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2节 巴西 学案5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第九章第二节巴西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第九章第二节巴西导学案设计

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巴西的民族构成及文化特点。

2.能读图说出巴西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及气候特征、河流、地形区分布。

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重点难点重点:巴西的民族融合。

自然环境特点。

工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的关系。

难点:种族、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工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的关系。

自主学习1. 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2.巴西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

3.农业仍然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在品种众多的农作物中,热带经济作物,如_____、_____、_____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为巴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巴西的经济长期把持在_____者手中,单一生产_____产品,_____工业不发达,是这一时期巴西经济最显著的特征。

合作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P82—83,回答下列问题:1.巴西同整个拉丁美洲一样,其开发的历史具有浓厚的色彩。

2.在巴西,黑白混血种人占﹪,所以,从巴西就可以看出,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种人的社会。

3.在巴西这个民族大熔炉里,其文化是由来自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而形成的拉丁美洲文化。

活动二:阅读教材P85图9.20,回答下列问题:1.巴西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五位,其领土大部分位于赤道与线之间,所以,巴西是世界上拥有(温度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气候。

由于赤道穿过其领土的北部,巴西又是一个地跨两半球的国家,但大部分位于半球。

2.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洋,西部、北部、南部与众多国家相邻。

3.巴西的地形以、为主,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反馈训练1.每年2月下旬,巴西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这一节日是巴西著名的()A母亲节 B狂欢节 C父亲节 D足球比赛节一、单项选择题:2、巴西人口40%的人种是:()A.白种人B.混血种人C.黑种人D.黄种人3、流经巴西的世界最大的河流是:()A.亚马孙河B.尼罗河C.密西西比河D.刚果河4、巴西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A.小麦、玉米、大豆B.羊毛、牛肉、奶酪C.咖啡、甘蔗、柑橘D.水稻、花生、油菜5、(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域名称:②洋(2)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图中字母代号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巴西1. 教学目标1.利用巴西地形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和首都。

2.结合巴西的地形图、气候类型图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状况。

3.举例说出巴西在热带雨林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2. 教学重点/难点巴西在热带雨林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3. 教学用具课件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三幅图片,分别为足球、狂欢节、烤肉和咖啡,问学生三幅图片是哪个国家的代表?学生经国预习知道是巴西,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巴西这个国家的基本情况。

新授新课:一、民族大熔炉以卞卡同学的家庭组成为例子,让学生说出其家庭特点生:人种复杂(幻灯片)三句有关巴西人种特点的话,判断正误师:饼状图可见,白色人种最多,但与混血人种相当。

巴西的文化具有很多地域文化的特征。

幻灯片显示巴西独特的文化。

二、巴西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观察地图册或者幻灯片的巴西基本地理位置图,看巴西主要位于哪两条特殊的纬线之间?主要位于什么温度带?生: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热带师:热量充足2. 海陆位置巴西濒临哪些大洋?生:大西洋3. 半球位置幻灯片呈现巴西的经度范围,结合上学期所学的知识,能不能判断出来他的半球位置?生:北半球,西半球二、地形特征学生找出巴西两个主要地形区、一条河流,教师讲解其特殊性。

学生结合幻灯片两幅图说出地形区和气候的对应关系。

三、农业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巴西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学生通过自学的形式找出巴西主要的农作物有什么?哪些经济作物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咖啡王国、甘蔗、柑橘),哪些粮食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大豆、玉米、水稻)?四、工业1.学生读图填空,找出巴西主要矿产资源、工业部门等。

2.学生读图总结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讲解三个主要城市。

五、热带雨林的保护图片呈现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并总结,动画呈现热带雨林面临的威胁活动一:学生角色扮演成开发商、当地农民、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等,陈述自己对巴西热带雨林的观点。

活动二:比手气,拼实力不同热带雨林的动物对应不同难度的习题,学生选择并回答。

9.2巴西 学案5(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

9.2巴西 学案5(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

课题:第二节巴西(第二课时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城市化问题)课型:新授课我的目标:1、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特征、以及主要城市名称和分布地区;2、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我重点学:主要城市的分布及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我的难点:1、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地形对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的影响2、如何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这样学:图表分析、讨论、比较、合作探究等综合法精彩课堂:Ⅰ、自学知识我展示:{5-8分钟}1.二战前,巴西的经济特点是____ ____,国内的资源、资金绝大部分被________夺走。

