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遗精到底有哪些危害 中医如何治疗遗精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遗精

中医内科学——遗精

中医内科学——肾系病症:遗精【定义】遗精是指以不因性活动而精液自行频繁泄出为主要特点的病证,常伴有头昏、精神萎靡、腰腿酸软、失眠等。

其中,因梦而遗精的称为“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无性刺激情况之下精液流出的称为“滑精”。

西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病如以遗精为主症者,属于本病范畴,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由劳心太过、欲念不遂、饮食不节、恣情纵欲等所致。

基本病机为肾气不固,或热扰精室,而致肾失封藏,精关不固。

【病位】病位在肾,与心、肝、脾三脏密切相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男子梦中遗精,每周超过2次;或清醒时,不因性生活而排泄精液者。

2.常伴有情绪不稳、精神不振、体倦乏力、腰腿酸软、头晕心悸、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

3.常有恣情纵欲、情志内伤、久嗜醇酒厚味等病史。

体检有无包茎、包皮过长、包皮垢刺激,并进行直肠指诊、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前列腺和精囊B超等检查有助于本病诊断。

(二)鉴别诊断1.早泄早泄是性交时精液过早泄出,而影响性生活。

诚如《沈氏尊生书》所描述:“未交即泄,或乍交即泄。

”明确指出了早泄的特征,以此可资与遗精鉴别。

2.精浊精浊常在大便时或排尿终了时发生,尿道口有米泔样或糊状分泌物溢出,并伴有茎中作痒作痛,痛甚如刀刻、火灼。

【辨证论治】1.君相火旺临床表现:遗精梦泄,性欲亢进,易举易泄,心烦寐差,潮热颧红,腰酸耳鸣,口干多饮,溲黄便结;舌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数。

治法:清心泄肝。

代表方: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

2.湿热下注临床表现:遗精频作,小溲黄赤,热涩不畅,口苦而黏;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代表方:程氏萆薢分清饮。

3.劳伤心脾临床表现:遗精时作,劳则加重,失眠健忘;伴心悸气短,四肢倦怠,纳少腹胀,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舌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调补心脾,益气摄精。

代表方:妙香散。

4.肾气不固临床表现:遗精频作,多为无梦而遗,甚而滑精不禁;伴见头昏,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面色白,阳痿早泄,精液清冷,夜尿清长;舌质淡胖而嫩,苔白滑,脉沉细。

遗精的病因病理临床诊断及中西医治疗

遗精的病因病理临床诊断及中西医治疗

遗精的病因病理临床诊断及中西医治疗男子在青春期后在非“性”“交”或非手淫状态下发生的“射”“精”,即称为遗精。

未婚健康青壮年,或婚后夫妇两地分居的男子,1月出现1~2次遗精,不出现明显不适者,属生理现象。

如果未婚男子出现频繁遗精,或已婚男子在有规律的“性”“生”“活”状况下仍发生遗精,并伴头晕、失眠、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则属病理现象,称为病理性遗精,亦称遗精病。

病理性遗精有“梦遗”和“滑遗”之分。

即在做梦时发生的遗精叫“梦遗”;在无梦情况下,甚至在清醒时出现的遗精称为“滑精”。

遗精症,绝大多数可以治好。

有少数病者因失治或治疗不彻底,加之恐惧心理,可引致阳萎、早泄、或不育。

本病归类于中医“遗精”、“滑精”、“精液自出”、“失精”、“精漏”、“虚劳”等病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1.病因 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①心理因素。

