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 下列哪项不是商朝的文化成就?A. 甲骨文B. 金文C. 青铜器D. 造纸术3. 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世袭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4.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 铁器的广泛使用B. 青铜器的衰落C. 牛耕的普及D. 水利工程的修建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战国时期的开始?A. 齐桓公称霸B. 三家分晋C. 田氏代齐D. 马陵之战6.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统一货币、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修建长城D. 实行科举制7. 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是指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盛世?A. 汉高祖B. 汉文帝与汉景帝C. 汉武帝D. 汉昭帝8. 东汉末年,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战役是:A. 巨鹿之战B. 官渡之战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9. 下列哪项不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A. 迁都洛阳B. 改汉姓C. 穿汉服D. 实行土地私有制10. 唐朝时期,被誉为“诗仙”的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用于航海的是______。

12. 战国时期,齐桓公任用______为相,实行改革,使齐国成为第一个霸主。

13.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行______。

14. 西汉时期,开辟了丝绸之路,其起点是今天的______(城市)。

15. 三国时期,蜀国的建立者是______。

16. 东晋时期,______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失地,但最终未能完成统一。

17. 隋朝大运河以______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18. 唐朝时期,______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

19. 北宋时期,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3-的倒数是( )A. 32 B.32-C.23D. 23- 2.下列各计算题中,结果是零的是( )A .33+--() B .33++- C .33--() D .2332⎛⎫+- ⎪⎝⎭3.若1a >,则a,a -,1a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1a a a >->;B. 1a a a >->;C. 1a a a >>-D.1a a a ->>4.将一把刻度尺按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刻度尺上的“0cm”和“8cm”分别对应数轴上的-3.6和x ,则x 的值为( )A .4.2B .4.3C .4.4D .4.55.已知:a =-2+(-10),b =-2-(-10),c =-2×(-1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b >cB .b >c >aC .c >b >aD .a >c >b6.已知整数a 1,a 2,a 3,a 4,…满足下列条件:a 1=0,a 2=-|a 1+1|,a 3=-|a 2+2|,a 4=-|a 3+3|,……依此类推,则a 20xx 的值为( )A .-1009B .-1008C .-20xxD .-20xx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比较大小:23-________34-.8.某市20xx 年元旦的最低气温为﹣1℃,最高气温为7℃,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9.计算:= .10.如图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当输入x 的值为-1时,则输出的数值为________.输入x ―→×(-3)―→-2―→输出11.已知4x =,12y =,且0xy <,则x y 的值等于 . 12.已知四个互不相等的整数a,b,c,d 满足abcd =77,则a +b +c +d =________.三、(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13.计算:(1)-17+(-33)-10-(-16); (2)1+(-2)+|-2-3|-5.14.计算:(1)(-3)×6÷(-2)×12;(2)1533023610⎛⎫-⨯---- ⎪⎝⎭()15.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表示集合的大括号里:0.618,-3.14, -4, -(-53) , -|-31|, - 6% , 0 , 32(1)整数: { ¨¨¨} (2)负分数:{ ¨¨¨}16.如图,一名跳水运动员参加10m 跳台的跳水比赛(10m 跳台是指跳台离水面的高度为10m ),这名运动员举高手臂时身长为2m ,跳水池池深为5.4m .(1)若以水面为基准,高于水面为正,则这名运动员指尖的高度及池底的深度分别如何表示? (2)若以池底为基准,高于池底为正,则水面的高度、跳台的高度及这名运动员指尖的高度分别如何表示?(3)若以跳台为基准,高于跳台为正,则池底的深度与水面的高度分别如何表示?17.动手操作: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1)若2表示的点A 与-2表示的点B 重合,则折痕经过的点P 叫做AB 的中点,则点P 表示的数是 ;若-2表示的点C 与6表示的点D 重合,则折痕经过的点Q 叫做CD 的中点,则点Q 表示的数是 ;(2)从(1)发现,在数轴上线段两端点表示的数与线段中点表示的数存在某一等量关系,用此关系求:已知E点表示的数是-1018,F点表示的数是2018 ,请列出式子求线段EF的中点R表示的数。

初一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

初一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

初一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 -30米表示()A. 向东走30米B. 向西走30米C. 向南走30米D. 向北走30米。

