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构想

合集下载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生态环境治理思考——以上海片区为例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生态环境治理思考——以上海片区为例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生态环境治理思考——以上海片区为例2018年11月,国家以上海青浦区、江苏吴江区、浙江嘉善县约2400km1水环境现状及问题1.1 河湖资源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片区主要指上海市青浦区。

青浦区总面积约668km 1.2水环境现状及问题根据调查,区内水质总体还不稳定,季节性变化较大,2019年4月全区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表1),河网水质总体逐渐提升,主要河流(湖泊)水质集中在Ⅱ类和Ⅲ类,但劣Ⅴ类水未完全消除,与水功能区划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流域河道吴淞江、太浦河等水质基本稳定在Ⅲ~Ⅳ类。

重点湖区(淀山湖、元荡)水质仍不稳定,总氮、总磷问题突出。

另外,河湖水环境面貌杂乱,水体感官相对差,金泽、朱家角先行区水体透明度总体30~70cm,距高品质水环境有差距,冬季水体透明度优于夏季(图3)。

区内城镇污水处理率虽已超90%,基本达到了规划目标,但城镇集建区以外地区(包括195个零星工业区块)尚有部分污水未集中收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初期雨水自排入河道,影响了水质。

另外,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偏低,分散处理设施功能性退化及早期处理工艺达不到排放标准的问题较为突出。

2 治理目标与思路2.1 治理目标与范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要“以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汾湖‘一河三湖’为重点,大力推进周边及沿岸地区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岸线综合整治”,并明确“到2025年,主要水体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太浦河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淀山湖水质除总氮外所有指标达到Ⅳ类(总氮Ⅴ类)”。

近期,上海片区水环境治理将以此为目标,以先行启动区作为重点整治范围,以青浦新城、西岑科创中心、西虹桥商务区为重点区域,以跨界河湖整治为先行示范,以一体化示范区及其周边区域为研究范围,恢复水环境至20世纪80年代“人可下河、鱼可上桌”的水平。

远期,上海片区的水环境将与示范区一起全面形成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水生态系统,全面建设成为示范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标杆,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目标。

上海金桥生态园区用地布局优化

上海金桥生态园区用地布局优化
案例:新加坡 裕廊
城市园区——周边功能区整合
金桥作为城市园区,在新一轮的发展中需要考虑其在城市中的作用。打造“一江 三桥”协同发展带。
规划整合园区与周边的功能体系,提出金桥区域未来在开发建设中将更多的承担 城市发展的公共职能。金桥地区与联洋社区、外高桥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区域的 联动可能,推动园区融入城市的进程。
布局、开发地块、调整地块等内容进行阐述。 对各单独地块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调整的依据与意见。 对相关地块提出土地综合开发的实施建议。(如轨道交通停车场的立体化利用建议)
专题研究方向
如何提高园区土地Biblioteka 用效能: 提高土地单位产出通过对园区内高科技企业产值、服务业产值等数据的比较,可以总结出目前园区内产业转变的方向。 由此获得各类工业活动的土地产出比较以及园区内部产业发展倾向。
供需调查
供给评估 围绕土地供应与项目建设引导作为评估重点,了解目前园区在供给平台上能够提供了服务内容与性质,以
及可以操作的灵活性程度。
需求分析 围绕现阶段土地市场和实际开发项目的落实情况,分析总结目前园区内对与土地市场和项目需求的种类。
供需矛盾研究 以供需分析为基础,主要以现状土地市场的运作和项目实施情况作为评估对象。了解供需矛盾差异,获得
改善土地综合利用的深度与广度 推进土地混合利用、立体利用,推进土地综合利用的种类与方式。
壳资源的利用——以园区作为企业发展的载体:
利用现状园区的壳资源,形成二次开发 以企业作为园区发展的产品,对外通过推进与外围地区产业园区的战略合作,扩张园区的影响范围,
鼓励内部企业对外发展。对内通过鼓励企业职能转变,升级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研发、创新、贸易等集中 发展区域。
上海金桥生态园区用地布局优化

