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了解地区东南亚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了解地区

(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了解地区

第二章了解地区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国家,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河口三角洲的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3、了解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5、掌握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和在各过中的经济地位,以及锡、适宜两种矿产的分布6、掌握东南亚的人口分布特征,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繁荣做出的贡献[教学重难点]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2、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及人口分布的特征[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读图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如果我们在广西或云南越过我国的国界线,就来到了一片极具热带风情的地区,”揶风海韵”是这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东南亚地区●一、位置和范围1、引导学生观察图2-1,指出东南亚的范围: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

并介绍中南半岛得名的由来2、结合世界政区图,由学生分析东南亚的海陆位置特征:亚洲东南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二、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1、引导学生找出中南半岛上的主要河流,并设问:a这些河流都发源与哪国?b大致是什么流向?为什么?c 这些河流的上游,主要分布着什么地形区?它们在分布上与河流有什么关系?(山河相间)d 这些河流的下游流经什么地形区?(平原)是怎样形成的?e 中南半岛上的河流上游流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因此,这里河流的什么资源丰富?f 中南半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对+东南亚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为什么?d 学生讨论完成p36活动4题2 教师以手作比,小结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令列分布三、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1、引导学生找到马来群岛,并设问:a 从整体上看,马来群岛地形以什么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岛屿的什么位置?b 这些河流的长度与流速与中南半岛相比,有什么特点?c 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思考:马来群岛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处?根据板快构造学说理论,马来群岛有什么特点?2、小结马来群岛的特征3展示表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各是什么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各是什么?对农作物的生产各有什么影响4、结合教材,重点突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对东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七年级地理教案[作业布置]见填充图册[板书设计]第一节东南亚●一、位置和范围1、位置:亚洲的东南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2、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二、中南半岛的地形和河流1、地形特征:山河相间、众列分布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1)上游:流速快,水力资源丰富(2)下游:流速慢,冲积成肥沃的平原3、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人口分布在河流周围●三、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1、地势崎岖,山岭崎岖2、平原较少,河流湍急3、多火山地震●四、气候与农业,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农作物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农作物随时播种,随时收获第二课时(复习提问) 东南亚的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各有什么地形特征?其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各有怎样的影响?五、主要国家1、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查找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各分布着哪些国家?2、提问:东南亚各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唯一的内陆国是哪个?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哪些?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哪些?位于赤道附近的国家有哪些?(学生识记东南亚的国家)突出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地位。

第二章 了解地区 东南亚

第二章 了解地区 东南亚

第二章了解地区东南亚授课教师:林旭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自然环境。

2、知道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现象,知道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3、了解东南亚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运用地图得知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重点:东南亚地区的范围、国家。

难点:通过分析地图区别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不同的地形特征。

学法指导:读图、比较、合作探究等。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及教材中相关的地图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如果我们在广西或者云南越过我国南面国界,就来到了一片极具热带风情的地区,“椰风海韵”是这里一道瑰丽的风景线,这就是东南亚。

(多媒体显示“椰海海韵”的风景片)。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东南亚。

2、课前热身东南亚即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两部分。

(多媒体显示东南亚的地形图,找出这两部分)学生思考:这两部分的自然环境有何不同?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学生对照地图自学课本,初步了解这两部分不同的地形、气候,并知道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现象。

(2)四边互动互动1同桌之间对照地图相互查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并说出大致的流向。

多媒体显示东南亚的地形图学生活动:用蓝色笔描出主要河流。

对照提纲思考几个问题。

明确:中南半岛河流由北向南流,结合看分层设色地形图,可知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分布,上游是山地,下游是平原,可见上游流速快,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下游水流平缓,冲积平原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小结:用手作比喻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以及引用陈毅同志的《赠缅甸友人》说明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的特点。

互动2马来群岛大部分以岛屿为主,请同学们找出包括的主要岛屿有哪些,然后在图上指给同桌相互说一说。

明确:由学生汇报主要岛屿、苏门答腊岛、加里曼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菲律宾群岛等。

