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望远镜与显微镜1》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学案 苏科版 .doc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学案 苏科版 .doc
焦距的长短关系
【 大班交流,师生互动】
一、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我们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和物体本身 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 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②目镜原理放大镜作用
显微镜构造:
①物镜原理f<u<2f
②目镜原理放大镜作
【当堂检测】
1.显微镜和望远镜中都有两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 镜叫做________。
2.同学们在观察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时,往往就需要使用________。当把物 体放在物镜的________处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的________像,这个像位于目镜的________以内,又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的______ __像,这样我 们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二、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 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反光镜可旋转,能使反射光线从下方照 射到被观察的物体上,增大物体的亮度。载物台用来放置被观察的物体,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反射镜反射的光线从下方穿过圆孔,照射在被观察物体上。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作为目镜的“物体”,通过目镜成 放大的虚像。显微镜使物体经过两次放大,使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能看到。物镜使物体成放大、实像,物距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目镜使物体成放大、虚像,物距在焦距之内。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教学设计 教案(1)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教学设计 教案(1)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 望远镜与显微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望远镜,显微镜的相关常识。

(2)通过利用利用透镜自制望远镜、显微镜,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热爱科学。

(3)对透镜的应用产生强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操作愿望,体会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制望远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3)尝试应用已知的凸透镜规律成像和凹透镜的对光的作用解释望远镜、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2)通过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望远镜和显微镜对人类探索宇宙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四、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使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天上的“牛郎星”与“织女星”;利用显微镜能找到那些非典等病毒,同疾病作斗争,那么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望远镜、显微镜的模的构造。

【思考】我们每个人都就能利用身边的器材自己制作一只望远镜或者显微镜吗?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它们——望远镜与显微镜。

(二)讲授新课1.望远镜课堂上用教学工具展示大家平时见到的双筒望远镜,介绍显微镜的构造。

我们注意观察它有几个透镜构成的?什么样的透镜呢?【结论】展示望远镜的框架图,发现有两个透镜,其中靠近眼睛的透镜,我们叫它目镜;另一个叫物镜,因为靠近被观察物体。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又称“千里镜”。

如果我们身边有透镜,自己能不能用透镜来组成望远镜呢?如果能,哪怎么样组合呢?首先大家观察一下你身边有那些不同的透镜,然后按照我的要求组合透镜观察物体,注意透镜的变化和每个透镜的位置。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5望远镜与显微镜学案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5望远镜与显微镜学案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5望远镜与显微镜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望远镜与显微镜》。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望远镜和显微镜的镜头组成、物像的形成原理、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实际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知道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

难点:物像的形成原理、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望远镜、显微镜、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可以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的物体。

2. 讲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物演示,详细讲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各个部分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

3. 讲解物像的形成原理和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以具体例题为例,解释物像的形成过程,教授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物像的形成原理和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要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

(2)解释物像的形成原理,并计算一个物体的放大倍数。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望远镜和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答案:(1)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望远镜通过物镜收集光线,形成实像,然后通过目镜放大实像,形成观察到的虚像;显微镜通过物镜放大物体,形成实像,然后通过目镜放大实像,形成观察到的虚像。

结构:望远镜由物镜、目镜、镜筒等部分组成;显微镜由物镜、目镜、镜筒、台架等部分组成。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5望远镜与显微镜学案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5望远镜与显微镜学案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5望远镜与显微镜学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是我教学的最终目的。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我以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了解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孩子们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目标: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

难点:如何正确操作望远镜和显微镜,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望远镜、显微镜、实物标本、教学课件。

学具:记录本、彩笔。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1)通过展示课件,向孩子们介绍望远镜和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讲述一个科学家利用望远镜和显微镜发现奥秘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 观察学习:(1)分组让孩子们观察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引导他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

(2)讲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操作:(1)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实物标本。

(2)引导孩子们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相互交流分享。

4. 解决问题:(1)设置一个观察任务,让孩子们利用望远镜和显微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成果,共同解决问题。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孩子们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理解。

(2)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善于观察、勇于探索。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

