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 公文的概述
公文概述(补充)

公文概述(补充)一、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
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
狭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公文。
二、分类公文按其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的行文,如决定、指示、公告、通知、通知、通报等。
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不同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如函等。
通知、公文纪要有时也可作为平行文。
公文按其时限要求,可分为特急公文、急办公文、常规公文。
公文内容有时限要求,需迅速传递办理的,称紧急公文。
紧急文件可分为特急和急件两种,紧急公文应随到随办,时限要求越高,传递、办理的速度也就要求越快,但要“快中求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文的时效要求越来越高,即使常规公文,也应随到随办,以提高办文效率。
公文按其机密程度,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普通公文。
绝密、机密、秘密公文又称保密文件,是指内容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需要控制知密范围和知密对象的文件。
文件的密级越高,传达、阅办、保管的要求也越严。
三、公文的行文关系(1)行文关系,是各级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组织关系和业务关系在公文运行中的体现。
机关部门、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可分为同一系统上下级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同一系统的平级机关之间以及同一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平行关系,不同系统的机关、部门之间不相隶属关系。
行文关系是根据行文单位各处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的。
(2)建立正确的行文关系,遵守必要的行文规则,有助于机关、部门、单位维护正常的领导和管理,避免行文混乱,防止“公文旅行”,克服文牍主义,提高工作效率。
一定的行文关系,规定和约束了公文按照一定的方向运行,通称为行文方向。
行文方向是行文关系的反映。
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在具体行文中,根据组织关系和工作需要,可以采取逐级、多级、越级、直达、直接等不同的行文方式。
公文基础知识与办文实务操作,县区篇

二、常用公文文种介绍
• (一)决议。指党政领导就重要决策事,经过会议讨 论通过而发布的要求贯彻执行的文件,是重要的指导 性公文。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对于某些重要决策事项 经过法定会议讨论通过,并正式公布,要求有关单位 和人员贯彻执行,具有法规性、指导性的公文文种。 目前,决议多用于比较重大的会议通过和批准的事项, 如党的重要会议、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等。 •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 的决定事项。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都 可以使用的文种,是典型的下行文。
• (五)通知。是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 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 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及任免人员时使用 的一种公文文种。通知是运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 的一个文种。 • (六)通报。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部 门用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交流重要 情况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文种,是一种比较灵活、使用频 率颇高的文种。 • (七)公报。是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公开发布重要决定 和重大事件消息的新闻性公文和法定文种。公报作为党 的机关公文时,主要是党的中央机关用于发布重要决策。 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 报》。公报作为行政公文使用的情况,主要是国家和政 府用以通报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来访时的情况以及双方 形成的共识。
• (十五)会议记录。是一种在会议中记录人员 把会议的基本情况(时间、地点、出席人员、 主持人、讨论的主题)、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报告、发言的内容、形成的决议等如实记录下 来成为书面材料的一种公务文书。 • (十六)大事记。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 事业单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如实记载本地区、 本单位的重要活动或重大事件的一种记录性文 书。 • (十七)电话记录。是记录有关公务活动的电 话内容的一种事务文书。除了一般的事务性联 系之外,凡内容比较重要的电话应当由通话人 作出记录,以备日后查考。对于这种电话记录 应当看作是机关收发文件的一种,按照它的工 作内容与其他收发文件一起整理保存。
1绪论:公文概述

上行文首页版式
• 公文末页版式 • •
联合行文公文 末页版式1
联合行文公文末页版式2
联合行文公文末页版式2
(三) 公文中图文的颜色 未作特殊说明公文中图文的颜色均为黑色。 (四) 排版规格与印装要求 4.1 排版规格 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一般每 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4.2 制版要求 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 1mm。 4.3 印刷要求 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得超过2mm。黑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 BL100%,红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标Y80%,M80%。印品着墨实、均匀;字面 不花、不白、无断划。 4.4 装订要求 公文应左侧装订,不掉页。包本公文的封面与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不空。 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4mm。无坏钉、漏钉、重钉,针脚平伏牢固。
(2)行政机关公文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如《西南交通 大学文件》 1、4、3位置:党的公文版头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行政公文 的平、下行文的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对于上报 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80mm。 1、4、4字体字号: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 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但一般应小22mm×15mm(高 22mm 15mm( ×宽)。 1、4、5说明: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 发文 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 页显示正文。 若党政军群联合发文按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
1、眉首部分(文头部分)
1.1 公文份数序号(份号) 1、1、1名称:党的机关公文叫份号;国家机关的公文叫公文份数序号。 1、1、2定义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1、1、3位置:A、党的文件标示在版心公文首页左上角第1行顶格。 B、行政文件a、下行文、平行文标示在公文首页左上角第1行顶格。 b 、上行文若不需要同时标注紧急程度, 标在发文机关标识的左上第1行 顶格。上行文若需同时标注紧急程度的, 标在发文机关标识的左上第2行 顶格。 1、1、4标法:党:用六位阿拉伯数字虚位标示;如00012 政:用阿拉伯数字虚位标示 如02 1、1、5说明:只有绝密、机密、秘密文件才需标注
公文格式 1—2日

