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欧姆定律导学案

合集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4章第4节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4章第4节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4章第4节欧姆定律的应用一、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表述及意义;2. 欧姆定律的应用场景;3. 电阻的计算与测量;4. 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5. 实际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述及意义,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欧姆定律的应用场景;2. 电阻的计算与测量方法;3. 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4. 实际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源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充电器,让学生思考:充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电流、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2. 知识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述及意义,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电阻的计算与测量方法。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实际电路问题,如: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求电阻的值。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压和电流下的电阻值。

5. 实验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压和电流下的电阻值,验证欧姆定律。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U = IR电阻的计算与测量:R = U / I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欧姆定律的表述及意义;2. 请解释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3.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压和电流下的电阻值;4. 请举例说明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验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欧姆定律,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欧姆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子技术、电力工程等。

欧姆定律应用导学案

欧姆定律应用导学案

- 1 -【导学目标】1.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2.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3.根据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

【课堂导学】 (一)引入 (二)科学探究 自主探究: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怎样?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 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欧姆定律中的 I 、U 、R 都是指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

同时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具有同时性。

(2)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为U = IR 、R =UI 。

(3)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合作探究:1.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实验1:按教材图7.2-2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这说明什么问题?实验现象说明:串联的两个电阻,总电阻比一个电阻 。

如果串联3个或更多的电阻,重复实验,实验现象相同。

由此总结出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

拓展延伸: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究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和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

如图1中,两个串联导体的电阻值分别为R l 和R 2 , 设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 ,R l 和R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1和U 2,串联部分两端的电压为U ,通过R l 和R 2的电流分别为I 1和I 2,根据欧姆定律推导R 和R 1、R 2之间的关系。

对于多个电阻(R 1、R 2、R 3 … … R n )串联,同样可以得到:R= 即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 。

2.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实验2:把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到教材图7.2-3实验中,我们再观察实验现象,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实验现象说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_______ 都小。

拓展延伸: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究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和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

设各支路的电阻分别为R 1和R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通过R 1和R 2的电流分别为I 1和I 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I (如图2)。

14.3《欧姆定律》新授课导学案(第一课时)

14.3《欧姆定律》新授课导学案(第一课时)

《欧姆定律》新授课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经历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过程,理解欧姆定律所提示的电路法则;2 进一步体会用数学方法(图像法、公式法)表达物理规律的优越性;3 会进行欧姆定律的变形,并会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释;4 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合作意识,形成尊重事实的观念。

【课前准备】1、电流表的正确接法是应与用电器联,电压表则应联;使用时共同规则(1)注意的选择;(2)让电流从流进,从流出。

2、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接入电路时应选接线柱的接法,与电路联;在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位于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学习过程】* 交流预习:* 合作探究:活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定量关系一.提出问题:从“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和“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猜想假设:(1)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设计方案: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应该用什么方法?。

2、步骤设计:a.控制电阻一定,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研究导体中的电流如何变化?b.控制电压一定,改变导体的电阻,研究导体中的电流如何变化?3、思考:(1)做实验a我们需要测量哪些量,需要哪些测量工具?。

(2)如何保证电阻一定?。

(3)电阻两端的电压大小可以怎样改变?(提示:参见课本94页的信息快递)。

(4)画出实验设计电路图。

(5)做实验b我们如何保持电压不变?怎样利用几个电阻不等的定值电阻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四.实验及数据收集:提醒注意:1、通电时间不能过长,防止电阻发热给测量带来误差;2、测量数据至少三组才能得出结论;3、为了计算方便,电压尽量成整数调节。

五.分析归纳:(1)a .根据步骤(a )中的数据,你得到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根据步骤(b )中的数据,你得到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导学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导学案

第二章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能够说出定律的内容2、针对给定的电路,能够说出当外电阻变化时,路端电压如何变化3、能够根据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式,画出关系图线,并能说出图线的斜率、与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学习重点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学习难点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基础导学】一、阅读教材60—61页,回答以下问题。