【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4、5《望远镜和显微镜》教学设计word版

【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4、5《望远镜和显微镜》教学设计word版

【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4、5《望远镜和显微镜》教学设计word版望远镜和显微镜【知识点津】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原理。

【学测同步】知识点显微镜的原理1 观察时,将小物体放在物镜焦距以外附近处,经物镜生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实像恰好在目镜焦距以内附近处,再经过目镜放大正立的虚像。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比物镜稍大。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该物体应放在物镜的何处?随堂练习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知识点2视角视角越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越大,人对物体看的越清晰。

视角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大小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

物体越大,离眼越近,视角越大。

例2 小明观察远近不同和高矮不同的两根竹竿,眼睛感到最高的是()A.15m远1.7m高的B.15m远1.5m高的 C.10m远1.7m高 D.10m远1.5m高的随堂练习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靠近镜子时,由于像相对于他的眼睛所成的视角逐渐,所以产生一种“像在变大”的错觉,其实所成的像的大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

知识点3开普勒望远镜的原理观察时,物体远大于物镜二倍焦距,经物镜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像恰在目镜焦距以内附近处,再经目镜放大成正立的虚像。

例3 对于望远镜,若物镜焦距为f1,目镜焦距为f2,目镜与物镜的距离为s,则必有s<2f1+f2。

这是为什么?随堂练习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以上说法都不对课堂小结、显微镜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的__________1,能成一个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能成一个像,经过两次放大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的像。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5 望远镜和显微镜导学案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5 望远镜和显微镜导学案

《§4.5 显微镜与望远镜》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主要组成和基本原理。

2.初步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及其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

3.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展情况及应用前景,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知识回顾: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而制成的,同一架相机在拍摄完近处的物体后再拍摄远处的物体,照相机的镜头向_____(前/后)移。

2.近视眼只能看清楚__________的物体,看不清__________的物体,原因是近视眼的晶状体太_____,将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面;利用____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会将来自远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3.远视眼只能看清楚________的物体,看不清__________的物体,原因是远视眼的晶状体太______,将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面;利用______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会将来自远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三、课堂学习:科学家是利用什么仪器对宇宙空间的?又是利用什么仪器对微小物体进行观察的?1.望远镜。

活动:用两个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望远镜的构造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______镜,靠近物体的叫______镜。

(2)两种望远镜阅读P99“生活·物理·社会”看投影回答:伽利略望远镜物镜是______透镜,目镜是______透镜。

通过它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像,伽利略望远镜主要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普勒望远镜物镜是______透镜,目镜是______透镜,物镜的焦距______,目镜的焦距______。

通过它观察到的是物体的______像,开普勒望远镜主要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科版八年级上4.5 望远镜与显微镜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4.5 望远镜与显微镜导学案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学习目标】1.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主要构成和基本原理.2.初步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作用,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得重要性.[学习重点、难点]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主要构成和基本原理.【课前预习】1、叫目镜,叫物镜。

2、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师用______作目镜和用______作物镜看清远处的物体。

3、列举出你所知道的望远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显微镜的物镜是_____________,目镜是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活动一:认识望远镜1.自主阅读:阅读P94望远镜,初步了解望远镜的发明. 回答下列问题:通常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可看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______。

2.自主探究: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师无意间通过透镜作为目镜和透镜作为物镜,从而导致了望远镜的发明。

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处成像,注意:不能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或其他强光源。

活动二: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利用一个凹透镜和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不同的组合,再利用组合透镜分别观察物体。

1.合作探究:①以凹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观察较远的物体,调节两个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到最清楚为止。

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并于小组成员交流.―――――伽利略望远镜模型,原理图如右图。

②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作为目镜, 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稍远的物体.调节两个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最清楚为止。

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并于小组成员交流.―――――开普勒望远镜模型,原理图如右图。

【知识点】开普勒望远镜的原理1、观察时,物体远大于物镜二倍焦距,经物镜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像恰在目镜焦距以内附近处,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的焦距很短(f较大),目镜的焦距比物镜稍大(f较小)。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4.5望远镜和显微镜》教案设计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4.5望远镜和显微镜》教案设计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一.教学目的:1.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原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2.两个透镜的组合。

