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环评交通量换算方法及环评PCU与工可PCU的关系

合集下载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总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道路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摘要:道路饱和度是研究和分析道路变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人们仍比较简单地用V/C来计算饱和度,未能根据各类不同道路的标准进行计算,尤其是公路和城市道路,其计算方法并不一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0 引言饱和度的计算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交通量,二是通行能力。

前者的数据一般是通过交通调查数据经过计算获得,后者的计算则相对较为复杂。

由于城市道路与公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不同,有必要分开讨论。

本文将在介绍道路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道路的通行能力及饱和度算法作一探讨。

1 道路分类我国道路按照使用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

目前除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进行等级划分。

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

城市道路与公路分界线为城市规划区的边线。

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一般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公路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厂矿地区的道路。

根据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一般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规范。

2 饱和度定义及影响因素饱和度道路饱和度是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即为人们常说的V/C,其中V为最大交通量,C为最大通行能力。

饱和度值越高,代表道路服务水平越低。

由于道路服务水平、拥挤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中因难以考虑多方面因素,常以饱和度数值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交通量计算

交通量计算

交通量计算
整体思路:可研车流量(pcu/d)——混合车流量(辆/d)——根据日昼比算出昼间及夜间车流量(辆/d)。

计算:
可研提供日昼比:1.46
可研提供断面交通量观测车型比例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计算出:小型车52.0%,中型车32.04%,大型车15.96%。

(小型车:小型货车及小客车、中型车:中型货车及大型货车及大客车、大型车:拖挂车)
可研提供推荐方案交通量预测结果表(单位:pcu/d)
由车型划分及折算系数表、断面交通量观测车型比例统计表及推荐方案交通量预测结果表就算出混合车流量。

全天混合车流量(单位:辆/d)
根据日昼比1.46(工程中日昼比的含义为全天的车流量与白天12h的车流量的比值,其中白天指8:00-20:00)计算出白天12h车流量,除以12即为昼间车流量,然后在全天混合车流量扣除白天车流量即得夜间车流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声导则规定的昼间为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

昼间(单位:辆/d)
夜间(单位:辆/d)。

交通参数定义与应用

交通参数定义与应用

一个月的日交通量总和 本月的天数
1 7 Qi 7 i 1
交通量具有随时间变化和出现高峰小时的特点, 在进行道路设施 规划设计时, 必须考虑这个特点。
其中年平均日交通量, 在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中是一项极其重要 的控制性指标,用作道路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管理等的依据。其 他平均交通量是供交通量统计分析、求各时段交通量变化系数,以便 将各时段平均交通量进行相互换算之用。
交通参数定义与应用
1,跟车百分比 跟车百分比(Percent Time-Spent-following ) :指车头时距小于等 于指定时间的车辆所占全部车辆的百分比。 跟车率随着流量的增大而 逐渐增大,最大值为1。 通行能力指的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 道路上某一路段单 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国内外研究证明公路上交通流达到通行能力时跟车率小于1, 美 国 HCM2000 推荐双车道公路达到道路通行能力时的跟车率为 94%
N p 3600 t1
式中, N p —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通行能力( pcu/h )
t1 —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 pcu)
上式是理想状态下的公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平面交叉口影 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根据行车速度、绿信比、交叉口间距 等进行折减和修正。 pcu(Passenger Car Unit)标准车当量数,pcu 也称当量交通量, 是将实际的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量按一定的折算系数换算成 某种标准车型的当量交通量, 折算系数在我国的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均有规定,城市道路中的折算系数与公路中 的折算系数有些许差异交叉口与路段也有差异, 我国大多以小客车为 标准车型, 在不同公路等级与不同车道公路中有时会采用中型车为标 准车,具体可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道路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摘要:道路饱和度是研究和分析道路变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人们仍比较简单地用V/C来计算饱和度,未能根据各类不同道路的标准进行计算,尤其是公路和城市道路,其计算方法并不一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0 引言饱和度的计算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交通量,二是通行能力。

前者的数据一般是通过交通调查数据经过计算获得,后者的计算则相对较为复杂。

由于城市道路与公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不同,有必要分开讨论。

本文将在介绍道路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道路的通行能力及饱和度算法作一探讨。

1 道路分类我国道路按照使用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

目前除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进行等级划分。

1.1 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

城市道路与公路分界线为城市规划区的边线。

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一般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1.2 公路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厂矿地区的道路。

根据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一般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规范。

2 饱和度定义及影响因素2.1 饱和度道路饱和度是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即为人们常说的V/C,其中V为最大交通量,C为最大通行能力。