2. 在 -1,0,1,2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A. -1B. 0C. 1D. 2.3.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3,则这个数是()A. -3B. 3C. (1)/(3)D. -(1)/(3)4.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2 + 3 = 5B. - 2 - 2 = 0C. ( - 2)×( - 3)= - 6D. -2^2 = 45. 绝对值等于5的数是()A. 5B. -5C. ±5D. (1)/(5)6. 把( + 5)-( + 3)-(-1)+(-5)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是()A. 5 - 3 + 1 - 5B. 5 + 3 + 1 - 5C. 5 - 3 - 1 - 5D. 5 + 3 - 1 - 57. 计算( - 1)÷( - 5)×(1)/(5)的结果是()A. -1B. 1C. (1)/(25)D. -(1)/(25)8. 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此处可画一个简单数轴,数轴上a在原点左侧,b在原点右侧,且a离原点的距离比b离原点的距离远)A. a + b>0B. a - b>0C. ab>0D. (a)/(b)<09. 若a = 3,b = 2,且a < b,则a + b的值为()A. -1或 - 5B. -1或5C. 1或 - 5D. 1或5。

10. 观察下列算式:2^1 = 2,2^2 = 4,2^3 = 8,2^4 = 16,2^5 = 32,2^6 = 64,2^7 = 128,2^8 = 256,…根据上述算式中的规律,你认为2^2023的末位数字是()A. 2B. 4C. 6D. 8.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5m时水位变化记作___m。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数学练习(一)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2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2027-的相反数是()A.12027-B.2027-C.12027D.20272.如图,三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顺序是()A.圆柱、三棱柱、圆锥B.圆锥、三棱柱、圆柱C.圆柱、三棱锥、圆锥D.圆柱、三棱柱、半球3.如图,用虚线所示平面切割一块长方体的铁块,则截面形状是()A.B.C.D.4.一小袋味精的质量标准为“500.25±克”,那么下列四小袋味精质量符合要求的是()A.50.35克B.49.80克C.49.72克D.50.40克5.如图,已知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其中a b>),将这个长方形分别绕它的长和宽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两个圆柱甲、乙,则这两个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的关系为()A .甲乙的侧面积相同,体积不同B .甲乙的侧面积相同,体积也相同C .甲乙的侧面积不相同,体积相同D .甲乙的侧面积不相同,体积也不相同6.a 、b 两数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将a 、b 、a -、b -用“<”连接,其中正确的是( )A .a a b b<-<<-B .a b b a -<<-<C .b a a b -<<-<D .b a b a-<<<-7.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1厘米的线段AB ,则线段AB 盖住的整点数是( )A .20个或21个B .20个或22个C .21个或22个D .21个或23个8.等边ABC V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 、C 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1-,若ABC V 绕顶点沿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连续翻转,翻转1次后,点B 所对应的数为1,则连续翻转若干次后,数2024对应的点为( )A .点AB .点BC .点CD .不确定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9.各数如下:4-,0.25,227, 3.14-,2023,153æö--ç÷èø,80%,其中分数有 个.10.比较下列数的大小:133- ()3.3--;78- 67-.(填“>”、“<”、“=”)1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正方体中相对的面上的数互为相反数,则2x y -的值为 .12.一个几何体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如图分别是从它的正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图,该几何体至少是用 块小立方块搭成的.13.已知有理数a ,b ,c 满足0a b c ++=,则b c a c a b a b c +++++的值为 .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61分)14.把下列各数表示在数轴上,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3.5-,2-,1,122-.15.计算下列各题:(1)()713-+;(2)()()295-+-;(3)211633æöæö--+-ç÷ç÷èøèø;(4)()()()16 3.14 3.144++-+--;(5)()67128510æö-+--+ç÷èø;(6)029.817.522 2.27.5--+---16.一个几何体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从上面观察这个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如图所示,其中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正方体的个数.(1)请画出从正面和从左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2)若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棱长为1,现在需要给这个几何体外表面涂上颜色(不含底部),请求出需要涂色的面积.17.如图1是某景区建造的粮仓模型,图2是从图1中抽象出的立体图形,已知粮仓底面直径为8m ,粮仓顶部顶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9m ,粮仓下半部分高为6m ,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粮仓是由两个几何体组成的,他们分别是________;(2)求出该桹仓的容积(结果保留p ).(2=圆柱V r h p ,213=圆锥V r h p )18.在郑州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的冲锋舟加满油沿东西方向的河流抢救灾民,早晨从A 地出发,晚上到达B 地,约定向东为正方向,当天的航行路程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4,﹣9,+8,﹣7,+13,﹣6,+12,﹣5.(1)救灾过程中,冲锋舟离出发点A 最远处有多远?(2)若冲锋舟每千米耗油0.5升,油箱容量为28L ,求冲锋舟当天救灾过程中至少还需补充多少升油?19.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知,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a .