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疾病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畜禽营养代谢疾病是指由于动物的饲料营养不足或者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严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此类疾病对养殖业具有严重的危害,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影响了养殖效益,还可能导致动物的大规模死亡。
掌握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和防控措施对于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1. 饲料不均衡饲料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比例不合理,比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的含量无法满足动物的生长需求,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 饲料质量不良饲料中存在霉变和变质的问题,导致其中的营养物质受到了破坏或者丧失,无法满足动物的生长需求。
3. 饲料添加剂过量或不足饲料添加剂包括抗生素、酶制剂、氨基酸等,如果添加剂的用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导致动物的代谢异常,进而引发疾病。
4. 疾病感染动物身体内存在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这些微生物直接影响了动物的代谢过程,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5. 环境因素环境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的变化,以及生活环境中的噪声、光照等也会对动物的代谢产生影响,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
6. 饮水不洁动物饮水中存在有害物质或者细菌,长期饮用这样的水会导致肠道疾病和代谢紊乱。
二、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控措施1. 合理配置饲料通过对不同动物种类、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的要求进行科学的配方,确保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理,满足动物的生长需求。
2. 提高饲料质量对饲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的完整性,杜绝霉变和变质问题。
3. 控制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确保添加剂的用量符合动物的需求,杜绝过量或者不足的情况发生。
4. 加强疫病防控定期对动物进行疫病检测和疫苗接种,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
6. 加强饮水管理定期清洗饮水设备,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杜绝饮水中存在有害物质和细菌的问题。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防控工作也需要从饲料质量、添加剂使用、疾病防控、生产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管理和监控,确保动物的健康生长和生产。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摘要】畜禽营养代谢疾病是影响畜禽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造成经济损失和动物福祉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和防控措施。
通过分析病因和常见疾病,提出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重点强调饲料调整和合理营养管理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畜禽营养代谢疾病防控措施对生产的重要性,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该文章对畜禽养殖行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提高畜禽生产效益和动物健康水平。
【关键词】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病因、防控措施、预防、治疗、饲料调整、营养管理、重要性、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重要性畜禽营养代谢疾病是造成畜禽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以及免疫能力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疾病不仅影响了畜禽的生产效率,还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研究和控制畜禽营养代谢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主要与饲料营养不均衡、饲料质量不良、饲养环境不佳、疫病感染等因素有关。
畜禽动物营养代谢异常导致了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元素的不平衡,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疾病。
通过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率。
合理调配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保障畜禽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加强饲养环境的管理,定期消毒清洁饲料器具和圈舍等措施;加强疫病防控,提高畜禽的免疫能力等。
研究和控制畜禽营养代谢疾病不仅有助于提升畜禽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还对人类的健康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对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研究和预防控制工作,对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及其防控措施,从而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探讨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的发生,减少养殖业的损失。