上海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综合评价结果

上海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综合评价结果

上海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综合评价结果
鄢忠纯;黄沈发;杨泽生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与技术》
【年(卷),期】2007(30)1
【摘要】根据上海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划分得到8个生态功能区。

为了更为清晰、直观地了解各功能区的生态特征,同时也为了便于进行各功能区之间的比较,开展了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综合评价。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黄浦江水源保护生态功能区是生态敏感性最强的区域,而长兴岛功能区的生态敏感性最弱;黄浦江水源保护生态功能区是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最高的区域,而长兴岛功能区的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最弱。

【总页数】3页(P79-80)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功能区;综合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上海市
【作者】鄢忠纯;黄沈发;杨泽生
【作者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6
【相关文献】
1.吉林市生态环境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区划 [J], 付晓;高吉喜;韩永伟;王雪军
2.天津市典型区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评价方法研究 [J], 李莉; 李燃; 赵
翌晨; 王子林
3.淮南潘谢采煤沉陷区水生态环境评价与功能区划 [J], 李兵;陈晨;安世凯;徐燕飞;毕波
4.上海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指标 [J], 王敏;黄沈发;鄢忠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服务功能评估及发展策略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服务功能评估及发展策略
Abstract Taking‘standm'd forest land’ecological service equivalent as reference,using the data of land use,land cover status survey,remote sensing intbrm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data,combined with the Millennium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framework,through GIS platform to assess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of ecologictd space of shanghai.The assessment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eco— service function amounts of shanghai Ecological space is 332 419 hm2 standard forest equivalents which correspond to cover 48.6% of standard forest in area.Among the ecological space types,wetland has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service functions followed by woodland,paddy field,dry land,green land,omhard,grassland,wasteland.From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the ecological service quantity per capita increases from the urban center to the suburban area,and the average ecological service quantity show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vision.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forest land,paddy field,dry land,orchard,grassland and wasteland still have potential to improve and rise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s.Finally,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trategy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上海生态型园区-规划

上海生态型园区-规划

生态低碳社区规划——以上海市青浦区徐泾东站大型居住社区为例①朱琳祎(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40)摘 要:本次规划秉承“生态低碳社区”的总体理念,提出“集约复合”、“活力社区”、“地脉文化”、“共享共生”、“生态循环”、“居职兼容”共6大实现这一总体理念的方法路径,从而进一步明确该社区发展的目标理念、功能布局、道路交通、风貌环境、公建配套、居民就业等关键性问题,有效促进徐泾东站大型社区的良好、有序、健康发展,也将为推进生态低碳社区规划建设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低碳 低碳社区 生态规划 大型居住社区上海市青浦区徐泾东站大型居住社区②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首批15个大型居住社区中最先启动的试点社区之一。

本社区东侧紧邻虹桥商务区,属于其功能拓展区范围。

基地靠近规划轨道交通2号及20号线徐泾东站,交通良好,是承接虹桥商务区辐射带动以及上海中心城经济辐射和人口疏解的门户节点。

本次规划充分借鉴国内外居住社区的建设经验,着眼于社区吸引力的培育,优化居住空间布局、完善住房供应结构和提高居住环境水平。

重点研究与虹桥商务区的相互关系,提出相应的战略定位及功能布局。

深入分析居住对象构成及其生活需求,营造社会融合、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城市低碳居住社区。

1. 定位本项目从大型居住社区内涵本身解析破题,对这一全新概念进行解读。

遵循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突出“城市生态低碳社区”整体发展定位,重点处理好社区居住、交通、产业、生态四方面的关系。

① 本项目概念方案获得国际招标优胜,并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依据付诸实施。

本文即在概念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改写而成。

②大型居住社区是以面向中低等收入阶层的普通商品房为主,重点依托新城和轨道交通建设,有一定建设规模、交通方便、配套良好、多类型住宅混合的居住社区(其中保障性住宅建筑量占比不低于2/3)。

