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位难产试产至宫口开全改行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两种胎儿娩出方式对新生儿预后观察论文

合集下载

胎儿头位剖宫产术中出头困难的因素及对策

胎儿头位剖宫产术中出头困难的因素及对策

胎儿头位剖宫产术中出头困难的因素及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头位剖宫手术中出头困难的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892例头位剖宫病例中26例取头困难的相关因素。

结果:取头困难发生率2.91%.其中腹壁横切口19例、纵切口7例。

胎头高浮、胎头深嵌、巨大儿、术者助手配合不协调、麻醉肌松效果差与取头困难正相关。

结论:剖宫手术中取头困难与多因素有关,尤其与腹壁切口、抬头位置的高低、胎儿体重、麻醉效果是否满意。

为规避手术过程中医源性损伤、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现总结我院5年来头位剖宫手术中娩头困难的病例,以探讨其取头困难发生的成因。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施行头位剖宫产手术892例、年龄20—38岁、平均27.2岁,发生取头困难26例、发生率2.91%。

腹壁横切口19例、纵切口7例。

新生儿体重3180—4520g。

平均3560、大于4000g者16例。

1.2方法:麻醉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

腹壁切口为中线纵切口或骼前上棘连线下横形切口,子宫为下段横切口。

1.3标准:①胎头2次以上从手术中滑脱为取头困难。

②麻醉效果:患者疼痛、肌肉不松弛,影响手术野的暴露为麻醉不满意、反之为麻醉满意2结果892例头位剖宫产中,腹壁纵切口588例,取头困难7例,发生率1.19%。

腹壁横切口304例,取头困难19例,发生率6.25%。

二者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3讨论胎儿出头困难原因本资料显示多因素共存是导致娩头困难的主要原因。

在单因素中腹壁横切口较纵切口更易发生。

胎头高浮占50%、胎头深嵌骨盆占7.69%这可能与择期手术率增加有关。

麻醉效果不满意、腹壁切口或子宫切口选择不恰当、术者与助手配合不协调有正相关。

(1)胎头高浮(2)胎头深嵌(3)麻醉效果不好(4)腹壁切口和(或)子宫切口相对过小(5)子宫切口过高或过低4娩头困难的应急处理4.1徒手娩头失败后的处理对策术中徒手取胎头2次未成功,视为娩头困难,应迅速判断导致失败的原因和梗阻平面,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相应处理。

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技巧

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技巧

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技巧【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1-0644-01目前新式剖宫产术在国内已广泛开展,但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屡有发生,如处理不当,可造成新生儿损伤、窒息及母体并发症如子宫切口撕裂致大出血等。

迅速安全的取出胎儿、抢救母儿生命是剖宫产特别是紧急剖宫产的目的,其中能否迅速而顺利的娩出胎头,是剖宫产手术技巧的关键。

1. 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1)胎头高浮:因为相对腹壁切口而言,子宫切口位置较低,子宫切口上缘对胎头本来就有直接的“阻挡”,特别是当胎头高浮时,这种“阻挡”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更容易发生娩头困难。

2)胎头深嵌:胎头深嵌者多已经过充分试产,胎头下降至坐骨棘水平下并深嵌于骨盆内,已形成产瘤,胎头与骨盆间空隙小,向上提捞胎头困难,或经阴道向上推胎头后胎头俯曲不良,术中很难托出胎头或以较大径线娩出,且子宫下段菲薄,极易发生子宫切口撕裂及术中出血。

3)腹壁切口和(或)子宫切口相对过小为求术后切口美观而使腹部切口过小,或子宫切口过小,使胎头不易娩出,且增加了切口向两侧撕裂的可能性;子宫下段形成不良,下段较窄,所作子宫切口必然小,增加了胎头娩出的困难,尤其多见于择期剖宫产;手术中取常规大小的切口,但巨大儿胎头过大时切口相对较小;既往腹部手术或剖宫产术致瘢痕组织弹性差或解剖层次混乱,也可使常规大小的切口相对过小。

肥胖的产妇腹壁切口上下方之筋膜、脂肪及两侧腹直肌均占据较大空间,使切口相对过小,也限制了子宫切口的暴露,因而发生娩头困难。

4)其他原因:子宫切口位置过高或过低;胎头位置不正如胎头过度仰伸,增加了娩出的径线,特别是胎儿颈部失去了屈曲的条件以及助手与术者配合欠佳等,均增加了手术中胎头娩出的难度。

