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诊治规范标准

合集下载

《三基培训》高血压病的规范诊治

《三基培训》高血压病的规范诊治

运动时应穿着舒适、合适的运 动装备,选择合适的运动场所。
控制体重
01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02
避免过度饮食和缺乏运动导致的 肥胖。
戒烟限酒
戒烟
高血压患者应完全戒烟,避免被动吸 烟。
限酒
男性每日饮酒量不应超过两个标准饮 品,女性每日饮酒量不应超过一个标 准饮品。
04
高血压病的治疗需要长期 坚持,不可随意停药或中 断治疗。
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 括药物选择、剂量调整等。
综合性原则
高血压病的治疗需要综合 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药物 治疗、饮食调整、运动锻 炼等。
常用降压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利尿剂
通过增加尿量、减少血容量来降低血压,主要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摄入。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 入,如动物内脏、肥肉等。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 。
适量蛋白质摄入
选择低脂、低胆固醇的蛋白质 来源,如鱼、瘦肉、豆类等。
运动锻炼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 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 泳、骑自行车等。
运动时应避免高强度、高风险 的运动项目,以防意外伤害。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95%以上,主要由遗传和 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继发性高血压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 升高。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主要包括遗传、年龄、性别、肥 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饮 食等因素。
发病机制
涉及多种生理机制,包括神经调 节、激素调节、肾脏调节等,这 些机制相互作用导致血压升高。

2020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完整版)

2020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完整版)

比使用特定的血压阈值进行定义要更加准确;但需要注意,若收缩压(SBP)≥220mmHg 和(或)舒张压(DBP) > 1 4OmmHg ,则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视为高血压急症;某些患者既往血压増高已造成相应靶器官损伤,未接受系统的降压/器官保护治疗,或降压治疗不充分,就诊时血压虽未显著升高,但检查明确提示已经并发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或急性脑卒中者,也应被视为高血压急症。

2高血压性脑病(hypeMenSiVe encephalopathy)高血压性脑病是指血压快速和显著升高z并伴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癫痫发作、嗜睡、昏迷和皮质盲[皮质盲(COrtiCal blindness)是大脑枕叶皮质受血管痉挛缺血或毒素影响而引起的一种中枢性视功能障碍,尤以血管痉挛性损害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双眼视觉完全丧失,瞳孔光反射正常,眼底正常Z 可有偏瘫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有超过1/3的高血压性脑病患者缺乏晚期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改变,但上述典型症状出现前会表现出一些细微的神经系统症状,因此,需要格外注意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3恶性高血压(IYlalignant hypertension f M H)恶性高血压是指血压显著升高(通常>200/1 2OmmHg) Z同时可伴有显著视网膜病变(双侧火焰状出血、棉絮斑或视乳头水肿)。

硏究显示,在没有接受治疗的情况下Z此类患者的生存期有限,这也是恶性高血压一词的由来。

需要指出的是,全身微循环损伤是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征,在肾脏和脑急性微血管损伤的患者中可能不同时存在视网膜病变。

因此,有指南建议将"急性高血压微血管病”作为恶性高血压的替代术语,本《规范》仍然使用“恶性高血压"一词。

4高血压血栓性微血管病(hypertensive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f HTM)HTM是指出现血压显著升高,伴有COOmbS试验阴性的溶血(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结合珠蛋白降低或检测不到,可见破碎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降压治疗可使上述相应症状有所改善时Z应考虑此病。

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

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
查进行鉴别
07
内分泌性高血 压:根据病史、 体检和实验室 检查进行鉴别
08
神经性高血压: 根据病史、体 检和实验室检
查进行鉴别
09
心血管疾病: 根据病史、体 检和实验室检
查进行鉴别
10
其他疾病:根 据病史、体检 和实验室检查
进行鉴别
3
高血压急症的治 疗原则和策略
治疗原则
快速降压:尽快将血压降至安全水平,防止 靶器官损伤
高血压急症包括高 血压脑病、高血压 危象、高血压急症 伴急性左心室功能 不全等。
高血压急症的诊断标 准为:收缩压 ≥180mmHg和/或 舒张压≥120mmHg, 伴有进行性靶器官损 害。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原则为:迅速降低 血压,保护靶器官,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急症的分类
1 急性高血压:血压突然升高,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 恶性高血压:血压持续升高,伴有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3 急进型高血压:血压急剧升高,伴有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4 妊娠高血压:孕妇血压升高,伴有水肿、蛋白尿等症状 5 肾性高血压: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伴有肾功能损害 6 内分泌性高血压: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伴有内分泌功能异常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 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
氧运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
抑郁
定期体检:定期监测血压、 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
发现并控制高血压急症
康复治疗
01
康复目标:改善生活质
量,降低复发风险
02
康复原则:个体化、全
面、综合、连续
03
康复方法: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心理干
预、康复锻炼
抗凝血药物:选择抗凝血药 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等

高血压诊疗规范

高血压诊疗规范

高血压诊疗规范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保护其身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高血压的诊疗规范。

下面是高血压诊疗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诊断根据高血压的定义,成人血压≥140/90 mmHg即可被诊断为高血压。

在特殊情况下,特别是老年人,为了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血压目标可适当调低。

高血压的诊断需要至少两次不同时间的测量,以确保准确性。

测量时应使用标准血压计,患者应坐立两种姿势测量。

对于测量出现较大差异的患者,建议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诊断,如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

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估高血压往往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评估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危险因素,并通过合理的检查和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首选方法,旨在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降低血压。

常见的非药物治疗包括:1.饮食控制:减少盐的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控制饮食中的总热量和脂肪含量。

2.体育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至重度体育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3.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4.控制体重:减轻超重和肥胖对于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

5.压力管理: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学会正确的应对方式。

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

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1.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2.β受体阻滞剂: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心脏输出和血管收缩,达到降压的效果。