2.巴西90%的人口居住在____地带,特别是____部人口特别稠密。

大城市____ ____也集中在这一地区。

3.巴西在西南边境与____国合作,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____。

4.巴西的首都,由原来沿海__ __城迁至中部高原上的___ _城。

Ⅱ、学习目标我了解。

(2分钟)Ⅲ、合作探究我快乐:(20-25分钟)三、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1、二战以前,巴西的经济有何特点?为什么?2、二战以后,巴西的经济又有何变化?巴西的现代工业有何特点?主要分布在哪里?主要是依靠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3、巴西政府主要依靠哪些措施来解决能源不足的?4、巴西主义有哪些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哪一地带?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四、城市化问题:1、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2、圣保罗的城市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城市规模过大有何利弊?3、巴西政府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避免人口的过分集中?Ⅳ、我能掌握我总结:(10-15分钟)(一)考考我能行1、.巴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是( )A.锰矿B.铁矿C.煤矿D.钨矿2.巴西全国90%的电力是依靠( )A.水能发电B.火力发电C.核能发电D.风能发电3.巴西农产品中,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的是( )A.橘汁B.可可C.咖啡D.甘蔗4.巴西现代工业方面,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行列的部门是( )①纺织②石油③钢铁④造船⑤汽车⑥飞机⑦化学⑧食品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②⑦⑧D.③④⑤⑥5.与巴西共同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的国家是( )A.乌拉圭B.圭亚那C.巴拉圭D.阿根廷6.巴西最大的城市是()A.里约热内卢B.巴西利亚C.贝洛奥里藏特D.圣保罗7.巴西人口分布稀少的地区有()A.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全部B.巴西高原东南部C. 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大部分D.东部沿海地带8.有关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亚马孙平原是农业发达地区B.水力资源丰富,江河径流量居世界首位C.首都建在伊斯兰堡,把政治职能为主的首都和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分开D.工业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已成为世界重要的钢铁、造船、汽车等生产国9.读下面两国轮廓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A国的首都是______,东部最大的工业城市是______。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主要介绍了巴西这个国家的地理、人文、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安排在七年级下册,是为了让学生对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材料,生动地展示了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各国地理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巴西这个国家的地理、人文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2.观察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巴西的了解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地图:巴西地图、世界地图。

3.图片:巴西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农业、工业和城市等方面的图片。

4.文字材料:关于巴西的地理、人文、经济等方面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世界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对巴西的兴趣。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学案新版5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学案新版5

第二节巴西学习目标1.能够列举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学会据图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描述其分布特点。

3.说明巴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主学习1.位于巴西北部的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河,该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其中60%在巴西境内。

2.巴西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它的城市人口却占到人口总数的。

合作探究活动:热带雨林的保护阅读教材P87—88,请回答下列问题:1.热带雨林既有为人们提供木材等林产品的作用,又有巨大的效益,其具体作用包括、、、、等。

2.在热带雨林地区修建、发展业、开辟大型,都会造成大片的化为乌有;而巴西的农业实质上也是一种现象,致使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这种掠夺式的开发,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使巴西,而且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3.1992年6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发会议通过了《》,这标志着的观念被世人接受。

课堂检测1.巴西首都市位于()A.巴西利亚亚马孙平原B.巴西利亚巴西高原C.圣保罗东南沿海D.里约热内卢东南沿海2.全世界希望巴西重点保护的自然资源是()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野生动物D.亚马孙河水源3.有关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首都巴西利亚是巴西第一大城市B.多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C.人口多集中在亚马孙平原D.圣保罗是最大的海港4.巴西的迁移农业实质是()A.现代化农业B.节约型农业C.环保型农业D.资源浪费型农业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是河,该河流域覆盖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2)③是首都,④是最大的海港,⑤是最大的城市。

(3)一艘装满铁矿石的货轮从海港④出发到达中国的上海港,途中依次经过经过:洋运河洋到上海。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1.B2.C3.A4.B5.(1)亚马孙热带雨林(2)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3)大西巴拿马太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2课时)》主要介绍巴西的地理、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是继第一课时对巴西的总体介绍之后,对巴西的更深入探讨,旨在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南美洲最大的国家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对巴西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巴西的基本概况。

通过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对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巴西的地理特点、气候类型、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扎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巴西的地理特点、气候类型、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南美洲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巴西的地理特点、气候类型、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河流分布等地理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巴西的气候类型、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案例,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巴西。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相关资料。

2.巴西地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经济状况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

3.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巴西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巴西的基本概况,那么巴西有哪些地理特点呢?2.呈现(10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巴西的气候类型分布图、经济状况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巴西的气候特点、经济状况。

提问:同学们,通过这两张图表,我们能了解到巴西的哪些气候特点和经济状况呢?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巴西的文化特色。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巴西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巴西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巴西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拓展内容,如关注巴西的足球运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话题。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学生可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如通过地图分析巴西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等,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拓展成果和感悟,互相学习和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突破难点。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计算机、地图、地球仪、白板等。
2.课程平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教学课件、相关视频资料等。
3.信息化资源:互联网、在线地图、巴西相关新闻报道、经济发展数据等。
-巴西经济发展不平衡,北方落后于南方,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③巴西的人地关系
-巴西的人地关系复杂,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尤其是在大豆种植和矿产开发等领域。
-巴西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如设立保护区、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巴西的人民对自然环境有深厚的感情,环境保护意识较高,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4)分析巴西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5)研究巴西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了解其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RJ下册教案 第9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2节巴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RJ下册教案 第9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2节巴西

