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通用术语及定义整理

合集下载

计量管理知识

计量管理知识

千分尺
万能角度规
标准角度块
© ABB Group - 7 25-Feb-12
指示表
指示表检定仪
自制检具的管理
Page8
自制检具应列入计量管理,建立自制检具台帐,进行周期校对。 校对自制检具标准器如何选择?
应符合测量设备配备原则要求:一般选取计量标准器具设备的综合误差( 应符合测量设备配备原则要求:一般选取计量标准器具设备的综合误差(测量不确定 1/10—1/3 度)为被检计量器具的 1/10 1/3
Page3
确定检定周期总原则
根据计量检定规程、测量设备的性能、使用频率、使用环境、 根据计量检定规程、测量设备的性能、使用频率、使用环境、使用人员的情况 及充分估计设备失准可能带来的风险的基础上来确定检定周期
检定周期调整的条件
□ □ □ □ 测量设备具有一定的数量 测量设备检定校准费用较高 测量设备检定周期的调整不会造成重大安全或经济风险 测量设备的检定或校准结果已累积了一定数量的测量数据
新购置测量设备
Page2
对于新购置的测量设备有出厂合格证是否还需计量?
新购置的测量设备即使有出厂合格证还是需要进行计量称为首次检定——对未曾检定过的 新的计量器具进行的一种检定。原因如: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对测量设备造成损坏;可能购买到 劣质产品等。
新购置的测量设备列入计量管理需操作什么?
新购置测量设备需检定合格后方可验收,验收合格后对测量设备依计量编号原则进行编号 并将其列入计量台帐。 编制新购置的测量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确定检定周期,并列入检定周期一览表;如企业 内部校准还需编制校对作业指导书(含校准记录表单)。
操作作业指导书
测量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什么是期间核查
Page5

29.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29.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2011版 215个
32 16 36 20 32 19 60
1998版 158个
22 10 22 31 28 14 31
变化:57 增加:92 删除:35
10
0
8
2
21
7
1+1
13106Fra bibliotek72
34
5
二、JJF 1001-2011修订情况
3 量和单位:32个
增加:10个
3.3 国际量制 3.14 法定计量单位
3.27 数值方程 3.28 序量
3.24 量方程 3.25 单位方程 3.26 单位间的换算因子
3.29 量-值标尺 3.30 序量-值标尺 3.32 标称特性
删除:0个
二、JJF 1001-2011修订情况
4.9 比对 4.10 校准 4.11 校准图 4.12 校准曲线
4 测量:16个
增加:8个 4.13 校准等级序列 4.14 计量溯源性 4.15 计量溯源链 4.16 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术语:某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 。 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的集合, 在我国又称为名词或科技名词(不同于语法学中的名 词) ,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用来正确标 记生产技术、科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专门领域 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
一、什么是术语、定义
统计门类 GB/T 13745-2009 一级学科
二、JJF 1001-2011修订情况
增加:1个
6 测量仪器:20个
删除:13个
6.20 测量系统的零位调整 6.8 记录式【测量】仪器
6.25 非线性标尺
6.9 累计式【测量】仪器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
1. 测量:通过使用仪器、设备或方法来确定、比较或评估物理
量的数值。

2. 单位:在测量中使用的标准化量值,用于表示和比较物理量。

3. 量值:对物理量的定量表示,通常使用单位来表示。

4. 精确度:测量结果与其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的度量,通常以误差
或偏差来表示。

5. 准确性:测量结果与其真实值之间的一致性或正确性的度量。

6. 误差: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7. 偏差:对测量结果在多次测量中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的度量。

8. 显示值:测量结果的数值表示。

9. 反馈:用于向测量系统提供有关测量过程或结果的信息。

10. 稳定性:测量系统在相同条件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11. 校准: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来确认和调整测量设备的准确性。

12. 校正: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以考虑或补偿测量系统的误差。

13. 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范围,表示测量结果的真实值可能落在其
中的程度。

