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蛇神信仰与陈靖姑信仰——以《闽都别记》为中心
闽都传奇:揭秘女神陈靖姑之真实人生结局,讲述其传奇人生故事

闽都传奇:揭秘女神陈靖姑之真实人生结局,讲述其传奇人生故事临水娘娘陈靖姑传奇作者:孟丰敏关于福州女神、临水娘娘陈靖姑的传说早已深入福州百姓心中,尤其《闽都别记》有专门的介绍。
《闽都别记》根据民间传说编写,成书于清朝乾隆到嘉庆时期。
比《闽都别记》更早记载陈靖姑传奇的是《晋安逸志》。
作者是晚明福州词林名士陈汝翔。
他撰写了一个故事《女道除妖》讲述陈靖姑和兄长陈守元除妖的故事,而且提到了陈靖姑在紫府拜师的传奇经历,及最后的人生结局。
我特别喜欢传奇,分享这篇《女道除妖》:闽县人陈靖姑祖上五代的职业都是巫。
陈靖姑自幼与兄长陈守元一起耕田牧畜。
陈守元在山里牧牛时,陈靖姑去送饭给他,途中遇见一老妇饥饿难耐,便好心把饭菜分给老妇食用。
老妇十分感激,便想让陈靖姑照顾自己终老。
陈靖姑同意了,就把老妇当作母亲来奉养。
老妇患疽病(毒疮),陈靖姑就跪在她身旁,用嘴吸出疮血。
老妇过世后,陈靖姑为她披麻戴孝。
这时陈守元有事要出山,让陈靖姑来看牛。
陈靖姑为了守护牛渡河,不小心掉入河中,瞬间就沉下去了。
她迷迷糊糊中发现自己来到了紫府(仙人居住的宫殿、境界),而且迎面看见老妇穿着云衣月帔正笑盈盈地等她,对她说:“儿来了。
我要传授给你一本神篇秘笈。
”于是,陈靖姑就在紫府里住了一年,又见到了宝皇。
宝皇对陈靖姑也十分欣赏,就拜她为真官得主。
这真官得主的权利很大,地上的鬼神都归陈靖姑管辖。
宝皇还赐了一只仙鹤送陈靖姑回家。
陈守元见死去的妹妹回来,惊恐万状,问她:“妹妹啊,你不是已经掉河里被鱼鳖吃了吗?怎么又没事一样回来了?”陈靖姑就把自己在紫府的经历如实告诉哥哥。
陈守元听了非常震惊。
兄妹俩因此都觉得此事很奇怪,就一起去老妇的墓冢查看,把棺材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件衣服而已。
陈靖姑慌忙跪下再拜,求老妇教她巫术。
老妇说:“上下有等,幽显有章,道俗有别,神之纪也。
你的兄长是凡人,按规定不能见上帝。
但因为你的缘故,他能成为文成将军、五利将军这样的方士就应该知足了。
闽剧夫人戏《陈靖姑》的形成、发展与传播

随后 , 各 闽班 又竞相搬 演更多 的 陈靖姑 》 故事 , 如《 陈 靖 姑 临水 平妖传 》 临水传 收长 坑》 收 虎婆 》
= 、闽 剧 夫 人 戏 剧 目源 流
在 清乾 嘉之 际或 更后 些” ,所 以 , 闽都 别记 通 常
被认 为出在 临水 平妖传 陈靖姑 传 之后 。在 <
闽都别 记 >与 陈靖姑 一文 中 ,陈庆 元先 生通 过对 书 中引用 的诗 词 以及书 中 出现 的地 名 的考 证 ,认 为 闽 都别 记 “ 前2 4 0回的写作时间可能在清初” 。【 4 欧阳
民间信 仰与 民间文艺 素来 有密 切 的关 系 ,伴 随着 神 的功能 的不 断延展 , 人们对神 的期盼值 的不 断增加 , 民间文 艺所表 现 的神 的灵异传 说也 越来越 形 象 ,越 来 越 生动 。 民间信 仰 的不断 发展也 是 民 间文 艺不 断丰 富 的过 程 , 民间信 仰 的传播 不会 停止 ,与之 相关 的 民间
抄本 无大 差异 ,少 了些 演 出场面 中 的科 诨 。以下是 出
目介绍 :
( 1 )王仿校本 :
第 1本 第 2本 第 3本 第 4本 第 5 本 第 6出本
现 有资料 表 明 ,最 早 的闽剧 陈靖姑 》剧 目当是 1 9 2 0年 由闽班 新赛乐 首演 的 收丹 霞 …,编剧 陈元 。
健先 生在 <临水平妖传 >考论 一文 中,通过结 构、 引诗 、情 节线 索 等方面 的详细分 析 ,也 认 为 “ 临水 平妖传 出 闽都别记 之 后的可能性更大”。_ 5 而 陈 靖 姑 传 已佚 ,无从 比对 。至于 评话 本 陈靖姑 ,
临水夫人陈靖姑

临水夫人陈靖姑临水夫人同义词:陈靖姑最后更新时间:2016-05-09 18:56:51临水夫人简介临水夫人湾、浙江、江苏以及东南亚;因源于福州府,故福州人视其为乡里的守护神。
其他地区的信徒,则多视其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与七星娘娘信仰有甚多雷同之处。
临水夫人相传名唤陈靖姑,是闾山派的女道士,生前有德于民,殁后被奉为神灵,其信仰非常昌盛,以其能护佑孕妇,顺产保胎闻名。
台湾有主祀临水夫人的庙宇一百三十几座。
供奉顺天圣母的祖庙在福建省宁德古田县大桥镇临水宫。
据《闽都别记》记载,古田临水宫供有临水夫人的真身塑像。
历代帝王对陈靖姑都给予敕封,宋代以后,陈靖姑一再受到朝廷加封。
也因此陈靖姑的尊称或封号甚多。
如:顺懿夫人、慈济夫人、临水陈夫人、天仙圣母、等。
到了明、清时期,其神阶一直达到极顶的“顺天圣母”封号。
临水夫人生平临水夫人,姓陈名靖,人称靖姑,福州下渡人。
生于唐末天佑甲子(公元904年),卒于天成三年(公元928年),另传说生于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明代黄仲昭《八闽通志》载)少年时与林九娘、李三娘一起赴闾山学法,拜师于闾山感天大帝许旌阳门下,学成后回家嫁与宁德古田的士绅刘杞,但依然继续降妖伏魔,扶危济难,有伏白蛇、捉小鬼的功绩。