饱和度值越高,代表道路服务水平越低。

由于道路服务水平、拥挤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中因难以考虑多方面因素,常以饱和度数值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美国的《通行能力手册》将道路的服务水平根据饱和度等指标的不同分为六级(具体分级标准可参考该手册,此处从略).我国则一般根据饱和度值将道路拥挤程度、服务水平分为如下四级:一级服务水平:道路交通顺畅、服务水平好,V/C介于0至0.6之间;二级服务水平:道路稍有拥堵,服务水平较高,V/C介于0.6至0.8之间;三级服务水平:道路拥堵,服务水平较差,V/C介于0.8至1.0之间;四级服务水平:V/C>1.0,道路严重拥堵,服务水平极差。

PCU功能简介

PCU功能简介

pcu(Passenger Car Unit)标准车当量数,pcu也称当量交通量,是将实际的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量按一定的折算系数换算成某种标准车型的当量交通量,折算系数在我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均有规定,城市道路中的折算系数与公路中的折算系数有些许差异交叉口与路段也有差异,我国大多以小客车为标准车型,在不同公路等级与不同车道公路中有时会采用中型车为标准车,具体可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词语解释
车辆换算,通俗的讲就是如一辆大客车在道路上行驶对道路的占用,可以等价看做2~3辆小汽车在同等道路上行驶。

具体参见为美国交通研究委员会(TRB)出版的《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ighway Capacity Manual 2000)。

在调查交通量时,调查得到的各种类型车辆统一换算成标准小汽车数以方便统计和研究,通常提到的交通量往往指的是已换算的当量交通量,如系特指某种车辆交通量则应有所说明。

对于公路、城市道路有不同的标准,各国、各地也有不同的标准。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汽车通行能力分析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汽车通行能力分析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汽车通行能力分析城市道路是联系城市内部和城市与外界的必要条件,其设计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交通效率和运营成本。

其中,汽车通行能力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汽车通行能力的分析,可以评估道路的容量、通行能力和拥堵状况,进而为城市交通规划及道路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

一、汽车通行能力的概念汽车通行能力是指给定时间内通过道路的车辆数,是衡量道路承载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汽车通行能力的单位为pcu/h,其中pcu(Passenger Car Unit)是指标准轿车的车辆等效单位,通常定义为车长4.8米,车宽1.8米,车高1.5米,车轴距2.7米的车辆。

计算方法:汽车通行能力=道路通行断面内通过车辆数/时间分钟数*60pcu/h。

通常情况下,道路设计时的汽车通行能力应该与道路规划的交通量相匹配,因此,评估城市道路的汽车通行能力是重要的一步。

二、影响汽车通行能力的因素1、道路宽度道路宽度是影响汽车通行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道路宽度不足会增加行车时间和距离,缩小道路通行能力,甚至造成道路拥堵。

一般来说,单行道的通行能力为1500pcu/h,双向两车道的通行能力为2400pcu/h。

2、转移道宽度转移道是指路口与支路之间的短路段,通过转移道可以保证两条道路间的交通无障碍转移。

当转移道宽度越宽时,交通转移的速度就越快,进而增加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3、路段坡度路段坡度对车辆的行驶速度和加速度有很大影响,在同样道路宽度的情况下,路段坡度越小,车辆的速度越快,进而增加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4、交叉口类型交叉口的类型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常见的交叉口类型有:十字路口、环形交叉口、T型交叉口、斜交叉口等。

其中,环形交叉口是比较理想的交叉口类型,因为它可以实现交通流的无缝连接,减轻路口阻塞的情况,从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5、引导线引导线是指设计在道路中央或两侧的标线,通过引导线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效率。

城市道路交叉口与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与公式

城市道路交叉口与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与公式

城市道路交叉口与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与公式一、路段通行能力与饱和度的计算说明1、通行能力计算计算路段单方向的通行能力,如“由东向西的通行能力”、“由南向北的通行能力”。

∑=ni i C C 1=单(1-1)单C ——路段单向通行能力;i C ——第i 条车道的通行能力;i ——车道编号,从道路中心至道路边缘依次编号;n ——路段单向车道数。

车道交条ααα=0C C i (1-2) 0C —— 1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取表1-1中对应的建议值:表1-1 0C 值条α ——车道折减系数,自中心线起第一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第二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第三条为~,第四条为~,第五条以上为~;交α ——交叉口折减系数,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和路段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由表1-2确定:表1-2 交叉口折减系数车道α ——车道宽度折减系数,根据车道宽度由表1-3确定:表1-3 车道折减系数2、饱和度计算C V / ——实际流量除以通行能力。

