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切块车辙试验的必要性探讨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问题综合研究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问题综合研究引言行车噪声低、视线好、舒适度高、轮胎与路面接触摩擦力大、路面柔性高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特点。
沥青路面的这些优点使得其在世界各国得以广泛应用。
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主要采用的是沥青路面材料。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逐步加速,交通量逐年增加,同时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道路交通量中的大型货车占比上升,因此,沥青路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我国各级公路路面建设中主要采用的材料形式。
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典型的黏弹性材料,有的公路甚至刚刚通车2—3年就已出现破损病害,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
车辙是沥青路面病害中最主要的类型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在防治车辙方面尚存在一定的欠缺,加之各地情况不尽相同,使得车辙损害成为道路损坏的一个主要现象。
高速公路路面材料性能与交通荷载分析本文依托项目情况如下:密涿支线是山西煤矿外运的重要通道,货运车辆超载现象严重,调査表明,此段道路的车辙、拥包等现象严重。
这种现象在河北省和其他省市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均广泛存在。
由此看来,结合当下我国道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和交通量增长趋势,对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及其材料在抗车辙性能方面进行深人研究,为以后的高速公路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用来更好地完善施工图设计与实地施工质量,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路面材料性能的气候影响因素分析阳光直射、外界温度、雨雪天气即本文中定义的气候条件,是路面结构所处的外界环境因素。
外界环境因素中各个因素都会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由于浙青混合料自身热量难以散发的特性,路面聚集的热量难以短时间挥发,当热量聚集时,沥青混合料的流变性增强,在车辆荷载的不断重复作用下,路面形成累积变形,即拥包和车辙损坏。
车载重量车辆的荷载越大,车辆对于路面造成的损坏就越大。
尤其是当路面温度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下降时,路面结构受到外力荷载作用,内部结构改变,变形极易形成,最后导致路面整体破坏,最终影响道路的整体使用性能。
抗车辙的沥青路面设计问题探讨——基于车辙试验的车辙预估研究

科技信息
0建筑 与工程 0
S IN E IF R T O CE C N O MA I N
20 06年
第 1 期 1
抗车辙的沥青路面设计问题探讨
基 于车 辙 试 验 的 车辙 预 估 研 究
王喜 军 芦巧 巧 王 锋 ( 安市 市政 设计 研究 院 陕 西 西安 7 0 6 西 1 0 8)
摘 要: 于按照现行 沥青路 面和 沥青混舍料设计 法所设计的路面 , 以保证 道路在变通荷栽 、 鉴 难 气候 条件 的共 同作 用下不出现过 量车辙 . 本 文提 出了采 用车辙试验 , 通过 三维有限元程序计算确 定材料 永久变形参数 。 并在对现有沥青混合抖 高温变形的系统试验研 究基 础上 . 结合理论
分析 提 出车 辙 顸 估 模 型 , 对 有 关参 数 的确 定 作 简要 探 讨 。 样 既 能 够 避 免 单 轴 蠕 变试 验 的 不 足 。 能 达 到 路 面结 构 设 计 和 材 料 组 成 设 计 的 一 并 这 又
体化 , 以期提 出适合我 国国情 的车辙预 估方 法, 为我 国路 面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 车辙 ; 预估过量的车辙会降 低道路 的服务能力和行 车的舒适性 。 因此 , 任何合 理的沥青路 f结构设计和混合料设 汁都不应忽视抗车辙问题 。 6 ; i 我国高等级道路路 面结构 设计的指标 为路 面容许弯 沉及各层 容 许弯拉应力 , 主要考 虑的是路 面结构的整体 强度及稳定性 。 其 而未将 高等级 道路路 面抗车辙能 力考虑其 中。因此 . 按现行沥青路面 没计法 所设计的路面 以保 证道路 在交通荷载 、 候条件 的共 同作用下不 难 气 出 现 过 量 车辙 目前 . 国 路 商 车 辙 的 防 止 与控 制 只 能 通 过 沥 青 混 台 料 的组 成 设 我 计来变现 传统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无论是马歇尔法还是维姆法 , 或者 是在马歇尔法中增设 轮辙 试验动稳定度作为混合料抗车辙检 验指标 , 均着眼 于沥青混合料 材料 本身 。 而未考虑沥青层铺筑厚度及道路 的使 用 条 件 等 因 素 对 路 面 车 辙 的 影 响 。 因 此 , 现 行 的 沥 青 混 合 料 设 计 方 按 法也很难保证道路在交通 荷载 、 气候 条件的菇同作用下不 出现过量车 辙。 本文在对现有沥青混合料高温变形的系统试验研究基础 【 结台 二 , 理 论 分 析 提 出以 车 辙 试 验 为 基 础 、 层 应 变 法 为 理 论 指 导 的 车辙 预估 测 修 正 以 模型 , 并对有关参数的确定作 简要探 讨。 首先 , 我们来看看现有的沥青 (1 2用三维有限元法计 算车辙板内平均应力 8 。 路 面 车辙 预 估 方 法 () 定任意时刻 S 由车辙试验和三维有限元确定的广义沥青 3确 . ( 2现 有 的 沥 青 路 面 车辙 预估 方 法讨 论 . 混 合 料 劲 度 ) 。 21 , 统计法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进行三轴试验 ,建立 沥青层 的永 () 行沥青劲 度 S 4进 的计算 , 温度取试验温度 T 。 (1采用把反复荷 载累计作用时间用 于沥青混合料蠕变特性解析 5 久 变 形 同 荷 载 及 材 料 特 性 之 间 的 统 计 关 系 式 , 此 基 础 上 , 合 路 面 在 结 结 构 应 力 分 析 及 胄 关 的 材 料 性 能 试 验 , 定 沥 青 层 在 荷 载 作 用 下产 生 的方法 。 确 确定荷载作用时间 t t 例如 : t。 o 按照 车辙试验 的实际条件 , 车轮
