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知识归纳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复习

但主人公应是: 富人
2、就“邻人之父”这一角度而言,故事
的寓意是:好人不得好报。
3、本则寓言的寓意若从提意见的角
向人进言,要注意自 度分析,寓意是: 己跟听者的关系,关系疏远,即便说的 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
若从接受意见的角度分析,寓意是:
对待人家的劝告或意见,不能因关系 的亲疏远近而异。
这则寓言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启示?
亡:逃跑
此:这 居:经过 将:带领 富:有很多 好:喜欢 堕:掉、摔 十九:十分之九 以:因为 故:缘故、原因 何遽:怎么就
一、翻译句子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 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跑而进入胡人那里了。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父亲却说:“这怎么就不 是福气呢?”
其家甚智(以…为聪明
)其子
2.我来翻译 ⑴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⑵ 不筑必将有盗
如果不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宋国有个富人,因为下大雨,墙被毁坏了
⑶暮而果大亡其财
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⑷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家人认为儿子非常聪明,却怀疑是隔壁老人 偷的
《智子疑邻》
富人、其子、 1、寓言涉及到的人物有: 其邻人之父
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③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 的骏马回来了。
④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家里有很多好马,他儿子喜欢骑,(有一天) 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⑤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了。
⑥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寓言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心
寓言——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复习分析

二、一字多义
暮而果大亡其财 (丢失)
亡
马无故亡而入胡( 逃跑)
不筑,必将有盗 ( 将要)
将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带领)
三、词类活用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下雨 )
其家甚智其子( 以……聪明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 擅长 )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故:缘故、原因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擅长 善于 精通术数的人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
逃跑 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怎么就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经过
带领
堕而折其髀。 大腿
丁壮者引弦而战。 壮年男子
拿起弓箭去打仗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绝大部分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因为 瘸腿
不耻下问 不远千里 以……为耻 以……为远
天雨墙坏(下雨 ) 其邻人之父(老人 )亦云(说 ) 暮(晚上)而果(果然 )大亡(丢失 )其财 不筑(修补)必( 一定)将有盗 其家甚智(以…为聪明 )其子
这则寓言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启示?
听意见应该只听正确的, 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 出的,对人不能有偏见。 (不以关系的亲疏来影响对 人、事物的判断)
《古代寓言故事两则》 复习重点
1、文学常识的理解 2、复习重点字词及翻译
3、了解寓意
sài
jù
塞翁 何遽
bì bǒ hào
髀 跛 好骑
韩非(约前280—前233), 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著有 《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常 用寓言故事说明事理,富有说服力。 其中许多寓言故事流传于世,其中《 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
文学常识填空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解读

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深入解读及拓展(一)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⑫。
一.重点词语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认为……是聪明的”雨:yǔ,(古今异义)下雨。
名词用作动词,是意动用法果:果然。
亡:丢失。
父:fǔ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二、理解《智子疑邻》的寓意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这篇短小寓言的寓意是什么?1、积极方面:听意见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2、消极方面:进言时要注意自己与听话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
所以待到预见成为事实,那富人便夸说儿子聪明,而怀疑盗贼是邻父。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很大影响。
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遭到不同对待。
三.深入拓展韩非子在《说难》里讲述这个故事,到底用意何在呢?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
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已,遂不备郑。
郑人袭胡,取之。
宋有富人……而疑邻人之父。
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昔者弥子瑕见爱於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
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
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於君。
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其馀桃。
”故弥子之行未变於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故有爱於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於主,则罪当而加疏。
故谏说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之矣。
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
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之,则必杀人。
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塞翁失马》《智子疑邻》《蚊子和狮子》 (9)

