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

合集下载

统计学(全套课件)

统计学(全套课件)
3. 农作物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1 -7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
经济学
医学
管理学
统计学
工程学
社会学

1 -8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应用统计的领域
actuarial work (精算)
agriculture (农业)
animal science (动物学)
anthropology (人类学)
Copyright 1994-2000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不列颠百科全书)
1 -6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统计数据的内在规律
(一些例子)
1. 正常条件下新生婴儿的性别比为107:100
2. 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频 率各为1/2;投掷一枚骰子出现1~6点的频率 各为1/6
统计学
统计学的性质
1. 数量性
▪ 有大量数据出现的地方,都要用到统计学
2 .方法论学科
3 . 规律性
▪ 统计学所研究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的规
律性
1 - 16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统计的作用
一. 为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机构决策服务 二. 为企业单位和社会事业单位管理服务 三. 为广大人民了解社会服务 四. 为科研机构和人员进行理论研究服务 五. 为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发展国际交流
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3. 按计量单位
实物指标、价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1 - 35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统计指标体系
由若干个相互联

统计学

统计学

统计学一、定义:统计学是一门对群体现象数量特征进行计量、描述、分析和推论的科学。

二、:一)统计的含义1、统计工作: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这一系列的工作。

2、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的成果。

3、统计学:统计工作的理论概括。

二)统计的性质1、统计是调查研究社会的方法之一2、统计是核算的工具之一(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3、统计是国家或企业管理、监督的工具三、统计的特点四、统计学的理论基础五、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一)数量性(一)历史唯物论(一)大量观察法(二)工具性(二)辨证唯物主义(二)综合指标法(三)广泛性(三)政治经济学(三)归纳推断法(四)总体性(四)数学和计算机(四)大数定律(五)社会性总体: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相同性质的许多单位组成的集体。

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

关系: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两者可以相互转换。

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品质标志(用文字表示),如中的性别、籍贯、政治面貌等;数量标志(用数字表示)。

数量标志的具体数值表现称为标志值,如某同学年龄为21岁,21岁就是标志值。

指标:是说明总体的属性和特征的。

任何一个统计指标必须用数字说明。

(标志和指标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统计总体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正由于总体中各单位之间存在差异,才需要进行统计,也才有各种各样的统计方法。

如果总体各单位之间没有差异,也就没有统计。

在数量标志中,不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常量或参数。

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

变量取值又称为变量值,也就是标志值。

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又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的研究目的和任务,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是搜集资料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它既是对现象总体认识的开始,也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环节。

搜集统计资料的方式:一种是对原始资料的搜集。

统计学

统计学

1、统计的含义:统计的含义有三种: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字资料工作的总称。

统计资料:是对统计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有关情况的总称。

统计学:是在统计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桌布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三种含义自建的关系是:统计工作时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过程,即统计实践:统计资料时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同时又反过来指导统计工作。

三者之中,统计工作是基础,是源头。

2、统计研究的过程:1统计设计2统计调查3统计整理4统计分析5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3、统计研究的方法:1大量观察法2统计分组法3综合指标法4归纳推断法4、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相同性质的许多个体事物集合起来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和基本单位。

5、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1统计报表2专门调查: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6、总量指标的分类:1 从反映经济内容的角度,总量指标可划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是指一个统计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个数,即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标志总量是指总体单位某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总和。

2 按照所放映的时间状况的不同,可以将总量指标化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达到的规模和水平,其值等于该时期各个时间的值的连续累加。

时点指标:又称时点数,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所具有的规模或水平。

7、相对指标的计算(一)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概念: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以现象在某一时期实际完成数值和计划任务数值进行对比,从而表明计划完成程度的综合指标,去表现形式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

(二)结构相对指标概念:结构相对指标是根据分组法,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部分,然后以各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指标数值对比而计算的比重或比率,来反映总体内部构成状况的综合指标。

统计学整理

统计学整理

选择和判断:统计学含义: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科学,它是研究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从中作出正确推断的认识方法论科学。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区别: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资料,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通过图、表等读者易于理解的形式汇总显示。

