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参考]太极拳标准教案
最新最全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太极拳教程》教材第四章“太极拳套路练习”内容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太极拳的基本步型、步法、手法、身法以及全套太极拳动作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步型、步法、手法和身法,熟练完成全套太极拳动作。
2. 培养学生身心合一的太极拳练习意识,提高身体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
3. 通过太极拳练习,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极拳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教学重点:太极拳基本步型、步法、手法和身法的正确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太极拳音乐、录音机、板擦、粉笔。
学具:太极拳服装、运动鞋、拳套(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太极拳音乐,让学生感受太极拳的韵味。
讲解太极拳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价值。
2. 基本动作复习(10分钟)复习太极拳基本步型、步法、手法和身法。
纠正学生动作不规范之处。
3. 全套动作教学(30分钟)分组教学,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指导学生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太极拳套路中具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讲解。
分析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细节。
5.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全套太极拳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学生反馈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六、板书设计1. 太极拳基本步型、步法、手法和身法。
2. 全套太极拳动作流程。
3. 例题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全套太极拳动作,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体会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观看太极拳相关视频,提高自身太极拳水平。
同时,了解太极拳的养生保健作用,将太极拳融入日常生活。
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

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太极拳的全套动作。
教学内容依据《太极拳基础教程》的第二、三章进行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手势、身法和整套动作的连贯性。
二、教学目标1. 熟悉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手势和身法,能够独立完成全套动作。
2. 掌握太极拳的呼吸技巧,将呼吸与动作相结合,达到身心合一的效果。
3. 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理解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哲学内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极拳的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以及全套动作的连贯性。
教学重点: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手势和身法,以及呼吸与动作的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瑜伽垫、太极服装、手表(用于计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太极拳教学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太极拳的优美动作,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健身价值和哲学内涵,让学生对太极拳有更深入的认识。
3. 实践教学(30分钟):a. 教授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手势和身法,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b. 讲解并演示太极拳的呼吸技巧,引导学生将呼吸与动作相结合。
c. 指导学生进行全套动作的连贯练习,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呼吸的协调性。
4. 例题讲解(15分钟):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健身价值和哲学内涵。
2. 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手势和身法。
3. 太极拳的呼吸技巧。
4. 全套动作的连贯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练掌握太极拳全套动作,拍摄练习视频。
2. 答案:视频文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太极拳社团或培训班,深入学习太极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最新最全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全套二十四式的动作要领,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分组练习、个别指导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和爱好,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极拳基本动作、全套二十四式动作要领。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视频、音响设备、太极拳教材。
2. 学具:瑜伽垫、太极服装、饮用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太极拳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 理论讲解:讲解太极拳的起源、发展、特点和作用。
3. 实践操作:(1)基本动作学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逐一纠正动作。
(2)套路学习: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学生互相交流。
(3)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太极拳基本动作2. 全套太极拳二十四式3. 动作要领及呼吸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太极拳基本动作练习、全套二十四式套路练习。
2. 答案:参照教材,结合课堂学习,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太极拳比赛、讲座等,深入了解太极拳文化,提高自身修养。
组织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提升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性4.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5. 板书设计的信息化6.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结合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
在太极拳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基本动作的规范性,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针对全套二十四式,教师需对每个动作进行详细分解,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的具体性1. 知识与技能:掌握太极拳基本动作,能流畅地完成全套二十四式。
