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精选文档】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的空白处)1.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中,( B )时期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A.直觉观察时期B.分析为主的时期C.独立学科时期D.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时期2.从古希腊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属于教育发展历程的()。
A.直觉观察时期B.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C.形成独立学科时期D.前实证主义时期3.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是().A.整理知识B.创新C.经验描述D.继承4.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教育观察研究B.教育调查研究C.教育测量研究D.教育实验研究5.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A.收集资料B.选择课题C.提出假设D.制定方案6.教育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A.教育研究成果的展示B.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C.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D.教育研究成果的概括7.课题论证的目的是()A.避免选题的盲目性B.鉴定选题的准确性C.审查课题的实用性D.完善课题的合理性8.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A.课题审查B.课题论证C.课题评估D.课题鉴定9.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源于()A.问题的应用价值B.问题的范围C.问题的学术价值D.问题的意义10.“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11.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12.国内外许多学者均通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日记描述法B.描述记录法C.轶事记录法D.连续记录法13.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的观察是()A.结构式观察B.非结构式观察C.直接观察D.参与性观察14.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的方式可分为()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C.自然情境观察与实验室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15.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是()A.洛克B.裴斯泰洛齐C.皮亚杰D.陈鹤琴16.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A.自然情景观察B.实验室观察C.结构式观察D.非结构式观察17.主要用于反应个体、事件或新异教育现象的调查是()A.普遍调查B.抽样调查C.现状调查D.个案调查18.调查不同年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这属于()A.现状调查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普遍调查19.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A.开放式问题B.事实性问题C.态度性问题D.封闭式问题20.问卷调查中问卷的主体部分是( )A.标题B.指导语C.问题D.结束语21.测量的最高层次是()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定比测量22.对人们在某一生活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的某一研究问题进行的一次性收集资料的研究是()A.结构性访谈调查B.非结构性访谈调查C.一次性访谈调查D.重复性访谈调查23.一个规范的教育实验研究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下面不属于教育实验要素的是( ) A.一定的理论和假设B.人为控制某种因素C.自变量的选择D.探讨某种因果关系24.下面不属于教育实验研究基本特点的是()A.合理控制无关变量B.一定的理论和假设C.自变量的操作D.因果关系的探讨25.教育实验具有多种分类标准,按照实验环境和控制程度不同可以分为()A.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B.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与改进性实验C.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D.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26.教育实验具有多种分类标准,按照研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A.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B.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与改进性实验C.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D.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27.在教育实验研究中,教育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的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28.影响教育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因素是()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测验29.在教育实验研究中,可以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的方法是()A.隔离法B.恒定法C.匹配法D.干扰法30.影响教育实验研究外在效度的因素是()A.设计控制B.履历效应C.样本的代表性D.被试的选择31.最早提出行动研究的是( )A.勒温B.柯勒C.艾略特D.寇利32.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过程,其最后一个环节是()A.观察B.计划C.反思D.行动33.行动研究最先运用的学科领域是()A.人类学B.教育学C.心理学D.社会学34.教育行动研究是指专业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对具体教育情境的研究,其目的是( )A.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B.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C.在行动中研究D.由行动者研究35.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不包括()A.为行动而研究B.在行动中研究C.由行动者研究D.为推广而研究36.集中量数是用来描述数据分布( )A.集中趋势的统计量B.差异情况的统计量C.离散程度的统计量D.相关系数的统计量37.下列哪个不属于常用的差异量数( )A.中位数B.全距C.平均差D.标准差38.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的首要工作是()A.资料的汇总B.资料的分类C.资料的审核D.资料的归档39.教育资料的定性分析对象是( )A.统计数据的描述性资料B.质的描述性资料C.量的描述性资料D.观察结果的描述性资料40.下列不属于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是( )A.数据的图示法B.系统分析法C.比较分析法D.归纳分析法41.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是()A.实验报告B.学术专著C.观察报告D.调查报告42.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A.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和教育实验报告B.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和教育实验报告C.学术论文、教育调查报告和教育实验报D.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教育观察报告43.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 )A.学术论文B.实验报告C.教育调查报告D.教育实验经验44.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的()A.结果B.方法C.讨论D.目的45.调查问卷应该放在调查报告的以下哪个部分()A.前言B.正文部分C.结论和建议D.附录部分46.教育研究报告中列举参考的书籍,表述的主要项目和顺序是()A.书名、作者姓名、出版单位和时间、页数B.出版单位和时间、作者姓名、书名、页数C.出版单位和时间、页数、作者姓名、书名D.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和时间、页数47.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A.教学实践B.教学理论C.教师D.学校48.下面属于学校研究的微观层面研究的内容是()A.课外活动研究B.班级互动研究C.教学活动研究D.管理活动研究49.2005年,校本教研项目工作以关注农村,城乡联动,( )为重点,区域推进取得重大进展。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五、案例分析
1、李老师刚刚到一所小学参加工作一年多,他谦虚好学,经常向老教师请教经验。
有一天,他路遇张、王两位老教师,他问两位教师:“我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自己?”