二十四岁时以怀孕之身,祈雨抗旱、为民除害而牺牲,被乡民奉为神灵,尊称为“临水夫人”,在保护妇幼上颇有感应,因而被人民称为“顺产助生护胎佑民女神”。
据说琉球群岛的海神懿德夫人,即为临水夫人陈靖姑之门下弟子。
闾山派中,有一批道士,奉临水三奶夫人陈,林,李,三位女神为宗师,其以红头巾作为标记,称作闾山“皇君法教”(夫人派,三奶派),世人惯称其教派法师为“红头法师”。
而另一部分道士则将法主真君奉为宗师,并以黑头巾作为派系之标记,台湾人称之为“乌头法师”,闽南语俗谓“死归法主,生派夫人”。
临水夫人的野史解密临水夫人:陈靖姑唐王皇后难产,生命垂危。
陈靖姑知道了这件事,就进入宫中,用法术帮助皇后顺利生下太子。
地方神明建构脉络之解读_以陈靖姑信仰为中心(1)

・研究生论坛・地方神明建构脉络之解读———以陈靖姑信仰为中心蒋 俊提 要:陈靖姑信仰是闽、台、浙等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其形象的形成与建构涵盖了非常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通过对文献的解读,我们认识到陈靖姑信仰既是多面相的,又具有正统性的特征,这是其复杂建构过程的反映。
在地方神明建构脉络中,国家与地方常常是共谋的关系,陈靖姑信仰固然是多样性的地方文化不断衍生的产物,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刻上了国家文化一统性的印记。
蒋俊,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2005级博士生。
主题词:陈靖姑 建构 国家 地方 正统性 作为民间信仰体系的重要构成,地方神明是最具活力的象征形式,其建构反映了地方文化传统与官方符号整合的历史。
在长时段的时空架构中,国家与地方的互动体现了社会内在的秩序与结构,地方神明的建构就是这种秩序之下的文化实践的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地方社会的历史脉络视为一种文化建构的过程,有关神明的种种传说与习俗能让我们理解蕴藏在人们背后的超自然力量观念和内化的王朝“大传统”形象,以及地方神明复杂的多面相特质。
陈靖姑,或名陈静姑、陈进姑,是闽、台、浙、赣等地区民间信仰中重要的地方女神之一。
各地民间称之为临水夫人、顺懿夫人、陈夫人、陈十四夫人、大奶夫人、奶娘,或又称之顺天圣母、通天圣母、太后元君、陈氏圣母娘娘等等。
陈靖姑信仰与妈祖信仰曾一度齐名,在东南数省特别是闽台的信仰场域中占据重要的角色。
她的形象的形成与建构历经千年的漫长岁月,涵盖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对陈靖姑信仰建构脉络的解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中国民间信仰结构的某些特点。
一、陈靖姑信仰建构的文献解释明朝洪武年间,古田文人张以宁撰写了《临水顺懿庙记》以纪念陈靖姑,其中有这样的叙述:古田东去邑三十里,其地曰临州,庙曰顺懿,其神姓陈氏,肇基于唐,赐敕于宋,封顺懿夫人。
英灵著于八闽,施及于朔南,事始末具宋知县洪天锡所树碑。
皇元既有版图,仍在祀典,元统初元浙东宣慰使都元帅李允中实来谒庙,瞻顾咨嗟,会广甚规,未克就绪,及至七年,邑人陈遂尝掾大府,概念厥初状神事迹,申请加封,廉访者亲核其实,江浙省臣继允所请,上中书省,众心颙颙,俟翘嘉命①。
《闽都别记》中关于女性的几个问题

《闽都别记》中关于女性的几个问题作者:张晓梅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09期[摘要] 该文认为,在《闽都别记》中描写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使男性显得笨拙,黯然失色,在思想意识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对古代女权主义的崇尚。
向读者表达了其对女性的同情和对女性意识觉醒的呼唤,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闽都别记》女性意识女性崇拜现实意义《闽都别记》是一部以闽地为空间、以闽文化为内涵的长篇小说,它以艺术的形式,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福州地方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和民间信仰等文化风貌。
然而,从文化层面上看,《闽都别记》最富有特色的,还是它以艺术的手法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
《闽都别记》被浓墨重彩描绘的女性形象,大都毫无传统女性为弱者的影子,她们能美女救英雄,能解身边的男性所不能解的疑难事,能为情、为主壮烈捐躯,能为亲人上战场、航船出海;她们生活在一个社会风气相对比较开放的环境中,可以具有和男子相抗衡的才智和胆识,可以有泼辣、通脱、率意之行,可以大胆地追求自己所爱的男子,甚至可以再嫁。
从中可以看出《闽都别记》在思想意识上不同于一般古代长篇小说的是它的对女性的崇拜,同时它还表达了对女性的同情和对女性意识的呼唤。
