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4.1 测量 measurement 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注: 1. 操作可以是自动地进行的。 2. 测量有时也称计量。
4.2 计量 metrology 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4.3 计量学 metrology 关于测量的科学。 注: 1. 计量学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不论测量的不确定度如何,也不
论测量是在科学技术的哪个领域中进行的。 2. 计量学有时简称计量。 3. 计量学曾称度量衡学和权度学。
4.4 测量原理 principle of measurement 测量的科学基础。 例:a) 应用于温度测量的热电效应; b) 应用于电位差测量的约瑟夫森效应; c) 应用于速度测量的多普勒效应; d) 应用于分子振动波数测量的喇曼效应。
3.5 量纲 dimension of a quantity 以给定量制中基本量的幂的乘积表示某量的表达式。 例:若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量的量纲分别用L、M、T、I、Θ、N和J表示,则某量A的 量纲的表达式为dimA=LαMβTγIδΘεNξJη。如力的量纲dimF=LMT-2,电阻的量 纲dimR=L2MT-3I-2。
3.7 [测量] 单位 unit [of measurement] [计量] 单位 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注: 1. 测量单位具有约定地赋予的名称和符号。 2. 同量纲量 (不一定是同种量) 的单位可有相同的名称和符号。
3.8 [测量] 单位符号 symbol of a unit [of measurement] [计量] 单位符号 表示测量单位的约定符号。 例:a) m是米的符号; b) A是安培的符号。
导出 [计量] 单位
给定量制中导出量的测量单位。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 J F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JJF 1001-2011引言本规范是对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的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依据以下国际标准:ISO/IEC 指南99:2007 国际计量学词汇——基础通用的概念和相关术语(ISO/IEC Guide 99:2007 lnternational vocabulary of metrology-Basic and general concepts and associated terms(VIM))ISO/IEC 80000: 2006 量和单位 (Quantities and units)ISO/IEC 1998-3 测量不确定度第三部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Part 3: 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本规范中有关法制计量的术语及其定义大部分参考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际法制计量术语汇编》(修订版草案,2009)(lnternational vocabulary of terms in legal metrology (VIML),2009)。
本规范在修订中保持了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的章节。
本规菹中术语的定义原则上与VIM和VIML(修订版)保持一致(引用VIM条款时,在词条后表明VIM中的相应条款;鉴于VIML为修订版草案,在引用时没有标注相应条款),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做适当调整或文字处理,并且通过增加注解使词条更加易懂。
术语的名称除推荐使用的名称外,又有简称、又称和全称。
JJF 1001-1998共收录词条158个,本次修订中增加到215个,同时删减了一些不常用的词条。
计量与测量含义不尽相同,但在本规范中,根据我国的国情,英文measurement既译作“测量”,有时也译作“计量”。
计量通用术语及定义整理

期间测量精密度 测量重复性
重复性测量条件 复现性测量条件
测量复现性
期间精密度:在一组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在一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相同测量程序、相同操作者、相同测量系统、相同操作条件和测量地点,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或相类似 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 不同地点、不同操作者、不同测量系统,对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 在复现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3.8
测量精密度
精密度:在规定条件下,对同一或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所得示值或测得值间的一致程度。
3.9
期间测量精密度测量条 期间精密度条件:除了相同测量程序、相同地点,以及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对同一或相类似的被测对象
件
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外,还可包括沙及改变的其他条件
3.10 3.11 3.12 3.13 3.14
不确定度报告
对测量不确定度的陈述,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分量及其计算和合成。
3.22
目标不确定度
根据测量结果的预期用途,规定作为上限的测量不确定度。
3.23
扩展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与一个大于1的数的因子的乘积。
区间:基于可获得的信息确定的包含被测量一组值的区间,被测量值以一定概率落在该区间内。概率: 3.24 包含区间、概率、因子 在规定包含区间内包含被测量的一组值的概率。因子:为获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
额定工作条件
为使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按设计性能工作,在测量时必须满足的工作条件。
1.13
倍数单位/分数单位
倍数单位:给定测量单位乘以大于1的整数得到的测量单位。分数单位:给定测量单位除以大于1的整数 得到的测量单位。
计量管理体系培训(29页)