即由于缺乏正确性知识,思想过度集中于性问题上,对性刺激易于接受,使大脑皮层持续存在性兴奋灶,而诱发遗精。

②强烈性刺激环境因素。

即因观看黄色淫秽书刊、电影、电视等刺激大脑,使大脑皮质下性兴奋中枢功能紊乱而致遗精。

③手淫因素。

即因长期手淫而形成一种病态心理的手淫恶习,使前列腺充血,脊髓“射”“精”中枢呈病理性兴奋而致遗精。

④过度“性”“交”因素。

即因不节制的过度“性”“交”,使大脑皮质对性的兴奋性增强而致遗精。

⑤“生”“殖”“器”炎症刺激因素。

即因“阴”“茎”包皮“龟”“头”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炎症刺激,而诱发遗精。

⑥物理因素。

即因仰卧入睡,被褥温暖而沉重,刺激和压迫外“生”“殖”“器”。

或因紧身裤束缚挤压“阴”“茎”使之勃起而致遗精。

2.病理 一般遗精症无明显病理改变。

但是长期频繁的遗精,可致前列腺长期充血,久之可形成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

另外当遗精是因“生”“殖”“器”炎症刺激所致者,则可见到相关疾病的一些病理改变。

二、中医 中医对遗精的认识较早且全面,并能明确区分生理性遗精和病理性遗精。

中医养生:遗精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养生:遗精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养生:遗精的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治疗:辨证论治:(一)君相火旺证治法清心安神,滋阴降火。

方药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加减。

方中黄连清泻心火;生地滋阴清热;当归养阴润燥;酸枣仁、远志、茯苓宁心安神;莲子、天冬、熟地滋水养阴;人参、甘草宁心益气;黄柏坚阴泻火,从而使心火得清,相火得降,阴虚得润,遗精自止。

若遗精频繁,心神不宁者,可加龙骨、牡蛎,既可宁心定志,又可收敛涩精。

也可改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若以阴虚火旺为主者,可改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加减。

(二)肝火偏旺证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或化肝煎加减。

龙胆草、栀子、黄芩清泻肝火;柴胡舒肝解郁;当归、生地滋养肝血;泽泻、车前草、木通引火下行兼泻肝经湿热。

(三)湿热下注证治则清热化湿。

方药萆薢分清饮或八正散加减。

萆薢、泽泻通利湿热;黄柏清热澡湿,三药善走下焦,以清下焦湿热为主;茯苓、白术健脾燥湿,以杜生湿之源。

若偏于肝胆湿热也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此型遗精忌用补涩之品。

(四)脾虚不摄证治则益气健脾,摄精止遗。

方药妙香散合水陆二仙丹或补中益气汤加减。

方中人参、黄芪益气健脾生精;山药、茯苓健脾补中,兼以安神;远志、辰砂清心调神;木香调气;桔梗升清;芡实、金樱子摄精止遗。

若以中气下陷为主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五)肾虚不固证治法温肾益精,固涩止遗。

方药右归丸合金锁固精丸加减。

方中鹿角胶、肉桂、附子温肾补阳;熟地、山药、山萸、枸杞子、当归补肾益精血;菟丝子、杜仲补肾壮腰摄精;蒺藜、芡实、莲须、龙骨、牡蛎固肾涩精止遗。

若虚寒症状不明显,可用斑龙丸或秘精丸。

若以肾阴虚为主,可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饮。

(六)瘀血阻滞证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方中生地、桃仁、红花、赤芍、牛膝活血化瘀;枳壳、柴胡、川芎、桔梗行气疏肝、散瘀。

可酌加三棱、莪术等破瘀之品。

单验方治疗1.刺猬皮1具,炒炭存性,研未每服1匙,睡前服用,适用于久遗不禁之遗精。

2.清心丸黄柏200g、冰片4g,研未面糊为丸,每次6g,每日3次,适应于青壮年单纯火盛者。

老中医治疗遗精医案大全

老中医治疗遗精医案大全

⽼中医治疗遗精医案⼤全医案⼀王某,男,32岁。

患慢性肝炎已有五载,近期出现五⼼烦热,急躁易怒,头晕⽿鸣,每隔三五⽇即“梦遗”⼀次,阳易勃起,不能控制,腰膝酸软,⼝渴思饮,两颊绯红,⽬有⾎丝,眼眦多眵。

脉弦⽽数,⾆光红少苔。

证属肝阳过亢,下汲肾阴,风阳⿎动,相⽕内灼。

乃⽤王太仆“壮⽔之主,以制阳光”的治疗原则。

处⽅:⽣地黄、熟地黄各20克,牡丹⽪10克,⽩芍16克,黄柏8克,⼭药15克,知母10克,龟甲10克,⼭茱萸15克,茯苓12克,麦冬6克,酸枣仁20克,⾸乌藤15克,丹参12克,黄连8克。

