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译文、赏析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
少居蜀中,读书学道。
25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
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
至天宝初,春诏入京,供奉翰林。
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
安史乱起,入永王李璘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流放夜郎。
后遇赦东归,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
唐朝另一诗人白居易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
但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象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
[注释]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山上。
它下临长江,距三峡西口夔门极近。
白帝山虽不高峻,但从江船仰望,却仿佛城接云霞。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前人或以此诗为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
然细审“千里江陵一日还”诗意,可知曾从江陵上三峡,此当为返还之作。
应是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途中,到白帝城时忽遇赦命,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
辞:别,离开。
这里指出发。
白帝:白帝城。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人云间。
千里:白帝城到江陵约六百余里,这儿说千里,是大略的说法,形容两地相距之远。
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水经注》卷三四《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早发白帝城》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早发白帝城》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
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
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作品原文:早发白帝城⑴朝辞白帝彩云间⑵,千里江陵一日还⑶。
两岸猿声啼不住⑷,轻舟已过万重山⑸。
词句注释:⑴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⑵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白帝: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⑶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⑷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⑸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简析: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
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
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
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
“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
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
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
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
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
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们不妨可以联想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驶在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
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人速,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
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是何等畅快而又兴奋啊!清人桂馥读诗至此,不禁赞叹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
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
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
早 发白帝城的古诗

早发白帝城的古诗
以下是《早发白帝城》的古诗: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
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赏析:
《早发白帝城》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中描绘了作者李白从白帝城出发,乘舟穿越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和愉悦心情。
首先,诗歌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白帝城的雄伟和壮丽。
白帝城位于山顶之上,早晨的阳光照射下,云霞缭绕,如同一座仙境。
诗人在此地告别,意味着他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
接着,诗歌描写了江陵的美丽和神秘。
江陵是长江三峡中的一座城市,诗人预计一天就可以到达。
在航行中,他欣赏到了长江两岸的猿声不断,感受到了猿的自由自在和生机勃勃。
这些猿声似乎在为诗人的航行欢呼,表达了它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歌的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表现了作者李白对这次航
行的愉悦和自豪。
“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句,不仅描绘了航行的速度和流畅感,也展示了他对未来的自信和期待。
而“天高云淡任鸟飞”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早发白帝城》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美景的诗歌,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从白帝城出发,穿越长江三峡的航行经历,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自信和期待,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强烈感染力的抒情诗。
诗词鉴赏-七言绝句李白《早发白帝城》 精品

七言绝句:李白《早发白帝城》七言绝句,由于可以不拘对偶,故构写自由;由于篇幅短小,故语句精炼含蓄,多言外之音;由于讲究声律,故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宜于低吟高诵。
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甚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欢迎的样式之一。
下面是早发白帝城唐代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注释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创作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
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
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早发白帝城诗词赏析

早发白帝城诗词赏析导语:《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
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
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早发白帝城》的诗词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词注释1.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前人或以此诗为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
然细审”千里江陵一日还”诗意,可知曾从江陵上三峡,此当为返还之作。
应是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途中,到白帝城时忽遇赦命,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
2.朝:早晨。
3.辞:告别。
4.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人云间。
5.还:返回。
6.啼:鸣、叫。
7.住:停息。
诗句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但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多么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能回返,两岸猿猴的蹄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蹄声还在回荡耳边,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诗词赏析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
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
“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
李白《早发白帝城》赏析

李白《早发白帝城》赏析李白《早发白帝城》赏析【作者简介】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白帝城在山上,地势高峻,从江上回望白帝城,犹如在彩云之间千里是举整数而言。
只听的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就在这啼过不停的猿声中,轻快的船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
【简】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
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
“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
彩云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
“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
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后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
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早发白帝城》意思解释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早晨离开白帝城,乘舟顺江而下,一日之内返回江陵的情景。
整首诗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遇赦后的喜悦心情。
诗中“早发白帝城”意为早晨离开白帝城。
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是古代著名城池。
诗人通过描绘白帝城彩云间的美景,展现了早晨出发时的美好氛围。
“千里江陵一日还”意为一日内返回江陵。
江陵是今湖北省江陵县,距离白帝城约一千二百里。
诗人以“千里”和“一日还”强调了顺水行舟的迅速,表达了诗人返回江陵的急切心情。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了诗人在舟行过程中,两岸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而诗人的轻舟已经穿越了层层叠叠的山峦。
这里通过猿声和山峦的描绘,展现了舟行江水的生动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
《早发白帝城》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晨离开白帝城、顺江而下返回江陵的情景,表达了诗人遇赦后的喜悦心情。
诗意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饮酒魏晋陶渊明
jiélúzài rén jìng,ér wúchēmǎxuān。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wèn jūn hénéng ěr?xīn yuǎn dìzìpiān。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ǎi júdōng líxià,yōu rǎn jiàn nán shān。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shān qìrìxījiā,fēi niǎo xiāng yǔhuán。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cǐzhōng yǒu zhēn yì,yùbiàn yǐwàng yán。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道边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杂诗三首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