太极拳标准教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体育课教案课型:体育保健课任课教师:授课班级:学年学期一年级保健体育课第一学期进度体育保健课程理论讲稿(太极拳)一、大学体育的目的、任务二、太极拳运动的源流及特点三、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要求四、学练太极拳注意事项五、本学期的任务六、课堂常规一、源流1、长拳:动作似长江之水滔滔不绝2、绵拳:取绵绵不断之意3、十三式: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五步(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4、十八世纪末,山西王宗岳用《周子全书》中阴阳太极哲理解释拳义,著《太极拳论》,从此,普遍采用“太极拳”这一称谓。
据说太极拳创始人有①南北朝梁拱月②唐代许宣平③元末明初张三丰④明朝末年陈王庭,据考证比较可靠的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庭(公元170 0-1680)。
二、流派及特点1、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庭特点:架式宽大低沉,运行螺旋缠绕,强调由松柔入、运柔成刚、间或归柔、间或发力、跳越振足等动作。
2、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蝉(1799-1872)河北永年县人,从师陈长兴练功十八年。
特点:架式舒展、动作和顺、姿势美观大方,要求绵里藏针。
3、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1870-1942),满族人特点:以柔著称、小巧细腻、斜中求直。
4、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1812-1880)特点;动作轻灵、步法轻捷、紧凑缠绵、开合明显。
5、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1861-1932),河北定县人特点:架高步活、转换轻盈、步法进退相随、运转开合相接。
6、新编太极拳以杨式太极为基础,吸收吴式、孙式的平圆手法和武式、孙式的撤步、跟步练法,采用发劲的陈氏,其动作左右对称。
三、基本要求1、松静自然:练习时要求身体放松,心情安静,周身舒适,思想集中,用意念引导拳式动作和劲力的运用,要求神态自然,配合呼吸自然和动作协调、自然。
2、姿势正确:①头部②躯干③四肢练习时,动作要协调完整,上下相随,周身相和(指身体的上下肢、腰、眼的配合)。
2024年最新太极标准教案(

2024年最新太极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太极拳教程》第二章“太极拳基本动作与组合”,具体内容为“太极基础八式”。
详细内容包括太极桩功、太极步、云手、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和收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太极基础八式的动作要领,了解太极拳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身心协调、内外兼修的太极拳素养。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和柔韧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极步的协调性、云手和野马分鬃的动作连贯性。
教学重点:太极桩功、云手、手挥琵琶的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响设备、太极服装。
学具:瑜伽垫、毛巾、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太极服装,现场演示太极基础八式,让学生感受太极拳的韵味。
学生模仿教师动作,初步体验太极拳的柔和、缓慢特点。
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太极基础八式的动作要领和呼吸方法。
分析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心理调节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别讲解太极桩功、云手、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等动作,强调动作细节。
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
4.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针对性练习。
5. 组合练习(10分钟)学生将所学的太极基础八式连贯起来,进行组合练习。
教师指导,强调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6. 课堂小结(5分钟)鼓励学生在课后坚持练习,不断提高。
六、板书设计1. 太极基础八式2. 内容:太极桩功太极步云手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收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太极基础八式组合练习。
2. 答案:将所学的太极基础八式连贯起来,进行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程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历史文化,观看太极拳比赛视频,提高学生的太极拳兴趣。
鼓励学生参加太极拳社团,进一步学习太极拳。
大学体育武术太极拳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授课班级:XX年级XX班授课时间:每周二、四第3、4节授课地点:体育馆任课教师:XXX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3.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太极拳基本手型、步型2. 太极拳基本手法、步法3. 太极拳套路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步型,以及套路练习。
2. 难点:太极拳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稳定性。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让学生了解动作的原理。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太极拳动作,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太极拳动作要领。
4.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改进不足。
五、教学步骤1. 热身运动(10分钟)- 原地跑步- 原地跳跃- 手臂、腿部拉伸2. 讲解与示范(20分钟)- 讲解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步型- 讲解太极拳的基本手法、步法- 教师示范太极拳套路3. 学生练习(30分钟)-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太极拳套路-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4. 组内练习与交流(20分钟)-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动作要领- 教师对各组进行点评和指导5. 放松运动(10分钟)- 慢跑- 轻松的拉伸运动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太极拳动作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稳定性3. 学生对太极拳的喜爱程度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了身体素质,增强了体质。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太极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最全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2

最新最全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太极拳教程》第3章至第6章的内容进行设计,详细涵盖太极拳的基本功、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太极拳养生原则及太极拳应用技巧。
1. 教材章节:第3章:太极拳基本功第4章: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第5章:太极拳养生原则第6章:太极拳应用技巧2. 详细内容:太极拳基本功:包括太极步、太极桩、太极腰、太极臂等基本动作练习。
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包括起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等动作。
太极拳养生原则:介绍太极拳的呼吸、放松、动静结合等养生原则。
太极拳应用技巧:实战中的攻防技巧、推手练习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培养学生太极拳养生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太极拳的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以及太极桩的稳定性。