术者经验不足,娩头技巧掌握不当,术前对娩头困难性或困难程度估计不足,以致在娩头困难时措手不及,更增加了娩头的时间,甚至造成产伤的发生。

3 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处理:1)术前评估及准备,考虑胎儿宫内状况、胎儿大小、胎方位、胎先露高低及孕妇情况如腹壁厚薄、子宫下段形成情况、临产与否等,可对术中可能遇到的不利情况及徒手娩头是否困难做出估计。

剖宫产术中出头困难的常见原因及处理

剖宫产术中出头困难的常见原因及处理

21 麻 醉效 果不好 .
剖宫产术也一样 ,麻醉效果 的好与差关系到手术是否能成功 。 目前 国内剖宫产手术 常用 的麻 醉方 法是硬膜 外与蛛 网膜下 腔
高, 活动少 , 巨大儿明显增 加。当胎 儿巨大 , 并且胎 头嵌入 骨盆
过深 出头困难 的情况下 , 易发生子 宫切 口撕 裂、 出血等剖 宫 大
长对新生儿造成的影 响。
1 原 因
胎头未 固定 、 高浮 , 腹壁脂肪厚 , 估计胎儿 大 , 选择腹壁 纵切 应 口。 已采取了腹壁横切 口应延长切 口, 如 剪开部分前鞘 , 充分拉
开肌 肉, 必要时果断切断腹直肌 , 用拉钩上提腹壁上切 口 , 充分 暴露术野 , 利于胎头娩出 。对胎儿宫 内窘迫 、 脐带脱垂 患者 , 为
钳必须准确置 于胎头两侧 , 扣合好 。若扣合不好或牵拉 时钳 叶
2 子宫下段切 口部位的选择 . 2
低 、 宫下段形成情 况选 择适宜 的子 宫切 口位 置 , 利于胎儿 子 有 的顺 利娩 出和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如子宫下段形成 良好 , 一般 取子宫下段横 切 口, 头位 时横切 口高度应 以胎头枕骨结节或耳 廓水平为宜 , 或于子宫下段返折腹膜下 2c m处切 开子宫 肌层 , 取头仍困难时应沿子宫切 口两侧向上弧形剪开利于娩 出胎头 ; 若下段形成不 良, 临产行选择性 剖宫 产或 子宫 下段 发育不 良 未
滑脱 , 可使胎头娩 出时间延长 , 还会刺激胎儿 , 使其 吸人大量羊 水或粪便致新生儿吸人性肺炎 , 严重时缺氧窒息。 另外 , 取胎顺 利与否与术者 的手 术技巧密切相 关 , 者必须熟 练 、 术 准确地掌 握上产钳的时机 、 方法和用力方 向, 切忌用力粗暴尿管 , 输 导致新 生儿产 伤 等。

头位难产的处理

头位难产的处理

头位难产的处理1 足月活婴无法通过的绝对性狭窄骨盆或明显畸形、歪斜骨盆。

2 头盆明显不称,头盆评分≤5分。

3 胎儿特殊的畸形,如联体双胎、双头畸形。

4 严重胎头位置异常如高直后位、枕横位中的前不均倾势、额位及颏后位,这些胎位往往在宫颈口扩张3~5cm后,经阴道检查证实。

5 临产后产程停止进展,复查有明显头盆不称者。

6 宫颈始终未能开全者,宫颈坚韧或严重水肿经处理无效者。

7 子宫收缩乏力,经积极治疗后仍无进展者。

(二)试产除符合以上剖宫产条件者外,头先露的初产妇均应经过试产。

尤其是骨盆入口面的头盆不称更应给予充分试产的机会。

对中骨盆—出口面的头盆不称试产要特别慎重。

因此剖宫产指征要比入口平面掌握得松一些。

1 一般处理在试产过程中必须始终维持较好的产力,注意以下各点:(1)舒适的待产环境及有利的待产及分娩体势:待产室布置得轻松、恬静,产妇可以随意交谈、走动、坐卧或休息。

