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与颅内血肿粗略估算、颅内出血性疾病

合集下载

颅内血肿分类

颅内血肿分类

颅内血肿分类颅内血肿是指在颅腔内部发生的血液积聚,根据血肿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外伤性颅内血肿: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常见于头部外伤后。

外伤性颅内血肿根据血肿的形态和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种:- 硬膜外血肿:血液积聚在硬膜与颅骨之间,常由颅骨骨折引起。

病人常有头部外伤史,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 硬膜下血肿:血液积聚在硬膜下,常由植物神经系统受损引起,如副脑室破裂出血。

病人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 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积聚在蛛网膜下腔,常由脑血管破裂引起。

病人表现为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2.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血肿:颅内动脉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动脉疾病之一,其破裂可导致血肿形成。

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和破裂的严重程度,血肿形态各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动脉瘤周围血肿:血液积聚在动脉瘤周围组织内,常由动脉瘤破裂引起。

病人表现为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 动脉瘤内血肿:血液积聚在动脉瘤内部,常由动脉瘤破裂引起。

病人表现为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3. 脑血管畸形破裂引起的血肿:脑血管畸形是指先天性血管异常,其破裂可导致血肿形成。

根据脑血管畸形的类型和破裂的严重程度,血肿形态各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动静脉畸形破裂引起的血肿:血液积聚在动静脉畸形周围组织内,常由动静脉畸形破裂引起。

病人表现为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 静脉畸形破裂引起的血肿:血液积聚在静脉畸形周围组织内,常由静脉畸形破裂引起。

病人表现为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4. 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血肿: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形成血肿。

根据出血的部位和范围,血肿形态各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脑出血引起的血肿:血液积聚在脑组织内,常由高血压引起。

病人表现为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 脑干出血引起的血肿:血液积聚在脑干内部,常由脑干动脉破裂引起。

病人表现为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5. 其他类型的颅内血肿:除了上述几类外,还有一些罕见的颅内血肿类型,如颅内感染引起的脑脓肿,脑血管炎引起的血肿等。

急救护理试题及答案(护理三基)(答案)

急救护理试题及答案(护理三基)(答案)

急诊急救护理一、名词解释1、心绞痛: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综合症。

其特点为劳累时出现压榨性疼痛,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

2、急性胰腺炎:是指各种刺激因素所致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并作用于胰腺本身组织所引起的自身消化性疾病。

临床上把胰腺病理变化只有充血和水肿的称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把病理变化发展为出血和坏死的称为急性水肿胰腺炎。

3、癫痫:是一反复发作性的综合征,是脑皮层神经异常的超同步化放电引起的一过性的脑功能障碍,常伴有意识障碍。

4、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

5、张力性气胸: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胸部损伤,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处形成的活瓣,气体只能进入胸膜腔而不能排出,使胸腔逐渐形成高压张力性气胸。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伤者经形象呼吸困难、紫绀、低血压、休克、呼衰、气管向健侧移,同时伤侧伴有大量的气胸和严重的纵膈气肿和皮下气肿。

6、脑挫裂伤:是指暴力直接作用于头部,致使脑组织发生可见的实质性损伤。

脑挫裂伤常合并不同的颅内血肿和脑水肿,如治疗不利常导致脑疝,危及生命。

7、挤压综合征:是指肌肉丰富的部位如下肢或躯干长时间受重力挤压,引起肌肉缺血、坏死,激发一系列全身反应。

由于大量的肌肉坏死释放的毒性代谢产物,患者主要表现为肌红蛋白尿和高血钾,严重者科出现休克、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8、颅内血肿:为急性颅脑创伤中作常见的继发性损伤之一,是指外伤后颅内出血积聚与某部位达到相当体积,对脑组织构成压迫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9、神经原性休克:因外伤、剧痛、脑脊髓损伤等引起的,由于神经作用使血管运动中枢功能受到抑制,引起周围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

10、急性中毒:大量或毒性较剧的毒物突然经呼吸道、消化道后皮肤黏膜等途径进入人体损害某些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或组织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称急性中毒。

血气胸诊断标准

血气胸诊断标准

血气胸诊断标准
血气胸是指胸腔内积血,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和血氧饱和度降低的一种疾病。

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症状:血气胸的典型症状是突然出现的胸痛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等症状。

2. 体征:血气胸患者可出现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叩诊呈浊音、听诊可听到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体征。