通过研究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饲料调整策略,可以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指导,确保畜禽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蛋鸡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控

蛋鸡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控蛋鸡是我国重要的畜禽之一,但在饲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疾病的发生,给鸡场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了解蛋鸡疾病的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保障蛋鸡的生产和养殖质量。
1. 环境因素:蛋鸡生长和饲养的环境对其健康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
环境湿度过高、温度过低、氨气浓度过高等都会增加蛋鸡感染疾病的风险。
饲养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等也会导致蛋鸡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病。
2. 饲料问题:蛋鸡的饲料质量和营养配比直接影响其健康状况。
如果饲料中存在有害物质、霉变等问题,或者营养不平衡,都会引发蛋鸡的疾病。
如果饲料存储不当、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也会影响其营养成分。
3. 疫情传播:蛋鸡疾病的传播主要通过飞行昆虫、老鼠、蟑螂等经过感染的蛋鸡之间传播。
疫区内的禽流感、新城疫等病毒也可能通过空气传播,对饲养场的蛋鸡造成威胁。
针对蛋鸡疾病的发生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 创建良好的饲养环境:确保蛋鸡的生长环境符合最佳要求,维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保持鸡舍内干燥通风,减少氨气浓度,定期清理鸡舍卫生等,从而降低蛋鸡发生疾病的风险。
2. 饲料管理:确保饲料的质量和营养配比符合要求,定期检测饲料中的有害物质,保证饲料无霉变。
合理存储饲料,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保留饲料的营养成分。
3. 加强疫情防控:饲养场要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建立健全的防疫制度,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病害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加强综合防控,如针对可传播疾病的昆虫、老鼠蟑螂进行灭鼠、杀虫等措施,减少传播疾病的媒介。
4. 健康监测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蛋鸡的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按照疫苗接种计划,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
5. 合理的饲养密度:根据饲养场的条件和资源情况,合理控制蛋鸡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减少蛋鸡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压力,提高蛋鸡的抗病能力。
通过以上防控措施,可以减少蛋鸡疾病的发生,并提高养殖效益。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奶牛是人类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但由于环境、饲养管理、饲料、疫情等多种原因,奶牛常见病的发生和防治成为了养殖户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以下将就奶牛常见病的发生原因、症状、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发生原因1. 环境因素奶牛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对其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牛舍卫生不佳,粪便积聚过多,空气不流通,就会导致细菌繁殖,引发奶牛疾病。
2. 饲养管理不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奶牛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比如饲料配比不合理,营养不均衡;饮水不够干净、新鲜等都会导致奶牛的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
3. 饲料饲料中若含有发霉、变质、受污染等情况,奶牛摄入后极易引发消化道疾病。
4. 疫情传播奶牛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疫情的威胁,如果疫苗预防不足,疾病就会蔓延。
二、常见病及防治1. 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一种炎症性疾病。
主要症状是乳房红肿、硬结、分泌物变糊状等。
防治措施包括:保持牛舍环境干净卫生,密切注意泌乳期奶牛乳房卫生,及时打疫苗预防乳房炎。
2. 肠道疾病奶牛的肠道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慢性病主要是由饲料不当引起的,比如消化不良、瘤胃功能紊乱等。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清理牛舍环境,定期检查牛只健康状况,保证饲料的新鲜和清洁。
3. 肺炎肺炎在冬春季节比较容易发生。
其主要症状是呼吸急促、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等。
防治措施包括:保持牛舍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进行肺炎疫苗预防接种。
4. 疟疟病是由叮咬牛的昆虫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疾病。
主要症状是精神不振、食欲不振、产奶量下降等。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牛舍的卫生管理,定期对牛只进行驱虫处理。
6. 疱疹病疱疹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主要症状是鼻腔分泌物增多、食欲下降、背部生疼痒等。