1 《闽都别记》与女性崇拜在中国传统小说中,如《三国志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封神演义》等文学作品均充满了对女性的偏见。
《三国志演义》有杀妻以妻肉供刘备吃食的描写,《水浒传》有更多的对女性施暴的血腥描写,《金瓶梅》更把女性写得不堪,除了《红楼梦》等少数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作品之外,古代长篇小说都很难超越封建宗法制度所形成的妇女观。
但《闽都别记》却忠实地流露出了与传统封建文化有所差异的女性崇拜观。
首先,在《闽都别记》的世界里,男性表现出对女性的依赖倾向,刘祀莲之于陈靖姑、周启文之于吴青娘、吴云程之于铁麻姑、周拱之于王月英、周艳冰之于吴瑶琴等等皆是。
书中是这样写刘祀莲依赖陈靖姑的:“刘杞莲……供职甚属谦正。
陈靖姑斩蛇妖的故事

福州民俗专家张祖仁说陈靖姑信仰有一种自然力产生的社会影响张祖仁说靖姑自幼聪颖,七岁读书到十五岁,四书万卷腹中存。
传说她十五岁往闾山(传说在福州下渡龙潭角水下)学法,拜许真君为师,学成设醮法、呼风唤雨、缩地腾空、退病祛疫等法术。
十八岁师满,别师下山,嫁与古田刘氏为妻。
下山时,师父让她不要回头,径直走去。
可是,她依恋师恩,走二十四步回头望师父,从而天定她只有二十四岁寿数。
她二十四岁那年怀孕居家,正遇大旱,稻田龟裂,禾苗枯黄,民不聊生。
堂兄陈守元奉令祈雨,半个月不应,闽王欲焚诸道士,守元不得已再三哀求靖姑相助。
为解除久旱拯救百姓,也不顾自己胎孕三月,脱胎于陈府,到福州南台岛龙潭角披发仗剑,吹角拜斗步天罡,祈雨。
左手执龙角,右手持宝剑,渡片席立江中,念真言焚血云,立时乌云密布,大降甘霖,旱解,施泽万民。
此时,白蛇精、长坑鬼结伙作祟,风浪翻滚,草席漂流欲沉。
在这危急时刻,闾山大法院许真君得知靖姑有难,派出四个仙童在闽江变为四只鸭牳,各衔草席一角,从闽江万寿桥的上游随水漂流而下,到闽江下流(今台江第六码头)一块沙坡上时,她弃席上岸,驾云而归。
于是,后人便把这块沙坡地叫做“鸭牳洲”(即今瀛洲街道所辖的竹排埕、尾墩、排尾等一带地方)。
白蛇精、长坑鬼结伙乔装靖姑回家,窜入靖姑母房盗胎并食之。
靖姑得知大怒紧追之,长坑鬼逃落水口,白蛇精飞入临水洞,靖姑施法压蛇精,令其永不出洞。
由于她未学救产之术,产后因受大雨湿身,又曾坠落水中,风寒侵入不能自救,遂于蛇精洞门坐化,终年仅2 4 岁。
闽王加封她为“崇福昭惠临水夫人”,俗称“临水奶”。
张祖仁说有关陈靖姑的|“灵迹”有着密切的关系。
具有的教育意义加深深了广大信众的崇拜,促进了这种信仰的发展与传播。
陈靖姑信仰有一种自然力产生的社会影响,陈靖姑的事迹敢于与灾害邪害顽强斗争的高贵品质,特色鲜明。
作者:福州二中转民革会员张静邮编:350001。
陈靖姑信仰与传说_陈燊官

、
陈靖 姑人 间 山 大法 院学法后 由于 专 心 勤学 苦练 从 而 学 得 设 酿 法 斩 蛇 术 破 洞 门 呼 风唤 雨 缩 地腾 空 退 病却瘟 等道术 唯不 肯学习 扶胎
、 、 , 、 、 、
,
西 浙江 和 台 湾 等 地 香 客 纷 至 朝 渴 无 虚 日 座 宫庙 供奉 陈靖 姑
, 。
。 ”
五 日生 于 藤 山 下 渡 父 陈 昌 夫 刘 祀 堂 兄 陈 守
元 南 台 间 山 学 法 五 代 后 唐 天成 二 年 ( 笑 7 ) 卒
享年 2 4 岁
, 。
,
,
,
陈靖姑传 奇事迹 甚 多 今略述一 二
“
, ,
,
。
陈靖 姑一 生 讲 经 行 法 降 妖 伏 魔 扶 危 济 难 救产 护 胎 尤 其 是 祈 雨 除 妖 拯 救 万 民 做
道教论 坛
陈 靖
女台
信 仰 与 传 说
林炳钊
’l ,
陈余 官
三 山 女 神 陈靖 姑 在历 史 上 确 有 其 人
, , , , 。
《仓
晦水遗庙祀 蝉娟 少 女 空 灵 五 代 年 ; 蟒鲜纵
, , ,
,
山 区 志》 有载 : 陈 靖 姑 于唐 天 佑元 年 ( 以只 ) 正 月 十
横阶下 出 妖 蛇 跨压水 中眠 ; 春秋 野老 更 罗 帐 伏 腊 村童 送纸 钱 ; 苔 满 古碑 行 客 吊 妆 台无 主 锁 寒 烟
。 、
玄妙观 路 院长对 玄妙观 宏伟 的殿 宇建 筑 深邃
的文化意蕴 赞叹不 已
。
伏 宁 县 道 教 协会 关 于 道 教 宫观 管 理 办法 》 等 文
选举产 生 了 武 宁县道 教 协会 第 一 届 理 事 常
论闽地客家区陈靖姑信仰存在形式与特性

劳格文教授的调查:与道教清微派和佛教普庵派流 行的宁化、明溪等汀州府北部地区不同,包括长汀、 清流、连城、武平、永定在内的汀州府南部各县,是道 教闾山派流行的地区¨J。这样看来,福建省客家地 区的道教传统有两个,也就是北路与南路之分野了。 当然,北路也存在大量的陈靖姑信仰,只是没有南路
该剧为十五段分本可敷演三日夜或七日夜前三段演当地传说中间山神何世魁的故事主要情节从观音梳妆丢白发蜕变白蛇以及咬手指出血化变三夫人投胎起以陈靖姑上山学法回家救兄出嫁求雨皇宫救产助夫出征以及收除白蛇及诸妖收斩魔王等为主线以戏剧形式生动展示陈靖姑收妖除怪护国佑民的事迹和显赫的功勋怕j
第16卷第1期
Vol・16 No・1
摘
要:福建客家地区民间信仰丰富多彩,就陈靖姑信仰而言,属道教闾山派,但从实际表现而言,它明显呈现出E J'.1化信
仰性状,并传达民众日常生活的现实诉求,同时与各种民俗事项紧密关联。综观福建客家地区现存的陈靖姑信仰的现状。分部于
长汀、清流、连城、武平、永定的汀州府南部各县,为南路的夫人教信仰,表现为多事项信仰功能,而明溪、宁化的北路陈靖姑信仰.
