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钼系多金属氧酸盐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多金属氧酸盐[Co(phen)3]2(SiMo(12)O(40))·0.5H2O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
![多金属氧酸盐[Co(phen)3]2(SiMo(12)O(40))·0.5H2O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1b765a4dd3383c4bb4cd2e5.png)
关 键词 : 多金 属氧 酸盐 ; 水热合 成 ; 晶体 结构
文 章编 号 : 0 9- 6 3 2 1 0 — 0 1 — 0 1 0 - 0 7 ( 0 0)3 1 6 4 中图分 类号 : 6 1 0 1. 4 文 献标识 码 : A
H doh r ly te i a dcytlt cueo o o o tl e[op e )2 y rtema nh s n rsa sr tr f p l x meaa C (h nd s s u a y t ( i 1 0 05 a SMo2 )・ .H O 04
SHI e - u Zh n y
收 稿 日期 : 0 O O — 1 2 1— 9 4
作 者简 介 : 史振 雨( 9 9 - ) 女 , 南南 阳人 , 17 _ , 河 兴义 民族 师 范学 院化 生 系讲 师 , 士研 究生 , 硕 主要从 事 无机化 学 的教 学工作 。
・
1 6・ 1
21 0 0年
史振 雨 多金 属 氧酸 盐[o p e ) SMo O ) O5 的水 热合 成 与 晶体结 构 C ( h n ( i ∞ ・.H O ] 2
史振 雨
( 义 民族 师范 学 院 , 贵 州 兴义 5 2 0 ) 兴 6 4 0
摘
要 :用硅 钼 酸 做 原 料 ,在 水 热 条件 下合 成 了一种 新 的 K gi 多金 属 氧 酸 盐 [ op e ) egn型 C (h n3 ]
(Mo o ・. O。该化 合物 属 于单斜 晶 系, 空 间群 , S 05 i H cc 晶胞 参数 a=1 684 a b:184 ( n . 8() m, 9 .133 m, )
一种新颖的有机-无机杂化多金属氧酸盐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一
种 新 颖 的 有 机 一 机 杂 化 多金 属 氧 酸 盐 配 合 物 无 的 合 成 与 晶 体 结 构
蔡 铁 军 , 申晓 明 , 彭振 山 , 吕数 子 , 张传 磊 , 资 嫘
( 南 科 技 大 学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 南 湘潭 4 1 0 ) 湖 湖 1 2 1
g o p P t r u 1wi d:1 4 3 4 ( n h . 1 1 4J m。b一 1 8 5 0 6 m.c— 1 9 7 6 7 m. . 3 9( )n . 6 3( )n 口一 8 . 2 1 。 一 3 2 5 0(OJ 。 6 . 8 { o}。y一8 . 2 1 o V 一4 7 54( 9 7 70 1 。 7 0 10f0 。 . 5 3)n 。 一1。 m。 Z R ( F)一0 0 5 9 R ( )一O 1 79 . 4 ,w fFz . 0 。
s i n iaeta h tu t r ft et l o o n o ssso PM oo ut idc t h tt esr cueo h i ec mp u dc n it f( s t 1V V O4 ) h t rp lo o no 4 eeo oy x a in-
[ e( h n 3 ” fa me t a d D o eue .T e i e o o n r dt e D s p a l ua rcu e - F p e )] rg n s n MF m l l c s h t mp u df me u rmoe lr tu t r tl c o h 3 c s
C ej ” 。 SHEN a — ig . PEN h ns a LV h — i ZH ANG u n li ZJ i AITi-“ Xior n u Z e —h h. S uz . Ch a —e , Le
不同有机胺构筑的Keggin型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联吡啶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二个基于 K gi 多阴离子的超分子化合物, eg n 并用 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表征了
其 晶体 结 构 , 同时研 究 了化 合 物 的电化学 性质 .
1 实验部分
收稿 日期 :0 2—0 21 3—0 . 5 基金项 目: 辽宁省科技厅省级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建设计划 ( o20 4 2 0 ) N .0 90 0 7
16 1 6 5. () 18 4 6 5. () 8.( ) 865
2 结 果 与讨 论
2 1 化合 物 的红外 光谱 .