服⾄8剂则神倦欲睡,⼜进4剂,则觉⼼神清凉,烦躁顿消,阳不妄动,⾛泄不发。

后以知柏地黄丸巩固⽽愈。

【按】李⼠材有“⼄癸同源”之说。

肾藏阴精,肝藏阴⾎,⼆者内有相⽕互相撷顽。

⼀旦肝肾的阴精不⾜,不但其间可相互影响,⽽且可造成相⽕偏亢,⽕盛则动,动则内扰阴精,于是屡发遗精⾛泄,烦热⽿鸣等症。

故⽤肾肝同治之法,壮阴⽔以制⽕阳之动。

⽅证相对,果获良效。

引⾃《刘渡⾈验案精选》医案⼆马某,男,20岁。

病将1年,初起时⾃感情欲易动,见异性阴茎即勃起,深以为苦,逐渐尿道经常流出黏性物,努⼒排便时亦由尿道滴出黏液,腰酸⽆⼒,势成漏精,迫切求治。

⾆苔正常,六脉细数。

辨证⽴法:相⽕妄动,欲念时起,见⾊则遗,⽆⼒固摄,拟抑相⽕、固肾经为治。

处⽅:苦⽯莲18克,盐黄柏、盐知母各6克,炒丹参、炒牡丹⽪各10克,⽣地黄、熟地黄各6克,砂仁5克(同捣),⾦樱⼦10克,芡实15克,桑寄⽣24克,⾦狗脊15克,⽩蒺藜、沙蒺藜各10克,五倍⼦、五味⼦各10克。

⼆诊:服药4剂,腰酸见效,漏精也少,近来⼼情稳定,欲念减少,⾮如前时常觉⼼猿意马之状。

前⽅加莲须10克,益智10克。

三诊:服药6剂,⾃觉⼼神安稳,杂念全消。

漏精间或有之,拟⽤丸⽅巩固。

⼆诊⽅加3倍量,共研细末,⾦樱⼦膏600克,如⼩梧桐⼦⼤,早晚各服10克,⽩开⽔送下。

【按】遗精⼜叫“失精”“遗泄”。

中医治疗遗精的案例

中医治疗遗精的案例

中医治疗遗精的案例中医治疗遗精的案例引言:遗精是指男性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夜间或白天因性兴奋而导致的精液流出,严重影响男性身心健康。

中医认为,遗精是由于肝肾不足、心神失守、脾虚湿滞等原因所致。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名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中医治疗遗精的方法和效果。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李某,男性,21岁主诉:遗精已有两年多时间,频率较高就诊时间:2021年3月初步诊断:肝肾不足、心神失守、脾虚湿滞治疗过程:1.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我们为其开出了一副中药方剂。

主要成分包括当归、黄芪、白术、茯苓等。

这些药材具有补血益气、健脾化湿等功效,能够有效改善肝肾不足、心神失守和脾虚湿滞等病因。

患者每天服用两次,每次15克,连续服用一个疗程(30天)。

2.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是治疗遗精的重要环节。

我们建议患者多吃一些具有益气补肾、健脾化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红枣、芡实等。

同时,避免过度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3. 精神调理中医认为,心神失守是导致遗精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同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等。

4.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遗精的常用方法之一。

我们对患者进行了经穴刺激和艾灸治疗。

主要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气海等。

针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和,缓解肝肾不足等病因。

治疗效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遗精症状明显减轻。

每周遗精次数从原来的3-4次降至1-2次。

同时,患者感觉身体比以前更加健康,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遗精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结论:中医治疗遗精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治疗过程中,中药调理、饮食调理、精神调理和针灸治疗等方法可以相互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中医内科学遗精(案例教学法)

