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

合集下载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山海关: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云南昆明大观楼: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 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 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 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 柳 ;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 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 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气力。罄珠帘画栋, 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 霜。
对联的形式
对联必须写出来张贴或悬挂;有些还必须配上横额。联 语可以用任何书体来书写。
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 如 门第春常在 下联:第二句,叫对(应)句或应联,如 人家庆有余 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如 福星高照
其贴法有三: 甲式(传统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 乙式(常用):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 丙式(不常见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顺序却是从左至右。
半副对联慑群魔
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 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 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对举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 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也应 如此。”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
对联的故事
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 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 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 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

刘军:奇妙的对联

刘军:奇妙的对联

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 2. 词性相同。 3.语法结构一致。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 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4.平仄相拗。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 字用平声。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 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 (仄起平落) 5.内容相关。上下联含义须相互衔接,但不能重 复。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 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 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 间有尧天舜日。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 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对联欣赏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 青莲居士谪仙人。(采石矶太白楼联, 李白) 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 偕太守常来问津。(曾昭寅题桃花源联)
堂上训练:评改对联(改动一个字)
2.广东省
上联: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联: 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为)
堂上训练:评改对联(改动两个字)
3.全国卷(广西等)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到来)
堂上训练:评改对联
5、全国卷(青海等 )
上联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联 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春”字上下联重复使用; 下联少一个“内”字)
墙 上 芦 苇,头 重 脚 轻 根 底 浅; 山 间 竹 笋,嘴 尖 皮 厚 腹 中 空。 └—┘ └—┘ └—┘ └—┘ └—┘ | 方位 偏正 主谓 主谓 方位 │ └————┘ │ │ └——┘ 偏 正 │ │ 主谓 └┬┘ └———┴—————┘ │ 并列 └———————————┘ 主 谓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 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 从此感彷徨

《奇妙的对联》2016

《奇妙的对联》2016
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上下句
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
关系。
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分类
春联: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
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楹联: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
要,在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 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 楹联。
辞旧岁 迎新春 万水清 蝶恋花
千山秀
蜂采蜜
望梅止渴
行千里路
画饼充饥
读万卷书
对几个简单的句子
处处风光好 冬去山清水秀 天天气象新 春来鸟语花香
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 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1.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
出下联(6分)(2004年广东卷) 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
特点
1. 字数相等
2. 词性相同 拳打南山猛虎 孙行者
脚踢北海蛟龙
祖冲之
3. 结构相应 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请适当调整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
上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 桥过下扁舟,何处问箫声,有人吹到三更月。 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 作者:李玉 王素冬 金畅 汤海军 何媚 王威 郭新月 赵其渊
• • • • • •
秋老千山瘦===悬崖万古枯(姚永贵组) 泉声流古韵===树梢发新春 春来风拾翠===冬去雨吹梅(龚紫兰组) 秋风瑟瑟寒波涌==细雨萧萧悲意汹 春来风拾翠===花归香拂红(姚玉莲组) 泉声流古韵===琴音动心弦(付丽组)

上课《奇妙的对联》

上课《奇妙的对联》

9.用鲁迅先生的作品补全对联: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呐喊 ;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彷徨 。 10.成语对联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五湖四海---- 万水千山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 11.上联:处处风光好 上联:鸟儿枝头落 上联:福无双至今朝至 家家喜气浓 蝴蝶花中飞 祸不单行昨夜行
1、为上联“莺啼柳影琴声戚”选择下联,最 合适的一项是( ) A、蝶恋花丛舞步欢 B、蜂鸣花间叫声欢 C、燕舞杨枝倩影赞 D、虎鸣山澜发雄姿 解析:A。这属于反对型对联,情景相反,但 又和谐统一。相比较之,A项最符合。B项平仄 不对,C项赞是动词,戚是形容词。D项平仄以 及词组“发雄姿”不对。
2、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 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09年安徽卷)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 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 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教师办公 室对联: 【答案】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 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 满园春秀锦 芝兰(比喻优秀子弟)绕阶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答案:春联;婚联;寿联
• 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 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 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 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 寒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请选择题号:
01
02
03
04
05
选答题一:
算一算寿星有多少岁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游览 西湖时,在灵隐寺见到一位长 寿老人,乾隆即兴制了这么一 副对联赠给老人: 141岁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奇妙的对联(经典)

奇妙的对联(经典)