图 1 化 合物 1的 I R光谱
图 2 化 合物 2的 I R光谱
化合 物 1的 I R光谱 如 图 1 所示 .在 9 1e 6 m~,8 m~,9 c 86e 77m~,00e 处 出现 的特 征峰 可分 别 17 m 归结 为 l 2一钨磷 酸 的吸收 峰 [ ] 而在 13 1, 15—12 m 范 围 内 的谱 带 则 是 Meby分 子 的特 征 振 动 吸收 7 1e p 峰.化合 物 2的 I R光谱如 图 2所示 .在 93f 5 m~,7 m~,8 m~,0 6e 处 出现 的特征 峰可分 别 J 80e 7 8e 18 m 归结 为 1 2一钼磷 酸 的吸收峰 ]而在 15 , 18—15 m 范 围 内的谱带 则是 bi 子 的特征 振动 吸收峰 . 74e b分
15 3
化合物 1的键长 ( A)
w( )一0 1 ) 1 ( 2 w( )一 0 2 ) 1 ( 2
P1 ( )一 0 2 () P1 ( )一 0 1 () 0 1 )一w ( )一0( ) (2 1 5
化合 物 2的键长 ( A)
P 1 一0( ) () 2 P 1 一0( ) () 4 Mo 1 一0(8 () 2)
钼磷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类型及特点

收稿日期:2011-03-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671026;20971032)作者简介:万彬(1983-),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多酸化学。
导师简介:周百斌,男,博士,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在国内外SCI 论文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
文章编号:1002-1124(2011)05-0034-03Sum 188No.5化学工程师ChemicalEngineer2011年第5期已在催化及材料化学领域中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如:[Cu 6(4atrz )6][PMo 12O 40]2·H 2O [3],[{Ag (bpy )}2{Ag 4(bpy )6}{PM o 11VO 40}][{Ag (bpy )}2{PMo 11VO 40}][4]。
2.2P 2Mo 18和P 2Mo 5型多金属氧酸盐[P 2Mo 18O 62]6-阴离子具有D3h 对称性,其中杂原子P 呈四面体配位,配原子呈八面体配位。
在阴离子中两个PO 4四面体以角氧相连,位于分子结构的中心,其余18个M oO 6八面体相互共用顶角、边形成笼型结构。
该结构中含有两种Mo 原子,6个“极位”M o 原子和12个“赤道位”M o 原子。
Dawson 结构的磷钼酸盐与Keggin 结构是重要的杂多化合物,在催化等工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因此,对Dawson 结构磷钼杂多化合物的研究也比较深入,如H 3(L-HC 6H 9N 3O 2)3[P 2Mo 18O 62]·20H 2O [5]等等。
含有两个P 杂原子的磷钼杂多化合物中,[P 2Mo 5O 23]6-结构的杂多化合物也十分重要。
Strandberg 于1973年首次确定其结构,在其结构中,两个P 原子呈四面体配位,分布在5个钼原子八面体共用顶角、边形成环的中心两侧。
此种结构在光催化、医疗、材料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性质,目前已合成一大类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如:M g[Cu (bim )(H 2O )]2[P 2M o 5O 23]·4H 2O [6]等,其结构见图2。
新颖的(4,4′-bipy){[Ag(4,4′-bipy)]3·[PMo12 ⅥO40]}·H2O三维超分子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和晶体
![新颖的(4,4′-bipy){[Ag(4,4′-bipy)]3·[PMo12 ⅥO40]}·H2O三维超分子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和晶体](https://img.taocdn.com/s3/m/90af26d16f1aff00bed51ec2.png)
收 稿 日期 : 0 71 -6 20 —12 . 基 金项 目 : 家 自然 科 学 基金 ( 准 号 : 0 00 5 2 7 10 ) 国 批 2 7 10 / 0 00 6 和东 北 师 范 大 学 青 年 教 师科 学 基 金 ( 准 号 : 07 3 2 20 0 1 ) 批 20 0 0 /0 7 3 2 资
0 1 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0 5 -70 2 0 )0 13 - 2 1 9 ( 0 8 1—9 70 0 4 中 图分 类 号
近年 来 , 多金 属 氧酸盐 的研 究越 来越 广 泛 ,这 类 化 合 物不 但 理 论研 究 意 义重 大 ,而且 在 光 学 、电 学 、 学性 质方 面以及 在催 化 、 磁 医药 等领 域都 有很 大 的潜在 应 用 价值 ,特别 是 具有 特殊 结 构 以及 特殊 化学 性质 的 K gi 构 多金 属 氧酸 盐更 加 备 受关 注 .很 多 基 于 K gi eg n结 eg n结构 的 多金 属 氧酸 盐 已有 报道 | 1 , 它们 具 有独特 的结 构和 优异 的物 理化 学性 质 ,目前 对这 类化 合物 的研 究仍是 热 点.众所 周 知, 金属 A (I 离子 不但 可 以采取 直线形 、T形 、平 面正 方形 等多样 的配位方 式组 成结 构奇 特 的化 合 g )
Vo . 9 12 20 0 8年 l 0月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 报
CHEMI ALJ C OURNAL OF CHI SE UNI NE VERSTI I ES
No. 0 1
13 9 7~l 4 90
新颖 的 ( ,' iy { A ( ,' iy ] ・ 4 4- p ) [ g 4 4- p )3 b b [ M0 4 } H 三维超分子 P 0 o . 2 ] o