关于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车辙成因与对策的探讨

关于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车辙成因与对策的探讨发表时间:2017-10-17T19:36:07.8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作者:陆晓文张嘉云[导读] 摘要:沥青路面车辙是城市道路最普遍的病害,其的产生会降低路面平整度,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严重的还会破坏路面,降低道路的使用寿命。
湖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检测中心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沥青路面车辙是城市道路最普遍的病害,其的产生会降低路面平整度,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严重的还会破坏路面,降低道路的使用寿命。
通过对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车辙现象的分析,提出了调整优化矿料级配设计和外掺抗车辙剂,提升沥青路面的耐久性能,实现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改善,以解决或降低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
关键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车辙;成因;对策一、车辙形成原因和主要类型1、车辙形成原因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特有的一种破坏形式,表现为沿行车轨迹产生纵向的带状凹槽,严重时车辙两侧出现隆起变形。
车辙的成因非常复杂,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密度低、剪切破坏和基层的垂直变形所造成。
近年来,随着大功率压路机的使用和基层强度的提高,道路基层和土基所产生的永久变形不再显著,目前普遍认为沥青路面结构的车辙主要发生在沥青面层。
2、车辙主要类型根据车辙形成的原因,将其分为以下类型:(1)压密性车辙。
该类型车辙是由于在沥青路面铺筑过程中没有充分压实或为了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碾压造成压实度不足引起的,致使通车后的第1 个高温季节混合料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空隙率不断减小,达到极限的残余空隙率后趋于稳定,形成车辙[1]。
(2)流动型车辙(失稳型车辙)。
沥青路面处于高温状态时,结构层在车轮碾压的反复作用下,荷载产生的剪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使流动变形不断积累形成,通常发生在轮迹带附近,主要由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不足造成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车辙基本上都是这种类型。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及车辙试验研究

目录
01 一、沥青路面车辙的 成因
02
二、沥青路面车辙试 验
03
三、沥青路面车辙预 防措施
04 结论
05 参考内容
沥青路面车辙是公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 车安全性。本次演示将从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车辙试验和预防措施三个方面 进行分析和探讨。
温度也是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重要因素。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材料的强度和 稳定性会降低,容易产生车辙。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沥青路面温度升高, 车辆通过时很容易产生车辙。
水因素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路面中的水分会软化沥青和集 料,降低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加速路面的磨损和老化,从而增加车辙产生的 可能性。
针对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可以采取改进路面设计、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减少 轮胎磨损等预防措施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然而,沥青路面车辙的形 成机理和预防措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解决这一工程问题。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大。在长时间 重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容易产生车辙,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因此, 研究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混合料组成设计对于提高路面质量和延长使 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方法:沥青路面车辙试验可采用试样控制法和现场道路试验两种方法。试 样控制法是通过在实验室中制作一定规格的试样,模拟现场路面的环境和载荷 条件进行加载试验,以评估路面的抗车辙性能。现场道路试验则是直接在道路 上选定试验段,通过实测车辆载荷和环境因素等数据,分析计算路面的车辙变 形量和变形速率。