3. 影像学检查:血气胸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胸片、CT扫描等,其中X线胸片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在X线胸片上,血气胸表现为胸腔内出现高密度阴影,肺组织受压、萎陷等改变。

4. 血氧饱和度测定:血气胸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可通过血氧饱和度测定来辅助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血气胸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避免漏诊和误诊。

同时,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展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1页/ 共1页。

临床外科知识:颅内血肿诊断及治疗

临床外科知识:颅内血肿诊断及治疗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及备考汇总诊断颅骨X片可以了解有无颅骨骨折及部位,结合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大致判断血肿的部位及类型。

CT可判断血肿的部位、性质和大小,脑组织受压移位的程度,有无脑池、脑室的受压闭塞,可以大致判断颅高压的程度。

伤后重复CT检查可以了解颅内血肿的发展情况,并能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

治疗重点是处理继发性脑损伤,着重于脑疝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特别是颅内血肿的早期发现和处理,以争取良好的疗效。

对原发性脑损伤的处理除了病情观察以外,主要是对已产生的昏迷、高热等病症的护理和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以避免对脑组织和机体的进一步危害。

急诊处理要求1.轻型(I级)(1)留急诊室观察24小时;(2)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神经系体征变化;(3)颅骨X线摄片,必要时作头颅CT检查;(4)对症处理;向家属交待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可能。

2.中型(II级)(1)意识清楚者留急诊室或住院观察48~72小时,有意识障碍者须住院;(2)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神经系体征变化;(3)颅骨X线摄片,头部CT检查;(4)对症处理;(5)有病情变化时,头部CT复查,作好随时手术的准备工作。

3.重型(Ⅲ级)(1)须住院或在重症监护病房;(2)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神经系体征变化;(3)选用头部CT监测、颅内压监测或脑诱发电位监测;(4)积极处理离热、躁动、癫痫等,有颅内压增高表现者,给予脱水等治疗,维持良好的周围循环和脑灌注压;(5)注重昏迷的护理与治疗,首先保证呼吸道通畅;(6)有手术指征者尽早手术;已有脑疝时,先予以甘露醇及速尿静脉推注,立即手术。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气胸或血气胸单纯性气胸一般无明显...

气胸或血气胸单纯性气胸一般无明显...

介入诊疗操作规范血管造影一.全脑血管造影术【适应证】1.颅内外血管性病变。

如出血性或闭塞性脑血管病变。

2.自发性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检查。

3.头面部富血运性肿瘤术前了解血供状况。

4.观察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性。

5.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禁忌证】1.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

2.有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

【操作技术】1.常规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消毒铺单,暴露两侧腹股沟部;2.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臵入血管鞘;3.在透视下依次行全脑血管造影,包括颈内、颈外动脉,双侧椎动脉。

必要时可行双侧甲状颈干及肋颈干造影。

血管迂曲导管不能到位时,可使用导丝辅助;4.怀疑缺血性病变或老年患者应自下而上分段行各主动脉弓造影和弓上各级血管造影;5.必要时在行颅内血管造影时使用旋转DSA或3DDSA等DSA的特殊功能。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穿刺和插管所致并发症暂时性动脉痉挛、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插管器械动脉内折断、动脉切割、动脉粥样硬化斑脱落、血管破裂、血肿形成、气栓;2.对比剂所致并发症休克、惊厥、喉头水肿、喉头或(和)支气管痉挛、肺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横断性脊髓炎、癫痫、和脑水肿。

二.肺动脉造影【适应证】1. 肺动静脉瘘2. 周围肺动脉狭窄3. 肺栓塞【禁忌证】1. 药物有关禁忌证2. 肺水肿和重度肺动脉高压3. 休克【操作技术】1.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插入心导管。

2.测量右心房压力曲线及从肺动脉至右心室连续拉出测压力曲线,观察记录心电图。

3.将导管臵于右心室流出道附近或肺动脉主干中段。

4.通过压力注射器注入对比剂,注射速度10~15ml/s,对比剂用量成人每次为20~30ml,如做左、右肺动脉造影时,可分别将导管臵于左、右肺动脉,对比剂和注射流速酌减。

5.快速连续摄影或DSA检查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中的一种,各种摄影方法均采用前后位(或半坐位)及左侧位摄影。