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理论和方法,具体包括:抽样调查、假设检验、相关回归分析等。

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则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选择: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 (只能用文字来说明总体属性,eg:文化程度)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的特征,eg:职工人数,销售额,工资额等)不变标志(某个标志上的答案都相同)可变标志(一定有一个标志是可变的)数量标志的答案叫数量标志表现,也叫标志值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分为指标名称和指标数量两部分)eg:男性比重,英语平均成绩,学生人数。

按计算方法不同分:数量指标:说明总体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的指标。

(总量指标)质量指标: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对比关系和一般水平的指标。

(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按其数值的表现形式分:总量指标:也就是数量指标,数值是绝对数形式相对指标:数值是相对形式。

平均指标:数值是平均数形式。

名称说明对象表示方式标志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或数量特征文字或数值指标总体的数量特征数值四个数据的区别:定性数据:品质变量的答案就是定性数据,定性数据本身是文字。

eg:性别为品质变量,它的答案“男”“女”就是定性数据。

名义级数据:品质变量的一种答案,仅是一种代码来表示品质变量的不同类型。

不能比较大小四则运算eg:“性别”是品质变量,用变量值“1”表示男性,“2”表示女性,这是“1”“2”或“男”“女”就是名义级数据。

统计学

统计学

1.统计学的含义: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的一份方法论学科。

2.统计学研究的对象:统计是研究如何搜索、整理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方法和方法体系。

3.统计研究的基本程序:①统计设计②统计调查③统计整理④统计分析⑤统计预测⑥统计决策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①大量观察法②统计分组法③综合分析法④归纳推断法5.统计的作用:①反馈信息②支持决策③提供咨询④实施监督6.总体:它是由若干个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构成的集合,即研究对象的全体。

总体中所含的每个个体称为总体单位。

7.总体中所含的总体单位数称为总体容量。

8.样本: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总体单位构成的集合叫样本。

样本中的每一个总体单位又叫样本单位或调查单位。

9.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之分,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质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品质标志在总体单位上的表现是不能用数值来表达的。

数量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数量标志在总体单位上的表现必须用数值表示。

10.指标:是用来说明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有两重含义:1总体现象数量化的概念或范畴,如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销售额等。

2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11.指标应包括的三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

12.指标和标志存在的区别:⑪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⑫标志有不能用数量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量表示的数量标志之分,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13.指标和标志的联系:⑪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个体的数量标志值直接进行汇总或间接计算分析而来的⑫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互变关系14.变异:是指在选定的标志下,总体单位的表现不是完全相同,而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就叫变异。

15.变量:即为可变的数量标志。

16.统计设计: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安排。

17.统计设计的作用:①统计设计是对总体的定性认识和定量认识过渡的桥梁②统计设计是保证统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统计学基础知识

统计学基础知识

1.1 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一门涉及数理统计学、计算机统计学、统计计量学和统计应用研究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学科。

它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目标是分析和描述实际情况,并从中推导出概率规律,以及对现实问题进行科学决策。

1.2 统计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统计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回归分析法、卡方检验等。

二、观察法观察法是统计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绘制图形、推导概率结论。

观察法的终目标是掌握现实社会和自然果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和自然果中某一现象的发生概率三、实验法实验法是统计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确定实验目的、设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样本、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结论总结。

实验法的终目标是堂握现实社会和自然界中某一现象的发生概率,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能性。

四、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学研究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观察数据、定义回归模型、拟合回归模型、识别回归模型、检验回归模型、推断回归模型。

回归分析法的终目标是探索影响实际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实际现象的发展趋势。

五、卡方检验卡方检验是统计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收集数据、构建假设模型、计算卡方值、比较卡方值、得出结论。

卡方检验的终目标是检验某种假设模型是否满足统计学的要求,以便可以用来推断实际现象。

1、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3、总体、样本和单位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

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4、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程。