二、交叉口通行能力与饱和度计算说明1、通行能力计算∑=n i iC C 1=交叉口(2-1)交叉口C ——交叉口通行能力;i C ——交叉口各进口的通行能力;i ——交叉口进口编号;n ——交叉口进口数,n 为4或3。

∑=K j ji C C 1=(2-2)C——进口各车道的通行能力;jj——车道编号;K——进口车道数。

先计算各个车道的通行能力,再计算各个进口的通行能力,然后计算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用专用工具计算进口各车道通行能力,按直行、直左、直右、直左右、专左、专右的先后顺序。

(1)直行、直左、直右与直左右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需要输入的数据:①信号周期T;②对应相位的绿灯时间t;③对应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j t;④对应的车流量。

注意:“有效绿灯时间j t”项,只需设定一个不为零的数即可,建议与t 相等。

“车流量”项,→对直行、直左与直左右车道的计算来说,只需输入一个不为零的数即可。

公路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公路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公路工程常用计算公式公路工程是指修建、改建、修复和维护公路的工程活动。

在进行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合理性。

下面是公路工程常用的计算公式:1.设计车速:根据路段的通行需求和地理条件,确定设计车速。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设计车速=设计时速×(1-修正系数)。

2.交通量: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其中一路段的车辆数量。

常用的交通量计算公式为:交通量=交通流量×车辆转换率。

3.车速与流量关系:车速和流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车速与交通量公式进行计算,常用的公式为:车速=流量/交通量。

4.车头间距:车头间距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相互之间的距离。

常用的车头间距计算公式为:车头间距=车辆长度+安全距离。

5.超车道长度:超车道长度是指在高速公路上,车辆从一个车道超车到另一个车道所需的最小距离。

常用的超车道长度计算公式为:超车道长度=超车时间×可站立并排车辆数。

6.视距计算:视距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能够看到的前方道路长度。

常用的视距计算公式为:视距=半个正常成年人的身高×标准视距系数。

7.桥梁荷载计算:在设计桥梁时,需要计算桥梁的荷载。

常用的桥梁荷载计算公式为:桥梁荷载=桥梁自重+车辆荷载。

8.坡度计算:坡度是指道路的纵向倾斜程度。

常用的坡度计算公式为: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100。

9.压实度计算:压实度是指道路或路基的密实程度。

常用的压实度计算公式为:压实度=压实度试验读数/标准列数。

10.水泥用量计算:在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需要计算水泥的用量。

常用的水泥用量计算公式为:水泥用量=路面厚度×路面总面积。

以上是公路工程常用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在进行公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计算和判断,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公路环评交通量换算的必要性
交 通 噪 声 的 预 测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 各 类 型 车 辆 昼 、夜 间平均辖射声级、车 型比、平均小时交通量、平 均 速度、 噪 声 预 测 模 式 等 因 素 ,这 些 因 素 大 部 分 都 受 到 平 均 小 时 交 通量的制约[1],因此交通量是影响交通噪声大小的最重要因 素 之 一 。笔 者 在 开 展 公 路 项 目 环 评 交 通 噪 声 预 测 时 ,均采 用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声 环 境 》 ( HJ 2.4- 2009) [2]推 荐 的 公 路 (道 路 )交通噪声预测模式。由导 则 推 荐 的 预 测 模 式 可 知 ,公 路 环 评 交 通 噪 声 预 测 过 程 中 需 提 供 各 预 测 特 征 年 大 型 车 、 中 型 车 、小 型 车 的 昼 、夜间 小 时 交 通 量 ,而 项 目 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简 称 “工 可 ”)中一 般 只 提 供 折 算 成 标 准 小 客 车 的 日 车 流 量 、各 种 车 型 的 比 例 和昼夜 比 例 ,公路环评交通噪声预测过程中首先必须根据 工 可 提 供 的 交 通 量 、车 型 比 例 和 昼 夜 比 例 ,按 照 导 则 推 荐 的预测模式对交通量进行相应的换算。
3 . 2 工可车型比例 根据工可,某二级公路工可车型比例见表3 。
表 3 交通量车型比例
车型 小货 中货 大货 特大 小客 大客 集装 拖拉 摩托 分类 车 车 车 货车 车 车 箱 机 车
占比/% 13.53 9.95 11.95 3.82 33.50 21.77 0.38 U 0 4.00
3 . 3 工可折算系数 工 可 折 算 系 数 是 指 确 定 一 种 车 型 为 标 准 车 型 ,取其系
4 交通量换算
4 . 1 环评预测特征年日均交通量 基于环评预测年限要求,该 工 程 拟 于 2020年 通车,营
工可提供交通量与环评预测所需交通量的换算步骤
运近期预测特征年为建成后第1 年 (即 2020年 ),营运中
是:
期预测特征年为建成后第7 年 (即 2026年 ),营运远期预
(1)
工可预测年与环评预测特征年不同时,根据内插测 特 征 年为建成后第1 5 年 (即 2034年 )。根 据 表 2 , 工可
6:00 ~ 22:00 (共 16h ) , 夜 间 时 段 为 22:00 ~ 次 日 6:00 (共
8h ) 。
表 1I 环评车型分类
车型
总质量(GVM)

