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控玩具小车控制器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控制小车的开题报告_共4页

一、选题的依据、意义和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智能化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语音智能控制作为简单快捷方便的操作方式得到越来越广泛人们的认可,例如手机智能语音拨号功能,就是很好的例子。
随着电子业的发展, 自动化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无人驾驶的小汽车也必将进入实用阶段, 未来驾驶汽车, 不再是只能依靠手动,语音等方式也有可能成为未来汽车的辅助驾驶途径之一。
当前电子设计系统已进人了片上系统时代, 语音识别与处理技术在信息技术的人机接口中得到了普遍关注。
语音识别的音控小车作为典型应用之一,简单地诠释了人机一体化的设计思想。
其设计理念缩短了人机界面的距离,增强了互动性和智能性,同时使得将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引入到车辆的操纵控制中,形成机器智能,使驾驶员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扩展成为可能。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Bill Gates 在世界计算机博览会(COMDEX)主题演讲会上描绘IT事业的发展宏图时,率先指出:下一代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将是语音识别。
工业界应对语音识别领域的重大突破做好充分准备,因为那将是一场席卷全球的另一次热潮。
据统计部门的数据,至2006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500万辆(其中轿车占80%,约2500万辆),每年仍以30%的速度递增。
我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
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而将功能强大的智能车载信息系统——车载电脑加载到汽车上已经成为欧美、日本等地汽车市场的首选新装备。
我国语音智能控汽车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车载电脑给汽车带来了一场信息化的革命,让每辆汽车构建成一个完美的车载信息与娱乐系统终端,包括车载通讯系统、导航系统、数字娱乐系统以及辅助驾驶系统。
车载通讯与导航系统主要指GPRS和GPS,让你“轻车熟路”,而且轻松打电话。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拟采取的方法我研究的课题题目是实现语音对小车的智能控制,按照其功能的实现可以划分如下模块:语音输入模块、主控模块(SPCE061A)、电机驱动模块、语音输出模块、电源模块。
智能语音小车——开题报告

编号: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控制
小车系统设计与实现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徐海栋
学号:1101111030
指导教师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姓名:廖宏谊
职称:教授
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
2014年12月27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5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4年4月26日”或“2004-04-26”。
5.“指导教师(签字)”日期填写成在2014年12月27日~ 31日之间的某个日期;“开题小组组长(签字)”日期填写成在2015年1月4日~9日之间的某个日期。
遥控智能小车报告

四川省第二届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语音遥控智能小车目录四川省第二届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1)语音遥控智能小车 (3)摘要 (3)关键字 (3)(一)引言 (3)(二)设计任务 (3)2.1.基本要求 (3)2.2.扩展部分 (3)(三)硬件部分 (4)3.1.单片机 (4)3.11.单片机选择 (4)3.12.凌阳单片机基本功能简介 (5)3.13.强大的语音功能 (5)3.2.障碍探测模块方案分析与比较 (6)3.21.避障器件选择 (6)3.22 器件放置位置方案选择 (7)3.23 避障方式选择 (7)3.3循线模块设计与比较 (7)3.4.智能小车驱动电路 (8)(四)软件部分 (10)4.1.介绍 (10)4.2.主要使用的函数 (10)(五)调试 (16)5.1硬件的调试 (16)5.2软件的调试 (17)5.3语音训练步骤 (17)(六)结论 (18)6.1.基本功能要求 (18)6.2.发挥部分 (19)参考文献 (19)语音遥控智能小车摘要:本语音智能小车由硬件设计模块与软件设计模块两大模块组成。
硬件设计模块包括后轮驱动电路模块、循线探测模块、障碍物探测模块。
后轮驱动电路主要由L298组成,用于前进、后退、转向控制;循线探测模块利用三个光感元件,对黑色轨道进行寻迹;障碍物探测模块由对两对光电传感器组成,车头一对,车尾一对进行障碍物探测。
软件设计模块能实现智能小车的前进、后退、转向、停止、避障、表演动作以及循线等功能。
本作品以两后轮电动机为主驱动,通过各类传感器件来采集各类信息,送入主控单元SPCE061A单片机,处理数据后完成相应动作,以达到自身控制。
关键字:语音智能控制避障红外线收发循线行驶语音识别(一)引言与机器进行语音交流,让机器明白你说什么,这是人们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
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高技术。
近二十年来,语音识别技术取得显著进步,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开题报告(智能小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基本信息
学生姓名倪小玉班级电子0911学号08系名称自动化技术系专业应用电子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智能循迹小车的设计指导教师李玮二、开题意义
