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合集下载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缩醛的研究进展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缩醛的研究进展

比, 反应时间 , 催化 剂 的种 类 , 带 水 剂 的种 类 及催 化 剂重 复 使用后 对 收率 的影 响 。同时 也研究 了磷 钨 酸催 化其 他醛 与醇 的缩 合 , 结果 表 明 , 磷钨 酸是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2 —1 3 。 基金项 目: 湖北高校 2 0 1 3年省 大学 生创新 创业训 练计划项 目( 2 0 1 3 1 3 2 5 6 0 0 4 ) 基金 资助项 目。 作者简介 : 刘文娟 , 在读 , 主要从事无机功能材料的研究。
2 0 1 5年 5月
刘文娟等. 多金属 氧酸盐催化合成缩醛 的研究进展
4 7
多 金 属 氧 酸 盐 催 化 合 成 缩 醛 的 研 究 进 展
刘 文娟 , 杨 水金
( 湖北 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 院, 湖北黄石 4 3 5 0 0 2 ) 摘 要 介绍 了多金属氧 酸盐 的特 性 , 综述 了近 5年来多金 属氧酸盐 及其负 载多金属 氧酸盐催化
剂( 包括硅胶 , 活性炭 , 分子筛 等载体 ) 在催化合成缩 醛的研究 进展 , 同时对 多金属氧酸盐 及其负 载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未来 的发 展进 行了展望。作为新型环境友 好绿色催 化剂 , 多金属 氧酸盐在催
化合成缩醛 的研究方 面将有 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缩醛
催化
氧酸盐得到广泛 的关 注。早在 1 9 8 1年, O g a w a 就 发 现 多金属 氧酸 盐对合 成 醛反 应有 良好 的催 化效
果, 具 有催 化活 性高 , 条件 温 和 , 反 应速 率快 , 选 择 性强 , 使 用 寿命 长 , 成 本 低 的优 点 。而 且 , 多金 属 氧 酸盐 在 近几 十年 也 得 到 了迅 速 的 发展 , 现 就其

物理化学-化学前沿与进展资料

物理化学-化学前沿与进展资料

砷钼酸盐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巩培军104753140807 物理化学摘要:多金属氧酸盐以其丰富多彩的结构及其自身的优良分子特性,包括极性、氧化还原电位、表面电荷分布、形态及酸性,使其在很多领域,尤其是材料、催化、药物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选择目前报道尚少的砷钼杂多化合物为研究重点。

Abstract: Polyoxometalates (POMs), a fascinating class of metal–oxygen cluster compounds with a unique structural variety and interest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have been found to be extremely versatile inorganic building blocks in view of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catalysis, medicine, and materials. In this paper, the main work has been focused on the rare reported arsenomolybdates. Keywords: polyoxometalate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pplications1 多酸概述多金属氧酸盐化学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无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1-3]。

早期的多酸化学研究者认为无机含氧酸经缩合可形成缩合酸:同种类的含氧酸根离子缩合形成同多阴离子,其酸为同多酸;不同种类的含氧酸根离子缩合形成杂多酸阴离子,其酸为杂多酸[4]。

现在文献中多用Polyoxometalates (多金属氧酸盐) 及Metal-oxygen clusters (金属氧簇)来代表多酸化合物。

多金属氧酸盐结构研究的新进展

多金属氧酸盐结构研究的新进展

热、固相合成等方法的引入和物理测试手段的提 高, 特别是 x 射线单晶衍射技术的发展 , 一 对多金
属氧酸盐 的研究 已经不再局 限于传 统 的 K gi eg n 型和 D w o 型等经典结构的合成 ,一大批结构 a sn 新颖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多金属氧酸盐及其衍生物