彡3.5t,Ml、M2、N1

3.5~12t» M2. M3. N2

>12t, N3
注 :M l, M2 , M3 , N l , N2 , N3 和 GB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
特大型 集装 货车 箱车
拖拉 机
摩托 车
参考折算 1 1 1.5 1.5 3
4
系数
441
3.4昼夜比 根据工可,昼夜车流量比例为68 : 32(昼 间 时 段 为 12h ,
夜 间 时 段 为 12h ) 。
30
2 0 1 8 年 第 3 期 (总 第 1 3 5 期 }
环境科学
爆蛾种摩 HAI X IA KE XUE
交通量
10318
14995
20602
型 的 实 际 昼 夜 小 时 数 量 按 环 评 车 型 分 类 ,进 行 归 类 合 并 为 小型车、中型车及大型车昼夜小时车流量。
4.2环评预测特征年工可不同车型的实际曰数量 根据参考文献[4],假 设 小 客 车 实 际 日 数 量 为 足 以 2020
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划定方法一致。摩 托 车 、拖拉机应另外归类。
3 某二级公路工可交通量相关资料
3 . 1 交通量
根据工可,某二级公路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2 。
表 2 工可交通量 单 位 :辆/d 标准小客车
年份
2
2035 年
某二级公路
10318
14472
17283
21527
量 ,见 表 5。
(3 ) 根据工可昼夜比及环评昼间16h、夜 间 8h 的时段
表 5 环评各预测特征年交通量预测表单位 :辆/d 标准小客车
划 分 ,将 工 可 夜 间 4h 车流量折算到昼间,再计算环评各特
时间
2020 年
2026 年
2034 年
征年工可不同车型的实际昼夜小时数量。 ( 4 ) 根据环评车型分类,将环评各特征年工可不同车
数 为 1,根据各种车辆行车时所占用道路的程度,分别确定 其 换 算 系 数 。根 据 工 可 ,以 小 客 车 为 标 准 车 型 ,折 算 系 数 [3] 见 表 4。
表 4 工可折算系数
车型
汽车
-*级分类 二级分类
小型车
中小 小型 客车 货车
中型车
大客 中型 车 货车
大型 车
大型 货车
特大型车
法求得环评特征年的日均交通量(标 准 小 客 车 )。
预测年与环评特征年不同,采 用 区 间 内 插 法 (即假定预测
(2)
根 据 工 可 折 算 系 数 ,分 别 计算环评各特征年工可 年 内 交 通 量 增 长 率 是 一 定 的 )求 得 环 评 特 征 年 的 日 均 交 通
不同车型的实际日数量。
2 环评车型分类、折算系数及昼夜时段
根 据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 HJ
2.4- 2 0 0 9 ) , 环 评 中 的 车 型 分 类 见 表 1。环评车型折算系数 按不同车型的交通噪声源大小取值,取 小 型 车 系 数 为 1 , 中
型 车 和 大 型 车 折 算 系 数 分 别 为 2 和 3 。环评昼间时段为
公路环评交通量换算方法及环评P C U 与工可P C U 的关系
公路环评交通量换算方法及环评PC U 与 工 可 P C U 的关系
福建省金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陈晓芳
[摘 要 ]以 某 二 级 公 路 为 例 ,针对环评公路交通噪声预测过程中的车型分类、车型折算系数与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不 同,论述工程可行性研究交通量与环评交通量之间的换算方法与换算过程,阐 明 环 评 PCU与 工 可 PCU之间的关系。 [ 关 键 词 ] 公 路 环 评 交 通 噪 声 预 测 交 通 量 P C U 换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