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生命进化的长河章节复习 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 (4)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2章生命进化的长河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2章生命进化的长河教案 苏教版

B. 错误的,因为事实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C. 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D. 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设,至今既不能否定也不能证实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2、概述生物进化的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3、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分析,初步具有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了解我国出土的化石事例及其研究。

5、始祖鸟化石具有爬行类的哪些特点。

1.从生物进化的历程看,狗比鱼更高等。

你认为下列哪一做法不能..作为证据?( )A.比较狗和鱼的心脏结构B.将狗和鱼放在一起,看谁吃谁C.比较狗和鱼的脑,看哪个更复杂D.统计两者繁殖后代的成活率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A.体形小的生物早于体形大的生物B.水生生物早于陆生生物C.单细胞生物早于多细胞生物D.低等生物早于高等生物8.图5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B.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运动读教材回答问题读教材回答问题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1.下列哪一成分是原始大气中没有的( )A.氢 B.氨 C.水蒸气 D.氧2.1952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首先模拟原始地球闪电的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想一想想一想里,连续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 )做一做A.核酸 B.蛋白质 C.氨基酸 D.葡萄糖3.地球的年龄大约是( )A.12亿年 B.20亿年 C.46亿年 D.37亿年4.根据现有的资料,科学家推测生命出现的时间为( )A.地球形成以后的l亿年左右 B.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C.地球形成以后的26亿年左右 D.地球形成以后的36亿年左右5.唯一现存的人种是( )A.直立人 B.南方古猿 C.能人 D.智人6.科学家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在(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澳洲7.在下列人体基本特征中,哪项不是伴随着直立行走而出现的( )A.下肢较长,下肢骨粗壮 B.产生了复杂的面部表情C.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 D.手能握物8.最早人类祖先的哪些行为既是求生的手段,也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A.制造工具 B.使用工具 C.进行劳动 D.社会化生活9.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或遗物B.化石就是有一定顺序的地壳岩石C.化石就是生物的祖先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1、掌握了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的特点。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2章生命进化的长河提要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2章生命进化的长河提要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第22章生命进化的长河1、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氮、氨、氢和水蒸气(没有氧)。

2、(1)生命起源阶段: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雷电→有机小分子(原始大气中)→有机大分子(原始海洋中)→原始生命(原始海洋中)。

(2)原始大气是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高温、紫外线、闪电等是物质变化的能量来源,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场所。

3、米勒等人模拟原始地球大气成分,在一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氨基酸。

图中A内为模拟原始大气中发生闪电现象;B、C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

请回答:(1)米勒提出的问题: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2)米勒作出的假设: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3)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

(4)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

(5)米勒在实验中收集的证据:产生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6)米勒得出的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科学家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原始大气成分在一定能量的作用下,完全可以完成从无机物向简单有机物的转化。

4、生物进化(1)证据: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2)历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地;(3)学说: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

植物的进化:原始单细胞藻类→多细胞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动物的进化: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无脊椎动物→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4)进化的原因:人工选择: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地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人们栽种和饲养的各种植物和植物)自然选择学说: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不管是人工选择还是自然选择,都是先产生变异,后进行选择的。

5、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阶段:森林古猿是人和类人猿(猩猩、黑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的共同祖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22章 生命进化的长河:22-2生物进化的历程(1)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22章 生命进化的长河:22-2生物进化的历程(1)

22-2生物进化的历程(1)课程标准:1.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2.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教材分析:动、植物进化的历程是本小节学习的重点。

通过了解动物、植物进化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教学中根据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动物学、植物学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抓往能反映生物进化的线索,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生物进化是生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化石,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化石。

(2)通过分析始祖鸟化石的特点,理解化石能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的证据。

2.能力目标: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2.教学难点: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教学设计思想:生物进化的历程及其漫长而复杂,因此,在进行本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不要增加知识的深度。

对生物进化证据的学习,要先从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化石的研究开始进行。

教材中安排的始祖鸟化石的比较,可以引导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方面的科学研究价值,理解通过对化石的解读可以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找到证据。

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多探究、多思考。

教师准备:1.准备始祖鸟化石图片。

2.CAI课件学生准备:查找有关生物进化的化石标本、图片或文字资料一导入新课:原始生命的诞生,既是化学进化的结束,又是生物进化的开始。

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进化演变形成的。

但是我们如何获得这个结论的?这需要一定的依据或证明来证明。

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各种生物是通过进化形成的呢?假如我们能进入时光隧道,也许可以亲自浏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神奇历程。

