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件
合集下载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许多铜原子 聚集成金属铜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归纳总结
结合 分裂
聚集 聚集
微粒间隔不 同,物质的 状态不同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___水__、__氧__气__、__二__氧__化__碳__等_________________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___金__属__、__稀__有__气__体__、__部__分__固__态__非__金__属__等_____
3.下列有关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结论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原子也会破裂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使人类对化学的认识由表象转化为内部 本质
【答案】B
4.下列微观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变化前
变化中
变化后
思考:分子和原子 相比,谁大谁小呢?
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但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
氢原子
氢分子
氯原子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
分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 概念 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个氧分子是由 1个氢分子是由 2个氧原子构成的 2个氢原子构成的
氧分子 O2
由同种原子构的分子
氢分子 H2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 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归纳总结
结合 分裂
聚集 聚集
微粒间隔不 同,物质的 状态不同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___水__、__氧__气__、__二__氧__化__碳__等_________________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___金__属__、__稀__有__气__体__、__部__分__固__态__非__金__属__等_____
3.下列有关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结论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原子也会破裂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使人类对化学的认识由表象转化为内部 本质
【答案】B
4.下列微观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变化前
变化中
变化后
思考:分子和原子 相比,谁大谁小呢?
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但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
氢原子
氢分子
氯原子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
分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 概念 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个氧分子是由 1个氢分子是由 2个氧原子构成的 2个氢原子构成的
氧分子 O2
由同种原子构的分子
氢分子 H2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 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1《分子和原子》ppt课件 (共21张)(共21张PPT)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08:12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22021/8/122021/8/12Aug-2112-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2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5若用表示 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
子可以表示为(C)
C 6.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 )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 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 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作业
• 1.课堂作业:P51---1(1)(2)(3).
加热
这些物 质是由 分子构 成的
氧化汞分子 ( HgO )
破裂成这由汞种原原物子质构是成汞原子 子和氧原子的 (Hg)
氧分子 (O2)
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所 以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讨 论⑵
氢气在氯气中
燃烧生成氯化氢。
试分析在氢气与氯
气反应的化学变化
中,分子和原子的
5、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
性质不同。
二、原子
1、特征(同分子一样)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3)原子间有间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ppt课件

讨论交流
• 1.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与离子所带的电荷 有什么关系? • 2.如何表示离子? • 3.原子和离子的关系是什么? • 【温馨点拨】 • 1.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与离子所带的电荷 数在数值上相等。 • 2.离子符号的书写: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 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和 “-”号。 • 3.原子和离子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讨论交流
• 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完成实验中 的有关问题。
• (1)实验一: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至3滴 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有:
(2)实验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三 (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名师归纳
• 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
• 最密切。化学性质是否相同除了看它 • 们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否相等外,还要 • 看它们是不是属于同一种结构。
名师归纳
• 分子具有以下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 (3)分子间有间隔。
反馈练习
• • • • • • • • • • • • • 1.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的是( A )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2.吸烟有害健康,非吸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 为( A)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B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课题1--分子和原子(共48张PPT)

质的分子间间隔较小。)
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之
D 间有空隙的是(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征不一
致的选项是( B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 分子是有质量的 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3、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可分,原子不可分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D )
A 体积大小不同
B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C 质量不同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B)D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1、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
2、有些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有些分子由 不同种原子构成。
思考:如何判断哪些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 哪些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思考:如何判断哪些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 哪些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水分子 H2O
看分子结构
氢分子模型 氧分子
H2
O2
氨分子 NH3
看分子的 符号
二、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1、分子的概念: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思考:液态氧气和气态氧气 的化学性质相同吗?
二、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1、分子的概念: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相同!
思考:下列变化过程中,分子有没发生变
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之
D 间有空隙的是(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征不一
致的选项是( B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 分子是有质量的 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3、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可分,原子不可分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D )
A 体积大小不同
B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C 质量不同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B)D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1、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
2、有些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有些分子由 不同种原子构成。
思考:如何判断哪些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 哪些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思考:如何判断哪些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 哪些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水分子 H2O
看分子结构
氢分子模型 氧分子
H2
O2
氨分子 NH3
看分子的 符号
二、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1、分子的概念: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思考:液态氧气和气态氧气 的化学性质相同吗?
二、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1、分子的概念: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相同!
