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国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也逐渐扩大。
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收入差距
已经超过了欧洲和北美国家。
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包括教育、职业、地
区和性别等因素。
教育程度高的人通常更容易得到高薪工作,而职
业选择也是影响收入的关键因素。
地区差异也对个人收入产生影响,发达地区相对于欠发达地区有更高的工资水平。
同时,性别歧视也
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一个因素。
为缩小收入差距,政府需要采取积极措施。
首先,要加强教育
机会的公平性,提高教育程度,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获得高薪工作。
其次,还需要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经济的再平衡。
对于欠发达地区,应该优先发展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区发展的整体水平,从而改善地区收入状况。
此外,还应该加强性别平等的宣传和教育,消除性别歧视,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工作机会和薪酬。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及对策研究收入差距一直是世界各国社会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而城乡的收入差距更是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发展进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它使得城市和农村在生活水平、发展速度、参与政治权力上存在显著的不平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学者们已经围绕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并从经济及政策层面探讨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一、城乡收入差距问题1、数据分析近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仍然存在着,根据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4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比例为3.3:1,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648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1411元,本质上是一种“三农”的收入分配不公。
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在不同地区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如深圳和桂林的收入比例更高,达到7.1:1;而宁夏和西藏的比例则低到2.3:1,甚至更低。
2、差距原因客观上,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与以下原因有关:首先,行政区划粗放,农村地域脱离了城市发展的路径;其次,农村居民就业状况落后,土地制度不完善影响就业;此外,城乡居民受教育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不均衡。
二、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1、政策对策针对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政府可以出台各种政策措施,以促进城乡收入的均衡,如:加强与城乡结合发展,推进农村技术改造;完善城乡居民受教育权利,实现教育公平;扩大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范围;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收入。
2、经济对策此外,改善城乡收入差距还需要加强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政府可以推动重点产业的区域性布局,在促进农村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城乡居民提供收入增长的机会;同时,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加大农村企业投资,创新农村产业结构,多样化供给。
最后,改善城乡收入差距,需要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方面进行系统性的部署,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城市和乡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它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引发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一些原因是人口流动、教育、技术和就业机会等因素引起的。
下面是一些可能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原因:1.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乡村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之间的不平衡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长期以来,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比城市要少,因此,乡村地区的生产力相对较低,导致乡村地区的就业机会不足。
城市的高技能职业比乡村地区更有竞争力,因此在城市获得更高的收入。
2.财富和资源的不均城市收入较高的原因之一是城市的收入集中度更高。
城市有大量的优质资源和有趣的活动,因此城市需求者更多,财富和收入也更容易集中于城市中的一小部分人手中。
与此相反,乡村地区的资源和机会不足,导致大部分人的财富和收入状况相对较差。
3.教育、技术和技能的培养不足教育、技术和技能的差距是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另一大原因。
由于乡村地区所提供的教育和培训机会相对较少,这导致了乡村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技术和技能。
在现代社会,技术和技能的高低将成为影响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关键因素。
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解决方法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投资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投资,改善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提高乡村地区的生产力和就业机会。
此外,政府还应该支持农业技术创新和农村产业发展,以提高农村地区的竞争力和生产力。
2.扩大教育培训机会和资源政府应该加强对乡村地区的教育和培训投入,提高乡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
此外,政府也应该增加乡村地区的科技创新支持,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加强城乡财富分配机制政府应该加强城乡财富分配机制,推进收入再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整体的生活水准得到了提高,城乡的消费水平已分别达到小康和富裕水平。
