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M方法在婴幼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婴儿原位心脏移植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研究(附病例报告)

婴儿原位心脏移植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研究(附病例报告)

婴儿原位心脏移植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研究(附病例报告)鞠吉峰;乔彬;吴莉莉;蒋怡燕;王振祥;朱萌【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09(26)1【摘要】目的探讨婴儿原位心脏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特点及规律.方法笔者所在研究所对1例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中及术后应用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CVP)及桡动脉压力监测,术前及术后应用超声对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监测.结合临床指标及临床表现对治疗方案进行相应调整.结果术后当天CVP降低,桡动脉压力、心排血量(CO)、心排指数(CI)增加.术后1~4d,CVP升高,桡动脉压力及心率趋于稳定,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右心室呈进行性增大,血流动力学状况逐步好转,恢复良好.讨论婴儿心脏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多发生于术后早期,主要为右心功能不全所致.及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析其规律,合理强心利尿扩血管,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减少移植心脏并发症发生.【总页数】2页(P5-6)【作者】鞠吉峰;乔彬;吴莉莉;蒋怡燕;王振祥;朱萌【作者单位】济南军区心血管病研究所麻醉科,山东济南,250022;济南军区心血管病研究所麻醉科,山东济南,250022;济南军区心血管病研究所麻醉科,山东济南,250022;济南军区心血管病研究所麻醉科,山东济南,250022;济南军区心血管病研究所麻醉科,山东济南,250022;济南军区心血管病研究所麻醉科,山东济南,25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相关文献】1.新型免疫抑制方案在原位心脏移植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附一例报告) [J], 魏凌云;郭明;陈道中;翁钦永;袁思波;王齐敏;黄雪珊;那旭红2.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病人的护理(附3例病例报告) [J], 刘惠;吴显和;郑思琳3.原位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附6例报告) [J], 余云生;沈振亚;于曙东;朱江;叶文学;焦鹏;黄浩岳;朱雅萍;卜丽芬;胡雁秋4.婴儿糖尿病病理特点及病因(附1例病例报告) [J], 杨秀英;王泰龄;王石麟5.唇腭裂婴儿术前正畸治疗的优势附85例病例报告 [J], 朱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 定义
– CI<2.2L/min/m2,PAWP>18mmHg,BPs<80mmHg,SVR>2000dyn/se c/cm5,尿量<20ml/h,神志障碍时 • 治疗原则 – 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 – 改善心肌的收缩状态 – 增加心排血量
• • • •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防止并处理心力紊乱
TEE优点:
清晰显示离胸壁较深远的结构(如心房和大血 管)的图像;不影响心血管手术而行连续监测;因 角度不同,能更容易看到一些重要结构,如心耳、 肺静脉、全部房间隔、胸主动脉、左冠状动脉等; 和心脏之间无肺组织,可用更高频率的探头。 拟在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食道超声心动 图显示中度主动脉瓣反流,随后采用在体外循环 下行CABG术。
中心静脉压
上下腔静脉近心房入口处
适应症
测定反映右心充盈压作为容量指标 通过中心静脉给药 给外周静脉差的病人提供静脉通路 为长期胃肠道外营养提供途径 注射染料测定心排血量 为静脉安置起搏器提供途径
正常值 4~12mmHg
中心静脉压
插管的途径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颈外静脉 贵要静脉 腋静脉 股静脉

心率 心排血量组成
维持满意的负荷状态
前负荷
• 重要
– – – – – –

遵循Frank-Starling 舒张末期心肌纤维长度 它没有降支? 离体2.2um(2.6) LVEDP 12/50mmHg PAP/CVP(2~6mmHg) 干预前负荷影响CO
• • 补 脱
维持满意的负荷状态
• 维持满意的后负何(Anrep)
– 右心室后负荷 – PVR=(MPAP-LAP)x80 CO – PVR =(MPAP-PAWP)x80 CO – 正常值:(20~130)250ynes/sec/cm2

基于PRAM_分级的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探讨

基于PRAM_分级的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探讨

DOI:10.16659/ki.1672-5654.2023.19.037基于PRAM分级的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探讨高红丽1,王春燕2,潘明星1,刘雪晶1,曾繁荣3,王雨晴31.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2.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小儿内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3. 牡丹江医学院护理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PRAM分级的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儿科工作的护士12人为研究对象。

2022年4—10月,实施常规管理;2022年11月—2023年4月,采取对应式动态护理管理模式,对管理工作加以优化。

管理后,从管理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的评分、护士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调查等方面,比较管理效果。

