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略作业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

第一章简论一、填空1.“文化”最早出现在------:。
3.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指的是狭义的-------的东西,即人类社会的文化主要是指-----和-------等属于上层建筑的那些东西。
4.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思是----、-----、----、------等。
法文的Cultura 也是---、---之意,但又引申为-------和--------。
这就包含了从人的------到-------两个领域,比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宽泛。
5.英国文化学家----在------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7.文化的核心是----。
一般把文化分为四个层次:------,-------,------,------,8.英国科学家--------在著名科学家-------的指导下,于1986年出版了《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
9.台湾-----著有《丑陋的中国人》。
10.中国文化的外在特点有----、-----、-----、-------。
中国文化的内在特点有冯友兰的-------、任继愈的-------、李泽厚的----”、梁漱溟的“---------。
11.中国文化,以纵向的发展形态区分,分为-----和-----;若以产生的地域区分,分为----- (分为-----和---)与-------;以民族的属性区分,分为------和-------;以宗教的属性区分,分为----、-----、-------等;12.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文化的主体部分是------,又融合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
它的精神内核是-------,又辅以---家思想和------家思想。
13.了解中国文化有三个方面的现实需要:--------,--------,-----------。
14.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个东西已经改变世界的面貌。
中国文化要略文化练习题(答案)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时间:120分钟)古代文学一、填空(每空0.4分,共8分)(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收作品大致始于__________初年,止于_____中期,时间长达五百年之久。
(二)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早的集子是_________,采用的是__________体。
(三)“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见于________的________中。
(四)屈原《九章》共有九章,《九歌》共_________篇。
(五)汉乐府《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_。
(六)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绝大部分收录在宋朝郭茂倩编的____________。
(七)________是继曹丕《典论·论文》后的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论。
(八)主张“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的是杰出散文家__________。
(九)宋代号称“三苏”的文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元代“水浒戏”写得最多的作家是__________。
(十一)明代著名短篇小说集《三言》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十二)清代诗人________强调诗是“心之声也,性情之所流露者也”,诗人是“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倡导_______说。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填入空处(每空0.4分,共4.8分)(一)《国语》和_________的编写体例相同,都是国别史。
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二)《国殇》是_________中的一篇。
A、屈原《九章》B、屈原《九歌》C、宋玉《九辩》D、刘向《九叹》(三)曹操散文的特点是__________。
A、清峻通脱B、豪放不羁C、雄浑恣肆D、犀利深刻(四)南朝吴声歌曲和西曲歌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
A、五言四句B、七言四句C、长短自由D、五、七言交错(五)__________是杜甫诗歌最突出的艺术风格。
中国文化要略期末考试试题二

中国文化要略期末考试试题二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要略期末考试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古代的吉礼,据《周礼》讲,就是_______的典礼。
2.西周官吏选拔制度,春秋以前主要是世袭制,战国时期,逐渐实行_______制,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
3.中国从辛亥革命以后至今主要采用阳历,而在此前所使用的是_______历,因其便于农事,至今仍在农村使用。
4.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_______.5._______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公认为“诗史”。
6.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_______.7.宋元话本的名目很多,现存的可以分为小说话本和_______两大类。
8.朱熹认为客观精神的“理”是世界的本源,陆九渊认为主观意识的“_______”是世界的本源。
9.印章字体,一般采用_______.10.古代通称棋艺为“博奕”。
“奕”是_______.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姨诀称姨夫,自己与姨夫关系为妯娌。
()2.江西庐山的岳麓书院是北宋著名书院。
()3.自秦始皇以后,方孔圆钱成为中国铜钱的固定形式,直到清末,沿用了两千多年。
()4.韩愈以文为诗、讲才学、发议论,开创了诗坛的新局面。
()5.王实甫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近70种剧本,留存下来的有18种。
()6.农民是民间故事的传播者也是它的主人公。
()7.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题中有“判”,即判决书。
()8.住持是一寺之首,又称方丈。
()9.明末清初一些杰出思想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都是科举制的强烈批判者。
()10.敦煌文书大致可分为宗教文书和世俗文书两大类,其中世俗文书数量较多。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1.现存儒家经典十三经中,有三部是属于礼制的,称为“三礼”,即《周礼》、(?)、《礼记》。
中国文化要略简答题整理

中国文化要略简答题整理
1.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诗词、书画、古典音乐、中医、武术等方面。
2.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3. 中国的象征物是什么?
