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20例的诊断及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分析

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 术 后 胆 漏 的 分 析
孙国明 , 石 磊 , 丙华 蔡 ( 江苏 省 如 东县 人 民 医院 普 外科 , 苏 江 如东 26 0 ) 2 40
[ 键 词 ] 胆 漏 ; 腔 镜 ; 雀切 除 关 腹 胆 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 术 ( C 后 胆 漏 , L 的 主 要 并 发 症 之 L) 是 c
脱 落 。③ 剥 离 胆 囊床 时 , 保 留 结 缔 组 织 膜 , 要 防止 损 伤 迷 走 胆
管, 造成胆漏 。④对于急 性炎症 或胆囊 管残端 处理 不满意
的 , 效 的 引 流 可 防 止 炎 症 的 扩 散 , 发 生 胆 漏 , 畅 的 引 流 有 如 通
性积 液, 1例穿刺 引流 , l例置细 管引流 ; 1洲术后第 2天出现
13 结 果 : 组 6例均 治 愈 出 院 , 访 均 无胆 道 并发 症 发 生 。 . 本 随
2 讨 论
2 1 胆 漏 的 原 因 : C术后 胆 漏 的 发 生 率 明 显 高 于 开 腹 胆 瞧 . L
切除术 , 国礼统计 L 刘 c术 后 胆 漏 的 发 生 率 为 0 1% _ L .4 I C 术后胆漏的原 因: 走胆管胆漏 , 迷 胆睫 管 处 理 不 当 , 管 损伤 , 胆
腹痛 , 疸 , 检 查 胆 总 管 残 留 结 石 , 腔 积 液 , 诊 手 术 , 黄 B超 腹 急 证 实 结 石 嵌 顿 于 胆 管 下 端 , 管 压 力增 高 , 夹 脱 落 , 胆 总 胆 钛 行
可加快胆漏的愈合 , 本组 2例患者引流通 畅后 白愈 , 未作手术 探查。如术 后出现持续性 腹痛 、 腹胀 、 背部放 射痛 , 热或 肩 低 急性腹膜炎应考 虑胆漏的可能 。作 B超或 C T检 查一般能发
胆囊切除术和胆道探查术后胆漏20例分析

21 0 0年 7月
肝
胆
胰
外
科
杂
志
V0 .2 1 No4 2 .
 ̄ u a o p tp n rao iayS rey m l fHe ao a ce tbl r ug r i
J1 2 O u. Ol
・
临床研究 ・
胆囊切 除术和胆道探查术后胆漏 2 O例分析
的治疗方 法 。有 腹 腔引流 管 , 汁引 流量 ≤2 0 mL 胆 0 /
d 无 胆 汁性腹膜 炎者 均保 守治疗 ; , 有腹 腔引 流管 。 胆 汁引流量 ≤2 0 m / ,有 胆 汁性腹 膜炎者 部分手 术 0 Ld
、
的 临床 资料 。结果
炎 ,O例 顺 利 恢 复 。结 论 l 流 可 减 少再 次手 术 率 。
胆 漏 重 在 预 防 , 旦 发 生应 早 期 采 取 不 同 方 法 处理 是 治疗 的 关键 . 中放 置腹 腔 引 一 术
[ 键 词 ] 胆 囊切 除术 ; 道 探 查 术 : 漏 关 胆 胆
汁性 腹膜 炎 , 二次手 术 。手术 中找到漏 胆处 , 均 电凝 并缝 扎肝 床迷 走胆管 。 冲洗腹 腔并 放置 引流 , 术后抗 感染 、 持治疗后 治愈 。 支 肝床迷走 胆 管漏多发 生在 急 性化 脓性 胆囊 炎或萎缩 性胆 囊手 术后 ,手术 中注 意 保护 肝床 , 遇到 条索样 组织要 结扎 , 手术 后 电凝 或缝 扎肝 床 多可预 防 。 如难 以预 防 , 一定 放置肝 脏下 引 则
影 和 回顾 手术 经过并 分析 胆漏原 因 .胆漏 可分 以下
手 术方法 。现 将常见 胆漏 的诊断 和治疗 分析 总结 如
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

[ ]袁 晓奕 , 2 杨为 民, 宋晓东 , 钬激光输尿管碎 石手术失败原 因探 等. 讨 ( 8例报告) I 泌尿外科杂志 ,0 4,9 1 :1 2 附 . 临床 20 1 ( ) 1 —1 . [ ]孙颖浩 , 国强 , 3 廖 钱松溪 , 等.经尿道输尿管 口切开术治疗输尿管
壁 段梗 阻 . 中华 泌 尿 外 科 杂 志 ,0 0 2 : 4 2 0 ,1 3 9—30 5.
