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种子植物 第2课时

学生展示收集的果实和种子,有的学生还说出自己收集果实和种子的过程或者心得体会
一个学生上讲台找苹果的种子并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学生讨论果皮的含义
齐读被子植物的含义
裸子植物应该跟被子植物相反,它们的种子外面是没有果皮包着的
让学生懂得收集和分析、表达和交流的乐趣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一些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准备一些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植物的种子和果实,识记校园内和本地常见的绿色植物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种子的结构,种子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自然界中什么植物能产生种子?
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种类多的原因主要有果皮保护和果皮上适于种子传播的特点
我国的裸子植物在全世界占居首位,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我国特有的银杉、水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没有。
种子被风吹走了
种子长在什么地方呢?
那一片片的东西是不是它的果皮呢?
学生齐读裸子植物的含义
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有种子。
不同点是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2、讨论并归纳出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分布广泛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识记校园内及本地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体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重点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难点
学生收集种子和果实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的活动,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分布广泛的原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 教案

观察“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讨论,得出答案。启发、点拨出示课件
10分
5分
5分
5分
板书设计
第二节种子植物
一、观察种子
二、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
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后小结
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积极参与是有效参与的基础。没有学生的主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时间
分配
组织
教学
导言
新授
一、观察种子
①菜豆种子的结构;
③玉米种子的结构;
③菜豆、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玉米种子结构
菜豆种子结构
二、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法,4人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说出菜豆种子、王米种子的结构。
出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表格。
观察课前收集的种子、果实,感受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
出示课件
10分
5分
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时间
课时计划2课时
课题
第二节种子植物
`课型
实验
目的
要求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案

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种子的主要结构。
2.)理解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能力目标:运用实验法、观察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掌握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设想:学习后理解种子的主要结构,玉米、菜豆种子的主要结构。
教学用具:放大镜、解剖盘、解剖刀、小烧杯、镊子、稀碘液、滴管、教学挂图、浸软的菜豆、玉米种子。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分析讨论法和讲授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分别有什么特征?哪一种植物被比作是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二、新课引入: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是不结种子的,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玉米、小麦、瓜果和蔬菜绝大多数都是结种子的,并且是由种子发育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种子植物。
三、进入新课:(一)观察种子1.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种子植物都具有种子,种子的胚发育成新植株。
2.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⑴目的要求。
①认识种子的结构。
②学习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⑵材料用具。
浸软的菜豆(或大豆、蚕豆、花生等)种子,浸软的玉米(或小麦)种子,小烧杯、解剖盘、解剖刀,放大镜,镊子、滴管,稀碘液。
⑶方法步骤:①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A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对照图Ⅲ-8进行操作和观察。
B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
C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②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A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B按照图Ⅲ-8中虚线的位置,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C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⑷讨论:①种皮有什么作用?豆类植物的子叶有什么作用?②种子中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一个植物体?③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
【核心素养目标】 3.1.2种子植物(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 3.1.2种子植物(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1.2种子植物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学目标:生命观念:认识种子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识别当地常见的植物种子。
探究实践:观察种子的结构,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分析实验现象,从而认识种子的结构与功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认识本地常见种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保护身边的植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在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之后的第二节。
体现了生物进化的规律“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节课,第1课时通过千年古莲开花结果,设疑种子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进行观察实验:种子的结构,通过由外往内的观察顺序了解种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引导理解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第2课时也是通过观察几种果实和松的球果,比较种子的着生位置,从而引出概念。
随后,再通过举例,了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结构和适应性。
