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欧姆定律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二节欧姆定律导学案

学校九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班级: 学生姓名: 导学案编号: 17.2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日期:课题:§ 17.2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自研 自探同步练习 展示 提升 主题一 电流 电压 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结论(阅读p78-79)1.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1)通过导体电流与 有关,而且 越大,电流越 。
(2)通过导体电流与 有关,而且 越大,电流越 。
2. 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请回顾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两个结论是 ,。
主题二欧姆定律及公式1.欧姆定律的内容:2.欧姆定律主要描述了 、 和 之间的关系,这三个物理量用符号分别表达为 、和 , ;这三个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分别是 、 和 , 。
3.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由公式可知电压的计算公式为 ,电阻的计算公式为 。
4.关于公式IU R ,你认为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有关吗?为什么?5.对欧姆定律的理解(1).同体性:同一导体的I,U,R,当电路中有两个或以上的电阻时,可以用角标区分;例如I 1,U 1,R 1;I 2,U 2,R 2;(2)同时性:即同一时间,同一状态。
(例变阻器滑片p位置改变一次,为一个状态)(3).统一性:即统一单位,I,U,R 的单位用A,V, Ω6.I,U,R 三个物理量知二求一,已知U,R,求I,可以用公式 ;已知I,R,求U,可以用公式 ;已知U,I,求R,可以用公式 ;1.、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好. (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电流值为 A . (3)丙、丁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填“丙”或“丁”). (4)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和2.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
初中九年级物理: 17.2欧姆定律(2)导学案

§17.2欧姆定律(2)导学案自学导读·领悟基础知识我能行【学习目标】1、了解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推导串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过程。
2、知道串并电路电阻的关系。
3、会用串并电路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重难点】1.重点:串联电路中电阻关系。
2.难点:推导出并联电路等效电阻计算公式。
【探究归纳】自主预习,完成下列知识准备。
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_I=I1=I2_,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_U=U1+U2_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_ I=I1+I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U=U1=U2_3、欧姆定律的表达式_I=U/R_探究活动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你的猜想是总电阻变大猜想的依据是导体变长问: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1)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右图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右图的A、B之间,合上开关前先预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
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填“大”或“小”)导学设计教学重难点:运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解决电路变化类习题,从而推导出串并联中电阻的关系导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2 分钟)导语:见读书思考目标:课件显示学习目标,师生一起解读二、新课导学( 18分钟)1、自学内容及要求( 10 分钟)结合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完成自主预习及探究活一。
1、交流展示(疑难解析)( 8分钟)(1)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交流评估(2)学生动手做实验或老师做演示实验进行探究。
(3)引导学生进行公式推理。
(4)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3、规律小结( 5 分钟)(2)如果是由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0并联起来,其总电阻又为多少?总结:1.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要大。
17.2欧姆定律导学案

兰西三中学校九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课题:欧姆定律课型新授课主备审核物理组九年级姓名时间小组编号【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2、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重点预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知识链接】课前导学1、电阻一定时, 成正比;2、电压一定时, 成反比。
课堂导学猜想与假设:导体中的电流可能跟 和 等因素有关。
由于电流可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故应用的实验方法是探究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1、 实验器材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学习过程】或【学习内容】3、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4、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R = Ω电压U(V)电流I(A)5、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电阻的U—I关系图象6、分析数据和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探究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1、实验中要改变的量;要控制不变的量是;怎样达到这一目的2、实验电路图3、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阻值和电流值U = V电阻R(Ω)电流I(A)4、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每个电阻的R—I关系图一是鼓励,多给那些平时不回答问题的学生表达的机会,二是让学生在课前(回答前)做充分的准备,只有心中有了底,才敢站起来。
但总的来讲,不知道学生是怎么感觉的,我觉得课没有新意,有一种模式化的感觉,可能是课堂新教学的新鲜感已渐渐淡化的缘故,对于我来讲,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模式就是用来打破的,可能打破它为时尚早,但这是迟早的事。
然而,突破口在哪里?下一个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课的目标定位在知识上,再好的课层次也不会很高,用知识去培养学生,发展学生,锻练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学知识,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可能下一步的出路也就在这里。
象5、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归纳小结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可表示为:【学案整理】1. 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0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0A,如果将其两端的电压减少到2.0V,导体中的电流变为()A.2.0AB.0.25AC.3.0AD.0.50A2、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星将实物连接成如图23甲所示。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 欧姆定律导学案(人教版)