加快推进大型居住社区的规划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为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结构,保障民生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上海城市生态规划简述

上海城市生态规划简述

安徽建筑!"#$ 2017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 A T 170972)%&'( 曾龙炜(1988-),男,助理实验师,助理工程师,教师。

)* 在城市的不断发展中,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味,必须做好城市的生态规划。

文章以上海城市为例,分析其规划方法理论,疏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在周围建设卫星城市,增加了绿地面积,增加了开放空间,有效减少容积率,降低建筑的整体高度。

+,- 楔形绿地;城市;生态规划./012 !"#$%&'()*34567 +3892 (,,-.-/*# 0,(# ,(.,,%/.,0123(,4(5//,67489:;4(,,-.-/*#40,(#4,(4,(-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因此对其的规划建设得到国家的关注,在历次的规划中生态建设的理念都贯穿其中,例如规划了块状绿地、环形绿带等,在空间布局中设置了生态廊道布局模式,对中心城市进行了疏散,重新对整体的生态网络进行了梳理,下面就深入进行分析,希望有一定的创新,推动城市生态规划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生态规划方案中,所规划涉及的范围覆盖6735k m2,规划中对134个地方政府都有所要求,影响的人口超过1250万。

由此可见,阿伯克隆比“大伦敦规划”方案不仅仅是对伦敦市区进行规划,而要对这一大都市进行整体规划,这一规划中对格迪斯区域规划有很多的考虑[1],不仅要保证城市建成区自身的延续性,同时也要考虑城市向外扩散的需求,通过重新规划有效降低城区的人口密度,除此之外,在城市的建成区之外,有必要建设新城进而对整个区域进行整合和优化,保证大城市和周边区域的共同发展。

在对城市内环进行规划中,由于伦敦市和周围地区的密度比较大,因此在这次规划中要求疏散40~50万的人口,同时要迁出相应数量的工作岗位,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规划中考虑了整体绿化,要求对城市的绿带进一步扩宽,一般要求将建成区的外围扩宽到16k m ,在这一范围内要建设大型的公园绿地、森林公园等,为这一地区提供充足的休闲娱乐场所。

新型城镇化地区生态资产功能分区方法初探——以上海奉贤区海湾镇为例

新型城镇化地区生态资产功能分区方法初探——以上海奉贤区海湾镇为例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23.04.027新型城镇化地区生态资产功能分区方法初探——以上海奉贤区海湾镇为例杨天翔(上海城策行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3)摘 要:功能分区是落实生态资产流变有序管理的重要政策。

本文以上海市奉贤区海湾镇为例,结合基地现状要素和上位规划,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及其构成视角,提出生态资产功能分区的决策路线。

首先,测算现状12个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分量,得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及其极大值单元;以各单元统计12个分量均值,由二阶聚类得出各单元功能特征;基于上位规划生态空间一致性筛选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均值较高单元,叠加功能特征形成功能管制指引。

旨在强化对既有生态资产流变特征的管控,提升功能分区的决策理性。

关键词:土地经济;生态资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功能分区;空间管制;分区方法;新型城镇化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329(2023)04-0168-05生态资产是自组织系统形成的潜在功能和适应力[1-2],国际上已被可持续科学等关注[3-4];作为生态资产流变的重要标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是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总和[5],已被用于建设绩效评估等实践[6-7]。

GEP保值增值有助于显化绿水青山价值,打通两山转化通道,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愿景,在空间规划体制下有必要探索合理有效的决策驱动体系。

城镇化在产生集聚、交流、规模化等发展效应的同时常伴有生态耗竭、生态滞留等超限不利干扰,破坏关键格局和过程,致使必须引入处理、修复、整治等支配其可持续发展,引发生态资产减损的机会成本[2-4],影响区域发展的整体长远效益[8-9]。

在强调全域整体绩效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下,亟需维护生态安全格局和系统良性代谢,强化对生态资产价值流变特征的前瞻性管理,并制定相应的专项管控政策。

