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对水电站建设的启示

合集下载

汶川地震对岷江上游水电工程的影响分析

汶川地震对岷江上游水电工程的影响分析

汶川地震对岷江上游水电工程的影响分析
郑声安;王仁坤;章建跃;蒋峰;陈万涛
【期刊名称】《水力发电》
【年(卷),期】2008(034)011
【摘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导致岷江上游河段山体垮塌,大中型水电站机组停运,交通中断,但挡水大坝无一溃决,整体稳定;其他主要建筑物的直接震损有限,部分建筑设施受地震滑坡影响突出.通过工程震损涮查,在简述岷江水电工程基本特征以及流域地震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对紫坪铺和沙牌两座高坝电站的震损情况,以及各闸坝引水式电站的地震灾害作了重点分析;并根据震损情况,就工程防震抗震设计与建设,提出了的几点初步认识.
【总页数】5页(P5-9)
【作者】郑声安;王仁坤;章建跃;蒋峰;陈万涛
【作者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
都,610072;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9(271)
【相关文献】
1.地震对上市电力公司股票价格影响分析——基于我国四川省汶川及雅安地震 [J], 张丽娜;
2.汶川大地震对岷江上游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 [J], 曾洪扬;邓斌;李勇
3.汶川地震对水电工程的影响 [J], 王儒述
4.汶川8级地震对岷江上游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影响 [J], 游勇;柳金峰
5.5.12汶川地震对岷江上游河道的影响--以都江堰-汶川河段为例 [J], 葛永刚;庄建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在施工中的运用——映秀湾水电站灾后重建安全管控工作总结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在施工中的运用——映秀湾水电站灾后重建安全管控工作总结

月动工兴建 , 92 5 17 年 月基本建成。电站工程等 别为三等工程( 原初设报告为二等 ) 永久性水工 , 建筑物级别为 3级( 原初设报告为 2 ) 地震设 级 ,
பைடு நூலகம்计 烈度 为 Ⅶ度 。
2 安全 形 势及难 点分 析
2 1 安 全形 势 .
害诱 因 的分 析及 预 控 工 作 的 同时 , 应 加 强灾 后 还 重建 工 作 。20 08年 , 共 中 央 提 出 了 四川 灾 区 中
通往外界的道路沿线 山体稳定性差 , 可预见重大 危险 源 、 险 因素 普遍 存在 的特 点 , 险指数 高 于 危 危
其他地 区 , 在该地 区进 行 快 速施 工 所 面 对 的安 全 危 险极 大 , 全 管 控 形 势 可概 括 为 : 急 ” “ ” 安 “ 、难 、
“ ” “ ” 险 、重 。


年基 本恢 复 生产 、 年 全面 恢 复 、 年实 现 小 三 五
康 ” 目标 , 的 而在 灾后 恢 复 生产 工 程 中 , 工 安 全 施 尤 为重要 , 别是在 各方 面条 件极其 艰苦 的震 中 , 特 如 何有效 、 序地进 行恢 复重 建工作 备受关 注 。 有
1 工程概 况
区域 , 如何确保居住地安全 ; () 3 日常生活物资如何保障 ;

Sha Wt w iH ar oe c n eP r
李 国庆等 : 关爱生命 、 “ 安全发展” 在施工 中的运用
21 0 0年增 刊( ) 1
( ) 震 不 断 , 季来 临 如 何 做 好 自然 灾 害 4余 雨 的预 防及应 急工 作 。
第2 9卷增刊 ( ) 1
20 10 年 5 月

“5·12”汶川大地震对映秀湾水电站的破坏——震后映秀湾水电站恢复生产施工总结

“5·12”汶川大地震对映秀湾水电站的破坏——震后映秀湾水电站恢复生产施工总结

“512”汶川大地震对映秀湾水电站的破坏——震后映秀湾
水电站恢复生产施工总结
张福民;石成锁
【期刊名称】《四川水力发电》
【年(卷),期】2010(029)A01
【摘要】"5.12"地震发生后,映秀湾水电站道路、通讯一度中断,首部枢纽、引水隧洞、厂房(生活区)、尾水渠均遭受严重损坏。

我部自2008年7月1日进场后,首先承担了映秀湾水电站首部枢纽、引水隧洞、厂房、尾水等4个重点部位、共12个大项、80个小项的恢复重建工作。

映秀湾水电站原计划于2009年3月完成首台机组发电目标,但在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水电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工程、武警部队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项目部积极组织人员、设备投入到恢复生产工作中,围绕"12月31日首台机组发电目标"展开了5个月的攻坚战。

