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巴西》

合集下载

巴西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巴西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六、工业
1.读图,找出至少3个巴西的工业城市。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萨尔瓦多
2.读图,说出里约热内卢的工业部门。 纺织工业 钢铁工业 汽车工业 造船工业
六、工业
3.读图,分析里约热内卢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1.附近有丰富的铁、石油、锰等,矿产资源丰富; 2.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广阔; 3.临近海洋,交通便利。
课堂小结
三、人文环境
巴西人喜欢跳桑巴舞。 葡萄牙的民歌、游戏, 非洲的鼓乐、舞蹈,在桑巴舞中的得到完 美的结合。
桑 巴 思考:巴西文化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舞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
为一个民族大融炉,有来自欧洲、非洲、 亚洲等其他地区的移民。在音乐、舞蹈方 面都有十分不同的表现。
四、人种和人口



七、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思考:
1.雨林遭到破坏,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环境恶化
2.比较热带雨林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大小。
生态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
3.巴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是应 该开发还是应该保护,请阅读课本89页图文材料,说说你的 想法。
0°赤道线 °S南回归线
一、地理位置
3.海陆位置
位于南美洲东部 东临大西洋
3二.自、然自环然境环境
1.地形特征
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地形区。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归纳总结巴西的地形特征。 以高原、平原为主; 北部为平原,南部为高原; 地势南高北低
二、自然环境
2.气候
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气候 类型都有哪些?
巴西人口中, 白种人占一半多, 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 混血种人数量多是最大 的人口特征。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巴西-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巴西-课件

二、经济发展较快
• 主要工业:钢铁、 飞机、造船、汽 车及电力(圣保 罗和里约热内卢)
伊泰普水电站
煤、石油不足 水能资源丰富
解决燃料不足 与巴拉圭合作
伊泰普水电站
农业生产
3、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农业—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 居世界第一
热带面积广大
赤道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南回归线
• 森林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 • 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50%。 • 亚马孙河淡水鱼达2000多种。
触目惊心的破坏
亚马孙地区人口增长带来的开发问题
人口的分布
东南沿海人口稠密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首都-巴西利亚
• 巴西原来的首都 为里约热内卢, 偏居东南一角, 对于广大内地的 管理和开发不便。 1956年,巴西 决定将首都迁至 中部高原上的巴 西利亚。
巴西利亚风光
数阅学读使使ຫໍສະໝຸດ 人人精充细实
巴西


西



----葡萄牙民歌、游戏和 非洲鼓乐、舞蹈的完美结合
----原是欧洲天主教的节日 ----起源于英国
巴西人种构成图
40% 6%
一半多
白种人 黑人 混血人种 印地安人 华人和日本人
人口特点:人种复杂
罪恶的殖民主义
单一生产农矿产品 现代工业不发达
获得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后: 单一经济 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
博会
物谈
使使
人人
深敏
沉捷
;;
You made my day!
伦 理 使 人 庄 重 ; 逻 辑 与 修 辞 使 人 善 辩 。
写 作 与 笔 记 使 人 精 确 ; 史 鉴 使 人 明 智 ; 诗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巴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巴西