但是现在,我们只能从现实中寻找证据。

二.新授:1.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化石学生:讨论(1):化石是指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苏科版生物八下生命的起源word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下生命的起源word教案

第22章生命进化的长河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备课人:时刻:2011/09班级:姓名:[学习目标]一、描述生命起源的进程二、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3、通过对生命起源的学习,培育学生的想象、推理和分析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一、描述生命起源的进程二、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难点:一、理解生命的起源进程一、[功效展示]小组展示:1.最先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第一个生物是如何形成的?(即有关生命起源的传说)2.这些传说中最令你信服的是那一个?3.地球大约是———————年前形成的。

二、自主学习(分析想象中的原始地球,阅读讲义P23-24,结合图22-1)1.原始大气由、、和组成,原始大气与此刻地球上的大气成份最主要的区别是————————--------------------。

2.原始生命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3.原始海洋在生命的起源中起了什么作用?总结(原始生命的形成进程)无机物复杂有机物三、互动探讨(原始生命起源的推测)P24,结合图22-21.米勒实验中电极放电模拟了2.米勒实验中加热的酒精灯模拟了3.米勒的实验能够证明生命起源经历了如何的进程?(A级)4.此刻的地球上还会有原始生命产生吗?拓展:议一议:生命起源的进程都取得论证了吗?你还明白哪些关于生命起源进程的证据?四、同步导测1.原始大气层里不含()A.氧气 B.氢气 C.甲烷 D.硫化氢2.关于生命起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B.生命起于原始的海洋C.原始大气的主要成份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无氧气D.原始生命在较短的时刻内形成年9月,我国科学家第一活着界上成功地实现了人工合成具有天然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功效,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成原始生命4.关于科学推测,正确的叙述是()A.科学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 B.科学推测需要周密的逻辑C.科学推测需要丰硕的联想和想象 D.以上三项都需要5.右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按照下图所示,填写出该装置中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八年级生物下册《22-2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22-2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案 苏科版
学生:黑猩猩与人关系进,向日葵和螺旋菌与人的关系比较远。
教师:在上述研究中,科学家都使用了同一种方法,就是非常重要的比较法。还有很多研究中都使用了比较的方法,有时还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比如这门比较解剖学。(展示同源器官的比较解剖图)你能看出它们的关系吗?
学生:他们的骨头顺序其实都是相同的。
教师:对。这些证据都说明了生物是存在进化现象的。那么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又上什么样的呢?很多同学已经具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我们下回分解。
2分析始祖鸟化石
二、形态解剖学证据
三、胚胎学证据
教学后记
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将抽象变为具体。要注重资料收集工作。
学生:始祖鸟没有翅膀,身上的羽毛也很细,嘴(喙)比始祖鸟尖……
教师:这些说明了什么?
学生:鸟类是从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教师:化石为我们提供了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还有其他一些学科也为证明生物的进化做出了贡献。比如分子生物学通过比较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也做出了同样的推断。(展示图片)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它在生物的呼吸作用中负担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它不会也不能一下子发生巨大的变化。请阅读黑板上提供的数据表,你能判断出在进化的历程中,谁和人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吗?
2.难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多媒体
教学步骤及过程
导入:上节课介绍了生命的起源,在大家心中最早出现的生物应该长什么样子呢?
学生:很小,球形的,只有一个细胞……
教师:大家的推断很有道理。现在发现的最早的生物化石为大家的推断提供了证据。但是看看我们今天的生物界,千姿百态,纷繁复杂。这么美丽的生物又是如何来到地球的呢?
江苏省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八年级生物下册《22-2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案苏科版

生物:22.2(生物进化的历程)学案(苏科版八下)

生物:22.2(生物进化的历程)学案(苏科版八下)

生物:22.2(生物进化的历程)学案(苏科版八下)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概述生物进化的要紧历程;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历程比较感兴趣,但对生物进化的顺序和判断依据却不甚清晰。

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动身,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学法指导杜朗口教学模式教学过一、程自主学习:〔一〕资料分析1.《资料分析1》回答:什么是化石?怎么样形成的?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的化石出现的顺序。

