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分析6

合集下载

专题6:受力分析法解题

专题6:受力分析法解题

类型 2 浮力受力分析
例2:如图所示,一个盒中放入一个实心铁球,漂浮在水面上, 如果将铁球拿出后放水中,那么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A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无法判定
整体法考虑浮力变化
练习:1.工人将湖底的石头打捞到船上,则湖面的变化情况是( A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课后练习
1.如图所示,若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不计,该滑轮组处于平衡 状态,则G1、G2、G3的关系是( A )
A.2G1=G2=2G3 B.G1=2G2=G3 C.G1=G2=G3 D.3G1=2G2=G3
2.如图所示,用6N的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 运动,物体B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 ) A.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 4N,方向水平向右 B.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 2N,方向水平向右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 4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 6N,方向水平向左
2F 2F
FF
800N
练习: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 已知物体的重力为900N,物体保持匀速上升, 若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力,则小明的拉力为 __4_5_0__N。
2.如图所示,分别使用竖直方向的力F1、F2、 F3使物体匀速直线上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均为20N;若滑轮重为4N,(不计绳重,弹 簧测力计重和滑轮的轴摩擦)则物体重力
例4:如图滑轮保持静止,不计滑轮重力,请判断拉力和物重的关系。
F1 F1
F1
G
G
F1 = ____G
G
G
F2
G
G
F2 = __2__G
例5: 如图所示,相同的物体在不同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 线运动,物体和地面的摩擦力为 f,请判断拉力和摩擦力的关系。

完整版高中物理动态平衡受力分析

完整版高中物理动态平衡受力分析

完整版高中物理动态平衡受力分析动态平衡是指在物体运动时,物体的受力平衡,使物体保持定速直线运动或转动。

在动态平衡中,物体可能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这些力可以分为两类:外力和内力。

外力是指与物体接触的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的力,如摩擦力、重力、拉力等。

内力是物体内部各个部分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如拉伸力、压缩力等。

为了分析物体在动态平衡下的受力情况,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受力分析:1.画出物体受力图:首先,需要画出一个简化的图示,表示物体接受的各个力。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建立纵向受力图或者平面受力图。

2.确定物体受力情况:根据物体受力图,确定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需要注意,对于物体上施加的力,需要标明受力的物体和受力的方式。

例如,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同时标明受力物体。

3.列出受力方程:根据物体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受力方程。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选择沿轴向或者选择各个方向进行受力分解。

4.解方程求解:根据受力方程,可以求解物体的加速度、速度或者其他需要的物理量。

在这一步骤中,可能需要使用数学方法来求解方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步骤仅仅是一种一般的分析方法,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物体上可能还存在弹力、阻力等影响物体受力情况的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同时,动态平衡分析还需要结合运动学的知识,确定物体的运动方程。

例如,需要确定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物理量的关系,进一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总而言之,动态平衡受力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物理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受力分析,可以了解物体的受力情况,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动态平衡受力分析也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1物体受力分析范文

1物体受力分析范文

1物体受力分析范文物体受力分析,是指对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进行分析,以便了解物体所处的力学状态和运动情况。

在物理学中,力是指任何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包括推力、拉力、摩擦力、重力等。

对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各个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每个力都有一个作用方向,它们可以是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也可以是斜向,而且每个力都有一个大小,大小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

2.力的合成:对于物体受到的多个力,我们可以将它们进行合成,得到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可通过力的向量相加得到。

合力是一个综合考虑了各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它可以代表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的效果。

3.物体的质量和重力:重力是最常见的一种力,对于任何一个物体来说,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所处环境的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4.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密切相关。

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物体呈静止状态;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则物体将呈现出加速度,即发生运动。

通过对物体受力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受力的总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受力分析的结果,继续进一步推导物体的运动方程,以及预测和解释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物体受力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工程学中,需要对桥梁、建筑物、机械设备等进行受力分析,以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运动学中,受力分析是研究物体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的基础,对于理解各种物理现象和规律非常关键。