张老师说:“你很勤奋,继续努力,认真教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积极参加教育科研
活动,提高科研水平。”王老师说:“你应该全身心搞教学,上好你的课就行了,别在科研方
C.直接观察
D.间接观察
6. 教育观察研究的设计包括(ABCD)。
A.确定观察的内容 B.选择观察的类型
C.制定观察记录表 D.训练观察人员
五、简答题
1.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作用。
2.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局限性。
3.教育观察研究实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如何处理好观察者与观察对象的关系?
5.进行实际观察时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面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科研有什么用处啊?对我们小学教师一点意义也没有。”
李老师很困惑,他不知道究竟该听哪位老师的话。
你觉得张、王两位老师谁的观点更合理?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教育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事实或现象的研究、
解释和预测,以认识和了解教育规律的活动。
二、简答题
1、教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1)推动教育改革
(2)提高教育质量
(3)丰富和完善教育理论
(4)提高教师素质
2、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几个步骤?
(1)选题
1
(2)查阅文献资料 (3)制定研究计划 (4)收集研究信息资料 (5)整理和分析资料 (6)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 3、简述教育研究工作者必须遵循伦理原则的要求。 (1)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如,知情权、不公开保密权、
滨州学院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下学期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教育研究的意义。
(1分)答案:(1)有利千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2)有助千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3)有助千形成学校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品位,形成学校特色;(4)有助千校本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
2教育调查研究有哪些特点?(1分)答案:特点:(1)在研究对象上,它是以活动形态或现实存在形态的教育问题、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的;(2)在研究目的上,它不是以操纵并改变研究对象的状态来获得关千教育问题的认识,而是就事论事通过问卷、访谈、测晕等方式,获得关千研究对象的教育科学事实。
形成教育科学事实是教育调查法的直接研究目的。
(3)在研究方法的性质上,它是一种通过语言直接与研究对象打交道的研究方法,属于接触性研究方法。
3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有何联系?(1分)答案: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发展的动力,教育研究服务于教育实践。
(1)教育研究起源千教育实践;(2)教育研究服务于教育实践;(3)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研究的动力;(4)教育实践是检验教育研究成果的标准。
4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的特点。
(1分)答案:特点:也一般特性:主要表现在问题性、继承性、有效性、可靠性;@独特特性:主要表现在伦理性、异质性、实践性、难控性、迟效性。
5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要求。
(1分)答案:基本方法:L顺查法2逆查法3追踪法4综合查找法基本要求:(1)全面、准确的检索教育文献:也检索要全面;@检索要准确;@要勤千积累;@要善千思索。
(2)确认文献的真实性:切外审法;@内审法6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与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1分)答案: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也历史(偶然事件);@成熟;@测验;@测量手段;@统计回归效应;@被试的选择差异;@被试的流失;@取样与成熟程度交互作用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也测验的交互作用;@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实验安排的负效应;@多重处理干扰。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研究目的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性研究、比较与评价研究、预测研究五种。
2.教育科学研究存在经验和理论二个层次,表现为四种水平,即直觉观察水平,探究原因水平、迁移推广水平、理论研究水平。
3.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是历史性、具体性和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
4.教育观察的记录方式主要有描述记录法、取样记录法和行为核对表。
5.教育实验按控制程度可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三种。
6.定义在形式上一般包括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种。
7. 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 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一致的。
8. 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比例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
9. 系统取样指从一个正确排列起来的总体序列中,每隔一定间隔选择样本的方式。
10. 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外部效度较高;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内部效度较高。
11. 狭义的教育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解答所欲研究的问题而说明对研究中各种变量如何控制的一种简要的计划、结构、方法和策略等,即资料搜集与分析的程序。
12. 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目的有两项:其一是通过研究设计,确定收集和分析研究数据的方式方法,实现采用合理、有效和经济的研究方法;其二是通过研究设计,提出实现研究目标的操作方案和研究过程,保证回答研究的问题和达到研究目的。
13. 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
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定量分析。
14.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
15. 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互联网。
教育研究方法(1703091)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答案:ABD