高核轮簇状多金属氧酸盐
第3 期
高核轮簇状多金属氧酸盐以其优美的结构吸 引了众多多酸研究者的眼球 ,然而合成这类多金 属氧酸盐具有一定 的挑战 : 第一 , 合成条件难于掌 控 , p 反 应 物之 间 的浓度 比和离 子 强度 等 的 如 H、 调节 ; 第二 , 晶体的解析也因该类分子庞大的体积 存在很 大 的难度 。 尽管 如此 , 多酸工 作者 通过 不断 的 坚 持 和努 力 成 功 的合 成 出 了该 类 化合 物 。 Mn l 课题组在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lr e 通过 将 钼酸盐 的水溶 液简单 酸化 ,并 向体 系 中引 入适 当的还原剂( 如羟胺等 )依靠金属 一 , 氧簇片段间 的分 子识 别进行 自组装 ,从 而生 成一 系列结 构新
有机 一无机杂化材料 ;4仿 生化的 多金属氧酸盐。 () 关键词 : 多金属氧酸盐 ; 有机 一无机杂化 ; 结构 文章编 号 :0 9 0 7 ( 0 10 _0 1 —0 1 0 6 3 2 1 )3— 1 1 4
中图分 类号 : 1 06 4 文 献标 识码 : A
Ne p o r s np lo o t lt t c u e w r g e s o oy x me aa e sr t r u
2 1 年 6月 01
兴义 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J u a o Xig i Noma Unv ri fr N t n ie or l n f n y r l ies y t o ai a t s ol i

双端氨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

双端氨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

双端氨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双端氨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探索新时代催化剂的前沿领域一、引言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简称POMs)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质和潜在应用。

近年来,人们对双端氨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日益深入,这种新型氧酸盐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催化活性,为解决能源、环境和化学合成等领域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双端氨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现状和前沿进展,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二、双端氨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特性双端氨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是指在传统POMs基础上,通过引入具有氨基官能团的配体,使得氨基以双端方式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新的结构。

这种新型结构使得多金属氧酸盐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了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双端氨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结构特性:1. 多元金属结构:双端氨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中,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数量更多样化,且存在着精确的空间排列关系,这种多元金属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催化位点和表面活性中心,从而提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2. 氨基官能团的引入:氨基官能团的引入使得多金属氧酸盐表面具有了更丰富的功能化位点,提供了更多的催化反应路径和可能性。

氨基官能团还能与底物分子发生氢键或其他相互作用,改变其活化能和反应动力学,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催化转化。

3. 双端配体的配位方式:双端氨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中,氨基的配位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可以通过氨基的两个端口与金属离子相互配位,形成不同的化学结构和反应中心。

这种双端配位方式为催化反应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供了更多选择。

三、双端氨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催化应用双端氨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以下将从能源转化、环境治理和有机合成三个方面,介绍其具体的催化应用。

1. 能源转化:双端氨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电解水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发展概述

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发展概述

29第1卷 第7期〈科技之窗〉产业科技创新 2019,1(7):29~30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发展概述*刘江平,张 洁,张芙蓉,曾 岗,秦船鑫(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万州 404120)摘要:多酸化合物因其复杂、新颖的结构、良好的催化性能等越来越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文章从多金属氧酸盐的概况、分类、合成方法、催化特性及应用五个方面对多金属氧酸盐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概况;分类;合成;催化;应用中图分类号:O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19)07-0029-02多酸化合物为一大类多核配合物,从第一个多酸化合物的合成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手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结构新颖的多酸化合物被报道,并被探索出一系列新的性质。

由于多酸化合物奇特的空间构型排布,使得其在众多领域都引起广泛关注。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发出了多个以多酸化合物为催化剂的新工艺,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多酸化合物作为良好的工业催化剂,吸引着更多学者医药、环境保护及功能材料等领域者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多金属氧酸盐概况多金属氧酸盐(POMs),简称为多酸,也称为金属氧簇,是由d0过渡金属原子,主要是W(VI),Mo(VI),V(V),Nb(V)及Ta(V)等通过氧原子连接而成的阴离子簇。