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贫富差距悬殊。
成为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国际上一般用库兹涅茨倒u曲线解释收入差距问题,有些研究者认为,目前我国处于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的前半部分,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必然的。
所以要想缩小收入差别,必须进一步发展经济,而且经济发展后,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但是我国收入差距的过度扩大既有规范经济原因,更重要的是制度和政策原因导致的。
所以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才是缩小我国收入差距的根本措施。
本文主要从目前收入分配现状及发展趋势入手,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收入差距;城乡差距;经济政策;缩小差距;税收;农村经济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从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指标的恩格尔系数来看,1978年,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城市家庭为57.5%。
2007年农村恩格尔系数降为43%,然而北京等城市地区的恩格尔系数降为31.8%。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的恩格尔系数标准,标志着我国社会整体的生活水准得到了提高,城乡的消费水平已分别达到小康和富裕水平。
从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指标的基尼系数来看,改革开放以前是0.16,上世纪80年代初为0.3多一点,90年代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2007年这一比例逼近0.45。
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的“0.2~0.3比较平均,0.3~0.4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基尼系数标准,说明我国目前居民收入极不公平。
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产生的原因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在1955年提出了倒U型假说:在经济增长初期(贫穷阶段),收入分配有恶化趋势,而在以后的阶段(富裕阶段)将得到改善。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现状:
1.城乡收入差距明显。
城镇居民收入平均水平高于农村居民收
入平均水平。
2.地区收入差距较大。
东部地区相对富裕,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导致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较大。
3.行业收入差距较大。
高技能人才、金融行业、互联网行业等
高薪行业收入普遍较高,而低技能人才、农村劳动力等低薪行业收
入较低。
为了缩小我国收入差距,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
可以通过发
展乡村旅游、新兴产业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2.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可以通过引
进优质企业、科技创新等方式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3.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低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
可
以通过设立职业培训机构、提高社会保障等方式提高低技能人才的
综合素质和收入水平。
4.加强税收调节政策,调节高收入人群财富分配。
可以通过加
大个人所得税、资本利得税的税收力度,减少高收入人群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学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要改革开放30 多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人民生活总体程度上达到小康水平。
但是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却日益扩大。
当前收入差距呈现出一种全面的、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等。
这不仅有制度、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自然、历史方面的因素。
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会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最终促进经济的增长。
合理的收入差距对经济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过分扩大的收入差距对经济的增长会造成不利影响。
然而,中国当前的基尼系数已远超出“警戒线”,收入差距已明显超出了合理的限度,加大了整个社会上的不平等,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
针对当前贫富差距的情况,解决好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只有如此才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关键词:收入差距;现状;特点;原因;解决对策AbstractFor more than 30 years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 our country's economy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people have reacheda well-off level as a whole. However, income gap of the resident is widening. The current income gap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and multi-level expansion trend, such as the expansion of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e enlargement of income gap between industries, the expansion of the income gap between the east and mid-west, which is not only caused by system, economic factors but natur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A certain level of income gap will promote the optimize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growth ultimately. Reasonable incomegap has a promoting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while excessive income gap will do harm