7.课题实施的基本原则有()。
A、忠实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灵活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答案:ABCD
8.根据研究假设的方向,可将研究假设分为()。
A、目标假设 B、虚无假设 C、预测性假设 D、定向假设
2.叙事研究的过程有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和()。
A、制造现场文本 B、形成现场文本 C、整理现场文本 D、撰写研究文本
答案:BCD
3.结题形式可以分为()。
A、通讯结题 B、会议结题 C、课题结题 D、现场结题
答案:ABD
4.确立研究课题的过程包括()。
A、确立研究课题的领域与方向 B、有关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答案:B
27.如果要比较机械传授法与引导发现法对小学六年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效果,在这一研究 中不是变量的是()。
A、机械传授法 B、引导发现法 C、年级水平 D、问题解决能力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教育实证方法的是()。
A、观察 B、问卷 C、归纳 D、测量
答案:ABD
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10.实验研究方法根据控制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实验室观察与自然观察。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11.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与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并无影响,这是一种虚无假设。
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12.教育研究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意义是能够用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
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5.定性研究强调制定详尽、完备、周密的研究设计。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6.书名检索是根据文献名称来查找文献的方法,此方法针对性较强,易于快速查找已知书名 或篇名的文献。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研究方法中,最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是()。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比较法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创新性原则D. 可行性原则答案:D3. 教育研究设计中,研究问题的明确性是()。
A. 必要条件B. 充分条件C.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D. 无关紧要答案:A4. 在教育研究中,收集数据的方法不包括()。
A. 文献研究B. 实验观察C. 问卷调查D. 逻辑推理答案:D5. 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中,定量研究方法的兴起主要是在()。
A. 20世纪初B. 20世纪中叶C. 20世纪末D. 21世纪初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研究方法的类型包括()。
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混合研究D. 描述性研究答案:ABC2. 教育研究的步骤通常包括()。
A. 确定研究问题B. 收集数据C. 分析数据D. 撰写报告答案:ABCD3. 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工具有()。
A. 问卷B. 访谈C. 观察D. 实验答案:ABC4. 教育研究中,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
A. 描述性分析B. 探索性分析C. 验证性分析D. 预测性分析答案:ABCD5. 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包括()。
A. 尊重参与者B. 保护隐私C. 确保数据真实性D. 避免利益冲突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完全取决于研究者的兴趣。
()答案:错误2. 教育研究中,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答案:正确3. 教育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正确4. 教育研究中,所有的数据收集都应使用定量方法。
()答案:错误5. 教育研究的报告应该包括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
()答案:正确6. 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该避免对数据进行主观解释。
教育研究方法考研题库

教育研究方法考研题库教育研究方法作为教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考研题库涵盖了多种研究方法和理论。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研题目及其答案要点,供参考:一、选择题1. 教育研究方法中,以下哪种方法属于定量研究?A. 观察法B. 访谈法C. 实验法D. 文献分析法答案:C2. 以下哪种研究设计不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A. 横断面研究B. 纵向研究C. 案例研究D. 随机对照试验答案:D(随机对照试验在医学研究中更为常见)二、填空题1. 在教育研究中,_________是指研究者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教育现象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答案:观察法2. 教育研究中的_________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文献、档案资料等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答案:文献研究法三、简答题1. 简述教育研究中的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区别。
答案要点:- 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观察和测量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 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对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记录,不干预现象本身。
2. 描述教育研究中的案例研究法的特点。
答案要点:- 深入分析特定案例。
- 强调情境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 结果难以推广到其他情境。
四、论述题1. 论述教育研究方法中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区别及其适用场景。
答案要点:- 定性研究:侧重于理解现象的深层含义,使用非数值化的数据,如访谈、观察等。
- 定量研究:侧重于测量和统计分析,使用数值化的数据,如问卷调查、实验等。
- 适用场景:定性研究适用于探索性问题,定量研究适用于验证性问题。
2. 论述教育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其重要性。
答案要点:- 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和尊严。