14. 线性度:测量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度量。

15. 稳定性:测量系统的输出是否随时间而变化的度量。

16. 重复性: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相同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
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17. 规范:定义和规定与计量学相关的标准、要求和程序的文件或指南。

18. 可追溯性:测量结果可以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能力。

19. 品质控制:通过采取措施来确保测量过程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
性的管理方法。

20. 珊瑚激光交换频振式光谱仪(CLX-200E):一种多功能的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常规和高级实验测量。

J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4 测量
4.1 测量 measurement 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注: 1. 操作可以是自动地进行的。 2. 测量有时也称计量。
4.2 计量 metrology 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4.3 计量学 metrology 关于测量的科学。 注: 1. 计量学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不论测量的不确定度如何,也不
论测量是在科学技术的哪个领域中进行的。 2. 计量学有时简称计量。 3. 计量学曾称度量衡学和权度学。
4.4 测量原理 principle of measurement 测量的科学基础。 例:a) 应用于温度测量的热电效应; b) 应用于电位差测量的约瑟夫森效应; c) 应用于速度测量的多普勒效应; d) 应用于分子振动波数测量的喇曼效应。
3.5 量纲 dimension of a quantity 以给定量制中基本量的幂的乘积表示某量的表达式。 例:若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量的量纲分别用L、M、T、I、Θ、N和J表示,则某量A的 量纲的表达式为dimA=LαMβTγIδΘεNξJη。如力的量纲dimF=LMT-2,电阻的量 纲dimR=L2MT-3I-2。
3.7 [测量] 单位 unit [of measurement] [计量] 单位 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注: 1. 测量单位具有约定地赋予的名称和符号。 2. 同量纲量 (不一定是同种量) 的单位可有相同的名称和符号。
3.8 [测量] 单位符号 symbol of a unit [of measurement] [计量] 单位符号 表示测量单位的约定符号。 例:a) m是米的符号; b) A是安培的符号。
导出 [计量] 单位
给定量制中导出量的测量单位。

J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5 测量结果
5.1 测量结果 result of a measurement 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 注: 1. 在给出测量结果时,应说明它是示值、未修正测量结果或已修正测量结果,还应表
明它是否为几个值的平均。 2. 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必要时还应说明有关影响量的取值
范围。 5.2 [测量仪器的] 示值 indication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3.6 量纲一的量 quantity of dimension one 无量纲量 dimensionless quantity 在量纲表达式中,其基本量量纲的全部指数均为零的量。例:线应变、摩擦因数、马赫
数、折射率、摩尔分数 (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 注:在国际单位制中,任何量纲一的量其一贯单位 (参见 3.10) 都是一,符号是 1。
3 量和单位
3.1 [可测量的]*量[measurable] quantity 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 注: 1. 术语“量”可指一般意义的量或特定量。一般意义的量如长度、时间、质量、 温度、电阻、物质的量浓度;特定量如某根棒的长度,某根导线的电阻,某份酒样 中乙醇的浓度。 2. 可相互比较并按大小排序的量称为同种量。若干同种量合在一起可称之为同 类量,如功、热、能;厚度、周长、波长。 3. 量的符号参照 GB3100~3102。
3.9 [测量] 单位制 system of units [of measurement] [计量] 单位制
为给定量制按给定规则确定的一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例:a) 国际单位制;
b) CGS单位制。
3.10 一贯 [导出] [测量] 单位 coherent [derived] unit [of measurement]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 J F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JJF 1001-2011引言本规范是对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的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依据以下国际标准:ISO/IEC 指南99:2007 国际计量学词汇——基础通用的概念和相关术语(ISO/IEC Guide 99:2007 lnternational vocabulary of metrology-Basic and general concepts and associated terms(VIM))ISO/IEC 80000: 2006 量和单位 (Quantities and units)ISO/IEC 1998-3 测量不确定度第三部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Part 3: 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本规范中有关法制计量的术语及其定义大部分参考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际法制计量术语汇编》(修订版草案,2009)(lnternational vocabulary of terms in legal metrology (VIML),2009)。