多酸化学至今己有了近两个世纪之久的历史。

从多酸化学的发展历史来看,1826年,Berzerius报道,用钼酸铵和磷酸反应可以得到一种黄色沉淀,该化合物就是被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多酸化合物,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12-钼磷酸铵(NH4)3PMo12O40H2O,1862年Marignac制得硅钨酸,并用化学方法对其组成进行测定。

1934年,英国物理学家J.F.Keggin报道了磷钨酸的晶体结构,提出了著名的Keggin结构模型,该结构的提出在多酸化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作者:刘静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02期摘要:多金属氧酸盐(POM)是一种多金属氧簇化合物,它的基本单元形成是前过渡金属氧簇,由于这种物质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纳米科技、药物和新材料方面。

本文就多金属氧酸盐的相关特征进行描述,简要叙述了其化学研究进展,对其研究发展作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研究展望引言多金属氧酸盐(POM)自从1826年发现至今,已发展了近200年,经过一代代人的潜心研究,POM的结构大大的丰富了,目前POM的组成元素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包含了近70种元素,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1]。

随着现代化学合成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多金属氧酸盐合成方法不断涌现,为创造结构功能各异的POM提供了可能性。

POM作为一类新型的功能性分子材料,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医药学和材料科学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关于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进展1.经典结构研究随着合成化学的发展,多酸化学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新的具有创造性的合成方法不断涌现,为POM化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之更富生机与活力。

在对多酸化学的研究上,国外学者Nyman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Keggin型[SiNb12O40]16-和Keggin结构相关的[H2Si4Nb16O56]14-簇(如图1所示)[2],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多金属氧盐酸的经典结构。

尽管这种结构不具备先进性,但是,在配位(或称齿顶)原子的研究上仍具有创新意义。

在此基础上,Nyman课题研究组在2004年证实了一种稳定的Keggin结构化合物,及以PNb12和GeNb12等组合构成。

图1 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结构2.有机结构研究多金属氧盐酸的化合物由于其结构存在共性,因而不同的结合可以通过共性实现连接,在这一方面有许多学者都有研究。

有学者通过将六钼酸阴离子与有机胺共扼分子相互连接,得到了有机桥连共轭杂化分子;同时,还有学者通过类似的方法又合成了无机-有机杂化分子哑铃,这是由一个三重键和两个苯环形成的共轭体系,此外,这种无机-有机杂化分子哑铃还可以由2个三重建和3个苯环组成。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缩醛的研究进展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缩醛的研究进展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缩醛的研究进展章节一:引言- 综述缩醛的结构、性质及应用领域- 引出多金属氧酸盐作为催化合成缩醛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章节二: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缩醛的机理及特点-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缩醛的反应机制- 多金属氧酸盐的催化性能及其优点章节三: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芳香缩醛的研究进展- 不同多金属氧酸盐的催化合成芳香缩醛反应研究- 优秀催化剂的性能及催化机理研究章节四: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脂肪缩醛的研究进展-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脂肪缩醛反应的研究进展- 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因素及优化方法的研究章节五:未来展望-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缩醛的研究趋势- 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研究方向总结:综述多金属氧酸盐在合成缩醛方面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并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1. 引言缩醛是一种含有碳氧双键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食品和其他化学品中,是许多化学、生物和医学领域中的重要中间体。

同时,缩醛还具有自身独特的化学性质,如较高的反应活性、高水解性和良好的亲电性等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化学合成和材料研究领域。

目前,合成缩醛的方法主要包括酸催化、碱催化、氧化剂氧化和金属催化等多种方法。

其中,金属催化合成缩醛是一种有效且绿色化学合成方法,具有高效、底污染等优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的关注。

多金属氧酸盐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通过调节其结构、成分和形态等,可以有效地调控其催化性能。

同时,多金属氧酸盐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可再生性,使其在催化合成缩醛方面具有显著的潜力。

因此,研究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缩醛的方法和机理,对推动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以及实现高效、绿色化学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综述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缩醛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芳香缩醛和脂肪缩醛的机理、特点以及优化方法。