对映秀湾水电站恢复生产工程中重点部位的施工工作进行了总结。

【总页数】11页(P77-86,89)
【作者】张福民;石成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十一支队,四川成都61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7
【相关文献】
1.强震后基于泄流激励的映秀湾水电站拦河闸动态检测与损伤评估研究 [J], 李火坤;练继建;杨敏;张琦;彭文明
2.映秀湾水电站闸首震后的稳定分析 [J], 韩永;张琦
3.映秀湾水电站震后快速修复施工安全管控措施 [J], 李国庆
4."5·12"汶川大地震对映秀湾水电站的破坏——震后映秀湾水电站恢复生产施工总结 [J], 张福民;石成锁
5.映秀湾水电站首部枢纽地震后的恢复重建设计 [J], 彭文明;张琦;胡永胜;吕海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12”汶川地震给四川省地勘单位带来的损失与机遇

“5·12”汶川地震给四川省地勘单位带来的损失与机遇

【 关键词 】 地震 ; 地勘 单位 ; 损失 : 机遇


地 震给四川省地 勘单位带来 损失的具体 表现及应 对策略
2无形损失。 .
四川省地矿局下属有二十几个专业从事地质勘查 的事业单位 , 这
首先是长期在工地工作 的工人的心 理问题 , 多一直跟随地 很 勘单位长期转 战于各个工程的技术工人 , 对工程建设流程熟 他们 悉, 掌握 着不 同的岩层处理 方法 , 而且 一直在现 场工作 , 多识 见
且 监理单位已认可但 甲方 尚未签字认可 , 而工 程已不可辨认 的部分 ;
已施工但地震引起的泥石流等使 已施 工工程量掩埋 ,无 法确认工程 量等多种情 况。
都建立了 良好的合作关系 , 并与 当地税 务局 、 材料供应 商都保持
着相当融洽的合作关系 。此次地 震, 由于震 中位置 处于 映秀镇 , 即岷江流域的上游 ,使岷江流域 的水 电站的修建处 于瘫 痪的状
Hale Waihona Puke 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此次地震他们身处地震重 灾区, 所受到的惊 吓是旁人不可想象的 , 用他们 的话说 , 能活着走 出来就 是他们最
大的幸福。因此 , 他们很多都不能在 短期内克服这种心理 恐慌 。
不再愿意从事这种地下工程工作 , 由于他们都是 民工 , 且 劳动关
系相对不稳 定 , 即使不再从事地下工程 活动后 , 也可 以从 事其他 的一些体 力劳动 , 因此 , 要重 新召 回这 一部分人 相 当困难 , 这也
流多发地段 . 如理县 、 茂县 、 汶川等重灾区 , 当地人 民都还在进行搬 现
迁避让等工作 , 至今道路还 未修通 , 不能进行施工作业 ; 有的地方虽然 在紧急抢修 后 , 道路 已经通 了, 但供水 、 供电 、 通讯等都还没 有抢通 , 生

汶川地震灾区大中型水电工程大坝震损分析

汶川地震灾区大中型水电工程大坝震损分析
第3 6卷第 3期
2 1 年3 0 0 月
水 力 发 电
汶 川地 震灾 区大 中型 水 电工程 大坝 震损 分析
李 福 云 .杨 泽 艳
( 电水 利规 划设计 总 院 ,北 京 10 2 ) 水 0 10
摘 要 :汶川 地 震 是 新 中 国成 立 以来 波 及 范 围 最 广 、破坏 性 最 强 的一 次 地 震 。灾 区水 电开 发 程 度 较 高 ,掌 握 水 电 工
W e c u n Ea h u k nh a r q ae t
中 图分 类 号 :V 1 T 3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 5 9 9 4 (0 0 0 — 0 7 0 0 5 — 3 2 2 1 )3 0 4 — 4
0 引