公文格式1—2日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本篇文章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为读者提供背景和整体了解。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概述部分的示例:在现代社会中,公文在各个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文的格式规范与规范性要求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基准。
合理的公文格式不仅能够提供清晰明确的信息展示,也能够体现行文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因此,掌握公文的正确格式十分必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公文格式的重要要点,并讨论它们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通过这些要点的解析和实例的分析,读者将对合格的公文格式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公文格式的重要性,以及遵守公文写作的规范要求,为他们的公文写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章节划分和内容安排的说明。
在公文格式这个主题下,文章结构的设置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展开: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章节划分。
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可以使文章层次清晰,逻辑严谨,读者容易理解并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在本篇文章中,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2.1 引言引言部分主要对公文格式这一主题进行概述,并对本篇文章的目的进行说明。
引言应简明扼要地阐述公文格式的重要性以及撰写该文章的目的,引起读者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2 正文正文部分是整篇文章的主体,也是对公文格式要点的详细阐述。
在这一部分中,可以按照不同的公文格式要点进行分章节的阐述,以确保每个要点都得到充分的讲解和阐述。
例如,在2.1 公文格式要点1中,可以介绍公文格式的标题、日期、署名等要素的规范;在2.2 公文格式要点2中,可以介绍公文的段落结构、编号系统、文体语言等要素的规范。
在正文部分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一些例子、案例或者图表来说明并加深读者对公文格式的理解。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公文格式,强调特定要点的重要性。
3. 结论结论部分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意见或建议。
公文概述

第二节 公文格式
公文具有规定的格式, 公文具有规定的格式,公文要按规定的格 式写作。这样可以保证公文的完整性、 式写作。这样可以保证公文的完整性、准确性 和程序性,并且便于公文的处理, 和程序性,并且便于公文的处理,提高办文的 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 (一)发文机关(亦称“版头”、“文 发文机关(亦称“版头” 头”) 版头是发文机关的标志,它具有法定性、 版头是发文机关的标志,它具有法定性、 权威性和效用性,通常套红,以示庄重。 权威性和效用性,通常套红,以示庄重。 常用的公文版头形式有三种: 常用的公文版头形式有三种: 1、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 、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 俗称“大版头” 俗称“大版头”。 例如:国务院文件。 例如:国务院文件。
第一节 公文概述
四 公文的处理
(一)收文的处理程序一般包括:签收、 收文的处理程序一般包括 收文的处理程序一般包括: 外收文登记、启封、内收文登记、分办、摘 编,拟办、承办、注办,组织传阅、催办、 查办,处置办毕公文。 1.公文签收 签收是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 检查、签注手续之后,分别从发文机关、邮 政部门、机要通信部门、文件交换站,或者 通过自备的通信设备收取公文。
第二节 公文格式
2、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 圆括号标注文种名称,俗称“小版头”。 例如,“ 浙江省人民政府(通知)”、 “××市教育委员会(函)”。 3、印有发文机关全称的公函纸,作 为版头。 至于几个机关联合行文的,可用公文 主办机关一家版头,也可用所有联合行文机 关的版头。
第二节 公文格式
第一节 公文概述
一、 我国公文演变
公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公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还将 以不同的形式、 以不同的形式、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 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持续下去。 具、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持续下去。 人类社会某一族群发展到产生统一 文字的阶段, 文字的阶段,必然首先产生公文这一管 理及传播工具。据史籍传说, 理及传播工具。据史籍传说,五千年前 黄帝时期的史官苍颉就已经创造性地改 革统一了文字, 革统一了文字,原始时期的公文文物有 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 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
公文基础知识考点

