间 , 进行及 时浇筑保证连 续性和一致 性 。
3 在软 土地基上进行桩基础施工发生的事故与预 防
31 施工 中出现的钻孔 缩孔偏斜 . 导致 钻孔缩 孔偏 斜 主要原 因有 :
打桩机 的硬化达 不到要求 、钻进 过程 中碰到 较大 的石块 、存在倾 斜
度软硬 土层交界造 成钻头受力 不均 和操 作不 当等 因素 。预防此 类事 故 的措 施有 : 硬化好钻 进场地 ;在倾斜 度 较大 的底 层钻 进 时候 ,要 采 用减 压低速钻 人 ;检查好 钻杆街头等 。
较 大 ,如果某一桩基 础 出现 质量问题 ,则影响后期 上部结构施 工 。 21 工程钻机类型 的选 择 . 按 照 工程 施 工 区地质 状 况 ,以及 之前
清孔 时要 使用换浆 法进行 ,就 是钻孔完 成后 ,提升 冲锤 离钻孔 底部
约 2e 的距离 ,然后 ,用 相对 密度 较为 低 的泥 浆进 行 施压 。逐 渐 0r a 把 钻孔里面密度 较大 的泥浆 和一 些钻 渣 置换 出来 。在 进 行清 孔 时 . 相关的试验者 要及时正 确反映孔底 内部 的情况 ,以避 免加人 过多 置 换 水 ,造 成 大 量 泥 浆 沉 淀。 由 于 桩 基 较 深 ,清 孔 工 作 显 得 尤 为

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水泥搅拌桩技术

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水泥搅拌桩技术

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水泥搅拌桩技术发布时间:2023-01-15T04:03:47.662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9月18期作者:吴茂喜[导读] 市政道路施工中一旦遇见软土地基,会对道路整体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吴茂喜东莞市中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23000摘要:市政道路施工中一旦遇见软土地基,会对道路整体施工造成严重影响。

软土地基加固,是解决该问题的重点方式。

本文针对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水泥搅拌桩技术进行研究,阐明其技术缺陷,提出优化方案,以期借鉴。

关键词:道路施工;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加固引言:市政道路施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见恶劣的施工因素,软土地基就是其中之一。

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弱,承载力度小。

在施工时需先对其进行加固,否则会出现路面沉降断裂等问题。

1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水泥搅拌桩技术应用问题1.1泥浆处理不足在市政道路施工,水泥搅拌桩技术软基加固时,经常出现泥浆处理失误的问题。

水泥浆的调配是整个加固工程的基础,一旦出现失误,会造成软基加固失败。

其硬度不达标会影响道路质量。

软基加固时,水泥在其中的占比数量巨大。

通过搅拌水泥,将软土地基与其融合凝固,达到加固土壤的效果。

水泥的质量决定着软土地基的质量,关系着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水泥浆的配比,需根据软土地基土层的pH 值、塑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决定。

具体应以软土地基检测报告为准,使用水泥配比检算公式,确定水泥用量开展调配工作。

水泥配比计算公式为:1tf/m3=9.80665kn/m3≈10KN/m3选择合适的固化剂、外掺剂及其掺量为基础调配加固的水泥掺量比重。

1.2喷灌搅拌时间不够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在泥浆制作结束后,用喷浆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

让钻杆跟随导向架深入地面,通过钻嘴进行水泥喷灌,使用搅拌机将水泥拌匀。

在这一步中,需进行多次的提拉和搅拌。

一些施工人员在水泥搅拌过程中,可能会错误判断水泥的喷灌和搅拌情况,导致水泥的喷灌搅拌时间不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软土地基上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试述软土地基上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应用非常广泛,在处理软土地基时效果良好。

软土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地质结构,承载能力低,容易造成不均匀沉降,给工程造成危害,因此无法满足建筑的建设需求。

通过桩基础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难题,本文对软土地基工程中桩基础施工进行探讨,对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软土地基;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基础部分的施工尤为重要,特别是遭遇软土地基的时候,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而桩基础可以有效的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并且施工速度快,效果良好。

一、建筑工程中桩基施工技术分类
从目前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施工技术来看,桩基施工技术的要点在于桩基的结构形式。

目前桩基的结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称之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桩基类型,另一种是称之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基类型。

这两种类型的桩基结构主要区别在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基,主要是在混凝土预制厂内按照设计尺寸进行预制,桩基的外形、规格以及强度都是按照设计参数执行的,强度和质量有足够的保障。

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些时候受到施工地点和施工条件的制约,无法使用预制桩桩基,这时候要达到桩基的强度和耐久度,就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基形式。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是指在施工现场,先利用钻头将桩孔钻好,然后向桩孔内插入钢筋作为骨架,最后向桩孔中灌入混凝土。

这种桩基施工技术的好处在于,可以适应特殊地形的桩基地点,并且能够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及时调整桩基的数量和深度,实现桩基的强度和耐久度,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

二、桩基持力层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桩基持力层是决定桩基工程成败的关键。

确定桩基持力层,一般是由以下因素决定:
1.桩的承载力
对于支承桩,通常要求桩尖穿过表面风化层,进入新鲜岩层或中等风化层,当然进入表面风化层的深度,将取决于桩的形式、材料及沉桩设备的能力。