(2)注意水分与营养的补给:必要时给以5%~10%葡萄糖溶液500~1000ml静滴。

(3)保持盆腔脏器空虚以免妨碍胎头下降:入院待产时即作一次温热肥皂水灌肠,产程中随时注意排空膀胱。

2 按产程异常表现处理(1)潜伏期延长1)用度冷丁100mg肌注或安定10mg静脉注射对纠正不协调宫缩有良好效果。

2)应用镇静剂后宫缩无明显改善者,应考虑加用催产素。

3)应用催产素2~4小时后仍未进入活跃期者,应进一步估计有无头盆不称。

4)对宫颈口已扩张至3cm以上者应检查胎头方位。

5)注射度冷丁或安定使不协调宫缩暂时消失后又复出现时,更不能轻易诊断为假临产。

6)应注意宫颈难产引起的潜伏期延长。

宫颈难产时可先做阴道检查,徒手扩张宫颈以分离粘连;注射1%利多卡因于宫颈以解除痉挛;不能奏效者则需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2)宫颈扩张延缓或阻滞,应及时寻找原因1)首先应做阴道检查了解骨盆内部情况并估计胎儿大小,如无明显头盆不称即可予以人工破膜。

2)严重胎头位置异常,如高直后位、枕横位中的前倾势不均、额位及颏后位的诊断确立后,即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研究进展

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研究进展
情况 , 而需要 采取 的切 开方式 , 此种情况 , 虽非 多见 , 旦发生 。 一
腰麻硬 膜外联 合 阻滞 , 合 了腰麻 ( A) 综 s 与硬膜 外 麻( A) E 的优
点, 既具有 S A起效 时间快 , 可靠 性强 , 阻滞完善 的优点 , 也具有
E A可控性 强。它应用于剖宫产麻醉 日趋增多[ 很 少出现麻醉效 2 1 ,
果 不 佳 的情 况 。
又须当机立断不可。 J型切 口, 多为未经试产后病例 , 在较狭窄的
子宫下段做 了 比较短的 , 且弧形不大 的横切 口, 出胎头 时才发 娩
1. .2术者经验不足, 1 术者、 助手配合不协调 剖宫产术并不复杂 , 但要
现困难 , 向两侧延长又不可能 , 只好 从切 口一端 向上切 至宫体利
口, 如不 充分 , 需用剪 开弧形剪开致切 口困难的 处理
1 医源性 因素 . 1
1. .1麻醉效果不佳 麻醉是剖宫产术 的一个重 要环节 ,当麻 醉效 1 果不佳 、 肉松弛 差时须调整麻 醉 , 肌 必要时延长 腹部切 口, 切 使 口足够大 , 如麻醉平面效果不好而又不能重行麻醉穿刺 时 , 腹部 切 口应选用纵切 口且需充分 。近年来 , 一种新型 的麻醉方法 , 即
难 , 影响切 口愈合 , 也 因此 , 术前需 要认 真细致地检查 , 尽量 避免 此种情况发生 。
将使胎头娩出困难 。另外 , 皮下脂肪较厚者 , 也易阻碍胎头娩 出。 故术 中娩 出胎头时 ,术者左手可往上牵拉皮肤切 口以充分扩张
皮肤切 口周径 以利胎头娩出 ,腹壁切 口相 当于胎头 的枕额径 较 为合适 。
1 . 子宫 切 口 .2 2
腹膜外剖宫术 。近年多采用的是新式 剖宫产 , 式剖宫产从切皮 新

有关头位难产的简答题

有关头位难产的简答题

有关头位难产的简答题
摘要:
一、头位难产的定义和原因
二、头位难产的诊断和预防
三、头位难产的处理和分娩方式选择
四、头位难产的产后护理和注意事项
正文:
头位难产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由于某些原因无法顺利通过产道,导致分娩困难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分娩过程中,但也可能在孕期或产后期出现。

头位难产可能是由于胎位不正、胎儿过大、产道狭窄、子宫收缩不足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诊断头位难产通常需要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时的临床观察。

产前检查包括B超、羊水量测定等,分娩时则需要医生根据临床表现来判断。

一旦诊断出头位难产,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防止母婴出现危险。

头位难产的处理方式包括:1.调整胎位,使胎头向下,有利于分娩;2.进行人工破膜,以加速分娩过程;3.进行剖宫产,以避免分娩过程中的危险。

在选择分娩方式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母婴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

头位难产分娩后的护理也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持产道清洁,预防感染;其次要密切观察母婴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要合理安排饮食和休息,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头位难产虽然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但只要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就能有效避免母婴出现危险。