课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状:
智能小车发展很快,从智能玩具到其它各行业都有实质成果。
其基本可实现循迹、避障、检测贴片寻光入库、避崖等基本功能,这几届的电子设计大赛智能小车又在向声控系统发展。
比较出名的飞思卡尔智能小车更是走在前列。
我此次的设计主要实现循迹避障这两个功能。
智能车辆也叫无人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它具有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距离、车速和巡航控制等功能。
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在复杂的道路情况下,能自动的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并沿着预订的道路进行。
智能小车主要运用领域包括军事侦察与环境检测、探测危险与排除险情、安全检测受损评估、智能家居。
发展趋势:
智能偱迹小车可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勘探、矿产开采等不便于人员实地堪察的环境。
稍加改造,可应用于军事反恐、警察维和等领域,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避免人员伤亡,保存战斗实力的目的。
因此,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其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速度也显著提高,汽车开始向电子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其不仅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同时能具有交通、娱乐、办公和通讯等多种功能。
智能小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
智能小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智能小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智能小车毕业设计一、课题背景及意义智能小车是一种能够自动进行导航和控制的移动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无人驾驶、巡逻等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小车在工业与商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和实现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小车,通过采用视觉传感器和深度学习算法,使智能小车具备自动导航、避障和路径规划等功能。
二、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 硬件设计:设计智能小车的机械结构和电路布局,包括车体、电机、传感器等部件的选型和搭建。
2. 软件设计:开发智能小车的控制程序,设计实时图像处理算法、路径规划算法和避障算法。
3. 仿真与实验:通过仿真软件对智能小车进行软件模拟和测试,通过实际实验对硬件进行测试和验证。
三、课题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1. 技术路线:本课题主要采用传感器感知、决策控制和执行控制的技术路线。
通过视觉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图像识别和目标检测,实现自动导航和避障功能。
同时,结合路径规划算法,完成路径选择和路径跟踪。
2. 研究方法:借鉴相关文献和技术资料,了解已有的智能小车设计方案和算法,分析其优缺点,结合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改进和创新。
通过软件仿真和实际实验进行系统的测试和验证。
四、课题的重要性和创新点1. 重要性:智能小车作为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前景。
本毕业设计的实现将能够在工业和商业领域中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2. 创新点:本毕业设计从视觉传感器和深度学习算法出发,通过智能算法的引入,使智能小车具备更高级的感知和决策能力。
同时,通过路径规划算法的应用,能够实现智能小车的路径选择和路径跟踪。
五、预期成果1. 设计并搭建一款功能完善的智能小车,能够根据环境自动完成导航、避障和路径规划等功能。
2. 开发相应的控制程序和算法,实现智能小车的实时视觉处理、决策和执行控制。
3. 验证和评估智能小车的性能和准确性,分析与现有智能小车方案的优势和改进空间。
声控小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线路综合设计实习题目61板声控小车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实习成绩指导教师年月一、子线路综合设计方法电子电路综合设计方法是指在提出一个设计任务或题目后,按照规定的技术指标和功能要求设计一个子系统电路的过程。
流程:1.仔细审题,分析技术指标:研究题目要求,各项技术指标的含义,了解出题者的意图。
2.设计总体框图,分配技术指标:分析立即题意,方法论证,参考资料,选择一种相对合理思路巧妙成本较低的设计方案3.设计单元电路,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在计算机上模拟仿真电路,修改参数,观测性能指标4.整机联调,测试技术指标:整机联调,发现,排除电路故障修改电路参数以满足方案要求风采集的语音信号与事先训练好的语音库的特征语音进行对比,进行语音辨识并通过语音命令小车行进、转向及倒库等操作。
音控小车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1. 2系统的核心部件SPCE061A 芯片内部集成了ICE、FLASH、SRAM、通用I/O 端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控制、CPU 时钟锁相环、ADC、DAC输出、UART、SIO、低电压监测/低电压复位等模块[2-3]。
SPCE061A可以使外围电路大大简化,节省小车内部的空间,并且凌阳单片机具有语音功能,可以加入语音识别模块。
1. 3 小车电机驱动设计L298是SGS公司的产品,L298N为15个管角的单块集成电路,高电压,高电流,四通道驱动,设计用L298N来接收DTL或者TTL逻辑电平,驱动感性负载(比如继电器,直流和步进马达)和开关电源晶体管。