此外,还将对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缩醛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与发展

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与发展

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与发展发布时间:2023-02-13T05:14:59.90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9月第17期作者:查丽英陈艺波成伟唯郑丹[导读] 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 (POMs),是一类广泛被研究的具有离散结构的阴离子金属氧簇化合物查丽英,陈艺波,成伟唯郑丹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摘要: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 (POMs),是一类广泛被研究的具有离散结构的阴离子金属氧簇化合物,其不仅有着美观的分子结构,同时在能量转换材料、分子催化、生物材料、非线性光学方面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材料;非线性光学随着多酸化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了多种分子构型结构。

该类化合物中最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如图1-1,这六种基本的多酸结构单元分别为:Keggin[1]、Anderson[2]、Waugh[3]、Lindqvist[4]、Silverton[5]和Dawson结构[6]。

其中Keggin多酸是被研究最为广泛。

饱和的Keggin多酸结构中的中心原子与配位原子的比例为1:12,其结构为[XM12O40]n X = BIII、SiIV、GeIV、PV、AsIII/V、SbIII、BiIII、SeIV 或者TeIV;M= VV、NbV、TaV、MoVI或者WVI),此类结构有着很高的对称性,且具有Td对称性,这符合Pauling提出的多酸的“花篮式”构想[7]。

Keggin型结构中配原子通过三个八面体共边构成三金属氧簇(M3O13),四个这样的三金属氧簇再以四配位形式包围在中心原子X周围。

如图1-2所示,将三金属簇旋转不同的角度可以形成五种不同的Keggin异构体(α、β、γ、δ和ε体),如果将α体多酸的一个,两个,三个共边三金属簇旋转60度后可以分别得到β体,γ体和δ体,如果将四组三金属氧簇同时旋转60度可以得到ε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 。收修改稿日期 & !""’#"$#"( 。 ()*+ !""($""(, !"!($""(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通讯联系人。 -#./01& 234256 7873+ 893+ 47
" " " "#
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胡长文!, $, !
第一作者: 胡长文 , 男 , :( 岁 , 博士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 研究方向 & 无机化学与催化化学。
・##$・