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Cu2(phen)4(SiMo12O40)]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
![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Cu2(phen)4(SiMo12O40)]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5c55cef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63.png)
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Cu2(phen)4(SiMo12O40)]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李宁;于晓洋;李凯;马可佳【摘要】用硅酸钠和钼酸钠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Cu2(phen)4(SiMo12O40)](phen=1,10-邻菲洛啉)(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1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03 2(3)nm,b=1.152 2(2)nm,c=2.340 8(8)nm,β=108.29(3)°,V=3.337 3(15)nm3.同时也研究了化合物1的荧光性能.%A novel Keggin-type supramolecular compound,[Cu2(phen)4(SiMo12O40)](1),has been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R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It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system,space group P21/c,a= 1.303 2(3)nm,b=1.152 2(2)nm,c=2.340 8(8)nm,β=108.29(3)°,V=3.337 3(15)nm3.The fluorescence property of compound(1)was also investigated.【期刊名称】《吉林化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9)003【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水热合成;晶体结构;Keggin【作者】李宁;于晓洋;李凯;马可佳【作者单位】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一汽总医院药剂科,长春吉林130011;吉林化工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一汽总医院药剂科,长春吉林130011;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一汽总医院药剂科,长春吉林1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近年来,多金属氧酸盐由于其结构的多样性和可修饰性,以及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光化学、材料等领域.多金属氧酸盐可作为一个特殊的无机配体引入到配合物离域来构筑具有不同性质的多酸基配合物[1-2].由于含有 Keggin 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基于Keggin结构新的过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是多酸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之一,一些结构新颖独特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相继被报道[3].但是到目前为止,通过共价连接多阴离子和金属有机单元的报道还不是很多,所以合理设计和合成多酸基的配合物是一项长期的挑战.本文中,直接利用硅酸钠,钼酸钠为原料,并引入铜-邻菲洛啉配合物,通过水热原位反应最终合成一种新结构[Cu2(phen)4(SiMo12O40)](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其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单晶衍射数据在Bruker SMARTAPEX IICCD衍射仪上测得,Mo-K射线,石墨单色器,辐射波长为0.071 073Å,采用 SHELXTL -97程序解析和精修晶体结构;C,H,N元素分析在Perkon-Elmer 240C型元素分析仪上完成;红外光谱分析在Pekin-Elmer SPECTRUM ONE FTIR(CsI)红外光谱仪上测得;化合物的荧光光谱在Edingburgh FS900 Instruments上测得;实验中所用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未经过重新提纯.[Cu2(phen)4(SiMo12O40)](1)晶体的合成:将0.02 g Na2SiO3·9H2O,0.12 g Na2MoO4·2H2O,0.02 g CuSO4·5H2O,0.01 g phen 加入到15 mL蒸馏水中,充分搅拌混合1 h后用HCl调节pH=4.该混合物被装入20 mL内衬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于170℃烘箱中加热3 d后,缓慢冷却到室温,用蒸馏水洗涤过滤,干燥后得到深绿色块状晶体,产率约为53%(按铜计算).C48H32N8O40Cu2SiMo12(2 667.29)晶体的元素分析(单位为质量分数/%,括号内为计算值):C 21.70(21.61),H 1.11(1.21),N 4.15(4.20).