一般可通过试桩来确定,并在工程沉桩时对贯人度加以控制,通常以10击l~2cm为宜。

对于摩擦桩,桩基宜选择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作为持力层,其承载力可根据桩身范围内的土层摩阻力和桩尖土的承载力理论值预估单桩承载力,并由试桩加以验证。

2.桩基的预估变彤
桩基持力层的确定,在满足单桩承载力的前提下,尚要满足群桩基咄的沉降要求。

桩基的变形取决于桩端压缩层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性。

60年代以前,由于受沉桩设备的限制,桩长及沉桩穿透较硬土层的能力也受到限制,往往只能选择较浅的桩基持力层,而在桩端下压缩层范围内,尚存在较厚的高压缩性软弱土层,以致桩基变形甚大,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必须根据地基的变形要求,确定桩基的持力层。

此外,在确定了某一土层作为桩基持力层以后,还有一个桩尖进入该土层的深度问题。

许多工程实践证明,选择合适的进入硬土层的深度,对于桩基的变形有很大的影响。

当持力层较厚时,一般希望进入多一些;当持力层较薄,或有软弱下卧层时,进入持力层太多,对变形反而不利。

3.沉桩机械设备的条件
确定桩尖持力层,还需从实际出发,根据沉桩机械的能力,以及沉桩在技术上的可能性来确定。

在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桩基的持力层,最后通过试桩加以验证,必要时可以按不同的持力层以及进入持力层不同深度的试桩方案进行综合比较,优选桩尖持力层。

三、软土地基桩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是一种具有强度增长缓慢、加荷载后容易变形且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稳定时间长、承载力低、沉降量大等不良工程性质
的软弱地基。

软土地基比较容易发生变形导致流土,能够造成结构整体沉降或局部沉陷,并导致结构的损坏,大大降低其使用性能及安全性。

因此,选用软土作为地基应用,必须提前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

1.置换法
置换法是将建筑物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浅层软弱土或不良土挖去,回填其他无侵蚀性的散体材料,如:砂、灰土、碎石、粉煤灰、水泥土等散粒材料,从而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的一种方法。

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灰土垫层等,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层层铺筑,层层夯实。

垫层的作用是增强持力层的承载力,并可以通过垫层的应力扩散作用,减小垫层下天然土层所承受的压力,这样可以减小地基的沉降量。

2.打桩法
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时,可采用打桩的办法进行加固处理。

桩基础技术多种多样,一般在施工时是将钢筋混凝土桩打入或灌注入土中,由桩和桩间土层一起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常见的桩基有:钻孔桩、振动桩等。

3.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解决软土地基沉降和稳定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布置砂垫层、塑料多孔排水板等,使软土地基表层或内部形成水平或垂直排水通道,利用地基本身的透水性由排水体集中排水的结构体系。

然后采取加压、抽水等措施,加速孔隙水的排出而使土固结和强度增长,提高地基土的稳定性和坚固性,从而避免基础沉降,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4.加固土桩法
当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允许预制桩施工,桩型采用经济性优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高强预应力混凝土加固土桩,不同桩径的桩的长径比均控制在80左右。

深层拌和的专用机械将软土地基的局部范围用固化材料加以改善、加固,形成加固桩,使加固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
地基设计加固土桩只考虑其置换与应力集中效应,不考虑其固结排水与挤密作用,加固土桩的深度、直径、间距应经稳定性计算,并应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

5.深层挤密法
深层挤密法是通过挤密或振动施工范围内的软土,其主要作用是挤密桩周的松软土层,使土层密实。

并在振动或挤密过程中回填砂、碎石等,形成砂桩、碎石桩等,当软土层较厚且换填处理比较困难,地基土属于非饱和粘性土或砂土时,采用挤密砂桩或碎石桩加固法,可以使地基土密实,容重增加,孔隙比减少,防止砂土在地震或受震动时液化,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和水平抵抗力,减少固结沉降,使地基变均匀,起到置换、挤密、排水作用,防止地基产生滑动破坏,提前完成沉降,减少沉降差。

6.粒料桩
在桩的压入过程中,桩身周围土受剪切而发生重塑,土的强度降低为重塑土的残余强度,当压桩过程出现一定时间的停顿或休止时,扰动土部分强度恢复,压桩力常常大幅度增长,本工程二、三节接桩采用砂、砂砾、碎石、废渣等散粒材料,以专用震动沉管机或水震冲器来成桩,使粒料桩与周围的地基形成复合地基,粒料桩对地基有置换、挤密和竖向排水作用。

粒料桩的深度、直径、间距,应经稳定及沉降计算来确定,地质条件对施工方法的适应性不清楚时,应通过试桩加以核查。

五、结束语
软土地地基结构特殊,进行桩基施工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地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才能选择适合的桩基类型进行施工,这是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和建筑质量合格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晓青.浅谈几种软土地基的处理的方法 [J]. 山西建筑,2009(6).
[2]张大志,王健.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J].建筑与预算,2009(l1).
[3]李朝辉.淤泥软土地基处理与加固探析[J].湖南水利水电,
2009(l1).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