结果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实施后,在管理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方面,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实施后,常规护理质量、护理细节完成质量、突发事件护理质量、综合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护士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调查方面,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实施后,与常规管理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PRAM分级的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儿科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 PRAM分级;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护理管理;儿科[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3)10(a)-0037-04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Corresponding Dynamic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PRAM Grading in PediatricsGAO Hongli1, WANG Chunyan2, PAN Mingxing1, LIU Xuejing1, ZENG Fanrong3, WANG Yuqing31.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Center, 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7000 China;2.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Internal Medicine, 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7000 China;3. School of Nursing,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7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orresponding dynamic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PRAM grad⁃ing in pediatrics. Methods From April 2022 to April 2023, 12 nurses work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 were used as study subjects. From April to October 2022,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was implemented. From November 2022 to April 2023, the corresponding dynamic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was adopted to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After the management, the manage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 incidence of management adverse events, the nurses' scores o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and the nurses' satisfaction with the management model.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dynamic management model,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management adverse events (P> 0.05). In terms of nursing quality score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rrespondence dynamic management model, the scores of routine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detail completion quality, emergency nursing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qualit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model,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 terms of nurses' satisfaction survey of management mod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corresponding dynamic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mod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P>0.05). Conclusion The correspondence dynamic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PRAM grading effectively im⁃[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042)。

小儿围术期液体与输血管理

小儿围术期液体与输血管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VS
继续教育
鼓励医护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了解最新的 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提高临床实践水平 。
THANKS
当前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小儿手术的复杂性和难度逐渐增加,围术期液体与输血管 理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围术期液体管理的意义
1 2
3
维持患儿正常的生理功能
通过合理的液体管理,可以确保患儿在手术过程中维持正常 的血液循环、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预防并发症
适当的液体管理有助于预防因液体失衡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如心肺疾病、肾功能不全等。
输血禁忌症
某些情况下,如过敏体质、肝肾 功能不全、感染等,输血可能会 加重病情或带来不良反应,需要 避免输血。
输血方式与选择
输血方式
包括直接输血和间接输血,直接输血 是指直接将全血输入患者体内,而间 接输血是指将血液经过处理后再输入 患者体内。
输血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 输血方式。对于小儿患者,由于其身 体机能和代谢特点,需要更加谨慎地 选择输血方式和输血量。
提高手术成功率
良好的围术期液体管理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 率,促进患儿术后康复。
02
小儿围术期液体管理
围术期液体需求
维持正常血容量
小儿在围术期由于禁食、手术创伤等原因,容易导致血容量不足,需要补充适量的晶体液和胶体 液以维持正常血容量。
维持电解质平衡
小儿在围术期容易出现电解质失衡,如低钾、低钠等,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补充相应的电解质溶液 。
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发热、过敏反应、溶血 反应等。
处理方法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进展及应用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进展及应用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进展及应用(综述)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科王静近些年来,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日益提高,已越来越多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诊治过程中,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了相对可靠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患者预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随着血流动力学技术在临床中的发展应用,许多研究者对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提出置疑。

因此关于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临床进展及具体应用是临床上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监测临床应用自上世纪70年代来,Swan和Ganz发明通过血流引导的气囊漂浮导管(balloon floatation catheter或Swan-Ganz catheter或PAC)后,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继中心静脉压(CVP)之后临床监测的一大新进展,是作为评估危重病人心血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重要指标,是现代重症监护病房(ICU)中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

许多新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地应用于临床,为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了详尽的参数资料,它主要是反映心脏、血管、血液、组织氧供氧耗及器官功能状态的指标。

通常可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种,目前临床常用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是部分二氧化碳重复吸入法(NICO)、胸腔阻抗法(ICG)及经食道彩色超声心动图(TEE)等。

由于两类方法在测定原理上各有不同,临床应用适应症及所要求的条件也不同,同时其准确性和重复性亦有差异。

因此对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各家报道不尽相同,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血流动力学的临床进展及具体应用综述如下。

1.无创血流动力学的临床应用无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noninvasive hemodynamic monitoring)是应用对机体组织没有机械损伤的方法,经皮肤或粘膜等途径间接取得有关心血管功能的各项参数,其特点是安全、无或很少发生并发症。

一般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包括:心率,血压,EKG,SPO2以及颈静脉的充盈程度,可在ICU广泛应用各种危重病患者,不仅提供重要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能充分检测出受测患者瞬间的情况,也能反映动态的变化,很好的指导临床抢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基本上替代了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

小儿心脏手术围术期脑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

小儿心脏手术围术期脑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

小儿心脏手术围术期脑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3-03-07T06:36:03.474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33期作者:任静雯[导读] 脑损伤是小儿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会影响到患儿术后长期的生活质量,任静雯山西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山西太原 030025摘要:脑损伤是小儿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会影响到患儿术后长期的生活质量,因而成为小儿心脏术后并发症预防的重点之一。