手抄,抄本有“癸丑年正月吉日钟法德立”的款识,
据推算至少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不论如何,长汀一 带的夫人教科仪活动在明代已经出现了(客家形成 时期也大约是这个时期),曾氏所传夫人教已12 代,是否在此之前已有夫人教存在,这是完全可能 的。比如长汀大同镇东埔村蓝氏夫人教传人属子承 父授关系,传至今天时间已远。据记载显示,福建的 道教从唐代就开始流行,南宋文化南移时,道教在福 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中分布于福建各地闾山教 派在南宋已有较大规模的分布了。明溪县陈靖姑信 仰并没有像长汀一带形成夫人教那样的神秘的仪式 过程,只是作为一般性神明信仰,其年代发生却在南 宋时期。我们知道汀州府是客家民系的衍生之地, 现在所称的客家人就是这里生成的,从地理和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㊀第40卷第4期2019年7月闽江学院学报JOURNALOFMINJIANGUNIVERSITYVol.40No.4Jul.2019DOI:10.19724/j.cnki.jmju.2019.04.002福建蛇神信仰与陈靖姑信仰以«闽都别记»为中心张㊀韬(神奈川大学外国语学研究科ꎬ日本神奈川2260014)摘要:福建地处东南沿海ꎬ自古水上活动十分发达ꎬ水神信仰繁盛ꎮ蛇神信仰与陈靖姑信仰都是福建地区重要的水神信仰ꎬ在小说«闽都别记»及史料中均多有体现ꎮ福建地区的蛇神信仰内核较为原始且具有两面性ꎮ小说中ꎬ陈靖姑通过 祈雨斩蛇 这一事件ꎬ取代蛇神原有的水神属性ꎬ成为福建地区的水神之一ꎮ从新旧文化碰撞的角度来看ꎬ原先具有两面性的闽地蛇神ꎬ被矮化为单一的恶神ꎬ而其作为 祈雨㊁平风波 的善神的一面被陈靖姑所取代ꎬ标示着中原汉文化在闽地的 全面胜利 ꎮ关键词:«闽都别记»ꎻ福建地域文化ꎻ水神ꎻ陈靖姑信仰ꎻ蛇神信仰中图分类号:I207.419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7821(2019)04-0008-12ChenJingguBeliefandSnakeGodBeliefinFujianFocusonMindubiejiZHANGTao(GraduateSchoolofForeignLanguagesꎬKanagawaUniversityꎬKanagawa226014ꎬJapan)Abstract:FujianliesatSoutheastcoastalareaꎬwhichhasdevelopedactivitiesonthewatersinceancienttimesandflourishedWaterGodbelief.SnakeGodbeliefandChenJingubeliefareboththeim ̄portantbeliefofWaterGodinFujianꎬwhichallareembodiedinMingdubiejiandhistoricalmaterials.TheSnakesGodbeliefinFujianisrelativelyprimitiveandtwo ̄sided.OnthenovelꎬChenJinggure ̄placedtheoriginalWaterGodattributeofSnakeGodthroughtheeventof Prayingfortherainwhilecuttingthesnakes ꎬwhobecameoneoftheWaterGodinFujian.FromtheangleofcollidingnewandoldcultureꎬthedualnatureoftheSnakeGodinFujianwasdegradedtoonlytheevilnatureꎬwhileitsgoodnatureasagodof prayingfortherainandpouringoilontroubledwater wasreplacedbyChenJinggu.Thismarkedthecomprehensivetriumphofcentral ̄plainHancultureinFujian.Keywords:MindubiejiꎻFujianregionalcultureꎻWaterGodꎻChenJinggubeliefꎻSnakeGodbelief一、引言«闽都别记»[1]是福建古代重要的长篇传奇小说之一ꎮ«闽都别记»的作者虽属 何求 之名ꎬ但真实身份目前仍莫能详考ꎮ全书共四百零一回ꎬ百二十余万字ꎮ全书起于唐末黄巢起义㊀㊀收稿日期:2019-03-20㊀㊀作者简介:张㊀韬(1990 )ꎬ男ꎬ江苏赣榆人ꎬ副研究员ꎬ2018级博士研究生ꎬ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小说与地域文化ꎮ9 第4期张㊀韬:福建蛇神信仰与陈靖姑信仰 以«闽都别记»为中心(875)ꎬ止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ꎬ时间跨度超过八百年ꎮ前二百四十回大致以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为背景ꎬ以周㊁吴两家三代人所经历的种种奇遇为主ꎮ后一百六十回主要记述了宋初至清初福建地区的历史事件与名人轶事ꎬ但也涉及张献忠入川㊁李自成起兵等重大历史事件ꎮ«闽都别记»的文学性虽不及以 四大奇书 