结果及分析:沥青路面车辙试验结果包括车辙变形量和变形速率两个方面。在 相同条件下,变形量和变形速率越大,说明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越差。通过对不 同因素进行控制,研究其对车辙形成的影响和规律。例如,通过改变车辆载荷、 温度和水因素等条件,观察它们对车辙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的影响,从而找出影 响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关键因素。
探析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病害检测

探析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病害检测摘要: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有着较为优良的行车舒适性能、道路性能、力学性能,还有方便实施养护方面相关工作等多种优势,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已获得广泛运用,在国内的乡村公路到都市当中道路建设各方面,都已得到普遍的采用,而且变成公路建设项目当中首选路面的构造形式。
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进程当中,已重新建设、建设完工以及在建设进程的高速公路当有大量实例应用着沥青路面这个方式。
道路沥青混合材料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中最为常见的材质,有着较为优良粘弹塑性,于一定的激励条件之下将会有塑性的反应以及响应产生,这类塑性的反应以及响应将会于长时间的积累状况之下有车辙问题产生。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检测1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概述与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有其显著的优势,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在日常养护中也更高效、更便捷。
但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柔性路面,具有良好的黏弹塑性特性,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或在受到汽车较大荷载时,车轮迹两侧路面很容易出现剪切变形,从而引发车辙病害。
车辙的形成会给道路的使用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凹陷的路面会使得车辆行驶出现颠簸,雨天积水,影响行车安全,同时剪切变形产生纵向裂缝,使得雨水下渗,破坏基层,甚至路基,降低路面使用寿命。
因此,在沥青路面日常维护中要做好路面车辙病害监测,及时发现路面车辙病害点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治,保障车辆行驶安全,为人民提供良好的驾驶体验。
车辙产生的原因很多,涉及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路面施工的质量,也涉及车辆荷载的大小,但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车辙病害总是以路面条状凹陷为显现特征。
为了合理客观地评估路面技术状况,需要采用专业的检测手段,通过检测数据结果的分析,评定病害的严重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治。
2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的成因2.1 车辙病害的分类第一,结构性车辙。
结构性车辙主要是指在路面上形成轨迹的地方出现凹槽,但是凹槽周围并没有出现明显凸起的车辙。
重交通沥青路面车辙调查与试验分析

重交通沥青路面车辙调查与试验分析摘要:在公路的发展中,重交通的沥青路面车辙是主要的病害之一,对路面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本文笔者就某一路段的沥青路面车辙进行了相关调查,在室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引起车辙的原因,并重点探讨了减少重交通沥青路面车辙的重要措施,目的是为重交通沥青公路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最大限度的发挥公路等基础设施的作用。
关键字:重交通;沥青路面;车辙;调查;试验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作为高速公路路面的最主要病害,车辙对公路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对重交通沥青路面的车辙进行调查和试验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调查和试验,能够得出产生车辙的原因,并可以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得出减少车辙损坏的策略,进而提高重交通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实现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重交通沥青路面车辙的概述在重交通的沥青路面经常出现车辙,是因为受到高温季节重车的影响而产生的塑性积累变形,对交通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沥青和各种材料的性质与级配、路面的施工以及多种外部条件。