小小进一步探究发现,在数轴上,表示3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32-=;表示3-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58--=;表示3-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52---=.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1-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2)若52x -=,则x =________;(3)若248x x ++-=,则x =________.20.已知在数轴上A ,B ,C 三点对应数分别为4-,20,n .(1)把这条数轴在数m 对应的点处对折,使A ,B 两点恰好互相重合,则数m =________;(2)若点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n ,当A ,B ,C 中的一个点到另外两个点的距离相等时,求此时数n 的值;(3)若点A 、点B 同时出发,都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相向运动,同时点C 从原点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C ,使32CA CB =?若存在,请求出此时n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D【分析】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熟记定义是解题关键.根据相反数的定义选择即可.-的相反数是2027,【详解】解:2027故选:D.2.A【分析】根据圆柱、三棱柱、圆锥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详解】观察图形,由立体图形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可知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圆柱、三棱柱、圆锥.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三棱柱、圆柱表面展开图,记住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是解题的关键.3.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截一个几何体,根据题意可知截面的四个角是直角,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截面是一个长方形,∴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4.B±克”,可求出一小袋味精的质量的范围,【分析】先根据一小袋味精的质量标准为“500.25再对照选项逐一判断即可.±克”,【详解】解:∵一小袋味精的质量标准为“500.25∴一小袋味精的质量的范围是49.75-50.25只有B选项符合,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5.A【分析】本题考查旋转体,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根据长方形旋转后得到圆柱体,分别求出两个圆柱体的侧面积和体积,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甲图圆柱的侧面积为2ab p,体积为2ab p;乙图圆柱的侧面积为:2ab p,体积为2ba p;故甲乙的侧面积相同,体积不同;故选A.6.C【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及相反数、数轴等知识,根据数据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大来进行数的比较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a、b在数轴上的位置和相反数的意义在数轴上标出表示a-,b-的点,利用数轴进行比较.【详解】解:如图,-<<-<.根据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大,则可得:b a a b故选:C.7.C【分析】本题考查数轴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理解线段及端点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分线段的端点与整数点重合、不重合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依题意得:①当线段AB起点在整点时覆盖22个数;②当线段AB起点不在整点,即在两个整点之间时覆盖21个数.故选:C.8.C【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以及变化类:数的变化,根据点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根据随着翻转点的变化,可找出点的变化周期为3,结合2024为3的整数倍余2,可得出数2024对应的点为C.【详解】解:∵翻转1次后,数1对应的点为B,翻转2次后,数2对应的点为C,翻转3次后,数3对应的点为A,翻转4次后,数4对应的点为B,…,∴点的变化周期为3.¸=×××,又∵202436742∴连续翻转2024次后,则数2024对应的点为C.故选:C.9.5【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分类,熟练掌握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是解题的关键.利用分数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分数有2210.25 3.145,80%73æö---ç÷èø,,,∴有5个,故答案为:5.10. > <【分析】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绝对值的意义,正确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是解题的关键.先计算绝对值和多重符号,然后比较大小即可.【详解】∵113333-=,()3.3 3.3--=∵13 3.33>∴()13 3.33->--;∵77498856-==,66487756-==∵49485656>∴7687-<-;故答案为:>,<.11.3-【分析】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中可得x 与y 是对面,5与23x -是对面,从而可根据相反数的定义求得x 的值及y 的值,最后代入计算即可.【详解】∵x 与y 是对面,5与23x -是对面,且相对的面上的数互为相反数,∴235x y x =-ìí-=-î,解得11x y =-ìí=î,∴()22113x y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相对两面上的字,相反数的定义,正确识别正方体展开图中相对的两面是解题的关键.12.6【分析】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综合考虑几何体的形状,体现了对空间想象力的考查.根据题意可以得到该几何体从正面和上面看至少有多少个小立方体,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根据主视图可得,俯视图中第一列至少一处有2层,第二列均为为1层,第三列均为1层,∴该几何体至少用6个小立方块搭成的,故答案为:6.13.3-【分析】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根据0a b c ++=,得到,,b c a a b c a c b +=-+=-+=-,整体代入法求值即可.【详解】解:∵0a b c ++=,∴,,b c a a b c a c b +=-+=-+=-,∴1113b c a c a b a b c a b c a b c+++---++=++=---=-;故答案为:3-.14.数轴表示见详解,13.52122-<-<<-【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数轴上表示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首先在数轴上表示各数,然后再根据在数轴上表示的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用“<”把这些数连接起来即可.