读你千遍不厌倦
——欣赏对联
对联的种类
行 业 联
名 胜 联
书 画 联
寿 联
挽 联
婚 联
春 联
未出土时先有节 纵凌云处也虚心 根从地底无人问 冠盖山巅有鹤飞 霜寒白地萧萧叶 骨掣黄花落落风 树斗千红花斗绿 天争万物我争虫 浴日敢争天下白 为霞不作落泥红 关河以许山为背 沙海何妨蹄作舟
竹 松 菊花 啄木鸟 云 骆驼
吾体甘于足下面;此心鉴在水中央。 桥
切齿尊前休笑我;钻营自愧不如人。 老鼠
美如何, 丑如何, 一生空洞, 只剩他人脸色; 红也罢, 紫也罢, 遍体辉煌, 皆非自己光芒。
此物相思,可以拮来藏美梦: 其实何苦,不如炒去当零食。
镜子 红豆
四君子里未含我;八百湖中常遇卿。 荷花
天帘倒挂忽蔽野,白浪横推欲吞山。 雪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成都市武侯祠联
❖ 郭沫若以其苍劲雄健之笔,纵情挥洒,热情地 赞颂了代表诸葛亮平生抱负的名篇——《出 师表》,同时道出了诸葛亮最喜欢的乐府曲 调《梁父吟》,表达出他的忧国忧民情怀。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杭州岳王庙联
❖ 这是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阙上的一副 对联。“忠骨”指岳飞的尸骨 ,“佞臣”指 奸臣秦桧、张俊等 。 上联“青山有幸埋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四川眉山三苏祠
❖清人张鹏翮撰写,上联言苏门父 子三人均为填词名家,下联四大 家是韩、柳、欧、苏四家,其中 苏家包括苏洵、苏轼、苏辙,仍 然是对苏门的盛赞;千古文章四 大家,四家文章苏门占其一,四 家非四人。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 “刚直不阿”是说司马迁不逢迎,无偏私,不 顾个人安危。李陵降匈奴,他据直为李陵辩争, 武帝怒对他处以宫刑。他对于汉代的开国皇帝, 没有一味褒扬,秉笔直书,不为尊者讳。这是多 么不容易啊。所以说“留得正气凌霄汉”。“幽 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是说司马迁写作《史 记》的事。《史记》是一部博大精深、前无古人 的历史巨著,也是一部内容浩瀚、形象生动的文 学巨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所以说“著成信史照尘寰”。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解 缙 狗啃河上骨 (和尚) --苏 轼 水流东坡诗 (尸) --佛 印
集句联: 小楼一夜听春雨 ______________,孤桐三尺泻秋泉 舍南舍北皆春水,他席他乡送客怀 ______________ 鸟鸣山更幽 风定花犹落,__________ 守株待兔,缘木求鱼 _________

上联:书山 有路 勤 为径, 词性:名名+动名+形+动名, 结构:偏正+动宾+形+动宾 下联:学海 无涯 苦 作舟。 词性:名名+动名+形+动名 结构:偏正+动宾+形+动宾




反对:上下联意思相反或者相对的对联形 式。如


上联:横眉冷对千夫子, 下联:俯首甘为孺子牛。
上联:横眉 冷对 千夫子, 词性:动名+形动+ 名名, 结构:动宾+主谓+联合, 下联:俯首 甘为 孺子牛。 词性:动名+动名+ 名名 结构:动宾+主谓+联合




上联:闲看落花逐水去 下联:醉邀圆月过窗来 下联:暗问归雁顺风无 下联:满酌愁肠向月干 上联:夜深人静花无语 下联:风寒灯暗月有声 下联:风轻雨柔竹有声 上联:冷月无声愁思起 下联:金风有意菊颜开 下联:寒衾有梦嗟怨长


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 的下联(平仄不论)

出句:柳丝系落日 对句:芳草接暮鸦 归燕剪流霞 出句:夕阳无限好 对句: 晚霞分外明 出句:几多风雨心难老 对句: 无限情意手犹牵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人多病,少财富。
与“梨花院落溶溶月”最匹配的下联
是( )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英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与 “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 最匹配下联是 (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诸生不识对联趣,纵读诗书也枉然
驰骋直奔千里远,翱翔必指九天高
奇妙的对联
学习目标:
1、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 2、学习做简单的对联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小子无才嫌地狭 大鹏展翅恨天低 户挑日月上街卖 井里哈蟆穿绿袄 锅中螃蟹着红袍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作瑟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手把乾坤日夜磨
上联:操天下头等大事
上联: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联:开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上联:春晖盈大地
下联:朝霞满山川
正气满乾坤
先 生 抱 才 终 大 用
男 儿 立 身 当 自 强
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酿酒多似水陈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是:酿酒硬是好,陈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酿酒硬是好陈醋,坛坛酸。 横幅:
春兰——
细雨——
刀子嘴—— 水中月—— 山穷水尽—— 行万里路——