最后,引导学生梳理不同的植物类群的特征,体会植物的演化规律,并初步感悟植物的分类。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新课导入】1.复习导入:复习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相关知识。
2.视频导入:千年古莲开花结果思考:视频中,埋藏了一千多年的莲子发芽开花了。
莲子是种子,它为什么能保持那么长久的生命力呢?设疑引出本课题。
【新课学习】过渡:.图片展示不同形态的种子。
指出能结种子的是种子植物。
指出尽管这些种子形态多种多样,但在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与种子的外部特征无关,而与其内部结构有关。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验认识种子的结构。
学习目标一、观察种子的结构1.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9实验目的、材料用具。
及观察顺序:由表及里、先整体后部分、先外部形态后内部结构2.学生阅读导学案,在课本中画出关键词,了解实验步骤。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种子植物一、教学目的:(一)知识储备点1、掌握种子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2、能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和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点1、让学生学习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方法,培养实验能力。
2、识别周围的种子植物,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
(三)情感体验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陶冶学生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菜豆、玉米的种子结构和功能及区别;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分。
教学难点:种子结构观察实验的组织实施。
三、课前准备:黄豆、玉米种子的准备与分发,放大镜的分发。
菜豆种子的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挂图,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苹果纵切挂图。
四、课时:1课时指导种子的结构①引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以说,我们都是靠种子养活的,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也迥异呢?那么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按照书上的方法,对刚才发给你们的黄豆与玉米种子进行解剖,看看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
”②实验:走到学生中巡视学生的实验情况,及时指导③对实验的总结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解剖了黄豆种子及玉米种子,那么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个别提问学生——结合挂图帮助学生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种子各结构的功能和两种种子的比较,简单介绍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黄豆种子:1、观察浸软的黄豆种子的外形,对照书85页图Ⅲ-8进行观察和操作;2、试着拨去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3、对照书85页图Ⅲ-8,用放大镜观察子叶、胚根、胚轴和胚芽。
玉米种子1、观察浸软的玉米种子的外形,按照85页图Ⅲ-8中虚线的位置,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切开2、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种皮和果皮、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3、比较玉米种子和黄豆种子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得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节种子植物课题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标要求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体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过程与方法1、学生收集种子和果实并能在课堂上进行交流2、讨论并归纳出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分布广泛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识记校园内及本地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体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重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难点学生收集种子和果实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的活动,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分布广泛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一些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准备一些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图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植物的种子和果实,识记校园内和本地常见的绿色植物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种子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复习旧新课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一)果实和种子的交流活动(二)被子植物的定义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收集果实和种子的活动,现在请同学们把所收集的果实和种子拿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出示一个苹果,请学生找出它的种子在哪里?解释果皮的含义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叫做被子植物种子植物除了被子植物还有一类就是裸子植物,什么是裸子植物呢学生展示收集的果实和种子,有的学生还说出自己收集果实和种子的过程或者心得体会一个学生上讲台找苹果的种子并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学生讨论果皮的含义齐读被子植物的含义裸子植物应该跟被子植物相反,它们的种子外面是没有果皮包着的让学生懂得收集和分析、表达和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推断问题能力(三)裸子植物的含义(四)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异同(五)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分布广泛1、欣赏照片2、比一比,看谁说得多3、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分布广泛的原因从学生手中拿出松球果,同学们见到它的种子?松球果不是果实,这一片片的东西也不是它的果皮,我们称它为鳞片,种子就是长在鳞片的基部,当鳞片裂开的时候,种子就随风飘走了。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案新部编本新人教版

优选授课授课设计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授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授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育人仿佛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一、授课目标:1、说出种子的主要构造,描绘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相同点。
2、鉴识当地常有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种子的构造。
二、授课重点、难点:1、运用察看的方法鉴识种子的构造。
2、鉴识当地常有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三、授课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藻类、从前介绍的三栽种物都有一个特点:它们的后辈都是由孢子生殖而来苔藓、蕨类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孢子植物。
植物导入:可是大部分植物的生殖方式其实不是这样的生殖方式的,是靠什么来生应该是种殖的呢?子植物。
