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 2

合集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一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一
土地改革的那年冬天,梁三家分得十来亩稻地,老汉早已干瘪的身 体突然就有了莫名其妙的精力,见天天不亮就开始忙乱起来,但对于 生宝也渐渐生出许多不满。
看见郭振山家盖瓦房,他心里气:“你把俺生宝拉进党里头做啥嘛? 你弟兄三个外头有人干事,屋里有人种地,你们积极得起啊!可俺家 里的地怎弄哩?”
听说生宝担任互助组组长,他冲到老婆跟前抱怨:“他为人民服务! 谁为我服务?成天不着家,啥时才能创立咱自个儿的家业?”
主背景 象征主题。 中间 ①推动情节的发展;②烘托人物形象或性格;③前后照应。 结尾 ①深化主旨;②照应开头;③以景作结,含蓄蕴藉。
(二)社会环境题 请结合全文,分析梁生宝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特点,以及这 样写的用意。
答案: (1)社会环境特点:土地改革后,农村成立了互助组;农民普遍贫困,渴望富裕; 政府重视农业粮食增产。 (2)家庭环境特点:父子是继父子关系;较贫穷;继父不理解梁生宝不顾小家而 为互助组创业。 (3)用意:展现了梁生宝思想性格形成的根源,表现了梁生宝一心为公、勤俭节 约的美好品质,塑造了梁生宝这位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创业的年轻干部形象。
第三步:分析概括自然环境的作用。 (1)扣住特点,打开角度,分析作用 (2)结合位置,分析作用
位置
作用
开头
①给全篇定下感情基调;②营造特定的意境,渲染特定的 气氛;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令、地点。
人物出 场前
导引人物出场。
人物描 ①交代人物身份;②暗示人物命运;③表现人物性格;④ 写中 突出人物地位;⑤烘托人物形象或心情。
房子又矮又小。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这儿的 树都是矮个儿,都是那种憨厚的榆树,树杈很多,叶子很密,就是长 不高。风大。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 滚,窜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叫。 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老头吓唬老婆婆:“树抽打它们呢,树是老 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老婆婆战战兢 兢:“老天爷为啥抽它们?”老头说:“谁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 不得谁整天乱跑。”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二篇 解题技巧 题型突破 题型二 非选择题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二篇 解题技巧 题型突破 题型二 非选择题
结合起来,深入领会情境材料的内涵,判断情境材料提供的情境行为是 否符合教材观点、或从教材中找出这样做的理由(道理)。
3.整合。即针对设问,把所需回答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首先结合 所学知识,认真辨析有关情境行为的正确与否。其次要善于发散思维, 多角度观察,分析相关情境,努力从多方面寻求答案,提炼、整合出科 学合理的观点、做法或理由等。
非所问。 审要求,明确主体、知识范围、作答对象等,避免答非所问。
(2)组织答案,找准、找全要点。 答题时,首先要构建知识体系,在掌握材料主旨的基础上给材料分 层次(一般来说句号、分号是分层次的重要标志)。然后结合所学知识, 思考每一个层次对应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最后把这些要点综合起来。 (3)针对不同类型的设问和材料,灵活运用答题方法。 选材一般以文字类材料为主,有时也会出现图表、漫画等形式。在 答题时,要在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设问和材料,灵 活运用答题方法。
二、情境题 1.【人生回顾、历经成长】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转眼间,初中三年已经过去, 回首我的初中生活,一切依然历历在目,我们有着许多人生选择。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面对下面的情境,我们应怎样选择呢?请说出你 的理由。
(1)情境一 家里特别困难,爸爸妈妈让我辍学打工。 我的选择:__据据理理力力争争,,必必要要时时请请求求他他人人帮帮助助__。 理由:__保保证证适适龄龄未未成成年年子子女女接接受受教教育育是是父父母母必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 __。 (2)情境二 期末考试中,好朋友传抄答案给他。 我的选择:__果断拒绝他的要求__。 理由:__友友谊谊不不能能没没有有原原则则__。
为主,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底线,巩固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提升 云南“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的影响力。深入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强化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模电总复习(二)

模电总复习(二)

模电总复习(二)模电总复习(二)1.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的偏置状态为()A. b与e极,b与c极间均正向偏置B. b与e极,b与c极间均反偏C. b与e极间正偏,b与c极间反偏D. b与e极间反偏,b与c极间正偏2.放大电路中的晶体管应工作在()A. 饱和区B. 放大区C. 载止区D. 夹断区3.电子电路里常用的双极型三极管是()A. 电压控制器件B. 电流控制器件C. 其它物理量控制器件D. 以上各项都不是4.在单管共射放大器中()A. i o与v i反相B. v o与i o同相C. v o与v i同相D. v o与v i反相5. 某放大电路中的一只三极管,三个引线的标号分别为1、2、3,它们对公共端的电位分别是V1= - 4V,V2= -3.3V,V3= - 8V,该三极管是()A. NPN型硅管B. NPN型锗管C. PNP型硅管D. PNP型锗管6.分压式共射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