内部包含4通道逻辑驱动电路,其额定工作电流为 1 A,最大可达 1.5 A,Vss 电压最小4.5 V,最大可达36 V;Vs 电压最大值也是36 V。
L298N可直接对电机进行控制,无须隔离电路,可以驱动双电机。
根据L298N芯片的特点以及SPCE061A自身的特点,把IOA4~IOA7作为输出口,分别与L298N的IN1~IN4相接,其VS、VSS 分别接+12 V、+5 V电源,其输出口OUT1~OUT2接转向电机,OUT3~OUT4接驱动电机,根据设计要求,结合所编好的程序,根据所发语音命令,接收信号,便可给[P_IOA_DATA]传送数据,从而控制转向电机和驱动电机。
玩具车开题报告(共9篇)

玩具车开题报告(共9篇):开题报告玩具车出口玩具的意义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怎么写篇一:玩具车设计开题报告南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篇二:智能玩具车开题报告开题报告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背景及问题的提出)智能汽车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Barrett Electronics 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引导车辆系统(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System,AGVS)。
与此同时,Basrrett 电子公司研制出牵引式小车系统,对钢丝索导引的路径进行跟踪。
其后,美国国防部也将智能小车应用纳入其研究范畴中,NASA火星探测智能移动机器人Spirit和Opportunity都包含了路径跟踪内容;第三代军用智能汽车SmarTruck III能够利用光电信息技术探测,满足有路和无路条件下的车辆自动驾驶。
在欧洲,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帕尔玛大学实验研制出ARGO实验车,配备有障碍物自主避让及跟踪系统。
它借助于车前的视觉探测器实现障碍物检测避让和路径跟踪,是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智能系统。
在亚洲,日本60年代也开始了智能汽车的研究,其中Toyota公司推出了Lexus LS460智能泊车辅助系统,通过对前后座摄像头的图像进行处理,利用其结果来控制电子动力方向盘,从而命令其自主泊车。
在我国,智能车的研究也在同步进行。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THMR系列机器移动车,其车载设备包括磁罗盘、摄像机、差分GPS、电子地图等等,以保证其控制系统能够接受自主驾驶和辅助驾驶。
1996年,沈阳金杯汽车厂研制的6台用于汽车发动机装配用的自动引导小车,可以是说是中国自主研发自动引导小车在实践应用中较成功的案例。
智能车辆技术是涵盖智能控制、模式识别等学科前沿的热点研究领域,其研究与应用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交通安全方面,由无人驾驶车辆研究形成的辅助安全驾驶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准确、可靠地感知车辆自身及周边环境信息,及时向驾驶员提供环境感知结果,从而有效地协助提高行车安全,同时也能降低驾驶员对车辆驾驶管理的复杂度,提高单个车辆的运行效率,可以缓解我国城市道路拥堵、交通系统运行效率较低的现状。
声控智能小车——开题报告

声控智能小车——开题报告太原工业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XX学号:072022212系部:电子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声控小车指导教师:XXX(教授)2011年3月29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认识课题的任务、要求及背景;(2)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智能声控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应用背景;(3)掌握单片机及声控工作原理;(4)完成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声控小车的软、硬件设计及相关仿真;(5)查阅英文资料并进行翻译;(6)书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2.意义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所有领域。
机器人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的高低,现代机器人从其诞生到现在,己经发展到了第三代。
第一代机器人是示教再现型机器人。
它们装有记忆存储器,由人将作业的各种操作要求示范给机器人,使之记住操作的程序和要领。
当它接到再现命令时,则自主地再现示教的动作。
第二代机器人是装有小型计算机和简单传感器的离线编程的工业机器人。
它能感知外界信息和进行“思维”,比第一代机器人更灵活、更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第三代是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是“具有感知、思维和动作的机器”。
它装有多种传感器,能识别作业环境,能自主决策,具有人类大脑的部分功能,且动作灵活,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智能小车,也就是轮式机器人,具有广泛的用途,尤其适合那些人类无法工作的环境中工作,无人生产线,仓库,服务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