公文基础知识考点摘要:一、公文概述1.公文的定义与分类2.公文的作用与重要性二、公文格式规范1.公文文头2.公文编号3.公文正文:一、公文概述1.公文的定义与分类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之间,用于处理公务的正式文件。
根据用途、性质和格式等方面的不同,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和事务性公文等。
2.公文的作用与重要性公文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传递信息、沟通上下级、汇报工作、请示意见、指导工作、签订协议等的重要工具。
掌握公文写作知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文格式规范1.公文文头公文文头是公文的标志,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文件字号和发文日期。
文头应简洁明了,便于识别。
2.公文编号公文编号是公文的唯一标识,由发文机关代码、年份和序号组成。
编号应完整、规范,便于查找和管理。
3.公文正文公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内容,应做到观点明确、论述严谨、条理清晰。
正文结构一般包括开头、正文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4.公文附件公文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补充材料,应与公文正文紧密相关。
附件应标注序号和名称,并注明页数和份数。
5.公文签发与盖章公文签发是指领导人对公文审批同意后签字的过程。
盖章是指在公文上加盖发文机关公章。
签发和盖章是公文生效的标志。
三、公文写作技巧1.明确主旨与目的在撰写公文时,要明确公文的宗旨和目的,确保内容紧密围绕主题展开。
2.结构清晰公文结构要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公文内容。
3.语言简练公文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啰嗦。
同时,注意措辞得体,符合规范。
4.规范用词公文中应使用规范的汉字、标点符号和计量单位,避免错别字、口语化和不规范的表达。
5.注重行文逻辑公文行文应注重逻辑性,论证充分,避免跳跃性和矛盾性。
四、公文处理流程1.拟稿拟稿是公文写作的第一步,要做到内容完整、结构合理、语言准确。
2.审稿审稿是对公文内容、格式等进行审查,确保无误。
公文概述

公文的种类1、关系上行公文:下级机关向上级主管机关的行文,如请示、报告、意见等下行公文:上行机关对本机关下属单位的行文,有指示,意见,决定、决议、通知、通报、会议纪要、批复等平行公文:不具有隶属关系的机关,如函2、性质行政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在处理日常公务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公文党务公文:由党的各级机关制发的公文法规公文:由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颁布的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如规定、条例、规则、办法、细则、守则、制度、规范等外交公文:在外事活动中专门使用的公文,国书、议定书、照会、备忘录、护照、条约等司法公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机关或部门在依法办理各类案件过程中所制作和使用的各种文字材料军用公文:国家军事机关所使用的各种公文3、作用法规性、计划性、指导性、总结性、请示答复性、告知性、商洽性4、使用范围通用公文、专用公文、公布公文、内部公文5、重要程度绝密公文最核心机密内容机密公文比较重要机密内容秘密公文重要机密内容6、公文送达和办理时间特急公文办理时限一般不得超过24小时紧急公文不能超过3日以办公文不宜超过15日法定文种:18个。
党的机关法定文种有14个,如: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有13个,如: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非法定公文:通知(下行)、报告(上行)公文作用:会议纪要:属于会议文字记录性的文件通知、通报:属于告知性,周知性文件决定、决议:行文方向是自上而下请示:行文方向是自下而上函:行文方向是平行的公告、通报、报告:行文目的在于向人们周知、告诉某一事项指示:行文目的在于指导工作,要求下级机关或单位循此执行批复:行文目的是上级对下级作出的批示和答复请求上级给予指示、帮助和支持的,用请示、意见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用报告推动、指导下级工作的,用指示、通知商洽、联系、询问某一事项,用函格式公文格式要素一般由版头、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抄送机关、机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题词、印制版记等组成。
公文概述——精选推荐

