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高血压病患者早期颈动脉硬化的研究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年第13卷1-12期刊文索引

贺 声 涂 滨 刘亭亭 乞艳华 怡 兰
沈燕华 梁峭嵘 王志斌 郑转梅 陈 瑶
李 馨等 杨延斌等 聂 晶等 周 琦等 张宇辉等
1 4 : 1 9 : 1 3 :1 1 4 :2 1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 维 斑 点 追 踪 成 像 评 价正 常成 人 左 室 收 缩 末 期 区域 旋 转 的不 同 步性 … … … … … … … … 张 兰 英 张海 英 曹 莉 等 射 频血管僵硬度分析技术评 价系统性硬化病患者颈动脉功能 ………………………………………… 文成 勇 庄 丁 腺 苷 负 荷 下 应 变 及 应 变 率 成 像 评 价 心肌 存 活 性 的 临 床 研 究 … … … … … … … … … … … … 冉 红 张 平 洋 马 小 五 等 实 时三 维超 声 心 动 图 与 磁 共 振 对 法 洛 四联 症 患 者 心 室 功 能 的对 比研 究 … … … … … … … 郑 嘉 荣 高 云 华 谭 开 彬 等 应 变 和应 变 率 成 像 对 慢 性 阻塞 性 肺 病 患 者 右 室 收 缩 功 能 的 评 价 … … … … … … … … … … … … … … … 宋 爱 萍 程 蕾 蕾 靶 向超 声 介 导 血 管 内皮 生 长 因子 基 因转 染 对 兔损 伤 动 脉 血 管 内皮 功 能 的影 响 … … … … … 马 小 五 张 平 洋 王 沛 左室径 向应变 和圆周应变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 病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 黄 佳 周 青 邓 倾等 胸 内正压对 正常人左室充盈的直接影响及其力学 机制 …………………… …… …… …… 张小 用 曹铁 生 袁丽君等 心肌超声造影结 合腺苷负荷测量心肌血流储备 的安全性研 究 ……… …… …… ………… 杨利 霞 袁志英 穆玉明等 解 剖 M 型 超 声 心 动 图评 价 原 发性 高 血 压 病 的 左 房 功 能 … … … … …… …… … … … … … 刘 兴 姣 娜 仁 高 娃 朱 晔 等 应变率成像 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室功 能的评 价 ………… …… …… ……………… 苏军芳 张 军 张海滨等 超 声 心 动 图在 功 能性 二 尖 瓣 反 流 介 入 治 疗 中 的应 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唐 红 超声生物显微镜成像 对载脂蛋 白 E基 因敲除小 鼠早期 动脉粥样 硬化的分析 … ………… 杨 娅 王艳红 谢谨 捷等 家兔挤压伤后应 变率 成像 与心肌病理变化对照 的实验研究 …… …… …… ……………… 赖小今 郭进 春 梁 燕等 超声心动 图在微创外科 室问隔缺损封堵治疗 中的应用 价值 …… …… …… …… ………… 康 或 唐 红 白文娟等 应用血管 回声跟踪技术评 价冠 心病 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 …………………………………… 刘永岭 柴 春英 张厚亮 实 时 三 维 超 声 心 动 图评 价 尿 毒 症 患 者 左 室 收 缩 同步 性 … … … … … … … … … … … … … … 陈军 红 李 东 野 王 志 荣 等 家兔严重挤压伤后左 室整体 功能变化的实验研究 ………………………………………… 郭进春 赖小今 肖欣荣 等 血 流 向 量 成 像 技 术 分 析 肥 厚 型 心 肌 病 患 者 左 室 血 流 动 力 学 变 化 的 临床 研 究 … … … … … 马小 静 曾 熙 夏 娟 等 血 管 回声 跟 踪 技 术 评 价 脂 肪肝 患 者 颈 动 脉 弹 性 功 能 … … … … … … … … … … … … … … … …… … … … 周 玉珊 张 学 兰 超声 心动图对正常胎儿心脏结构 的定量 分析 ……………………………………………… 郭 君 梁 媛 郭德颖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血管造影诊 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 肾动脉狭窄 的对 比研究 高 