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__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预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思考题及答案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思考题及答案

实验七十三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1、简述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基本原理2、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和生成络合物的情况下,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各有什么影响?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4、凝固点降低的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它能否用于电解质溶液?5、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过冷太甚对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控制过冷程度?6、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是否可用增加溶液浓度的办法来增加ΔT值?为什么?7、什么是稀溶液依数性质?稀溶液依数性质和哪些因素有关?8、测定溶液凝固点时若过冷程度太大对结果有何影响?两相共存时溶液系统和纯溶剂系统的自由度各为多少?9、什么叫凝固点?凝固点降低的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它能否用于电解质溶液?10、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空气夹套?过冷太甚有何弊病?11、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实验测量成败的关键是什么?12、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加入萘的时候,不小心将萘附着在内管壁上,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1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要先测近似凝固点?14、当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测定的结果有何意义?15、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测定环已烷和萘丸质量时,精密度要求是否相同?为什么?16、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在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17、为什么纯溶剂和稀溶液的的凝固曲线不同?18、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寒剂温度的温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为什么?19、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实验所用的内套管必须洁净、干燥?20、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搅拌速度的控制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在实验过程中怎样控制搅拌速度?实验七十三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1、简述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基本原理答:化合物的分子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

复旦大学版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教学教材

复旦大学版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教学教材

实验一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1、在冷却过程中,凝固点测定管内液体有哪些热交换存在?他们对凝固点的测定有和影响?答:主要热交换有液相变成固相时放出凝固热;固液与寒剂之间热传导。

对凝固点测定的影响是当凝固热放出速率小于冷却速率,会发出过冷现象,使凝固点测量偏低。

2、当溶质在溶液中解离、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测定的结果有何意义?加入溶剂中的溶质的量应如何确定?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和影响?答: 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缔合和生成配合会使测量值偏大,离解会使测量值偏小,不适用上式计算,一般只适用强电解质稀溶液。

3、加入溶剂中的溶质的量应如何确定?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和影响?答:加入的溶质的量约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0.5℃左右。

加入太多,会使溶液太快凝固;加入太少,会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不明显,测量误差会增大。

4、估算实验结果的误差,说明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答:溶液过冷程度的控制,冰水浴温度控制在3℃左右,搅拌速度的控制,温度升高快速搅拌,溶剂溶质的精确测量,溶液浓度不能太高都对其有影响。

实验二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1、压力和温度的测量都有随机误差,试导出H的误差传递表达式.答:由 H=U+PV 可得,→ dH=dU+PdV+VdP→ dH=(au/aT)v dT+(au/aV)TdV+pdV+Vdp →ΔVHm=(au/aT)VΔT+VΔp2、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研究各种液体,如苯.二氯乙烯.四氯化碳.水.正丙醇.异丙醇.丙酮.和乙醇等,这些液体中很多是易燃的确,在加热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答:加热时,应该缓慢加热,并且细心控制温度,使溶液的温度不能超过待测液的着火点,同时a,c管的液面上方不宜有空气(或氧气)存在,此外温度变化采用逐渐下降方式。

实验四燃烧热的测定的测定1、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答: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

2、在量热测定中,还有哪些情况可能需要用到雷诺温度校正方法?答:实际上,热量计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无法完全避免,它对温差测量值的影响可用雷诺温度校正图校正。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思考题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思考题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预习思考题汇总1、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是否可用增加溶质浓度的方法增加值?答案:不可以,溶质加的太多,不是稀溶液,就不能符合凝固点降低公式了。

2、冰浴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答案:过高会导致冷却太慢,过低则测不出正确的凝固点。

3、搅拌速度过快和过慢对实验有何影响?答案:在温度逐渐降低过程中,搅拌过快,不易过冷,搅拌过慢,体系温度不均匀。

温度回升时,搅拌过快,回升最高点因搅拌热而偏听偏高;过慢,溶液凝固点测量值偏低。

所以搅拌的作用一是使体系温度均匀,二是供热(尤其是刮擦器壁),促进固体新相的形成。

4、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会有何影响?答案:根据稀溶液依数性,溶质加入量要少,而对于称量相对精密度来说,溶质又不能太少。

5、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使用范围内如何?答案::稀溶液6、凝固点下降是根据什么相平衡体系和哪一类相线?答案:二组分低共熔体系中的凝固点降低曲线,也称对某一物质饱和的析晶线7、为什么要用空气套管,不用它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减缓降温速率,防止过准予发生。

8、若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现象,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有何影响?答案:因为凝固点下降多少直接影响,直接反映了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所以当有离解时质点数增加,∆f T 变大,而从公式⋅=∆⋅f B B f A K m M T m 可看出,B M 会偏小。