若更换晶体管使β由50变为100,则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 约为原来的一半B. 基本不变C. 约为原来的2倍D. 约为原来的4倍8. 晶体管中电流分配关系为()A. I B=I C+I EB. I C=I B+I EC. I E=I C+I BD. I B≥I C+I E9.某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

设V CC=12V,I CEO≈0,则在静态时该三极管处于()。

A. 放大区B. 饱和区C. 截止区D. 区域不定10.运算放大器理想化条件为()。

A. A vo=∞r i=∞r o=∞K CMR= 0B. A vo=0 r i=∞r o=0 K CMR=∞C. A vo=∞r i=∞r o= 0 K CMR=∞D. A vo=∞r i=0 r o=∞K CMR=011.要想稳定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并同时提高其输入电阻,则需引的负反馈应为()。

A. 电流串联B. 电压串联C. 电流并联D. 电压并联12.射极输出器不具备以下哪一个特点()A. 输入电阻高B. 输出电阻低C. 电压放大倍数大于1D.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13.若要求仅在输入电压过零时,输出电压发生跳变,除此之外输出电压保持不变,则应当选用()。

(广西)中考语文总复习 题二 古诗文阅读 第十八讲 古诗词赏析

(广西)中考语文总复习 题二 古诗文阅读 第十八讲 古诗词赏析

2.从题材上把握 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我们应该把握住不同题材的诗词相对较为固 定的内容和情感。 (1)送别诗:或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或劝慰和祝愿,表现旷达刚 健、乐观向上的志趣。 (2)咏物诗: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托物言志,借所咏 之物或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心愿,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咏史诗:往往将史实和现实结合在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4)写景诗:以山水田园诗居多,这类诗主要以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 的隐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或表达作者自己决不 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5)行旅诗:主要以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6)战争诗:以边塞诗居多,主要写边塞的苦寒和寂寞的生活,或表达渴望国家安 宁和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或表达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第2题考查对诗歌的语言特色的把握,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 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 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学生作 答这道题,要求并不高,只需要说出其中一种语言特色,并能用诗句做简单的 分析即可。
二、第1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的情感,首先了解这两个典故的大概内容及其蕴 含的情感,再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结合写作背景,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 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 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推敲字词 1.考查题型 (1)某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2)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3)某字能否改为另一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2.字词类型 (1)动词 在欣赏诗词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所具有的特殊韵味。如“几处早莺争暖 树”中的“争”字很有表现力,传神地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生机勃勃,鸟类 争相占领向阳树木的情态。 (2)表示修饰的形容词 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乱”字写出了春天来临,百 花争艳、姹紫嫣红的景象;“浅”字写出了早春的勃勃生机。“枯藤老树昏鸦 ”中的“枯”“老”“昏”等词语,渲染了深秋悲凉的气氛,蕴含着诗人悲苦 的秋思。

2022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语法专题突破专题四形容词和副词课件北师大版-2022高考英语一轮

2022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语法专题突破专题四形容词和副词课件北师大版-2022高考英语一轮

◆不规则变化 原级 good,well bad,ill many,much little far old
比较级 better worse more less farther/further older/elder
最高级 best worst most least farthest/furthest oldest/eldest
构成
例词 原级 比较级
以一个辅音字母结尾,且前面 fat fatter
只有一个元音字母的词,双写 thin thinner
辅音字母后再加-er和-est hot hotter
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词,先 easy easier
把y变为i再加-er和-est
happy happier
early earlier
副词
always,often,frequently,sel dom,never
how,where,when,why how,when,where,why,whet her,however,meanwhile when,where,why
考点四 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构成
1.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规则
少数以-er,-ow结尾的双音节 clever cleverer
词,加-er和-est
narrow narrower
最高级 fattest thinnest hottest easiest happiest earliest cleverest narrowest
构成
例词 原级
比较级
其他双音节和多音节 careful more careful
4.(2020·全国Ⅲ卷)One day the emperor wanted to get his portrait(画像) done so he called all great artists to come and present their ____f_in_e_s_t_______(fine) work,so that he could choose the best. 5.(2020·全国Ⅲ卷)As the small boat moved,_____g_e_n_tl_y______ (gentle) along the river he was left speechless by the mountains being silently reflected in the water. 6.(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___w_e_a_l_th_y_______(wealth) people travelled and collected plants,historical objects and works of art.