细雨 细雨浇桃 细雨浇桃红 细雨浇桃红万树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三副对联,送给你
们的语数外老师。 (1)尺子一把,心中自有曲直。 (2)讲口才,三言两语句句精妙。 (3)心比天高,教两国语言培桃李。 (4)志同海大,育一代栋梁兴中华。 (5)论学问,四书五经样样精通。 (6)粉笔几只,眼前早有横竖。

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奇妙的对联》解读

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奇妙的对联》解读

C O U P L E T S传/承/民/族/文/化对联教学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奇妙的对联》解读文I国元令一、示例对联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 社)第一册,《奇妙的对联》一课中,有一副书法对联,内容为“文辞真比丰年玉;气味还同幽壑兰”。

此联作者钱沣(1740-1795),清代名臣、书画家。

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

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 检讨,官至御史。

联语上联的意思是,做文章讲究词采,就像丰年玉 一样。

下联中以“气味”借喻人的意趣格调。

意思是,志 趣高尚的人,会同幽谷之中的兰花一样,不事张扬,永存 高雅芬芳。

二、“对联常识”部分题解1.说说对对子有哪些基本要求。

中国楹联学会制定的《联律通则》,在第一章中规 定的基本规则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 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

这可视为对联写作的 基本要求。

2.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著名史学家陈寅恪 出国文试题,其中对对子一题出的是“孙行者”,要求 对出下联。

下面几种答案都比较好,你能说出好在哪 里吗?(1)胡适之(2)祖冲之(3)韩退之(4)王引之。

陈寅恪先生指出,“对对子”包含微观与宏观的 文化,也蕴含语言的共性与个性。

他出此题,就是为 了考察学生的文字、声调、词汇、语法、文学等方面的 水平。

一是测试考生能否区分虚字和实字及其应用;二是测试考生能否区分平仄声;三是测试考生读 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是考察考生思想是否有 条理。

我们先了解一下给出答案中的四个先人:胡适之,原名嗣糜,学名洪辟,字希疆,笔名胡适, 字适之,是我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以倡导 “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祖冲之,字文远。

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 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 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

他在刘徽开 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 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 究有重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综合运用
——奇妙的对联
教学目标:
1、积累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3、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积累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教学难点
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传说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

身边的衙役都不解其意,郑板桥看后,立即命令身边人从家里送来衣物和粮食。

同学们,说一说郑板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明确: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二、掀起你的盖头来
1.概念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

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

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

2.分类
对联大体可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行业类等。

3.对联的基本要求:
(1)上下联字数相等
(2)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3)词性相当种类相当
(4)结构(格式)相似
(5)围绕同一主题
(6)仄起平收
对联规则顺口溜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重字现。

内容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音韵和谐平仄合。

认真观察下面几则对联,说说对联的特点要求。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和风吹柳绿,细雨润花红。

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4.对联的书写和张贴
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

书写要讲求美观,必须字字对称、行款整齐。

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三、牛刀小试显身手
1.对联寻亲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1.时雨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水自流
2.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
3.无意东风花半露 c.夜市千灯照碧云
4.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闲春色燕双飞
2.根据对联的特点,判断下列对联中的错误并改正。

1.上: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2.上: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3.上: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4. 上: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3.请回答:
这副对联怎么断句表达两种不同的语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4.请你说说下面对联用在什么情况下用?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5.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算一算寿星有多少岁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游览西湖时,在灵隐寺见到一位长寿老人,乾隆即兴制了这么一副对联赠给老人: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6.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7.请你填对子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弃之可惜”;下联是:“杯内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用李绅的诗歌《悯农》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
8.行业联(猜猜以下是哪个行业)
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瓦壶水沸邀清客茗碗香腾遣睡魔
美味招来云外客清香引出洞中仙
万千星斗心胸里十二时辰手腕间
9.补全对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_____。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________玫瑰花, 春____香。

10.贴对联
邻居王阿姨家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贴在了面对门时的左边,将“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贴在了右边。

他这样贴对吗?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解释。

阿姨,新年好!您家的对联真不错!不过,根据语文老师交给我们的对联知识,末尾是“岁”字的为上联,应贴右边;末尾是“春”字的为下联,应贴在左边。

为了不让别人笑话,您看是否更换一下?
四、板书设计
对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