在对沥青路面的车辙研究中,人们不断探索提高路面高温抗车辙能力的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目的是减少车辙对交通行业的损坏。
一般而言,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压密阶段、稳定阶段以及剪切流动阶段。
首先,在压实施工会出现孔隙,这些孔隙在高温重压的作用下,形成再压实,其次,在压实的基础上再经过长时间的压密,最后由于在高温作用下的负荷剪切动力大于材料的剪切强度,进而形成了剪切流动。
总之,前两个阶段可以通过优化施工工艺,改进施工技术消除,但是后者是产生车辙的决定性因素。
由此可见,在重交通沥青路面车辙形成中,在车辆负荷作用下的剪切流动是关键因素。
因此,需要对沥青路面的车辙进行调查和试验,得出影响车辙产生的各种因素,进而根据产生车辙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公路的畅通,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进而促进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沥青路面车辙测试方法探讨

沥青路面车辙测试方法探讨摘要:车辙检测是我国公路养护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进而说明沥青路面的测试方法,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对道路工作者施工应用可以提供一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测试方法;防治措施abstract: the rut detection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our country highway maintenance.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auses of asphalt pavement rutting, then explain the asphalt test method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road construction workers can be used to provide some reasonable reference.keywords: asphalt pavement; rutting; test metho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引言随着我国公路系统的发展,沥青公路占总公路里程的比例日益增加。
但是,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起步比较晚,优质的道路沥青比较缺乏,而且在铺设高速公路时路面结构也存在种种问题,因此路面破损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公路养护就成为建后公路最主要的问题。
车辙是道路破损的最常见的病害,对道路的危害最大。
一、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原因沥青路面在缓慢移动或重交通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并留下永久性的微变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微变形会积累并产生车辙现象。
车辙随交通荷载的增大而增加。
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沿轮迹纵向方向的凹陷。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1. 引言沥青混合料在道路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车辙试验是评估沥青混合料性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文将介绍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目的、原理、实施步骤以及试验结果的分析。
2. 目的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混合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车辆运行和道路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该试验可以确定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从而为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 原理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在试验道路上设置固定的行车轨迹,通过模拟车辆的作用来评估混合料的性能。
试验过程中,使用标准试验车辆在试验道路上进行一定次数的行驶,并记录下车辙的深度和形状。
车辙试验主要评价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车辙深度越小,表示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越好。
而车辙形状的均匀性、边缘的水平度也是评价指标之一。
4. 实施步骤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实施步骤如下:1.设置试验道路:选择一段平直且长度适中的道路作为试验道路。
确保道路表面平整、不受污染和损坏。
2.准备试验车辆: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试验车辆,并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3.混合料铺装:在试验道路上铺设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保持其均匀性,并使用压路机对其进行压实。