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临床分析近几年来,由于受到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剖宫产术越来越流行并逐渐成为产科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对一些顺产受到困难的孕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剖宫产术中有时也会出现胎儿娩出困难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将会给母婴带来很多的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新生儿和孕妇的生命。

所以剖宫产术中也是存在很多未知的风险,其中,胎头娩出困难是最常见的,也是手术是否能顺利进行的关键。

剖宫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孕妇能够顺利地产下婴儿,并且保证孩子和孕妇的安全。

以下我们就对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问题进行一下说明和分析。

1、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分析。

从胎儿方面来说,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胎头高浮和胎头深固所导致的。

胎头高浮是因为胎儿的头高,没有入盆,这往往就会造成孕妇的难产;胎头深固就是胎儿的头过低,头在骨盆很深的地方,这时候用手伸进去取胎头是很困难很危险的,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试产所造成的,这也会造成孕妇难产。

还有的情况是因为胎儿在孕妇体内生长的过大,导致胎儿的头很大,这个时候也会造成胎头取出困难,而且还很容易造成子宫切口的撕裂。

就孕妇子宫方面的因素来说,选择择期剖宫产的孕妇通常可能会存在子宫下段形成不良的情况,这很可能就会增加胎头娩出的阻力,导致胎头娩出困难。

第二次进行剖宫产的孕妇,由于切口的瘢痕上弹性比较差,导致胎头的娩出也很困难,这也会影响到胎儿的娩出。

从医疗资源因素来看,大多数进行剖宫产的孕妇通常是采用腹部横切口,虽然具有较多的优点,但是也有一定的缺点。

比如在麻醉方面,剖宫产对麻醉效果的要求水平是非常高的,如果在手术过程中出现麻醉失效等情况,就会导致孕妇的腹直肌紧张,孕妇也无法再继续进行正常的生产,这时候胎头娩出也就很困难了。

还有就是如果剖宫产术中进行手术者与助手之间的配合不协调,或医生的经验不足,这些都会造成胎头娩出困难。

子宫切口位置不当。

如果子宫切口找的位置不理想,切得过高或是过低,都不利于胎头的顺利娩出。

难产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

难产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

难产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难产是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困难或并发症,导致胎儿难以顺利娩出的情况。

临床特征包括宫口开口不畅、胎儿头位异常、宫缩障碍、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等。

处理方法包括自然分娩的帮助、手术分娩及并发症处理等。

1.宫口开口不畅:宫口开大和扩大是胎儿顺利娩出的前提条件之一、如果宫口开口进展缓慢或停滞,则可能导致难产。

导致宫口开口不畅的原因有宫颈软化过程不完全、子宫收缩不足、胎儿头位异常等。

2.胎儿头位异常:胎儿头位异常是指胎儿头部不正常朝向产道或头部畸形。

常见的胎儿头位异常有头高位、颏后位等。

这些异常会增加分娩的难度,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3.宫缩障碍:宫缩障碍是指子宫收缩不足或无力,无法产生足够的压力推动胎儿顺利娩出。

常见的宫缩障碍原因有产程过长、产程过短、宫缩过弱等。

宫缩障碍会导致分娩进程缓慢或停滞,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4.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指胎盘在胎儿脱离产道之前或上臂出现脱离的情况。

胎盘早剥会导致胎儿缺氧甚至死亡,需要采取紧急处理方法。

5.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在宫内遭受各种不良影响,导致胎儿体征异常或发育迟缓。

胎儿宫内窘迫可能增加分娩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处理难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生活方式调整:鼓励孕妇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体位,避免过度负重,饮食合理,保持情绪稳定。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减轻分娩时的疼痛和不适,促进宫口的开大和扩大。

2.分娩辅助技术:包括采用人工破膜、产钳助产、吸引式助产、阴道分娩助产器等,可以帮助顺利娩出胎儿。

3.药物干预:一些药物如催产素、缩宫素等可以帮助刺激宫缩,促进分娩。

4.剖宫产:对于严重难产、胎儿窘迫、宫缩功能不全等病例,可能需要采取剖宫产手术。

处理并发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胎儿窘迫的处理主要包括促进氧气供应、监测胎心音、提前终止分娩等,以保护胎儿的健康。