报பைடு நூலகம்
第 !" 卷
的主要化学性质是强酸性和强氧化性。其强酸性 来源于它们的 %&’()*+, 酸。其中- .# /0!1 234 及其铯 盐 5)16 7.46 7 /0!1234 具有超强酸的酸强度 - 特别是在 非极性有机溶剂体系中其酸强度大于浓硫酸 8 !4 $ “绿色” 固体酸催化剂取代传 9 !#6 !: ; 。因此- 作为 统硫酸等液体酸用于催化有机合成反应是十分有前 途的。其强氧化性起源于构成它们的多阴离子中具 有最高氧化态的配位原子 0- <=- > 等 - 它们作为多 电子受体 - 在氧化还原催化反应中具有重要意义 8 "! ? 1 @ 46 7 8 9 !6 4> A) B5C ; D !4 E - 其还原态可被分子 态 21 可 逆 的 氧 化 到 氧 化 态 并 保 持 其 结 构 骨 架 不 变。许多综述已系统阐述了它们在不同介质中的酸 强度和氧化还原性 D ! F 7- G- " E 。/2< 的其它性质由于篇 幅所限不做详细描述 - 请参阅相关文献 D !4 E 。 受 /2< 的结构与性质决定 - 它的应用领域主要 是做催化剂 8 酸催化和氧化催化 ; 。14 世纪 $4 年代 以来 - 许多催化化学家涉足了 /2< 的催化化学研 究- 无论是从基础理论还是到工业化应用开发研究 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8 见本文第 # 部分 ; 。 此外 - 根据相关专利报道 - /2< 在下述许多方面有 抗艾滋病毒的无机药物、 临 着重要应用 H 如- 抗肿瘤、 床分析- 放射性废物处理 - 分析化学和电化学 8 电极 材料 ; - 吸附与分离 - 气体传感器- /2< 膜 - 织物染 料- 电光学- 电容器 - 导电聚合物或绝缘体及溶胶凝 胶搀杂剂 - 离子交换剂 - 阻燃剂- 纸浆漂白剂 - 食品化 学等诸多领域 D !4- !! E 。 表明 /2< 的应用研究领域已不 局限于催化剂 - 逐步发展成为包括化学、 材料学、 生 物学及电子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 !":: F !"": 年 #4 年间国际上多酸化学研究发展趋势 8 论 文和专利数目统计结果见图 ! ; 表明 D !! E - /2< 化学 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已逐步展示出它的 “科学魅力” 强大 。
图1 M+NNO( 型 D BOIP!1 234 E !: 9 及其与 D QO1 21 E 3 R 连接构成的 一维链状结构 8 ^ ; - 与 M+NNO( 结构相关的 D .1 BO3 IP!: 27: E !3 9 簇 8 % ; YON6 1 8 ^ ; >O+\ =_ *]+ M+NNO(X*J[+ D BOIP!1 234 E !: 9 L(, D QO1 21 E 3 R Z]LO()S 8 % ; *\= AO+\) =_ *]+ D .1 BO3 IP!: 27: E !3 9 ZWV)*+& YON6 ! 图! !":: F !"": 年国际多酸化学方面论文及专利数目 统计结果 /VPWOZL*O=( L(, [L*+(* N&=\*] =( /2<) )O(Z+ !":: *= !"": B=V&Z+H #$%&’()* +,-./)(.-
%6 8:
X" * >6" . 1 ..>? 2 7 1 ?: . 2 " , * ")VSH+: .!@ , ・ +7?: . 三 维网络( 其结晶水分子可被低碳醇分子可逆取代 ( 作 为吸附剂和分离剂( 可有效的吸附与分离混合醇中 的甲醇( 乙醇及混合氰中的乙氰分子 * :+ , 。 >9OIS4 等人 通过利用 * -.$ 1 YV? 2 : , ! G 的 )V? 基团将二缺位 X5J) JSL 结构的 #)VSH+@ 键连于金纳米粒子周围 ( 制备了 界面功能化了的 #)VSH+@ )ZI 无机 [ 有机杂化纳米粒 子 * :: , C \K5LJ 等人利用反胶束方法在互不相溶的水 ) 有机溶剂中制备了星型纳米棒 )X" -$%+: .!@ * :" , 。 这些 结果对于开发功能性无机 ) 有机纳米杂化材料具有 理论和实际意义。
位 8 或称齿顶 ; 原子全部是 IP 的 M+NNO( 结构骨架则 是全新的。 此结果将预示 - 以 /IP!1 - T+IP!1 等组合的 我国学者 UV 等人同样 M+NNO( 结构也可能稳定存在。 在 水 热 体 系 中 - 合 成 了 BOWA+&*=( 型 多 阴 离 子 X D T,<=!1231 E " 9 及其由水合钆抗衡离子连接而成的三 维网络结构 D !# E - 以稀土离子为杂原子的 BOWA+&*=( 型 杂多阴离子迄今是首例报道。/+(N 等人把六钼酸阴