《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2018-2035)》

《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2018-2035)》

政策法规SHANGHAI TUDI(草案公示稿)一、规划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战略,高度与地位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 容。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发,加强和提升生态文明建 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2017年12月15 H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简称“上海2035 ”)获得国务院批复,明确提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发展定位,要求将市民幸福作为上海发展的根本追求,努力建设繁荣创新之城、幸福人文之城、韧 性生态之城。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的努力,上海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环城绿带建设、黄浦江两岸贯通等,但与伦敦、纽约等全球城市相比,生态品质仍是影响上海城市竞争力的短板。

面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高品质生活需要高品质的生态空间支撑。

因此,按照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生态之城的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空间科学合理的保护与 利用,满足市民多元生态需求的供给与平衡,探索新时代超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刻不 容缓。

按照“开门做规划”的要求,“上海2035 ”编制群策群力,在全市范围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充分发挥全市各委、办、局力量,同步开展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充分体现城市总体规划战略平 台和空间统筹作用。

作为市域层面专项规划, 本规划充分落实和深化“上海2035”,兼顾战略38 Shanghai Tudi 2020 /HSHANGHAI TUDI政策法规性与实施性,构建上海生态空间规划与建设顶层设计蓝图,对涉及生态建设的下位规划形成指导,有利于“生态之城”目标的落实。

二、规划依据、规划范围、规划期限(—)规划依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2017年)、《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2012年)、《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2019年)(二)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836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6833平方公里为规划区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 4
维普资讯
境得 到改 善 , 资源利 用率 显著 提高 , 促进 人 与 自然 的和谐 发 展 , 动整 个 社 会走 上 生 产发 展 、 活富 裕 、 推 生 生态 良好 的文 明发 展道路 。城 市 生态 经济 功能 区划 正是 以城 市复 合生 态经 济 系统 为研 究 对象 ,通过 对 城市 的社 会 、 济 和生 态环境 进行 全 面 的综 合规 划 , 经 并根 据 城 市生 态 系 统结 构 特 点 及其 功 能 的 差异 性 , 以生 态学 及生 态经 济学 原理 为基 础 , 用 系统 分析 和 系统 综合 的方 法 展开 的研究 。开 展 这项 研 究 不仅 运 是 寻求人 与 自然 的协调 发展 、 实现 资 源可 持续 利用 和社 会经济 可 持续 发展 的一 条重要 途 径 , 而且 可 以有 效 和科学 地利 用上 海市 的各 种 资源 条件 , 使城市 的社 会 、 经济 能够 持续 稳定 地发 展 。 第一 。 海是 我 国最大 的经 济 中心 和港 口城 市 , 上 是世 界 级 的大 都 市 和 金融 中心 , 的 年工 农 业 总产 它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4期 ( 第9 总 7期 )
黑 龙 江 社 会 科 学
No 4. 0 . 2 06 Ge e a.No 9 n r1 .7
H i n j n o iJ ce c s el gi g S ca in e o a S
上 海 生 态 经 济 功 能 区划 研 究 构 想
伊 铭
( 上海 商学 院 国 际 经 济 贸易 系 , 海 2 0 3 ) 上 0 2 5

