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初一复习重点
部编RJ人教版PEP 初一七年级英语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期中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课本复习考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Unit 1-----Unit 9)一.重点词组归纳1.in English2.what color3.first namest / family name5.an ID card6.telephone number7.pencil case/.pencil sharpenerputer games9.in the lost and found case 10.a set of / a pair of 11.a map of China12.under the table /on the sofa 13.Nice to meet you .14.have a good day / have a good time=have fun15.Thanks for 16 .two nice photos of my family17.in the 1st photo / in the next picture18.an alarm clock 19 the name of the dog20.take…to /.bring …to 21.Excuse me22.ask ...for .../ ask ...about...23. Email...at .../ call...at...24.in your grandparents’ room25.model plane / tape player26.go to the same school27 play...at school with sb. / play games with28.watch ...on TV / watch TV29.after breakfast / class/school30. tennis racket 31 basketball game32.play ping-pong /soccer /volleyball/play sports (play the piano/ guitar / violin ...)33 John’s birthday dinner / birthday party34.think about 35.French fries / ice cream / fruit salad 36 .volleyball star /running star / eating habit 37.lots of /a lot of =many(much) 38. ask...about...39.for breakfast/lunch/dinner 40. One last question41 at a very good price / at our great sale42.in red /green /colors 43 on sale44. Mr Cool’s Clothes Store45.take/have a look at /look at40.date of birth =birthday 41. On May 10th, 197242.English speech contest / school trip /school day43.on weekends=on Saturday and Sunday44. At three this afternoon45..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on Sunday morning46.have some interesting and fun things for you47.have a book sale 48. Have an art festival 49.see you there / then 50..my favorite subject 51.speak English 52.have math=have a math lesson55 for two years 56. That’s for sure56.be busy doing sth /be busy with sth57.difficult but interesting 58 from ...to ..58. easy and fun / difficult but interesting59.be Ok with you 60.after that .61.be good at =do well in二.考点归纳(一)重要句子考点考点1.Thanks for doing sth / Thanks for sth.Eg . Thanks for having us / helping me ...Thanks for your money/ your letter ...Thank you for (take) the books to my mother. 考点2.Here is / are …Eg .Here is a letter for youHere are some flowers for her.Here (be) a pair of shoes for us .考点3.Let’s ...1) let’s 后接动词原形,let’s not 后接动词原形2) let ‘s ...引导的句子,对方应怎样表达个人的看法.赞成时用:that’s a good idea / that sounds great . Eg: Let’s (play ) basketball.Let’s (not, go ) home now . ----Let’s go to the movies this afternoon .-----That (sound) good .考点4.购物的句型1)Can I help you ? = What can I do for you ?2)I’ll take it/them = I’ll buy it /them3)How m uch +be +sth ? = What’s the price of sth? Eg: What is the price of the white watch ?(同义句)the white watch?考点5.think 用法Sb +think +主语+谓语注: 否定前移Eg: I English fun .我认为英语很有趣。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目录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1第八章幂的运算2第九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3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4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4第十二章证明9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一、知识点:1、“三线八角〞①如何由线找角:一看线,二看型。
同位角是“F〞型;错角是“Z〞型;同旁角是“U〞型。
②如何由角找线:组成角的三条线中的公共直线就是截线。
2、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述: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补充定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述: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条件结论条件结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4、图形平移的性质: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相等。
5、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假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 、b 、c ,那么 b a c b a +<<-6、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都是线段。
②高、角平分线、中线的应用。
7、三角形的角和:三角形的3个角的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角。
8、多边形的角和:n 边形的角和等于〔n-2〕•180°;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第八章 幂的运算幂〔power 〕指乘方运算的结果。
a n 指将a 自乘n 次(n 个a 相乘〕。
把a n 看作乘方的结果,叫做a 的n 次幂。
对于任意底数a,b ,当m,n为正整数时,有a m•a n =a m+n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 m÷a n =a m-n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a m)n =a mn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b)n =a n a n (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一个因式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a 0=1(a ≠0)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a -n =1/a n (a ≠0) (任何不等于0 的数的-n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 次幂的倒数)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或者小于1)的整数记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复习知识点:1.乘方的概念求n 个一样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要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要点
一、课文内容复习