怡 王 节 安 宁豫 等 常规 超 声 心 动 图 、 电 图 、 态 心 电 图及 核 素 心 肌 灌 注 断 层 显 像 对 冠 心 病 诊 断 的 心 动 对 比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 淑蓉 超 声 心 动 图 随 访 4 JA I 病 冠 状 动 脉 的 变 化 … … … … … … … … … … … … … … … … … … 门 杰 曾 宁 张 宇 等 ,t ̄ 崎 经 颅 多 普 勒 超 声 的 临 床应 用 与 研 究 进 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朱 文 利 李 长 清 超 声 影 像 技 术 在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并 发 心 血 管 疾 病 检查 中 的 应 用 … … …… …… …… … … … … … … … 丰 荣 红 李 国 杰 超 声 多 普 勒 对 舒 张 性 心 力 衰 竭 的评 估 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刘 英 谢 芳 实 时三 维 超 声 心 动 图 联 合 三 血 管 气 管 切 面对 胎 儿 先 天 性 心 血 管 畸 形 的特 异 性 研 究 … … … … … … … 孔 潇 玉 陆 培 明 超 声评 价 心 脏 再 同步 治 疗 的 临 床应 用进 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谢 丹 周 微 微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 图在婴 幼儿原发性心脏肿瘤诊断 中的临床价值 ……………………… 张晓玲 唐 红 孔令秋等 多普勒与组织多普勒 T i 数对 高血压病患者右心功能 的对 比研究 ………………………………… 苏巧梅 乞艳华 e指
应用新版E-Tracking技术对肝硬化患者颈动脉弹性的研究

De a t e to lr s u d,t eS c n s i lo ’ n Ja t n p rm n fU ta o n h e o d Ho p t fXia io o g a
Un v r iy ( ’ n 7 0 0 ) Ya g Xu i e st Xi a 1 0 4 n W u Yi i Ha n g n e l bn n Do g a g ta
维普资讯
陕西 医学 杂志 2 0 0 8年 5月第 3 卷 第 5期 7
・
53 4
临床研 究 ・
应 用新 版 E Trc ig技术 对肝 硬 化 患者 颈动 脉 弹性 的研 究 — akn
西安 交通 大学 第二 医院超 声研 究室 ( 西安 7 0 0 ) 1 0 4
ABS TR ACT Obe t e jci :Tosu yt ewal lsii f h a o i rey u ign wl h —r c igi v t d h lea t t o ec r t a tr sn e yEc o tak n n cy t d
lv r cr ho i. M e ho i e ir ss t ds: 1 a e w e e di d d i o oup 47 c s s i he r up o i e ir ss nd 8 05 c s s r vie nt 2 gr s: a e n t g o f lv r cr ho i a 6 c s s n he r up of or al du t a e i t g o n m a ls,Ne l Ec w y ho—r c ng t a ki w a u e t e al t t c r i ea tc m od u s s d o v ua e he a otd ls i ul s,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Graves病患者颈动脉血管弹性的临床研究

p t n s wih Gr v s d s a e a i t t a e ie s e
于 美 丽 , 刘 新 , 玉 红 安
(. 国人 民 解放 军 第 8 1中 8医 院超 声 科 , 山东 泰安
l ,
2 10 ;. 放 军 7 16部 队泰 安 于 休 所 , 7 0 0 2解 14 山东 泰安
2 10 ) 7 0 0
— , LI Xi ,A Ⅳ l 0 Z U n1 , 一 ,
fD p r e to lao n,T e8 t Ho ilo L 1 e at n f Ut sud h 8 s t f P A.Ti hn og 2 1 0,C ia . m r h pa a n S a dn 70 0 hn ; a
12 仪 器 与 方 法 .