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ꎬ其中张冠李戴㊁牵强附会的错误也时常有之ꎬ但小说根植于福建文化ꎬ并用俗腔俚语的方式记录了大量福建历史掌故㊁民间传说㊁民俗信仰等ꎬ是研究地域文化㊁都市史的重要文学资料ꎮ小说的创作离不开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ꎮ明清以降ꎬ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ꎬ中国小说读者层的外延由精英文人拓展至一部分市民阶层ꎬ由此中国古典小说在题材和内容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ꎮ明末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 三言 中ꎬ关于民间风俗的描写亦不在少数ꎮ例如«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2]中通过主人公许宣在清明时节因扫墓而前往保叔塔寺的描写ꎬ让读者能一窥当时杭州市民日常生活之豹斑ꎮ同样«闽都别记»中所描写的福州南台商业的繁荣ꎬ海外贸易㊁海外诸番奇遇等ꎬ无不反映出福建文化的海洋基因ꎮ闽人自古以海为田ꎬ在造船技术与航海术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ꎬ海难成为闽人不得不面对的严峻考验ꎬ这便成为福建水神信仰产生与兴盛的重要背景之一ꎮ提到临水夫人陈靖姑ꎬ人们通常认为其为保产护赤之神ꎬ现今其信仰也与生育习俗紧密相关ꎬ却常忽略陈靖姑信仰中的水神属性ꎮ例如ꎬ福安一带曾颇为盛行的 掏爬栏船 ①习俗ꎬ该习俗将奶娘神像安放在一个船型神龛之中ꎬ持船人在各家之间巡游ꎬ演唱«奶娘经»或«奶娘咒»并行问卜之事ꎬ而民众们则以此祈求平安[3]ꎮ可见临水夫人陈靖姑的民间祭祀活动中至今依然保留了一些水神要素ꎮ通常认为«闽都别记»是由说书人和底层文人互相辗转ꎬ逐渐传抄增益的作品ꎮ其成书的特殊属性使其为了符合民众的喜好而进行整理加工ꎬ也决定小说中陈靖姑形象是最贴合民众想象的形象ꎮ小说通过大量的陈靖姑叙事ꎬ成功地塑造了陈靖姑及其神系下的诸神形象ꎬ是研究陈靖姑信仰不可多得的文学资料之一ꎮ本文旨在以«闽都别记»为主ꎬ探究福建地域的蛇神信仰与陈靖姑信仰ꎮ二㊁福建的蛇神信仰例如中美洲的羽蛇神ꎬ北欧的耶梦加得ꎬ古埃及的瓦吉特等等ꎬ蛇神信仰作为最原始的人类信仰之一ꎬ在世界各地都流布着蛇神作为世界神或是创世神的传说ꎮ中国也不例外ꎬ蛇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ꎮ 伏羲鳞身ꎬ女娲蛇躯 [4]ꎬ身为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的女娲与伏羲ꎬ就有着其为蛇身的传说ꎮ而福建自古以来便与蛇有着紧密的联系ꎮ从福建的别称 闽 来看ꎬ据«说文解字»载: 闽ꎬ东南越ꎬ蛇种ꎮ 福建地区考古发掘中发现的陶器㊁青铜器㊁壁画上多有或具体或写实㊁或几何或抽象的蛇纹装饰ꎮ可见自古以来蛇神信仰的基因便融入八闽大地ꎬ而这对«闽都别记»中蛇神形象与陈靖姑形象的解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ꎮ福建自古以来蛇神信仰相当繁盛ꎬ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风俗习惯的变迁ꎬ许多民间祭祀活动早已绝迹ꎮ即便如此ꎬ现今福建仍遗留着不少崇蛇的民俗活动ꎬ例如农历七月七日在南平樟湖坂举行的 蛇王节 和泉州地区的打七响拍胸舞ꎮ崇蛇的寺庙有漳州三平的侍者公庙㊁连①该习俗与闽南盛行的 送王船 不同ꎬ更为接近水神科仪ꎮ参见田仲一成:«中国郷村祭祀研究:地方劇の環境»ꎬ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ꎬ1989年ꎮ01闽江学院学报第40卷江品石岩的蟒天洞主庙㊁南平樟湖坂的蛇王庙等等ꎮ这些无一不反映出蛇神信仰在福建依然保有着相当旺盛的生命力ꎮ何彬在«蛇王节 闽越文化 稻作习俗»中指出: 从古连公庙的碑额上得知ꎬ历史上连公菩萨保佑着这一方的水陆平安ꎻ从正月游蛇灯的灯笼上书写张贴的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田园大熟 阖家平安 的文字上可以知道ꎬ现在连公的职能从司水陆安全㊁掌管雨水调和㊁田地丰收到保佑家庭平安㊁社会安定 [5]无疑ꎬ蛇神在福建是有着保佑 田园大熟 的田神的神职属性ꎮ在以农耕为本的中国古代社会中ꎬ蛇神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ꎮ伏羲㊁女娲二神也同时被视为丰收之神[6]ꎮ吉野裕子也指出ꎬ正是因为蛇是老鼠的天敌ꎬ所以在稻作农耕文化中蛇经常被尊为田神进行祭祀ꎮ吉野裕子认为ꎬ在古代日本社会中蛇被尊为田神的理由主要有三:其一ꎬ外形与男性生殖器类似ꎬ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与繁殖力ꎬ被视为是生命之源的象征ꎻ其二ꎬ蛇的蜕皮现象被视为是生命循环与再生的象征ꎻ其三ꎬ蛇的剧毒也被认为是无敌的象征[7]ꎮ吉野的论述对象虽然是古代日本社会ꎬ但是日本与福建同样位于照叶树林文化带①ꎬ且同属稻作文化区域ꎬ吉野的古代日本社会的蛇神信仰理论同样能够适用于福建ꎮ换言之ꎬ古代日本文化中的蛇神信仰与福建地域文化中的蛇神信仰有其相似性ꎮ且福建的气候温暖湿润ꎬ蛇种类繁多ꎮ福建蛇的种类多达79种ꎬ其中毒蛇种类更是占了全国种类的60%[8]ꎮ因此ꎬ我们也不难理解福建蛇神信仰至今依然如此兴盛的缘由ꎮ在古代农耕社会中ꎬ闽人常用 八山一水一分田 