t c . e h U o , 9 5, ( ) 2 3 . r tT c rl1 9 1 1 :5— 0 a
尿管黏膜下退镜勿使黏膜 随输 尿管镜 下移 , 如阻力过 大可加
用 肌 松 药 , 强 行 退 出 。长 期 嵌 顿 结 石 通 常 会 合 并 息 肉或 结 勿
石被炎性纤维组织 紧密包 裹 , 严重 阻塞输尿 管使 冲洗液不 能
管导管引导后旋转输尿管镜 以抬 高输尿管 开 E上唇 , 输尿 l 将
管镜滑入输尿管进 行碎 石。若 F 3输 尿 管 导 管 无 法 插 入 , 可
野 清楚 可适压 间断冲洗 , 需防止 冲洗水压过 大而将 结石 冲人 肾盂 , 处理 中上段结石时尤需 注意。同样手 术 中可 适 当利 用 速尿及调整 手术 床使 患者轻度头高脚 低位 , 这样更 容易 降低
插入 F 3输尿管导管 , 通过梗 阻处 , 以利 冲洗液 引流而改善 视 野 。若插管失败 , 可反复冲洗及抽 吸输尿管 内 的悬 浮物质并
提高激光能量尽 快打 出一 条通路 , 除梗 阻 , 解 即可 提 高 视 野 清 晰度 。输 尿 管 结 石 位 于 下 段 , 别 是 近 膀 胱 壁 段 时 , 尿 特 输 管 开 口常有 水 肿 , 利 于 输 尿 管 镜 进 入 , 先 予 插 入 f 不 可 、 尿 3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诊断与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诊断与治疗作者:王俊成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出现胆漏诊断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治疗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本院在2009年1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33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3例胆漏的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在33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有3例在术后出现胆漏,经过相应手术或是保守方法治疗后,治愈率为100%。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漏的情况应当早期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胆漏;诊断;治疗为了能够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诊断与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文章将选取本院在2009年1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33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3例胆漏的患者,详细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在2009年1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33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3例胆漏的患者。
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女性患者有254例,男性患者76例。
年龄在20~70岁,平均年龄在48±5.1岁。
其中慢性胆囊炎合并结石患者有168例,急性胆囊炎合并结石患者有126例,胆囊良性息肉患者有36例。
术后出现的3例胆漏患者,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是44岁,42岁与48岁。
1例中慢性胆囊炎合并结石患者、1例急性胆囊炎合并结石患者、1例胆囊良性息肉患者。
1.2 方法1.2.1 诊断方法患者经过B超、CT检查,并经过手术探查,当出现以下症状就可诊断为术后胆漏。
⑴当患者经过检查,出现急性腹膜炎症状时,即可诊断为发生胆漏;⑵经过B超检查腹腔或是膈下积液经过腹腔穿刺证实为胆汁的患者;可诊断为发生胆漏;⑶通过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进行检查,有明确的损伤部位。
针对腹腔胆汁积聚800ml以上、腹膜炎症状明显的患者可诊断为发生胆漏[1];1.2.2 手术方法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在手术治疗上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发布时间:2021-09-01T02:05:06.11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作者:王小英[导读] 随着外科手术理念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逐渐成为当前手术的主要形式,王小英遂宁市大英县中医医院,四川遂宁629300随着外科手术理念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逐渐成为当前手术的主要形式,而在微创理念的引导下,各类腔镜手术成为了各类外科手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而谈到腔镜手术就必须说一说腹腔镜,作为一种临床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微创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应用极为广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腹腔镜手术,适用于胆囊结石等一系列有手术切除胆囊指征且符合腹腔镜手术要求的患者。
目前来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技术已非常成熟,该术式也成为了普外科临床医师的基础技能之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较于常规外科手术,其优势在于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诸多优势,但采取该种形式接受胆囊手术的患者,术后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
胆道损伤是胆道系统手术的主要并发症,而腹腔镜的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是该手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胆漏对于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为进一步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案,本文将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研究。