第二节 欧姆定律
一、课前展示:
二、导课亮标: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3.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三、自主学习与探究
(一) 知识链接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 探究新知
(一)阅读教材P78页,思考下列问题: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怎样?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
四、汇报展示与精讲点播:
(一)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欧姆定律中的 I 、U 、R 都是指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
同时欧姆
定律中三个物理量具有同时性。
(2)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为U = IR 、R =U I 。
(3)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二)完成下面例题:
五、拓展训练:
1.P79 1、2、3、4
2.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将它与R2并联后,总电阻为5Ω,若将R1与R2串联,则
总阻值为()
A.20Ω
B.15Ω
C.10Ω
D.5Ω
3.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30和10Ω,把它们串联起来,其总电阻是()
A.40Ω
B.30Ω
C.20Ω
D.7.5Ω
4. 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如果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
减少到2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0.25A
B.0.5A
C.2A
D.3A
六、叙谈收获
七、有效作业。
17.2欧姆定律导学案(樊引霞)

设计者:李建萍 审核:李小佩 时间:10.20 班级: 姓名:17.2欧姆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示。
2. 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 掌握解简单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自学指导】阅读课本78页“欧姆定律”部分内容,自学姆定律及其公式,用红笔勾画重点知识,对自己不能理解的做上标记,以便在后教中学习。
【自学检测】【知识点一】:欧姆定律1.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三者有什么关系(欧姆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欧姆定律公式:3【知识点二】:欧姆定律的应用对于一个导体,只要知道电流、电压、电阻中的两个量,就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量(由二知三)练习:一段阻值为20欧的导体,接在4伏的电源两端,通过的电流是________.【后教】交流讨论:1.某同学认为:“由R U I =变形可得IU R =”,这表明,“导体的电阻R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为了解题方便和避免错误,解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注意:1.公式RU I =反映了导体中的电流I 决定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大小。
2.公式IU R =是变形公式,它反映了导体中的电流I 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 、电阻R 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只要知道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就可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但电流和电压并不决定导体电阻的大小。
3.公式U=IR ,可用来计算导体两端的电压,只要知道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大小,就可以计算出导体两端的电压。
4.公式中的I 、U 、R 对应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的同一导体,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脚标区分;同一导体(即R 不变),则I 与U 成正比;同一电压(即U 不变),则I 与R 成反比。
17.2欧姆定律导学案

17.2 欧姆定律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度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到欧姆定律;2.理解欧姆定律,能使用欧姆定律解决生活中的电路问题;3.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理解U R I =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逻辑思维水平,通过实验体验物理探究的成就感。
【重点】使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难点】理解U R I=的意义 二、新知导学【温故知新】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成反比。
【欧姆定律】1、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与导体的电阻成 。
2、表达式:I ——电流,单位: U ——电压,单位: R ——电阻,单位:三、学以致用任务一:在干燥条件下,人两手间的电阻最大为5000Ω,如果两手抓在了36V 的电源两极上,会不会有以上难受的感觉?任务二:现有一支试电笔,试电笔内有非常大的电阻,人体的电阻比它小的多(计算时可忽略人体电阻)。
人使用试电笔接触220V 的电压时,要使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8mA ,请问试电笔的电阻至少要多大?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任务三:1.小明手上有一个铭牌模糊的定值电阻,他想知道电阻值多大,你有没有办法协助他? ①测量哪些物理量? 、 ②设计电路图 ②利用公式 ,可得出R 。
2.小明测出定值电阻阻值为5Ω,电流表示数是0.5A ,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V 。
若电压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此时该电阻阻值为 Ω。
3.通过U R I,小明推导出:导体的电阻R 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你同意吗?请你通过实验检验你的想法。
① 为了完成实验,你需要在电路中接入②记录数据,分析归纳电路图 ③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 。
17.2导学案: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分析归纳得到欧姆定律;2、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3、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解题习惯。
[学习重点]欧姆定律的理解以及表达式、变化式的意义和应用; [学习难点]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1、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 、 、 和 有关。
2、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电流: 电压: 3、在上节课的实验中我们用到什么实验方法? 。
4、通过上节课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以下结论: 当 一定时,通过导体的 跟导体两段的 成正比; 当 一定时,通过导体的 跟导体的 成反比。
二、自主学习: (一)欧姆定律1、经过科学家对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大量研究,发现上述结论对于大多数的导体都是成立的,并进一步归纳得出欧姆定律,请你写出欧姆定律的内容: ; 2、用公式表示: ; 3、符号的意义及单位:U —— 电压 —— 伏特 ( V ) R —— —— ( ) I —— —— ( ) ※注意点:(1)同一性: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2)同时性:对于同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时,流过的电流就会变化,因此必须是同一时刻导体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的电流;IUU1 U2 I4、欧姆定律表达式经过转换,可以得到哪两个变形式? ;5、对变形式的理解:1)由变形式 可以求某个电阻(或者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思考分析:小明从上述变形式得到“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的结论,你认为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
(2)有变形式 可以求某一段导体的电阻,思考分析:小雅从此变形式得到“电阻的大小与它两端的电压,以及流过的电流有关”的结论,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反馈练习一1、由欧姆定律R U I =推得IU R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B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V 时,导体的电阻为0 ΩD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无关 用欧姆定律求电压 U2、一个电烙铁的电阻是0.1 K 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 ,加在电烙铁上的电压是多少?用欧姆定律求电阻 R3.某手电筒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5V ,用电流表测得流过的电流是250mA ,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4、某同学把甲、乙两电阻接入电路,得到两电阻中的电流随电压 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电阻阻值的大小为R 甲____R 乙【达标检测】1、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 ,它的电阻是 ;当它两端的电压为6V 时,它的电阻是 ,通过它的电流为;当它两端的电压为0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它的电阻是 。
(导学案)欧姆定律