2.《料分析2》回答:始祖鸟的化石说明他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哪些特点与鸟相同?哪些特点与爬行动物相同?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3.《资料分析3》回答:科学家通过对细胞色素C的比较发明了什么?4.讨论中的三个问题〔1〕〔2〕〔3〕5回答:在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什么?什么是比较的方法?〔二〕分析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1.《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回答:动物、植物进化要紧历程分别是怎么样的?2.第一段回答: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什么?【二】课堂检测1.对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是〔〕A、比较B、想像C、猜测D、幻想2.以下关于比较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是指依照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B、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能够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C、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能够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D、比较能够确定任何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科学家发明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有差异: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大一些,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那么更大。

这说明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马B、果蝇C、向日葵D、黑猩猩4.依照始祖鸟身体结构跟爬行类、鸟类动物都有相同之处,经逻辑推理可得出如下结论〔〕A、爬行类进化成鸟类B、鸟类进化成爬行类学过程C、爬行类与鸟类有亲缘关系D、生命起源于无机物5.青岛巿某座小山上有许多含有贝类化石的珊瑚礁岩,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为〔〕A、这些珊瑚是现在已灭绝的陆生种珊瑚B、这些珊瑚是被海浪冲上来的C、这些珊瑚离水登陆生活D、小山是由海底上升所形成的6、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要紧的证据是A、现在生存的生物B、动物的胚胎C、细胞色素CD、化石7、以下植物中,最简单的是A、藻类植物 B.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 D.被子植物8识图作答:下图示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22.2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

22.2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

第 22 章生命进化的长河第 2 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课目的: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依照——化石。

2、概括生物进化的主要里程,形成生物进化的看法。

教课重难点:1、要点:生物进化的凭证和历程。

2、难点:生物进化的凭证和历程。

教课过程:【提出问题,引出新课】各样生物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渐渐进化演变形成的。

这一看法已被大部分人所接受。

可是我们要问:(1)人类是如何获取这个结论的?研究方法是什么;(2)接受这一看法,需要必定的依照或凭证。

有什么凭证能够证明各样生物是经过进化形成的?(3)为何生物会不停发展,原由是什么?即生物是如何进化的?这是这节课我们将要议论的问题。

一、生物进化的凭证: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时发现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科学家是如何认识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如何知道地球是以前生活过什么种类的生物?生物化石能够作为研究地球以前生活过的生物的资料,经过化石认识生物进化的历程。

我国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谈到他在太行山和其余地方看到的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

依据太行山山崖上的化石,沈括以为太行山以前是海滨。

什么是化石?生物化石是指因为某种原由,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印迹。

化石保存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色,因此被用来研究古代生物,它们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以前在地球上生活过。

化石有好多种,有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遗体化石,如骨骼化石、贝壳化石等;有保存植物叶片印迹的印痕化石;还有古迹、遗物化石等。

为何化石能够说明生物的进化?地球的地层形成有早有晚,不一样的地层中有不一样的生物化石。

依据存在于各个地层中的化石,能够判断生物种类和生计的年月。

对不一样地层中的化石进行剖析比较发现:(1)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

(2)从大概 39 亿年前的地层中开始发现生物化石。

(3)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生物:22.2(生物进化的历程)学案(苏科版八下)

生物:22.2(生物进化的历程)学案(苏科版八下)

生物: 22.2( 生物进化的历程 ) 教案(苏科版八下)教课目的 1. 可以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概括生物进化的重要历程;学情剖析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历程比较感兴趣,但对生物进化的次序和判断依照却不甚清楚。

应注意多从生活实质起程,经过资料剖析、议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学法指导杜朗口教课模式教学过一、程自主学习:〔一〕资料剖析1.《资料剖析 1》回答:什么是化石?怎么样形成的?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的化石出现的次序。

2.《料剖析 2》回答:鼻祖鸟的化石说明他有哪些形态构造特色?哪些特色与鸟同样?哪些特色与爬行动物同样?这些特色说了然什么?3.《资料剖析 3》回答:科学家经过对细胞色素C 的比较发了然什么?4.议论中的三个问题〔1〕〔2〕〔3〕5回答:在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什么?什么是比较的方法?〔二〕剖析生物进化的大概历程:1.《生物进化的大概历程》回答:动物、植物进化重要历程分别是怎么样的?2.第一段回答:生物进化的整体趋向是什么?【二】讲堂检测1.对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是〔〕A、比较B、想像C、猜想D、想象2.以下对于比较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是指依照必定的标准,把相互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B、对各个事物特色的比较,可以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实质C、对不一样生物种类的形态构造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D、比较可以确立任何事物的同样点和不一样点3.科学家发明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有差别:人与黑猩猩的差别最小,与马的差别大一些,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别那么更大。