血气胸诊断标准

血气胸诊断标准

血气胸诊断标准胸腔是位于胸骨和肋骨之间,包裹着肺部和心脏的空腔。

血气胸是指胸腔内异常积聚的气体和/或血液引起的胸膜腔压力异常增高。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气胸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1.急性血气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胸痛,可能伴随呼吸困难、咳嗽和气促等症状。

血气胸可能是自发性的,也可能是由于外伤、胸部手术或穿刺引起。

肺部叩诊可能听到局限性或弥散性的高音调或消失音。

2.慢性血气胸:慢性血气胸的症状可能较轻微,表现为胸闷、胸痛或咳嗽等。

二、影像学检查:1. X线胸部片:是诊断血气胸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胸部片可显示胸腔内气体或液体积聚,肺脏边缘可能表现为透亮部分。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更准确地显示胸腔内的气体或血液积聚,可以帮助确定血气胸的类型和原因。

三、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标准:(1)急性血气胸的诊断标准:-前述的临床症状-客观体征:叩诊可发现胸廓变大、叩诊音过高、呼吸音减低或消失-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或CT扫描显示肺边缘清晰可见气体(2)慢性血气胸的诊断标准:-前述的相关症状-影像学检查:肋膈角变直或增宽、肺缘清晰可见气体2.病理生理诊断标准:(1)急性血气胸的诊断标准:-胸腔内持续排气量超过10毫升/分钟/1.73m² (正常人的排气量为2-6毫升/分钟/1.73m²)-胸膜腔可能有静脉出血,血液充满胸腔(2)慢性血气胸的诊断标准:-胸腔内持续排气量超过2毫升/分钟/1.73m²-胸膜腔可能有静脉出血或渗漏的试验性液体四、鉴别诊断:血气胸的临床表现类似于其他疾病,因此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肺气肿:肺气肿通常是由吸烟或长期存在的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而血气胸通常是由创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肺炎:肺炎通常伴随有咳嗽、发热和浓痰等症状,而血气胸则主要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

诊断血气胸的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诊断和病理生理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血气胸。

外科学之颅内血肿概述及硬脑膜外血肿

外科学之颅内血肿概述及硬脑膜外血肿

预防再次出血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降 低再次出血的风险。
注意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减少情绪波动和剧烈运动。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部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 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典型硬脑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及时诊断、手术治疗
详细描述
患者因头部外伤后意识障碍就诊,CT检查显示硬脑膜外血肿,量约30ml。医生迅速进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后遗症。
病例二:特殊类型的硬脑膜外血肿的治疗
总结词
个性化治疗、保守治疗
详细描述
患者为儿童,CT检查显示右侧颞顶部巨大硬脑膜外血肿,血肿量约50ml。由于患者年龄较小,医生 采取保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恢复良好。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对于有明显的颅内高压症状、血 肿量较大或伴有脑疝等严重病情 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根据血肿的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 的手术入路和方式,如开颅血肿清 除术、钻孔冲洗引流术等。
术中注意事项
在手术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损伤脑 组织和血管,同时要彻底清除血肿 和止血,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
早日康复。
04
硬脑膜外血肿的预防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降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的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
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 险因素。
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应尽早接受治疗,遵循医生的建 议,按时服药,控制病情发展。