灾 区 的 大 中 型 水 电 工 程 进 行 了 震 损 调 查 汶 川 地 震 灾 区水 电 开 发 程 度 较 高 , 工 程 众 多 , 据 不 完 全 统 计 . 灾 区 共 有 水 利 水 电 工 程 约 2 3 0座 . 其 中 9 % 以 上 6 5 为 小 型 水 利 水 电 T 程 I 较 大 的 水 电 工 程 主 要 集 中在 l 】 岷 江 上 游 、 涪 江 中 上 游 及 白 龙 江 下 游 .水 电 总 院 对
L y n,ra g Ze a iFu u n yn
f d o o e a dWa r eo re ln iga dD s n G n rl n tue B in 0 1 0 Hy rp w r n t suc sPa nn n ei e ea I s tt e ig 1 0 2 ) eR g i , j
p ro ma c ft e d m s d sg e , o sr ce n n g d a c r ig t d r h oy a d t e d m i sa p o raey ef r n e i h a i e in d c n tu td a d ma a e c o d n o mo e n t e r n h a s e i p r p i tl t s l ce . h ih d m a e b i n hg n e s y e  ̄ q a e a e ,a d t e e  ̄h u k h u d n tb h o s a ns fr e e td T e h g a c n b u l i ih i tn i a h u k r a n h a q a e s o l o e t e c n t i t o t t r

汶川大地震与水电建设

汶川大地震与水电建设
根 据需 要 在公 路 内侧 的岩 质 边坡 上 , 设 少量 加
锚 固措施 ( 深锚 杆 或锚 索 ) 。
2 2 3 “ 头、 角” .. 砍 倒 和坡 面支护 处理
÷ }{}{H - ・_・_・_・ - ・ ・_ - ・ ・ ・ ・ ・_・_ ・ - ・_・ ・ ・_- ・_・_・ ・ 斗 }{} { _ ・ ・ ・ {. ・ {} } { _ ・_・ ・-・_ ・ { 一・ ・ H } {} { { 一 } H H H } {H H H H H } { {H H } { } H H }{ H }{}{} } 一・_・ {} H } H } ・ ・_ ・ { }{H }{} {} + } _ } _
行适 当修 整 和简易 防渗处 理 , 并设 排水 沟 。 2 3 排 水疏导 .
1开挖前 平 整 孔 口 , 做好 施 工 区的地 表 截 排 ) 并
水及 防渗 工作 , 同时在 孑 口浇筑适 当高度 的围堰 , L 以 防止 下雨 时泥 流冲入 桩孔 内 。 2采用 间隔方 式 开 挖 , 次 间 隔 1 ) 每 —2孔 , 按 并 由浅至深 、 由两 侧 向中间 的顺序 施工 。 3松散层 段 以人工 开挖 为主 , 口做锁 口处理 , ) 孔 桩 身作护 壁处 理 。基 岩 或坚 硬 孤 石 段采 用 少 药 量 、 多炮 眼的松 动爆 破 方式 开 挖 , 本 成 型后 再 结 合人 基 工刻 凿孔壁 至设计 尺 寸 。
汶 川 大 地 震 与 水 电建 设
在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委托水 电水 利规划设计 总院 ,
于 8月 1日召 开 的 西 南 水 电站 大 坝 抵 御 大 地 震 和 进 一 步 加
库大坝成功抵御 特大地 震 , 专家称 叹不 已。地 震后 不久 , 令