思考:下列变化过程中,分子有没发生变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分子和原子》课件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学以致用:
1.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C )
A. 分子大、原子小 B. 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 A.固态物质的分子间无间隔 B.液态物质的分子不运动 C.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D.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发生变化
3.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 是由于( C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1. 巩固本堂课知识点,预习下部 分内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2. 课后习题1、3。
加油! ^_^
现象 空气容易压缩,水和沙子较难压缩
微观解释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距离比较小,气 体物质中,微粒之间间隔比较大。
实验结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通常情况下:
同一物质的间隔:气体>液体>固体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二、分子的特性:
3、分子之间有间隔;
水变成水蒸气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变,水的化学性质 也没有变。
加热
水
水蒸气
1、水的蒸发
观察水通电分解成氧气和氢气的过程,思考在 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通电
水分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重新 组合
氧分子 氢分子
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物理变化: 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学以致用:
1.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C )
A. 分子大、原子小 B. 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 A.固态物质的分子间无间隔 B.液态物质的分子不运动 C.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D.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发生变化
3.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 是由于( C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1. 巩固本堂课知识点,预习下部 分内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2. 课后习题1、3。
加油! ^_^
现象 空气容易压缩,水和沙子较难压缩
微观解释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距离比较小,气 体物质中,微粒之间间隔比较大。
实验结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通常情况下:
同一物质的间隔:气体>液体>固体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二、分子的特性:
3、分子之间有间隔;
水变成水蒸气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变,水的化学性质 也没有变。
加热
水
水蒸气
1、水的蒸发
观察水通电分解成氧气和氢气的过程,思考在 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通电
水分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重新 组合
氧分子 氢分子
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物理变化: 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知识复习课件(共30张PPT)

A.体积小、质量小 B.在不断运动 C.相互之间有间隙 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9.如图所示,将一小气球套在装有氮气的试管口。把试管放在盛有热 水的水槽中,小气球变大。当气球变大时,关于试管中的氮气分子,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氮气分子变大 B.氮气分子间间隔变大 C.氮气分子数增多 D.氮气分子变成氧气分子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构 成:物质是由__分__子__、_原__子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 基本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_很__小___。
(2)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__快__。 (3)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受物质的状态和温 度的影响。 说 明:(1)同一物质的状态:_气__体___分子间的间隔>__液__体__分子间 的间隔>_固__体___分子间的间隔。 (2)温度: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_变__大___;温度降低,分 子间的间隔_变__小___。 注 意: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改变,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改变,分 子本身的大小不变。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上午11时19分31秒11:19:3122.4.1 3
7.(娄底中考)陕西西安咸新区,记者在一个植树现场看到发放罐装空 气。据介绍是秦岭深处的富氧空气,采用压缩罐包装。下列关于压缩罐 富氧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A ) A.空气被压缩分子之间间隔减小 B.空气被压缩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空气被压缩分子停止运动 D.空气被压缩分子变小
8.如图,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 分界面,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 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 的微粒( D )
9.如图所示,将一小气球套在装有氮气的试管口。把试管放在盛有热 水的水槽中,小气球变大。当气球变大时,关于试管中的氮气分子,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氮气分子变大 B.氮气分子间间隔变大 C.氮气分子数增多 D.氮气分子变成氧气分子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构 成:物质是由__分__子__、_原__子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 基本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_很__小___。
(2)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__快__。 (3)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受物质的状态和温 度的影响。 说 明:(1)同一物质的状态:_气__体___分子间的间隔>__液__体__分子间 的间隔>_固__体___分子间的间隔。 (2)温度: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_变__大___;温度降低,分 子间的间隔_变__小___。 注 意: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改变,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改变,分 子本身的大小不变。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上午11时19分31秒11:19:3122.4.1 3
7.(娄底中考)陕西西安咸新区,记者在一个植树现场看到发放罐装空 气。据介绍是秦岭深处的富氧空气,采用压缩罐包装。下列关于压缩罐 富氧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A ) A.空气被压缩分子之间间隔减小 B.空气被压缩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空气被压缩分子停止运动 D.空气被压缩分子变小
8.如图,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 分界面,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 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 的微粒( D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课题1分子和原子优质课件

C.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
有间隔
D. 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
温度有关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分子间隔
连接中考
素养考点 2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例 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 )D A.质量和体积的大小
B.间隔的远近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D.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以再分
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思考】水通电分解产生气体,水的蒸发也产生气体,它们的变化 类型是否相同?