中国的象征物包括国旗(五星红旗)、国徽(天安门、五星、麦穗、法律、科技)、国花(牡丹)、国树(国槐)及国鸟(丹顶鹤)等。
4.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5. 中国的文字是什么?
中国的文字有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追溯至古代的连续使用至今的文字。
6.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什么?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7. 中国的传统音乐有哪些特点?
中国的传统音乐注重旋律的表达,强调情感的表达和传递。
常
见的传统乐器有古筝、琵琶、二胡、笛子等。
8. 中国的传统绘画有哪些类型?
中国的传统绘画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宴会画等。
9. 中国的传统服饰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服饰有汉服、旗袍、长衫等。
10. 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有宫殿式建筑、庙宇式建筑、园林式建筑等。
中国文化要略-第十三章古典文学-习题

第十三章古典文学一、诗词作品及诗人中国文学自古强调功能,主张“”。
以后,诗歌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
诗歌产生于,最早的诗歌应当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它收集了公元11世纪到公元6世纪的诗歌作品,共有305篇,代表了从到的诗歌创作水平。
《诗经》经过删编整理和评价被推为儒家经典,列为“”之一。
《诗经》按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乐调,“雅”指周王朝的乐调,“颂”指用于的音乐;按分为赋、比、兴三种,“赋”是,“比”就是,“兴”就是。
《诗经》的形式主要采用。
“”是继《诗经》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产生于公元4世纪。
因屈原的《》为其代表,故也称这种诗体为“”。
“”成了文人学士的代称。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一首诗。
《》与《》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而被称为“”,构成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两大源头。
汉代专门设立“”负责采集民歌。
汉魏“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比《诗经》有更强的性,句式以为主,奠定了和的基础。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诗之最。
在的直接影响下,末年出现了文人创作的五言诗。
建安文人把诗推上了一个高峰,形成一代诗风,即文学史上所称的“”。
魏晋时期由于玄学的影响,诗颇为流行。
陶渊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奠基者,而开辟了我国诗歌史上的“山水诗派”。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重大转变时期,标志是“”的出现。
“永明体”是一种讲究和的诗体。
南北朝时期诗歌开始从比较自由的形式向讲究的方向发展。
唐代以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诗(即诗)为主。
“初唐四杰”指、、、。
高举诗歌革新的旗帜,提倡“”,开盛唐雄健诗风。
被称为“沈宋”的、对创立近体诗做出了重要贡献。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作者是,《积雨辋川庄作》的作者是。
白居易和元稹倡导“”运动,主张诗歌反映民生,针砭时弊。
由他们创作的社会讽喻诗被称为“”。
晚唐诗坛成就最大者当数和,二人被合称为“”。
词出现于代,极盛于代,由民间的“”发展而来。
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称为“”,与韦庄同属于“”词人。
中国文化要略试题

第二章中国地理概况1、以下哪个国家不与中国接壤?马来西亚B.老挝C.缅甸D.吉尔吉斯斯坦(华中师大)2、在以下行政区划的简称中,_____的来源与历史名称有关。
赣 B.湘 C.晋 D.浙(厦门大学)3、春秋时期的郑国位于今天的___________省。
4、新疆的全称是_________(南师大)5、判断对错:长江是世界上第二大河流。
()(西南大学)6、南宋的都城临安是在现在的___________市。
(西南大学)7、中国行政区划中,省级区划有______________个。
(2010,西南大学)A.32B.34C.33D.358、判断对错:七大古都有五个位于黄河流域。
(2011,北师大)9、填空:明清时期,中央权力机构由六部、都察院、________、大理寺等组成。
六部为____、_____、____、兵部、_____、______。
(2011,武汉大学)7、中国第一大淡水湖______位于江西。
(2011,中国传媒大学)8、判断:上海西部地区在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因此,上海又别称“申”。
(2010,浙师大)9、下列名称不是中国别称的是___________A中州中原B赤县神州C 交趾安南D禹贡禹城(2010,华中师大)第三章中国历史的发展1、最能反映我国母系氏族公社文化的是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_____________。
(2010,厦门大学)2、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是______。
(2010,浙师大)3、新石器时代最主要的石质工具是________: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细石器D、复合石器(2011,武汉大学)4、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的遗址属于__________ 。
