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课复习提纲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笔记近反义词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笔记近反义词
第十五课《古诗三首》的笔记如下:
1、【近义词】
破损—破旧均匀—平均显然—明显规则—规律
2、【反义词】
破损—完好均匀—不均规则—不规则潮湿—干燥
3、【重点词解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
篱落:篱笆。
径:小路。
未:没有。
深:深远。
茅檐:茅屋的屋檐。
青青:碧绿的样子。
莲耦:莲花的莲蓬。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菊残:菊花凋谢。
犹有:还有。
傲霜枝:傲霜,傲,坚强不屈。
比喻菊花坚强地盛开在萧瑟的秋风中。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三万:形容极多。
三、九等均为虚指,表示很多的意思。
五干:形容极高。
十干为一纪,十纪为一大衍,合起来即代表极高。
摩天:碰到天。
摩,接触,触及、冒着。
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泪尽胡尘里:指在敌人统治的区域里,老百姓备受欺辱,好像眼泪被风沙吹尽一样,感到干涸而空虚。
胡尘里,指金统治地区。
八下历史5,6单元复习提纲_56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钢铁长城1、建国前后海军的成立及发展情况?①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②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③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
④1974年,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⑤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海军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海军已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⑥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2、建国前后空军的成立及发展情况?①人民空军在是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③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3、导弹部队组建的时间、主要任务、现用名?时间: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主要任务: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现用名: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4、新时代强军之路的新格局?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即东、南、西、北、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海、空、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态度和政策?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时间: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笔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笔记
第15 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 背景: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2. 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3. 内容: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
4. 影响:
- 对非洲: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了非洲的长期贫穷和落后。
- 对欧洲:使欧洲殖民者获得了巨额利润,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对美洲: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 形成过程:
- 17 世纪,英国开始在印度进行殖民活动。
- 18 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 19 世纪中期,完全占领了印度。
2. 影响:
- 对印度:英国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对英国:掠夺了无数的财富,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发展,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鸦片战争:(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2)爆发: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初强占香港。
(3)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内容: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影响: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2)爆发标志: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3)列强罪行:①英、法: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②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4)与中英、中法签订了《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3)1856年秋,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4)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5)性质: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6)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2)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内容:(1)割让给英国;(2)赔偿2100万银元;(3)开放、、、、为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
4.影响:(1)中国沦为社会;(2)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西方列强希望进一步打开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英法联军犯下的罪行: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占领了中国北方的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成为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4.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领导人:2.太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拜上永安北伐天京帝会分王西征陷落兴起全盛由盛转衰失败3.评价:(1)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农民战争,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2)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第4课洋务运动1.目的: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师夷长技以制夷”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代表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
4.内容:前期:口号:“”,创办军事企业:、、。
后期:口号:“”,创办民用企业;、、。
5.评价:(1)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运动;(2)客观上促进了,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起到一定的;(3)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它没有使中国走向的道路。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1.主要战役:(1)平壤战役、(邓世昌壮烈牺牲)、威海卫战役、辽东半岛战役。
2.结果:1895年,签订。
3.内容:(1)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3)增开、、、四处为通商口岸;(4)日本人可以在通商口岸。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5.《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时局图)。
第6课戊戌变法1.领导者:、等;2.过程:(1)序幕:。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主要讲述了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以下是一些主
要的知识点:
1.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的质量更好、更便宜,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 医学:张仲景和华佗是东汉末年的杰出医学家。
张仲景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华佗擅长针灸、汤药、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并创造了五禽戏。
3. 史学: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4. 宗教:这一时期出现了道教和佛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主要教派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佛教在汉末时期传入中国,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医学、史学和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八年级历史第15课笔记

八年级历史第15课笔记一、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发动侵华战争。
直接原因:禁烟运动二、林则徐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地点:广州虎门海滩方法:将收缴的鸦片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三、鸦片战争经过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过程: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林则徐严密设防,英军无隙可乘。
英军转而沿海北上,在浙江、福建发动进攻,结果也是节节失利。
结果:1842年8月,英舰驶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
四、中英《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8月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派驻领事、派驻总督、自由贸易等。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五、鸦片战争的影响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经济上: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
思想上: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六、三元里抗英斗争时间:1841年5月29日地点:广州三元里村意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显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反抗决心。
抗英斗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了人们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作斗争的信心。
七、左宗棠收复新疆时间:19世纪70年代(同光年间)经过:阿古柏侵占新疆并自立为汗,俄国侵占伊犁。
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经过几年艰苦战斗,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行省,以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左宗棠被誉为民族英雄。
意义:粉碎了英俄分裂祖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西北边防的安全,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同时,对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知识点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钢铁长城知识点1陆、海、空军的建设陆军:新中国成立后,由单一兵种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此后相继建立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行制造的核潜艇(1974年)。
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xx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空军: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飞机由从国外购买到仿制再到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改革开放后,空军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知识点2导弹部队的发展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主要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目前装备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
xx年,该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知识点3新时代强军之路xx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
军队改革取得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知识点1陆、海、空军的建设陆军:新中国成立后,由单一兵种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此后相继建立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张骞通西域
1、西域: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
击匈奴)
结果(意义):熟悉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以及他们
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目的: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结果(意义):西域各国派使节回访,汉朝和西域互派使节,交往日趋频繁
4、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对内:沟通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为汉朝经营西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外:打通了一条中国和西方的交通路线,即著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十一、西域都护的设立:
(1)时间:公元前60年
(2)职责:掌管西域事务,保护商旅往来
(3)意义: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十二、丝绸之路Array 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2、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
路线:广东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印度半岛南
端和斯里兰卡岛
3、丝绸之路的意义: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
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4、东汉班超经营西域
班超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
166年大秦派使者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
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