1、闭合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2、在外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势如何变化?为什么?3、设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外电路电阻为R ,闭合电路的电流为I ,(1)写出在t 时间内,外电路中消耗的电能E 外的表达式; (2)写出在t 时间内,内电路中消耗的电能E 内的表达式; (3)写出在t 时间内,电源中非静电力做的功W 的表达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上三部分的能量关系 整理得:I = 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内容: (2)公式:(3)适用条件: (4)E =IR+ Ir ,U 外=IR ,习惯上写成为例1:在图中R 1=14Ω,R 2=9Ω,当开关处于位置1时,电流表读数I 1=0.2A ;当开关处于位置2时,电流表读数I 2=0.3A 。

求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

三、【路端电压与电阻、电流的关系】 (一)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1.了解在电路中什么是负载? 2.路端电压U 随外电阻R 变化的讨论 (1)当外电阻R 增大时,根据rR EI+=可知,电流I _____ (E 和r 为定值),内电压U 内减小,根据U 外=E-U 内可知路端电压_____ .(2)外电路断开时,R =∞,路端电压U = ; (3)外电路短路时,R=0,U=0,I =rE(短路电流),短路电流由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共同决定,由于r一般很小,短路电流往往很大,极易烧坏电源或线路而引起火灾。

例题2.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 mV ,短路电流为40 mA ,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 Ω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A 、0.10 VB 、0.20 VC 、0.30 VD 、0.40 V例3:在如图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是( )A .A 变大,V 变大B .A 变小,V 变大C .A 变大,V 变小D .A 变小, V 变小 分析:3.关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动态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之中的动态分析的具体步骤大体如下: (1)根据外电路总电阻的变化,判断闭合电路 的变化情况. (2)依据rR EI +=,判断闭合电路 的变化情况. (3)依据U=E-Ir ,判断 的变化情况. (4)依据分压、分流原理判断动态部分的物理量的变化.例4:如图,A 、B 两灯电阻相同,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 向下滑动时( )A 、通过电源的电流减小B 、电阻R 中的电流减小C 、电灯A 将变暗一些D 、电灯B 将变暗一些 分析:(二)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1.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函数表达式为 ;2.电源的路端电压U 与总电流I 的关系图线。

15.2第2课时欧姆定律(导学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

15.2第2课时欧姆定律(导学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

15.2 第2课时欧姆定律(导学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性。

在本次活动中,我以《动物好朋友》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小朋友们了解和体验与动物成为好朋友的过程。

一、设计意图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认识它们的生活习性。

2. 学会尊重和保护动物,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4. 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图片、视频、手工制作材料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播放动物朋友们的视频,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动物认知: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如外形、生活环境等。

3.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于动物友谊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情境中体验到与动物成为好朋友的意义。

4. 手工制作: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用手工制作材料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

5. 团队游戏:分组进行团队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各种动物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在实践中学会了尊重和保护动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培养他们的爱心、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还会将活动拓展延伸至家园共育,让家长们参与进来,共同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情境导入的环节,手工制作的环节,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的环节。

一、情境导入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特别关注孩子们的观看反应。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惊喜,这说明他们对动物们很感兴趣。

(导学案)欧姆定律

(导学案)欧姆定律

课时17.2《欧姆定律》导学案探究点一欧姆定律1.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并指出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及各物理量的单位。

答: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U RI:电流,单位:安A;U:电压,单位:伏V;R:电阻,单位:欧Ω。

探究点二理解欧姆定律2.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变形得到R=UI。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3.一段导体接在电压可调的电源上,如图所示。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为原来的2倍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B.导体的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C.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D.导体的电阻不变易错警示:①混淆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探究点三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简单计算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8V,电阻R的阻值为10Ω,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6V,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多少?灯泡的电阻为多少?5.某导体两端加上6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3A。

当导体中电流为0.4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多大?当堂练习1.由欧姆定律公式可知A.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因为没有电流通过,所以导体电阻为零C.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D.导体电阻的大小,可以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表示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3A,电阻R2的阻值为1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电阻R 1的电流为0.5AB .电源电压为5VC .电阻R 1的阻值为15ΩD .若断开开关S 2,电流表A 1示数变大3.两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现在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 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的电阻是乙的电阻的两倍B .甲的电压是乙的电压的两倍C .流过甲的电流是流过乙的两倍D .流过乙的电流是流过甲的两倍4.几位同学学习了欧姆定律后,根据I=U R,导出了R=U I .于是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D .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零5.已知12:2:3R R =,将它们接在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 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及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A .12:3:2I I = 12:1:1U U =B .12:3:2I I = 12:3:2U U =C .12:2:3I I = 12:1:1U U =D .12:1:1I I = 12:3:2U U =6.把阻值为2欧的电阻R 1 与阻值为5欧的电阻R 2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I 1:I 2=_____,U 1 :U 2=_____;7.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必须是在__________中;①电流、电压和电阻中已知任意的_____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①计算时单位要__________。