- 确保研究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 避免对研究对象造成心理或身体的伤害。
五、应用题1. 如果你是一名教育研究者,你将如何设计一个关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研究?答案要点:-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
- 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问卷调查等)。
- 设计研究工具(如观察表、问卷等)。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科学研究:所谓教育科学研究,是指研究人员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遵循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以教育现象、教育存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寻求有效教育教学方式和途径为目的的科学探究活动。
(要正确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涵义,还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研究是一种自觉的科学认识活动。
教育研究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教育工作中的认识。
2.教育科学研究既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创造。
)2、基础研究:也称为理论研究,是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新的科学认识,以发展、丰富或修正、完善教育理论为主旨的教育科学探究活动。
3、应用研究:是指以为着改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而寻求教育对策、制定教育方案、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等为主旨的教育研究活动。
4、定量研究:指对教育教学现象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获取量化资料,并用统计方法加以分析,以检验某种理论假设的准确性或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数量描述的一类研究。
5、定性研究:也称为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的一类研究活动。
6、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或者说是研究结果能被证明的充分性程度。
在实验研究中即指对实验结果进行归因分析的明确性程度,亦即能否肯定实验效果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
7、外在效度: 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大小。
一项研究结果其所推广的总体范围愈大,外在效度愈高。
8、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主动操纵某个或某些教育变量,观察其引起的变化,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9、内容分析法: 是对教育文献所承载的内容、信息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描述方法。
内容分析是把文献作为直接的分析对象的,是对文献的定量研究。
10、思辨性研究:主要是指依靠研究者的“哲学沉思”而寻求教育问题答案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五、案例分析
1、李老师刚刚到一所小学参加工作一年多,他谦虚好学,经常向老教师请教经验。
有一天,他路遇张、王两位老教师,他问两位教师:“我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自己?”
张老师说:“你很勤奋,继续努力,认真教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积极参加教育科研
活动,提高科研水平。”王老师说:“你应该全身心搞教学,上好你的课就行了,别在科研方
下列哪些课题适合你来研究?为什么? ⑴低年级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心理研究 ⑵小学生环保教育教材与课程设置研究 ⑶研究性学习与教育的未来研究 ⑷优生与后进生学习方法的比较研究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课题论证:就是有组织地对所选定课题的研究思想、设计思路、资源条件等进行分 析和评价,看其是否有价值、有新意、有可行性。
二、简答题
1、教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1)推动教育改革
(2)提高教育质量
(3)丰富和完善教育理论
(4)提高教师素质
2、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几个步骤?
(1)选题
1
(2)查阅文献资料 (3)制定研究计划 (4)收集研究信息资料 (5)整理和分析资料 (6)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 3、简述教育研究工作者必须遵循伦理原则的要求。 (1)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如,知情权、不公开保密权、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一、名词解释
1.课题论证
2.自变量
3.因变量
4.无关变量
5.假设
二、判断题
1. 每一个教育问题都能成为教育研究的课题。( )
三、填空题
1.教育问题是
的来源基础。
2. 一 般 来 说 , 课 题 论 证 应 实 现 以 下 目 的 : ⑴
;⑵
;
⑶
;
3. 完 成 一 份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 总 的 制 定 要 求 是 方 案 要 体
现
、
、
、
。
4. 一 般 来 说 ,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的 制 定 的 基 本 内 容 , 概 括 起 来 包 括 以 下 四 个 问 题 :
⑴
;⑵
;⑶
;研究结果。
四、简答题
1.选定课题的要求是什么?
2
2.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选定研究课题? 3.在课题题目的拟定上,要注意那些问题? 4.提出假设必须考虑哪些条件? 5.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大体包括哪几个方面? 五、选择题 1.“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的课题属于( )课题。 A 开拓性 B 延伸性 C 争鸣性 D 翻新性 六、案例分析
2.自变量:当两个变量存在一定的的联系,其中 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有影响作用, 具有影响作用的变量就是自变量,它是研究者能操纵的能控制的因素。
3.因变量:因变量就是教育研究的效果,是受自变量作用和影响的变量是研究者要了 解和发现的结果变量。
4.无关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自变量以外的与研究无关但又能影响研究结 果的因素,也是我们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否则就会影响研究的可靠性。
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刘志军《教育研究方法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教育研究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研究
二、简答题
1.教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2.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几个步骤?