红外光谱(KBr压片)特征峰:3 442(s),1 700(m)1 631(m),1 541(w),1 515(w),1 491(w),1 424(w),1 143(w),1 128(w),949(m),902(s),850(m),790(s),717(m),501(w)cm-1.在室温下,选取尺寸为0.10 mm×0.10 mm×0.09 mm的单晶于Brucker SMART-CCD X射线单晶衍射仪上,在293(2)K下,用Mo Kα射线(λ=0.071 073 nm)扫描方式收集衍射数据,用SHELXTL-97对其进行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所有非氢原子都用各向异性热参数进行修正,采用理论加氢的方式得到了氢原子的位置.晶体学参数见表1.该化合物在 1 128、949、902、790 cm-1的特征谱带应归属于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的 Si-Oa,Mo-Od,Mo-Ob-Mo和Mo-Oc-Mo键的振动,而1 400-1 700 cm-1范围内的谱带则是 phen的特征谱带.单晶X射线分析表明,化合物1分子是由一个 Keggin型杂多阴离子[SiMo12O40]4-与[Cu(phen)2]2+通过Cu—O键相连形成的零维结构,如图 1 所示.[SiMo12O40]4-为普通的 Keggin型杂多阴离子:四组共边的三金属簇{Mo3O13}共角相连将无序的SiO4四面体包裹在中央,无序的SiO4四面体位于Keggin“笼”的中央,Si—O键长的变化范围为 0.148(6)-0.168(6)nm,Mo—O 键长在 0.165(3)-2.62(6)nm 之间.价键计算结果表明所有的钼原子都处在+6氧化态,遵守电荷守恒原理.在[Cu(phen)2]2+中,Cu1原子是配位环境是扭曲八面体的六配位模式.Cu1原子分别与两个phen分子上的N原子(N1,N2,N3,N4)配位.同时,Cu1又与多酸阴离子的端氧(O22)和桥氧(O23)配位.Cu—N 键长在0.197(3)-0.214(3)nm 之间,Cu—O 键长在 0.240(3)-0.255(3)nm 之间.两个phen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3.6°.通过端氧(O22)和桥氧(O23)与 Cu 相连,[SiMo12O40]4-与[Cu(phen)2]2+连接成零维分子结构.在化合物1中,相邻的分子之间存在π…π堆积作用最终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在波长为240 nm的光的激发下,该化合物在356、391和463nm处有发光,可以归属为邻菲咯啉配体的π*→π电子跃迁,因为该发射光谱的形状与邻菲咯啉的配体的发射光谱的形状相似.借助于水热工艺,成功地合成了一个三维超分子化合物[Cu2(phen)4(SiMo12O40)],该化合物是由Keggin 型阴离子(SiMo12O40)4-和两个[Cu(phen)2]2+间通过Cu—O共价键自组装形成零维结构.该化合物的成功合成进一步证明水热技术是自组装合成新型化合物的有效方法.【相关文献】[1]Zhenyu Shi,Jun Peng,Carlos J.Gómez-García,Samia Benmansour,Xiaojun Gu,Influence of metal ions on the structures of Keggin polyoxometalate-basedsolids:Hydrothermal syntheses,crystal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J].J.Solid State Chem.,2006(179):253-265.[2]Bao-xia Dong,Qiang Xu,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of Flexible 1,4-Bis(1,2,4-triazol-1-ylmethyl)benzene Ligand in Keggin-Based Polyoxometalate Frameworks [J].Cryst.Growth Des,2009(9):2776-2782.[3]Chua-De Wu,Can-Zhong Lu,Shu-Mei Chen,Hong-Hui Zhuang,Jin-ShunHuang,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new polyoxomolybdate compounds:[Cu(imi)2(H2O)4][Himi]2[(imi)2Mo8O26]and [Himi]3[H3O][SiMo12O40]·H2O [J].Polyhedron,2003(22):3091-3095.。
钼磷多金属氧酸盐[Zn(2,2′-bipy)2]2[PMo11 ⅥMo ⅤO40]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钼磷多金属氧酸盐[Zn(2,2′-bipy)2]2[PMo11 ⅥMo ⅤO40]的合成与晶体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7606f40c850ad02de8041ce.png)
维普资讯
(,-p) [a(,'i ) 2 P  ̄ 22 b y] A 22 b y3 和[MoM4 04C (, 一i )( 2)4_ M 4 v 'i 2 -p ] 4{O22 b y2H0 }] P oMo p [ V I
[ 收稿 日 ] 2 0 —6 0 期 0 70 — 3 [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070 1 ; 省科技 发展计 划项 目(0640 ; 北师范 大学分析测试基 金资助项 23 11)吉林 2002 )东 目(0 5 6 0 /0 3 2 0 )教育部博 士点基 金资助项 目( 0 6 2 00 ) 2 18 0 0 ' 17 0 0 ; 2 2 0 00 0 2 . [ 作者简介 ] 丁艳 (96 )女 , 17一 , 硕士研究生 ; 恩波 (98 )男 , 王 13一 , 教授 , 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主要从事多酸化学研究 .