《欧姆定律导学案》

《欧姆定律导学案》

《欧姆定律》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掌握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路中的问题。

一、导入1. 通过实例引入:假设有一个电路,其中有一个电阻器和一个电压源,我们如何计算电流的大小呢?2. 提出问题:在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干系呢?二、观点诠释1. 介绍欧姆定律的观点:欧姆定律是指在恒定温度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的干系。

即:I=U/R。

2. 诠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观点:电流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压指的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电阻指的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水平。

三、欧姆定律的公式推导1. 根据欧姆定律的定义,推导出公式I=U/R的过程。

2.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

四、练习与应用1. 给出几个简单的电路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2. 提供一些扩展题目,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更复杂的电路问题。

五、实验设计1.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六、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欧姆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七、作业安置1. 安置相关练习题,稳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掌握。

2. 提出思考题,让学生对欧姆定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对欧姆定律会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各种电路问题。

希望学生在进修中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不息提升自己的电路分析能力。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数据。

3.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通过欧姆定律测算和分析讨论,弄清楚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短路的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伏安法测电阻。

【教学难点】实验电路的设计与连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1.夜幕降临了,小明同学在做功课,桌上的台灯发出明亮的光线,做完功课,小明轻轻转动台灯上的一个旋钮,发现灯光由亮变暗,变得十分柔和,室内显得格外幽雅宁静。

他想:调光灯为什么能调亮暗呢?调光原理是什么?2.小明通过思考找到答案后,接着他又想:当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时,灯的电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学完本节内容后,希望你一定能知道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一)[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师生共同分析找出实验原理教师讲解: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进而分析总结了欧姆定律。

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欧姆定律的原理测出一个正在工作的用电器电阻呢? 启发学生分析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讲解:根据欧姆定律I =UR 可以推导出变形公式R =U I,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需要测出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所以需要用到电压表和电流表。

像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小节: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 =U I2.师生共同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说出实验所需器材教师引导:要想测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应把该用电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和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最后利用公式R=UI即可算出其电阻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区实验学校“两先两后”高效课堂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14. 3欧姆定律
主备人:陈宝军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定目标
1.通过探究,知道I 与U ,R 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公式及含义
先学先思
1.要使电路中电流变化,有两种方法,即改变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研究一个因素和几个因素关系时,要用到________________法。

后教后导
1. 我们利用下列器材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按电路图(图甲)用笔线连接电路(图乙).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R 两端的 ,测出相应的 .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改变 ,测出相应的 .
2. 下表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
根据表1数据,在右图画出I-U 图线。

分析表1数据,可得出结论 ; 分析表2数据,可得出结论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B .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表1 电阻R =10Ω 电压U (V ) 1.0 2.0
3.0 电流I (A ) 0.1 0.2
0.3 表2
电压U =2V 电阻R (Ω) 5 10 20 电流I (A ) 0.4 0.2 0.1
C .在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 .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由欧姆定律R U I = 推得I
U R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一个灯泡的灯丝的电阻是4Ω,当它两端的电压是2.8V 时,求通过灯泡的电流是多少?
6.通过一个电阻器的电流是0.4A ,电阻器的电阻是90Ω,求它们两端的电压是多大?
能力提升
1.当导体两端电压为10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500mA ,那么导体两端电压为2V 时,导体的电阻是( ).
A .0.004Ω
B .0.02Ω
C .4Ω
D .20Ω
2.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可以用变阻箱和滑动变阻器配合实验,如图3所示.我们先使电阻箱R 的电阻取某一值,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录每一次的 和相应的电
流值,得到当电阻不变时,电流跟 成正比的
关系;然后多次改变电阻箱R 的电阻,调节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使每次 保持不变,记录每次电阻
箱R 的阻值和相应的 值,得到电流跟 成
反比的关系.
3.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2A ,如果电压增大到9V 时,导体中的电流变为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