关 注 于 甲亢 与 心 脏 疾 病 的关 系 , 对 甲亢 与 血 管 病 变 关 系 的 而
研 究 相 对较 少 。 研 究 应 用 血 管 回声 跟 踪 ( T 技 术 定 量评 价 本 E ) G D患 者 颈 总 动 脉 弹 性 参 数 的 变 化 ,并 观察 该 变化 与 甲 亢 临 床 状 况 之 间 的关 系 。
[ 图分 类 号 】 R 8 .; 5 34 R 4 . 中 5 1 R 4 . ; 4 51 1 【 献标 识 码 】 B 文
’
【 章 编 号】 1 0 — 0 2 2 1 ) 7 0 9 — 3 文 0 8 1 6 (0 2 0 — 4 8 0
Gae 病 ( D) 甲状 腺 功 能亢 进 症 ( 亢 ) 常 见 的一 rvs G 是 甲 最 种 类 型 , 占全 部 甲亢 的 8 %~ 0 约 0 9 %。 G 是 一 种 器 官 特 异 性 D 自身 免 疫 性 疾 病 , 乎 身 体 的 各 个 系 统 均 会 受 累 , 中心 血 几 其
无创动脉硬化检测评价血压对动脉硬化影响的研究

无创动脉硬化检测评价血压对动脉硬化影响的研究夏小琦;杨成明;曾春雨;王红勇;方玉强【摘要】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和踝臂指数(ABI)在健康人群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人群中血管早期病变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方法随机选择心内科住院的11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或具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因素者入选动脉粥样硬化组,对照组系同期在该科住院血压正常患者100例,采用VS-1000型血压脉搏测量仪检测210例患者的CAVI和ABI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采用HP-SONO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动脉粥样硬化组CAV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I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左右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动脉粥样硬化组较正常血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相关性分析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组CAVI与LVEF呈正相关(r=0.612,P<0.05), ABI与CAVI呈负相关(r=-0.697,P<0.001).健康组上述各指标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压的变化对动脉硬化的发病有一定影响,而CAVI和ABI的检测在健康人群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人群中对于血管早期病变评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0(039)002【总页数】3页(P177-179)【关键词】心-踝血管指数;踝臂指数;动脉僵硬度;动脉粥样硬化【作者】夏小琦;杨成明;曾春雨;王红勇;方玉强【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重庆,4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疾病,其发生、发展经历了内皮功能障碍-动脉僵硬度增高-脂质条纹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不稳定状态-心脑血管事件的过程,其总病程可长达数十年,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基础,如何早期检出处于动脉僵硬度增高期的亚临床血管病变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
血管壁回声跟踪技术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早期弹性改变检测的应用

・
12 3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 1 年 2月第 1 卷第 2期 C ieeR m de &Cii 01 1 hns e e is l c, n.F s .
型 2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Q :
血 管壁 回声 跟 踪 技术 对 糖尿 病 患者 颈 动脉 早 期 弹性 改变检 测 的应 用
动脉的二维超声图像 , 测量双侧颈总动脉 、 阻力指数( I 、 R )搏动指数 (I及收缩期 、 张期 比值 (/ 。应用 E P) 舒 SD) T技 术实时跟踪描记颈总动脉管壁 的运动轨迹 , 系统 自动得 出硬度指数 ( )压力应变弹性系数( p 、 B、 E )顺应性 ( C)增 A 、 大指数 ( I和脉搏波传导速度 ( WV3 。结果 A) P [ ) ND I D组颈总动脉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 s 、 D )颈总动脉舒张期内 E T成像技术为
径 ( d 、 IP 及 S 测 值 与正 常组 相 比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而 p、p A 和 与 健 康 组 相 比 显 著 增 高 D )R 、I / D 尸 O0 。 5 E 、I
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其左室舒张功能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其左室舒张功能状态的相关性分析【摘要】目的总结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僵硬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状态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5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检查,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两侧动脉的ep(压力应变弹性系数)、β(血管硬化度)、顺应性、imt(内膜中层厚度),同时检测左室舒张功能,选取二尖瓣血流频谱,记取舒张早晚期的血流速度峰值(e、a),最后采用多普勒成像检测二尖瓣室间隔侧及侧壁侧舒张早晚期的心肌运动速度(em、am)。
分析总结动脉僵硬度与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
结果①高血压组ep、β、imt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m/am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检测动脉僵硬度取受试者平卧位,平躺20min后测量右上肢血压,连接心电图,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imt(血管内膜中层的厚度);待动脉前后壁的内膜能清楚显示时,定位追踪门与内膜中层的交界处,获取多个心动周期内颈动脉内镜的变化曲线存入系统进行在线分析,获取ep、β、顺应性指标的测量结果。
1.2.2 超声心电图检查测试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调至1-5mhz,取受试者平卧位,呼吸平静后取心脏的四腔切面,定位取样门与二尖瓣上测量e、a及e/a。
再定位取样门于二尖瓣的环间隔侧与侧壁缘,测量em、am及em/am。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多元回归性分析,差异在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动脉僵硬度比较高血压组ep、β、imt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顺应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原发性高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弹性功能的相关性

指 数 、单 点 脉搏 传 导 速 度 呈 正 相 关 ( r 一0 . 3 3 6 、0 . 2 6 9 、0 . 2 7 4 、0 . 3 5 6 ,均 P% 0 .0 5 ) ,与 顺 应 性 呈 负 相 关 ( r 一一0 . 2 8 2 ,P< 0
.