丁 艳 , 一 陈鸿利 一孟靖 昕 王恩 波 , , ,
(. 1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吉林 长春 102 ; 30 4 2 吉林 工 商学 院生物 工程 系,吉林 长春 10 6 ; . 30 2 3承 德 民族 师 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化 学 系, . 河北 承德 0 70 ) 600
[ 摘
要] 利用中温水热技术 , 成功合成 了一种新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双支撑 的 K gi eg n型钼磷
杂多 金属氧酸盐[n22 b y2 [M l o O0, Z (,' i ) 2P o M 4 并采用红外光谱、 -p ]  ̄ ] 元素分析、 单晶X射线 衍射等进行了 表征. 结果表明: 标题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 1 个杂多阴离子[M l v P o Mo  ̄
K gi 结构多金属氧酸盐[C 2b y2to) {i 13 uH 0 }[ 与其他过渡金属支撑 的多金属氧 eg n {u(i )(- } Wl 9 ( 2 )] p  ̄x S 0 C , 酸盐化合物不同, 该化合物中的支撑基团是双核 的过渡金属配合物. 我们也陆续报道 了{W9 3 4[ P vo0
多金属氧酸盐综述

多金属氧酸盐综述一、多金属氧酸盐的发展历史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POMs)是由前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氧连接而形成的一类多金属氧簇化合物。
多金属氧酸盐的范围主要是高价态的前过渡金属(主要指V、Nb、Ta、Mo、W),具有形成金属—氧簇阴离子的能力。
相关研究也形成了一个学科——多酸化学。
早期的多酸化学认为多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无机含氧酸根阴离子缩合脱水得到的一类化合物,根据组成不同分为同多酸和杂多酸阁。
多酸化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如下:1826年J.Berzerius成功合成了第一个杂多酸(NH4)3PMo12O40·H20。
1864年C.Marignac合成了第一个杂多酸盐—钨硅酸,并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其组成进行了确定,从而真正开拓了多酸化学研究的新时代。
1893在Werner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配位理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1908年Miolati-Rosenheim学说提出,不论是含铝还是含钨系列的多酸阴离子都可以形成M2O72-离子。
1929年Pauhng提出12系列多酸结构的三维模式,使多酸化学进入了又一个新时代。
1933年英国物理学家J.F.Keggin提出了著名的Keggin结构,这在多酸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37年Anderson等人提出了Anderson结构,既六个在同一平面上的金属MO6八面体围绕着一个杂原子的八面体。
1948年,该结构的存在被Evans证实。
1945年Wells提出了2:18系列多酸化合物的结构。
1953年Dawson用X-ray证实了Wells得出的结构—Wells-Dawson结构。
1956年P.souchay和J.Bye提出了多酸溶液化学的概念。
1959年Baker等人第一次用X-ray技术测定了K5[Co3+W12O40]·20H20中氧的位置,结果表明MO6八面体有一定的扭曲,从而为多酸化合物的特殊性质的解释提供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多金 属 氧 酸 盐 ; 热 合 成 ; 水 晶体 结构
[ 图分 类 号 ])1. 中 ( 14 6
[ 献标识码] 文 A
[ 章 编 号 ] 036 8 (0 0 0 —0 40 文 1 0— 10 2 1 )20 3 —3
多 金属 氧酸盐 在催 化化 学 、 药物化 学 、 分析化 学 以及 光化学 等诸 多领 域表 现 出特殊 的性 质和潜
l 96 9 ,1 ( ):1 3 1 2 4 2 6 —7 .