【提示】不相同。水通电分解产生气体,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的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 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原子
1. 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是肉眼看不见的。1个氢原 子的质量为1.67×10-27kg。
B
B.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有间隙,因此造成了物质的三态变化
D.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基础巩固题
2.下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气体可以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分子运动模拟动画
色素在冷热水中的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且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 动速率加快。
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3. 分子之间有间隔
探究实验 酒精与水混合
现象: 50mL水和50mL
点击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第2课时)课件(24张PPT)

A.冰融化为水——分子没有改变,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分子比原子大 D.酒精温度计测较高温度时——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增大
17
2.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变化的是( B )
A.隔夜的米饭变馊
B.酒精灯忘记盖帽,长时间酒精变少 C.氢气燃烧生成水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24
再见
自主探究
当物质发生变化时,构成物 质的分子会如何变化呢?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 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会变吗?
形状变
状态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 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变化。
形状变
状态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 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变化。
固体
液体
气体
形状变 状态变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7. 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位同学对它们的区别 作了如下发言,正确的是 ( B ) A.小倩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 B.小丹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 C.小鑫说:“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构成物质。” D.小娜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
23
8.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隔不变
20
5.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D)。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17
2.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变化的是( B )
A.隔夜的米饭变馊
B.酒精灯忘记盖帽,长时间酒精变少 C.氢气燃烧生成水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24
再见
自主探究
当物质发生变化时,构成物 质的分子会如何变化呢?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 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会变吗?
形状变
状态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 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变化。
形状变
状态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 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变化。
固体
液体
气体
形状变 状态变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7. 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位同学对它们的区别 作了如下发言,正确的是 ( B ) A.小倩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 B.小丹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 C.小鑫说:“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构成物质。” D.小娜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
23
8.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隔不变
20
5.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D)。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好香啊!
分子汽车
汽车
合成分子机器 为何能拿诺贝尔奖?
科学论证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获得苯的分子图像
放大1000万倍 的酒精分子
一个水分子的3质×1量0:-26千克 即: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Kg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 即:167000000000000000000个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二:
提出问题:是什么使酚酞变红的呢? 猜想假设:①可能是氨分子;
②可能是水分子; 实验设计:
提出质疑:酚酞变色会不会是空气中的分子作用呢?
氨水:
酚酞溶液:无色溶
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液,遇碱性物
易挥发性具有刺激性气
质会变色。
味。显碱性。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二:
对比实验 控制变量
物质介绍:
酚酞:无色液体,遇到某些物质会变色。
氨水:氨气的水溶液,有较强的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分子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实验 结论
向装有氨水的试管中滴加 向装有等量蒸馏水的试管
两滴酚酞溶液
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溶液不变色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酚酞溶液 浓氨水 酚酞溶液 浓氨水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情况下同种分子间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水的液态分子间间隔〈固态
化学就象你头顶上的果实, 只要肯稍作努力,成功的 甜蜜就属于你!
祝你成功!
•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情况下同种分子间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水的液态分子间间隔〈固态
温度越高,气体分子间间隔越大;压强越大,气体分子间间隔越小 “间隔”:解释热胀冷缩、三态变化、大多数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 积有改变等现象
请用分子原子 的观点解释
在窗外闻到菜的香味
25
请用分子原子 的观点解释
湿衣服在阳光下干的快一些
•
8.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 和自然 风光为 题材的 诗,是 唐代汉 族诗歌 的主要 题材之 一,是 唐诗当 中思想 性最深 刻,想 象力最 丰富, 艺术性 最强的 一部分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请用分子原子 的观点解释
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 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请用分子原子 的观点解释
天热导致轮胎爆胎
学以致用
想一想: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 明了分子的这些特点?
一: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微观粒子的特征: 1: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
2: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总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实验现象 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红色
分析原因
浓氨水中的氨分子运 动到了酚酞溶液中, 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结论 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想一想:分析以上实验,你能得 出分子的特点之二是什么?
交流与汇报
一: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微观粒子的特征: 1: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 “小”:解释“1滴水有很多分子、微粒看不见等原因” 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动” 解释扩散、挥发、溶解、闻到各种气味等现象
•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三:将50毫升的水和将50毫升的 酒精混合后观察量内的液体体积是多少。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四:取一支注射器吸入40毫升空气, 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再 用这只注射器吸取40毫升水,用手指顶住末端 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
想一想:分析以上实验,你能 得出分子的特点之三是什么?