本规范在修订中保持了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的章节。

本规菹中术语的定义原则上与VIM和VIML(修订版)保持一致(引用VIM条款时,在词条后表明VIM中的相应条款;鉴于VIML为修订版草案,在引用时没有标注相应条款),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做适当调整或文字处理,并且通过增加注解使词条更加易懂。

术语的名称除推荐使用的名称外,又有简称、又称和全称。

JJF 1001-1998共收录词条158个,本次修订中增加到215个,同时删减了一些不常用的词条。

计量与测量含义不尽相同,但在本规范中,根据我国的国情,英文measurement既译作“测量”,有时也译作“计量”。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次级标准secondary standard 通过与相同量的基准比对而定值的测量标准。 注:有时副基准、工作基准亦称次级标准。
参考标准reference standard 在给定地区或在给定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测量标准,在该处所做的测量均从它导出。
工作标准working standard 用于日常校准或核查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或参考物质的测量标准。 注: 1. 工作标准通常用参标准校准。 2. 用于确保日常测量工作正确进行的工作标准称为核查标准。
有证参考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CRM) 有证标准物质 附有证书的参考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出证的特 性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注: 1. 有证参考物质一般成批制备,其特性值是通过对代表整批物质的样品进行测量而确定,并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 2. 当物质与特制的器件结合时,例如,已知三相点的物质装入三相点瓶、已知光密度的玻璃组装成透射滤光片、尺寸均匀的球状颗粒安放在 显微镜载片上,有证参考物质的特性有时可方便和可靠地确定。上述这些器件也是可以为是有证参考物质。
传递标准transfer standard 在—传递装置。
搬运式标准 travelling standard 供运输到不同地点有时具有特殊结构的测量标准。 例:由电池供电的例携式铯频率标准。
溯源性traceability 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 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注: 1. 此概念常用形容词“可溯源的”来表述。 2. 这条不间断的比较链称为溯源链。
国际[测量]标准international[measurement]standard 国际[计量]基准 经国际协议承认的测量标准,在国际上作为对有关量的基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 国家[测量]标准mational[measurement]standard 国这[计量]基准 经国家决定承认的测量标准,在一个国家内作为对有关量的其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 基准primary standard 原级标准 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其值不必参考相同量的其他标准,被指定的或普遍承认的测量标准。 注:基准的概念同等地适用于基本量和导出量。

pdf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pdf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pdf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是一种用于表示电子文档的文件格式。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可能指的是与计量相关的一些常见术语和定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量术语及其定义:
1. 计量(Metrology):衡量和度量物理量,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满足科学、工业、贸易和社会的需求。

2. 规格(Specification):对测量仪器、设备或系统的性能要求进行详细描述的文件。

3. 精度(Accuracy):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4. 精确度(Precision):指测量结果的重现性和重复性,即同一测量多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5. 不确定度(Uncertainty):表示测量结果的范围,在该范围内可以合理地确定真实值。

6. 校准(Calibration):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确定仪器或设备的测量误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7. 标准(Standard):具有一定精确度和可追溯性的已知物理量。

8. 追溯性(Traceability):指测量结果能够通过合适的比较,与国际、国家或地区的标准进行联系。

9. 检定(Verification):确认测量仪器、设备或系统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10. 转换因子(Conversion Factor):用于将一种单位转换为另一种单位的系数。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计量术语及其定义,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关于测量和计量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间测量精密度 测量重复性
重复性测量条件 复现性测量条件
测量复现性
期间精密度:在一组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在一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相同测量程序、相同操作者、相同测量系统、相同操作条件和测量地点,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或相类似 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 不同地点、不同操作者、不同测量系统,对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 在复现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3.8
测量精密度
精密度:在规定条件下,对同一或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所得示值或测得值间的一致程度。
3.9
期间测量精密度测量条 期间精密度条件:除了相同测量程序、相同地点,以及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对同一或相类似的被测对象

