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3)了解塞翁失马的故事背景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故事寓意来思考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珍惜眼前、积极面对人生困境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塞翁失马》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3. 塞翁失马的故事背景和寓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理解和翻译。

2. 通过故事寓意来思考人生哲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塞翁失马》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塞翁失马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塞翁失马?它有什么寓意?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分析课文(1)学生合作探讨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4. 理解寓意(1)学生思考塞翁失马的寓意是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寓意来思考人生哲理。

5. 应用拓展(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造句练习。

(2)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塞翁失马”的经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塞翁失马的寓意和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课后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写一篇小练笔。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寓意来思考人生哲理。

在朗读课文方面,我注重了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韵律美。

塞翁失马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塞翁失马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塞翁失马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学目标:1、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成语的掌握与运用、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文言字词及文学常识积累。

3、培养同学对得失有独立创新地的看法的情感目标。

学习重点:1、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成语的掌握与运用、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文言字词的积累。

新课导入:由一个得失的小故事引出课文《塞翁失马》。

故事: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天折了。

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

一个中年人暴亡了。

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

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

我失去了整整—辈子。

”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

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

长寿非福也。

”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门前,—个声音在头顶响起:“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

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

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习的主人公正式上场了!是谁呢,不错,塞翁也。

引课结束。

好了,现在我呢,给大家一点点时间两分钟左右,大家先把文章看一遍,给一些发音比较和读一读:重点字词音近塞上之人()其父()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引弦而战()此独以跛之故()读课文(个别读、齐读)个别读接下来请同学站起来把文章读一遍读之前,需要讲几个秘诀;1、古文朗读讲究停顿2、声音要洪亮。

齐读全文疏通、重点字词解释近塞:善术者:亡:吊:何遽:福:祸:居:将:富:堕而折其髀:大入塞:十九:引弦而战: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想一想,说一说:1.好事坏事能转化吗?2.好事坏事必然转化吗?3.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点名寓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与福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塞翁失马》课文教案

《塞翁失马》课文教案

《塞翁失马》课文教案引言:《塞翁失马》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之一,故事讲述了一个老人在一系列的好事、坏事之间保持平静和乐观的态度,表达了对生活中变幻莫测的事物保持冷静、乐观心态的重要性。

本教案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故事的情节、主题和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解我国古代文化智慧的途径。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塞翁失马》故事的背景和情节;2. 分析描写方法,理解故事主题;3.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塞翁失马》故事的情节;2. 分析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塞翁失马》的复印件;2. 针对故事情节的问题;3. 情感教育相关的词语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曾经遇到的好事和坏事,并分享他们的感受。

2. 提出“人生充满变数,但如何应对这些变数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第二步:阅读理解(20分钟)1. 分发《塞翁失马》的复印件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阅读一遍故事。

2. 提问:(a)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在哪个地方?(b) 塞翁为什么失马?这件事情带来了什么后果?(c) 描述故事中的两次变故,包括塞翁失马和马又归来。

(d) 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你认为塞翁是怎么看待这些变故的?第三步:讨论分析(20分钟)1. 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并写下自己的观点。

2. 邀请几个小组代表发言,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和思考,并逐步给出正确答案:(a) 故事的主题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寓意着事实常常与人的主观判断不一致,变故往往也可能带来好运。

(b) 通过塞翁的坦然和乐观,我们可以看到他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他不固执于事物的表象,而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第四步:情感培养(15分钟)1. 分发情感教育相关的词语和表达,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和理解,选择自己认为是积极正向的表达方式,并进行自由写作。

塞翁失马初中课文教案

塞翁失马初中课文教案

塞翁失马初中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成语“塞翁失马”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塞翁失马》是一篇古代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塞翁的老人,他的马不慎走失,村民们纷纷为他惋惜,但塞翁却表现得很平静。

不久后,走失的马带着一群野马回来,村民们纷纷羡慕,塞翁却仍然保持平静。

又过了段时间,塞翁的儿子骑着野马摔断了腿,村民们又为他惋惜,塞翁却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最后,国家征兵,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腿而免于征召,村民们才真正明白了塞翁的智慧。

2.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成语“塞翁失马”的含义;(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3)朗读和背诵课文。

3.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深层含义;(2)运用成语“塞翁失马”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成语“塞翁失马”的来历和背景;(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塞翁在面对得失时都能保持平静?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村民们的反应说明了什么?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塞翁的智慧所在;(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成语“塞翁失马”的含义;(3)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六年级上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的寓意。

2.通过品词析句,体会塞翁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所表现出的豁达心态。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

难点:分析塞翁面对顺境与逆境的心态,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塞翁失马”的故事背景。

学生自由发言,谈论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a.塞翁失马后,家人和朋友们的反应是什么?b.塞翁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c.塞翁的马为什么又回来了?4.品词析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智者见机,愚者见难”等。