0 1 )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高 血 压 组 颈 动 脉 僵 硬 度 指 数 、 压 力 应 变 系 数 、膨 大 指 数 、单 点 脉 搏 传 导 速 度 增 大 ,顺 应 性 降 低 ( P <
踪 技术 ( E T) 检 测 受 检 者 颈 总 动 脉僵 硬 度 、 压 力 应 变 系 数 、顺 应 性 、增 大 指 数 、单 点 脉 搏 传 播 速 度 等 弹 性 功 能 参 数 ,将 原 发 性
高血 压 患 者 按 I MT≥ 1 . 0 mm 者 为 颈 动 脉 硬 化 组 ,< 1 . 0 mm 者 为 无 颈 动 脉 硬 化 组 。通 过 2 4 h动态 血压 监测 ,计 算 动 态 动 脉硬 化
f un c t i on o f t he c ar o t i d i n pa t i e nt s wi t h pr i ma r y hyp e r t e ns i on .Me t ho ds One hun dr e d a nd f our pr i ma r y hy pe r t e ns i o n
国塑 医学杂志 2 0 1 6 年1 1 月 第 3 2 卷第U l t r a s o u n d Me d V o 1 . 3 2 N o . 1 1 N o v e m b e r 2 0 1 6
9 6 1
・
临床 研 究 ・
原 发 性 高 血压 动 态 动脉 硬 化 指数 与颈 动脉 弹性 功 能 的相 关性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和超声回声跟踪技术检测高脂蛋白(a)血

3 7 5 9・
・
全 科 医 生技 能发 展
・
颈 动 脉 内膜 中层 厚 度 测 量 和 超 声 回 声跟 踪 技 术 检 测 高脂 蛋 白 ( a ) 血 症 家族 成 员 颈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程 度 研 究
张 辉 ,余舒 杰 ,毛永 江 ,张二 红 ,郑 荣琴
【 摘要 】 目的 探 讨应 用颈 动脉 内膜 中层厚度 ( I M T ) 测 量和超 声 回声跟踪 ( E T )技 术检 测 高脂 蛋 白 ( a ) 选择 2 0 1 2年 1月_2 O 1 4年 1 2月在 中山 大学附属 第三 医院就
岁以下的成 员,超声 E T技术难 以发现颈动脉 粥样硬化程度 ;2 1 ~ 4 0岁的成员,超 声 E T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敏 感 的手段
用以发现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4 1 — 5 8 岁的成员,由于血管内已经出现斑块等中晚期病变,超声 E T 技术不再适
合 评 价 其 颈 动 脉 粥样 硬 化 程 度 。
岁亚组 与对照组 2 1— 4 0岁亚组 L C C A 、R C C A的 B 、E p 、A C 、P W VB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病例组 4 1
~
5 8岁亚组与对照组 4 1— 5 8岁亚组 L C C A 、R C C A的 I M T比较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病例组 4 1— 5 8岁 亚
【 关键词 】 颈动脉疚病 ;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蛋 白血症 ;颈动脉 内膜 中膜厚度 ;超 声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中图分类号】R 5 8 9 . 2 【 文献标识码】A d 0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9 5 7 2 . 2 0 1 5 . 3 0 . 0 2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摘要・ 作者单位: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超声室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高血压病患者早期颈动脉硬化的研究卢漫 唐红 黄鹤 本研究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轻度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测,旨在探讨该技术评价早期颈动脉硬化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自2004年7~8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3例,男7例,女26例,年龄40~55岁,平均(48.3±4.3)岁,均为轻度高血压,初次诊断或未服用降压药治疗,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心脏瓣膜病、心功能不全、脑卒中、肝肾功能不全等。
正常对照组40例,男5例,女35例,年龄40~55岁,平均(47.7±5.3)岁,为健康体检者。