【详解】解:数轴表示为:由数轴可得:13.52122-<-<<-.15.(1)6(2)34-(3)17-(4)20(5)412-(6)35-【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绝对值的意义,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即可;(3)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以及交换律和结合律,即可得出答案;(4)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以及交换律和结合律,即可得出答案;(5)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以及交换律和结合律,即可得出答案;(6)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以及交换律和结合律,绝对值的意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解:()713-+6=;(2)解:()()295-+-()295=-+34=-;(3)解:211633æöæö--+-ç÷ç÷èøèø211633éùæöæö=-+--ç÷ç÷êúèøèøëû116=--17=-;(4)解:()()()16 3.14 3.144++-+--()()16 3.14 3.144++-++=()()164 3.14 3.14=++-20=;(5)解:()67128510æö-+--+ç÷èø()()7121281010æö=-+-+-éùç÷ëûèø1202=--412=-;(6)解:029.817.522 2.27.5--+---029.817.522 2.27.5--+--=()()29.8 2.217.57.522=-++--+()322522=-+-+35=-.16.(1)见解析;(2)31【分析】(1)主视图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3,3,左视图有2列,每列小正方数形数目分别为3,2.据此可画出图形.(2)数出每个小正方体所需要涂色的面的个数,再求和即需要涂颜色的面的总数,然后计算出总面积即可.【详解】(1)主视图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2,3,左视图有2列,每列小正方数形数目分别为3,2.如图所示:(2)涂上颜色部分的总面积: 2×(6+7)+5=31(平方单位).答:涂上颜色部分的总面积是31(平方单位).【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作三视图,以及求几何体的表面积,关键是在画图时一定要将物体的边缘、棱、顶点都体现出来,看得见的轮廓线都画成实线,看不见的画成虚线,不能漏掉.17.(1)圆锥、圆柱(2)3112m V p =【分析】本题考查圆锥和圆柱的识别及圆锥、圆柱的体积,熟练掌握知识点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根据图形拆分图形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圆锥圆柱的体积公式代入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解:由示意图可得,图形的上部是一个圆锥,下部是圆柱,故答案为:圆锥、圆柱;(2)解:由题意可得,∵粮仓底面直径为8m ,粮仓顶部顶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9m ,粮仓下半部分高为6m ,∴()()()()223182682969616112m 3V p p p p p =´¸´+´´¸´-=+=18.(1)25千米(2)9升【分析】(1)分别计算出各点离出发点的距离,取数值较大的点即可;(2)先求出这一天走的总路程,再计算出一共所需油量,减去油箱容量即可求出途中还需补充的油量.【详解】(1)解:第1次记录时冲锋舟离出发点A 的距离为|+14|=14千米,第2次记录时冲锋舟离出发点A 的距离为|14+(-9)|=5千米,第3次记录时冲锋舟离出发点A 的距离为|5+(+8)|=13千米,第4次记录时冲锋舟离出发点A 的距离为|13+(-7)|=6千米,第5次记录时冲锋舟离出发点A 的距离为|6+(+13)|=19千米,第6次记录时冲锋舟离出发点A 的距离为|19+(-6)|=13千米,第7次记录时冲锋舟离出发点A 的距离为|13+(+12)|=25千米,第8次记录时冲锋舟离出发点A 的距离为|25+(-5)|=20千米,由此可知,救灾过程中,冲锋舟离出发点A 最远处为25千米;答:救灾过程中,冲锋舟离出发点A 最远处有25千米.(2)解:冲锋舟当天航行总路程为:|+14|+|-9|+|+8|+|-7|+|+13|+|-6|+|+12|+|-5|=14+9+8+7+13+6+12+5=74(千米),则74×0.5-28=37-28=9(升),答:冲锋舟当天救灾过程中至少还需补充9升油.【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绝对值的意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用正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注意所走总路程一定是绝对值的和.19.(1)6(2)7或3(3)3-或5【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定义,解一元一次方程,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解答此类问题时要用分类讨论的思想.(1)根据定义得到()516--=;(2)根据定义得到,52x -=或52x -=-,分别解之即可;(3)分类讨论,当2x <-时,248x x --+-=,解方程;当24x -££时,发现 68¹,不成立,舍去;当4x >时,248x x ++-=,解方程即可.【详解】(1)解:由题意得,距离为:()516--=,故答案为:6;(2)解:由题意得,52x -=或52x -=-,解得:7x =或3x =,故答案为:7或3;(3)解:248x x ++-=当2x <-时,248x x --+-=,解得:3x =-;当24x -££时,248x x ++-=,即68¹,不成立,舍去;当4x >时,248x x ++-=,解得:5x =,故答案为:3-或5.20.(1)8(2)20或28-或8或44或4-(3)存在,1043n =或569n =【分析】此题考查数轴,数轴上两点距离,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运用,利用图形,得出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利用中点坐标计算方法直接得出答案即可;(2)()20424AB =--=,①点A 到,B C 的距离相等,则AC AB =,得到424n +=,②点C 到,A B 的距离相等,则CA CB =,得到420n n +=-,③点B 到,A C 的距离相等,则BA BC =,得到2024n -=,再分别解方程即可;(3)分类讨论,当点A 在点B 左侧和点B 在点A 左侧时,分别表示,CA CB ,根据32CA CB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解: 42082m -+==,故答案为:8.(2)解:()20424AB =--=①点A 到,B C 的距离相等,则AC AB =,∴424n +=,∴20n =或28n =-;②点C 到,A B 的距离相等,则CA CB =,∴420n n +=-,∴8n =;③点B 到,A C 的距离相等,则BA BC =,∴2024n -=,∴44n =或n =-4,综上:数n 的值为20或28-或8或44或4-;(3)解:当点A 在点B 左侧,如图:()244CA t t t =--+=+,202203CB t t t =--=-∵32CA CB=∴()()342203t t +=-,解得:289t =,则2856299n =´=;②当点A 在点B 右侧时,如图:()244CA t t t =--+=+,()220320CB t t t =--=-,∵32CA CB =,∴()()342320t t +=-,解得:523t =,∴52104233n =´=综上所述,存在,1043n =或569n =.。