3.简述教育研究工作者必须遵循伦理原则的要求。
三、填空题
1.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是
。
2.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有:⑴
;⑵
;⑶
;⑷
5.假设:研究者对不能直接了解到的或未能了解到的变量之间的联系的一种事先猜测, 也就是研究者根据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对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研究结果的预 测,是对课题中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 二.判断题 × 三.填空题
1.教育研究课题 2.使问题研究具有更大的可行性 提炼课题研究的价值 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3.客观性 科学性 可行性 合理性 4.研究什么 为什么研究 如何研究 四.简答题 1.选定课题的要求是什么? 价值性——研究目的要明确 创新性——研究要在借鉴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实践性——不要研究不熟悉的课题。 可行性——课题应可以研究并有一定的条件实施。 2.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选定研究课题? 1 从教育教学面临的具体困难中发现课题 2 从教育教学的困惑中提出课题 3 从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中选出课题 4 从教育时间和精力,科研有什么用处啊?对我们小学教师一点意义也没有。”
李老师很困惑,他不知道究竟该听哪位老师的话。
你觉得张、王两位老师谁的观点更合理?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教育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事实或现象的研究、
解释和预测,以认识和了解教育规律的活动。
;⑸
。
四、选择题
1.( )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
A 基础研究 B 应用研究
C 历史研究 D 描述研究
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属于( )
A 宏观研究 B 微观研究
C 中观研究 D 预测研究
3.从一定程度上说,遵循( )是对教育研究者首要的、基本的要求。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自愿参与权等。 (2)审慎解释研究成果。研究者在获得研究结果后须向社会提供研究信息,展示教育
研究的结果及价值。在公开研究成果的过程中需向公众作出合理的解释。 (3)避免给研究对象造成伤害。 三、填空题 1、创新 2、客观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伦理原则 四、选择题 1、A 2、B 3、A 五.案例分析 张老师的观点更合理,因为教育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具体表现在: 1、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研究,更深刻的了解教育现状。 2、能够促使教师改进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 3、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研究能帮组教师总结经验、克服不足。 4、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研究能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促使教师形成系统的研究方向,使 教师找到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3
5 从各级课题指南中 选择研究问题 3.在课题题目的拟定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1 课题的表述应清晰具体 2 课题的表述应避免价值判断 3 课题的表述应用陈述句 4.提出假设必须考虑哪些条件? 首先,假设的提出必须有一定的根据,我们不能随心所欲的想出所谓的假设 其次,假设要尽可能不与当前公认的事实相矛盾 最后,假设提出后应该有一定的预测功能,能够很好地解释新的现象和活动 5.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大体包括哪几个方面? 1 课题名称 2 问题的提出 3 研究的依旧与假设 4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5 研究的目的 6 研究的内容 7 研究的进度步骤 8 研究的条件 9 研究的成果形式 五.选择题 A 六、案例分析 课题:优生与后进生学习方法的比较研究 建议从现实性、可行性、创新性和价值性或适用性等维度说明。下面是学生做的参考答 案。 原因如下: (1) 之所以优生和后进生学习成果差别很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的学习方法不 同,这也是教育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此课题一方面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论认识,以此 改变教育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全体学生的素质发展,从而真正实现 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该课题就有很大的价值性。 (2) 虽然优生与后进生学习方法的比较研究这方面研究早已有人涉及,但我们可以在他 们的基础上挖掘加深,从而达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 (3) 该课题实践性很强,作为教师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身处教育第一线,我们更了解学 生,更了解学生的问题,优生与后进生的学习方法我们也是很熟悉,这样可以更好的开 展此课题的教育研究。 (4) 优生与后进生学习方法的比较研究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一方面,我们可以以问卷调 差或访谈的方式展开,比如说:现在小学,初中,高中取出优生和后进生的样本进行教 育研究,这样目标集中,就可以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该课题作为教师我们熟 悉,了解学生的一些情况,这样更容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