来形容福建地理条件ꎮ福建省基本处于丘陵地带ꎬ平原所占比例不足5%[9]ꎮ 时闽省僻在南服ꎬ地狭民稠ꎬ水耨火耕ꎬ仅足糊口ꎬ一逢旱涝ꎬ将朝夕之不给是虞ꎬ安所望卒岁哉? [10]可见ꎬ在福建ꎬ农田的开垦与农作物的耕作并非易事ꎬ且福建的土壤养分易流失ꎬ致使农作物产量偏低ꎮ在这样先天不利的环境下ꎬ地处中国东南一隅的福建省又常遭遇台风与地震等自然灾害ꎮ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人只能将丰收的希望寄于神明的庇佑ꎮ因此ꎬ具有旺盛生命力与繁殖力象征的蛇ꎬ自然而然作为田神ꎬ成为闽人祭祀的对象ꎮ不仅如此ꎬ具有丰收㊁多产特征的蛇神信仰与生产生活产生了紧密的关联ꎮ这一特征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 多子多福 的观念相结合ꎬ成为 求嗣续 的信仰对象之一ꎮ福州连江蟒天洞主庙中所祭祀的九使公神像是以男性的模样示人ꎬ九使公左侧为刘氏夫人像ꎬ其怀抱着两个婴儿ꎬ右侧则站着九使㊁十使㊁十一使ꎮ这里仍然常有求子的妇女持香火祭拜ꎮ«黄檗山寺志»卷八[11]中引用«晋安逸志»的蛇神故事也充分表现出蛇神象征多产这一特征ꎬ而«闽都别记»也延续了这一传说:再说有一道士ꎬ名刘遵礼ꎮ其妹被蟒蛇拽去ꎬ遵礼法术颇高ꎬ即刻破其洞穴ꎬ蟒蛇王已先拽其妹走去ꎬ寻访无踪ꎮ后至龙虎山学法回来ꎬ先作法封山ꎬ就杀入洞ꎬ斩王之八子ꎮ其妹抱三子出来ꎬ跪求饶恕无杀ꎮ遵礼问: 所抱何人? 刘氏答: 是被蛇精拽为夫妇ꎬ甚是恩爱ꎬ共生十一子ꎬ已被杀去八个多ꎬ今只遗此九使㊁十使㊁十一使ꎬ看妹份上ꎬ同妹夫一并恕之ꎬ令其弃邪归正ꎮ [1]379①以中尾佐助(1916 1993)为代表人物所提出的观点ꎬ即从喜马拉雅山南麓至中国长江南岸直至日本西部这一辽阔地域ꎬ为东南亚一大自然地理带ꎮ在这片湿润的地理带内ꎬ生长着以青岗栎为主的常绿阔叶林ꎬ因此将这一自然地理带称为 照叶树林带 ꎮ在这个范围内ꎬ各地以森林为根据地发展出来的文化及食衣住行等传统习俗有着许多共通点ꎬ多被视为相同的文化圈ꎮ11第4期张㊀韬:福建蛇神信仰与陈靖姑信仰 以«闽都别记»为中心巨蛇性淫ꎬ将妇女掠走ꎬ并诞下十一名子嗣ꎬ这无疑体现出蛇强大的繁殖力ꎮ在«闽都别记»的记载中ꎬ蛇与生殖相关的地方还有不少ꎮ例如ꎬ林仁翰一行人在游历海外诸国时ꎬ途经两女国ꎮ其中一女国 海内女国有六ꎬ为此最厉害ꎬ举国无男皆女ꎮ江内之水ꎬ女浴之ꎬ即有孕ꎬ所生之女丑而类蛇 [1]793ꎮ而后又途经另一女国ꎬ该国人蛇交合ꎬ妇女以蛇为夫ꎮ同样ꎬ据报道ꎬ在福州鼓岭南洋庄下境有供奉着白马三郎与临水夫人陈靖姑的寺庙ꎬ匾额上提 维熊是卜 四个金字ꎮ在临水夫人像正前方的天井下ꎬ有一块白花岗岩高约一米ꎬ下粗上细如石笋状ꎬ最大直径四十多厘米ꎬ村民称之为 蛇角 ꎮ据悉ꎬ福州方言中 蛇角 可理解为雄蛇ꎬ而古人认为蛇的生殖器在尾部ꎬ因此该 蛇角 很可能是原始生殖崇拜的象征物[12]ꎮ这种说法大抵是不谬的ꎬ据«诗经 小雅 斯干»载: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ꎬ男子之祥ꎻ维虺维蛇ꎬ女子之祥ꎮ [13]显然ꎬ该寺庙的主要功能是求嗣续ꎬ可见 蛇角 与 维熊是卜 是互相呼应的ꎮ在这里 蛇角 无疑是具有旺盛生命力与繁殖力的蛇神的象征ꎬ与生殖崇拜密切相关ꎮ可见ꎬ在福建地区ꎬ蛇神与生殖信仰已建立起较为紧密的联系ꎮ不仅如此ꎬ在福建的地方志与文人笔记中ꎬ蛇神更是拥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力ꎬ关于蛇神崇拜的记述也数见不鲜ꎬ以下略举一二ꎮ五代唐长兴元年(930)ꎬ闽王审知复追封为闽越王ꎬ宋因之ꎬ号显圣武勇王ꎮ庙有左右二王ꎬ相传王二将也ꎮ熙宁中ꎬ民兵出戍熙河ꎬ二王现云端ꎬ大战获捷ꎮ政和间ꎬ复戍桂府ꎬ征蛮之际ꎬ二王复现ꎬ降大雹㊁飞黄蜂以退蛮兵ꎮ宣和二年(1120)ꎬ浙寇窃发ꎬ连陷数郡ꎬ将及境ꎬ提刑俞向自建康领兵南下ꎬ黄蜂数万随舟蔽江ꎮ居民咸谓神兵之助ꎬ境内帖然ꎬ乃大新祠宇ꎮ建楹之日ꎬ有青红二小蛇蜿蜒香几间累日ꎬ暨升梁又见其两端举首北向ꎬ移时即隐ꎮ仪曹陈璡奉二王像入庙ꎬ二蛇又现ꎮ庙成ꎬ俞向将临奠前夕ꎬ梦有神人青色来谢迁祠者ꎮ及祀事毕ꎬ而青蛇忽现左王之前ꎬ而神之容色一如所梦ꎬ瞻叹久之ꎬ因祷右王曰: 愿赐临降ꎮ 寻亦现ꎬ邦人敬信益笃ꎮ六年ꎬ进封闽粤王为镇闽王ꎬ二王左封灵应侯ꎬ右封显应侯ꎮ[14]漳州府城南门外有南台庙ꎬ俗称蛇王庙ꎬ其神乃一僧像ꎬ«府志»及«龙溪县志»皆不载ꎬ不知其所自始ꎮ相传城中人有被蛇噬者ꎬ诣庙诉之ꎬ其痛自止ꎬ随有一蛇或腰断路旁ꎬ或首断在庙中阶庑间ꎬ俗谓蛇王治其罪也ꎮ[15]有趣的是ꎬ福建省一些地区居民家里有着不成文的规矩ꎬ若是有蛇进入家中ꎬ则不能将其赶出ꎬ因为这种情况叫作 门里有蛇 ꎬ与 闽 字相同ꎬ被认为是招财招福的象征ꎮ在福建漳州平和县有一种无毒的黑色小蛇ꎬ这种小蛇被认为是家庭的保护神ꎬ并能带来财运ꎬ民众都尊称其为 侍者公 ꎮ此外ꎬ20世纪80年代京剧电影«白蛇传»上映后在国内广受好评ꎬ却在福州闽侯地区因犯了忌讳而遭到强烈抵制ꎬ最后不得不取消在该地的放映[16]ꎮ种种迹象表明ꎬ福建地区蛇神信仰习俗历史悠久ꎬ流传地域十分广泛ꎬ文化内涵十分丰富ꎬ对民众影响深远ꎬ在福建地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ꎮ而构成福建蛇神信仰核心的便是在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生命力与繁殖力ꎮ三㊁«闽都别记»中蛇神信仰的书写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福建省ꎬ地理环境并不优越ꎬ正如«三山志»中载 