这说明与人亲缘关系近来的是〔〕A、马B、果蝇C、向日葵D、黑猩猩4.依照鼻祖鸟身体构造跟爬行类、鸟类动物都有同样之处,经逻辑推理可得出以下结论〔〕A、爬行类进化成鸟类B、鸟类进化成爬行类教学过程C、爬行类与鸟类有亲缘关系D、生命发源于无机物5. 青岛巿某座小山上有很多含有贝类化石的珊瑚礁岩, 此现象最合理的解说为〔A、这些珊瑚是此刻已灭绝的陆生种珊瑚B、这些珊瑚是被海浪冲上来的C、这些珊瑚离水登岸生活D、小山是由海底上涨所形成的6、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重要的凭证是A、此刻生计的生物B、动物的胚胎C、细胞色素CD、化石7、以下植物中,最简单的是A、藻类植物 B. 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 D. 被子植物8识图作答:下列图示生物进化的大概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
2)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3)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原鸡的进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有关桦尺蛾数量变化情况的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生物进化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

2)介绍达尔文锲而不舍、历尽艰辛创立生物进化论的事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塑造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教学设计思想:对生物进化原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观点。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材安排了两部分内容: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

先通过对人工选择的认
识和理解,使学生对人工选择形成的生物进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从人工选
择中受到启发,为学生理解自然打下基础。

再引入自然选择这部分内容。

使学生能
够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
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

最后,利用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
化的原因作出解释。

教师准备:1.搜集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实例。

2.制作CAI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达尔文的有关资料,了解生物进化原因的相关知识。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物进化的历史和规律。

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
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但是,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呢?也就是说,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教师: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

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正式出版。

这是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前人进化思想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实践,写的一部书。

书中以大量的事实证明生物是进化的,并且用他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那么,达尔文是从什么现象入手,开始这方面的研究的呢?
1.人工选择的启示
思考题:
(1)原鸡是各种鸡的祖先。

图中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它们分别有什么不同?这些品种的鸡是怎样产生的?
(2)在生活中,用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成的植物或动物的品种很多,你能说出几种吗?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原鸡是各种鸡的祖先。

原鸡被饲养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了许多变异,有些变异是不可遗传的,但还有些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人们根据各自的需要和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了选择。

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形状积累加强,最后就选育出了许多不同的品种。

这个过程就是人工选择的过程。

人工选择: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教师:人工选择是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的选择形成生物新品种。

达尔文由人工选择的实例联想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的形成。

在自然界中的生物进化,选择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2.自然选择
(1)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自然选择的过程和结果。

实例:曼彻斯特的桦尺蠖
自主阅读1890-1960年桦尺蛾数量变化情况统计图,讨论:
a.从1890年到1960年,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数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b.通过这个实例,你对生物的进化可以做出怎样的解释?
教师:a.在曼彻斯特地区促进不同体色的桦尺蠖数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有环境污染和鸟类的取食等。

黑色桦尺蠖数量逐渐增加,由少数变为常见类型,主要受环境的影响。

一方
面工厂排出的烟煤杀死了地衣,使树皮变黑;另一方面桦尺蠖的天敌鸟类等不同颜
色的桦尺蠖的数量不同。

b.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环境要对生物个体做出选择。

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生存下来,
并继续繁殖后代。

不适应环境变化的个体就被淘汰。

生存下来的变异个体继续繁殖,
并将变异的特性也遗传给了后代。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就可能逐渐进化出新的物种。

(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a. 过度繁殖
b. 生存竞争
c. 遗传和变异
d. 适者生存
课堂小结:
1.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用他提出的自然选择的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2.人工选择的启示:人工选择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选择,从
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3 .自然选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其内
容包括a. 过度繁殖b. 生存竞争c. 遗传和变异d. 适者生存
作业:完成强化训练的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22-3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人工选择: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二.自然选择
1.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a. 过度繁殖
b. 生存竞争
c. 遗传和变异
d. 适者生存
3.自然选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