9、为什么要初测物质的凝固点?答案:防止过冷出现,节省时间10、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答案:由于新相难以生成,加入晶种或控制搅拌速度11、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必须减少过冷现象吗?答案:若过冷严重,温度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尝试溶液的凝固点,测得的凝固点偏低。

12、测定凝固点时,纯溶剂温度回升后有一恒定阶段,而溶液没有,为什么?答案:由于随着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的不断析出,剩余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因而剩余溶液与溶剂固相的平衡温度也在逐渐下降,在步冷曲线上得不到温度不变的水平段,只出现折点.13、选做溶剂时,f K 大的灵敏度高还是f K 小的灵敏度高?答案:大的14、测定溶液凝固点时,过冷温度不能超过多少度? 答案: 0.5,最好是0.2,15、溶剂和溶质的纯度与实验结果有关吗?答案:有16、如不用外推法求凝固点,一般∆f T 会偏大还是偏小?答案:大17、一般冰浴温度要求不低于溶液凝固点几度为宜?答案:2-3℃18、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析出固体较少,测得的凝固点准确吗?答案:准确,因为溶液的凝固点随着溶剂的析出而不断下降。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2、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和生成络合物的情况下,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各有什么影响?答: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质量靠的是依数性,即依靠溶质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

注意,依靠的是粒子的数目而不是分子的数目。

如果发生缔合或解离,自然是导致所测得的粒子所并不等同于分子数,那测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自然有偏差。

解离使粒子数增多,表观上是分子数增加,于是测得的分子量变小。

缔合和生成络合物使粒子数减少,于是测得的分子量比实际的要大。

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答:根据溶液凝固点的下降值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加入的溶质的量约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0.5℃左右。

加入太多,因为浓度大了,就不是稀溶液,就不满足依数性了。

加入太少,会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不明显,测量误差会增大。

4、凝固点降低的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它能否用于电解质溶液?答:凝固点降低公式适用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和强电解质稀溶液。

其次溶剂凝固点不应太高或太低,应在常温下易达到。

如:水、苯、环己烷等。

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会使测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在电解溶液中不适用上式计算。

5、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过冷太甚对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控制过冷程度?答:过冷现象是由于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在温度降到凝固点以后,没有晶体析出而达到过饱和状态的现象,原因一般是由于寒剂温度过低,降温过快或溶液中较干净,没有杂质晶核。

在冷却过程中,如稍有过冷现象是合乎要求的,但过冷太厉害或寒剂温度过低,则凝固热抵偿不了散热,此时温度不能回升到凝固点,在温度低于凝固点时完全凝固,就得不到正确的凝固点。

因此,实验操作中必须注意掌握体系的过冷程度。

对于溶液而言,过冷太甚还会导致溶剂大量析出,m B 变大,T f 变小,显然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浓度溶液的凝固点,引起测量误差。

实验三__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预习思考题

实验三__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预习思考题

实验三__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预习思考题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预习思考题汇总1、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是否可用增加溶质浓度的方法增加值?答案:不可以,溶质加的太多,不是稀溶液,就不能符合凝固点降低公式了。

2、冰浴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答案:过高会导致冷却太慢,过低则测不出正确的凝固点。

3、搅拌速度过快和过慢对实验有何影响?答案:在温度逐渐降低过程中,搅拌过快,不易过冷,搅拌过慢,体系温度不均匀。

温度回升时,搅拌过快,回升最高点因搅拌热而偏听偏高;过慢,溶液凝固点测量值偏低。

所以搅拌的作用一是使体系温度均匀,二是供热(尤其是刮擦器壁),促进固体新相的形成。

4、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会有何影响?答案:根据稀溶液依数性,溶质加入量要少,而对于称量相对精密度来说,溶质又不能太少。

5、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使用范围内如何?答案::稀溶液6、凝固点下降是根据什么相平衡体系和哪一类相线?答案:二组分低共熔体系中的凝固点降低曲线,也称对某一物质饱和的析晶线7、为什么要用空气套管,不用它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减缓降温速率,防止过准予发生。

8、若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现象,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有何影响?答案:因为凝固点下降多少直接影响,直接反映了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所以当有离解时质点数增加,变大,而从公式可看出,会偏小。

9、为什么要初测物质的凝固点?答案:防止过冷出现,节省时间10、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答案:由于新相难以生成,加入晶种或控制搅拌速度11、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必须减少过冷现象吗?答案:若过冷严重,温度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尝试溶液的凝固点,测得的凝固点偏低。

