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6.1.2《从种到界》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6_1_2从种到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从种到界一、目标定位教课目的1.说出从种到界各分类等级的名称。
2.论述各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3.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照,认识区分分类等级的意义。
4.说出双名法各部分的含义、书写规则,以及双名法的提出者。
5.使学生初步拥有如何给生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6.融入保护生物的思想教育,使学买卖识到学习生物分类地位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旁的生物。
二、教课要点和难点:1.生物分类的单位既是本节的要点也是难点。
2.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
三、教课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角色饰演“邮递员的经历”。
2.教课器械:动物类群的图片。
3.教课课件: CAI 课件。
四、课时分派:一课时五、教课方案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分类的依照学生自学四人一组,依据游戏创建情形:擅长察看、勤于思虑,是学依据生物之间的相像程度,要求,将扑克牌进行分类。
小好生物学的最基本方法。
以小组为单把它们分红不一样样级的分组议论,概括分类的依照,发位,组织学生依据要求做游戏。
将一副类单位。
解分类的等级不一样,分类的结扑克牌依照红色、黑色分开;依照桃花、果就不一样。
互相沟通,怀疑答梅花、方块、红心分开、而后,再依照疑。
对存在问题,在教师的帮红桃、黑桃平分开。
助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解惑,得出结论,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
怀疑:在游戏中,你发现分开后的扑克分类单位四人一组,依据纲要,进行分牌有什么特征?它们的分类等级同样界(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动析,概括整理,表述沟通,质吗?指导学生思虑、总结。
对存在问物界和其余几个界)疑答疑,得出结论。
题,由教师点拨指导,进而得出结论。
怀疑:重量单位有克、公斤、吨;长度个性展现依据问题,看书思虑,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等。
那么,表述沟通,互相增补,对存在生物有没有分类单位?从小到大的顺的问题,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序是什么?此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界以下又分为:门、纲、目、由师生共同解惑,得出结论。
最重要的分类单位是什么?指导学生科、属、种。
【配套K12】八年级生物上册6.1.2从种到界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从种到界》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生物之间相似程度的角度,将生物进行分类,从而初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奠定基础。
本节课与前面学习的分类原则紧密相连,并为指导生活中对生物进行分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很好素材。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对提出的问题,练习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与人沟通合作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3、使学生初步具有怎样给生物进行分类的能力;4、通过对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对本节学习,继续培养学生唯物辩证观点;2、通过对本节学习,学生对课本图片的观察及教师的介绍,培养同学们爱护生灵、爱护地球的情感,提升自我素质。
【教学重点】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教学难点】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教学组织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的阐述。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提问导入:1、在上一节课我们尝试对动植物进行了分类,我们将动物分成有脊椎的和无脊椎的两类,我们将植物分成有种子的和无种子的两类。
那么我们能概括一下我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吗?(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方式)2、展示课件第2页。
蜜蜂既是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又是昆虫。
同一种动物为什么要冠以不同的类群名称呢?第二环节:学习新知1、提问(1)分类的单位有哪些?(2)类的最基本单位是什么?(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学生讨论,回答:(1)门、纲、目、科、属、种。
(2)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属、科、目、纲、门、界。
2、动作找一找播放课件第5页,观看图中列出的所有动物,找出共同点最多的动物。
老虎、牛、鱼、狗、猫、羊、马、蚯蚓、蛇、蚂蚱、沙猫、企鹅学生讨论回答播放课件第6页,揭示家猫和沙猫都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猫属总结:分类级别越低,单位越小,同级生物的种类数量越多,相似性却越少。
八年级生物上册 6_1_2 从种到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从种到界时间年月日第周第课时课题第二节从种到界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3、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分析资料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单位。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在同学们的书柜里,有各种不同种类的书,那么你是怎样将其归类的呢?这样归类有什么好处呢?二、新课部分引导学生讨论:1、有没有分类到具体的每一个物种?2、有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讨论:假如北京朋友要寄信给你,信封该怎么写?总结学生的讨论,进一步突出省、市、县、镇、村。
就像信封上的地址一样。
引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学生联想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指出可以将生物进行分类。
联系实际,说出自己的地址学生积极写出地址的单位:省、市、县、镇、村理解、体会生物的分类单位。
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引导学生图示: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关系,让一个学生板演。
讨论:把不同的生物分到不同的等级单位的依据是什么?让11个学生分别代表图片中的11种动物,“狼”站好后,依次按与“狼”同属不同种、同科不同属、同目不同科、同纲不同目、同门不同纲站好。
在游戏中讨论:1、说出狼归属相应的属、科、目、纲、门、界。
2、与狼共同特征由多到少、亲缘关系由近到远,依次是什么?总结游戏活动,简要介绍“亚门”,归纳出分类单位由小到大共同特征越讨论:植物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归属相应的属、科、目、纲、门、界吗?举例说明。
导学生读书P105,让学生归纳林奈的双命名法的特点。
小结:讨论回答:按照生物的相似程度,共同特征的多少完成游戏,理解分类单位越小生物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生物种类越少。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104页回答:桃在分类上隶属梅属、蔷薇科、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种子植物门的被子植物亚门。
学生自主小结。
推荐K12八年级生物上册6.1.2从种到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从种到界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第二节。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三部分的内容,是对以往绿色植物、动物等有关内容的总结和延伸,所以本单元的学习着重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并培养相关的能力,通过收集、处理信息,理解生物的多样性。
本节课“从种到界”通过了解分类的等级和基本单位,为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学习打基础。
