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七怕
老师最害怕的七件事情是什么 - 成长博客博客教育博客

老师最害怕的七件事情是什么教师节前夕进行了一次主题为“老师怕什么”的调查,发现现在的老师们怕的对象还真多,有的甚至匪夷所思,比如老师竟然怕起了学生,而这每一样“怕”的背后又都让人深思。
要当好一名老师,真难!老师要面临的压力和考验,真大!老师们呼唤的是多点理解,多点宽容,而不只是“考上多少”,也不只是“教了多少”……一怕考试其实很多老师比学生还怕考试。
为什么?考试结果一公布,其实就是评价老师的时候到了。
小到小学的一次期中调研测试排名,大到高考升学率,哪样不是在考老师?南京秦淮教师心理援助中心的桂祁荣老师一直在收集教师心理危机个案报告,她告诉记者,在教师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中,升学率、排名等各种考试评价衡量指标所占的比重最大,不管是小学老师还是中学老师。
有些老师在接受心理援助时就说,每次考完试,就都处于极端焦灼状态,班级在学校中的排名,学校在区里的排名,全都要公布,而这是考查老师绩效最重要指标,翻来覆去地考,翻来覆去地焦虑,真有点不堪重负。
搞应试教育是最近几年教师头上戴的新的骂名。
但作为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无权取消考试,为了考试不得不加班加点,以至于被骂成禁锢学生的思维,侵犯学生的权利,伤害家长的感情,可是老师也很无奈!因为学校乃至社会对老师水平、素质、能力的评价都要看考试结果,说严重点,甚至老师的生计都由考试决定!南京一位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老师告诉记者,由于每年教育主管部门都会对毕业班学生做考试调研,而且会在考试后把调研考的成绩按照平均分把全区各个班级从上到下排名次。
如果班级成绩考出来不好或者有所退步,校长的脸上挂不住,那回头老师肯定要“挨批”。
“特别是调研考这种大考,很多老师都十分紧张,有的人夜里根本睡不着,人就会呼呼地往下瘦。
老师是很爱面子的,教得不好的老师会感到没有地位,不受尊重,心理负担很重的。
”二怕出事安全,一个常挂在嘴边的词,一件令所有教师都高度重视的事。
可是,安全事故却还是时有发生的。
学生出现了安全事故,责任在谁?当然是教师啊。
当老师最怕的十件事

当老师最怕的十件事周天亮男生A今年毕业后,当了老师。
念大三的女友问他:“当老师最怕什么?”他说——1.怕出事故:只怕学生升旗时,排队十几分钟就晕倒!或是有学生不小心,从楼上摔跟头到楼下!每天,我的心都要提到喉咙口N次。
2.怕考试:单元考、半期考,一说“考试”,我就心慌!心跳!那不是考学生,那是在考老师!一考完,各班的成绩就要“排队”。
我教的班级要是排到后几名,我的嫩脸,要往哪儿搁?3.怕学生:学生捣乱,我气,我气极哦!可是不能骂,不能说重话!打——更是万万不能列在选择之列!否则,我可能被炒鱿鱼!4.怕家长:家长对子女期望很高。
我怕家长说我:“这老师没本事!”学生上课看言情小说,被发现了,还要骂老师!你要是通知家长来学校,家长还要说老师:“他骂老师?谁证明?派出所做笔录了吗?”5.怕评职称:听说老师要评职称,要过好多“关”!还要开“公开课”!要是过不了“关”,不但工资少,连女朋友都要“脚底抹油”跑没了!6.怕领导:怕领导对咱印象不好,遇见校长,要先打招呼。
与校长说话,要装笑。
你说累不累?还要考虑:中秋节快到了,要不要给校长送盒高级别的月饼?7.怕电话:怕学生、家长打匿名电话给校长、教务处。
学生、家长乱投诉,乱告状,那才真是:“秀才遇着兵,有理讲不清”!8.怕评先:别的老师评上了“先进”,自己没评上,要滴下N滴眼泪。
从讨论评先,到宣布谁评上了,整个过程好几天,都难受!9.怕开会:开“早会”,开“晚会”,开“教导会”,开“班主任会”,开“政治学习会”,开“家长会”……一听开会,就晕,就“焦头烂额”。
10.怕写论文:每学期要写两篇教学论文,评职称要发表两篇论文。
我靠!哪有好心情写情书?。
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守的七项基本规范。
这七项规范涵盖了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职业、行为等方面的要求。
1. 纪律行为禁忌:教师要恪守法律法规,尊重学校的纪律要求,不得违背纪律规定。
2. 婚姻家庭禁忌:教师要维护家庭和睦稳定,不得有婚外情等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3. 道德品质禁忌: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不得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
4. 诚实守信禁忌:教师要讲信用,言行一致,不得故意讲虚假言论或违背承诺。
5. 潜规则禁忌: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利用权力谋取私利,不得随意打压学生。
6. 沟通交流禁忌: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及家长的良好沟通交流,不得涉及不当言行,不得虐待学生。
7. 个人形象禁忌:教师要注重个人形象的建设,不得有不良形象或行为,以充分展现教师的职业魅力和榜样力量。
这些禁忌是为了保护教育教学秩序,维护教师职业形象,保护
学生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
教师应该时刻谨记这些禁忌,以便更好地履行教育教学工作。
新不孝有三