并海之乡ꎬ斥卤不21闽江学院学报第40卷字ꎬ饮天之地ꎬ寸泽如金ꎬ然而得水必获三倍ꎬ诗人谓 一掬清流一杯饭 ꎬ盖歌水难得也 [17]ꎮ福建省的水资源长期处于极端不平衡的状态ꎬ古来水患和干旱更是接连不断ꎮ因此ꎬ对于福建地区的农民来说ꎬ最重要的便是适时适量且稳定的水源供给ꎮ另外ꎬ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ꎬ海上贸易与渔业十分发达ꎬ对于商人与渔民来说ꎬ平安地在水上行船毫无疑问也是重中之重ꎮ闻一多指出ꎬ龙在最初本是一种大蛇的名字ꎬ而原始的龙(一种蛇)图腾是兼并许多旁的图腾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式的虚构的生物ꎬ且龙与蛇的功能十分相似[18]ꎮ铃木阳一也在«白蛇伝の解読»中指出蛇㊁龙十分相似ꎬ一方面都是带来充沛降水的水神ꎻ另一方面也是引发洪水的水神ꎬ是被镇压的对象[19]ꎮ蛇与龙有诸多相似之处ꎬ但与蛇被降格为引起洪水的恶神相对ꎬ龙却依然保持着善神与恶神的两面性ꎮ由于古时中国长期以长江以北为重心ꎬ南方原生族群的汉化渐进性尤为显著ꎬ这也使得南方各地区依然保留着一些较为古老的文化特征和传统ꎮ例如ꎬ在西南少数民族苗族中世代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ꎬ传说中龙与苗族世代相伴ꎬ龙保佑苗族平安㊁五谷丰登ꎬ但是因一次在错误的时间降雨ꎬ被玉帝贬为蛇ꎬ弄瞎双眼并打入洞穴[20]ꎮ在这则民间传说中ꎬ龙因失误被降格为蛇ꎬ可见龙与蛇的密切关系ꎮ据«淮南子»载: 九疑之南ꎬ陆事寡而水事众ꎬ于是民人被发文身ꎬ以像鳞虫ꎮ 高诱注曰: 文身ꎬ刻画其体ꎬ内墨其中ꎬ为蛟龙之状ꎬ以入水蛟龙不为害也ꎬ故曰以象鳞也ꎮ [21]蛇与龙同属鳞虫ꎬ而龙则是鳞虫之长ꎮ 鳞虫之精者曰龙ꎮ [22]且上古时期蛟龙㊁鳞虫多指蛇类ꎮ福建的 原住民 连家船民(旧称疍民)更是以蛇为龙ꎬ自称 龙种 ꎮ 疍人神宫画蛇以祭ꎬ自云龙种ꎮ 能辨水色ꎬ知龙所在ꎬ自称龙神ꎮ籍称龙户ꎬ莫登庸其产也ꎮ [23]早期蛇与龙大抵是同样拥有降雨与保佑农作物丰收功能的神祇ꎮ但是ꎬ随着王朝中央集权的建立与巩固ꎬ龙神与蛇神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ꎮ龙这一形象逐渐成为皇权的象征ꎬ龙作为引发洪水的恶神的一面自然不被统治者所认可ꎬ于是逐渐将其剥离出来ꎬ只留下了善神的一面ꎮ因此ꎬ至今龙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常常被视为带来润泽与丰收的神兽ꎬ而蛇则受到佛教等诸多因素影响ꎬ善神的一面被剥夺ꎬ逐渐沦为引发洪水的单一恶神ꎮ但是ꎬ闽人自古以蛇为尊ꎬ受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地方原生信仰的影响ꎬ福建的蛇神信仰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蛇的原始属性ꎬ蛇神形象也更加原始ꎮ换言之ꎬ善神的一面并未从蛇神形象中完全剥离ꎬ善恶两面性的留存也成为福建蛇神信仰的一大特征ꎮ首先ꎬ闽人的龙蛇混同观在«闽都别记»中可以一窥端倪ꎮ作者在小说的第三百五十三回至第三百六十八回中描写了一个 福建版 白素贞 廖隐仙一族的故事ꎮ该故事在福州地区可谓脍炙人口ꎬ闽剧«蛇娘恋郎»便以之为底本改编ꎮ«闽都别记»中该故事以福州永泰县方广岩下的蛇精廖隐仙为中心展开ꎮ在第三百六十一回中蛇娘廖隐仙与明朝首辅叶向高之侄叶青选结婚ꎬ在永泰县方广岩下开起了药店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ꎮ其后廖隐仙诞下二子ꎬ长子为普通人类ꎬ取名 施郎 ꎬ 至此又生一子ꎬ落盆乃人头蛇身ꎬ隐仙欲弃之ꎮ青选曰: 头似父ꎬ身似母ꎬ真乃汝我之血脉ꎬ那有弃之之理ꎬ姑留乳哺ꎬ名之曰夔郎ꎮ [1]1470值得注意的是ꎬ名为 施郎 的长子为人形ꎬ施郎的发音也和福州方言中 蛇郎 的发音相似ꎮ反观次子夔郎的名字更在无意间透露出福建人的龙蛇混同观ꎬ 夔 原为上古神话中类龙的神兽ꎬ其纹饰也经常出现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ꎮ关于 夔 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其一ꎬ据«说文解字»载: 夔ꎬ神魅也ꎬ如龙ꎬ一足ꎮ 可见 夔 是想象上与龙十分相似的生物ꎬ因此ꎬ 夔 也被称为 夔龙 ꎮ其二ꎬ再据«山海经 大荒东经»载: 东海中有流波山ꎬ入海七千里ꎮ其上有兽ꎬ状如牛ꎬ苍身而无角ꎬ一足ꎮ出入水则必风31第4期张㊀韬:福建蛇神信仰与陈靖姑信仰 以«闽都别记»为中心雨ꎬ其光如日月ꎬ其声如雷ꎬ其名为夔ꎮ [24]两则文献说明了夔的两个特征:一是夔与龙十分相似ꎬ是仅有一足的神兽ꎬ二是夔是具有司水功能的神兽ꎮ在蛇娘廖隐仙的故事当中ꎬ蛇娘与人结合ꎬ却诞下了类龙的次子夔郎ꎬ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作者在福建地域文化的浸淫中将蛇与龙的紧密关联无意识地保存了下来ꎮ其次ꎬ蛇神在福建地域文化中呈现出的颇为原始且复杂的形象在«闽都别记»中也皆有体现ꎮ小说中的蛇时而是作恶多端㊁兴风作浪的令人畏惧的恶神ꎬ时而又是救人于危难㊁令人尊敬与崇拜的善神ꎮ小说中的蛇时而化为食人的巨兽ꎬ如第三百五十三回«王夫人提诗留墨迹廖隐仙感情选乘龙»提到汉光武帝时期ꎬ福州侯官发生了巴蛇食人的事件ꎬ都尉虽然派士兵前往ꎬ但巴蛇的猛毒致使士兵死伤无数ꎬ无奈之际贴出悬赏告示ꎬ最后ꎬ 红毛番人 利用计谋杀死巴蛇ꎮ时而又救死扶伤ꎬ如蛇精廖隐仙一般ꎬ在方广岩下开设药店ꎬ 