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非常复杂,本节的内容只是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和分类的依据及意义。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分析生物图片,学生积极的观察、思考和实践,掌握生物的分类单位,为今后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植物、动物相关知识,但是对生物分类的单位比较陌生,而且分类的七个等级非常复杂。
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课标的要求,从实践出发,让学生理解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和分类的依据及意义。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3)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特征差异,确认一些常见生物的分类。
2.能力目标(1)尝试应用观察、比较、分析等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运用已有的相关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教学中融入保护生物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认同到学习生物分类地位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边的生物。
(2)从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认识发展过程,感受到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3)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四、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生物分类的单位,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2.难点:通过课堂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分类的单位;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五、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指导观察——体验感悟——分析思考——表达交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由身边发生的日常生活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急于想解决问题的想法引入新课,将学生的思维也调动起来。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下列生物分类方法中,基于生物遗传信息的是____。
A.形态学分类法B.分子分类法C.生态分类法D.数值分类法
答案:B
3.判断题
(1)生物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生物的多样性。(√)
(2)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3)生物分类只依赖于形态学特征,与其他因素无关。(×)
句:生物分类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资源的利用、疾病防治等。
4.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属、科、目、纲、门、界依次递增,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4.社会责任: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分类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生物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在知识层次上,对于生物的细胞结构、生态系统等基本概念已经有了了解,但对于生物分类的知识还相对较弱。在能力层次上,学生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对生物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而对生物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3.生物分类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分类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生物分类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分类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 6.1.2《从种到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从种到界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第二节。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三部分的内容,是对以往绿色植物、动物等有关内容的总结和延伸,所以本单元的学习着重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并培养相关的能力,通过收集、处理信息,理解生物的多样性。
本节课“从种到界”通过了解分类的等级和基本单位,为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学习打基础.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非常复杂,本节的内容只是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和分类的依据及意义.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分析生物图片,学生积极的观察、思考和实践,掌握生物的分类单位,为今后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植物、动物相关知识,但是对生物分类的单位比较陌生,而且分类的七个等级非常复杂。
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课标的要求,从实践出发,让学生理解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和分类的依据及意义。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3)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特征差异,确认一些常见生物的分类。
2.能力目标(1)尝试应用观察、比较、分析等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运用已有的相关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教学中融入保护生物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认同到学习生物分类地位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边的生物.(2)从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认识发展过程,感受到科学探索永无止境.(3)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四、重点和难点1。
重点:了解生物分类的单位,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2。
难点:通过课堂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分类的单位;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五、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指导观察——体验感悟——分析思考—-表达交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由身边发生的日常生活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急于想解决问题的想法引入新课,将学生的思维也调动起来。
6.1.2 从种到界(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6.1.2 从种到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顺在对生物类群进行整理归纳的基础上,深入生物分类等级单位、等级分类的依据和意义的学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复杂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说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片内容的分析和总结,提高学生总结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科学探索发展历程,加强科学分类思想意识。