二、仪器与方法应用Aloka SSD 25500SV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血管探头频率7.5~13M Hz 。
受试者平卧位,颈后垫薄枕,静卧15min 后,用水银血压计测量右上肢血压3次,每次测量间隔2min ,取3次血压的平均值。
连接同步心电图。
全面观察血管内膜2中层厚度(IM T ),当动脉前后壁内膜显示最清楚时,将追踪门放于内膜中层交界处,连续获取12个心动周期的颈总动脉内径变化曲线存入E 2DMS 系统,进行在线或脱机分析。
超声检查均由一位高年资专业医师完成。
计算动脉硬化的相关参数[1]: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ρ)=(Ps -Pd )/[(Ds -Dd )/Dd ],硬化度(β)=ln (Ps/Pd )/[(Ds -Dd )/Dd ],顺应性(AC )=π[(Ds ×Ds )-(Dd ×Dd )]/4(Ps -Pd )。
Ps 为收缩压,Pd 为舒张压,Ds 为颈动脉最大径,Dd 为颈动脉最小径。
三、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用非配对t 检验。
因素间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结 果受试者左、右侧颈动脉内径变化、E ρ、β、AC 和IM T 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因此,取二者的平均值作为每位受试者的平均颈动脉硬化参数。
表1表明高血压组Eρ、β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AC 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内径变化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
40例对照组中有3例局限性IM T >0.8mm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中有10例局限性IM T >0.8mm ,高血压组IM T 较对照组增厚,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 >0.05)。
表1 对照组和高血压组颈动脉硬化参数比较( x ±s )分组例数E ρ(kPa )βAC (mm 2/kPa )Ds -Dd (mm )IM T(mm )对照组 4087.70±26.477.19±1.140.85±0.29 6.41±1.320.68±0.23高血压组33135.53±26.478.54±1.930.60±0.80 5.93±1.450.84±0.21P 值0.0010.0010.0090.1590.423 注:E ρ:压力应变弹性系数;β:硬化度;AC :顺应性;Ds :颈动脉最大径;Dd :颈动脉最小径;IM T :内膜2中层厚度 脉压和E ρ、β、IM T 正相关,与AC 呈负相关;内径变化、IM T 和E ρ、β呈负相关;Ds 和Dd 与Ps 和Pd 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正常人及轻度高血压病患者颈总动脉内径变化运动曲线见图1,2。
图1 正常人颈总动脉内径变化运动曲线形态正常图2 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径变化运动曲线异常讨 论原发性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长期高血压使颈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胶原纤维增生,表现为颈动脉血管壁IM T 增厚,侵占部分管腔,而且适应性血管结构重建。
近年研究证实在无粥样硬化形成的解剖学证据之前已开始发生内皮功能的异常,即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失调,并贯穿于动脉硬化的全过程,因此临床上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测定外周血管内径的变化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逐渐被临床医师所接受。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是通过收缩期和舒张期动脉内径的变化确定动脉内径的扩张程度来直接评估血管的柔韧性[2],在B/M 模式下,对收缩期、舒张期的血管壁运动时所产生的相位偏移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实时跟踪、描记管壁运动轨迹,自动计算出血管内径的变化,并因此获得血流直径变化波形,以曲线的形式加以显示。
然后将其存入E 2DMS 系统,进行在线或脱机分析,结合血压测值即可自动获得动脉的硬化度、顺应性指数和血管弹性系数值,对血液动力学进行量化分析。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具有原始数据的实时采集、无创性评价、可进行批量数据的处理分析等优点,为早期动脉硬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3]。