蚊子撞到蜘蛛网上,一动也不能动。 蚊子撞到蜘蛛网上,一动也不能动。 它有战胜狮子的经历, 它有战胜狮子的经历,而今要死在蜘蛛的 手里,真是难过极了,懊悔极了。 手里,真是难过极了,懊悔极了。它懊悔 自己战胜狮子以后太得意忘形了。 自己战胜狮子以后太得意忘形了。 这时,蜘蛛一步步向蚊子爬了过来, 这时,蜘蛛一步步向蚊子爬了过来, 张开大嘴, 张开大嘴,蚊子闭上眼睛等待着那可怕的 时候。就在这时, 时候。就在这时,从那棵高大的松树上掉 下一滴松脂,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蜘蛛身上, 下一滴松脂,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蜘蛛身上, 顷刻,蜘蛛就被松脂包住了, 顷刻,蜘蛛就被松脂包住了,再也动弹不 由于松脂的重量,蜘蛛网被拉破了, 得。由于松脂的重量,蜘蛛网被拉破了, 蚊子也因此得救了。 蚊子也因此得救了。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蚊 子 和 狮 子
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蚊子和狮子》 《蚊子和狮子》 扬长避短 蚊子:冲、咬 蚊子: 狮子:抓 狮子: 胜 骄傲自满 蚊子:吹、唱 蚊子: 蜘蛛:粘 蜘蛛: 败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原是 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 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后来被德尔斐人杀 他死后德尔斐流行瘟疫, 害。他死后德尔斐流行瘟疫,德尔斐人出钱赔 偿他的生命, 偿他的生命,这笔钱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孙子领 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 去。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他经常出入吕 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 13世纪发现的一 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 13世纪发现的一 伊索传》的抄本中,他被描绘得丑陋不堪, 部《伊索传》的抄本中,他被描绘得丑陋不堪, 从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流行故事。 从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流行故事。公 元前5世纪末, 伊索” 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 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第7课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第7课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第7课应该是《寓言四则》,这包括《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下面是这四则寓言的概括和寓意: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赫尔墨斯想要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雕像者告诉他:“宙斯的雕像还要贵重一些。
”后来,赫尔墨斯又自己的雕像,问雕像者价格。
雕像者回答说:“一个银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价值,更不要看不起别人。
2.《蚊子和狮子》一只蚊子在狮子身上乱咬,自以为已经占了上风,却没想到自己会死在蜘蛛网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大只会带来灾难。
3.《智子疑邻》宋国有一个富人,因下大雨毁坏了墙壁。
他的儿子说:“这恰好在防备盗贼。
”邻居家的老人也这么说。
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但却怀疑是邻居家的老人偷盗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感情亲疏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
4.《塞翁失马》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
他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他却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他的儿子骑上良马,好几次摔下马来。
他便说:“这怎么就不会成为一件福事呢?”不久,胡兵大举入侵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
靠近边塞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
唯独他的儿子因为瘸腿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情的好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能会变成好事,好事可能会变成坏事。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言
塞智
寓
翁子 失疑
言
马邻
两
则
.
寓言是文 学 作 品 的 一 种 体 裁﹐ 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 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 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 事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 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 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劝谕性和讽刺性。
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 手法。
.
1.对相同的正确的意见,宋人为 何智子疑邻? 2.谈谈《智子疑邻》这则寓言的 寓意及给你的启示。
.
寓意
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 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 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 是正确的,效果也不见得 好。(消极方面)
.
启 示 [富人\邻人]
(1)对待人家的劝告或意见,不能因关系的亲疏 远近而异。遇事要冷静、理智地分析、对待。 判断事物应该客观、公正不可以加入主观因素。
其邻人之父亦云。父也:这f样ǔ:说对老年 隔壁的的老人也这么男 人说(。子老认的公为尊公…称),…老聪。明
晚上 果然 大量,形容【词今作义状】语fù:父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亲或家和甚父智亲其同辈子,
而疑邻人之父。
的人。 丢失
怀疑(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这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却怀 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你的感觉如何?
.
.
这就是寓言,你明白了吗?
.
检测反馈
一、一词多义。 二、词类活用。 三、内容理解。
.
①暮而果大亡其财 丢失
亡: ②无故亡而人胡
逃跑
富: ①宋有富人 富裕的 ②家富良马 有的是,有很多
.
将:①不筑,必将有盗 副词,将要 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带领
《塞翁失马》《智子疑邻》《蚊子和狮子》 (14)