巴西工业生产一览:
1967——1974年, GDP值连续8年平均以10.1﹪的 速 度递增,创造了“巴西奇迹”。 工业种类齐全:钢铁(世界第六)、

汽车(世界第十)、
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
电力、纺织、制鞋……
尤其是: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信息、军工 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巴西农矿产品地位一览表:
公元800年前后,玛雅人好像同时接到某 种指令一样,突然离开了他们辛勤建造的繁 华城市,放弃了高度发展的文明,大举迁移, 玛雅文明一夜之间消失于美洲的热带丛林中。 天长日久,一切文明都变成了废墟。当16世 纪西班牙人踏上这块土地时,他们看到的只 是断墙残垣和靠采集、狩猎为生,尚处于原 始状态的印第安人。 玛雅文明消失原因不明,现在有大量猜测: 瘟疫、气候剧变、战争、回归故土……
现在 工农业发展迅速
3、建成了目前世界上 最大的什么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
煤、石油不足 解决燃料不足 伊泰普水电站
水能资源丰富
与巴拉圭合作
2、水力资源
伊泰普水电站
位于巴西和巴拉 圭交界处
伊泰普水电站——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 伊泰普(Itaipú)在印地安语中意 为“会唱歌的石头”。整个水 电站坝身长7.7公里,坝高196 米。坝内蓄满水后,形成了面 积达1350平方公里、深度为 250米、总蓄水量为290亿立方 米的伊泰普人工湖。湖的大半 在巴西,小半在巴拉圭境内。 工程的兴建带动了巴西、巴拉 圭经济的发展。
二、选择题:
1、巴西热带经济作物,居世界第一的是:( A A.咖啡 甘蔗 柑橘 B.咖啡 蔗糖 橘汁 C.咖啡 咖啡豆 蔗糖 D.甘蔗 柑橘 蔗糖
2、巴西重要的工业部门有:( A ) A.钢铁 B.石油 C.煤炭 D.宇航 3、巴西的首都: ( C ) A.圣保罗 B.里约热内卢 C.巴西利亚 D.萨尔瓦多 4、巴西人热衷的民间娱乐活动( B ) A.狂欢节 B.跳桑巴舞 C.巴西的足球 D.朝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巴西》-(40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巴西》-(40张)
人口 人种 民族
历史 文化
……
位置


自 然
地形

环 境
气候 河湖

资源
灾害
……
Brasil

南西

洲洋
赤道
10°
°
20°°
30°
资料 美国
• 拉丁美洲(简称拉
美)顾名思义——
通常用来指称美国
以南用拉丁语语言
(如葡萄牙语、西
巴西
班牙语)作为官方
语言的美洲地区 。
如图:
巴西在世界的位置
拉丁美洲有一个面积辽阔的热带大国——巴西
卞卡的一家
我叫卞卡。我的家族有黑 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的 血统。巴西有很多像我家 这样的家庭。
比例
其他, 2% 印第安人,
1% 黑色人种,
6%
黑白混血, 40%
白色人种, 51%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比例
其他, 2% 印第安人,
1% 黑色人种,
6%
黑白混血, 40%
白色人种, 51%
卞卡的一家
我叫卞卡。我的家族有黑种 人、白种人和黄种人的血统。 巴西有很多像我家这样的家 庭。
巴西在世界的位置
拉丁美洲有一个面积辽阔的热带大国——巴西
南美洲气候类型图
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 的平原) 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 的高原)
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0世纪以前的巴西经济 依赖出口农矿产品
咖啡、甘蔗、柑橘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逐渐发展成为工农业大国
巴西利亚——巴西首都
பைடு நூலகம்
采伐森林, 出口木材

最新-人教版地理七下第九章第2节《巴西》优质课件 (共29张PPT)-PPT文档资料

最新-人教版地理七下第九章第2节《巴西》优质课件 (共29张PPT)-PPT文档资料
人口集中于_东__南__沿__海__
发展中的工农业
二战以后巴西的经济
首都:巴西利亚
农业:咖啡、甘蔗、柑橘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工业: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
热 带 雨 林-开发与保护
植物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正在被破坏
修毁路森林、建造林房田火、采灾矿
环境效益: 地球之肺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调节全球气候。
提供良好的 生物生存环 境,维护生 物多样性。
弊 >利
涵养水源,保 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 土壤侵蚀。
亚马孙热带雨林
提供木材、药材、食品 等。(经济效益)
练一练 • 1.下列关于巴西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白种人与黑种人、印第安人很少通婚 B.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 C.混血种人约占40% D.巴西还有少数的日本人和华人
第二节 巴西
狂欢节是欧 洲基督教的节日,
后传到巴西。每 年2月下旬,巴 西各地都要举行 盛大的狂欢活动, 人们载歌载舞, 通宵达旦。
欧洲
巴西人喜欢跳
桑巴舞。葡萄牙 的民歌、游戏, 非洲的鼓乐、舞 蹈,在桑巴舞中
得到完美的结合。 巴西各大城市都 有不少桑巴舞学 校,民间还有桑 巴舞协会。
葡萄牙、非洲
• 4、关于亚马孙森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亚马孙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森林, 亚马孙原始森林产生的氧气占全地球的1/3,被 称为“地球之肺”,仅此一条,就足以说明对它 必须加以保护,保护它就是保护地球,就是保护 人类自己
B.亚马孙的原始森林是可以不停地砍伐的,因 为它可以迅速自身恢复,长出新的森林
巴西国家队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支获得过五次足球世 界杯冠军的球队(分别在1958年、1962年、1970年、1994 年、2002年)。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研究本课时,使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陆地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以及了解巴西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读地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世界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 了解巴西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