防治措施包括:密切关注牛只的健康状况,隔离患病牛只,全面消毒,及时打疫苗预防。
以上介绍了奶牛常见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畜禽疾病防治实训报告

通过本次畜禽疾病防治实训,使学生掌握畜禽常见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提高学生对畜禽疾病的防控能力,为今后从事兽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1. 畜禽疾病概述(1)畜禽疾病的概念:畜禽疾病是指畜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营养代谢失调、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引起的生理机能紊乱和形态结构变化,导致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的现象。
(2)畜禽疾病的分类:根据病因可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遗传病、中毒病等;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病、慢性病、亚急性病等。
2. 畜禽疾病诊断(1)临床诊断:观察畜禽的外部症状,如精神状态、采食、排泄、呼吸、体温等,结合病史进行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通过血液、粪便、排泄物等样品的检测,查找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
3. 畜禽疾病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保持环境卫生,减少应激因素。
(2)免疫接种:根据当地畜禽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畜禽免疫力。
(3)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疫病监测,严格执行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生物安全措施。
4. 畜禽疾病治疗(1)对症治疗: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等。
(2)支持疗法:针对畜禽营养不良、脱水等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补充和支持治疗。
(3)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疾病,如瘤胃积食、肠梗阻等,需进行手术治疗。
1. 实训前期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畜禽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
(2)准备实训所需的工具和药品,如显微镜、实验室试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2. 实训过程(1)参观养殖场,了解畜禽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等情况。
(2)学习畜禽疾病诊断技术,如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等。
(3)学习畜禽疾病预防措施,如免疫接种、生物安全措施等。
(4)学习畜禽疾病治疗方法,如对症治疗、支持疗法、手术治疗等。
(5)进行畜禽疾病案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训总结(1)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的提高。
畜禽疾病防控手册

畜禽疾病防控手册1. 前言畜禽疾病是农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提高畜禽养殖业的抗病能力和疾病防控水平,我们编制了本疾病防控手册,旨在帮助养殖户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畜禽疾病。
2. 疫病防控2.1 疫苗接种2.1.1 疫苗的选择- 根据不同畜禽的品种、年龄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疫苗进行接种。
- 注重疫苗的质量,选择正规生产企业生产的疫苗,并确保疫苗的储存和运输过程符合标准。
2.1.2 疫苗接种计划- 根据疫病流行季节和疫苗的保护期,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 特别注意高风险期的疫苗接种,如新生儿、孕产妇等。
2.2 病原体检测2.2.1 定期进行畜禽疾病的检测,及时发现和诊断潜在的病原体。
2.2.2 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阻断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扩散范围。
2.3 生物安全措施2.3.1 严格控制畜禽的进出,限制外来动物和人员的接触。
2.3.2 加强饲料和饮水的消毒处理,确保饲料和水源的安全可靠。
2.3.3 落实畜禽场地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清理鸟粪和污秽物,保持环境的卫生和干净。
3. 饲养管理3.1 健康养殖3.1.1 选择健康的种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害和虫害问题。
3.1.2 注意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和过度养殖,减少疫病传播和传染的机会。
3.2 饲料管理3.2.1 根据畜禽的生长发育需求,科学配制饲料,并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3.2.2 定期检测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及时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畜禽的需求。
3.3 温度调节3.3.1 根据畜禽的耐受范围,控制养殖环境的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3.3.2 注重季节性的温度变化,调整养殖环境,避免高温和低温对畜禽健康的不利影响。
4. 卫生措施4.1 畜禽圈舍卫生4.1.1 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清除圈舍内的污秽物和病原体。
4.1.2 加强场地的排水和通风工作,保持圈舍内部的环境卫生和空气流通。
畜牧养殖动物饲养疫病防控措施

畜牧养殖动物饲养疫病防控措施1畜牧养殖中常见的动物疾病种类动物疾病是指养殖类动物由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机体受到损害的不利影响,导致机体以及细胞结构不能正常变化,从而导致恶化或死亡。