远近由此皆知隐仙是蛇精ꎬ药方极为灵验 ꎬ深受百姓推崇ꎮ之后ꎬ隐仙又将医术传授于次子夔郎ꎮ夔郎悬壶济世ꎬ又保福建免遭张献忠屠戮ꎬ人面蛇夔郎的形象因此也成为外科药店的招牌标志ꎮ 现今外科药店ꎬ有画人面蛇之形作招牌者ꎬ自此始之ꎮ [1]1447在福建地域文化中ꎬ蛇神亦是司水的神祇ꎬ即水神ꎮ一方面ꎬ蛇神是保佑行船安全的保护神ꎮ根据宋馥香的田野调查ꎬ南平樟湖坂的连公蛇神无疑即是具有司水神职的神祇ꎬ同时也是行船的守护神ꎮ南平市樟湖坂镇的福庆堂主祀连㊁萧㊁张三蛇王ꎮ据该庙庙祝回忆ꎬ民国间往来庙里进香的ꎬ主要是闽江上行船的船民及该镇从事水上运输的人ꎮ庙里配有签诗66首ꎬ供人求签问卜之用ꎮ从诗签的内容来看ꎬ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也跟行船为业者有关ꎮ签诗有如 行船下滩 孤舟遇风 前程通顺过海得船 船破江中临时救补 等句子ꎬ都跟渔业文化有关ꎮ连公古庙原来还发现过清代同治六年的运盐工捐资修缮福庆堂以祈求平安的残碑ꎬ碑额刻有 水路平安 四个字表明连公菩萨在历史上是有司水功能的ꎮ[25]再据«海上纪略»载: 凡海舶中必有一蛇ꎬ名曰木龙ꎬ自船成日即有之ꎮ平时曾不可见ꎬ亦不知所处ꎮ若见木龙去ꎬ则舟必败ꎮ [26]古时福建的海船中常有一条平日不见踪影的木龙ꎬ它也被认为是行船安全的守护神ꎮ另一方面ꎬ蛇神又是令人恐惧的能够兴风作浪㊁引发洪水的恶神ꎮ清末福建文人施洪保在«闽杂记 上帝公»中有如下记述:上帝公ꎬ五代时泉州人ꎬ姓张ꎬ杀猪为业ꎬ事母至孝ꎮ母嗜猪肾ꎬ虽高价亦不售ꎬ留归奉母ꎮ母死后一日ꎬ顿悔杀生过多ꎬ罪恶深重ꎮ乃走至洛阳桥畔ꎬ以屠刀剖腹ꎬ投肠肚于江中ꎬ遂成佛ꎮ后其肠化为蛇ꎬ胃化为龟ꎬ每兴风作浪ꎬ又显灵收之ꎮ故民间庙宇中玄天上帝的形象都是穿盔甲ꎬ手执剑ꎬ一脚踏龟ꎬ一脚踏蛇ꎬ其状降服二妖也ꎮ①前文所提到的«闽都别记»中福州侯官巴蛇食人事件也同样反映出蛇神邪恶的一面ꎮ书中①福建人民出版社版本并未见此篇ꎬ该篇仅见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所藏ꎮ参见施洪保:«闽杂记»ꎬ陈汉光编ꎬ台北:闽粤书局ꎬ1968年ꎬ第39页ꎮ41闽江学院学报第40卷描写到 红毛番人 用计策杀死巴蛇后ꎬ番人知巴蛇各个部分均有妙效ꎬ遂将巴蛇运上船ꎮ其中 皮剥作铠甲ꎬ刀枪不能入ꎻ头枕骨含有定风珠ꎻ肉为脯ꎬ能治痨㊁蛊㊁膈㊁癞㊁疮ꎬ皆至宝ꎬ惟他能识能得之 [1]1447ꎮ此外ꎬ响应悬赏杀死巴蛇的 红毛番人 ꎬ原以遭遇海难为借口暂居福州侯官ꎬ但他们的真实目的其实是盗走放在白马大王庙中的鳝鱼头制成的香炉ꎮ白马大王也是福州民间的水神信仰之一ꎬ据«闽都记»载:鳝溪广应庙㊀初名鳝溪ꎮ在桑溪里ꎬ鼓山之北ꎬ大乘寺之南ꎮ峡有二潭ꎬ下潭广六尺ꎬ深不可测ꎬ距上潭五里ꎮ相传闽越王郢时ꎬ有大鳝长三丈ꎬ为民害ꎮ白马三郎者ꎬ郢第三子也ꎬ以勇力闻ꎬ射中之ꎮ鳝緾以尾ꎬ三郎人㊁马与鳝俱死ꎬ其害遂绝ꎮ邑人立庙祀之ꎮ唐贞元十年(794)ꎬ观察使王翊祷雨有应ꎬ新其庙ꎬ辄加封号ꎮ宋庆历六年(1046)ꎬ旱ꎬ守蔡襄自为文祷之ꎬ读毕ꎬ大雨ꎮ修葺其庙ꎮ绍兴七年(1137)秋ꎬ大雨ꎬ水暴出ꎬ声闻数十里ꎮ诘朝ꎬ有石高广二丈ꎬ峙寺后如堵ꎬ水左右注ꎬ庭除无恙ꎬ人以为异ꎮ[27]白马大王又名白马三郎ꎬ是福建及台湾的水神信仰之一ꎬ虽然在福建全境已经势微ꎬ但在福州马尾的部分地区与台湾的马祖列岛仍然存续着白马大王信仰ꎮ传说三郎射杀了兴风作浪的巨鳝ꎬ后人均尊三郎为水神ꎮ 红毛番人 在古代特指17世纪后来到中国的荷兰人ꎮ«闽都别记»中 红毛番人 的真实目的是 特驾船来中国取宝 [1]104ꎬ宝物就是白马大王庙中的鳝鱼头香炉ꎮ鳝鱼也常被认为是与蛇十分相似的生物ꎬ«说文解字注»中段玉裁解释道 鱓ꎬ鱼也ꎮ今人所食之黄鳝也ꎮ黄质黑文ꎬ似蛇ꎮ«异苑»云: 死人发化ꎮ («说文解字注»卷十一«鱼部»)ꎮ古人认为鳝与蛇外形相似又同为 龙种 ꎮ因此ꎬ我们可以认为鳝鱼与蛇相似ꎬ都有着水神属性ꎬ而鳝鱼头香炉可能也是平定风浪的至宝ꎬ所以以海上贸易为立国之本的 海上马车夫 荷兰人才不远万里前来福州盗取鳝鱼头香炉ꎬ以此来保佑海上贸易行船的安全ꎮ此外ꎬWolframEberhard在«古代中国の地方文化»中指出ꎬ中国南方的水神信仰常常与金属有着密切的联系[28]ꎮ黄芝岗也在«中国的水神»指出ꎬ在中国江南地区流传着许多使用金属斩杀㊁镇压龙和蛇的民间传说ꎬ江西的许真君信仰与四川灌口的二郎信仰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ꎮ中国南方的民间传说中金属被认为有着能够镇压恶神的不可思议的神力[29]ꎮ干宝«搜神记»中的名篇«李寄斩蛇»就属于这样的传说ꎬ其故事的发生地正是福建省将乐县ꎮ可见福建与中国江南地区相似ꎬ自古以来也拥有使用金属来镇压水神的这一古代信仰体系ꎮ上古时代ꎬ蛇神与龙神大抵是神职颇为相似的神祇ꎬ但是随着皇权的巩固ꎬ龙神和润泽㊁丰收的关系得到了巩固和确立ꎮ反观与之相似的蛇神ꎬ则沦为单一的引起洪水的邪恶水神ꎮ与此相对ꎬ蛇神在福建的民间信仰中依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ꎮ由于种种原因ꎬ蛇神的原始属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ꎬ同时被视为是带来润泽的善神与引起洪水的恶神ꎬ是一个令人既尊敬又畏惧的形象ꎮ在«闽都别记»中我们将蛇神形象定义为引发洪水的恶神并进一步解读ꎬ这也是水神陈靖姑民间故事诞生的重要基础ꎮ四㊁«闽都别记»中的水神陈靖姑临水夫人陈靖姑是福州妇女与儿童的守护神ꎬ对于福州人来说ꎬ临水夫人可谓是无人不知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