E ]赖 家平 , 春 阳 , 锡 文 . 溶 液 微 摄 悬 浮 聚合 法 制 备 酸 性 药 物 引 哚 美 辛 分 子印迹 微 球 及 色 谱 表 征 [J . 等 学 校化 学 学 报 ,0 3 7 卢 何 水 ]高 20 ,
[ ]Mob c 6 sahK,R msrm E rigtcnq eo lclri r t gadi uuei at nboeh oo yE ] i/ cn lg , a t o O. megn eh iu f eua mo mpi i n t ftr nn s mp c o ite n lg J.BoTeh oo y
2 ( ) 1 — 9 7 7 :71 . 7
编 辑 : 莉 琳
一
种钼系多金属氧酸盐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康 慧珏
( 齐 哈 尔 高 等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 龙 江 齐 齐 哈 尔 1 10 ) 齐 黑 60 5
摘
要 : 用 中 温 水 热技 术 , 成 了一 种 基 于 [ B 2 。 阴 离子 的 超 分 子 化合 物[ ,’H b y2Mo(6, 利 合 Mo0。 。 多 44 2i ][ 8 z p )] 并 测 定 了化 合 物 的 晶 体 结 构 . 果 表 明 , 晶 体 属 于 单 斜 晶 系 : 间 群 为 P 1 晶 胞 参 数 结 该 空 一;
21 0 0年 第 2期 ( 第7 总 l期 )
牡 丹 江师 范 学 院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u n l f d nin r l ies y o r a o Mu a j gNo ma Un v r i a t
N o 2, O 0 . 2 1
To a NO 71 tl
3结 论
对 极 性 溶 剂 中非 共 价 型 分 子 印 迹 聚 合 物 的 制 备条 件进 行 了 研究 _ , 7 以氧 氟 沙 星 为模 板 分 子 制 ]
较为 合适 ; 能单体 与 交联 剂 的 比例在 1 5 l 6 功 : ~ : 实验 效果 最好 . ( ) 剂种类 以非质 子化 溶 剂 为宜 ; 为致 孔 2溶 作 剂其 与交联 剂 相对用 量要 低 于非 极 性溶 剂 中的 比
a 1 0 0 5 2 l , - 1 5 6O 3 — . 7 ( )nT b l . 1 ( )n ,c 1 0 5 O 2 m 一 . 7 ( )n , 一 9 . O , — 9 . 9 3 。 7— 9 . O , m a O O 。8 38 ( ), O O 。
V 一 1 40 5( .7 6) nm。, Z一 4,R1— 0. 056 3,wR2— 0 35 6( .1 CCDC: 86 5) 6 87 .
[ ]庄 志 萍 , 2 贾林 艳 , 天慧 , . 差 热 分 析 法 研 究 头孢 菌 素类 药 物 的热 稳 定 性 [] 牡 丹 江 师 范 学 院学 报 : 马 等 用 J. 自然 科 学 版 ,0 3( ) 1—0 2 0 2 :92 .
[ 3周建 敏 . 3 丙烯 酰 胺 在 异 丙 醇 一 水 中调 节 沉 淀 聚 合物 的研 究 E ]牡 丹 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J. 自然科 学 版 ,9 6 2 :02 . 19 ( )2 —1
参 考 文 献
[]An eso .I ,Mob c .D u sa sn nb d mi ymoeua r t [] ho tg ,9 9 5 6 1-2 . 1 d rsnI . sahK. rgasyu iga to ymi c b l lri i i J.C rmao r1 9 , 1 :3 33 2 s c mp n n
E3董 襄 朝 , 慧. 4 孙 吕宪 禹 , 建 仿 , 冰 .邻 羟 基 苯 甲酸 分 子 印 迹 聚 合 物 对 于 异构 体 的识 别 及 色 谱 行 为 研 究 口] 韩 韩 .化 学 学 报 ,0 2 20 ,
6 ( 1 :54 . 0 1 ) 3 - 2
E ]S l ,R sn . og usS ,MoeueSlt gP o et fCmedn mpitdP lmei Mi op ee aS se s n 5 amaA. oa aB ,J reL i . l l eei rpryo i tieI r e oy r c sh rsVi upn i c n n c r o P l r ai [] An1 oymei t n J . a.Chm,0 0 3 ( ) 2 13 9 z o e 2 0 ,0 4 :9 -0 .
备 了分 子 印 迹 聚 合 物 , 论 了反 应 时 间 、 应 温 例 ; 剂 中水含 量在 1 ~ 2 之 间 . 讨 反 溶 5 O 度、 剂、 溶 引发 方 式 、 聚合 方 式 等 因素 对 分 子 印迹 ( ) 0℃以上 热 引发 方 式有 利 于 分 子 印迹 聚 36 聚合 物性 能 的影 响 , 出 了在 极 性 溶 剂 中制 备 分 合物 的形成 . 找 子 印迹 聚合物 的必要 条件 : ( ) 应 时 间 在 2 ~ 3 4反 4 6h为 宜 . ( ) 板分 子与 功 能单 体 的 比例 为 1 3 1 4 1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