3、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使用方法
① 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
②
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除特别说明外,一般指法定计量单位的中
文名称,用于叙述性文字和口述中。名称中去掉括号中的部分是单位的简称,
否则是全称。简称和全称可任意使用,以表达清楚明了为原则。
③
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原则上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单位符
号中的乘号没有对应的名称,只要将单位名称接连读出即可。如:N.m的名称
②
③ 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使用规则
③
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名称,一般适宜在口述和叙述性文字中使用。
而符号可用于一切需要简单明了表示单位的地方,也可用于叙述性文字中。
③
单位的名称与符号必须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得拆开。如20 ℃应读
成“20摄氏度”,不应读成“20度或摄氏20度”。
③
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时,不得使用重叠词头。不得使用毫微米、
③
只通过相除构成或通过乘和除构成的组合单位,词头通常加在分子
中的第一个单位之前,分母一般不用词头。 例如:摩尔内能单位kJ/mol,但质
量的SI单位kg不作为有词不达意关的单位对待。例如比授能的单位可以写成
J/ kg。
③
当组合单位分母是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时,按习惯和方便,分
母中可以先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使如:密度的单位可以选g/cm3。
的一种社会公用事业,其目的主要是保证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
环境监测、社会管理等有关的测量荼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 3、计量的特点(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及法制性)
① 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②
一致性是指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无论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次级标准secondary standard 通过与相同量的基准比对而定值的测量标准。 注:有时副基准、工作基准亦称次级标准。
参考标准reference standard 在给定地区或在给定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测量标准,在该处所做的测量均从它导出。
工作标准working standard 用于日常校准或核查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或参考物质的测量标准。 注: 1. 工作标准通常用参标准校准。 2. 用于确保日常测量工作正确进行的工作标准称为核查标准。
有证参考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CRM) 有证标准物质 附有证书的参考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出证的特 性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注: 1. 有证参考物质一般成批制备,其特性值是通过对代表整批物质的样品进行测量而确定,并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 2. 当物质与特制的器件结合时,例如,已知三相点的物质装入三相点瓶、已知光密度的玻璃组装成透射滤光片、尺寸均匀的球状颗粒安放在 显微镜载片上,有证参考物质的特性有时可方便和可靠地确定。上述这些器件也是可以为是有证参考物质。
传递标准transfer standard 在—传递装置。
搬运式标准 travelling standard 供运输到不同地点有时具有特殊结构的测量标准。 例:由电池供电的例携式铯频率标准。
溯源性traceability 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 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注: 1. 此概念常用形容词“可溯源的”来表述。 2. 这条不间断的比较链称为溯源链。
国际[测量]标准international[measurement]standard 国际[计量]基准 经国际协议承认的测量标准,在国际上作为对有关量的基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 国家[测量]标准mational[measurement]standard 国这[计量]基准 经国家决定承认的测量标准,在一个国家内作为对有关量的其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 基准primary standard 原级标准 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其值不必参考相同量的其他标准,被指定的或普遍承认的测量标准。 注:基准的概念同等地适用于基本量和导出量。
南京 2023年二级注册计量师考试: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历年真题汇编(共122题)

南京 2023年二级注册计量师考试: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历年真题汇编(共122题)1、根据《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量的大小可用一个数和一个参照对象表示,下列计量术语中,不可以作为参照对象的是()。
(单选题)A. 测量单位B. 标准物质C. 测量程序D. 测量原理试题答案:D2、根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管理评审的输出不应包括()。
(单选题)A. 资源需求B. 政策和程序的适宜性C. 管理体系有效性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D. 与法律要求和顾客要求有关的检定、校准和检测的改进试题答案:B3、示值是指由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给出的量值。