从当前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相对较多,而且不同患者其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分析临床工作中接受腹腔镜的胆囊切除术,且术后出现胆漏的患者可知,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第1点是术中未分清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管,离断胆囊过程中,需要使用钛夹,对胆囊管进行夹闭,但由于胆总管和肝总管,其胆汁流量相对较大,因此不能直接用钛夹夹闭,如术中临床医师将肝总管或胆总管用钛夹夹闭,在术中一般不会发现有胆漏的情况,但是由于这些部位胆汁流量相对较大,因此在术后胆汁压力的影响下,这些位置的钛夹将会被冲脱,此时就造成了胆漏的情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原因分析及其对策发表时间:2016-11-07T16:17:01.02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6年5月第5期作者:唐光勇[导读]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原因及其临床应对措施。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人民医院四川会东 6152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原因及其临床应对措施。
方法收集2014 年1月至2016 年1 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30 例,对所有患者胆漏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对照组(n=15)接受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15)接受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结果两组患者均最终完全治愈,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迷走或毛细胆道损伤、肝外胆道损伤、胆管残端夹闭不全、胆管残端漏是导致胆漏的重要原因,再次腹腔镜手术治疗法是理想治疗方式,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漏;原因分析;对策Analyzing the causes of bile leakage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Tang guangyong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sichuan province east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Huidong 615200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bile leakage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clinical response.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January 2014 of our hospital in 30 patients with bile leakage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in all patients with bile leakage reasons were analyzed,and the control group(n = 15)open operation fo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n = 15)of laparoscopic surgery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operation time,antibiotic use time,for the first time in patients with exhaust time,hospitalization days,therapeutic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The result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letely cured and does not appear deaths;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urgical time,antibiotic use time,exhaust time,hospitalization days,for the first time the quality of lif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s vagus or capillary bile duct injury,extrahepatic biliary injury,bile duct residual clip is not complete,bile duct residual leakage is the important cause of bile leakage,laparoscopic surgery therapy is an ideal treatment again,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ttle injury and pain,rapid recovery,the operation,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Bile leakage;The reason analysis;countermeasures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胆囊疾病重要的手术治疗方式,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1],已经逐步替代传统的开腹治疗法,但是临床治疗中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胆漏,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效果,尤其是对于胆囊三角发生水肿、瘢痕粘连严重的患者,保守治疗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2],因此需要进行手术探查,目前临床上针对胆漏主要以“预防为主”,基于此,我院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原因进行分析,并分别比较了开腹手术治疗法和再次腹腔镜治疗法两种手术治疗法在胆漏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原因分析与对策

年3 0例 因胆 囊 切 除 术 后 发 生 胆 漏 第 二 次 手 术 的 病 例 资 料 。 结 果 全 部 患 者 在 分 别 使 用 开 腹 手 术 和 腹 腔 镜 二 次 手
术后 , 腹 腔 镜 组 在 多 方 面 均 优 于 开 腹 组 。结 论 目前 临 床 中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 术 后 胆 漏 发 生 的 原 因 主 要 包 括 毛 细 或 迷走 胆 管 损 伤 、 胆囊管残端漏 、 胆管灼伤等原 因 , 最佳临床 对策应 为再次腹 腔镜手 术 , 但 同 时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胆 漏 的
降低 手术 时 间 、 减少 术 中 出并 发肠 梗 阻患者 手术治 疗 。
参考 文献 :
[ 1 ] 陶春 良. 结肠 癌所 致肠 梗 阻手 术术 式选 择 及 临床疗 效 观察 [ J ] . 医学 论 坛 杂 志 , 2 0 1 3 , 1 1 ( 3 4 ) : 8 5—8 6 .