南通市田家炳初中2023-2024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南通市田家炳初中2023-2024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初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集中作业4)英语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90分)一、听力部分略(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30分)二、单项选择(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21.________ book on the table is ________ useful one.A. The; anB. A; anC. The; aD. A; a22.--- ________ a month do you go to the museum?--- Only twice.A. How oftenB. How longC. How soonD. How many times23.--- Why do you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Because listening to music ________ me ________ great.A. make; feelsB. makes; feelC. makes; to feelD. make; feel24.--- ________ everyone here love playing the computer game?--- Yes, one of them ________ good at it.A. Is; areB. Does; isC. Does; areD. Is; is25.School begins now. It’s good to see ________ and friends again.A. all my classmatesB. my all classmatesC. all my classmateD. my all classmate26.We like talking ________ each other ________ interesting things after school.A. with; aboutB. with; withC. about; aboutD. about; with27.--- Where ________ can I buy this book?--- Sorry, I’m new here.A. otherB. other placeC. the other placeD. else28.He hopes ________ at the new school in the new term.A. you to make new friendsB. me to get a good gradeC. you make your dream come trueD. her happy every day29.He doesn’t like playing sports at all, ________ he goes swimming sometimes.A. andB. butC. orD. so30.--- How nice your watch is! Where did you buy ________? I’d like to buy ________ too.--- In the shop next to our school.A. one; oneB. it; oneC. it; itD. one; it31.--- Excuse me, are you and Simon in the same class?--- ________. He is a student from another class.A. Yes, I amB. No, I’m notC. Yes, we areD. No, we aren’t.32.--- Who ________ meals in your home?--- My mother and my grandma ________.A. cooks; areB. cook; doC. cooks; doD. cook; are33.--- ________ Amy ________ Chinese?--- No, I don’t think so.A. Does; well inB. Does; good atC. Is; good atD. A and C34.--- ________--- I like music, like my best friend Lucy.A. How do you like Lucy?B. What are you like?C. What do you like?D. Do you like Lucy?35.--- Would you like to go out to play football with me?--- ________. When shall we meet?A. Yes, I likeB. Of courseC. Thank youD. Yes, I do三、完形填空(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题,满分15分)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初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积累(16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瞬.间()嶙峋.()酒niàng ( ) 喧téng ( ) 伫.立() tiǎo ( ) 逗宽 shù ( ) 收敛.()忍俊不禁.()盘虬.卧龙()2、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