迄今, >BC 化学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历史, 经过 众多科技工作者 , 特别是化学家们的长期潜心研究 , 合成与解析了许多新型结构的 >BC, 其结构类型已 远远超出了传统的 D8EE07 和 Z/5[*7 等经典结构 = 组成元素从 C*, U, Y 等丰产元素已拓展到涵盖元 素周期表的 (" 几种= 以它们的强酸性和强氧化性为 核心的性质研究不断深入 = >BC 的应用范围从主要 的工业催化剂逐步扩展到材料、环境和生命科学与 技术等现代各个学科领域。 随着 >BC 化学研究的不 断深入以及同其它相关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 , 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在实际应用领域均显示出极大 的生命力。近年 , 许多评述文章和专著已归纳和总 结了 >BC 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成就 F $ \ S I , 本文结合我 们的近期研究工作, 主要总结与评述近一两年来国 际上在该领域中取得的合成化学与催化化学方面的 高水平研究成果 , 旨在引起国内众多读者对 >BC 化
!
黄如丹 $
$"""%$ < $’""!: <
; $ 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 北京 ; 东北师范大学多酸化学研究所 , 长春
本文在简介多金属氧酸盐 ; >*1?*@*.8A/1/A8, 缩为 >BC < 的主要性质与应用领域基础上 , 主要评述近一两年来的 >BC 化学
学研究的兴趣 , 吸引更多的科学工作者参与该领域 的研究, 促进 >BC 化学与其它相关学科间的交叉与 融合 , 提高我国 >BC 化学研究水平 , 使之在短时期 内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
>BC 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领域
近年, 大量专业文献中广泛使用“>*1?*@*.8A/# , 而很少使用“>*1? /409”单词描述多金属氧酸 1/A8” “多酸” “多金属氧酸盐” 盐 ; 或多酸 < , 本文兼用 与 及 “>BC” 其缩写形式 。>BC 是由简单含氧酸盐在一定 ]N 条件下缩合脱水生成的, 仅由一种含氧酸盐缩合 脱水得到的 >BC 称为同多酸 , 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 含氧酸盐间缩合脱水生成的 >BC 称为杂多酸。 >BC 的 最 经 典 的 结 构 类 型 是 D8EE07 结 构 和 Z/5[*7 结 构, 例如, N’ >U$! B:" 和 NJ >!C*$% BJ! ; 略去它们的结 晶水 < 等。受其化学组成及其独特的结构决定 , 它们
第:期 !""’ 年 : 月
无 机 化 学 学 报 WN^)-G- _B‘a)Vb Bc ^)BaRV)^W WN-C^GLad
Y*1+ $S, )*+ : V]Q+, !""’
" "#
" " " "# 综 述 " "#
研究领域中取得的合成化学和催化化学新进展 , 具体内容包括 & 用水热方法合成的 D8EE07 型 F G0)H$! B:" I $J K 和 F L0! B! I : M 构成的一 维链结构及 F N! G0: )H$J BOJ I $: K 簇 , G01P8QA*7 型多阴离子 F R9C*$! B:! I S K 及其三维网结构 = >BC 和有机共轭体系构成的杂化分子亚 铃 = 室温固相条件下得到的项链型多钼铁氧酸盐簇 = 具有蛋白质尺寸的 C*’J% 簇 = 通过有机基团 ; #GN 基 < 联接成的无机 T 有机杂 化纳米粒子 !#G0U$" #V3= 反胶束体系中制备的星型结构 D’ >C*$! B:" 纳米棒 = 具有选择性吸附和分离混合低碳脂肪醇和低碳氰分 子的 D’ F WQ’ B ; BBWN < J ; N! B < ’ I F "#G0U$! B:" I ・$JN! B 三维孔道结构 = 总结了 >BC 催化的八个典型工业化项目 , 固体 >BC 的三 种催化作用类型及在催化过程中的几种反应场 = 三明治结构的 F C7! ! X7U ; X7! US B’: < I 活化 )! B 分子及其对烯烃环氧化催化作 用 = NO >Y! C*$" B:" 在 >-R 体 系中 的选 择性 氧化 催化 作用 = 超 临界 WB! 体系 中 >BC 催化 高收 率合 成环 氧碳 酸酯 = 高 活性 >U$$ B’S( K T L0B! 纳米复合膜及其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光催化降解含氮有机染料等= 有机硅对 G0B! 离子的表面修饰及其与取代型 >BC 的界面配位键合状态 = 浅析我国 >BC 化学研究现状并提出几点展望。 关键词 & 分类号 & 多金属氧酸盐 BJ$$+ : BJ$: 催化 绿色化学 纳米复合膜 界面配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