(2011,浙师大)A.大汶口文化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红山文化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__________。
(2011,中山大学)6、________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2011,中山大学)A.长江B黄河C珠江三角州D华北平原7、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掘现场位于__________.。
中国文化要略

中国文化要略选择,填空1.儒家思想包括孔孟之道,汉代经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
2.中国人的远祖分为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南蛮集团”。
3.西周社会依旧是奴隶社会,继续实行“井田制”,并且通过“封建制”维系政治统治。
与这种封建制相辅的是“宗法制”。
还制订了“礼乐刑罚”。
4.汉字的结构——六书。
(1)象形:日,月,龙,门(2)指事:上,下,本,甘(3)会意:武,旅,聂,安(4)形声:江河松枫(左形右声),期朔鸠鸽(右形左声),空穹笔篆(上形下声),基垄悲愁(下形上声),闷问闽唐(内形外声),街裹序固(外形内声)(5)转注:考和老,民和氓,走和趋,舟和船,梁和桥,顶和颠。
(6)假借:令,长,我,自,鼻,耳,,且,祖。
5.汉代经学包括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
6.北宋理学四大家:张载(横渠先生),周敦颐(濂溪先生),程颢(明道先生),程颐(伊川先生)7.南宋朱熹(紫阳先生)集理学大成。
8.夏代有正式的学校。
庠,序,学,瞽宗都是学校。
西周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由中央设立,有大学和小学之分。
周天子的大学叫辟雍,诸侯的大学叫泮宫。
辟雍设水池,水南为成均,水北为上庠,水东为东序,水北为瞽宗。
9.六艺:礼(规章仪式),乐(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骑马驾车),书(历史),数(数学)。
10.明清乡试是一省范围内的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是解送朝廷录用之意。
11.明清会试是全国范围内的考试,第一名叫会元。
12.殿试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13.汉代的五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后来用礼记代替仪礼,把左传并入春秋。
14.南宋朱熹自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大学,中庸,再加孟子,合称四书。
15.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15、16章)

第十五章风俗习惯1.东汉末年()的(《》),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学著作。
2.中国风俗习惯的特点:(1)积久性:即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大多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2)多元性:即风俗习惯的多民族性、多区域性和多系统性。
(3)相融性:即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互相影响、互相融合,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特性3.中国饮茶源于(),茶最早被作为药材使用,到()时由药用转化为饮用,4.()茶被用作招待客人,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媒介。
5. 公元805年,()把茶仔带回日本,日本开始了饮茶史。
6.(之后)改煮茶为泡茶。
7. 由于茶的利用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和()两种风气。
8.男女定亲后,男方用茶给女放送聘礼,叫做“”,女方接受聘礼,叫做“”。
9. 传说中造酒的始祖是()和(),其中()成为()的代称。
10. 从酒本身的发展来看,最早产生的酒应该是()。
11.()和()是酒在社会文化中的文化功能的两种表现。
12.()和()是狂饮的代表。
13. 酒在中国文化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与()结缘。
14.八大菜系:、、、、、、、15.四大菜系:、、、。
16. 中国古代的服饰是()和()的象征。
17. 商代服饰的基本形式是();18. 周代的服饰有尊卑之分,具体有()、()、()、()四种,其中()是最尊贵的一种;19.汉代盛行(),以其为区别尊卑的标志之一;20.南北朝起,历代帝王公卿的服装有(())和()之分。
21.唐代服饰特点:(1) 头上以代冠;(2) “”成为定制;(3) 以所佩戴区别等级。
22.:就是以服装的颜色分辨官位的品级,即把颜色引入服饰等级制度。
23.唐代各品官员服饰的颜色:皇帝著黄袍衫;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著紫袍;五品以上著绯()袍,五品以下著绿、青;士兵著皂();未进入仕途的士子和庶人著白袍衫。
24.宋代官服的变化在()和()。
25.缠脚之风兴起于()末年,到代普遍流行。
26.明代官员文官用(),武官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要求,墨家同儒家一样讲“ ”,但墨家讲“ ”。 二、名词解释 1、程朱理学:
2、选士制度:
三、简答题 1、“达赖”和“班禅”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什么是 “四书”、 “五经”?