中医内科学遗精(案例教学法)
●5.实验室检查 直肠指诊、前列腺液、B超、精液等检查,有助于 疾病诊断。
【鉴别诊断】
●1.与溢精鉴别 溢精为精满自溢,成年未婚男子,或婚后夫妻分 居者,1个月遗精1~2次,次日并无不适感觉或其他症状,属生 理现象,并非病态。
●2.与早泄鉴别 早泄是性交不能持久,甚者在交接之前,一触即 泄。
●3.与精浊鉴别 是指尿道口经常流出白色糊状黏稠物,茎中作痛, 尿不浑浊。
3.标志性学术观点
● 《诸病源候论》肾虚和见闻感触;朱震亨补充湿热病机。
【中西医互参】
●西医学的神经衰弱、前列腺炎等引起的遗精,可参考本病辨证论 治。
【病因病机】
1.病因
●(1)劳心太过:劳心过度,或心有妄想,君火偏亢,相火妄动, 扰动精室。
●(2)饮食不节:醇酒厚味,损伤脾胃,酿湿生热,侵袭下焦, 扰动精室。
●(3)体虚劳倦:素体虚弱,劳伤心脾,致心脾亏虚,气不摄精, 发为遗精。
●(4)房劳过度:先天不足,或早婚房劳,或频犯手淫,致肾精 精关不固。
2.病机
●(1)基本病机:基本病机为心神不宁、精关不固,总由肾气不 能固摄致病。
●(2)病位:主要则之心肾,与心肝脾三脏密切相关。 ●(3)病性:梦遗实者因心火、肝郁、湿热,虚者因肾亏;滑精
●3)年少阳盛,情易动于中,导致心阳独亢,心火久动,扰伤肾 水,则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水亏 火旺,扰动精室而出现遗精。
●4)治法:滋阴清热,交通心肾。方选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 加减。药物:黄连10g ,生地黄30g ,当归12g ,茯神30g , 远志12g ,莲子15g ,肉桂10g ,熟地黄30g ,天冬15g ,太 子参30g ,芡实15g ,知母15g ,甘草10g。

脾虚遗精案例

脾虚遗精案例

脾虚遗精案例
脾虚遗精是一种常见的男性健康问题,通常表现为精液自发流出或者在睡眠中遗泄。

脾虚遗精是由于脾脏功能失调,导致精液失于控制而产生的症状。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脾虚遗精的实际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小明,22岁,从大学开始就出现了频繁的遗精现象。

他平时精神不济,容易疲劳,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脉弱。

经过中医辨证分析,小明被诊断为脾虚遗精。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运化无力则易生湿邪,湿邪内生则易伤精,故脾虚为遗精的常见证候。

为了治疗脾虚遗精,小明开始接受中医调理。

中医治疗脾虚遗精的原则是健脾益气,固精止遗。

医生为小明开具了健脾益气、固精止遗的药方,并建议他在饮食上注意调理,多食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糯米、小米、莲子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小明的症状明显好转。

他的精神状态有所提升,疲劳感减轻,食欲增加,大便恢复正常,面色也有了些许红润。

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医生发现小明的遗精现象明显减少,脾虚遗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脾虚遗精并非不治之症。

中医治疗脾虚遗精的方法是通过调理脾气,增强体质,来达到固精止遗的目的。

同时,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加强脾气,促进康复。

总之,脾虚遗精是一种可以通过中医治疗有效控制的疾病。

对于患有脾虚遗精的患者来说,及时就医,进行中医调理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也是帮助康复的关键。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可以帮助更多患有脾虚遗精的患者早日康复。

遗精-中医内科学讲义

遗精-中医内科学讲义

君相火旺证(四)
本型应清心火,泻肝热,兼事滋阴,勿专用固 涩、补精等治肾之法。
用药不宜过于苦泄,以免伤及阴液。
特别注意要精神调养,排除杂念。
湿热下注证(一)
症状:遗精频作,小便黄赤。
兼症:热涩不畅,口苦而腻。
舌脉:苔黄腻,脉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蕴,下扰精室。
治法:清热利湿。
君相火旺 遗精
中医基本病机(一)
基本病机为肾失封藏,精关不固。病位在肾,与 心、肝、脾三脏有关。其中心肾关系最为密切。 可概括为两点: (1)火热和湿热之邪循经下扰精室,开合失度。 病变与心、肝、脾关系密切。 (2)脾肾本身亏虚,失于封藏固摄。病变主要涉 及脾肾。
中医基本病机(二)