to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our current Gini-coefficient is far beyond the "red line" and income gap has apparently surpassed reasonable limits, which has increased the inequa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brought negative impact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some extend,In view of current gap between the poor and the rich, solving the problem of expanding income gap is conductive to expanding domestic need and promoting a healthy and sustainableeconomic development,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do good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Key Words: income gap; present situation; reasons and solutions目录引言 (1)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及特点 (1)(一)收入差距的含义 (2)(二)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及的特点 (2)1.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2)2.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4)3. 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4)二、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5)(一)对消费的影响 (6)1.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的影响 (6)2. 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的影响 (7)3.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的影响 (8)(二)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8)(三)对社会整体素质提高的影响 (8)三、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 (8)(一)社会因素 (9)1. 收入分配制度不够完善 (9)2. 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9)3. 法律的缺陷和政策的保护 (9)(二)经济因素 (9)1. 经济发展的规律 (9)2. 国家经济发展规划的政策影响 (10)3.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10)(三)自然、历史因素 (10)四、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 (10)(一)建立公平、统一的劳动市场 (10)(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11)(三)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11)(四)建立公平、平等的市场,促进行业间的竞争 (11)(五)建立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调控体系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分配体制和收入分配的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收入差距问题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不管是在个人、城乡还是地区。
鉴于我国一直坚持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的,因此缩小个人、城乡以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在通过对个人收入、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收入分配的确切真是考察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
但是其差距之大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称之为“两极分化”,对当前收入差距的合理评判应该是:较少数人逐渐掌握了较大部分的资产。
一.收入差距的确切考察来看,根据基尼系数反映,中国基尼系数在就超过了0.40的警戒线,目前已经达到了0、47。
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
第一.个人收入差距悬殊。
从全国范围看,城镇居民的贫富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1.8倍,扩大为1995年的3.0倍;同期,农民的收入差距由2.9倍扩大为6.6倍。
1993年城乡加权平均的贫富差距为5.6倍。
目前,我国居民存款额达3.5万亿元,但分布也极为悬殊。
富裕、富豪型家庭的存款数额是一般城镇居民存款数额的20倍。
就有形资产而言,我国的富有家庭已经拥有了私人豪华型别墅、私人小汽车以及其它耐用高档消费品,资产数十万,甚至上百万。
相反贫困家庭、特别是赤贫家庭,有的资产还不足100元,有的家产还不到30元。
第二.城乡收入差距逐渐增加,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农村居民。
根据数据表明,在全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整体上得到提高的同时,收入的差距被拉大了。
七年中,我国困难户与最高收入户居民人均年收入差异从1990年的1892.71元扩大到1996年7007.52元,扩大了2.70倍。
均增长速度为24.38%,超过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
这一结果清楚地说明:七年来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两极分化的程度加剧了。
这并不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振兴经济的初衷,我们不希望在国家经济明显趋好的大环境下出现更多的“穷人”,但这又是一个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差距的拉大还伴随着收入中非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增大、灰色收入和资本收入增加的趋势。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已经多年是面临我国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造成的,市场经济和市场化劳动力调节机制不健全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正、在城乡之间发展水平不平衡造成的。
而各省市之间收入差距也日渐拉大,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这会更加深刻地影响我国的社会和谐。
另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了农村地区收入水平低,影响了农民的消费能力,从而限制了农村消费,也就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同时,农民收入较低还会影响他们在农村投资,一方面他们没有给农村再投资,另一方面,农村由于资金短缺,基础设施投资也受到影响,这又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