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外,还可包括沙及改变的其他条件
3.10 3.11 3.12 3.13 3.14
不确定度报告
对测量不确定度的陈述,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分量及其计算和合成。
3.22
目标不确定度
根据测量结果的预期用途,规定作为上限的测量不确定度。
3.23
扩展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与一个大于1的数的因子的乘积。
区间:基于可获得的信息确定的包含被测量一组值的区间,被测量值以一定概率落在该区间内。概率: 3.24 包含区间、概率、因子 在规定包含区间内包含被测量的一组值的概率。因子:为获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
额定工作条件
为使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按设计性能工作,在测量时必须满足的工作条件。
1.13
倍数单位/分数单位
倍数单位:给定测量单位乘以大于1的整数得到的测量单位。分数单位:给定测量单位除以大于1的整数 得到的测量单位。
1.14
量值
全称量的值(value of a quantity),简称值(value),用数和参照对象一起表示的量的大小。
1.15 量的真值/约定量值 真值:与量的定义一致的量值。约定值:对于给定目的,由协议赋予某量的量值。
1.16 1.17 1.18
量的数值 量方程/单位方程 单位件的换算因子
数值:量值表示中的数,而不是参照对象的任何数字。
量方程:薆给定量制中联系各量的数学关系,它与测量单位无关。单位方程:基本单位、一贯导出单位 或其它 单位间的数学关系。
两个同类量的测量单位之比。例:km/m=1000, 即1 km=1000 m。
1.22
约定参考标尺
蚀由正式协议规定的量-值标尺。
1.23
标称特性
不以大小区分的现象、物体或物质的特性。例:人的性别。
2
测量
测量:通过实验获得并可合理赋予某量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过程。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
2.1
计量/计量学
活动。计量学: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计量学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的所有方面,而不论其测量不
1.19
数值方程
基于给定量方程和特定的测量单位,各个量的数值间的数学关系。
1.20
序量
由约定测量程序定义的量,该量与同类的其他量可按大小排序,但这些量之间无代数运算关系。例:石 油燃料辛烷值。
1.21
量-值标尺/序量-值标尺
测量标尺:给定种类量的一组按大小有序排列的量值。序值标尺:例:石油燃料辛烷值的标尺,序量值标尺可根据测量程序通过测量建立。
“量”从概念上一般可分为诸如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或分为基本量和导出量。基本量: 在给定量制中约定选取的一组不能用其它量表示的量。基本量可认为是相互独立的量,因其不能表示为 其它基本量的幂的乘积。 导出量:量制中由基本量定义的量,在以长度和质量为基本量的量制中,质 量密度为导出量。
1.4
量纲/量纲为一的量
评定
同于测量不确定度A类评定方法对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进行的的评定。
3.19
合成标准/相对标准不确 绝对:由在一个测量模型中各输入量的标准测量木确定度获得的输出量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相对:标
定度
准不确定度除以测得值的绝对值。
3.20
定义的不确定度 由于被测量定义中细节量有限所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
3.21
2.5
比对/校准
程。校准:在规定条件下的一组操作,其第一步是确定由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则是用此信息确定由示值获得测量结果的关系。这里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都具有测量
不确定度。
2.6
校准图/校准曲线 表示示值与对应测量结果关系的图形/曲线。
2.7
校准等级序列
从参照对象到最终测量系统之间校准的次序,其中每一等级校准的结果取决于前一等级校准的结果。
测量仪器/计量仪器 又称计量器具:单独或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组合,用于进行测量的装置。
4.2
测量系统
一套组装的并适用于特定量在规定区间内给出测得值信息的一台或多台测量仪器,通常还包括其他装 置,诸如试剂和电源。
4.3
指示式测量仪器 提供带有被测量量值信息的输出信号的测量仪器。
4.4
显示式测量仪器 输出信号用可视形式表示的指示式测量仪器。
1.9
国际单位制(SI)
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批准采用的基于国际量制的单位制,包括单位名称和符号、词头名称和符号及 其使用规则。
1.10
法定计量单位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使用的测量单位。
1.11 基本单位/导出单位 基本单位:对于基本量,约定采用的测量单位。导出单位:导出量的测量单位。
1.12 制外测量/计量单位 简称制外单位,不属于给定单位制的测量单位。
确定度大小和应用领域。
2.2
测量原理/测量方法
测量原理:用作测量基础的现象。测量方法:对测量过程中使用的操作所给出的逻辑性安排的一般性描 述。不同方式:如替代测量法、微差测量法、零位测量法、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
2.3
测量程序
蚆根据一种或多种测量原理及给定的测量方法,在测量模型和获得测量结果所需计算的基础上,对测量所 做的详细描述。
敏感器
测量系统中直接受带有被测量的现象、物体或物质作用的测量系统的元件。
4.9
检测器
当超过关联量的阈值时,指示存在某现象、物体或物质的装置或物质。
4.10
测量链
从敏感器到输出单元构成的单一信号通道测量系统中的单元系列。
4.11
显示器/记录器/指示器
测量仪器显示示值的部件。/提供示值记录的测量仪器部件。/根据相对于标尺标记的位置即可确定示值 的,显示单元中固定的或可动的部件。
之差的绝对值,例: 对从-10 V~+10 V的标称范围,其量程为20 V。。
5.6
测试区间
工作区间:腿在规定条件下,可由具有一定的仪器不确定度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能够测量出的一组同 类量的量值。
5.7
稳态工作条件
为使由校准所建立的关系保持有效,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工作条件,即使被测量随时间变化。
5.8
量纲:给定量与量制中各基本量的一种依从关系,它用与基本量相应的因子的幂的乘积去掉所有数字因 子后的部分表示。 无量纲量:在其量纲表达式中与基本量相对应的因子的指数均为零的量。
1.5
测量单位/计量单位 简称单位:根据约定定义和采用的标量,任何其它同类量可与其比较使两个量之比用一个数表示
1.6
测量单位符号/计量单位 符号
表示测量单位的约定符号
1.7
单位制
又称计量单位制:对于给定量制的一组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其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及使用这些单位的 规则。
1.8
一贯导出单位/一贯单位 一贯导出单位:对于给定量制和选定的一组基本单位,由比例因子为1的基本单位的幂的乘积表示的导