2.胎盘早剥的处理主要包括快速分娩、输血、抗休克等,以减少胎儿缺氧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位难产试产至宫口开全改行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两种胎
儿娩出方式对新生儿预后的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头位难产试产至宫口开全改行剖宫产术,术中取胎头困难,采用两种方式娩出胎儿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方法对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发生的头位难产试产病例,胎心监护无明显异常,羊水无明显粪染,均宫口开全,胎头在s+2左右,下降阻滞,胎头干涩者改行剖宫产术,术中取胎头困难50例,分为a、b 两组各25例,a组:助手阴道上顶胎头术者娩出胎儿25例,b组以胎足牵引娩出胎儿25例,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及产伤的发病率及预后的情况。

结果b组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及产伤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a组,且新生儿预后明显好于a组。

结论当头位难产试产至宫口开全,胎头在s+2左右,下降阻滞,胎头干涩者改行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时以胎足牵引娩出胎儿,可明显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实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头位难产试产至宫口开全;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两种胎儿娩出方式;新生儿预后
头位难产是产科较为复杂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母儿的生命
安全,处理不当,会对母儿造成很大的危害。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高,剖宫产引起的母儿并发症(泌尿系感染、肺栓塞、伤口感染、损伤、药物反应、新生儿rds等)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对剖腹产率设置的警戒线是15%。

所以我国各大医院都在控制剖宫产率,鼓励孕妇经阴自然分娩。

随着经阴试产孕妇的增加,胎头位置异常引起的头位难产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处理不当时对母婴的危害大,故在难产中占很重要地位1]50例头位难产试产至宫口开全患者改行剖宫产术,术中取胎头困难,两种方法娩出胎儿对新生儿愈后的比较,发现术中以胎足牵引娩出胎儿方法,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及产伤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助手阴道上顶胎头术者娩出胎儿方法者,新生儿愈后也明显好于后者。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发生的头位难产试产病例,年龄21~42岁,胎心监护无明显异常,羊水无明显粪染,均宫口开全,胎头在s+2左右,下降阻滞,胎头干涩者改行剖宫产术,术中取胎头困难50例,分为a、b 两组各25例,a组:助手阴道上顶胎头术者娩出胎儿25例,b组以胎足牵引娩出胎儿25例。

1 2 方法头位难产试产至宫口开全,胎头在s+2左右,下降阻滞,胎头干涩者改行剖宫产术;尽全力缩短从决定剖宫产至将孕妇转运到手术室的时间间隔2]a组
助手阴道上顶胎头术者娩出胎儿25例,b组以胎足牵引娩出胎儿25例。

2 结果
50例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均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b组以胎足牵引娩出胎儿困难者,则在子宫横切口
上缘正中纵切呈倒“t”形切口,以利胎儿娩出。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优生优育观念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产妇及家属对医疗质量的期望值过高,对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往往很难接受,有的则不能理解和谅解,较易发生医疗纠纷。

这无疑对产科医生施加了不小的思想压力,因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加之产科有着不可预见性因素存在,使得产科医生在处理产程的过程中慎之又慎。

由于在妊娠分娩中90%以上是头位,而头位分娩时顺产与难产的界限多难以截然分开,致使产科医生容易对头位难产失去应有的警惕性,不能及时的对头位难产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一味的试产,待宫口开全,胎头下降阻滞,胎头s+2左右,且干涩者,再改行剖宫产术,则胎头往往深定于骨盆腔内,术中取胎头时会遇到很大困难,多需用辅助方法娩出胎儿。

对胎头深定者助手阴道推胎头有可能引起胎儿脑幕撕裂、颅骨骨折的危险,故遇胎头深定紧紧卡于骨盆内者,宜取子宫纵切口,或横切口加上缘纵切呈倒“t”形切口,以胎足牵引娩出胎儿3]
出胎儿及以胎足牵引娩出胎儿两种方法比较:发现术中取头困难时以胎足牵引娩出胎儿比助手协助头位娩出胎儿,可明显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且新生儿窒息时,经抢救后复苏快,愈后以胎足娩出者明显好于后者,笔者通过观察考虑后者新生儿窒息复苏慢的原因可能是助手上推胎头及术者娩出胎头时反射性刺激胎儿在宫内呼吸,羊水吸入有关。

综上所述,产科工作者若遇此类紧急情况行剖宫产时,以胎足牵引娩出胎儿可做为一种较好的应急措施。


有效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凌萝达,顾美礼.重庆出版社出版,
1990,10:240.
[2]李霞,扈爱清
2010,26(4):276278.
[3]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