介绍种子能结种子,并是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
植物那种子又是怎样变成一棵植物呢?我们先来认识种子的特点。
实验:察看学生小组讨论:种子的结1、两粒种子有什么差异?构2、种子中哪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一棵植物?在种子中指出来。
3、胚在种子的哪里,胚的各部分在种子萌芽时将怎样变化?4、种皮的作用?5、若是在玉米剖面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介绍花生花生种子的构造:种子和菜种皮,胚豆种子的胚的构造:胚根、胚芽、胚轴、子叶构造菜豆种子的构造:种皮、胚、胚乳思虑:胚乳的作用?两各种子相同点不相同点的相同点和不相同点:花生种子有种皮和子叶两片,没有胚乳玉米种子有种皮和子叶一片,有胚乳种子的分含两片子叶的:双子叶植物类:含一片子叶的:票据叶植物总结:种子种皮,胚的基本结胚:胚芽、胚根、胚轴、子叶构种子植物1、有种皮,使胚碰到保护优势:2、有储藏丰富营养物质的子叶或胚育人仿佛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3、种子是一个器官,适应性强,孢子可是一个细胞,只幸亏温暖润湿的环境萌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节 种子植物第2课时
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
2.能描述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不同。
3.会识别校园或本地公园内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物,分析得出种子植物比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适应环境能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能产生种子;通过观看视频、实物和图片,了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异同;通过学生自行分析,教师总结出种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让学生谈谈日常生活中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裸子植物作为常绿物种能供人观赏和组成森林物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被子植物。
四、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自学教材,总结种子的生存优势。
观察图片,进行分类。
观察图片,总结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本地常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重点】
能描述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不同。
【难点】
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
【教具】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提问上节课所学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并在黑板上列出简表进行比较。
种子的种类的确非常繁多,你能说出下列种子植物中哪些种子有果皮?哪些没有吗?
课件展示花生、豆角、松子、白果、苹果、橙等种子植物的种子。
小结: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可分为两大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初一学生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非常强烈。
3.初一的学生第一次制作玻片标本,一上来就完全让学生自己做,有一定的困难。初中生模仿能力较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说明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步骤。
2.能力目标:
(1)尝试自己制作临时装片。
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一、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
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
本节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初一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比较多。如: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观察草履虫、观察叶片的结构、观察人血涂片。可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将这些实验统一安排。如:有时可将观察人血涂片合并到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这个实验中。
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
教材,网络资源
实验法。通过边讲解,边演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学生模仿后,再独立制作,挑选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来观察。之后学生画出植物细胞,根据黑藻叶片细胞和植物细胞模式图纠正图画的不足,讲解各部分的功能。
二、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宗旨与意图
活动一学生阅读课文学习玻片标本的种类。
师:举例讲解。
活动二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学生:独立操作再制作一块临时装片。
活动二学生挑选制作较好的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并画出细胞结构简图,整理收镜。
结合黑藻叶片细胞和植物细胞模式图纠正图画的不足。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提高自学能力
引导学生操作
学习植物细胞结构
液泡——内含细胞液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四、教学反思:
教学中,由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模仿老师的操作完成实验,这对没有实验基础的学生有一定作用,加快完成实验的速度。但由于只是模范,这样也会抹杀了学生的探索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也可以改为分组实验,学生通过讨论完成实验。
师问:用显微镜观察时如何让光能够穿过被观察的物体。
生答:制作玻片标本。
师:介绍实验用具:洋葱鳞片叶、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师:按照擦——滴——撕、展——盖——染、吸的过程边讲解边演示,学生模仿每一步。特别强调:①避免产生气泡的盖玻片的方法;②用吸水纸使染色更均匀的方法。
1.种类:按制作方法分:切片、涂片和装片;按保存时间分:永久玻片和临时玻片
2.组成:盖玻片和载玻片
二.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擦——滴——撕、展——盖——染、吸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缓缓流动,可以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2)运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
(3)尝试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3.情感目标:
(1)观察世界的乐趣,交流观察的体会与感想。
(2)确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玻片标本的种类、学会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并观察、阐述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
学会制作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
课堂练习
可集中讨论课后的练习题,也可在制片、观察过程中留意各种情况的出现,及时思考、尝试处理,再讨论交流,总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认识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和画生物简图,更多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地实践和巩固。
三、板书设计
一.玻片标本的组成和种类
制作临时装片
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
绘制细胞模式图
导入
说明教学目标
学习玻片标本的种类
学习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
观察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虎克用自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就像一个个小室。植物细胞有什么结构?如何观察植物细胞呢?
今天我们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