马来群岛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可观察平原主要分布在岛屿沿海地区,河流短促流急。

东南亚课件1_湘教版

东南亚课件1_湘教版
马六甲海峡是 太平洋与印度 洋之间最短航 线的必经之 地。——地理 位置 海峡底部浅滩 暗礁不多,大 部分时间海峡 内风平浪静, 有利于航 运。——航海 环境
位置 范围
亚洲东南部 纬度低
中南半岛 山 河 相 间 纵 列 分 布 北 高 南 低 上游急、下游缓 马来群岛 地 势 崎 岖 山 岭 很 多 火 山 地 震 河流短,水流急
2.读图2-3,2-4,完成教材36页活动和 37页活动.
【要点1】:中南 半岛的河流大致是什 么流向?为什么?山 河分布有什么特点?
由北向南流 因为地势北高南低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探究:东南亚有哪些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热带雨林气候
降水有没有明显季节变化 区别 终年高温, 终年高温 降水分旱雨两季 “季” 多雨
知识提炼 温故知新:
地理位置
自 然 环 境
国家
地形
某一区域
气候 河流 文 化
人 口
经济
社 会 经 济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二章 了解地区
(第一课时)
欣赏导入
泰国风情舞
吴哥窟
仰光大金塔
新加坡——鱼尾狮
东方四大奇迹之一——婆罗浮屠
油棕
椰子
咖啡
橡胶
水稻丰收
马六甲海峡
热带海滨
泰国水上市场
泰国水上村庄
你能运用板块构造的知识,说出马来 【学以致用】
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吗?
(东南亚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 块之间,地壳不稳定。)
【要点2】:东南亚的海陆位置有什么重要性 ?
处在 两洲、 两洋的 “十字 路口”
亚洲
太平洋 印度洋

湘教版_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单元_第二章_了解地区_测试题

湘教版_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单元_第二章_了解地区_测试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单元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第1课时A 卷一、选择题1、东南亚各国中与我国相邻的有()A越南、老挝、柬埔寨B缅甸、老挝、越南C泰国、文莱、马来西亚D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2、下列首都中被誉为“花园城市”的是()A曼谷B河内C新加坡D仰光二、识图答题1、东南亚,由半岛和群岛两部分组成。

位于洋和洋,洲和洲之间的十字路口的位置。

2、在图上填出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名称。

3、在图上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填出其名称。

4、说明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第一节东南亚第1课时B卷一、填表题地区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农业特征中南半岛马来群岛2国家首都河流越南红河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伊洛瓦底江二、识图答题(“东南亚地区图”)(1)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岛屿:C为;海域:D ;国家:E ,F ;半岛:G(2)A是海峡,它沟通了洋和洋(3)B地属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4)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了里氏8.9级地震,之后附近地区又发生多次余震。

2006年6月19日下午5点55分再次发生里氏6.2级强烈地震。

你能解释该地区地震频繁的原因吗?第一节东南亚第2课时A卷1、假若你要去东南亚国家旅游,既要领略热带雨林气候又要领略热带季风气候,你要去的国家是()A.菲律宾B.马来西亚C.印尼D.缅甸2、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分别是()A.印尼马来西亚B.菲律宾印尼C.新加坡泰国D.印尼菲律宾3、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区的自然原因是()A.热量和水分充足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B.山地多,土壤肥沃D.世界上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4、东南亚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是()A印度尼西亚B马来西亚C文莱D菲律宾5、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分布区,他们主要来自我国的省和省。

6、东南亚有三个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国分别为、、。

第一节东南亚第2课时B卷1、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处为著名的海峡,它位于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与洋的海上通道。

东南亚 复习

东南亚 复习

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读图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及其“十字路口”的重要性和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

2、对比记住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和气候,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记住中南半岛上的主要河流。

3、记住东南亚主要物产及分布情况。

4、了解东南亚国家和首都分布,能举例说明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5、了解东南亚居民状况(如华人、华侨,人种、宗教信仰等)。