(3分)(1)惊奇、诧异。

()(2)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3)头脑晕旋,眼睛昏花。

()(4)孤独,没有依靠。

()(5)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6)忍不住笑。

()3、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2分)(1)小时候,我常(趴站伏)在窗口痴想。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浸湿润湿)了我枯干的心灵……(3)今年,蝉鸣的早。

杜鹃花还没(零落凋零),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4)贝壳很小,却很坚硬和(精巧精致精美)。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四种修辞手法。

()(2分)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自己。

B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C 《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1988年第一期。

D 认真朗读课文,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6、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在山的那边》这首诗,诗人用群山和大海的形象来表达人生信念。

它告诉我们“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理想的天地。

并不是爬了一座山,就能到达目的地,要爬过无数座山才能到达理想的境界。

B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句话告诉我们,走过了最初的一小步,后面的路走起来就非常顺利。

C 《贝壳》中作者举的例子是不起眼的小生命,意在告诉我们,无论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尽自己的能力把所做的事做得更好、更仔细、更一丝不苟。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②,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③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⑤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 分)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è 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而近处池qí 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 分)莅.临()吝sè()池qí()(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 分)(3)“咄咄逼人”中“咄咄”的意思是__________。

(2 分)(4)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2 分)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 分)(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酝酿.(niàng)黄晕.(yùn)棱.镜(líng)咄.咄逼人(duō)B. 着.落(zhuó)抖擞.(sǒu)高邈.(miǎo)人迹罕.至(hǎn)C. 应和.(hè)贮.蓄(chǔ)静谧.(mì)翻来覆.去(fù)D. 莅.临(wèi)粗犷.(guǎng)吝.啬(lìn)淅.淅沥沥(x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朗润建壮花枝招展B. 烘托慈善呼朋引伴C. 缭亮静谧各得其所D. 喉咙蓑笠人生鼎沸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春天来了,大地万象更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B. 他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C. 他的表演幽默风趣,让观众们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D. 看到孩子们的进步,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4. 古诗文默写。

(8 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5)《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6)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5. 名著阅读。

(4 分)《朝花夕拾》原名《》,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在这本书中,鲁迅回忆了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许多经历,请你写出其中两篇文章的题目:《》《__________》。

6. 综合性学习。

(7 分)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州市华罗庚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次月考试题初一语文命题人:陈美莲说明:1.全卷共8页,问卷4页,答卷4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基础(25分)1、诗文填空。

(10分)(1)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 /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啊/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3),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5)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1)尽头一口水波lín lín 的鱼塘。

(2)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xiào ,却一声儿不响。

(3)她qiáo chuì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4)在这种gān gà的处境中,我继续待了近一年。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感动了。

B、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

D、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县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4、仿写句子。

(3分)例句: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仿句:如果你是,那快乐就是 ___ 。

5、请你写出你最近读过的一本书的书名,并写一句话简单介绍这本书。

(3分)书名《》介绍:。

6、长江中学学生会准备开展以“魅力语文“为主题的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

如果你来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三项。

(3分)示例:编演课本剧。

项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5分)(一)(12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不译)B.计日告之.(代词,指童儿)C.遂止于.野亭(介词,意思是在)D.去后乃.至(副词,竟)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2分)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10.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2)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11分)鲁迅生活片断20年代,我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正值鲁迅先生在北大任教,有幸得到他亲自教诲,他讲授的《苦闷的象征》等课程,使我受到很大教育。

他提出“艺术的出路是为大众服务;创作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作品的使命就是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唤起读者的爱国[ ]。

正是鲁迅先生拨亮我心中的向上火花,也正是鲁迅先生激发我写诗撰文..。

..,抨击时弊那时先生上课,穿蓝色布衫,留很长的头发,还将铅笔夹在右耳上。

开始我对先生耳上夹铅笔有些不解,恰有一次课后同行,至景山拐角,我见铅笔仍在先生耳和长发间夹着,便问他耳朵上老夹着铅笔干什么?他说:“我是改讲义上字用的。

讲义印得仓促,错字很多,随时发现随时作个记号,将来好统一改正,免得误了学生。

”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经常早来晚走,来不及回家吃饭,就在红楼前的小饭摊上随便吃一点。