医学知识之颅内血肿

医学知识之颅内血肿

颅内血肿在脑外伤的患者当中,颅内出血是备受人们关心的一种。

每当我们接诊一个患者,家属最关心的第一个问题便是:颅内有无出血?好像在他们的心目中,颅内出血已经变成了病情轻重的一个分水岭。

诚然,颅内有血肿的患者比单纯的无出血患者危险性要大得多,也可能预后会差得多。

而且在临床中很多脑外伤的患者可能初诊的时候行头部CT并无任何发现,但却在数小时后或1~天后形成迟发性血肿,像这种情况在临床并不少见。

下面我们从一个病例来说明脑外伤后非常轻易忽略的一方面。

小艾,7岁,非常智慧活泼的一个女孩,在某一天下午下楼梯的时候被绊了一下,致头部砸中护栏。

当时无昏迷,精神状态可,并无明显呕吐及抽搐,还非常勇敢的下完了所有楼梯。

半个小时后,小艾有点睡意朦胧的样子。

她平时有午后睡觉的习惯,于是妈妈叫她去睡觉,还说等会叫她起来吃晚饭,小艾便自行回卧室睡觉去了。

一晃三个小时过去了,妈妈打算叫小艾起来,再三呼喊却毫无动静,待妈妈赶到小艾房间的时候,她已昏迷不醒,毫无知觉。

半个小时后,在市人民医院的急诊科里,医生给小艾做了简朴的体格检查后,沉重的说:“小孩的双瞳孔已经散大,希望渺茫,家属要做好心理预备。

”CT结果出来了,是右颞部硬膜外巨大血肿,将近100ml应家属的强烈要求,医院为小艾行了开颅血肿清除术,但是术后仍是昏迷不醒,最终在3天后含恨离开了人世。

妈妈至此后悔莫及,若是自己能尽早发现,小艾也不至于会变成这样的结局。

从病情角度来分析,小艾受伤的部位应是头的右颞部,她的受伤直接导致了硬脑膜中动脉的破裂,结果出血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形成硬膜外血肿,引起占位效应,超过代偿的限度后直接导致急性脑疝的形成,在临床上直接表现为双瞳孔散大,最终引起脑干功能衰竭,呼吸中枢停止运行而死亡。