重难点:重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地形、气候2、东南亚气候对农业的影响难点: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位自主复习:知识点一: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读课本32页-33页,参考课本图7-1“东南亚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置1、纬度位置:(1)在课本图7-1中找出赤道、北回归线和10°S线。

由此可以看出:东南亚大部分位于带(温度带)。

2、海陆位置:(1)在下图中指出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

由此可以看出:东南亚位于A亚洲部,东临C 洋,西临D 洋,南与B 洲为邻,处在A 洲与B 洲,C 洋与D 洋的的“十字路口”位置。

E____________是这个“十字路口”的咽喉,位于F______半岛和G__________岛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讨论】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3、马六甲海峡每天有数百艘船只进出,航运十分繁忙。

但是,海峡航道较为狭窄,还有礁石和小岛,影响海上交通安全。

读图7--1,如果要开辟一条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新航线,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说出理由。

(二)范围1、在课本图7-1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菲律宾群岛、新几内亚岛。

由此可以看出:东南亚包括A 半岛和B 群岛两大部分。

【跟踪练习1】1.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是()A.五海三洲之地B.十字路口位置C.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D.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2.马六甲海峡位于 ( )A.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之间 B.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C.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D.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知识点二:东南亚的地形、气候和河流自主复习课本32页,在课本图7-1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

了解地区-PPT课件

了解地区-PPT课件

红 河
湄 公

多自北 向南流
地势崎岖 山岭很多 平原较少 火山地震频繁
河流湍急
多呈放 射状
5
东南亚的地形 试分析A、B两地各是什么气候类型?并说
明其气候特点。
气温(0C)A热带季风气候
40
B热带雨林气降水候(毫米)
400
30
300
20
200
10
100
0
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油 储 量
. 产 量
. 出 口 量
. 均 为 第19
世 界 上 三 分 之 二 石 油 产 地 在 西 亚
苏伊士运河 马六角甲海峡
好望角
石油输出线 石油
20
21
位置范围 北美洲
北冰洋
欧洲
亚洲
2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位置范围
大西洋 南美洲
太平洋
非洲
印度洋
大洋洲
23
10
南亚的地理位置 为什么南亚为称南亚次大陆?
间南 ?亚 大大 部体 分在 在什 什么 么山 纬脉 度和 之什 间么 ?大
洋 11之
南亚的国家
喜山印洋间,北 回归线北部穿。
南亚七国家,海 上斯与马。
内陆尼与不,临 海孟印巴。
相临有四国,尼 不与印巴。 12
南亚的地形特征
三大地形区
北部:山地
中部:平原
亚洲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2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3.50N

第一节 东南亚

第一节    东南亚

第一节
东南亚
1、你能在图中找到中 、 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吗? 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吗? 2、请找出伊洛瓦底 、 江、萨尔温江、湄公河、 萨尔温江、湄公河、 红河, 红河,并说说他们的大 致流向。 致流向。 3、找出苏门答腊岛、 、找出苏门答腊岛、 加里曼岛、爪哇岛、 加里曼岛、爪哇岛、苏 拉威西岛和菲律宾群岛。 拉威西岛和菲律宾群岛。
下一页
东南亚地形、 东南亚地形、气候特点
地 形 特 点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向分布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 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地多, 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地多,平原少 气 候 与 农 业 马来群岛: 马来群岛: 多 马来群岛多 山 分 多 地 , 山 气候, 气候, , 地 原
地形
中南半岛: 中南半岛: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全长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1080千米,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海峡底部比较 千米, 千米 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 平坦,海峡内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船只航行。 平坦,海峡内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船只航行。 是太平洋到印度洋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是太平洋到印度洋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第二章 了解地区
世界上的地区虽然多以方位来划分,但每一 世界上的地区虽然多以方位来划分 但每一 个地区都有自身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个地区都有自身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在这 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到下面的地区: 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到下面的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第二节 南亚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西亚 欧洲西部 北极地区和 南极地区 下面就让我们 一同走进第一 节——东南亚 东南亚
下一页