3. 学会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解读地图。

三、教学内容1. 巴西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西宽约4,320公里,南北长约4,300公里。

-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总面积为8,511万平方公里。

- 巴西的人口约2.1亿,是世界上人口第六多的国家。

2. 巴西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 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等。

-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糖和芒果生产国之一。

- 巴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石油产量居世界前列。

3. 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解读地图- 学生通过辨认地图上的符号、颜色和比例尺等信息,获取有关巴西地理特征的信息。

- 学生运用图例和比例尺对地图进行解读,理解地理信息。

四、教学方法1. 情景导入:通过展示巴西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未知地理知识的好奇心。

2. 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调查巴西的主要自然资源,并汇报给全班。

3. 图片解读:学生观察并解读巴西地图上的符号、颜色和比例尺等信息。

4. 问答交流: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巴西地理知识的理解。

5. 小结归纳:对本课时所学的巴西地理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评估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

2. 基于学生的问答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巴西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我的理想旅行目的地”作业,要求他们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了解其地理特征和旅游资源,并展示给全班。

2. 给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和纪录片,扩展他们对巴西及其他国家的地理知识。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下册巴西课件(65张ppt)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下册巴西课件(65张ppt)
地形平坦。 有利条件:地形平坦。
合作探究——工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小 组 主 要 探 究 活 动 地 图 选 择
课题一
探究巴西发展农业的地形条件
探究巴西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

课题二
课题三
探究巴西发展农业的河流条件
探究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农、 矿产品)的关系
课题四
合作探究——工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题一
探究巴西发展农业的地形条件
探究巴西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
① ①②③④ ①②③ ①⑤
课题二
课题三
探究巴西发展农业的河流条件
探究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农、 矿产品)的关系
课题四
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二战以后巴西的经济
工业: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
因地制宜
巴西之旅——巴西“两怪”?
助学资料——不可思议的巴西人
最显著的人口特征:
混血种人数量多
巴西—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白种人 黑种人
( 黄 种 人 ) 印 第 安 人
巴西—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卞卡的一家
我叫卞卡。我的家族有 黑种人、白种人和黄种 人的血统。巴西有很多 像我家这样的家庭。
巴西多元的文化——狂欢节、桑巴舞
巴西之旅——巴西“两怪”?
一怪:酒精当燃料。即用甘蔗生产 酒精代替汽油燃料。据估计,全国1500 万辆汽车中有500万辆汽车喝起了酒精! 二怪:炼钢用木材。世界各国基本 上都是用煤炭炼钢的,但是巴西许多炼 钢厂却采用木材炼钢。
合作探究——工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小 组 主 要 探 究 活 动 地 图 选 择
课题一
探究巴西发展农业的地形条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生动地展示了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提高对拉丁美洲地区国家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距离深入理解和运用还有一定距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

此外,学生对外国文化和经济状况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巴西的风土人情以及中巴经贸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巴西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增强学生对国际友好合作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文字材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巴西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巴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3.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讲解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九章第二节《足球王国——巴西》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地理》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两个国家之一---巴西。

巴西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学习者分析】:现阶段的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比较强,地理综合知识能力基础牢固,基本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本节课可以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感受和学习巴西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巴西的社会和文化特点。