总之,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物体所受力的分析,可以了解物体所处的力学状态和运动情况,为物理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方法。

力学中的受力分析问题解析

力学中的受力分析问题解析

力学中的受力分析问题解析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受到力作用时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关系。

在力学研究中,受力分析是一个基础而关键的概念。

通过对受力分析的深入理解和准确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力学问题。

本文将对力学中的受力分析问题进行解析。

一、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F=ma,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在分析物体受力时,首先需要明确物体所受到的力,然后计算物体的加速度,进而推导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受力分析是力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受力分析的步骤要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明确物体所受的力:首先要明确物体所受到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可以通过观察实际情况、理论推导或实验测量等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2.绘制受力示意图: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可以通过绘制受力示意图的方式,将物体受力情况以箭头表示,并标明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样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物体所受的各个力。

3.分解力的合成:对于复杂的受力情况,可以利用向量的分解与合成原理,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或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这样可以简化受力分析的计算过程。

4.计算加速度:在明确物体所受力的情况下,根据F=ma,可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通过加速度的计算,可以进一步推导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如速度、位移等。

5.综合分析:最后,需要对受力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准确而完整的物体运动情况。

这包括物体的运动轨迹、动力学特性等信息。

三、实际问题中的受力分析应用受力分析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以一些具体应用场景为例,来说明受力分析的实际应用。

1.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在斜面上放置一个物体,并考虑斜面对物体的支撑力和摩擦力等,可以通过受力分析得出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如滑动或静止。

2.弹簧振子的受力分析:对于弹簧振子,需要考虑重力和弹力的作用,通过受力分析可以推导出振子的周期、频率等重要信息。

受力分析图参考答案

受力分析图参考答案

物体受力剖析1.如下图,处于水平川面上的物体 (1)静止( 2)向右运动(面圆滑)( 3)向右运动(面不圆滑)NNNG2.如下图,处于水平川面上的物体。

f( 1)静止( 2)向右匀速运动( 3)向左运动(面不圆滑)NG G NNfFfF FGGfG说明:在不考虑物体转动时, 能够把物体所受力的作用点画在一点上, 一般画在重心。

3.如下图,物体 ( 1)沿竖直墙面下滑( 2)静止在竖直墙面上 ( 3)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vFfFf4 .如 GFNFN图所示( 1 ) 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NNN沿圆滑斜面上滑( 3)( 2)物体fG物体静止在斜面上GG(5)物体沿粗拙斜面上滑( 4)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NNfGG5.如下图,水平传递带上的物体。

f(1)随传递带匀速运动( 2)传递带由静止起动NN GGvvfGG6 .如 图 所示,倾欢迎阅读斜传递带上的物体。

( 1)向上运输( 2)向下运输N f N f 7.如下图,电梯上的人。

( 1)随电梯匀速上涨( 2)刚踏上电梯的瞬时NNG v G vGf 8.剖析光滑球的受力。

GN绳竖直张紧NT10、剖析静止小球的受力G状况N 2GN 2N N 1N 1G G GNN NAG N2N1G11、试剖析不圆滑平面上木块受力状况剖析小球 A 受力状况G小球沿圆滑园弧面向上运动( 1)弹簧被压缩木块向左运动( 2)弹簧被压缩木块向右运动N NF fF( 3)弹簧被拉伸木块向右运动Gf(3)弹簧被拉伸木块向左运动GN NF Ff 欢迎阅读fG G12、试剖析小球的受力状况T T 1OT 3T2G N BA G GN BA 、B 的受力状况13、试剖析物体GAB T 1F F T1A G A A N BG BG A BBf N ABG BN A、B 均静止AfT 2FT 1θGF<mg sin θ剖析 A 点受力小球在竖直面内沿绕圆心顺时针方向做园周运动T 1T 1BN AA G BG ANM A〉M BT1NAT1轻滑轮 A 的受力欢迎阅读。