二.教学重点、难点:1.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原理;2.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过程。

三.教学过程:〖以问导学〗1.望远镜和显微镜活动5.1:探究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器材:两个不同焦距的透镜过程:把两个透镜组合起来观察景物,然后改变组合方法在观察近处物体现象:远处的景物被。

近处的物体被。

结论:①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组合时,当凹透镜靠近人眼时,看到的像是(倒或正)立的缩小的虚像②用凸透镜和凸透镜组合时,当焦距较小的靠近人眼时,看到的像是(倒或正)立的缩小的虚像③用凸透镜和凸透镜组合时,当焦距较大的靠近人眼时,看到的像是(倒或正)立的放大的虚像⑴望远镜①由两个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叫做物镜。

②伽利略望远镜:物镜是凸透镜,目击者镜是凹透镜。

③开普勒望远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的焦距长,目镜的焦距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⑵显微镜①由两个透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的焦距长,物镜的焦距短)。

②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活动5.2:自制水滴显微镜器材:滴管、烧杯、水、观察纸、放大镜、磁带盒盖。

过程:①将观察白纸(上面印刷了一个小箭头)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将磁带盒盖中的一块,放在白纸上,再在盒盖上用滴管滴一小滴水,透过水观察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③再利用一块放大镜(凸透镜)在上面观察水滴中的箭头,看到一个被放大得更大的箭头。

2.两镜组合:(1)组合;特点:共一个焦点(2)一凹一凸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伽利略望远镜(前凹后凸)光路图:(3)两凸光路图: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焦距长) 显微镜(目镜焦距长)〖释疑演练〗1.用显微镜观察细小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可以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 4个B. 2个C. 16个D. 32个3.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B. 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C. 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 以上说法都不对4.如图小强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B.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C.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D.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5.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B. 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6.关于生物显微镜上的目镜和物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都是凸透镜B. 都是凹透镜C. 目镜是凸透镜,物镜是凹透镜D. 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望远镜分为折射式望远镜和反射式望远镜C. 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D. 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8.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其工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望远镜与显微镜1》导学案
(1)、知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2)、知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重点】知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难点】会用较为科学的方法探究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课前预习】
1.通常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可看做是由个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透镜叫;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

2.伽利略望远镜(普通望远镜)的目镜是透镜,物镜是透镜;
物镜焦距,目镜焦距。

3.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是透镜,物镜是透镜;
物镜焦距,目镜焦距。

4.显微镜的目镜是透镜,物镜是透镜;
物镜焦距,目镜焦距。

【新知导学】
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靠近眼睛的透镜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

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师无意中通过透镜作为目镜,作为物镜看远处的物体变近了,从而导致望远镜的发明。

活动: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①利用一个凹透镜和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不同的组合,再利用组合透镜分别观察
较近和较远的物体。

②设计一个表格记录下较为准确地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伽利略望远镜(普通望远镜)的目镜是透镜,物镜是透镜;物镜焦距,目镜焦距。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是透镜,物镜是透镜;物镜焦距,目镜焦距。

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例如微生物、动植物的细胞等,显微镜的目镜是透镜,物镜是透镜;物镜焦距,目镜焦距。

活动:自制水滴显微镜
⒈将观察白纸(上面印刷了一个小箭头)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⒉将磁带盒盖中的一块,放在白纸上,再在盒盖上用滴管滴一小滴水
透过水观察到一个(正/倒立)的、(放大/缩小)的像;
⒊再利用一块放大镜(凸透镜)在上面观察水滴中的箭头,看到一个(放大/缩小)的箭头。

原来,来自物体的光先通过物镜形成一个______的实像,该像又通过目镜又一次被放大,这样,从水滴显微镜观察到的像会比实物大很多倍。

【当堂训练】
1.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
B.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
C.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
D.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2.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显微镜要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高
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
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的虚像
3.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
B.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
C.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对我们的视角在逐渐减小
D.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4.下列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
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
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
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
5.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