小儿心脏病大多为先天性心脏病,在胎儿时便可能存在脑发育不全,对于手术相关的脑损伤也更为敏感。

因此对于这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脑保护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诊断与监测技术、术中管理、循环设备以及药物研究等方面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围术期脑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脑损伤;脑保护;体外循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人脑发育从孕3周开始持续到成年早期,出生后第一年脑容量增加约一倍,是神经系统发育最关键的时期。

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胎儿期便会因脑氧合不足而导致脑容量下降,出生后长期的行为认知功能也可能落后于同龄儿。

对于一些复杂的先心病患儿,大多要在出生后半年内行体外循环手术治疗,这更增加了脑损伤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术前患儿评估的完善、手术以及麻醉技术的进步以及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先心病小儿体外循环术后远期存活率明显提高,但脑损伤作为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术后生活质量。

脑保护策略在这段时间内有了很大进展:随着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spectrum,NIRS)、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等技术的应用,脑损伤的识别和检测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术中可控制指标如灌注压、温度等对脑损伤的影响也在不断探索;同时,循环设备的优化、相关药物脑保护作用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

1小儿心脏围手术期脑损伤现状体外循环术后脑损伤在成人患者中主要表现为隐性脑卒中,发病率高达50%,但在小儿患者中却并不常见。

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联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儿童重症流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联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儿童重症流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Application value of noninvasive ultrasound cardiac output monitor combined with PEWS in severe influenza of children/Jia Xiaohui 1, Liu Li 1, Wen Xiaobin 1, Shen Xiaojia 1, Liu Yan 1, Xiang Lijia 2, Zhang Haiyang 3, Zhou Qian 1, Jian Ding 1, Wang Lin 41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Chengd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610017, China; 2Department of Infection, Chengd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610017, China; 3Department of Chil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4Departmnet of Pediatrics, Chengdu Qingbaiji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610039,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Li,Email:********************[Abstract] Objective: Based on Logistics regression, a diagnosis and prediction model for severe influenza of children was established by applying 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 (PEWS) and hemodynamic parameters of non-invasive 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 and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at.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84 pediatric patients aged from 29 days to 4.9 years who were diagnosed as severe and (or) critical influenza in Chengd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and Chengdu Qingbaiji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March 2023 were col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evere group and critic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disease classification of <Influenz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2019 edition)>.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factor Logistics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after the PEWS, blood gas lactic acid and the parameter values of each module of the monitor for non-invasive 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CO) were completed.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easured values of PEWS, lactic acid, stroke output (SV), CO, cardiac index (CI), 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 (SVR) and 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SVRI) between the severe group and the critic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29.581, 12.462, 9.595, 6.000, 2.872, 120.664, 9.967, P <0.05), respectively. The PEWS scor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evere and critical influenz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VR value, an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V value and CO value (r =0.330, -0.217, -0.192, P <0.05), respectively. The serum lactic acid level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evere and critical influenz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VR, an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V value and CO value of non-invasive heart[摘要] 目的:基于logistics回归,应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及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血流动力学参数建立预测重症流感儿童发生危重症的诊断预测模型,分析其应用价值。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
低 血 压 状 态 CI<2.2 PAWP<12 静 点 5%糖 或 胶 体 250ml/30min(容 量 负 荷 )
PAWP?
测 定 PAWP和 CI
PAWP<12 CI<2.2
低血容量
12<PAWP<18 CI>2.2
PAWP>18
持续静脉补液 观察PAWP和CI变化 重复容量负荷 心原性
CI<2.2
<13%
SVV结果
>13%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
经食道超声多普勒(TEE)技术
TEE用于心功能监测和容量管理的优势: 操作简便——完全无创,只需要一个探头一台机器 诊断快捷——熟练者可10秒内做出评估和判断 实时动态——不限次数动态观测 准确形象——更加直观的将患者的心脏形态和结构在
左心室血量增多,导 致此时 SV 立刻上升
肺静脉系统血量 供给下降
肺静脉系统血量 输出上升
肺静脉系统血量空虚
左心室血量补给减少,延迟性SV
SVV的产生机制——心功能曲线
每搏量
SVV小
∆P
∆SV
SVV大
∆SV ∆P
呼吸导致每搏量的变化可判断 当前所处FS曲线的具体位点
左心前负荷
∆P = 每次机械通气引起前负荷的变化
屏幕上动态显示

经济环保——对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无任何放射性伤害
风险
经食道超声多普勒(TEE)技术
适应证

不明原因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尤其是低血压 不能解释的肺动脉导管测量值 可疑心内结构紊乱和心内赘生物 瓣膜功能异常 分流 空气栓塞 心包疾病 胸主动脉瘤
经食道超声多普勒(TEE)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