1. 复习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情节。
2. 总结每篇课文中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3. 理解每篇课文中的重要事件和故事情节,并能够简要概括。
二、词汇复习
1. 复习每篇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
2. 根据课本提供的词汇表,掌握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
三、语法复习
1. 复习每个单元中学习的语法知识,包括句子结构、动词时态、介词用法等。
2. 掌握每个单元中的重点语法知识,能够正确运用在自己的写
作中。
四、写作复习
1. 复习每个单元中的写作要求,包括写人物描写、写景描写等。
2. 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阅读理解复习
1. 复习每个单元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
2. 阅读课外书籍或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课外拓展
1. 阅读其他相关领域的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2. 参加语文俱乐部或写作班,与他人交流学习。
3.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的要点,希望能够帮助你顺利
复习并取得好成绩。
祝你成功!。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归纳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归纳【导语】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存。
前人的体会是可以鉴戒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
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
第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公道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养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点等更要有深入的认识。
本篇文章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归纳》,供大家鉴戒。
1.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归纳《在山的那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想诱yòu惑喧xuān腾点拨:不要把“诱”误读成xi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空想(shùn)瞬时(níng)凝成3.解词。
(1)隐秘:隐藏,不外露。
(2)一瞬时:一眨眼之间。
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1.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ò泣纳罕hǎn峭qìao壁眼花xuàn颤chàn抖闷mēn热屡lǚ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è)诫瘦骨(línxún)嶙峋谨慎(yìyì)翼翼(sǒng)挺拔3.解词。
(1)纳罕:惊奇,惊奇。
(2)抽泣:抽泣,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点句子我提示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入。
)三、文学常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初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初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字音字形酝酿应和抖擞嘹亮烘托黄晕窠巢贮蓄澄清髻菜畦花苞棱镜粗犷吝啬淅沥咄咄逼人瘫痪憔悴絮叨诀别一霎粼粼蒂梗匿笑祷告姊妹徘徊遮蔽荫蔽敧斜人迹罕至人声鼎沸倜傥鉴赏啄食攒拗窜和蔼搓捻截然不同恍然大悟花团锦簇蹭弹簧威风凛凛众目睽睽煞有介事饥肠辘辘汗涔涔派遣殉职狭隘热忱纯粹鄙薄拈轻怕重戳慷慨废墟坍塌琢磨微薄酬劳水渠流淌干涸刨根问底沉默寡言灼扒附和突兀怦怦晕眩呻吟恍惚暮色凌乱抽噎参差不齐哄堂大笑惊慌失措缕怂恿安详怅然蜷伏叮嘱惩戒虐待畏罪潜逃栅栏伫立干瘪丰腴臃肿迷惘魁梧蓦然战栗斑斓愈合羽翮暽视昂藏啭吱倏地喙窗棂戟感喟褴褛凫鹳哺乳羞怯匍匐鹦鹉温驯禁锢余晖嗔怪需索柠檬蹒跚怪诞不经大相径庭神采奕奕聘礼炫耀称职愚蠢钦差滑稽爵士头衔勋章袍子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缥缈抟揉莽莽蓬勃澄澈掺和绵延力不暇供眉开眼笑庇护爱慕溉汲杞人忧天二、古诗默写(一)直接性默写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5.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8.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9.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0.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理解性默写1.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初一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初一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1. 考察隋朝建立、隋灭陈、修运河、隋灭亡的时间。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 考察京杭大运河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3. 考察历史上肯定武则天的主要原因。
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
她继续发展生产、选拔贤才,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 考察唐玄宗任用的贤臣。
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他先后200多次进谏,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
两人同心计谋,传为美谈。
后人因以房谋杜断喻指同心协力,配合默契,同掌朝政,谋划国家大事。
5. 考察吐蕃是哪个民族的祖先。
吐蕃——今天藏族的祖先。
6. 考察隋唐史的基本特征概括。
隋唐史的基本特征是:繁荣与开放7. 考察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位置分布图。
名称都城民族建立者建立时间灭亡时间北宋东京汉赵匡胤960年1127年契丹(辽)上京契丹耶律阿保机916年1125年西夏兴庆党项元昊1038年1227年8. 考察南宋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情况。
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1)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
初一期末考试怎么复习

初一期末考试怎么复习初一期末考试怎么复习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
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
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
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
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
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
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
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
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十分着急的,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呢?第一点,要自信。
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
初一学生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初一学生期末考试复习计划(通用6篇)一、复习目标:1、帮助学生理顺基本知识结构和重要知识点。
2、使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3、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的问题。
4、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复习重点:第一课好习惯受用一生习惯对人的影响及培养好习惯的意义。
受益一生的三个好习惯。
劳动的意义。
如何培养好习惯。
第二课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学会生活自理主要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
如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面对同样的生活,人们的态度是不同的。