课时17.2《欧姆定律》导学案探究点一欧姆定律1.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并指出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及各物理量的单位。
答: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U RI:电流,单位:安A;U:电压,单位:伏V;R:电阻,单位:欧Ω。
探究点二理解欧姆定律2.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变形得到R=UI。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3.一段导体接在电压可调的电源上,如图所示。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为原来的2倍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B.导体的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C.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D.导体的电阻不变易错警示:①混淆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探究点三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简单计算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8V,电阻R的阻值为10Ω,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6V,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多少?灯泡的电阻为多少?5.某导体两端加上6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3A。
当导体中电流为0.4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多大?当堂练习1.由欧姆定律公式可知A.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因为没有电流通过,所以导体电阻为零C.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D.导体电阻的大小,可以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表示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3A,电阻R2的阻值为1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电阻R 1的电流为0.5AB .电源电压为5VC .电阻R 1的阻值为15ΩD .若断开开关S 2,电流表A 1示数变大3.两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现在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 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的电阻是乙的电阻的两倍B .甲的电压是乙的电压的两倍C .流过甲的电流是流过乙的两倍D .流过乙的电流是流过甲的两倍4.几位同学学习了欧姆定律后,根据I=U R,导出了R=U I .于是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D .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零5.已知12:2:3R R =,将它们接在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 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及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A .12:3:2I I = 12:1:1U U =B .12:3:2I I = 12:3:2U U =C .12:2:3I I = 12:1:1U U =D .12:1:1I I = 12:3:2U U =6.把阻值为2欧的电阻R 1 与阻值为5欧的电阻R 2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I 1:I 2=_____,U 1 :U 2=_____;7.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必须是在__________中;①电流、电压和电阻中已知任意的_____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①计算时单位要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德国物理学家________在19世纪初期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得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公式中电压的单位用________,电阻的单位用________,电流的单位用________。欧姆定律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以及导体电阻三者关系的规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四、导学内容:
1、自主学习:欧姆定律(阅读教材页)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
公式是: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是:
公式的变形:
U=表明:
R=表明:
2、自主学习:运用欧姆定律的技巧
解题时,为了便于分析问题,应先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并在图中标明各已知物理量的符号、数值及未知物理量的符号,
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均使用国际制基本单位,三个物理量都是同一段电路和同一时间的量。
2、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如果电压增加到6V,导体中电流为,导体的电阻为。
3、小红做实验时,把一盏灯两端的电压从4V增加到6V,通过它的电流将从0.5A增加到________A,这盏灯的阻值为________Ω。若电压将为0V,则电流为为________A,电阻为________Ω。
九年级上物理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班级:姓名:组别:
课题
17.2欧姆定律
3、自主学习:用欧姆定律解决下列问题
(1)、一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8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10Ω,那么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多少?
(2)、一个用电器电阻100Ω,工作时的电流是0.22A,那么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某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V,用电流表测的流过的电流是50mA,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
(1)两个灯泡的电阻分别为多大?
(2)电源电压是多少?
A. IA=IBB.IA>IBC.UA=UBD.UA>UB
7、在学习了电路和欧姆定律的知识后,同学们 按照老师的要求到实验室进行“欧姆定律”的验证性实验。下图是具体验证的实物电路图,请按下面的要求作答。
(1)请把实物电路图画线正确连接。
(2)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向右偏转超过了刻度盘,其原因是,应换用量程。
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6
0.3
(3)实验时,某同学把5Ω、10Ω、20Ω的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规律,记录数据时,把接入20Ω时的电流值记漏了,请帮他填上,是A,该实验需要控制不变。
8、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1A,灯泡L1两端的电压3V,灯泡L2两端的电压是9V,求: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导体B的电阻
C.当在导体B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的电流为0.1A
D.将A、B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图1
6、图1中A、B是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它们的长度相等,A的横截面积是B的两倍,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加在A、B上的电压UA、UB和通过A、B的电流IA、IB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4)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接在电压为12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少A?如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为0.15A,则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少V?
我的收获:
一、情景导入(2—3min)
二、学习目标:(1—2min)
1、理解欧姆定律
2、会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
三、知识链接
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
4、对于公式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5、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
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