第二节巴西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主要是从世界范围选学不同尺度的区域,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国家,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氛围都极具特色,同时也是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的一个范例。

本节分为三个部分: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介绍的是带有殖民统治烙印的巴西的社会文化和人口构成;发展中的工农业讲述的是巴西在摆脱殖民统治后,大力发展民族经济的概况;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讲述了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学生认识到协调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

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在学习巴西之前,已经学习了九个地区或国家,掌握了一定的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资料中获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巴西的学习相对来说应该比较容易。

教学重点: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物产分布对工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物产分布对工农业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在世界球类比赛中,让中国人骄傲的“国球”是什么?(学生:乒乓球)那么世界上最著名的“足球王国”又是指哪个国家?(学生:巴西)对,巴西人热爱足球运动,球踢得漂亮,脚法娴熟、配合默契、节奏明快,如同跳起了粗犷、急促的桑巴舞,给人以美的享受。

现在就让我们从地理的角度去认识巴西。

二、探究新知(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1.多媒体出示“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图”,学生结合教材“巴西地形和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任务。

(1)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2)说出与巴西相邻的主要有哪些国家。

提示:圭亚那、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阿根廷、乌拉圭等。

(3)从国土面积上看,南美洲哪个国家的面积最大?提示:巴西。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正文,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什么?提示:混血种人数量多。

(2)是什么导致了这一显著特征的出现?提示:从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的殖民者进入巴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学科导学案
课题:巴西课型:新授时间:
主备人:审核人:编号:
班级:姓名:家长签字:
学习目标:
1.能读图说出巴西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能根据巴西区域地图分析自然和经济特征。

2.能初步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

3.能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了解,提出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

重点:说出巴西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巴西的自然和经济特征。

难点:能够说出巴西的民族构成及文化特点;热带雨林的保护与开发问题。

疑难点记录: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方法:观察法、归纳法、讨论法
一:自学
读图了解巴西的位置:
1.从东西半球而言,巴西位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来说,巴西位于____半球。

2.巴西东临_______洋,西临_______洋,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读图了解巴西及拉丁美洲的人口构成特点:1.从右图中可看出,巴西除有一半多的___种人外,还有40%的_____种人,和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一样是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是个民族大熔炉。

2.拉丁美洲的土著居民是__________人。

3.巴西的桑巴舞源于__________的民歌、游戏和__________的鼓乐舞蹈;足球源于_____(国家);狂欢节源于_____洲_____教的节日。

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读巴西略图回答问题。

1.图中地形区:A________平原,B________高原。

2. 从纬度位置看,巴西绝大部分领土位于________(纬线)和________(纬线)之间,属于___带(温度带)。

为其发展热带经济作物提供了有利条件。

3.巴西主要出口的农产品是( )
A咖啡、甘蔗、蕉麻、可可 B.咖啡、玉米、大豆、甘蔗
C甘蔗、棉花、大豆、可可 D咖啡、黄麻、甜菜、可可
4.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位于巴西和________两国的________水电站。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1.分析亚马孙河水量终年丰沛的原因,推测该河流域植被状况如何。

2.请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分析这片热带雨林的形成原因:
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互学:
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什么语言?巴西统用什么语言?为什么?
三、质疑(谈谈自己的收获,提出你的困惑和疑问)
巴西热带雨林地区原始的“刀耕火种”式的迁移农业,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我国在西部的开发建设中,同样会遇到资源和环境的矛盾,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四、小结:(给自己一次精彩展示的机会,交流互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巴西的海陆位置及经纬度特点
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
2.具有浓厚殖民色彩的历史
土著:印第安人(黄种人) 玛雅文明
拉丁文化
3.种族复杂,白种人为主,有大量混血种人
4.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巴西的农业;巴西的资源;巴西的工业
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五、达标测试巩固落实(细心高效的你,赶紧行动起来盘点收获之旅的果实吧)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域名称:
②洋
(2)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图中字母代号为,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
图中字母代号为。

(3)字母F是巴西与(国家共同修建的水电站。

2、每年2月下旬,巴西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这一节日是巴西著名的()
A母亲节 B狂欢节 C父亲节 D足球比赛节
3、当我国正值隆冬季节的时候,巴西南部是()
A.秋季
B.春季
C.夏季
D.冬季
4、巴西人种复杂,其中约占40%的人种是()
A.黑白混血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黄种人
5、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阿根廷
B.巴西
C.秘鲁
D.加拿大
6、巴西首都市位于()
A.巴西利亚亚马孙平原
B.巴西利亚巴西高原
C.圣保罗东南沿海
D.里约热内卢东南沿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