统计学

统计学

一、名词解释1、定性数据是指只能用文字或数字代码来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数据,具体又分为定类数据与定序数据。

(定类数据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表现为类别,由定类尺度计量而成。

定序数据是对事物按照一定的排序进行分类的结果,表现为有顺序的类别,由定序尺度计量而成。

)2、定量数据是指用数值来表现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具体又分为定距数据与定比数据两种。

(定距数据是一种不仅能反映事物所属的类别和顺序,还能反映事物类别或顺序之间数量差距的数据,由定距尺度计量而成。

定比数据是一种不仅能体现事物之间数量差距,还能通过对比运算,即计算两个测度值之间的比值来体现相对程度的数据,由定比尺度计量而成。

)3、长期趋势是指时间数列中指标值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普遍的、持续的、决定性的基本因素的作用,使发展水平沿着一个方向持续向上或向下发展或持续不变的基本态势。

4、季节变动是指数列中各期指标值随着季节交替而出现周期性的、有规则的重复变动,这里的时间通常指一年。

5、循环变动是指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值随着时间变动发生周期性的重复变化,但循环变动所需的时间更长,重复变动的规律性、变动周期和时间也不像季节变动来得稳定、可以预测。

6、不规则变动是由未能得到解释的一些短期波动所组成的,常指时间数列由于受偶然因素或意外条件影响,在一段时间内(通常指短期内)呈现不规则的或自然不可预测的变动。

7、相关关系,也称统计相关,是指现象之间存在的非确定性的数量依存关系。

8、点估计也称定值估计,就是以样本观测数据为依据,对总体参数做出确定值的估计,也就是用一个样本的具体统计值去估计总体的未知参数。

9、区间估计,就是指用一个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区间范围来估计总体参数,即对于未知的总体参数θ,想办法找出两个数值θ1和θ2(θ1<θ2),使θ处于区间(θ1,θ2)内的概率为1-α,即π(θ1<θ<θ2)=1-α。

区间(θ1,θ2)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或置信区间,θ1为估计下限或置信下限,θ2为估计上限或置信上限。

统计学

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收集、分析、解释和表达数据的科学。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1、设计2、收集资料3、整理资料4、分析资料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个体所构成的全体。

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一定要具备代表性和可靠性。

参数:统计学吧描述总体的特征的指标称为参数。

统计量: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称为统计量。

资料:变量全部或部分的测量值构成资料。

变量:同质研究对象的某特征值具有变异性,构成了研究的变量。

变量分为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资料类型: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误差:是指观测值与真实值之差,以及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差,在没有真实值(总体参数)的情况下误差既是偏差。

过失误差:失误或过错。

随机误差:尽最大可能控制。

系统误差:必须控制。

统计设计中随机分组、设立对照等是控制系统误差的重要手段。

抽样误差:科研中由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无法避免,应使用统计学推断方法来决定结果是否由抽样误差所造成的。

概率:是描写某一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指标,用P表示该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

小概率事件:在统计学上,将P≤0.05或P≤0.01的事件成为小概率事件。

统计学中<5%的事件认为不会发生。

统计分析:1、统计描述(普查资料无需进行统计推断)2、统计推断(包括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

频数:是指资料中相同数值或同类属性的观察单位的个数。

编制频数表的步骤:1、计算极差2、确定组距和组段(分8--15组、第一个组段为[53,61)、每一组段均为半开闭区间)3、汇总各组段的频数和计算累计频数4、计算频率与累计频率几何均数:多用于对数正态分布,如血清学(滴度)、微生物学(繁殖)。

中位数用法:1、偏态分布2、有未知数据3、数据分布未知。

相对于算术均数,中位数具有更好的稳健性,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方差:反映了每个观察值的平均变异。

常用的离散程度指标有: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是()。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答案:D去提问【2】产业部门分类是按照主产品( )的原则对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的部门分类。