今后将继续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以作出客观评价,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参 考 文 献1 Hirai T ,Sasayama S ,Kawasaki T ,et al.Siffness of systemic arteriesin patient s wit 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noninvasive met hod to predict severity of coronary at herosclerosis.Circulation ,1989,80:78285.2 Wiinberg N.Measurement of arterial compliance in vivo.Stud Healt hTechnol Inform ,2000,71:992108.3 王建华,杜昕,张莉,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颈动脉扩张性的临床研究.河北医药,2004,26:454.(收稿日期:2005201217) 作者单位:471000 洛阳,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王少峰、李忍萍、杨红巧、靳华、江艳丽),普外科(王辉、杜焕社)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门静脉压力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研究王少峰 李忍萍 王辉 杜焕社 杨红巧 靳华 江艳丽 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自2003年2月至2004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47例,全部病例经临床及各种化验检查证实,男28例,女19例,年龄34~78岁,平均(47.5±9.4)岁。
25例未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肝硬化未出血组,15例术中测自由门静脉压;22例有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肝硬化出血组,16例术中测自由门静脉压。
对照组:无肝疾病者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24~66岁,平均(42.5±7.9)岁,其中13例术中测自由门静脉压。
二、仪器与方法仪器采用A TL Ultramark 9HDI 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 Hz 。
测量门静脉主干(发出左右支前1.5cm 处)和脾静脉(脾门处)内径及频谱,嘱平静呼吸状态下闭气约10s ,显示5个以上的频谱,测最大血流速度(Vmax )、最小血流速度(Vmin ),观察血流频谱波动性、频窗大小(即频谱的“中空”现象)。
自由门静脉压测定采用玻璃管水柱法,取胃网膜右静脉分支测自由门静脉压,以腋中线为零点。
三、统计分析测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两样本均数t 检验,根据资料性质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
结 果正常组、肝硬化未出血组、肝硬化出血组的门静脉有关参数比较见表1,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
各组间脾静脉有关参数比较见表2,内径正常组与肝硬化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正常组门静脉频谱随心脏博动有明显的波动幅度即Vmax 与Vmin 之差较大、频窗大而明显(图1);肝硬化未出血组的波动幅度减低即Vmax 与Vmin 之差缩小,频窗缩小(图2);肝硬化出血组呈平直型或不规则型,当Vmax 与Vmin 之差<4cm/s ,提示有出血的可能,频窗消失,形态不规则(图3)。
随着自由门静脉压逐渐升高,门静脉内径逐渐增宽,自由门静脉压与门脉内径呈正相关(r =0.732,P <0.05);门静脉Vmax 逐渐减小,自由门静脉压与门静脉Vmax呈负相关(r =-0.926,P <0.05);门静脉Vmin 逐渐减小,自由门静脉压与门静脉Vmin 呈负相关(r =-0.839,P <0.05);门静脉的血流频谱表现为波动幅度逐渐减低,频窗逐渐缩小(表3)。
表1 各组门静脉有关参数比较( x ±s )分组例数门静脉内径(cm )Vmax(cm/s )Vmin(cm/s )自由门静脉压(cm H 2O )正常组13 1.24±0.1227.3±3.218.1±2.817.2±2.5肝硬化未出血组15 1.35±0.18318.7±2.0312.7±2.4329.7±4.63肝硬化出血组161.52±0.263#12.8±3.13#10.2±4.53#39.4±5.43# 注:与正常组比较,3P <0.05;与肝硬化未出血组比较,#P <0.05。
Vmax :最大血流速度;Vmin :最小血流速度。
1cm H 2O =0.098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