六年级下册数学 总复习测试卷(二) (北师大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 总复习测试卷(二) (北师大版含答案)

总复习测试卷(二)一、想一想,填一填。

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3:4:5,三个内角度数分别是()、()和()。

2.梯形上底是8厘米,下底是12厘米,面积是45平方厘米,高是()厘米。

3.从长9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4.长方形的宽是长的,宽增加12分米后变成正方形,原长方形的周长是()。

5.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恰好拼成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0平方厘米,如果把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那么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6.一个圆柱形的污水处理池,池口周长62.8米,深4米,这个污水池占地()平方米,若给它的底面和四周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

7.如图,以三角形ABC的直角边AB为轴旋转一周,将出现一个(),它的体积是()。

以长方形ABCD的边AB为轴旋转一周,将出现一个(),它的体积是()。

8.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面积之和是209平方厘米,如果它的长、宽、高都是质数,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二、判断是非。

(对的画“√”,错的画“×”)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把两个相同的半圆拼成一个圆,两个半圆的周长之和等于这个圆的周长。

()3.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4.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5.一个长方体与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长方体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三、精挑细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是50°,按角分类这是一个()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D.不能确定2.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较大。

A.正方形B.圆C.长方形D.一样大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底是10厘米,高是6厘米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底也是10厘米,则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厘米。

A. 6B.12C.2D.104. 最有可能是()的展开示意图。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二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二

走出城,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宽阔了,也听到好多地方的流水 声了,看不到洗衣人,却听到洗衣人的杵击声,而那一片山,那红崖, 那岩石的纹理,层层叠叠,甚至是方方正正的,仿佛是由人工所垒成, 没有云,也没有雾,崖面上为太阳照出一种奇奇怪怪的颜色,真像一 架金碧辉煌的屏风,还有瀑布,看起来像一丝丝银线一样在半山里飞 溅。我看着眼前这些景物,虽然手里还握着一只温嫩的小胖手,我却 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而她呢,她也并不扰乱我,我想,她不会关 心到眼前这些景物的,她心里大概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等着吧,等橘子熟了,等一个晴天的日子,我就领你来看看了。” 这地方阴雨的日子真是太多了,偶然有一次晴天,就令人觉得非常稀罕, 简直觉得这一日不能随便放过。小孩子对于这一点也应该是敏感的,于 是她就这样问我了。去吗,那当然是要去,并不是为了那一言的然诺, 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
我们走到了大街上。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来,活跃了起来。石 头道上的水洼子被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女人头上的金属饰物随 着她们的脚步一明一灭;挑煤炭的出了满头大汗,脱了帽子,就冒出一 大片蒸气,而汗水被阳光照得一闪一闪的。天空自然是蓝的了,一个小 孩子仰脸看天,也许是看一只鸽子,两行小牙齿放着白光,真是好看。 小岫自然是更高兴的,别人的高兴就会使她高兴,别人的笑声就会引起 她的笑声。可是她可并没有像我一样关心到这些街头的景象。她丝毫没 有驻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着我向前走,她心里一定是 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猖神庙的小,也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 B.猖兵画花脸后显得有地位,而“我”天生的脸面反而不算什么,这个
对比表达了“我”对猖兵的羡慕之意。 C.“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这个比喻写猖兵的“奇迹”不再,也写
4.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 要分析。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二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二
过多首诗赠他。“安史之乱”后,李白是“世人皆欲杀”的“罪人”,唯 有你说“吾意独怜才”。你常常梦见他:“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 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你一直担忧他在流放途中遇险:“江 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你总是有许多感慨:“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 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我两去宣州, 沿着李白的遗踪,遍访皖南一带,再回味他的诗,到底明白了些这个人的 痛苦辗转,也更懂得了你的赤子情怀——我喜欢你赞美你,并非需要你热 烈回应,隔山唱和。唯有仁爱之人,才能做到这样的无私无求。你几乎一
有一年,去成都,大年初一,赶去浣花溪公园,只为看看你的草堂。 那公园真幽静,大到不及边,雾气缭绕,寒气逼人,冷得人将脖子缩 了又缩。到处溪水潺潺,处处大树繁荫。随便一棵树,怕都有上百岁 了。那年正是你1300周年诞辰。活了58年,写下1500余首诗的你,永 不被时间打败,你的人格以及精神与时代并行。
题后点拨
分析句段作用要注意以下两点: (1)把握句段的三个特点 ①内容特点:看它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甚至表现了怎 样的主旨。 ②位置特点:看它是在文章的开头、中间还是结尾,与上文或下文 有着怎样的关联;如是句子,则要看它在段落中的位置。 ③表达特点:看它在表达上有无特点,如使用了排比、对偶手法等。
题后点拨
梳理行文思路是阅读的基础工作,包含两点: (1)方法:①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 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 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脉络。② 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 的思路脉络。③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 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④依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 (2)规范:①规范表述应包括线索、层次、层意、思路特点。②规范 要求:线索准确,层意概括准确,层次要清晰,表述要有衔接词,不 能遗漏要点。③规范用语:先写……,再写……,后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要买2碗粥,4 张肉饼。
油条1元
(1)说一说,你能提பைடு நூலகம்哪些问题?
(2)肉饼 的价格是油条的几倍? 画一画,说一说。 (3)想一想,2X3解决的是什么 问题?
7.付钱游戏
我们认识了 哪些人民币?
怎样拿出12 元8角?
还可以…
第二课时
图形与几何
教学目标 、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
要付多少元?
笑笑的钱够买3个 吗? 你还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解决的数 学问题?
我4天看 完,平均 每天看多 少页?
共24页
我每天看8页, 几天就能看完?
24 ÷ 4 24 ÷ 8
=
6
3