3.墨斯三次问话 神态、语气一样吗 墨斯三次问话,神态 墨斯三次问话 神态、 为什么要“笑着问道” ?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 有什么含义? ”有什么含义? 一个简单的“笑”,传神地写出了 一个简单的“ 赫耳墨斯微妙的内心世界: 赫耳墨斯微妙的内心世界:嘲笑宙 斯雕像价格低,讥笑赫拉不如宙斯, 斯雕像价格低,讥笑赫拉不如宙斯, 暗想商人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 暗想商人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 这正是他虚荣心的具体表现。 这正是他虚荣心的具体表现。
智慧女神 雅典娜的诞 生是最为奇 特的: 特的:传说 她是从宙斯 的头脑里长 出来的。 出来的。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因为想赫耳墨斯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 尊重。 尊重。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 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 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 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讨论探究: 讨论探究:
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 样的态度? 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 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刘安( 179- 122), 刘安(前179-前122), 西汉人,封淮南王。 西汉人,封淮南王。《淮南 由他主编。 淮南子》 子》由他主编。 《淮南子》 淮南鸿烈》 又名 《淮南鸿烈》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课堂笔记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
一、重点字词
1.注音。
2.重点词语。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分别概括出这四则寓言的寓意。
2.区别它们的异同之处。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作者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
2.《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作者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
3.《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先秦法家代表人物。
4.《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卷六》,作者刘安,西汉思想家。
四、课堂笔记
1.赫尔墨斯:自命不凡、爱慕虚荣、自吹自擂、爱面子。
2.蚊子: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疏忽大意。
3.智子疑邻:缺乏调查,主观臆断。
4.塞翁失马:祸福相依、乐极生悲,任何事物都有可能转化。
五、课后习题解答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中,赫尔墨斯到雕像店里两次问价的目的
是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是被人所瞧不起的”。
2.《蚊子和狮子》中,蚊子战胜了狮子,为什么又被蜘蛛消灭了?答:蚊子
战胜了狮子是因为蚊子有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和毫不畏惧的精神;被蜘蛛消灭是因为蚊子胜利后得意忘形、沾沾自喜,丧失了警惕性,而蜘蛛则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3.《智子疑邻》中,宋国的大夫智其子而疑其邻的原因是什么?答:因为富
人讲的是身份贵贱,所以认为儿子高明;而老人说的是人之常情,老人触犯了富人的身份地位的忌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知识归纳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下雨)墙坏(毁坏)。
其(他的)子曰:“不筑(修补),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老人fǔ)亦云(也这样说)。
暮(晚上)而果(果然)大亡(丢失)其财,其家甚智(认为……聪明)其子,而(表转折,却)疑邻人之父。
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韩非子》。
2.文言词语:(见原文)
3.全文翻译:
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4.文章寓意:
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告诉人们不能凭空随意猜疑或赞赏别人,要实事求是。
)
塞翁失马
近(靠近)塞上之人有善(擅长,善于)术者(的人),马无故(原因,缘故)亡(逃跑)而入胡。
人皆(都)吊(安慰)之,其父曰:“此何遽(就)不为(是)福乎(呢)?”居(经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富有)良马,其子好(喜欢)骑,堕(摔下)而折(折断)其髀(大腿)。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拉)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此(这个人)独以(因为)跛(瘸腿)之故(原因,缘故),父子相保( 保全)。
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西汉(朝代)淮南王刘安编著的《淮南子》,此书又名《淮南鸿烈》。
2.文言词语:(见原文)
3.全文翻译: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有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无缘无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们都来祝贺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可能是祸患呢?”家里富有很多好马,他儿子喜欢骑马,(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人都拿起弓箭去打仗。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
这个人唯独因为瘸腿的原因,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
4.阅读理解:
(1)“近塞上之人”遭遇了哪几件事?(用原文回答)
答:马无故亡而入胡堕而折其髀
(2)成语的来源之一是古人的著作,出自上文的一个成语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文章的寓意:祸福得失在一定下可以转化。
(4)关于福祸得失互相转换的辨证关系,中国有许多名言俗语作了精辟的概括,你能说出几句吗?
答: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祸福相倚因祸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