2、知道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的城市、地形及主要气候特征。

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2)能力目标
1、归纳独特的拉丁文化的特点。

2、认识到殖民统治对巴西的种族的构成、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3、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培养整体发展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和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巴西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结构差异,并从中认识到单一经济的弊端,进一步理解当在今世界中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引导式讨论教学
【教具】世界政区图、巴西政区图、多媒体课件、巴西地形、巴西主要城市的图片
巴西足球、狂欢节、桑巴舞资料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播放“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短视频
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2016年里约夏季奥运会是在那个国家举办的呢?
学生回答(巴西)板书课题:巴西
大家看大屏幕(出示世界政区图)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2)巴西的社会和文化特点十分鲜明首先我们学习巴西的社会和文化特点。

(板书)一、巴西的社会和文化特点
观察卞卡一家图示,大家讨论回答巴西社会人口的构成特点
大屏幕:白种人占一半、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

板书:混血种人
我们继续了解巴西的特设文化
上面图片是巴西什么隆重的节日呢?
学生回答:狂欢节
板书:狂欢节
巴西狂欢节每年2月下旬举行,人们载歌载舞规模盛大。

巴西狂欢节我国是什么季节呢?观察小视频回答这是巴西什么舞蹈以及特点
播放小视频“巴西桑巴舞”短视频
学生回答:巴西桑巴舞葡萄牙民歌、游戏,非洲鼓乐额、舞蹈的完美结合
板书:桑巴舞
有一种体育运动在巴西随处可见,看大屏幕展示的图片
学生回答:足球
板书:足球
在巴西足球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种运动,巴西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巴西有众多的足球明星,而且不论街头还是沙滩到处可见各种肤色的青年和孩子在踢足球。

(3)我们初步了解了巴西的社会和文化特点,接下来我们探究一下巴西的地形和气候
板书:二、巴西的地形和气候
读图回答,ppt展示图片。

1、巴西地形以()和()为主,有世界最大的高原()占巴西的()和世界最大的平原(),占巴西的(),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河。

2、列举巴西的主要邻国,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是巴西和()合建的。

3、巴西的气候主要是()和()。

4、有()()两条特殊的纬线穿过巴西,巴西主要位于()带。

5、巴西的主要城市,首都(),最大的城市(),曾经的巴西首都,也是举办2016夏季奥运会的城市()
(板书)
1、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2、伊泰普水电站—巴拉圭
3、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
4、大部分位于热带
5、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西利亚
(4)随着我们对巴西的进一步了解,我们接下来讨论学习巴西的工农业
板书: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大家阅读教材、填充图,参考大屏幕图片,回答上图问题
殖民统治时期经济特点(),二战以后经济特点,拥有完整国民经济体系的()业大国。

主要工业部门(),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板书:
1、殖民统治时期,单一经济。

二战后,工农业大国
2、钢铁、造船、汽车、飞机
3、咖啡、甘蔗、柑橘
四、课堂小结:
一、巴西的社会和文化特点
黑白混血种人
狂欢节、桑巴舞、足球
二、巴西的地形和气候
1、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2、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
3、伊泰普水电站—巴拉圭
4、大部分位于热带
5、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西利亚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1、殖民统治时期,单一经济。

二战后,工农业大国
2、钢铁、造船、汽车、飞机
3、咖啡、甘蔗、柑橘
五、课堂练习
1、()、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

2、巴西的首都(),最大的城市()。

3、巴西与邻国巴拉圭合建的大型水电站是()水电站。

4、巴西()、甘蔗、柑橘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5、巴西地形以()和()为主,有世界最大的()高原占巴西的2/3和世界最大的亚马孙平原,占巴西的1/3。

6、巴西领土面积世界第()位,人口世界第()位。

7、巴西的通用语言是()语。

8、巴西储量大、质地优、产量、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是()。

六、作业布置
1.通过学习,用一段文字描述你对巴西的认知。

2.收集关于“热带雨林危机”的材料
七、教学反思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本节课,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巴西足球、奥运会,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我以里约奥运会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

本节节课的重点是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和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以学知识的运用和分析总结能力。

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手段方面还需要加强,争取营造更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