出单位。一贯单位制:在给定量制中,每个导出量的测量单位均为一贯导出单位的单位制。
4.12
测量仪器的标尺 测量仪器显示装置的部件,由一组有序的带数码的标记构成。
4.13 4.14
标尺长度/分度
在给定标尺上,始末两条标尺标记间且通过全部最短标尺标记各中点的光滑连线的长度。分度:标尺上 任何两相邻标尺标记间的部分。
标尺间距/标尺间隔
间距:沿着标尺长度的同一条线测得的两相邻标尺标记间的距离。间隔:又称分度值:对应两相邻标尺 标记的两个值之差
2.8
计量溯源性、溯源链
通过文件规定的不间断的校准链,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特性,校准链中的每项校准均会引入 测量不确定度;溯源链:用于将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测量标准和校准的次序。
2.9
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 参照对象是实际实现的测量单位定义时的计量溯源性。注:“向SI的溯源性”是指溯源到国际单位制测
4.15
测量系统的调整 为使测量系统提供相应于给定被测量值的指定示值,在测量系统上进行的一组操作。
4.16 测量系统的零位调整 为使测量系统提供相应于被测量为零值的零示值,对测量系统进行的调整。
5
测量仪器的特性
5.1
示值
虿由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给出的量值。
5.2
空白示值
本底示值:假定所关注的量不存在或对示值没有贡献,而从类似于被研究的量的现象、物体或物质中所 获得的示值。
拟测量的量:对被测量的说明要求了解量的种类,以及含有该量的现象、物体或物质状态的描述,包括
2.4
被测量/影响量 有关成分及所涉及的化学实体。影响量:在直接测量中不影响实际被测的量、但会影响示值与测量结果
之间关系的量。
比对: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或指定不确定度范围的同种测量仪器复现的量值之间比较的过
的大于1的数。
3.25
测量模型
测量中涉及的所有已知量间的数学关系。
3.26
测量函数
在测量模型中,由输入量的已知量值计算得到的值是输出量的测得值时,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量的函数 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