4.标记行车轨迹:在试验道路上标记出车辙的行车轨迹,确保试验时车辆行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进行试验:按照设定的车速和行驶次数,使用试验车辆在标记的行车轨迹上行驶。
记录每次行驶后车辙的深度和形状。
6.数据分析: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并分析车辙的深度、形状等数据,评估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5. 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车辙深度:根据车辙深度可以评估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试验结果显示,混合料A的车辙深度为XX毫米,混合料B的车辙深度为XX毫米。
因此,混合料A的抗车辙性能优于混合料B。
2.车辙形状:车辙的形状也是评估混合料性能的重要指标。
试验结果显示,混合料A的车辙边缘水平度更好,形状更均匀,而混合料B的车辙边缘存在一定的高低不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 法 不 能 很 好 的与 路 面 实 际 的 高 温抗 车辙 能力 情 况 相符 , 用 现 场 切 割 试 件 进 行 车 辙 试 验 , 以 检 验 路 面铺 93 方 利 可
筑 的 实 际情 况 , 仅 能 直 观 反应 沥青 混 合 料 级 配 类 型 和 路 面 材 料 的 抗 车 辙 能 力 , 可 以 反 应 沥 青 层 与 下 卧 层 之 间 不 还
的粘 结情 况 。建 议 在 施 工 质 量 控 制 过 程 中 应 以 沥青 路 面 切块 车辙 试验 作 为评 价 沥青 混合 料 高 温性 能 的依 据 。 [ 键 词 】车 辙 试 验 ; 面 切 块 关 路 [ 圈 分 类 号 】U4 6 0 中 1 .3 [ 献 标 识 码 】B 文 [ 章 编 号 】10 — 25 20 ) 4 0 5 — 4 文 0 2 10 (0 7 0 — 16 0
若 总质量 乘 10 . 3的系数 , 把 所有 的沥青 混 合 要 料 装入试 模 内 , 当于提 高 了装入试 模 内 的密 度 , 相 此 时密度 为 : . 6×1 0 09 . 3=0 9 88 空 隙 率 为 : 1— . 8 ; (
0 9 88 / . 8 ) 1×1 0 =1 1 % 。 0% .2
维普资讯
第3 2卷 , 4 i h y En i e rn g wa g n e i g
Vo . 2。No 4 13 . Au g. , 2007
沥青 路 面切 块 车辙 试 验 的必 要性 探 讨
车辙 能力 , 同时规 范 中关 于现 场切 块 车 辙试 件 的实
按 马歇尔标 准击 实密 度 乘 以 1 0 . 3的系 数 求算 。 现 ” 场密度 一 般为 马歇尔标 准 密度 的 9 %或 9 % , 求 7 8 要 车辙试 模 内的沥 青混 合料 的填装 密度 与马歇 尔标 准
密度相 同 , 这是 大 于 现场 实 际 压 实情 况 的 。密 实 度 过大 , 使 车辙试 验 的动稳 定度数 据偏 大 , 少施 工 会 不
据。
单位就 是利 用这一 点 , 为 的在 试 验 时增 加 混 合 料 人 的用量 , 高动稳 定度 的数值 。 提
为防 止拌和 、 运 、 压 过程 中质 量 损 失 , 辙 铲 碾 车
试 模装 料 的总质量 乘 1 0 . 3的系数 。在操 作过 程 中 , 发现 总质量 乘 10 . 3的 系数 后 , 很难将 所有 的沥 青混
[ yw r s ut gt t p vm n u bok Ke o d ]rtn s; ae e t t lcs i e c 现行《 验规 程》 中 , 于 沥青 混 合料 车 辙试 试 … 对
验 ( 0 1 —19 ) 试 件 , 定 “ 方 法 适 用 于 按 T 79 93 的 规 本 T 7 3用 轮 碾 成 型 机 碾 压 成 型 的 长 3 0m 宽 00 0 m、 30m 厚 5 0 m、 0mm的板 状 试 件 , 适 用 于 现场 切 割 也
施 方 法与步 骤 , 没有 具 体 的说 明。故 本 文 简要 指 出 现行规 范 中室 内成 型车 辙 试件 的不 足 之处 , 时结 同 合现场 切块 车辙试 验 , 简要 提 出 现场 切 块 的实 施 意 义与方 法 , 议在施 工质 量 控 制 过程 中应 以 沥青 路 建 面切块 车辙 试验作 为评 价沥青 混合料 高 温性能 的依
情况 不能 很好 吻合 。与施 工 的实 际情 况 相 比 , 内 室
制作 车辙 试件 时存在 如下 问题 :
① 规范规 定 “ 本规 程 T 7 2的方 法拌 制 沥青 按 00
混合 料 , 合料及 各 种 材料 数 量 由 1块试 件 的体 积 混
制作 长 3 0mm、 10 m 厚 5 m 板 状 试 件 ” 0 宽 5 m、 0m 。 室 内成 型车 辙试 件得 到 的动 稳定 度 值 有 时很 大 , 而 现场 沥青路 面实 际 的抗 高 温 车辙 能 力 并不 高 , 即室 内结果 不能 很好地 反应 出沥青 混合 料实 际 的抗 高温
合料完 好 的填装 入试模 。 假 设理 论密 度 为 1 设 计空 隙率 为 4 , 马 歇 , % 则 尔密度 为 :1— % = .6 4 09 。
1 实验 室 制 作 车 辙 试 件 时 存 在 的 问题
在 设计 阶 段 , 实验 室 制 作 车辙 试件 的试验 结 果 可 以反应 不 同 的混 合 料 级 配 类 型 的抗 高 温 车 辙 能 力; 在施 工时 , 内成 型 车辙试 件得 到的动 稳定度 值 室 有 时很大 , 现场 沥青 路 面 实 际 的抗 高 温车 辙 能 力 而 并不 高, 即室 内得 到 的数据 与 现场 沥青 路 面 的实 际
胡卫 国 , 宇 峙 李
( 沙理工大学 公路学院 , 南 长沙 长 湖 407 ) 106
[ 摘
要 】现 行 《 路 工 程 沥 青 及 沥 青 混 合 料 试 验 规 程 》(T 5 — 0 0 中 , 青 混 合 料 车 辙 试 验 ( 0 1 — 公 J J 2 20 ) 沥 0 T79
Th c siy Dic s in o ti g Te tf rAs h l v m e t e Ne e st s u so fRu tn s o p atPa e n Cu o k tBlc s
H U eguo.LI Y uz W i hi
( h n s aUnv ri fS in e& T c n lg 4 0 6) C a g h iest o ce c y e h oo y, 7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