要 : 着生态环境 问题 的 日益凸显。 国生 态学家越 来越 重视 生态环境 区划 , 市生态经济功 能区划 随 各 城
应 运 而 生 。 上 海 是 我 国 最 大 的 经 济 中心 和 世 界 级 的 大都 市 ,对 上 海 进 行 生 态 经 济 功 能 区划 研 究 不仅 有 利 于 识 别 区域 的 生 态 特征 和 空 间 分 布 规 律 , 且 可 以 有 效地 利 用 上 海 市的 各 种 资源 条 件 , 城 市 的 社 会 、 济能 够 而 使 经 持 续地 发展 , 于把 上 海 建 设 成 为 国 际 经 济 、 融 、 易 中心 有 着 一 定 的 积 极 意 叉 。 由 于上 海 的 特 殊 性 , 以 对 金 贸 可 考 虑 将 上 海 市 划 分 为 四 个 城 市 生 态经 济 功 能 区 , 人 文 生 态 区 、 态 经 济 发展 区 、 护性 生 态 经 济 开 发 区 和 生 即 生 保
党 的十六 大报 告 明确 提 出 , 全面建 设小 康社 会 的一个 重要 目标 是 可持续 发 展能 力不 断增强 , 态环 生
收 稿 日期 :0 6— 2— 2 20 0 2
作 者 简 介 : 铭 (9 6一) 女 ,河 南 宝 丰 人 , 伊 17 , 上海 商学 院 国 际 经 济 贸易 系 讲 师 ,管 理 学 博 士 , 事 域 经 济 和宏 观 经 从 济理论研究。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9 7 20 )4~ 0 4— 3 10 4 3 (06 0 0 5 0
城 市 生态经 济 功能 区划 是在对 城 市生 态系统 客观 认 识 和充 分研 究 的基 础上 , 通过 对 各 个 自然 区域 的相 似性 和差异 性 的 比较 分析 , 划分 出的城 市生 态经 济 功能 区单元 。对 上 海 市 进行 生 态 经 济功 能 区划 研 究 , 目的也 在于 对上 海市 的生 态建设 和经 济 发展进 行 空间 上 的划分 和布 局 , 其 以为 上海市 的进 一步 发
展理 清思 路
பைடு நூலகம்
城 市 生态经 济功 能 区划 是在生 态 区划 的基础 上 发展 起 来 的 。生 态 区划 的思 想起 源 于 l 9世纪 初 的
自然 区划 , 早期 的 区划工 作 主要是 从 自然生 态 因素 出发 , 乎没 有 考 虑作 为 主体 的人 类 在生 态 系 统 、 几 尤 其是 在城 市及 农村 中所起 的作用 。近 年来 , 由于 人 口的急 剧膨 胀 和经济 活动 的加 剧 , 不仅使 资 源开发 和 环境保 护 的矛盾 1 3益尖锐 , 且 引起 了一 系列严 重 的生 态 环境 问题 。各 国生 态 学 家越 来 越 重 视生 态 环 而 境 区划 , 认识 到单 纯 的 自然 生 态区划 的局 限性 , 始关 注人类 活 动在 资源 开发 和环 境保 护 中的作用 和 并 开
态 经 济 增 长 区 , 在 不 同的 城 市 生 态 经 济 功 能 区采 用 不 同的 发 展 模 式 , 并 以谋 求 各 区域 经 济 的 稳 步 发 展 。 关 键 词 : 海 市 ; 市 生 态 经 济 功 能 区划 ; 上 城 可持 续 发 展
中 圈 分 类 号 : I7 F 2
地位, 城市 生 态经济 功能 区划 应运 而生 。
目前 , 进行 城市 生态环 境 可持续 发 展研 究 的较 多 , 进行 城市 生态经 济 功能 区划研 究 的并 不多 。城 而
市生 态经 济功 能 区划研 究与 城市 生态 环境 可持续 发 展研 究 虽 然在 大 的方 向上 都 是 为 了保 护 生态 环境 、 实现 可持 续发展 , 在具体 操 作 巾是有 很大 不 同的 。因 为城 市 生态 系 统 是受 人 类 干扰 和影 响 最 为强 烈 但 的地 区 , 以人的行 为 为 纽 带 , 各 种 有 形 的 、 形 的生 态经 济关 系 紧密 交 织 在 …起 组 成 的 社 会一 经 是 将 无 济一 自然 复合 的生 态系 统 。冈而 城市 生态 经济 功能 区划 研 究 更侧 重 于 区 内相 似 性 和 区间 的 差异 性 , 并 且要 具有 一定 的超 前性 , 给 城 市建设 和 发展 留有 足够 的生 态空 间和 可利用 的资源 , 要 以满 足城市 未来 发 展 的需要 , 最终 促进 城市 经济 、 会 与生态环 境 之问 的协 调发 展 。 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