A、生产性B、多样性C、同质性D、先进性答案:C去提问【3】国民经济核算可以提供对一个()的全面观察。

A、企业B、家庭C、单位D、经济体答案:D去提问【4】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数值平均数通常是各不相同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C、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D、没有确定的关系答案:A去提问【5】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都提出原假设,与原假设对立的假设称为()。

A、备择假设B、单边检验C、双边检验D、以上都不对答案:A去提问【6】可以用来显示定性数据的统计图是()。

A、茎叶图B、直方图C、条形图D、散点图答案:C去提问【7】对水库中鱼的存量,往往采用()获得数据。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全面调查答案:B去提问【8】当一个变量增加时,相应的另一个变量随之减少,我们称这两个变量之间为()。

A、单相关B、复相关C、正相关D、负相关答案:D去提问【9】平均增长量等于()。

A、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的个数B、增长量/报告期水平C、各期水平与上一期水平之比D、以上都不对答案:A去提问【10】两个相邻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时期的()。

A、增长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C、平均发展速度D、累计增长量答案:B去提问【11】若销售量增长5%,零售价格增长2%,则商品销售额增长()。

A、7%B、10%C、7.1%D、15%答案:C去提问【12】期初存量与本期流量之和,形成( )。

A、期末存量B、期初流量C、期末流量D、本期存量答案:A去提问【13】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目的是剔除按现期市场价格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 )变动因素,以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实际变动。

A、价格B、市场C、物质D、国内答案:A去提问【14】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后的差额。

A、固定资产折旧B、中间投入C、产品税D、生产补贴答案:D去提问【15】商品价格属于()。

A、定类数据B、定序数据C、定距数据D、定比数据答案:D去提问【16】判定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关系为()。

A、判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的平方B、判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C、判定系数与相关系数无关D、相关系数等于判定系数的平方答案:A去提问【17】当一个变量的变化完全由另一个变量确定时,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

A、线性相关B、非线性相关C、完全相关D、不完全相关答案:C去提问【18】指标数列中以某一固定时期的水平作为对比时期的指数是()。

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环比指数D、定基指数答案:D去提问【19】下列关于观察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避免由于访员和问卷设计等问题造成的误差B、不会受到被观察者的回答意愿和回答能力等因素影响C、不会受到调查人员素质和经验的影响D、无法搜集到动机、态度、想法、情感等主观信息答案:C去提问【20】以下属于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

A、描述统计学B、数学C、推断统计学D、会计学答案:AC去提问【21】原假设为:,与H0 对立的备则假设H1为()。

A、B、C、D、答案:ABC去提问【22】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通常由()组成。

A、开头部分B、甄别部分C、主体部分D、背景部分答案:ABCD去提问【23】按照相关关系的程度,相关关系分为()。

A、完全相关B、不完全相关C、不相关D、线性相关答案:ABC去提问【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各个观察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零B、各个观察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最小C、各个观察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之和最小D、各个观察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之和最大答案:AC去提问【25】关于算术平均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简单算术平均值是加权算术平均值的特例B、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值的离差之和等于0C、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D、简单算术平均值是权数相等条件下的加权算术平均值答案:ABCD去提问【26】根据资料是否分组,相关表可分为()。

A、简单相关表B、分组相关表C、复相关表D、调查表答案:AB去提问【27】问卷的措辞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A、用词准确B、不带主观倾向和暗示C、考虑回答者的能力D、敏感性问题要注意提问技巧答案:ABCD去提问【28】询问法主要包括()。

A、个人访谈B、电话访谈C、邮件调查D、网络调查答案:ABCD去提问【29】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平衡作用B、同度量作用C、权数作用D、稳定作用答案:BC去提问【3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有()。

A、反映通货膨胀程度B、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程度C、反映实际工资的变动情况D、用于缩减经济序列答案:ABCD去提问【31】对于定序数据,可以计算()。

A、频数B、频率C、累计频数D、累计频率答案:ABCD去提问【32】关于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A、拉氏指数主要受基期商品的结构影响B、帕氏指数主要受报告期商品的结构影响C、数量指标综合指数采用拉氏指数D、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属于帕氏指数答案:ABCD去提问【33】环比增长速度等于()。