3、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其中基督教在中国是如何传播的? 四、论述题 1、科举制度的流弊与功能是什么?
2、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3、中国文化有一种特别强大的融合能力。从原始宗教产生, 教形成, 教、伊斯兰教等先后传入,中国出现了诸教 并存、多神崇拜,互相吸收,彼此相通的局面。 4、佛教是由 于公元前6-5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 的。大约在 之间传入我国。 时期迅猛发 展, 代大为兴盛, 代理学产生,佛教基本结束。 5、“喇嘛教”就是西藏地区流传的佛教,故 称“ ”。“喇嘛”是藏语译音,意为“ ”,是 藏族人民对有地位、有学问的和尚的尊称。 6、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山西的 ,四川 的 ,安徽的 和浙江 的 。中国佛教尊崇的四大菩萨 是 、 、 、 。 7、中国三大石窟是山西大同的 石窟,河南洛阳的 石 窟,甘肃的 石窟。 8、基督教是 时代奴隶制压迫的产物。基督教因信仰 耶稣基督而得名。公元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两派:以罗马教皇为 首的罗马公教(即 )和以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中 心的希腊正教(即东正教)。基督教所依据的经典为 和 。 9、中国古代文化的两大特点是 和 。中国传统教育的 基本特点是重视 的培养,而忽视 和 的训练。 10、 的出现和兴起是在宋代初期,到 代末, 历时一千余年,是我国封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管理制度和教育方 式跟 和 有很大区别,在我国教育史上产生过 重要的影响。教学方法除教师讲授外,最重要的是 , 实施 创立的“讲会制度”,即 制
2、古文运动:
3、桐城派:
4、扬州八怪:
5、“三言”、“二拍”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诗经》?
2、什么是“楚辞”?
3、什么是“乐府诗”?
4、什么是丝绸之路? 四、论述题 1、试论述万里长城的历史演变和功用。
2、如何理解“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
城墙的河池,俗称 。 12、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表演风格上分 、 两大 派。“四大名 旦”指 、 、 、 13、“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绘画艺术中西相互渗 透, 承前启后, 中西融 合, 、 各有特色,影响了今天的画 坛。 14、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唐代陆羽的《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茶叶专著。 茶的旨意在“ ”,这是中国茶文化的灵魂所在。 它形成两种风气:一是品评 ,二是品茗 。 15、我国的饮食按习惯和风味,可分为不同的菜系。通常 说“ ”是鲁、川、粤、闽、苏、浙、湘、 。 也可分“四大菜系”,即 、 、 、 。 二、名词解释 1、汉魏风骨:
解, 开始产生。 9、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实 行统 、 和 。 10、清朝政府康亁统治时期, 把 、 、 、 都纳入中央政府的统一管 理下,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版图。 11、公元 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 ,中国进 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时代。 12、1900年,俄、日、英等组成 ,二次攻占北京,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13、公元 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广州、武昌起义,全国 响应,在南京组成临时政府,溥仪宣布退位,其 为 。 年元旦,中华民国 宣告成立, 封建王朝瓦解。 14、 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开始了 对 中国的统治。 15、俄国 革命成功后, 传入中国,19 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历史的新曙光真正开始。 16、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 关系的符号。西方国家的姓 氏更多带有 色彩,而中国的姓氏则主要是 色彩,古代 的中国人不仅有 姓,而且有 和 。 二、名词解释 1、群望意识:
《 》。明代规模最大的类书是 《 》,书名由明成祖所赐,命 和 等人主持编撰,它比英法两国的大百科全书要早三百余年, 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辉煌的地位。 6、东汉 编撰的《 》,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字典,恐 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 》是我国及至世界上最早的训诂 学专著。《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按韵编排的词典。 7、汉武帝时制定的“ ”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 8、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已发现了“ ”的计算方 法,这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又一大贡献。中国算学的一大特色计算法 是“ ”,元末明初已普遍运用。 9、春秋战国时期的《 》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 础。汉代名医 被称为“医圣”。 是今安徽 亳州人,他的贡献是首创中医外科,他发明的中 药“ ”,具有全身麻醉的作用。唐代名 医 耗毕生的精力,先后编成的《 》 和《 》,被称为中国学百科式的巨著。明代 的 编定药典巨著《 》,为我国医学写下了光 辉的篇章。 是中国医学的又一突出成就,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 的。 10、北魏郦道元的《 》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学巨 著。晋代制图学专家 主持编绘的《 》和 《 》,把十进制应用于制图方面,中国人比阿拉伯人 和欧洲人约早一千年。明代本年的 是中国地学史上的 一位旷世奇人,他走遍大江南北16个省区,通过深入考察和石窟,整 理成一部旷世奇书《 》。 11、我国古代的城市叫 。“城”指城墙,“池”指城外环绕
2、贞观之治:
3、汉字的结构“六书” 三、简答题 1、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有哪些?