小艾的病是否真的无药可医呢?大错特错,从专业角度看,硬膜外血肿是颅内所有血肿里面预后相对最好的一种,因为它并无脑实质或功能区的损伤,出血完全是依靠颅骨骨折线或硬脑膜上的主要血管或分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头颅解剖
脑膜概述:颅骨与脑间有三层膜。由外向内为硬脑膜、蛛 网膜和软脑膜;三层膜合称脑膜。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 用,并通过被膜的血管使脑和脊髓得到营养。
脑膜的解剖结构
硬脑膜 脑蛛网膜 软脑膜
硬脑膜
硬脑膜是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外层是颅骨内面
的骨膜,仅疏松地附于颅盖,特别是在枕部与颞 部附着更疏松,称为骨膜层。但在颅的缝和颅底 则附着更牢固,很难分离。颅内无硬膜内腔。硬 脑膜内层较外层厚而坚韧,与硬脊膜在枕骨大孔 处续连,称为脑膜层。主要作用是保护大脑。 硬脑膜内层在某些部位形成一些板状隔,分隔颅 腔,伸入各脑部之间的特殊结构:1大脑镰 2小脑 幕 3小脑镰 4鞍隔
其中最大的是在小脑与延髓 背面之间的小脑延髓池。临
床上可在此进行蛛网膜下隙 穿刺。
硬脑膜
蛛网膜 颗粒
蛛网膜
软脑膜
软脑膜
软脑膜是紧贴于脑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 血管丰富,并伸入沟裂。
脑的血管在软脑膜内分支呈网,并进 入脑实质浅层,软脑膜也随血管进入至 脑实质一段。
由软脑膜形成的邹襞突入脑室内,形 成脉络丛,分泌脑脊液。
一、脑挫裂伤
指外伤所致的脑 组织器质性损 伤;分挫伤: 皮质和深层的 散发小出血灶、 水肿和肿胀; 裂伤:脑及软 脑膜血管的断 裂。两者多同 时存在,故称 脑挫裂伤。
硬膜下血肿
出血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常为 减速性头外伤,常与脑挫裂伤同时存在, 多为呈新月形或半月形。临床表现多为 持续性昏迷,且进行性加重。
方法一:多田氏公式
按多田氏提出的CT血肿量计算公式: [T(mL)=(π)/(6)×L(长轴)×S(短
轴)×SIice(层面厚度)(cm)] 很多人直接乘以1/2,不用π/6。 长轴、短轴均
为最大层面的长轴和短轴。注意层数单位也要 换成厘米,有些CT是做的薄层,是0.5厘米的, 自己看片子要注意,单位是厘米。
硬脑膜的结构特点
硬脑膜的外层与颅盖骨结合疏 松,当颅盖骨发生骨折或此处 硬脑膜血管损伤时,在硬脑膜 与颅骨之间,极易形成硬膜外 血肿。(如右上图所示)
硬脑膜外层与颅底骨结合紧密, 若颅底骨折时,易将硬脑膜和 蛛网膜同时撕裂而发生脑脊液 外露。如颅前窝骨折,脑脊液 可能流入鼻腔,形成鼻漏。
脑的静脉血先注入硬脑膜窦内, 最终引流至颈内静脉,而窦壁 无平滑肌,不能收缩,若受到 损伤则出血难止,容易形成颅 内血肿
<<X线诊断测量图谱>>,第二军医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孔庆德 贾雨辰合编。战士出版社
出版。
颅内出血量的粗略估算
颅脑损伤后颅内继 发性出血,血液积 聚在颅腔内达一定 体积(幕上20ml、 幕下10ml),形成 占位效应,产生脑 受压和颅内高压症 状。按形成部位不 同,可分为硬膜外、 硬膜下和脑内血肿 等。
脑出血破入脑室
方法二
尤其对不规则血肿,如弯月形、长条形、分叶 形血肿,多田公式就不够准确。
脑室形状复杂,计算其血肿量也较困难,粗略 估计其量也不影响治疗。 记住脑室各部位的脑积液量可作为估计脑室血 肿量的参考,根据脑室扩大情况再酌情估算可 能有一些帮助,单侧侧脑室正常容积10-15ml, 外伤性)
硬膜外血肿
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多发生于 头颅直接损伤部,常为加速性颅脑损伤 所致,局部多有骨折(90%),因硬膜 与颅骨粘连紧密,出血范围局限,形成 双凸征,临床典型表现:昏迷-中间清醒昏迷。有时急性硬膜下血肿亦可呈梭形, 两者鉴别较难,通常硬膜外血肿范围较 局限,多伴颅骨骨折,有助于区分。
肺组织压缩95%
右侧胸腔可见大量 无纹理透亮区,肺 组织压缩至肺门。
肺组织压缩约65%
左侧肺组织压缩至 横膈约1/2。
方法三
气胸线位于外1/4时,肺压缩 35% ; 气胸线位于外1/3时,肺压缩 50% ; 气胸线位于外1/2时,肺压缩 75%; 气胸线位于外2/3时,肺压缩 95% ;参考于:
气胸及颅内血肿的粗略估算、 颅内出血性疾病
大悟县中医医院 放射科 潘伟
气胸
患者,男。因“突发右侧胸痛”入院。
气胸容量的大小可依据胸片判断。
方法一
由于气胸容量近似肺直径立方与单侧胸腔直径 立方的比率(单侧胸腔直径一肺直径)/单侧胸腔直 径。)侧胸壁至肺边缘的距离为1cm时,约占单侧胸 腔容量的25%左右,2cm时约50%。故从侧胸壁与 肺边缘的距离≥2cm为大量气胸,<2cm为小量气胸。 如从肺尖气胸线至胸腔顶部估计气胸大小,距离 ≥3cm为大量气胸,<3cm为小量气胸。
脑蛛网膜
薄而透明,无血管和神经, 包绕整个脑,但不深入脑沟 内。该膜与硬脑膜间为潜在 的间隙,易分离;与软脑膜 之间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相 连,其间为蛛网膜下隙,内 含脑脊液和较大的血管。
蛛网膜下池:除随大脑镰和 小脑幕分别伸入大脑纵裂和 大脑横裂外,均跨过脑的其 他沟裂而不伸入其中,在某 些部位扩大成为蛛网膜下池。
方法二
2、 可采用kircher方法计算,具体方法如下: 在气胸侧,以横突外缘至胸壁内缘为基准范围(为整
个一侧肺野),当肺野外侧受压至上述范围之1/4时, 肺组织大约受压35%; 当受压至1/3时,肺组织受压50%; 当受压1/2时,肺组织受压65%; 当受压至2/3时,肺组织受压80%; 当肺组织全部被压缩至肺门,呈软组织密度时,肺组 织受压约为95%。如果少量气胸仅限于上肺野,则将 肺野外带自上而下分为三等份,然后以上述方法中受 压1/4时的35%均分,大约为10%-15%。
软脑膜对脑起着重要的营养作用。
人体中常见的CT值范围
骨骼:980—— 1000 空气:-980—— -1000 脂肪:-70—— -90 水:-10—— 10 软组织:20-60 出血:60-80 钙化:大于120
脑出血的病因
脑出血主要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动脉瘤 破裂、脑血管畸形、脑梗死、脑梗塞后再灌注 损伤、外伤等,可发生在脑实质、脑室内和蛛 网膜下腔,也可同时累及上述部位。 儿童及青壮年多见于血管畸形;中年多见于动 脉瘤破裂;老年多见于高血压性脑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