页) 天)
=

100元可以给 贫困母亲选一 个“贴心包”
咱们一起 我只有 送一个吧, 25元… 我攒了 56元
100-56-25=19(元) 56+25=81(元)100-81=19(元)
一共有多少个书包?
有20个
比黄书 包少3个
20-3=17(个) 20+17 37(个) 答:一共有37个书 包。
我今年63岁
我的年龄是奇思的5倍
我今年7岁
爷爷
爸爸
奇 思
(1)爸爸今年多少岁? (2)爷爷比爸爸大多少岁? (3)爷爷的年龄是奇思的几倍?
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 些情景下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 简单的估计。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 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 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
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找 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 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哪些大 约是1米?
2.下面物体 的长各是多少厘米?
÷8 X6
X9
-20 X5
4
+28 X8 ÷4 X7
3
÷6
运动会
参加3项比赛的同 游泳 跳高 跑步 学一共有多少人? 28人
13人 57人

9元 9元
(1)淘气的钱正好 能买4个 你知道 6元 淘气有多少钱吗
(2)如果这些钱买
可以买多少本?
第四课时
每个7元
每个6元
每个8元
买5个
总复习
第一课时
数与代数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100以内 加减法计算的认知结构,并能合理、灵活地进行 100以内连加连减法的计算。 2、提高学生归纳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 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 思维。 4、培养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40-22=18(人) 答:女生有18人。 18÷6=3(人) 答:每个小组有3人。
4.你能背出所有的乘法口诀 吗??试试看。
你觉得哪句口诀 不好记?如果某 句乘法口诀忘了 怎么办?
5.举例 说一说 “3倍” 的意思

3倍
6.买早餐
价格表
粥 2元 茶鸡蛋 1元 肉饼 4元
2厘米
4厘米
5厘米
说一说,测量 时应注意什么?
3.说一说,在生活中 可以用什么方法对长度 进行估计?
我拇指的指甲 盖长度大约是1 厘米。
我把要估计的物品的 长度与1厘米或1米比 一比。
第三课时 练习
1.你能在4分钟内完成吗?看谁能全部做对
7X8= 2X9= 16÷2= 48÷8= 72÷8= 81÷9= 32÷4= 9X6= 8X8= 7X9= 49÷7= 64÷8= 42÷7= 5X4= 63÷7= 3X7=
2.我说你找。
7X8表示什 么意思?
8个7
7个8
填一填,并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 思

≈ ≈

4.按要求画图,再写出算式和得数 (1)每份有5个▲,有2份。 (2)先画18个▀ ,再把这些▀平 均分成3份。
(3)先画20个◎,再 每4个1份圈一圈。 (4)先画3个▲,再 画◎,◎的个数是 ▲的2 倍。
(1)一张课桌高约75------。 (2)李老师身高约172-----。 (3)一张床长约2------。 (4)一张奖状长约50-----。
估一估,大约有多高
教室高 课桌高
在教室里实 际估一估
约( )厘米
约( )厘米 约( )厘米
窗户高
折一折,画一画, 剪一剪
说一说
有26位乘客,4 辆车能坐得下吗? 妈妈有50元,想 买6袋洗衣粉, 她带的钱够吗?
最多坐 6位乘客
每袋9元

)元(
)角

)元
应付多少钱?
6元
3元
1元
12元
38元
9元
应付( ) ( )
应付
应付( )
应付( )
第五课时
1.填一填
螺丝刀长( )厘米, 火柴长( )厘米
2.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

独立思考
先计算下面各题,再选一道题编 一个故事。

32+15+28 65-36-12 36-8+19
2.说一说,画一画。 8X7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35÷5呢?
3.说说二(1)班的事
全班有40人,男生有22人, 女生有多少人?把女生平 均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 组有多少人?
全班男生折了38只千 纸鹤,女生比男生多折 了13只,一共折了多 少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