下列关于示值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A. 示值可由实物量具的赋值给出B. 示值可由编码输出的码形图给出C. 示值可用可视形式或声响形式表示D. 示值与相应的被测量值必须是同类量的值试题答案:D4、注册计量师的职业道德包括()。
(多选题)A. 依法办事,客观公正B. 服务热情,团队合作C. 严谨细致,诚实守信D. 不断进取,勇于创新试题答案:A,B,C,D5、辐射包括____。
(多选题)A. 电磁波辐射B. 电离辐射C. 光辐射D. 声辐射试题答案:A,B,C6、根据《标准物质管理办法》,下列关于我国二级标准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A. 可以不具有量值B. 可作为核查标准C. 可以不以固体形态存在D. 可用于工程技术特性测量试题答案:D7、某准确度等级为2.5 级的电流表,其测量下限为0A、测量上限为100A。
下列关于该表计量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A. 标称量值: (0~-100)B. 工作区间: (0~ 100)AC. 测量区间: (0~ 100)AD. 标称示值区间的量程: (0~ 100)A试题答案:B,C8、下列量中,量纲为一的有()。
(多选题)A. 频率B. 平面角C. 质量分数D. 折射率试题答案:B,C,D9、根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当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导致对机构检定、校准和(或)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或有效性产生怀疑时,下列处理方式中,机构应立即实施的是()。
对《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校准定义的理解

对《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校准定义的理解校准是一种定量且精确的核实测试活动,用来确定仪器、设备或系统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当时的标准和要求。
其正式的定义为:确定和保持设备的量值的一种技术活动,其保证所测量的参数的准确性和精度。
它包括选择校准设备,确定校准测量体系,进行校准活动,定期优化校准体系,保存校准跟踪记录,定期检查设备性能符合标准等一系列复杂又精细的操作。
对于不同的测量参数,其校准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校准分两种:条件校准和全量校准。
条件校准(Conditioned Calibration)指仅按照仪器的指定条件,其刻度和/或参数符合所使用的标准,但还未进行标准的确认。
全量校准(Full Scale)指仪器的刻度和/或参数符合标准,并且通过与标准设备或实际施工对象的对比,用实际的设备标定和检验的过程,来确定和保证该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
校准主要有五个阶段,分别是备件准备阶段、体系安装阶段、校准建立阶段、证实测试阶段及报告提交阶段。
在备件准备阶段,主要是准备校准装置和校准订单,它把要满足的校准要求和具体程序安排在一起,为以后开展校准活动提供依据;在体系安装阶段,根据校准要求,将校准设备与仪器系统连接起来,以达到校准的精度和准确性要求;在校准建立阶段,主要是进行实施和调校校准系统,应用校准设备调整仪器,使其符合校准要求;在证实测试阶段,实施证实测试,以确保仪器性能符合标准;在报告提交阶段,提交校准报告,向相关管理机构提交,证明仪器的标定结果精度和准确性。
校准的主要作用,包括准确度的保证、仪器性能的检测、仪器偏差的消除、使仪器能按照规定的精度测量、确定精度的提高、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等。
校准将确保所采用的测量工具具有可靠、准确的测量结果,使该测量成果准确可靠,从而可以向客户提供可靠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企业做出合理的决策,达成企业的目标。
pdf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pdf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是一种用于表示电子文档的文件格式。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可能指的是与计量相关的一些常见术语和定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量术语及其定义:
1. 计量(Metrology):衡量和度量物理量,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满足科学、工业、贸易和社会的需求。
2. 规格(Specification):对测量仪器、设备或系统的性能要求进行详细描述的文件。
3. 精度(Accuracy):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4. 精确度(Precision):指测量结果的重现性和重复性,即同一测量多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5. 不确定度(Uncertainty):表示测量结果的范围,在该范围内可以合理地确定真实值。
6. 校准(Calibration):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确定仪器或设备的测量误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7. 标准(Standard):具有一定精确度和可追溯性的已知物理量。
8. 追溯性(Traceability):指测量结果能够通过合适的比较,与国际、国家或地区的标准进行联系。
9. 检定(Verification):确认测量仪器、设备或系统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10. 转换因子(Conversion Factor):用于将一种单位转换为另一种单位的系数。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计量术语及其定义,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关于测量和计量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版 215个
32 16 36 20 32 19 60
1998版 158个
22 10 22 31 28 14 31
变化:57 增加:92 删除:35
10
0
8
2
21
7
1+1
13106Fra bibliotek72
34
5
二、JJF 1001-2011修订情况
3 量和单位:32个
增加:10个
3.3 国际量制 3.14 法定计量单位
3.27 数值方程 3.28 序量
3.24 量方程 3.25 单位方程 3.26 单位间的换算因子
3.29 量-值标尺 3.30 序量-值标尺 3.32 标称特性
删除:0个
二、JJF 1001-2011修订情况