因此,为了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应当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坚持市场化原则,把更多的资金、优惠政策拨给农村,加强农村的发展实力。
二是坚持政策的精准和扶贫政策的细化方向,鼓励农民劳动力向城镇进军,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培养农村创业人才。
三是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加大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使城乡收入达到合理的平衡。
四是加大就业培训和培育技能人才投入,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以上内容只是一部分,但可以看到,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要注重精准扶贫,坚持改革开放,完善收入分配平衡机制,提高农村的发展实力,给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以维护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城乡发展的均衡性,是国家应该面对、思考并努力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量增长背后: 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城镇居民个人教育收益率
• 高等教育收益率要明显高于中等教育和初 等教育 • 在影响城镇个人收入差距的因素中
– 1988年、1995年、2002年,教育变量可以解释 的份额为3.8%、6.7%和15.6%。
• 教育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解释
– 所有变量可以解释全国基尼系数的60% – 家庭劳动力中文化程度差异可以解释近20%
• 2007年
0.49
– 最高收入10%收入份额是最低10%收入的23倍
总量增长背后: 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尤为突出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变动趋势(可变价)
中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变化
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全国收入差距扩大
• 1995-2002年,城乡收入差距对全国收入差 距的贡献率从38%提高到43%。
• 与其他转型国家相比,中国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的速度相对较慢,在短期内没有对宏观经济产生 重大的负面影响
别列佐夫斯基
• • 应用数学教授 倒卖汽车
– – 按出口价格(约4,800美元/辆)搞到了“拉达”车,然后按7,500美元卖掉。 从买主手中收取购车定金,拖延几个月后再付给工厂,在超级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使他得 到了相当于半辆汽车价值的油水。
台湾1979-1994年间个人收入基尼系数
– 城镇收入的地区差距
不同省份之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
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异的因素
• 性别、年龄、教育、党员身份、职业、就 业单位所有制、行业、省份
– 在1988年、1995年、2002年大约解释了城镇居 民收入差异的32-42% – 省份变量独自解决了其中的10-12% – 地区变量解释了其中的三分之一
随着教育收益率的不断提高,不同文化程度 人群组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 根据1995年和2002年两次住户调查数据,城 镇居民中大学及大学文化程度以上人群组 与初中文化程度人群组的平均收入之比, 1995年为1.42:1, 2002年上升为1.89:1; 大学及 大学文化程度以上人群组与小学文化程度 人群组的平均收入之比,1995年为1.53:1, 2002年上升为2.21:1。
中国 中东欧转型国家 中美和南美国家 OECD发达国家
俄罗斯 发展中国家 亚洲 平均
• 灰色收入的来源 – 杨灿明、孙群力(2010):税收负担和政府管制 – 王小鲁(2010):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公共投资与腐败;土地 收益的分配;其他垄断收益的分配 • 灰色收入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王小鲁,2010) – 占全国城镇居民家庭 10% 的最高收入家庭,2008 年人均可支配收 入至少应为 13.9 万元,而不是统计数据显示的 4.4万元。两者相差 3.2 倍。其次 10% 的高收入家庭,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应为 5.5 万元, 而不是 2.6 万元,两者相差 2 倍。没有体现在收入统计中的隐性收 入,80% 以上集中在 20% 的城镇最高收入和高收入家庭。其中 10% 的城镇最高收入家庭,至少占有隐性收入的三分之二。 – 隐性收入的存在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以城镇居民最高收入和最 低收入各 10% 的家庭来衡量,其人均收入差距应从统计数据显示 的 9 倍调整到 26 倍。以全国居民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各 10% 的家 庭来衡量,其人均收入差距应从统计数据显示的 23倍,调整到 65 倍。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全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会显 著高于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计算的 0.47~0.50的水平。
– 这意味着2002年全国收入差距2/5以上来自城乡 之间的收入差距
• 2007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对全国收入差距 贡献率上升到48%。
总量增长背后: 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比较明显
决定地区差距的两个原因
• 历史原因
– 地区内部城乡人口结构差异
• 新的变化
– 农村内部地区收入差距
•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 ,由农村工业化进程决定了 区域差异非常明显 • 1990年代后期,农业生产停滞、乡镇企业不景气, 地区差距并没有扩大
• • • • •
与卡丹尼科夫(原副总理)组建全俄汽车联盟(ABBA) 低价收购私有化证劵,获得“西伯利亚石油”公司(SIBNEFT)51%的股份
– 开采量在俄罗斯排行第六,储备量排行第八。其石油储备约为10.928亿吨
俄罗斯公共电视台最大的股东和实际控制者 与俄罗斯第一家庭——叶利钦家族关系密切 克里姆林宫教父
35岁建立庞大的经济帝国
– 1995年8约30日“尤科斯”拍卖中,45%股票采取以贷换股方式,33%拍卖 。霍多尔科夫斯基付出的代价为1.59亿美元和1.5亿美元,仅超过拍卖价900 万美元 – 当时有另外3家银行出价几乎是其2倍 – 当时“尤科斯”估值为7亿美元 – 不到2年后“尤科斯”在莫斯科证劵交易所上市,市值为70亿美元 – 2003年,尤科斯与西伯利亚室友公司合并,超过别列佐夫斯基成为俄罗斯 首富
这世界也有一些富人值得尊敬
比尔〃盖茨:信息革命的推动者 每秒赚193美元、每天赚16666667美 元,每年60亿美元 乔布斯: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 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把电脑和电 子产品简约化、平民化。
问题的关键:什么样的收入差距是合理的?