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5.情境体验学生分组表演塞翁失马的故事,体验塞翁面对顺境与逆境的心态。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寓意,并谈谈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一寓意。

7.作业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塞翁失马故事寓意的感悟文章。

教师挑选优秀文章,进行展示和点评。

8.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延伸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关于逆境与顺境的寓言故事,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师组织一次关于“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塞翁失马故事的寓意,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培养积极的心态。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情境体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深刻含义,并能够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明。

教师通过对话引导学生探讨: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塞翁失马的事情,结局如何?2.教学难点补充:分析塞翁面对逆境时的心理变化,以及这种心态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塞翁失马教案

塞翁失马教案

塞翁失马教案塞翁失马是一则寓言故事,教给人们要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得失,不能过分沉迷于短暂的胜利或失败。

以下是我为塞翁失马编写的一个教案,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教案标题:塞翁失马教学目标:1. 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目的。

2. 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学会以豁达的心态看待得失。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学会以豁达的心态看待得失。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准备:1. 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的书籍或课件。

2. PPT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用一个问题来引入本课的主题:“你有没有遇到过事情并不能如你所愿,但最终却发现它对你来说可能是好事?”请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步骤二:讲解寓言故事《塞翁失马》(15分钟)1. 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寓言故事,以及寓言故事的特点和目的。

2. 教师讲解并阅读寓言故事《塞翁失马》。

教师可以将故事分段讲解,让学生理解每一部分的含义。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步骤三:讨论和思考(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故事中的塞翁失马的经历,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塞翁对于每一次得失都能以平常心对待?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 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是否有和塞翁类似的经历?你是如何看待得失的?步骤四:创作寓言故事(20分钟)1.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创作一个寓言故事。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得失经历或者创作一个想象的故事。

2.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品,并选择一个作品展示。

步骤五: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并提醒学生以豁达的心态看待得失。

教师强调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不要为一时的得失而沮丧或得意,要以平常心来面对,取长补短,追求真正的幸福。

步骤六:拓展思考(5分钟)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 你认为为什么有人无法从得失中解脱出来?2. 你觉得塞翁失马这个故事适合在什么样的场合讲述?3. 你还记得其他类似寓言故事吗?请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意思。

(3)掌握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讲解、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塞翁失马》的朗读和背诵。

(2)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读。

(2)课文中的寓意和哲理的领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塞翁失马》的作者和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分组展示,讲解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

4.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寓意和哲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3. 深入研究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并运用到写作中。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成语故事塞翁失马教案

成语故事塞翁失马教案

成语故事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成语“塞翁失马”的由来及寓意。

1.2学会运用成语“塞翁失马”进行造句。

1.3理解成语故事中的哲理,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成语故事。

2.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3.2培养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成语“塞翁失马”的寓意及故事背景。

1.2学会运用成语进行造句。

2.教学难点:2.1理解成语故事中的哲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多媒体展示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1.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塞翁失马”这个成语吗?它有什么寓意?2.故事讲解2.1讲解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2.2分析故事中塞翁的心态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其寓意。

3.成语寓意解析3.1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成语寓意的理解。

4.成语运用4.1让学生结合故事,尝试用成语“塞翁失马”进行造句。

4.2教师挑选优秀句子进行展示,并给予点评。

5.案例分析5.1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成语寓意进行分析。

5.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6.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对成语“塞翁失马”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2.收集其他成语故事,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成语故事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成语“塞翁失马”的寓意。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翁失马》教学案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学会直译和意译结合的翻译方法
2、学会分析故事情节,改写、编写寓言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寓言中学会辨证地看待祸福得失等做人、思维的方法
重点:积累文言词汇,从寓言中获得人生启示
难点:编写寓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抢答成语: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2. 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六个成语,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二、自主学习之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容易读错的字词:
2.感悟文言虚词作为停顿标志。

文言虚词有:
3、再读课文,弄懂文中词语的意思
亡:父:吊:
何遽:居:将:
引弦:折其髀:
4、翻译这则寓言
5、积累:请根据上句补充下句:(你还能找到类似的短语吗?试试看)
鹬蚌相争————
螳螂捕蝉————
塞翁失马————
三、合作学习之研讨赏析
1、分析情节,研讨问题:这则寓言的线索是什么?
2、请根据线索用文中的原句概括故事情节。

3、根据情节概括寓意并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寓意:
启示:(最好能做到角度新表达佳):
四、继续学习之质疑、反思
1、你学了这课后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在我们生活中,你认为好事(坏事)能变成坏事(好事)吗?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应该用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3、你觉得这堂课自己的表现怎样?你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新方吗?如果有,请你总结一下,与大家一起分享。

4、发挥你的才华,编写一则小寓言,比比谁的故事好看,寓意深刻。

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
失马------得马--------堕马--------保人
祸-------福--------祸-------福
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