12、测定凝固点时,纯溶剂温度回升后有一恒定阶段,而溶液没有,为什么?答案:由于随着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的不断析出,剩余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因而剩余溶液与溶剂固相的平衡温度也在逐渐下降,在步冷曲线上得不到温度不变的水平段,只出现折点.13、选做溶剂时,大的灵敏度高还是小的灵敏度高?答案:大的14、测定溶液凝固点时,过冷温度不能超过多少度? 答案:0.5,最好是0.2,15、溶剂和溶质的纯度与实验结果有关吗?答案:有16、如不用外推法求凝固点,一般会偏大还是偏小?答案:大17、一般冰浴温度要求不低于溶液凝固点几度为宜?答案:2-3℃18、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析出固体较少,测得的凝固点准确吗?答案:准确,因为溶液的凝固点随着溶剂的析出而不断下降。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思考题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思考题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预习思考题汇总1、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是否可用增加溶质浓度的方法增加值?答案:不可以,溶质加的太多,不是稀溶液,就不能符合凝固点降低公式了。

2、冰浴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答案:过高会导致冷却太慢,过低则测不出正确的凝固点。

3、搅拌速度过快和过慢对实验有何影响?答案:在温度逐渐降低过程中,搅拌过快,不易过冷,搅拌过慢,体系温度不均匀。

温度回升时,搅拌过快,回升最高点因搅拌热而偏听偏高;过慢,溶液凝固点测量值偏低。

所以搅拌的作用一是使体系温度均匀,二是供热(尤其是刮擦器壁),促进固体新相的形成。

4、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会有何影响?答案:根据稀溶液依数性,溶质加入量要少,而对于称量相对精密度来说,溶质又不能太少。

5、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使用范围内如何?答案::稀溶液6、凝固点下降是根据什么相平衡体系和哪一类相线?答案:二组分低共熔体系中的凝固点降低曲线,也称对某一物质饱和的析晶线7、为什么要用空气套管,不用它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减缓降温速率,防止过准予发生。

8、若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现象,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有何影响?答案:因为凝固点下降多少直接影响,直接反映了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所以当有离解时质点数增加,∆f T 变大,而从公式⋅=∆⋅f B B f A K m M T m 可看出,B M 会偏小。

9、为什么要初测物质的凝固点?答案:防止过冷出现,节省时间10、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答案:由于新相难以生成,加入晶种或控制搅拌速度11、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必须减少过冷现象吗?答案:若过冷严重,温度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尝试溶液的凝固点,测得的凝固点偏低。

12、测定凝固点时,纯溶剂温度回升后有一恒定阶段,而溶液没有,为什么?答案:由于随着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的不断析出,剩余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因而剩余溶液与溶剂固相的平衡温度也在逐渐下降,在步冷曲线上得不到温度不变的水平段,只出现折点.13、选做溶剂时,f K 大的灵敏度高还是f K 小的灵敏度高?答案:大的14、测定溶液凝固点时,过冷温度不能超过多少度? 答案: 0.5,最好是0.2,15、溶剂和溶质的纯度与实验结果有关吗?答案:有16、如不用外推法求凝固点,一般∆f T 会偏大还是偏小?答案:大17、一般冰浴温度要求不低于溶液凝固点几度为宜?答案:2-3℃18、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析出固体较少,测得的凝固点准确吗?答案:准确,因为溶液的凝固点随着溶剂的析出而不断下降。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思考题及答案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思考题及答案

实验一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1、简述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基本原理答:化合物的分子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

非挥发性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后,其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冰点降低、渗透压等值只与溶质的分子数有关而与溶质的种类无关,这四种性质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凝固点降低是依数性的一种表现。

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分子量是一种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方法。

稀溶液有依数性,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对析出物是纯溶剂的体系)与溶液中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的关系为:B f f f m K T T T =-=∆*,式中T f *为纯溶剂的凝固点,T f 为溶液的凝固点,m B 为溶液中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f K 为溶剂的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它的数值仅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已知某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并测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ΔT ,若称取一定量的溶质W B (g)和溶剂W A (g),配成稀溶液,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 B 为:m B =1000W B /M B W A,式中,M B 为溶质的分子量。

代入上式,则:M B = 1000K f W B /ΔTf W A (g/mol)因此,只要取得一定量的溶质(W B )和溶剂(W A )配成一稀溶液,分别测纯溶剂和稀溶液的凝固点,求得ΔT f ,再查得溶剂得凝固点降低常数,代入上式即可求得溶质的摩尔质量。

2、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和生成络合物的情况下,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各有什么影响?答: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质量靠的是依数性,即依靠溶质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