胆囊 切 除 术 后 的 并 发 症 中 胆 漏 是 较 常见 的 一
探 讨分 析腹 腔镜胆 囊切 除术 后胆漏 发 生 的常 见原 因 及 不 同应 对策 略 的临床效 果 , 现报告 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种, 其发 生后 的 处理 也 较 为 棘手 。尤其 对 于 部 分 瘢
河南 医学 高等专科 学校 学报
・
1 5 4。
J o u r n a l o f He n a n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瘤, 发病率 占全 部 恶性 肿 瘤 的第 四位 。早 期 可 无
明显 结肠 症状 , 多表 现为 腹胀 、 消化 不 良 , 容 易误 诊 、 漏诊 。因此对 于 中老 年 患者 , 应及 时询 问 患 者病 史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原因以及诊治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对2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患者分别采用观察对症治疗、胆囊管重新缝扎术治疗、胆管侧壁漏修补治疗、胆管T管引流治疗、胆囊床放置引流管治疗。
结果:经过随访发现,这25例患者在处理之后,恢复的很好,在进行适当的治疗之后的2-5星期之内都痊愈了。
结论:尽早的发现、保持通畅的腹腔引流、修复胆管漏口或胆管T管引流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方法,严格掌握LC手术中各项问题,掌握好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相关医务人员在加强自身的专业基础上规范手术的操作都可以减少胆漏的发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漏;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156-02在治疗胆囊良性疾病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eopie cholecystectomy,LC)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治疗当中。
在运用LC的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术后的胆漏,对于这类并发症的处理较为棘手,如果处理的不够恰当就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1]。
为此,我院就2011年1月-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26例LC后胆漏的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25例LC后胆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有15例,女性10例;年龄30~75岁;术前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有7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有12例,胆囊息肉患者有6例。
1.2 诊断依据在这25例患者中,腹腔引流管内流出胆汁的患者有15例;右上腹出现腹膜炎,然后根据CT、B超检查结果行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出胆汁的患者有10例;所有的患者均在全麻的条件下进行LC治疗,胆漏发生的时间在手术当天的患者有12例,在手术三天之后发生胆漏的患者有13例。
1.3 方法对因为腹腔引流管引流通畅,不伴有发热和腹膜炎的患者给予适当的观察以及对症治疗;但是,对于未放腹腔引流管,或引流管引流不畅并且出现腹膜炎伴发热的患者则给予剖腹探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经验3<<上接133页经对比发现,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卧床时间、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大小便不能自理患者所占比例、气管切开术患者所占比例存在明显差异(P<0.05)。
详见表1。
3讨论医院感染控制效果为衡量临床医疗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临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属于高发易感人群,由于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较多,住院时间长,各脏器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从而曾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3]。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的目的,对198例心脑血管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感染进行了分组,结果发现,发生医院感染者有49例,感染发生率为24.75%,以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泌尿系统、胃肠道以及皮肤系统感染,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4]。
经病原学检测发现,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最高,包括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等。
本次研究中对比分析了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感染组患者卧床时间较非感染组发生了显著延长,且感染组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大小便不能自理患者所占比例、气管切开术患者所占比例、意识不清患者所占比例均较非感染组发生显著升高,这一结果说明,患者卧床时间、脑血管意外、大小便不能自理、意识模糊、行气管切开术等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对其引起重视,针对高危患者及时展开有效干预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5-6]。
综上所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存在一定的临床特点,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者应针对高危患者展开有针对性的干预处理,从而达到降低感染发生率的效果,提高住院安全,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1]刘炜.我院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院内感染分析及预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03):16-17.[2]徐影,杨国存,张常乐,等.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菌及耐药性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03):238-240.[3]吴强爱,杜丽萍,姚炯,等.脑梗死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因素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9(04):311-313.[4]李春红,蒲有方.加强保洁人员管理减少院内感染发生[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0):41-42.[5]王凯华,杨丽翠,张明英.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2(12):344-346.[6]刘永芳.65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3)3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在临床上少发。
常发生在创伤性或手术后数日之内,因胆管以及胆囊发生急性感染或其他病变引起穿孔、破裂导致胆汁漏出[1]。