富饶的物产
东南亚湿热多雨的气候,加上肥沃的土地, 东南亚湿热多雨的气候,加上肥沃的土地,所以农业 生产相当的发达,既有种植历史悠久的水稻, 生产相当的发达,既有种植历史悠久的水稻,也有可观的 热带经济作物。 热带经济作物。 请同学 们找一 找,东 南亚主 要的农 产品有 哪些? 哪些?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二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课件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二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课件

600年前,明朝郑 和曾经率领当时世界 上最大的船队多次远 航,并数次到达中南 半岛和马来群岛上的 一些国家。探讨一下, 郑和出发和返回的时 间与亚洲的季风气候 有什么关系?
1。绘制东南亚区域图,填写半岛、岛屿、河流、海 峡。
2 。预习东南亚国家、马六甲海峡、 物产、居民。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海 啸,造成沿岸各国人民生命与财产重大损失。
世界火山地震带
东南亚
思考探究
读图分析:为什么东南亚地区火山地震活动特别频繁?
火山灰
一.极好的天然肥料, 利于农作物生长。 二.用于
科研考察 。
火山下的农业生产
菲律宾梯田
印度尼西亚火山下的梯田
第二章 了解地区
东南亚在地球上的位置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
低纬度
23.50N
(热带地区)
00
100S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海陆位置 位于 亚 洲东南部,东临 太平 洋,西临 印度 洋。 南与 大洋洲 为邻。
自主 探究
东南亚的地 理位置有何 重要性?
亚洲






东南亚范围





国家 华人人口数 占全国比重
新加坡
240万
77%
泰国
600万
11%
越南
96万
1.3%
印度尼西亚 600万
3.5%
马来西亚 560万
25%
菲律宾
140万
2%
柬埔寨
30
3%
文莱
5万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能从经纬位置,海陆位置的角度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

学生从地图分层设色角度分析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

2、学生从地球五带划分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学生同过读地图认识湄公河并了解湄公河沿岸东南亚的国家,以及各国的首都。

学生从海陆位置角度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4.学生从地形,河流的角度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
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5.学生从海陆位置角度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6.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教学重点:
1.学生通过分析东南亚地形图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
2.学生从地球五带划分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学生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

教学设计:
1、学生通过分析东南亚地形图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析,进
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2、学生通过分析亚洲东南亚地理位置的过程,掌握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
的方法,并依此运用地图分析以后章节的地理位置。

3、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学情分析
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弱,知识面比较狭窄,自学能力比较差,但是对农村农业生产比较熟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感知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中获取新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上节课的内容。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复习以前所学内容,为本节课的新课部分做铺垫。

二、导入新课:
1、观察亚洲政区图。

指导学生读图。

2、回忆与中国相临的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南端的,与我国的广西、云南交界的就是缅甸、老挝、越南,这三个国家以及位于这三个国家以南的国家,往往呈现出一派别具一格的热带风情,由于这里是亚洲的最东南角,这个地区就被人们叫做东南亚。

3、板书:第二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三、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读图。

强调方法的掌握远比知识的掌握重要。

2、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

(一).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1、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南与大洋洲相临。

经纬度位置:大致在30°N至10°S之间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列表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
2、通过地形图分析:
(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
(2)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3.河流
(1)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图中用笔描出,判断其流向和注入地,判断其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分析河流与地形的相互联系,以手做比喻加强学生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的记忆。

(2)根据地形分析马来群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

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查看相关地图。

4.以纬度位置突出东南亚地处热带的特点,
阅读课文,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作出推断
学生以自学的形式独立解决问题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由于降水的不同,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在马来群岛上,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马来群岛火山活动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总结马来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三)、马六甲海峡
通过指图提问总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强调其在交通运输中的咽喉位置。

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与欧洲之间。

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因而可说是“十字路口”的位置
1.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之间
2.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3.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港口和欧洲的重要航道
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四、小结和作业:
回顾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做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东南亚(1)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马六甲海峡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