2、“三皇五帝”是指哪些人?
3、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四、论述题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有哪些?它是如何划分的?
中国文化要略作业2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一、填空 1、 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 2、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原始社会的 和 。 3、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 和 。 4、汉字是独具特色的方块字,它是 、 、 的 结合体。 5、汉字的演变是由 到金文,由金文 到 、 ,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行书和 。 6、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一个“ ”字,他的见解和谈话,被他的弟 子们记录和整理成为 ,是他思想的集中反映。 7、孟子成为儒学的第二位大师。其思想核心是主 张“ ”和“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人本思想”, 提出了“ , , ”的主张,强调了人民的重要 性。 8、汉代以后,儒学独尊,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糅 阴阳五行、 、 诸家学说,建立起一个 以“ ”为中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成为封建统治秩序 的理论支柱。 9、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二大学说是 家思想。其代表人物 是 和 。 10、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家思想更多的代表了下层劳动者的利益
中国文化要略作业4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1、 填空 1、中国古代典籍的构成主要有 、 、 和 ,甚至 。 2、中国古籍分类法依然是 、 、 、 四部。 3、宋代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一书,目的在于“ 可为 法, 可为戒”。 4 以人为纲,以横记史, 是以纵记 史。 开创纪传体先河。 5、宋代著名的两大类书,一是《 》,二是
度。 二、名词解释 1、“天干”和“地支”:
2、中医的“四诊”和“八纲”:
3、“徽派民宅”:
4、“颜肥柳瘦”和“瘦金体”:
三、简述题: 1、什么是“十三经”?
2、什么是“三坟五典”和“八索九丘”? 3、什么叫“版本”和“善本”? 四、论述题 1、中国传统建筑有哪些特点?
2、试述中国古代著名散文及其作者。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 考核册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 级:
安徽电大滁州分校 中国文化要略作业1
姓 名: 学 号: 得会的文化,主要是指 和 等属于上层建筑的那 些东西。古人对“文化”概念的这种规定性从 时起,一直影响 到 。 2、文化的核心问题是 。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中 国文化是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伟大创造物,是整 个 的结晶。 3、中国文化的传统要注意 、 、 、 四家的综合。 4、 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发源地在巴颜喀拉山下 的卡日曲。长江在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山西南侧。 5、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目前为止,我国拥有 个省、 个直 辖市、 个自治区和 个特别行政区,共 个省级行政单 位。 6、1965年5月在云南省发现的 ,距今170万年, 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 7、商代文字主要是 ,它刻在龟甲兽骨上,是商代王室占 卜的记录,因而也称“ ”,内容极为丰富。 8、春秋时期,中国社会进入大变动时期, 逐渐瓦
中国文化要略作业3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一、填空 1、五岳分别为东岳 、西岳 、南岳 、北 岳 、中岳 。 2、 代初年形成宗法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成为 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来称为“ ”,而官员百姓的祭祀 祖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