公⽂概述公⽂概述第⼀节公⽂的概述公⽂是公务⽂书的简称,指在公务活动中按⼀定(程序)和(格式)形成和使⽤的、表达(社会集团意志)的⽂字材料。
公⽂有⼴义和狭义之分。
⼴义的公⽂,范围包括法定公⽂、专⽤公⽂和事务公⽂;狭义的公⽂仅指法定公⽂和专⽤公⽂。
法定公⽂⼜称通⽤公⽂,是指在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普遍⾏使⽤,具有法定效⼒和规范体式的公⽂。
专⽤公⽂,是指局限在⼀定的⼯作部门和特定业务范围内根据特殊需要⽽使⽤的公⽂。
事务公⽂⼜称业务⽂书或⽇⽤⽂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常事务所使⽤的⾮正式⽂件的统称,如计划、总结、简报、报表、记录、调查报告等。
第⼆节公⽂的特点1.法定的权威性【发⽂机关、制发机关】2.作者的法定性【公⽂作者?机关】3.制定的程序性【公⽂办理程序】4.明显的时效性【特定的时间期限内】5.语⾔的庄重性【谨慎的态度】试题、 1、公⽂的权威性和⾏政约束⼒,来⾃()的权威性和合法地位。
A.收发机关B.公⽂作者C.审核机关D.制发机关2、公⽂的作者是指()A.审核⼈B.发⽂机关C.撰稿⼈D.签发⼈(只有上⾏⽂才有)第三节公⽂的语⾔1.公⽂的语⾔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试题1、公⽂的主要语⾔特征是(A)A.庄重、严谨B.华丽、流畅C.威严、有⼒D.古朴、典雅2.公⽂的语⾔表达⽅式:叙述、议论、说明试题2、公⽂写作常⽤的表达⽅式不包括()A.记叙B.描写C.议论D.说明第四节公⽂的分类⼀、公⽂的种类党政机关公⽂处理⼯作条例(2012年4⽉修订)(中办发(2012)14号)规定公⽂种类有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知、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批复、议案、函、纪要⼆、公⽂的分类试题、下列关于公⽂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政机关公⽂处理⽅法》按适⽤范围将公⽂分为17种B.按公⽂的来源,可分为收⽂和发⽂两种C.按涉及机密程度,保密公⽂分为绝密件、秘密件、普通件D.按办⽂时限要求,分为紧急件、加急件、平件2、从⾏⽂⽅向来看,既可以下,也可以上⾏和平⾏的是()A.通知B.公告C.意见D.报告第⼆章公⽂格式公⽂的构成要素也称公⽂的组成部分,⼀份完整的公⽂是由⼀些规定的要素构成的,如发⽂机关标志、发⽂字号、公⽂标题、主送机关、正⽂、印章、成⽂时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对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公告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4)通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5)通知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中共广东省第七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广东省
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决议
(1998年5月20日中共广东省委七届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15)公报
公报是党和国家用于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的一种公开性的公文形式。
公报具有规格高、权威性大、透明度强、影响面广的特征。
三.公文的类型
按行文方向分-----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按内容及所限定的阅读范围分-----秘密公文;普通公文
按时限要求分-----紧急公文和常规公文
【课堂练习】
略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公文的性质和种类,以及公文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我国现行行政公文种类主要有15种极其分析区别。
【课堂反馈】
这节课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公文的种类概念和区分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将概念阐释清楚,应尽量用事例来加以印证,并用课后练习来对有关概念加以巩固。
株洲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教师授课教案
第1周第1-2课时累计2课时
课程名称
商务秘书实务
授课课题
公文的撰写—4.1公文的概述
授课班级
商英13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公文的性质和种类以及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公文类型。
能力目标
能够初步了解本门课程的结构和作用。
情感目标
通过对公文性质种类的了解,累积关于公文内容的工作经验,做好传达方针政策,促进交流的工作。
【讲授新课】
一.公文的概念和性质
公文------国家机关、社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行使职权制定的公务文书。
公文性质——工具
二.公文的种类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13种
我国现行公文有15种
(1)命令(令)
命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的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6)通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7)议案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8)报告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9)请示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0)批复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授课教师
陈晓方
备课时间
2015/3/1
1
主要教学步骤与内容
【导入新课】
黄秘书案例分析导入,案例说明在各单位的秘书部门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它说明了秘书部门起草文稿工作的特殊规律性。它告诉我们,起草和办理公文是秘书人员的份内职责。写公文与其他文章相比具有很多不同之处。要想当好领导秘书,就必须静下心来,很好地领会公文写作的一些特殊之处。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公文的概念,性质,种类以及不同标准划分下的类型。
教学难点
区分各类公文的含义,类型。
课型
讲授课
教法与学法(教具)
讲授法与举例分析法(教材,教案,PPT)
课后作业
复习公文概述的全部内容,预习公文的一般格式。
教学后记
(教师课后填写)
理论和概念偏多,比较抽象,多以具体例子来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11)意见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函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3)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14)决议
决议是指记载经过会议讨论决定,并要求所属组织和成员个人贯彻执行的事项的一种公文形式。
决议标题举例:
【课后作业】
复习所讲内容,预习公文的一般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