肾脏自病:封藏失司,精关不固,精液外泄,发生遗精。
中医内科学讲义
遗精概念
男子不因性生活而精液排泄。
遗精为中医病名。西医认为遗精仅是某些疾病
的临床症状。
中医又有失精、漏精、溢精、精漏、梦泄精、
梦失精、梦泄等名称。俗称“跑马”。
绝大多数男子发生过遗精
大多数男孩子的首次遗精一般发生于13岁左 右,2000年的一项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 青少年首次遗精均匀年龄是13.37±1.12岁。 有调查显示,至18岁时97%的男生已有首次
治疗原则
实证以清泄为主,虚证以补涩为主,虚实夹杂者,清 补兼施。切忌偏执固肾涩精一法。
(1)病变初期及青壮年患者,以实证为多,可分别采取清心泄火、 清肝泻火、清利湿热之法。已有正虚之象,应当采取清泻与补涩 兼施之法。 (2)久病或者年老体衰者以正虚为主,多见脾虚不摄,肾虚不藏, 治疗又当以益肾健脾、补肾固精为主。如有虚火或湿热,用药时 予以兼顾。 (3)对神经衰弱者,又当以镇静安神,疏肝解郁为主。 (4)对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炎症病变,可酌情采取清热解毒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遗精到底有哪些危害中医如何治疗遗精
导语男人遗精是种病理表现,经常遗精会带来很多身体不适的表现,那么来看看遗精到底有哪些危害?男人遗精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
遗精是男性性成熟的表现,但是如果频繁的出现遗精的话很有可能会给男性带来一些生活上的不便甚至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多注意做好预防工作,有些男人会遗精。

那么为什么会导致遗精呢?遗精有哪些危害呢?遗精到底有哪些危害你知道吗
1、影响精神状态:容易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不稳定,记忆力下降,遇事无精打采,对外界显得十分淡漠,多梦失眠等现象。

从而会影响到学习与工作。

2、引发周身不适:如果遗精次数明显增多,而且连续几个月都如此。

临床上必然会出现许多不适症状,例如头昏,眼花,耳鸣,疲倦,腰酸,腿软,口渴,心悸,多汗等,势必影响到整体健康状况。

3、性功能障碍:对于已婚男子,如果还有频繁的遗精,日久必然会干扰正常性功能的发挥,造成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男子性功能异常。

4、导致男性不育:遗精过度,会导致与男性生育相关的微量元素主要包括锌、硒、铜、钙和镁等。

锌是生殖系统内重要的元素的流失,缺锌会影响青春期男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降低精子的活动能力,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男性容易患前列腺炎、附睾炎等感染性疾病。

而精子活力的降低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

中医有哪些治疗遗精方法
1、针刺治疗
(一)心肾不交
主证:梦中遗精,头晕心悸,心烦,腰酸耳鸣,小便黄,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取手少阴经穴,针用泻法;足少阴经穴,针用补法。

以交通心肾,固精止遗。

处方:神门心俞太溪志室
(二)肾虚失藏
主证:遗精频作,不拘昼夜,动念,见色则常有精液滑出,神疲体瘦,面色苍白,舌质淡,脉沉细弱。

治法:取足太阳、足太阴及任脉经穴为主。

针刺用补法,并用灸法,以补肾固精。

处方:肾俞志室命门关元三阴交
(三)湿热下注
主证:遗精频作,尿时有精液,心烦少寐,口苦而干,小便热赤不爽,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针刺用泻法,以清热利湿,宁静精宫。

处方:中极阴陵泉三阴交
2、灸法
取穴:主穴:肾俞、命门、中极、膏肓、神门
配穴:梦遗:心俞、关元、太冲穴;滑精:气海、三阴交、志室
方法:
(1)温和灸:每穴可灸10-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隔姜灸:每穴可灸5-10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隔附子饼灸:每穴可灸2-3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