新不孝有三:1、当老师2、当班主任的老师3、当班主任的数学老师。
调查结论:早起是老师和收破烂儿的;晚睡是老师和按摩院的;担惊受怕是老师和犯罪逃窜的;没饭点儿是老师和街头要饭的;不顾家是老师和花天酒地的;不顾娃是老师和搞婚外恋的;随叫随到是老师和发快件儿的;加班不补休是老师和摆地摊儿的;24小时接客是老师和天上人间的;周末节日不休是老师和淘宝开店的;不能说错话是老师和当播音员的;不能出差错是老师和发射火箭的;打不能还手是老师和做拳击陪练的;骂不能还口是老师和开挨骂网店的;活到老学到老是老师和搞科研的;干的多收得少的是老师和挖煤炭的;别人睡着你站着是老师和看守八宝山的;入了行就很难退出是老师和黑社会的;入了行就发誓再也不让下辈沾,是老师和贩白面的!。
教师呼唤人性化的指导

教师呼唤人性化的指导前不久,教研员在我校听了两节课,当即通知语文教师,说是交流交流。
语文教师闻听教研员来了都带上本子,准备洗耳恭听,希望能够得以提高。
可教研员说成绩不讲,问题有一二三,至于课该怎么讲,讲课教师听后是一头雾水。
我不是教研员,当然也不会明白教研员的苦心,但我知道教师需要的是人性化的指导。
教研员光临指导,一线教师就像盼救星一样,新课程实施以来,每位教师在工作中必定有许多的困惑,教研员作为这方面的专家,完全有实力一席话唤醒梦中人,这一点无容置疑。
李博文讲《九型人格》时,要重视各种各样的人格,根据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去点石成金,发挥人内在潜力。
教研员只用一种批评方式肯定没有成效,教师进步也不会太快,你理论再好,靠谁来实践,语文成绩难有大的突破。
一盼教研员成为好教员,送教上门;二盼教研员成为身边看得见的研究员,引导大家走科研之路;三盼教研员成为传播教改动态的信息员;四盼教研员成为教师发展的服务员;五盼教研员成为教师校际交流的联络员;六盼教研员成为教师校本研究的辅导员;七盼教研员成为倾听大家声音的录音员;八盼教研员成为学校教科研规划的设计员;九盼教研员成为教师专业展示和表演的编导员;十盼教研员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见证员。
笔者认为,教研员的教育理念好不好关键要通过教师的实践,没必要做出一高高在上的面孔,靠行政手段压教师。
而应该和颜悦色与教师商量对策,不失时机渗透自己的教育理念,如同春雨一样润物无声,你称赞的恰是教师匠心所在,而后畅谈自己的设想,关注教师的性格,你要因人而异,两个人下来推心置腹的谈谈。
教研员要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践行者是教师,一定做好教师的服务工作。
魏书生先生说得好:教师教学要天天总结自己的优势,要守住它。
魏先生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希望每位教师成为独一无二的行家里手。
教研员就不能按一个标准去衡量教师,允许教师自己发展,教研员只许掌好舵,只要不偏利于课程标准的理念即可,教师的教学方法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行。
聪明的孩子最怕老师的十个表现

聪明的孩子最怕老师的十个表现在学校中,老师是学生们最主要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但有时候,一些好心的老师可能会误导一些孩子,让他们失去自信心、自尊心及学习动力等。
以下是十个聪明的孩子最怕老师的表现:1. 经常贬低学生自尊心有一些老师对自己的学生不尊重,把他们当做一个个笨蛋或是一堆数字。
他们会用一些不当或是无耻的话语来打击孩子们的自尊心和学习动力,让他们失去兴趣。
2. 未能关注学生的需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需求和要求,但不同的学生可能需要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好的老师需要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3. 忽视学生的成就和努力光荣是短暂的,但成就和努力是具有长期价值的,所以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成就和努力,并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肯定。
4. 没有足够的耐心老师们需要非常耐心地与孩子们打交道,并理解他们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如果老师不能保持充足的耐心,那么很容易让学生感到被忽视,从而失去信心和动力。
5. 明显不喜欢某些学生老师应该对每个学生公平对待,不应有特别喜好或反感任何一个学生。
如果老师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让学生感到自己被忽视、不被尊重。
6. 没有坚持公平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能够保持公正,不应偏袒学生或把个人偏好带到教室中来。
如果老师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学生很可能会感到厌倦或者被忽视,从而失去信心。
7. 没有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好的老师应该在多个方面了解学生,并努力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从而激励他们学习和提高自己。
8. 没有能力承认错误老师是一个学习者,也会犯错误。
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有能力承认错误并积极寻求修正。
如果老师不能做到这一点,将会让学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或被剥夺了自己的学习机会。
9. 没有激发学生的思考好的老师应该能够通过课程和作业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如果老师不能做到这一点,学生将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业成绩。
10. 没有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习风格。
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校园的心得体会