静力学30个例题

静力学30个例题

F F
ix
0 0
FAx FBC cos 45 0
FAy FBC sin 45 F1 0
iy
M F A i 0

FBC sin 45
l F1 l 0 2
FBC 2 2 F1 可得 FAx 2 F1 F F 1 Ay ( 2) 三力矩式: M A Fi 0
y F1
A B
F4
y

D C
2
45
A
Fx MB Fy
1
D B Cx
M
F2
x
F3
F
y
A
MC
B
F
解:1 计算力系的主矢 F :
D C
x
F
y
A (-3,0) B
D Cx
Fx Fix F4 cos 45 F2 2 KN F y Fiy F1 F3 F4 sin 45 1KN

Fx c xdF
0 L
xc
1 F
q0 x 2 2 0 l dx 3
l
例 11 已知:矩形板的四个顶点上分别作用四个力及一个力偶如图 a 所示。其 中 F1 2 KN , F2 3KN , F3 4 KN , F4 2 KN 力偶矩 M 10 KM m ,转向如图 所示,图中长度单位为 m 。试分别求:1)力系向点 B 简化结果 2)力系向点 C 简化 结果 3)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
tg 1 2
FA FB F sin( 90 ) sin 45 sin( 45 )
F sin 45 FA cos

受力分析的知识点总结

受力分析的知识点总结

受力分析的知识点总结在受力分析中,常见的受力包括拉力、压力、剪力和弯矩等。

下面我将总结一些受力分析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1. 三大静力学定律在受力分析中,静力学定律是基本的理论基础。

其中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这三大定律为我们分析受力提供了基本方法。

2. 受力的分类受力可以分为内力和外力。

内力是物体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它们保持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外力则是物体外部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它们会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在受力分析中,我们需要将内力和外力进行合适的分类和区分。

3. 受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在受力分析中,我们需要准确地确定受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作用点是指受力作用的位置,方向是指受力的作用方向,大小则是指受力的大小。

这些参数对于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至关重要。

4. 受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工程问题中,往往会出现多个受力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情况。

这时,我们需要将这些受力进行合成或分解,以便更好地分析其受力情况。

合成受力是将多个受力合并为一个单一的等效力,分解受力则是将一个受力分解为若干个非共线的力的和。

5. 牛顿定律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牛顿定律是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在受力分析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这三大定律,从而找到物体的平衡条件,预测其运动和变形情况。

6. 静力学平衡的条件在受力分析中,静力学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一个物体处于静力学平衡的条件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和合外力矩为零。

通过静力学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从而预测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受力分析是工程学和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来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受力情况。

通过受力分析,我们可以找到物体的平衡条件,预测物体的运动和变形情况,从而帮助我们设计和优化工程结构。

以上是一些受力分析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2022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考点培优训练 考点六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2022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考点培优训练 考点六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六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4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 (2020·浙江7月选考)如图是“中国天眼”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维护时的照片。

为不损伤望远镜球面,质量为m的工作人员被悬在空中的氦气球拉着,当他在离底部有一定高度的望远镜球面上缓慢移动时,氦气球对其有大小为56mg、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使其有“人类在月球上行走”的感觉,若将人视为质点,此时工作人员( )A.受到的重力大小为16mgB.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6mgC.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16mgD.对球面的作用力大小为16mg【解析】选D。

人受到的重力大小仍为mg,选项A错误。

因人在球面上缓慢移动,所以合外力应该为零。

根据题意,人的受力分析如图:人对球面的压力应该小于mg6,选项C错误。

根据共点力的平衡,人对球面的作用力(支持力、静摩擦力的合外力)应该等于mg6,选项D正确。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三角形物体在一个垂直于甲和乙接触面的力F的作用下,均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

以下关于甲、乙两个物体受力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甲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物体甲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物体乙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D.物体乙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解析】选A。