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一部分能从外部分辨,而另一部分肉眼难以识别,这就对疾病的控制与预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1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的出现主要是寄生虫的存在引起的,主要引起疾病的寄生虫有3种,属于内寄生虫种类的原虫、蠕虫以及属于外部寄生虫的节肢动物。
无论哪种寄生虫都需要依赖宿主提供营养进行生存,且可以在直接接触中进行传染。
1.2传染病。
病毒、真菌等是引起传染病的主要原因。
不同的微生物会引起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并且每种传染病的发病反应并不相似,但无论是哪种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的传染速度都很快,不仅仅可以在直接接触中传染,还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所以其传播范围极广,感染性极强,防治难度也更大。
1.3其他普通病。
普通病相对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手段更多,治愈率更高,但其在动物中的发病率也更高。
普通病包含骨科、眼科、产科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并且有些普通病在不同阶段的发病表现也不同。
2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发病病因2.1畜牧养殖中动物发病的主要原因。
动物健康生长,与生长环境密不可分。
周围环境的恶劣直接导致动物疾病的产生。
动物健康与否主要是由生长环境的优劣决定。
当环境中出现不利于畜禽机体运行的因素时,就会导致畜禽体内的新陈代谢无法与环境进行能量交换,使畜禽的机体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调节,造成体内的生态失衡,在临床上呈现一种病理的状态,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畜禽发生疾病。
2.2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发病的人为原因。
首先,养殖体系不规范,在动物批量养殖的环境下,易出现疾病交叉感染,动物死亡率上升的情况。
对于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应有合理的管理体系和相关措施,定期检查动物身体健康状况,在出现一例病因的情况后,相关人员应注意周围是否有传染的情况,并将周围环境进行记录,以预防发生重复的情况。
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现状和改进措施

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现状和改进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乡镇畜牧兽医站是农村乡镇中负责畜禽疾病防治和兽医服务的重要机构。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养殖规模的扩大,畜禽疾病的防治成为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的重要内容。
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存在意义在于保障乡村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维护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范围涉及畜禽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兽医技术服务,畜牧业技术指导等多个方面。
在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中,如何有效地防治畜禽疾病,提高畜禽养殖的生产效益和养殖品质,是当前乡镇畜牧兽医站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当前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的现状和问题,本文将从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提升兽医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对畜禽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期为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1.2 问题意义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畜禽疾病防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疾病的防治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疫病防治方面资源有限、技术水平不高、监测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导致畜禽疾病的防控工作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
畜禽疾病不仅会造成畜禽的死亡和损失,还会对整个畜牧业产生严重的经济影响。
部分畜禽疾病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当前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当前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现状乡镇畜牧兽医站是农村畜禽养殖业的重要阵地,承担着畜禽疾病的防治工作。