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校园的心得体会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校园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校园的心得体会1xxxx年2月15日,学校组织老师去第二思源听了张富山老师的“和谐校园”讲座。
主要包括两个主题:一是了解学生心理;二是承担教师责任,享受职业幸福。
下面是我听完讲座后的一些体会。
关于学生心理,张老师主要讲了八大点。
给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学生个体的独特性。
每个孩子一生下来,父母们都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真是太奇妙了。
可是你会发现父母们教育自己孩子的方式却都一样(只指有两个以上孩子的父母)。
从小开始孩子们的独特性都没有受到过尊重。
而我从教开始,虽然注意到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比如有的孩子靠“听”就可以学得很好,有的孩子靠“看”就记得很快,也有的孩子要靠“写”才记得牢每个孩子学会知识的方式都不一样,这是每个孩子独特性的一个具体表现。
孩子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很多的方面。
我们只有注意到这点,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孩子。
我虽然深知这一点,但我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基本上我都教两个班的语文,每个班50人,假设10人学习的方式相同,那么每篇课文都要讲10遍,在现今可能吗?理论虽好,实际情况却没办法做到,这才是我们现在最悲哀的地方。
另一个专题是承担教师责任,享受职业幸福。
教师还有幸福吗?比如说,困惑一:教师管理上关注教育评价而不关心教师生命感受。
管理部门对教育的重视更多的体现在了对教育各种类型的检查评比当中,而教师是直接承担者。
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教师受到的伤害最大,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而有时,却变成了要完成毫无用处的造假材料,浪费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有些不是教师的错,出现了问题却鞭鞭打在老师们的身上。
老师一个学期要接受校级以上检查近20次,有时一个星期就有3次大型的检查。
这样的一种多重的、没有一个统一说法的管理,让一个人承受着不公平的评价,他的一生会幸福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如此“重视”教育,却有没有重视教师。
班主任工作三怕:性急、马虎、闹情绪

班主任工作三怕:性急、马虎、闹情绪班主任工作三怕:性急、马虎、闹情绪在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班主任工作的“三怕”:一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二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三怕思想疙瘩解不开,心情受压抑。
一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
急性子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因为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
如果遇事不冷静,一时冲动,由着性子,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如果事事发脾气,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一些学生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从此走下坡路。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本人努力的程度以及身心状况的不同,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
班主任老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志趣,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取得学生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使性子、发脾气。
二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
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
”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世界”。
教师的任务就是认识并熟悉这些“世界”,培养并发展这些“世界”。
因此,教师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如果工作马马虎虎,摸不清学生的底,号不准学生的脉,别说因材施教,就是正确的评价学生也是极其困难的。
如果只凭班主任的权威去制约学生,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或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养成学生盲目听从的奴隶人格。
因此,教师的心要比妈妈的心还细才行。
三怕思想疙瘩解不开,心情受压抑。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常有,教师自然也不例外。
但教师不论在什么时候从事什么活动都必须意识到“我是教师”,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置于“教育者先受教育”的位置上,在正确分析和判断教育情境的基础上,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使心理与现实相适应,保持心理平衡,以便较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如果不注意心理调适,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教室,把自己的怒火发泄到学生身上,就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甚至败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疏远师生关系,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七怕
摘自<中国教师报>
一怕考试。
其实很多老师比学生还怕考试。
为什么?考试结果一公布,评价老师的时候也就到了。
小到小学的一次期中调研测试排名,大到高考升学率,哪样不是在考老师?
二怕出事。
安全,一个常挂在嘴边的词,一件令所有教师都高度重视的事。
可是,安全事故却还是时有发生的。
学生出现了安全事故,责任在谁?当然是教师啊。
谁叫你不注意学生的动态?谁叫你不时时与家长联系?
三怕家长。
孩子成绩不好,家长会认为是老师教的不好;孩子犯错误了,老师批评重了几句,家长也要来兴师问罪;更多的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了,一切都要由老师来负责。
甚至一些本应由家长行使的监护责任也成了教师的事情,而现在家长的维权意识很强,动不动就投诉,比如收费,比如补课。
但很多事情对于教师而言也是很无奈,比如乱收费,那是教师所能决定的事情吗?补课,那是教师自愿的吗?
四怕学生。
现在的孩子是温室中张大的一代,造就了极为敏感的性格。
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说一是一了,也不能再捧出严师出高徒的古训了,他们必须是愉快教学,鼓励教学,甚至是哄着学,求着学。
虽然体罚等棍棒教
育的确很不应该,但现实很多情况是矫枉过正,应该管的也不敢管,不然一旦出现问题,教师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吗?
五怕投诉。
有些家长对学校或者老师理解不够,遇到问题不能够多跟学校沟通,而是偏听偏信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地投诉,很是折腾人。
六怕评比。
怕评比不是说自己没有教学能力而怕教学评比,而是名目众多的,次数频繁的评比让老师们忙于应付,心力俱疲。
七怕耽误学生。
老师有很多害怕,但最害怕的还是教不好学生。
有时候,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引导让老师很担心,很多家长分析孩子的特征,不管孩子资质如何,都对孩子寄予了很多期望。
这种愿望过高不利于教师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