懂得保持乐观心态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持乐观心态度。
目标的重要性及如何确定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三课优良的意志品质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和不良意志品质特征。
青少年培养坚强意志品质的重要意义。
如何培养坚强的意志。
第四课人不能选择父母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
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
不应该挑剔父母。
每一个生命的辉煌都源之于自身的努力和追求。
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法律角度认识我们要孝敬父母长辈。
懂得孝敬父母长辈的要求和表达方式。
懂得我们虽然没经济能力赡养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尊敬、关爱父母长辈。
第五课与父母平等沟通代沟的含义。
代沟产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如何跨越代沟。
沟通是跨越代沟是最好方式。
逆反心理的表现和危害性,如何克服逆反心理。
自觉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有话好好说的理由。
谅解父母的过失及虚心听从父母劝告的理由。
做到有话好好说的要求和策略。
第六课换个眼光看老师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使命。
教师的工作特点。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意义。
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技巧(策略)。
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为什么要尊敬我们的老师。
现代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七课行为与后果生活中人们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
在法律上人的行为有作为和不作为两种。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为什么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怎样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八课有肩就得挑担子怎样理解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
长大与成人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考试初一复习重点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2.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3.区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人类时间地点特点、生产生活状态北京人约70万年—20万年前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里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会制造与使用工具,过群居生活,形成早起原始社会,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山顶洞人约三万年前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与现代人模样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人工取火,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爱美,死后埋葬,氏族群居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2.区分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原始居民时间地点特点、生产生活状况河姆渡约七千年前长江流域出现原始农耕,用磨制石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玉器、简单乐器半坡约5—6千年前黄河流域用磨制石器,主食是粟,用石刀收割庄稼,住半地穴式房屋,制造彩陶,已会防线、织布、制衣第三课:华夏之祖1.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的炎帝和黄帝在涿鹿大战中大败蚩尤。
从此,炎帝、皇帝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2.为什么称皇帝为“人文之祖”?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 ②妻子发明养蚕缫丝③属下发明文字、编出乐曲3.“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选的首领没有特权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朝开始,世袭制就代替了禅让制。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夏朝起于禹,灭于桀。
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灭于纣(知道起止皇帝)3.汤人用贤臣伊尹;周文王任用贤臣姜尚。
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建立西周5.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分封制产生的。
等级示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贫民、奴隶(金字塔)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出现:原始社会末期1.青铜器增多:夏朝灿烂时期:商朝(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丰富:西周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建立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齐国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有哪些?①地理环境优越,盛产鱼盐(基础). ②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 ③改革军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3.时期主要战役交战国家典故影响春秋城濮大战晋、楚“退避三舍”战国桂陵之战赵、魏、齐“围魏救赵”战国马陵之战齐、赵“减灶计”齐国强大起来战国长平大战秦、赵“纸上谈兵”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进攻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1.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作用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 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由官吏治理. (4条缺一不可)作用: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2.战国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3.春秋(开始)战国(推广)时期,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的原因是:铁器、牛耕的推广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甲骨文(商)→金文(商周)→大篆→(西周晚期)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3.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名医是:春秋战国扁鹊(中医)4.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离骚》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孔子学说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孔子的学说被他的弟子整理在《论语》中;老子《道德经》。