物体甲受到重力,甲相对于乙有沿斜面向下运动趋势,乙对甲有一个沿乙表面向上的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所以乙对甲有一个支持力,另外甲还受到推力F,共4个力,B错误A正确;物体乙受到重力、甲对它的压力和摩擦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以甲、乙整体为研究对象,力F沿固定斜面有向上的分力,该分力大小与甲和乙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不确定,所以乙和斜面间可能有摩擦力、可能没有摩擦力,所以乙可能受4个力,也可能受5个力,C、D错误。

3.(2022·宜昌模拟)无人机经常应用于应急救援物资的输送。

在一次救援物资输送的过程中,无人机与下方用轻绳悬挂的救援物资一起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救援物资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空气阻力作用,当无人机改变速度大小仍然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则无人机速度改变后比改变前( )A.绳子的张力变小B.救援物资受到的空气阻力变小C.无人机受到的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大小变大D.无人机受到的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大小不变【解析】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旵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A.B.C.D.2、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m,靠在粗糙的竖直墙上,物体与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要使物体沿墙匀速滑动,则外力F的大小可能是( )A. B. C. D.3、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1-4、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能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力之比为()A. B. C. D.5、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所示.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当沿拖杆方向的推力为F时,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则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重力加速度为g)A. B.C.D.6、如图,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

若稍许增大F,仍使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F f、支持力F N以及F f和F N的合力F′变化情况是()A.F f不一定增大,F N一定增大,F′一定增大B.F f一定增大,F N一定增大,F′不变C.F f、F N、F′均增大D.F f、F N不一定增大,F′一定增大7、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的倾斜轻绳a和水平轻绳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为F1。

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转过θ角后固定,绳b的拉力变为F2;再转过θ角固定,绳b的拉力为F3,则A.F1=F3>F2B.F1<F2<F3C.F1=F3<F2D.F1>F2>F38、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A、B如图1-25所示叠放,设A、B接触的斜面光滑,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现在B上施加一水平推力F,恰好使A、B保持相对静止且一起匀速运动,则A对桌面的动摩擦因数跟斜面倾角的关系为()A. B.C. D. 与无关9、如图所示三根不可伸长的相同的轻绳,一端系在甲环上,彼此间距相等。

绳穿过与甲环半径相同的乙环,另一端用同样的方式系在半径较大的丙环上。

甲环固定在水平面上,整个系统处于平衡,忽略绳与乙环之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根绳对乙环的作用力均竖直向上B.每根绳对乙环的作用力均背向环心C.乙环对三根绳的总作用力指向环心D.三根绳对乙环的总作用力竖直向上10、如图所示,斜面体M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作用。

设物块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斜面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

增大推力F,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如果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则F1、F2一定增大B.如果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则F1、F2一定不变C.如果物块与斜面相对静止,则F1、F2一定增大D.如果物块沿斜面相对静止,则F1、F2一定不变11、如图2所示,用光滑的粗铁丝做成一直角三角形,BC边水平,AC边竖直,∠ABC=β。

AB边及AC两边上分别套有用细线相连的铜环(其总长度小于BC边长),当它们静止时,细线跟AB所成的角θ的大小为()A.θ=βB.θ= C.θ<βD.β<θ<12、如图,ACB是一光滑的,足够长的,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形框架,其中CA、CB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7°和53°。

P、Q两个轻质小环分别套在CA、CB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系在P、Q环上,另一端和一绳套系在一起,结点为O。

将质量为m的钩码挂在绳套上,OP、OQ两根细绳拉直后的长度分别用l1、l2表示,受到的拉力分别用F1和F2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l1= l2,则两绳受到的拉力F1=F2 B.若l1= l2,则两绳受到的拉力F1>F2C.若l1<l2,则两绳受到的拉力F1<F2 D.若l1>l2,则两绳受到的拉力F1=F213、(北京高考)如图10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θ,滑块将下滑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θ,滑块将减速下滑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2mg sinθ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mg sinθ14、如图所示,置于固定斜面上的物体A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作用保持静止.若力F大小不变,将力F在竖直平面内由沿斜面向下缓慢的转到沿斜面向上(转动范围如图中虚线所示).在F转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与斜面间的A.弹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B.弹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摩擦力一定一直减小15、如右图所示A、B两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用细线相连,两次连接情况中细线倾斜方向不同但倾角一样。