(2)通过对生物物种的认识,初步形成进化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1.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重点)2.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难点)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激发热情蜜蜂既是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又是昆虫。
同一种动物为什么要冠以不同的类群名称呢?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内容,并不断提出问题。
①昆虫,因为他们都具有昆虫的共同特征三对足,两对翅一对触角。
②节肢动物,因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③他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因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没有脊柱。
④能运动,营养方式为异养,无细胞壁。
(二)从种到界——明确教学目标1.展示狮子和老虎(PPT展示)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听取教师的讲述,明确概念。
依据生物之间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2.结合图文,先引导认识七个等级分类单位,上下衔接自然,学生们畅所欲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它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的一群生物。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分类单位越小,则其中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少,所含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分类单位越大,则其中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多,所含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八年级生物上册 6_1_2 从种到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第二节从种到界一、目标定位教学目标1.说出从种到界各分类等级的名称。
2.阐述各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3.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了解划分分类等级的意义。
4.说出双名法各部分的含义、书写规则,以及双名法的提出者。
5.使学生初步具有怎样给生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6.融入保护生物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生物分类地位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边的生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生物分类的单位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2.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
三、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角色扮演“邮递员的经历”。
2.教学器材:动物类群的图片。
3.教学课件:CAI课件。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分类的依据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分类单位学生自学四人一组,根据游戏要求,将扑克牌进行分类。
小组讨论,归纳分类的依据,发解分类的等级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相互交流,质疑答疑。
对存在问题,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解惑,得出结论,明白生物分类的依据。
四人一组,根据提纲,进行分析,归纳整理,表述交流,质创设情景: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学好生物学的最基本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根据要求做游戏。
将一副扑克牌按照红色、黑色分开;按照桃花、梅花、方块、红心分开、然后,再按照红桃、黑桃等分开。
质疑:在游戏中,你发现分开后的扑克牌有什么特性?它们的分类等级一样吗?指导学生思考界(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几个界)界以下又分为:门、纲、目、科、属、种。
每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这个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所以,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亲密的。
分类的意义使每个物种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一目了然。
个性展示根据问题,看书思考,表述交流,相互补充,对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解惑,得出结论。
根据提纲,自主学习,汇报交流,达成共识,得出结论。
学生自结根据问题,认真看书,思考分析,表述交流,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种到界》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生物之间相似程度的角度,将生物进行分类,从而初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奠定基础。
本节课与前面学习的分类原则紧密相连,并为指导生活中对生物进行分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很好素材。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对提出的问题,练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与人沟通合作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具有怎样给生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4、通过对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本节学习,继续培养学生唯物辩证观点;
2、通过对本节学习,学生对课本图片的观察及教师的介绍,培养同学们爱护生灵、爱护地球的情感,提升自我素质。
【教学重点】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教学难点】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教学组织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的阐述。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
1、在上一节课我们尝试对动植物进行了分类,我们将动物分成有脊椎的和无脊椎的两类,我们将植物分成有种子的和无种子的两类。
那么我们能概括一下我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吗?(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方式)
2、展示课件第2页。
蜜蜂既是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又是昆虫。
同一种动物为什么要冠以不同的类群名称呢?
第二环节:学习新知
1、提问
(1)分类的单位有哪些?
(2)类的最基本单位是什么?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学生讨论,回答:
(1)门、纲、目、科、属、种。
(2)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属、科、目、纲、门、界。
2、动作找一找
播放课件第5页,观看图中列出的所有动物,找出共同点最多的动物。
老虎、牛、鱼、狗、猫、羊、马、蚯蚓、蛇、蚂蚱、沙猫、企鹅
学生讨论回答
播放课件第6页,揭示家猫和沙猫都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猫属
总结:分类级别越低,单位越小,同级生物的种类数量越多,相似性却越少。
3、延伸拓展
展示课件第8页:马和驴交配可以产生骡,但骡子没有繁殖能力。
总结:自然状态下,物种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即互不交配,即使可以交配,也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4、趣味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人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吗?答案在课件第9页
5、生物分类的规律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教师总结(课件第10页):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