A、逐期增长量/前一期水平B、(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前一期水平C、环比发展速度-1D、各个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答案:ABC去提问【34】显示定性数据可以采用的统计图有()。

A、条形图B、直方图C、饼图D、散点图答案:AC去提问【35】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

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B、样本容量的大小C、抽样方法不同D、抽样组织方式不同答案:ABCD去提问【36】数列中存在极端数值的情况下,()能较好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答案:BC去提问【37】生产法又被称为()。

A、增加值法B、部门法C、总产出法D、工作法答案:AB去提问【38】关于众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众数是一种位置平均数B、众数不受数列中的各单位标志值的影响C、当数列中存在异常标志值时,众数能够较准确的代表总体的集中趋势D、如果总体中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则众数不存在答案:ABCD去提问【39】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分析包括()。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增长量D、平均增长量答案:ABCD去提问【40】茎叶图中每条茎代表一个原始数据,每片叶表示一个组别。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去提问【41】方差分析是通过分析数据的方差来确定我们是否能够推断出总体均值存在差异。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去提问【42】在回归分析中,回归方程左边的变量,通常称为解释变量。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去提问【43】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去提问【44】时期序列各个时期指标数值不可以相加。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去提问【45】在进行方差分析时要求各个样本相互独立。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去提问【46】按照计算方法的不同,指数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去提问【47】定距数据之间的每一间隔是相等的。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去提问【48】在假设检验中,根据样本数值,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值,如果比临界值大,则接受原假设。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去提问【49】资产范围中不包括诸如大气或公海等无法有效地行使所有权的那些自然资源与环境,但包括那些尚未发现或难以利用的矿藏。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去提问【50】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利用总体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去提问【51】同一时间序列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去提问【52】判定系数。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去提问【53】利用指数体系中各个指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相互推算。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去提问【54】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斜方向和程度的统计量是偏度系数。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去提问【55】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去提问【56】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这两种抽样方法,对抽样误差没有影响。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去提问【57】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它只与给定的样本有关。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去提问【58】问卷的措辞不应该带有主观倾向和暗示。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去提问【59】定性数据的整理方法同样适用于定量数据。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去提问【60】频率答案:答:频率也称比重,是指各类中的数据个数占全部数据总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

去提问【6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答案:答: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统计、会计和数学方法,对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流量)及其在特定时点的结果(存量)和各重要总量指标及其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测定,用以跟踪、描述一国(地区)国民经济的联系和结构的全貌。

去提问【62】国内生产总值答案: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去提问【63】离散系数答案:答:离散系数也称为变异系数,它等于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

去提问【64】回归分析答案:答:在统计学中,把通过搜集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对其误差进行估计等,称为回归分析。

去提问【65】方差分析答案:答:方差分析简称ANOVA,是检验判断两个或多个总体均值间是否存在差异的一种方法,方差分析是通过分析数据的方差来确定我们是否能够推断出总体均值存在差异。

去提问【66】时间序列答案:答:时间序列也称时间数列、动态数列,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某种现象进行观测并记录下来的一系列观测值。

去提问【67】定基指数答案:定基指数是在指数数列中以某一固定时期作为基期形成的指数数列。

去提问【68】点估计答案:答:点估计就是根据样本计算得到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

去提问【69】同度量因素答案:同度量因素是将不能直接相加的变量转化为可以相加的中间因素。

去提问【70】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答案:答:封闭式问题的突出优点是便于回答,被访者只需要在给定的答案中进行选择,调查人员不需要过多地解释和追问,从而避免了调查人员造成的误差,答案的编码与数据录入也非常简单。

缺点是可能无法把所有可能的答案都包括进来。

采用开放式问题,回答者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回答,不受既定答案的限制,因此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在一些探索性调研中,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

开放式问题的缺点是回答难度较大。

由于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回答者需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与封闭式问题相比,开放式问题更容易遭到拒绝,作答时间也会明显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