若不能及时处理会导致弥漫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为此,本文对2007年至2013年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20例患者发生胆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20例的诊断及治疗张月明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省长沙市410000【摘 要】目的:探究临床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方法:对2007年至2013年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20例患者发生胆漏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观察记录其临床症状、引流量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肝外胆道损伤的6例患者在术后(4.6±1.2)个月拔除吻合支架;6例迷走胆管损伤的患者在术后(1.8±0.6)天后进行引流管拔除,总引流量约900m l;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的5例患者在术后(2.1±0.3)天后拔除引流管,总引流量约1000m l;3例总胆管热损伤患者(6.1±0.9)天后拔除引流管,总引流量1500m l。
随访无特殊不适。
20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χ2=35.2857(p=0.0000);满意度比较χ2=31.9091(p=0.0000);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χ2=31.9091(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上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发生胆漏的情况少见,针对这种情况,主要采取的是预防措施;若一旦发生胆漏,须尽快进行诊断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漏;诊断;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探究其发生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至2013年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其中20例发生胆漏。
年龄21~80岁,平均(50.8±28.5)岁;男性8例,女性1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6例,胆囊息肉4例;胆漏发生时间平均在术后(18.3±10.6)h;6例患者肝外胆道损伤,6例迷走胆管损伤,5例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3例总胆管热损伤。
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胆漏发生时间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14.0142010110:1092-109.33临床经验351.2治疗方法我院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对20例患者行腹部B 超检查或行胆管造影后,行剖腹探查;其中6例发生弥漫性腹膜炎的患者经腹部穿刺抽出胆汁样液体,确诊为胆漏。
肝外胆道损伤的6例患者给予胆管-空肠Roux-en-Y 吻合术治疗[2],6例迷走胆管损伤的患者给予开腹结扎迷走胆管残端,留置引流管治疗,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的5例患者给予腹腔镜下探查,结扎胆囊残端,留置引流管治疗,总胆管热损伤的3例患者未采取任何特殊治疗方法,保持引流管通畅,肝外胆道损伤的6例患者在病情好转后拔除吻合支架,其他患者均在好转后拔除引流管。
1.3观察指标患者的临床症状、引流量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1.4疗效标准[3]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保持在稳定水平——治愈;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生命体征保持在稳定水平——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无效。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肝外胆道损伤的6例患者在术后(4.6±1.2)个月拔除吻合支架;6例迷走胆管损伤的患者在术后(1.8±0.6)天后无引流液流出,进行引流管拔除,6例患者总引流量约900ml ;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的5例患者在术后(2.1±0.3)天后无引流液,进行引流管拔除,5例患者总引流量约1000ml ;3例总胆管热损伤患者(6.1±0.9)天后拔除引流管,3例患者总引流量1500ml 。
出院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无特殊不适。
2.1患者临床症状的比较,详见表1。
2.2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见表2。
3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微创、术后疼痛小、恢复快及伤口美观等优点。
在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存在4个问题[4]:①胆囊切除时损伤胆管损伤;②胆汁从肝脏进入胆囊,从脂质代谢思路的发展来看,改变胆汁成分比切除胆囊更合理。
③肠肝循环和脂代谢受胆囊切除的影响,不能完全恢复;④胆囊切除后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还不明确。
并发症的发生就是临床面临的巨大挑战。
胆囊切除后并发症有:术区出血、胆漏、皮下气肿等;其中胆漏和皮下气肿在临床上并不多发。
胆漏在临床上的确诊方法有两种[5],①腹部B 超或CT 检查,对胆漏发生的部位进行确定后,再进行腹部穿刺,抽出胆汁样液体则确诊为胆漏。
②胆管造影,明确诊断,不仅能对胆漏部位的情况进行检测,还能显示胆道情况。
胆管造影又分为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和T 管造影。
本组研究中,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20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χ2=35.2857(p=0.0000);满意度比较χ2=31.9091(p=0.0000);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χ2=31.9091(p=0.0000);证明临床上对胆漏治疗的疗效是显著的。
但是由于其临床罕见性,多采取预防措施。
严密观察患者手术禁忌,让专业素质高的医师进行手术操作,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重在预防,若一旦发生胆漏,须尽快进行诊断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危及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1]吕定量,徐建光,林水泉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内镜诊断与治疗(附21例报道)[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4):513-514.[2]李洪伟,刘璐庆,肖丹宇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6):557-558.[3]谢斌辉,王小农,刘凤恩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104-3106.[4]孙世波,孙立辉,宿华威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附9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10):771-774.[5]叶文峰,黎家元,李津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及胆管损伤的临床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952,954.表1:患者临床症状(n ;%)n腹痛腹胀发热黄疸总症状治疗前2016(80.0)12(60.0)8(40.0)15(75.0)20(100.0)治疗后200(0.0)2(10.0)1(5.0)0(0.0)2(1.0)χ226.000010.7143 6.849523.400031.9091p 值0.00000.00110.00890.00000.0000注:表中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为复合情况,总症状在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患者恢复情况及满意度(n ;%)n治愈有效无效满意度治疗前200(0.0)0(0.0)20(100.0)0(0.0)治疗后2016(80.0)3(15.0)1(5.0)18(90.0)χ226.0000 3.162235.285731.9091p 值0.00000.07540.00000.0000注:治疗后疗效显著,患者对疗效满意度达90.0%,治疗前后疗效及满意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