由于资源、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限制,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畜禽疾病防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站点设施简陋,缺乏专业的设备和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亡。它的宿主一各种鼠类则分布在生态结构 各异的疫源地。例如冬眠小动物达乌尔黄鼠 就生长在我国冬季寒冷的东北松辽平原。善 于营穴而居又无需冬眠的长爪沙鼠,则生活 在缺少隐蔽且夏日中午地表温度极高的内蒙 古高原. 鼠疫的传媒蚤类同 样有各自 的生境, 附着在飞沫校或细小颗粒的尘土上而散布于 空气中。已经在空气中分离到新城疫病毒、 松辽平原有方型黄鼠蚤,蒙古高原有秃病蚤。 2 . 2 . 4 使用性外激素诱杀和微生物灭杀 1 型马疟疾病毒、免痘病毒、溶血性葡萄球 菌、大肠杆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链 技术 通过对病煤昆虫性激素的分析研究, 确 球菌、狂犬病毒、口蹄疫病毒、猪支原体。 牛传染性胸膜炎的支原体等病原体,它们的 定其化学组成,然后制造生产该性激素的性 外激素,即可诱发病媒昆虫,实践证明这种 共同特点是由风向外界进行传播。由于这种 靠的灭虫法。 疾病的病毒主要由病畜的呼吸咳出,以及大 方法是一种有效可 运用微生物制剂杀灭节肢动物的幼虫和 雨对污染田地的溅打,而散布在空气中,因 成虫在许多国家都取得 了 成功,利用微生物 此,在多风多雨的天气,其下风方向9 0 % 以上的时间可能发病。如果天气干旱则流行 技术灭鼠也取得了进展。它给我们的灭鼠效 强度减弱,若出现静风多雾天气则传染仪限 果不稳定,同时又因为微生物灭鼠技术比较 复杂、要求高, 且很有可能对人畜产生某种 于 当地 。 所谓生态防治法,即是利用生态学的方 危害,所以使用时需慎重,若要进一步推广 法,如培育无敌,实施不育技术,改造生 则需深人研究,解决上述缺陷。 物地理群落,破坏病原、病煤、中间宿主 生态环境与畜禽形成了一种互相关联、 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关系。恶化的环境会 的生境等来防治畜禽流行病和传染病。 影响畜禽的健康,导致疫病的发生,而畜禽 2 . 2 . 1 利用约束因子, 控制种群数量 研究证明,保护和培育天敌是控制病媒 的粪便 、污水 、废弃物 。病畜以及病毒 、 种群数量的有效途径。天敌灭虫的方式无非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都会反过来对环境造 是捕杀吞食或产卵寄生,或气者兼而有之, 成污染进一步恶化环境,这是自然界的一种 如靖蜒、赤眼蜂、食虫蛇、黑卵峰、和青 恶性循环。而生态农业的功能是建立一个科 学的生态系统,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状况,使 蜂等,它们就是采用捕食成蛇,或在蛇的机 系统内的物质能量进行有序的良性循环,废 体内产卵的方式灭蛇的,若我们注意保护培 弃物被利用 ,污染原被消除,病毒、微生 育这些蛇的天敌 ,就能产生较好的灭蛇作 物,寄生虫被杀灭,成为一个无废弃物、无 用。利用雌蜂在 一些硬蝉、血蟀 、眼蟀及 扇头蝉的若虫体内产卵寄生的方式灭蟀。纳 污染的洁净生态系统。目 前,我国生态牧场 的天敌是小鱼和蜻蜓的幼虫。蚊虫的天敌是 的重要模式有 : 其主要坏节为沼气池,畜禽的粪便、污 壁虎、蝙蝠等,它们都是采用捕食的方式灭 纳、灭蚊,蜘蛛则是采用织网的方式灭虫。 水,废弃物均可进沼气池发酵,发酵后的沼 2 .2 . 2 削弱种内繁衍能力, 促进种群数 肥既无原来的恶臭,又基本上不含寄生虫和 病原微生物, 肥效也增加; 沼液可喂鱼,沼 量衰减 包括采用离子辐射、化学不育,杂交不 渣还可繁殖食用菌,沼气可作为能源,形成 育等技术,人为增加不育雄性的数量, 可有 了一个高效、清洁的良性循环系统,可大幅 是消除环境污染、 效削弱病媒的种内繁衍能力。例如老鼠是多 度降低畜禽疾病的发生, 种疾病的病媒,灭杀不易。而采用雄性不育 防治畜禽疾病的一种治本的方法。 的方式灭鼠贝效果明显。 1 2 .2 . 3 破坏生境, 改造生物地理群落, 参考文献 切断生长繁育键 川 韩庆彦, 哈利, 主编. 畜禽疾病防治技术. 畜禽的流行病多属自 然疫源性疾病, 这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类疾病的一些病原体、病媒以及宿主都生活 在一定的地理群落坏境中, 像沙漠、沼泽、 草 原、 森林等。 比如烈性传染病鼠疫就循环干特 定的生态系统, 即鼠疫白 然疫源地中。 其病原 时间、范围、强度,病畜的种类,危害程 度的大小,持续期的长短进行预测预报。 2 .2 空气中传播病原菌的防治方法 大量的证据证明许多畜禽的病原体是通 过空气途径传播的。通常认为这些病原体是
5 ( 汇NC E & TEO IN自 《 Y } 以刁 T 1 N 拍 NF MA 0
农 业 科 技
畜禽疾病 的原 因及防治技术
陈云贵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畜牧兽医站 2 100 , } 2 摘 要: 环境是畜禽的生存之本,其优劣程度决定着畜禽的健康、生长、繁育、发展及消亡。本文探讨了畜禽疾病的原因及防治
探
猪流感属于常见的多发病, 该病的发病 率高,危害性极大,大致可分为三步: 第 一步,猪流感病的调查及资料收集。第二 步,关键因子的确定。在上述收集和分析本 地区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定点进行 3 一 年的观察, 5 进一步收集发病情况的有关 资料。第三步,建立教学模型及识别系统。 根据若干年的历史资料和近3 一 年定点观察 5 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弄清楚猪感冒 受气象因子, 尤其是上述三个关键因子影响 的规律性 ,建立相关的线性或模糊数学模 型,确定模型的程序流程图,编制相应的计 算机程序,再结合当 地气象情报部门有关上 疫菌最适生长 温度为28℃一 30℃, 最 述三个气象因子变化情况的预报资料,上机 耶氏鼠 7. 5 识别, 就能够对猪感冒可能发生、发展、消 适 pH 值为6 . 9 一 1,在日光的直射下4一 5 5 亡的趋势进行预测估计,对疾病可能发生的 小时即死亡,在5 ℃的高温中 1 分钟也会死
技术。
关键词: 畜禽疾病 中图分类号: 58
原因
防治技术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一 1(2007)04(b )一 379 0102一 01
1 畜禽发病的根本原因
环境与畜禽的本质联系则是以新陈代谢 形式进行物质能量的传递和交换,正是在畜 禽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始终贯穿的这种不 断的物质能量交换形式,不仅维持了畜禽机 体的生理平衡, 还同时推动着整个自 然界生 态系统的进化与发展,形成环境与畜禽机体 之间的动态平衡。当环境中的某种不利因素
发生急剧变化,超出畜禽机体的正常生理调 节范围时,生态平衡就会被破坏,临床上呈
现出病理状态, 这就是通常说的畜禽发生疾
病 。
2 畜禽疾病的防治
既然畜禽发生疾病的本质是机体与环境 的生态平衡被破坏,那完全可以运用生态学 的方法防治畜禽疾病。它包括 : 2 . 1 畜禽疫病的预测预报 对畜禽疫病的预测预报无疑是防治畜禽 病的一种全新思维,是生态学防治方法的一 个重要方面,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目 前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却十分欠缺。 2 . 1. 1 预测预报的可行性 由于导致畜禽发病及传播疫病的病原、 病媒、中间宿主和寄生虫都生存在一定的区 域 、一定的季节 、一定气象条件 ( 温度、 光照、湿度、风速等) 下,如猪姜片虫吸 虫病,夏季6 、7 、8 月为流行高峰季节。 炭疽病, 一8 月份多发,高温、多雨是发 6 病的要因; 钩端螺旋体病,7 一1 月份为发 0 病高峰期,温热、潮湿是其多发的条件; 口蹄疫的传播、漫延与风的关系极为明显, 这些因素就是能够对畜禽的疫病进行预测预 报的本质原因。 2 . 1. 2 猪流行性感胃 预测预报的程序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