奇迹,在地震废墟上崛起——四川省灾后重建重点工程毛尔盖水电站工程建设见闻

奇迹,在地震废墟上崛起——四川省灾后重建重点工程毛尔盖水电站工程建设见闻

奇迹 , 地震 废墟 上 崛起 在
四川 省灾后 重建 重点工 程毛 尔盖水 电站工 程建 设见 闻
水利水 电工程报 记者 王晓东
西 出都江堰 , 记者驱车沿着新修通的都 一 汶 高速公 路前行 , 眼工夫 就 到了 “.2 汶Jl 眨 51” i 大地 震 的震 源地—— 映秀 镇 。伤 心 之地 物 是人 非 , 恢 复重建 如火如 荼 。 过汶川 , 溯岷江 而上 , 很快就到 了茂县境 内 的“ 两河 口” 。在 这 里 , 江 迎 来 了 她 的最 大 支 岷 流—— 黑水 河 。 毛 尔 盖 水 电站 就 建 在 距 “ 河 两 口” 上游 约 5 k 的黑 水河道 上 。 0m 毛尔盖水 电站 工程 规模 宏 大 , 大坝 枢 纽 建在 毛尔 盖河 与黑水 河 的交 汇处 , 下 游 围堰之 间跨 上 度长达 80 承担工程施工运输任务的 20 0 m, 0 余辆 大 型运 输车 马达轰 鸣 、 川流 不息 。 毛 尔盖水 电有 限公 司 总经 理 任铭 告 诉记 者 , 尽管遭 受 了“.2 汶川 大地 震 的破 坏 和影 响 , 5 1” 但 是工 程建 设并 没有 因此而停 滞 不前 , 而 通过 这 反 场不 同寻 常 的 战斗 洗礼 , 团结 了 力量 , 聚 了人 凝 心, 激发 了工程建设者 战胜 自然灾害、 优质高效 地推进 工程建 设 的信 心 和决 心 。 目前 , 大坝 枢纽 工程进 展顺利 , 在进 行 坝体 填 筑 工作 。按 照计 正 划, 0 年 1 2 9 2月 3 0 0日前达到海拔 20 m高程, 07 力争 在 2 1 0 1年 3月 底 前 下 闸 蓄水 。 另外 , 达 长 1k 的引水 隧 洞 目前 已掘进 1k 全 线 贯通 指 6i n 5 m, 日可待 ; 房 建 设 已经 全 面铺 开 , 坝 混 凝 土 浇 厂 底 筑 正有序进行 。 灾后重 建创奇 迹 : 地震 当年 实现 大 江 截流 目

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关注水电开发的地质减灾作用(三)科学的水电开发的地质减灾作用

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关注水电开发的地质减灾作用(三)科学的水电开发的地质减灾作用

潘义辉 国外某水电站尾水渠可用料储量及质量评价956 尾水渠可用料质量评价根据DL/T 5388-2007《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8],堆石料原岩质量技术指标要求:原岩饱和抗压强度(坝高<70m)>30MPa,干密度>2.4 g/cm3,试验成果基本满足要求;根据ASTM标准:原岩洛杉矶磨耗值<40%,试验值满足要求。

7 结语与建议7.1 结语1)地震折射波方法时间短、成本低,测试成果同钻孔揭露情况吻合度相对较高,可作为天然建筑材料快速估算储量的手段。

2)地震折射波工作质量经重复观测论证,质量可靠,经资料处理分析,建议以强风化底界埋深为分界线,分界线以上为无用料,分界线以下为有用料。

3)根据地震波剖面,结合钻孔资料,采用平行断面法估算有用层储量约为565.78×104m3。

4)岩样室内试验成果显示,尾水渠开挖料质量基本满足堆石料上坝要求。

7.2 建议1)物探与钻探资料总体吻合,但实际操作中,仍需结合平面地质测绘、钻探等加以复核、验证,以提高成果可靠性。

2)由于尾水渠线路长,冲沟多,局部植被茂密,建议开挖验证分层合理性。

参考文献:[1]GB 50287-2006 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2]桑龙康,马昌. 岩石学[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06.[3]尼日利亚联邦卡杜纳河宗格鲁水电站最终设计报告[R]. 昆明: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6[4]彭土标. 水力发电工程地质手册[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5]刘四新,朱怡诺,王旭东,等. 工程地震折射波解释方法研究进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8(02):350-363.[6]GB/T 50266-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S].[7]ASTM Designation C535-03: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esistance to Degradation of Large-Size Coarse Aggregate by Abrasion and Impact in the Los Angeles Machine.[8]DL/T 5388-2007 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几年前,人们对我国西南地震高发地区的水电开发和大坝建设一直是争议不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汶川地震对水电站建设的启示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汶川地震中地震地质灾害对水电工程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汶川地震的地震地质灾害特点,进行了水电站规避地震地质灾害的原则分析,最后总结了一些个人从汶川地震中得出的结论和启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汶川地震水电站建设启示
一、汶川地震中地震地质灾害对水电工程的影响
汶川地震后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组织有关专家对灾区水电工程进行了震损调查和分析工作。

从调查分析结果看,地震地质灾害对水电工程的影响具有如下特征:
从震区大中型水电工程分布位置来看,所有水电工程在选址过程中均避开了活动断层及与之有构造联系的分支断层,所调查工程中,距本次地震发震断层最近的也在2km以上。