•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
7.课堂活动是为了课堂教学目标而开 展的,如 果课堂 活动与 学生动 脑脱节,活动与 学生情 感、态 度、价 值观的 培养脱 节,没有 学生真 实的体 验与反 思,那 么这种 课堂活 动只能 说是一 种教学 资源的 浪费.
交流与汇报
分子有哪些特征呢?
固态
液态
气态
通常状况下: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
液体分子 < 间的间隔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 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一: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微观粒子的特征: 1: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 “小”:解释“1滴水有很多分子、微粒看不见等原因” 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动” 解释扩散、挥发、溶解、闻到各种气味等现象
若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日夜不停地数,要多少年才能数完?
3万年
想一想: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 出分子的特点之一是什么?
一: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微观粒子的特征: 1: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
“小”:解释“1滴水有很多分子、微粒看不见等原因”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一:分别向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小 烧杯中加入2—3粒品红,静置观察现象。
好香啊!
分子汽车
汽车
合成分子机器 为何能拿诺贝尔奖?
科学论证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获得苯的分子图像
放大1000万倍 的酒精分子
一个水分子的3质×1量0:-26千克 即: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Kg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 即:167000000000000000000个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二:
提出问题:是什么使酚酞变红的呢? 猜想假设:①可能是氨分子;
②可能是水分子; 实验设计:
提出质疑:酚酞变色会不会是空气中的分子作用呢?
氨水:
酚酞溶液:无色溶
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液,遇碱性物
易挥发性具有刺激性气
质会变色。
味。显碱性。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二:
对比实验 控制变量
物质介绍:
酚酞:无色液体,遇到某些物质会变色。
氨水:氨气的水溶液,有较强的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分子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实验 结论
向装有氨水的试管中滴加 向装有等量蒸馏水的试管
两滴酚酞溶液
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溶液不变色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酚酞溶液 浓氨水 酚酞溶液 浓氨水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情况下同种分子间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水的液态分子间间隔〈固态
化学就象你头顶上的果实, 只要肯稍作努力,成功的 甜蜜就属于你!
祝你成功!
•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情况下同种分子间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水的液态分子间间隔〈固态
温度越高,气体分子间间隔越大;压强越大,气体分子间间隔越小 “间隔”:解释热胀冷缩、三态变化、大多数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 积有改变等现象
请用分子原子 的观点解释
在窗外闻到菜的香味
25
请用分子原子 的观点解释
湿衣服在阳光下干的快一些
•
8.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 和自然 风光为 题材的 诗,是 唐代汉 族诗歌 的主要 题材之 一,是 唐诗当 中思想 性最深 刻,想 象力最 丰富, 艺术性 最强的 一部分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请用分子原子 的观点解释
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 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请用分子原子 的观点解释
天热导致轮胎爆胎
学以致用
想一想: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 明了分子的这些特点?
一: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微观粒子的特征: 1: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
2: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总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实验现象 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红色
分析原因
浓氨水中的氨分子运 动到了酚酞溶液中, 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结论 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想一想:分析以上实验,你能得 出分子的特点之二是什么?
交流与汇报
一: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微观粒子的特征: 1: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 “小”:解释“1滴水有很多分子、微粒看不见等原因” 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动” 解释扩散、挥发、溶解、闻到各种气味等现象
•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三:将50毫升的水和将50毫升的 酒精混合后观察量内的液体体积是多少。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四:取一支注射器吸入40毫升空气, 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再 用这只注射器吸取40毫升水,用手指顶住末端 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
想一想:分析以上实验,你能 得出分子的特点之三是什么?
•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
7.课堂活动是为了课堂教学目标而开 展的,如 果课堂 活动与 学生动 脑脱节,活动与 学生情 感、态 度、价 值观的 培养脱 节,没有 学生真 实的体 验与反 思,那 么这种 课堂活 动只能 说是一 种教学 资源的 浪费.
交流与汇报
分子有哪些特征呢?
固态
液态
气态
通常状况下: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
液体分子 < 间的间隔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 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一: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微观粒子的特征: 1: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 “小”:解释“1滴水有很多分子、微粒看不见等原因” 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动” 解释扩散、挥发、溶解、闻到各种气味等现象
若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日夜不停地数,要多少年才能数完?
3万年
想一想: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 出分子的特点之一是什么?
一: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微观粒子的特征: 1: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
“小”:解释“1滴水有很多分子、微粒看不见等原因”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一:分别向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小 烧杯中加入2—3粒品红,静置观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