两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相同,先后用水平力F1和F2拉着A、B一起匀速运动,则【】A.F1≠F2B.F1=F2C.T1>T2D.T1<T216、质量为M的斜面体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B置于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倾角及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30°.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则( )A.轻绳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B.斜面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C.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M+m)gD.斜面体对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17、在水平地面上放一木板B,重力为G2=100N,再在木板上放一货箱A,重力为G1=500N,设货箱与木板、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均为0.5,先用绳子把货箱与墙拉紧,如图11所示,已知tanθ=3/4,然后在木板上施一水平力F,想把木板从货箱下抽出来,F至少应为多大?18、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倾角a=37°的斜面上,并通过细线跨过光滑滑轮相连,细线与斜面平行.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A=5kg,m B=10kg,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0.1,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3,现对B施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拉力F,使B平行于斜面向下匀速运动(g=10m/s2,sin37°=0.6,cos37°=0.8).求拉力F的大小.19、如图所示,A、B是系在绝缘细线两端,带有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其中m A=0.3kg,细线总长为58cm,现将绝缘细线通过O点的光滑定滑轮,将两球悬挂起来,两球平衡时,OA的线长等于OB的线长,A球紧靠在光滑绝缘竖直墙上,B球悬线OB偏离竖直方向600角,﹙g取10m/s2﹚求:(1)B球的质量。

(2)细绳中的拉力大小。

20、(难)有一种机械装置叫做“滚珠式力放大器”,其原理如图所示,斜面A可以在水平面上滑动,斜面B以及物块C都是被固定的,它们均由钢材制成,钢珠D置于ABC之间。

当用水平力F推斜面A时,钢珠D对物块C的挤压力F/就会大于F,故称为“滚珠式力放大器”。

如果斜面A、B的倾角分别为α、β,不计一切摩擦力以及钢珠自身的重力,求这一装置的力放大倍数(即F/与F之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画物体受力图如下图根据力的合成,,所以,本题选A。

2、CD3、B4、B5、B6、A7、A8、9、D10、B11、D12、C13、解析:由μ=tanθ条件可知μmg cosθ=mg sinθ,即滑动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滑块匀速上滑,滑块沿斜面方向合力为零,即拉力F拉=mg sinθ+μmg cosθ=2mg sinθ.C项正确.答案:C14、BC15、BD16、AD二、计算题17、解:货箱A的受力图如右图Tcosθ=f1=μN1得N1=364N f1 =182N由木板B平衡条件:F min= f1+ f2其中f2=μN2=232N∴F min= 414N18、(8分)解:当B向下滑动时,A向上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对物体A受力分析如图1,则f1=F Nμ1=4(N) 2分由平衡条件得:T1=f1+Gx=34(N) 1分对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2,由题意知T1=T2=34(N)f'1=f1=4(N)2分f2=F'Nμ2=150×0.8×0.3=36(N) 1分由平衡条件得:F+GBX=f2+f'1+T2F=36+4+34-100×0.6=14(N) 2分19、.对物体受力分析:对A球有: T―m A g―Fsin30º=0(4分)对B球有:Tcos60º+Fcos60º=m B g(4分)Tsin60º=Fsin60º(4分)由以上解得:m B=0.6kg(2分) T=6N(2分)三、综合题20、解答:如图所示,分别分析斜面A、钢珠的受力,由A在水平方向合力为0、钢珠受到的三个力合力为0,分别列方程式:对A在水平方向有:则:对D有:解得:F'=(1+cotαcotβ)F. 即放大倍数为:k=1+cotαcot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