一次,下课后我和先生路过小饭摊,他问我回家吃饭,还是在小摊上吃一点。

我说:“随便。

”他说:“那好,咱们就吃这荞麦条子吧!皇帝老儿未必享受过这么美味的佳肴..。

”这种小饭摊多卖玉米窝头,荞麦烙烙之类,来用餐的也都是些人力车夫,卖报童叟..。

饭摊上只有一个条案,全无桌椅可用,端上一大碗荞麦面很是显眼,鲁迅先生却十分泰然,津津有味地吃着,还不时向周围的人点头。

11、文中方括号内应填入最恰当的词是()(2分)A、情绪B、感情C、激情D、热情12、请为文章的每个小段拟个小标题:(3分)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13、本文写的几件小事表现鲁迅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6分)(三)囚绿记(14分)①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

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

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②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

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③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④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

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⑤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

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⑥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14、选文以作者对长春藤的感情变化线索安排行文:→观绿→,表现了作者对“绿”的酷爱之情。

(3分)15、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特点?写出其中两点并举例说明。

(4分)16、选文第⑤段说“植物是多么固执啊”,从文中找出表现其“固执”的理由,并分析这样描写表现了长春藤什么精神品质。

(4分)17、下面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①段“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这句话是从侧面反衬我爱绿之深。

B、第④段第一句“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是个过渡句,在结构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

D、“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

”这句细腻地描写了青藤颜色的变化,真切地反映了作者对青藤绿色渐消的心急和怜爱。

(四)名著阅读(8分)下一个问题是我需要一个石臼舂粮食。

因为我明白,仅凭自己的一双手,是无法做出石磨的。

至于如何做石臼,我也一筹莫展。

三百六十行中,我最不懂的就是石匠手艺了,更何况没有合适的工具。

我费了好几天的功夫,想找一块大石头,把中间挖空后做个石臼。

可是岛上尽是大块岩石,根本无法挖凿,而且石质不硬,是一些一碰就碎的沙石,经不住重锤去舂,而且即使能捣碎谷物,也必然会从石臼中舂出许多沙子和在面粉里。

因此,当我花了很长时间找不到适当的石料时,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决定找一大块硬木头。

这要容易得多。

我弄了一块很大的木头,大得我勉强能搬得动。

然后用大斧小斧把木头砍圆;当起初具圆形时,就用火在上面烧一个槽。

火力和无限的劳力,就像巴西的印第安人做独木舟那样终于把臼做成了。

又用铁树做了一个又大又重的杵。

舂谷的工具做好后,我就放起来准备下次收获后舂谷做面粉,再用面粉做面包。

第二个需要克服的困难是,我得做一个筛子筛面粉,把面粉和秕糠分开。

没有筛子,就无法做面包。

做筛子想想也把我难倒了。

我没有任何材料可以用来做筛子,也就是那种有很细很细网眼的薄薄的布可以把面粉筛出来。

这使我停工好几个月,不知怎么办才好。

除了一些破布碎片外,我连一块亚麻布也没有。

虽然我有山羊毛,但我根本不知道怎样纺织,即使知道,这里也没有纺织工具。

后来,我忽然想起一个补救办法,也是当时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在从船上搬下来的那些水手衣服里,有几块棉布和薄纱围巾。

我拿了几块出来做成三个小筛子,总算能凑合着用,这样应付了好几年。

至于后来怎么办,我下面再叙述。

18、上文节选外国著名长篇小说;文中主人公是。

(2分)19、选文中主人公做了哪两件事,请分别用三个字概况。

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作者有哪些性格特点?(6分)三、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任选取一题)(1)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给了你关怀、帮助和爱,对于他们每一个人,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

请以“读懂______ ”(父亲、母亲、爷爷、老师、朋友……)为题目(补全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那一幕,有的蕴含着人生的真善美,有的诠释着人的高尚节操,有的则诱发着自私卑鄙的恶臭,有的践踏着公共的道德良知……你一定遇到过不少难忘的“那一幕”吧?请以“难忘的那一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