• 收入与责任相匹配
– 在企业内部,收入主要取决于他处在什么样的岗位, 因为不同的人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霍多尔科夫斯基
• • 共青团的宠儿
– 门捷列夫学院的共青团副书记
从合作社起步的经商活动
– “缅纳泰普”合作社 – 倒卖假酒、假名牌牛仔裤和计算机 – 创办“青年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将非现金信用兑换成现金,成为俄罗 斯新一代中最成功的财富人士,升任共青团莫斯科市委第二书记
• •
从商人到银行家
– 与盖达尔关系良好,向车臣重建提供资金
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差距
• 灰色收入的规模
– 杨灿明、孙群力(2010)估算:1978-2008年全国总的隐性经济规模介于 10.7-26.73%之间。 – 王小鲁(2010)估算:2008 年灰色收入大约占到国民总收入的 15%。而 这一比例在 2005 年约在13% 左右。 国家 灰色收入 占GDP比重 15.6 40.1 43.4 16.3 国家 灰色收入 占GDP比重 48.7 43.2 30.4 35.2
第八章 中国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 孙景宇
总量增长背后: 收入差距的全方位扩大
•
•
基尼系数最早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 尼(Gini,Corrado,1912)根据洛 伦茨曲线提出的,洛伦茨曲线表示 累积百分比的人口所拥有的累积百 分比的收入,其中45度线OA代表绝 对平均。明显可以看出,弧度越小 越靠近绝对平均线,收入分配就越 平均,如曲线C比曲线B代表的收入 分配更公平。而基尼系数则是为了 量化考察这一关系而提出的,基尼 系数核心含义是代表洛伦茨曲线与 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比上绝对平 均线下的整个三角形面积(阴影面 积与三角形OAP面积之比)。显然, 基尼系数越大则代表收入分配差别 越大。 国际上一般公认:0.2以下表明高度 平均;0.2-0.3为相对平均;0.3-0.4为 比较合理;超过0.4说明全部居民收 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比例超过0.4, 差距偏大,一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就可能处于一种比较危险的境地; 超过0.5表明出现两极分化,引发众 多社会问题。
二、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1、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解释
• 20世纪80年代初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 农村改革缩小了收入差距 – 非农产业与非农就业机会
• 扩大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沿 海地区和农业地区的收入差距 • 扩大了非农户与务农户的收入 差距
• 20世纪90年代
阿布拉莫维奇
• 1岁丧母、3岁丧父 • 与别列佐夫斯基合作,拿下西伯利亚石油公司 • 通过别列佐夫斯基,阿布结识叶利钦家族,并与叶利钦的小女儿塔季 扬娜过从甚密,传言他是叶利钦家族的“提款机”。 • 相继控股了俄罗斯铝业公司、俄罗斯民用航空公司等,建立起自己的 庞大产业帝国 • 支持普京,成为楚科奇州州长 • 从政不干政 • 抛售资产、套取现金、全身而退 • 购买切尔西俱乐部 • 从俄罗斯首富到英国首富,世界富豪榜第15位,总资产约250亿美元
• 收入与能力相匹配
– – – – 如何衡量能力? 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能力越强 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相匹配 经验研究表明,发展教育是实现兼顾公平的经济增长 的一条途径。
• 比如台湾,自197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在1979-1994 年间,年均GDP增长速度达7.8%,但其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却 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 • • • •
“只要我愿意,我能让一只猴子当上总统” “几乎所有的政治家都有自己的身价,他们差不多都被收买了”被任命为 权力巨大的、处理独联体事物的总统特别代表 地位显赫的国家安全会议的副秘书——相当于苏共中央书记 外出购物,出动10余辆防弹奔驰车 政治笑话:别列佐夫斯基在俄罗斯政府和总统办公厅开了职业介绍所,谁 要想进入俄罗斯政府当副总理、部长或到总统府当官,必须要经过别列佐 夫斯基的职业介绍所同意。
俄罗斯总统选举
• 叶利钦
– 支持率8%
• 久加诺夫
– 支持率24%
别列佐夫斯基联合11名寡头成立俄罗斯私有财产保护基金会 竞选小组组长:丘拜斯 活动经费:500万美元 古辛斯基(从导演到大亨)控制的俄罗斯独立电视台、“莫斯 科回声”电台、“今日报”、“总结报”等媒体舰队 足额补发拖欠已久的退休金和养老金 东正教的教皇拉选票 叶利钦的官方竞选预算为300万美元,但实际花费3.5亿美元
3、经济政策的影响 ——对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解释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城 乡收入差距缩小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 民收入增长过缓
– 城乡分割 – 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 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延缓 – 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 歧视 – 公共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 向城镇的过度倾斜,使政 府长期忽视对农村社会发 展的投入和对人力资本的 投入 – 农业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