注意,依靠的是粒子的数目而不是分子的数目。

如果发生缔合或解离,自然是导致所测得的粒子所并不等同于分子数,那测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自然有偏差。

解离使粒子数增多,表观上是分子数增加,于是测得的分子量变小。

缔合和生成络合物使粒子数减少,于是测得的分子量比实际的要大。

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答:根据溶液凝固点的下降值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加入的溶质的量约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0.5℃左右。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思考题及答案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思考题及答案

实验七十三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1、简述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根本原理2、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和生成络合物的情况下,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各有什么影响?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根据什么原那么考虑参加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4、凝固点降低的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它能否用于电解质溶液?5、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过冷太甚对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控制过冷程度?6、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是否可用增加溶液浓度的方法来增加ΔT值?为什么?7、什么是稀溶液依数性质?稀溶液依数性质和哪些因素有关?8、测定溶液凝固点时假设过冷程度太大对结果有何影响?两相共存时溶液系统和纯溶剂系统的自由度各为多少?9、什么叫凝固点?凝固点降低的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它能否用于电解质溶液?10、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空气夹套?过冷太甚有何弊病?11、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实验测量成败的关键是什么?12、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参加萘的时候,不小心将萘附着在内管壁上,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1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要先测近似凝固点?14、当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测定的结果有何意义?15、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测定环已烷和萘丸质量时,精密度要求是否相同?为什么?16、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在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17、为什么纯溶剂和稀溶液的的凝固曲线不同?18、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寒剂温度的温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为什么?19、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实验所用的内套管必须洁净、枯燥?20、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搅拌速度的控制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在实验过程中怎样控制搅拌速度?实验七十三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1、简述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根本原理答:化合物的分子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预习思考题汇总
1、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是否可用增加溶质浓度的方法增加值?
答案:不可以,溶质加的太多,不是稀溶液,就不能符合凝固点降低公式了。

2、冰浴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
答案:过高会导致冷却太慢,过低则测不出正确的凝固点。

3、搅拌速度过快和过慢对实验有何影响?
答案:在温度逐渐降低过程中,搅拌过快,不易过冷,搅拌过慢,体系温度不均匀。

温度回升时,搅拌过快,回升最高点因搅拌热而偏听偏高;过慢,溶液凝固点测量值偏低。

所以搅拌的作用一是使体系温度均匀,二是供热(尤其是刮擦器壁),促进固体新相的形成。

4、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会有何影响?
答案:根据稀溶液依数性,溶质加入量要少,而对于称量相对精密度来说,溶质又不能太少。

5、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使用范围内如何?
答案::稀溶液
6、凝固点下降是根据什么相平衡体系和哪一类相线?
答案:二组分低共熔体系中的凝固点降低曲线,也称对某一物质饱和的析晶线
7、为什么要用空气套管,不用它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减缓降温速率,防止过准予发生。

8、若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现象,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有何影响?
答案:因为凝固点下降多少直接影响,直接反映了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所以当有离解时质点数增加,变大,而从公式可看出,会偏小。

9、为什么要初测物质的凝固点?
答案:防止过冷出现,节省时间
10、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
答案:由于新相难以生成,加入晶种或控制搅拌速度
11、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必须减少过冷现象吗?
答案:若过冷严重,温度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尝试溶液的凝固点,测得的凝固点偏低。

12、测定凝固点时,纯溶剂温度回升后有一恒定阶段,而溶液没有,为什么?
答案:由于随着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的不断析出,剩余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因而剩余溶液与溶剂固相的平衡温度也在逐渐下降,在步冷曲线上得不到温度不变的水平段,只出现折点.
13、选做溶剂时,大的灵敏度高还是小的灵敏度高?答案:大的
14、测定溶液凝固点时,过冷温度不能超过多少度? 答案:0.5,最好是0.2,
15、溶剂和溶质的纯度与实验结果有关吗?答案:有
16、如不用外推法求凝固点,一般会偏大还是偏小?答案:大
17、一般冰浴温度要求不低于溶液凝固点几度为宜?答案:2-3℃
18、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析出固体较少,测得的凝固点准确吗?
答案:准确,因为溶液的凝固点随着溶剂的析出而不断下降。

析出的固体少测越准确。

19、若溶质在溶液中有缔合现象,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有何影响?
答案:因为凝固点下降多少直接影响,直接反映了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所以当有缔合时时质点数减少,变小,而从公式可看出,会偏大。

20、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析出固体较多,测得的凝固点准确吗?
答案:不准确,因为溶液的凝固点答:随着溶剂的析出而不断下降。

析出的固体多会使凝固点下降的多,变大,所测会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