因此,水电站坝(闸)址、厂址均未遭受到活动断层同震位错而造成的直接破坏,表明水电工程的选址是得当的。

震区水电工程遭受地震地质灾害的破坏也是严重的,主要表现为水电工程区两岸山体的表层崩塌与浅层滑坡,对水电站建筑和设备造成较重破坏。

这种破坏现象具有明显的规律性:①距离断层同震地表破裂带越近的水电站,所受的地震地质灾害影响越大;②汶川地震的发震断层以逆冲走滑为主,地震时上盘崩塌、滑坡严重,使得位于上盘的水电工程遭受的破坏较重;③库坝区自然边坡,包括枢纽区人工边坡开口线以外的自然边坡地震地质灾害比较严重;④绝大多数水电站的引水隧洞或地下厂房等地下洞室的破坏程度较轻,没有大规模的塌方和变形。

二、汶川地震的地震地质灾害特点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龙门山区,在震区产生了大量地震地质灾害现象,主要类型有地震断层、崩塌、滑坡、泥石流与堰塞湖,以及成都平原区的砂土液化等。

地震地质灾害数量多、分布广、破坏重是本次地震的突出特点。

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的北川-映秀中央断裂带,破裂过程表现为沿断裂带从西南向北东方向,从以逆冲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走滑为主,形成长达300km的余震带。

震后野外考察表明,沿北川-映秀断裂和都江堰-安县断裂同时产生了同震地表破裂。

北川-映秀断裂地震地表破裂带SW起于映秀镇南西,向NE方向经映秀镇、北川县城,延至平武南坝乡一带,全长约220km。

地震断层通过处的人工建(构)筑物,包括公路、桥梁、管道、房屋等都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

汶川地震考察中发现,同震地表形变带宽度大部分小于40m,半数以上在10~30m之间,个别观察点形变带宽度大于40m,甚至达到60~70m。

位于发震断层地表破裂带上的建(构)筑物遭到直接撕裂,相距破裂带仅30~50m的建(构)筑物基本未倒塌。

表明逆冲断裂发震时其上盘地表的加速度峰值高于下盘,上盘破坏比下盘更为严重。

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地形坡度较陡的650~2000m高程之间,通常在地形坡度由缓变陡的过渡转折部位、单薄的山脊部位、孤立山头或多面临空的山体部位等。

另外,地震时紫坪铺库水面地震涌浪达2~3m。

三、水电站规避地震地质灾害的原则分析
地震可能给水电站带来的破坏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地震动本身引起的破坏和地震地质灾害造成的破坏。

地震动破坏可以通过对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来抵御,地震地质灾害破坏则需要通过合理的选址和必要的工程处理来规避。

灾区大中型水电站均未出现伴随汶川地震的同震位错现象,工程抗断风险得以避免,是本次大中型水电站大坝没有产生溃坝的重要原因。

此项原则也体现在GB50287—2006《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大坝等主体工程不宜建在已知的活动断层之上”之规定,规范要求在选址和布置水工建筑物时主要建筑物应避开活动断层,并保持一定距离。

汶川地震产生的滑坡、崩塌等地震地质灾害对水电站的破坏远远大于地震动的破坏作用。

因此,深山峡谷中的水电站,选址宜避开地震高烈度区,特别是Ⅸ度及以上地区;在枢纽布置时将可能的地震地质灾害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避开易发生地震地质灾害的陡坡、风化卸荷强烈等地段,有条件时优先考虑地下结构。

此项原则也体现在GB50287—2006《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坝址不宜选在震级为级及以上的震中区或地震基本烈度为IX度以上的强震区”之规定。

通过扎实的地震地质研究工作,合理选择坝址,高地震烈度地区的水电站的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

四、结论与启示
在水电站选址和建设过程中,应坚持避让活动断层的原则。

经验和教训表明,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还不能抵御同震断层位错的破坏。

因此,大中型水电站不宜建在已知的活动断层上。

在高地震烈度山区的水电站,对地震地质灾害应采取“先避让,后处理,再防护”的原则。

在选址时尽量避开地形陡峻、风化卸荷强烈的地区,同时适当扩大坝址处地震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和处理范围,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灾害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

建议加强我国西南地区水电基地的地震地质背景研究,加强水电站近场区活动断层的识别和鉴定研究,加强坝址所在河段的地震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为合理选址和进行可靠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合理选址是水电站提高防震抗震能力的基础,也是保障工程本质安全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周荣军,黄润秋,雷建成,等.四川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与震害特点[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1)
2.周庆,徐锡伟,于贵华.汶川8.0级地震破裂带宽度调查[J].地震地质,2008,30(3)
3.黄润秋,李为乐.“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