4.9 比对 4.10 校准 4.11 校准图 4.12 校准曲线
4 测量:16个
增加:8个 4.13 校准等级序列 4.14 计量溯源性 4.15 计量溯源链 4.16 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术语:某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 。 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的集合, 在我国又称为名词或科技名词(不同于语法学中的名 词) ,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用来正确标 记生产技术、科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专门领域 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统计门类 GB/T 13745-2009 一级学科
二、JJF 1001-2011修订情况
增加:1个
6 测量仪器:20个
删除:13个
6.20 测量系统的零位调整 6.8 记录式【测量】仪器
6.25 非线性标尺
6.9 累计式【测量】仪器
6.26 抑零标尺
6.10 积分式【测量】仪器 6.11 模拟式测量仪器
模拟式指示仪器 6.12 数字式测量仪器
数字式指示仪器
个别概念(3.2.2) 只对应一个单独客体的概念
一般概念(3.2.3) 对应于具有共性的多个客体的概念
名称(3.4.2) 个别概念 的词语指称
术语(3.4.3) 在特定专业领域中一般概念的词语指称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通用】【 计量】术语及定义
二、JJF 1001-2011修订情况
数量 章节
3 量和单位 4 测量 5 测量结果 6 测量仪器 7 测量仪器的特性 8 测量标准 9 法制计量和计量管理
7.9 响应特性
7.3 示值区间 7.8 稳态工作条件
7.24 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 7.25 零值的测量不确定度
7.15 超然性
7.18 测量仪器的准 确度
7.13 测量系统的选择性
7.26【测量仪器的】 抗偏移性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计量学术语》 质检总局计量司组织制定 2004年立项,2005年4月至 2006年12月制定。2008底 正式上交国家名词委审定。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客体(3.1.1) 可感知或可想象到的任何事物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 1001-2011
2015040 9
目录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二、JJF 1001-2011修订情况 三、JJF 1001-2011常用术语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什么是术语? 什么是定义? 什么是概念?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人们在反复实践和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 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形成了概念。 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外延:某一概念所反映的一切事物。 外延的大小与内涵的深浅成反比例关系。 定义: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来明确概念的逻辑 方法。
(GB/T 15237.1-2000)
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 (JJF 1001-2011)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成立:1985年 性质:代表国家审定、公布科技名词的权威性机构 任务: 负责制定我国科技名词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规划; 负责组织各学科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协调、推广应用工作; 开展海峡两岸及华语地区科技名词的交流、协调和统一工作; 组织科学技术名词术语的研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分委员会:71个
人文与社会科学 代码:710~910
语言学 代码:740
工程与技术科学 代码:410~630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代码:410
二级学科
GB/T 15237.1-2000 三级学科
应用语言学 代码:740 35
术语学 代码:740 35 70
计量学 代码:410 55
JJF 1001-2011
研究各专业领域中术语 的结构、形成、发展、 用法和管理的学科。
删除:2个 4.9 测量信号 4.10 变换值
二、JJF 1001-2011修订情况
5 测量结果:36个
增加:21个
5.2 测得的量值 5.5 测量偏移 5.7 修正 5.9 测量正确度 5.10 测量精密度 5.11 期间测量精密度测量条件 5.12 期间测量精密度 5.14 重复性测量条件 5.15 复现性测量条件 5.23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特征(3.2.4) 一个客体或一组客体特性的抽象结果
人们在反复实践和认识 过程中,把事物的共同 特点抽出来
本质特征(3.2.6) 对于理解概念不可缺少的特征
区别特征(3.2.7) 一个概念同其他相关概念相区别的本质特征
概念(3.2.1) 通过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
定义(3.3.1) 描述一个概念,并区别于其他相关概念的表述。
6.20 示值范围
6.27 扩展式标尺 6.28 度盘
6.29 标尺数码 6.31 【测量仪器的】 使用者调整
6.24 线性标尺
二、JJF 1001-2011修订情况
7 测量仪器的特性:32个
增加:10个
删除:6个
7.1 示值
7.18 检出限
7.8 仪器常数
7.2 空白示值
7.22 影响量引起的变差
5.25 不确定度报告 5.26目标不确定度 5.28包含区间 5.29包含概率 5.31测量模型 5.32测量函数 5.33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 5.34测量模型中的输出量 5.35测量结果的计量可比性 5.36测量机构的计量兼容性
5.24 定义的不确定度
删除:2个
5.2 示值 5.3 未修正结果 5.4 已修正结果 5.17 偏差 5.18 相对误差 5.21 修正值 5.22 修正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