2. 教学重点: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套路以及养生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乐播放器、太极拳书籍、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瑜伽垫、太极扇、太极剑、护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播放太极拳教学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太极拳的魅力。
教师现场演示太极拳的基本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功教学(20分钟)教授太极步、太极桩、太极腰、太极臂等基本动作。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 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教学(40分钟)教授起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等动作。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 太极拳养生原则讲解(20分钟)介绍太极拳的呼吸、放松、动静结合等养生原则。
学生进行呼吸练习,体验太极拳的养生效果。
5. 太极拳应用技巧教学(20分钟)教授实战中的攻防技巧、推手练习等。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太极拳基本功太极步、太极桩、太极腰、太极臂2. 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起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等3. 太极拳养生原则呼吸、放松、动静结合4. 太极拳应用技巧攻防技巧、推手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课后练习太极拳基本功,每个动作至少练习10分钟。
(完整版24式太极拳优质教案全集

(完整版24式太极拳优质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完整版的24式太极拳。
教学内容依据《太极拳普及教材》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基本动作、以及24式太极拳的完整套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健身价值。
2. 让学生熟练掌握24式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极拳的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以及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教学重点: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24式太极拳的套路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乐播放设备、太极拳动作分解图。
2. 学具:瑜伽垫、太极服装、饮用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太极拳的历史起源和健身效果,引发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
2. 理论知识学习(5分钟):讲解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如呼吸、动作、节奏等。
3. 基本动作练习(10分钟):教授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如太极步、太极掌、太极腿等。
4. 24式太极拳套路学习(1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跟随教学视频学习24式太极拳套路。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设置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太极拳。
6.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讲解和纠正。
7.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音乐独立完成24式太极拳套路,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24式太极拳教学2. 内容:a. 太极拳基本理论b. 24式太极拳动作要领c. 呼吸与动作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练掌握24式太极拳套路,录制练习视频。
2. 答案:视频提交至班级群,由教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太极拳的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以及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录制练习视频及教师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课教案
课型:体育保健课
任课教师:
授课班级:
学年学期
一年级保健体育课第一学期进度
优质参考文档
体育保健课程理论讲稿(太极拳)
一、大学体育的目的、任务
二、太极拳运动的源流及特点
三、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要求
四、学练太极拳注意事项
五、本学期的任务
六、课堂常规
一、源流
1、长拳:动作似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2、绵拳:取绵绵不断之意
3、十三式: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五步(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
4、十八世纪末,山西王宗岳用《周子全书》中阴阳太极哲理解释拳义,著《太极拳论》,从此,普遍采用“太极拳”这一称谓。
据说太极拳创始人有①南北朝梁拱月②唐代许宣平③元末明初张三丰④明朝末年陈王庭,据考证比较可靠的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庭(公元1700-1680)。
二、流派及特点
1、陈氏太极拳
创始人:陈王庭
特点:架式宽大低沉,运行螺旋缠绕,强调由松柔入、运柔成刚、间或归柔、间或发力、跳越振足等动作。
2、杨式太极拳
创始人:杨露蝉(1799-1872)河北永年县人,从师陈长兴练功十八年。
特点:架式舒展、动作和顺、姿势美观大方,要求绵里藏针。
3、吴式太极拳
创始人:吴鉴泉(1870-1942),满族人
特点:以柔著称、小巧细腻、斜中求直。
4、武式太极拳
创始人;武禹襄(1812-1880)
特点;动作轻灵、步法轻捷、紧凑缠绵、开合明显。
5、孙式太极拳
创始人:孙禄堂(1861-1932),河北定县人
特点:架高步活、转换轻盈、步法进退相随、运转开合相接。
6、新编太极拳
以杨式太极为基础,吸收吴式、孙式的平圆手法和武式、孙式的撤步、跟步练法,采用发劲的陈氏,其动作左右对称。
三、基本要求
1、松静自然:练习时要求身体放松,心情安静,周身舒适,思想集中,用意念引导拳式动作和劲力的运用,要求神态自然,配合呼吸自然和动作协调、自然。
2、姿势正确:①头部②躯干③四肢
练习时,动作要协调完整,上下相随,周身相和(指身体的上下肢、腰、眼
优质参考文档
的配合)。
腿的要求:轻提轻落,迈步如猫行,退步如抽丝,双腿保持一定宽度使自己稳定放松,间隔左右15-30厘米。
手臂要求:保持弧形,五指放松。
3、内外结合,完整统一
四、学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1、太极拳入门三阶段:打基础、搭架子、练劲力
2、须知:①动作姿势要规范(初学者易出现腿快手慢现象)②循序渐进③运动量适中④持之以恒
3、卫生常识
①练习时选择环境好的地方
②精神不佳,生病发作时不宜练
③穿着宽松得体
④心平气和,用鼻呼吸
⑤保证睡眠,以乐观态度,参加锻炼
(一)太极步伐:指双脚移动的方式
1、上步:双脚前进一步;
2、退步:前脚后退一步;
3、跟步:后脚向前移动半步;
4、开步:脚平行横移一步;
5、并步:
6、侧行步:重心平移,点起点落。
(二)太极步型:指完成动作的定势动作
1、弓步:前脚弓,后腿自然蹬直,膝放松。
2、虚步:重心于后腿,前脚点地或脚跟着地。
3、独立步:一腿支撑,一腿提起高于水平。
4、仆步:一腿伸直,一腿下蹲,双腿踩住地面。
(三)太极手型:
1、勾手:五指并拢,勾尖向下。
作用:抓住对方,例如下势独立,勾住手腕,从下方出击。
2、掌:五指自然伸开,舒松,掌心内含。
3、五指屈握拳心,拇指压四指,不紧不松。
(四)太极手法:
1、掤:为了保护自己挡住对方。
2、捋:向右后牵引对方。
3、挤:双手挤压对方。
4、按:后引对手,突然反击。
5、云手:双手交叉划圆,或划平圆,左右拨开对方,然后进攻。
6、穿掌:顺手(腿、身体)穿出。
7、挑掌:由下向上侧掌挑起。
8、架掌:由下向上架开。
9、插掌:向前下方插45°,身体斜30°,力在指尖,(如海底针)。
(五)电教片:二十四式太极拳
体育课课时教案
第二次课
优质参考文档
拇指压在食指上节捏在一起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体育课课时教案
第三次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