作为20世纪自动化领域的重大成就,机器人已经和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应此为了使智能小车工作在最佳状态,进一步研究及完善其速度和方向的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学习智能小车的制作也是对大学4年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检测,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1]智能电子制造DIY.Myke Predko(加)著,王巍译.科学出版社.2007(4)[2]智能电子创新制作——机器人制造入门.陈继荣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3]凌阳16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雷思孝、李伯成、雷向丽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4]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获奖作品选编[5]微机监测与控制应用系统设计.余祖俊主编.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6]传感器设计与应用实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1月[7]吕广明,孙立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
声控玩具小车控制器设计
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具有声控功能的小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人们的日常消费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目前声控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使用。
比如声控手机、声控洗衣机、电视机、电脑等设备。
声控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伤残病人用声音可以打开门窗、窗帘、电视机、电灯等。
在其他的领域中,声控技术也有用武之地。
比如飞机在飞行或空战中飞行员受伤了,他可以用声音来驾驶飞机。
现在存在的声控玩具车能后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滤除噪音的能力和识别的准确性,对声源进行比较准确的定位。
还有一种能够识别主人的看门狗,只要增加对说话者的识别功能,并且将软件硬件化来集成在芯片上,将芯片安置在防盗门们上就可以完成主人叫门就开门的功能。
声控技术虽然是一项比较先进的技术,但是它的时效性比较差。
从声音接收模块接收到信号到对信号做出相应的反应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尽管可以做相对的处理但是对实时性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声控技术对于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
当环境中突然出现较大的噪音时就会导致声源定位功能失灵的现象。
对于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声控系统,因为每个人发出的声音不尽相同,所以对于这种系统还只能对单个人进行识别。
如果需要多人识别的功能那么它的时效性就会降低,即有很大的延迟。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是以C8051单片机为核心,辅以两个声音接收模块,两个信号放大器,两个检波模块,两个整形模块,两个反向器模块,一组电机驱动模块,实现小车对于声源的较为准确的定位,以至于小车能够实现自动寻掌声的方向运动的功能。
本课题的主要提高自己通过调试C语言程序来控制单片机运行的能力,继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指标:
(1)定位在1-4m范围内声源的位置并做相关的信号处理;
(2)对声源信号做出反应,控制电机的电源供应,实现转向跟踪声源的功能;
电路系统设计要求:可分为“掌声信号放大电路”、“掌声信号检波电路”、“脉冲整形电路”、“信号脉冲反向电路”,“驱动电路”等部分电路系统。
验收成果:实际硬件、软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系统由MCS-51单片机为核心,两个麦克风(声音信号接收器)、掌声信号放大模块、掌声信号检波模块、掌声信号整形模块、掌声信号反向器模块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掌声信号的接收,放大,检波,整形、反向等功能。
用MCS-51单片机作为芯片,I/O口的基本输入、输出功能,实现两个电机不同的运转来调整小车运行方向。
通过对掌声信号的处理,判断两个掌声信号的整形反向后在时间上的差异来调试程序即可以调整电机的运转,以至于实现直行中的小车的转向等的功能。
四、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2010/2011第一学期第1周至第3周:完成资料的搜集
2010/2011第一学期第3周至第5周:完成文献综述,外文翻译以及开题报告。
2010/2011第一学期第5周至第9周:完成论文软件部分的制作
2010/2011第一学期第9周至第12周:完成原理图以及电路板图的设计。
2010/2011第一学期第12周至第15周:完成系统,上交硬件
2010/2011第一学期第15周至第17周:上交论文的最终版并制作答辩使用的PPT。
五、参考文献
[1]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2]沙占友,孟志强,王彦朋.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李东生,张勇,许四毛.Protel 99SE电路设计技术入门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4]高国富,谢少荣,罗均.机器人传感器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美)丹尼斯.克拉克(Dennis Clark),(美)迈克尔.欧文斯(Michael Owings).机器人设计与控
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陈慕羿.基于到达时间差的平面声无源定位技术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9期:1-2.
[7]陆效梅.单站无源定位技术综述[J].舰船电子对抗,2003年第26卷第3期:2-3.
[8]吕晓玲,张明路.基于机器人听觉的声源定位策略[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4月第23卷第4
期:1-2.
[9]李从清,孙立新,戴士杰,李洙梁.机器人听觉定位跟踪声源的研究与进展[J].燕山大学学报.2009
年5月第33卷第3期:2-5.
[10]李建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