3.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的急剧变化(社会大变革)4.兵家鼻祖孙武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5.学派时期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家春秋孔子思想方面:3点、教育方面:4点道家春秋老子凡事都有对立面兵家春秋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墨家战国墨子“兼爱”“非攻”儒家战国孟子“仁政治国”道家战国庄子“无为而治”法家战国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十课:秦王扫六合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嬴政最主要的贡献)2.秦始皇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都包括哪些方面呢?政治上: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置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小篆)思想上:“焚书坑儒”(李斯建议)军事、民族关系上:反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兴修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3.秦朝疆域:长城陇西东海南海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1.(第一阶段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时间、地点、结果、意义原因:秦的残暴统治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结果:由于秦军的强大,起义军被镇压下去了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2.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是:巨鹿大战(第二阶段农民起义)3.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刘邦领导的农民军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谁的名言:陈胜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1、(西汉)文景之治(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 (东汉)“光武中兴”是封建社会的第二个治世)内容:①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的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奖励耕种农民。
③提倡节俭(以节俭著称的是汉文帝)。
④重视“以德化民”。
2、汉武帝大一统的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西汉达到鼎盛时期):①政治:削弱诸侯国(接受主父偃的建议);②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焚书坑儒”相反);办太学(古代最高学府,以五经为教材),(采取董仲舒的建议);③经济:.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株钱。
(目的: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产收入)第十三课:两汉经济发展1、两汉时期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①汉武帝时;(亲自)②东汉明帝时令王景负责治理。
2、汉代农具改进:①两汉耕犁,比欧洲早1000多年;②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③西汉耧车。
3、东汉杜诗发明水排,运用“水力鼓风”治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4、汉代铁制兵器逐步取代青铜兵器。
5、长安城里有叫做“市”的地方是专门的商业区。
第十四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秦汉之际,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之后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
2、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被动),汉武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夺回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昌盛。
3、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战中北击匈奴,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
4、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期中一部首领呼韩邪单于向西汉称臣,订立和好盟约。
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为匈奴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西域: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2次出使西域的不同点:时间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任务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失败)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联系(成功)成果了解西域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及同汉朝往来的愿望互派使节,交往日趋频繁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北→欧洲。
汉武帝以后,还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第十六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人称这种纸叫“蔡侯纸”(对人类文化传播影响最大)。
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造纸术2、东汉时期《九章算术》,总结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3、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4、汉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和张仲景。
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张仲景(东汉;被后人称为“医圣”),著有《伤病杂病论》);中医(扁鹊、张仲景)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1、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2、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佛教主张“修来世”。
3、东汉时期,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兴起,创始人是张陵,称老子是“太上老君”,主张“重今生”;提炼仙丹;长生不老。
4、秦汉时期思想家王充著《论衡》一书批判迷信鬼神存在。
(联系南北朝时期的范镇《神灭论》)5、司马迁编写《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第十八课:三国鼎立1、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曹操、袁绍在官渡展开大战,曹操听取谋士许攸建议火烧袁军屯粮处,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2、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想要统一南北,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大战,周瑜指挥用火攻,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3、三国鼎立: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势力巩固,刘备夺取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和四川。
220年,曹丕建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蜀,定都成都;222年,孙权建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4、三国经济发展状况:魏国兴修水利;蜀国丝织业兴旺;吴国建船业发达,曾到达夷州(现台湾),加强内陆与台湾的联系。
第十九、二十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民族大融合1、魏“五胡”(鲜卑、氐、匈奴、羌、羯)灭西晋氐族人苻坚建立前秦政权,西晋十六国统一黄河流域蜀——→(266年司马炎建立;→————————→————————————定都洛阳)东晋(司马睿,定都建康)东晋吴↓(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前秦军内部民族矛盾)↓东魏→北齐439年鲜卑建立北魏北朝西魏→北周————————————(宋、齐、梁、陈)→南朝2、江南地区开发原因:主要: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
客观: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3、北魏建立以后,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4、孝文帝改革内容:(“都说幸福婚礼”)①文化融合:改服装、改形势。
②血缘合二为一:改姓氏、胡汉通婚。
③制度、思想融合:采用汉族官制、学习汉族礼法。
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加强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二十一,二十二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数学:南朝祖冲之,最突出贡献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