3.ACEI和ARB: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降低血压。

4.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量,减少体液静水压,降低血压。

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给予个性化调整,以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目标。

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

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

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标题: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高血压急症是一种需要立即诊治的严重病症,因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威胁生命。

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旨在为医生提供明确的高血压急症诊治指南,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一、高血压急症的定义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收缩压超过180mmHg或舒张压超过110mmHg,并伴随重要器官(如脑、心脏、肾脏)的功能损害。

二、高血压急症的诊治规范1、诊断流程:首先,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判断是否为高血压急症。

然后,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明确高血压急症的类型和程度,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2、治疗目标:高血压急症的治疗目标是将血压迅速降至安全水平,同时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

3、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一般而言,应选择作用迅速、副作用小的降压药。

对于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预防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控制血压、改善生活习惯等。

三、高血压急症的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高血压急症的案例:患者李先生,56岁,因头痛、胸闷就诊。

检查发现,患者血压高达220/120mmHg,且伴有心悸、气短等症状。

初步诊断为高血压急症。

治疗方案:立即进行降压治疗,选择速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等,同时采取措施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

治疗效果:经过及时的治疗,患者血压逐渐降至安全水平,心悸、气短等症状得到缓解。

四、总结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为医生提供了明确的诊治指南,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高血压急症,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控制血压、改善生活习惯,降低高血压急症的发生风险。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关注高血压急症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战胜高血压急症而奋斗!。

2020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完整版)

2020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完整版)

2020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完整版)高血压急症(hy per te n siv e e merg en c ie s,HE)是急诊医生经常面对的急危重症之一,由于病因复杂且病理生理变化多端,导致临床救治困难重重。

近些年来,国内外在高血压急症领域的大量研究报道,不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也为起草制定符合中国临床实际需要的相关规范提供了条件。

因此,我们邀请了国内十多位急危重症领域的专家,在参考2016年以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指南及共识,并在近年来发表的相关实验研究等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国高血压急症治疗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供临床医生尤其是急诊医生诊疗使用。

为了使《规范》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在编写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见图1)方式,旨在模拟临床医生的临床诊疗思维习惯,使内容能够针对临床诊疗中的问题展开,具有更强实用性。

一相关概念1高血压急症(HE)高血压急症是一组以急性血压升高,伴有靶器官损伤,或原有功能受损进行性加重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与以往定义相比,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 S C)高血压指南用血压的突然、快速升高及所导致的调节机制失常来定义高血压急症,比使用特定的血压阈值进行定义要更加准确;但需要注意,若收缩压(S B P)≥220m mH g和(或)舒张压(DB P)≥140mmHg,则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视为高血压急症;某些患者既往血压增高已造成相应靶器官损伤,未接受系统的降压/器官保护治疗,或降压治疗不充分,就诊时血压虽未显著升高,但检查明确提示已经并发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或急性脑卒中者,也应被视为高血压急症。

2高血压性脑病(h y pe rt e nsiv e e nce p h al o p at hy)高血压性脑病是指血压快速和显著升高,并伴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癫痫发作、嗜睡、昏迷和皮质盲[皮质盲(c o rti c al bli nd n es s)是大脑枕叶皮质受血管痉挛缺血或毒素影响而引起的一种中枢性视功能障碍,尤以血管痉挛性损害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双眼视觉完全丧失,瞳孔光反射正常,眼底正常,可有偏瘫等]等。

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

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

3
高血压急症预防
生活方式调整
01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如低 盐、低脂、低
糖饮食
04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

02
适量运动,如 散步、慢跑、
游泳等
05
定期体检,及 时发现并控制 高血压风险因

03
保持良好的作 息习惯,避免
熬夜
06
戒烟限酒,减 少对心血管系 统的不良影响定期体检源自定期测量血压:至少每年一次
02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 糖饮食,保持体重正常
04
戒烟限酒:戒烟,限制饮酒, 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06
定期随访:对于高血压患者, 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高血压急症护理
病情监测
01
定期测量血压: 至少每4小时
测量一次
02
监测生命体征: 包括心率、呼
吸、体温等
03
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患者意识 状态、肢体活
演讲人
目录
01. 高血压急症定义 02. 高血压急症治疗 03. 高血压急症预防 04. 高血压急症护理
1
高血压急症定义
急症分类
1 急性心力衰竭
2
急性脑卒中
3 急性肾功能衰竭
4 急性主动脉夹层
诊断标准
01
血压升高:收缩压≥180mmHg和 /或舒张压≥120mmHg
02
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胸闷、气短等
监测血压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评估
血压控制:评估血压下降 程度和速度
症状缓解:评估患者症状 改善情况
器官损伤:评估重要器官 如心、脑、肾等损伤情况

高血压诊疗规范

高血压诊疗规范

高血压诊疗规范高血压是一种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是伴随脂质、糖等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代谢紊乱综合征。

可并发心脏、脑、肾脏、血管、视网膜等靶器官损害。

根据患者血压水平、是否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并发其他临床情况将其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组。

继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0%~15%。

【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及高血压水平的分级和危险性分层1.常见症状:轻度头痛、头晕、耳鸣、颈部发沉,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常自行缓解。

也司无症状。

高血压危象发作时出现心悸、口干、多汗、皮肤苍白或发红、烦躁、震颤,以及动脉痉挛造成受累器官的缺血症状。

高血压脑病时,有弥漫性严重头痛、意识改变,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性抽搐。

2.高血压的分级:血压测量以坐位右上臂为准,收缩压与舒张压读数分别以柯氏第1音与第5音作为标志。

以静息、非药物状态下非同日3次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服降压药,本次测量血压高于140/90mmHg,也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按《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3级,详细分级见表2-2。

表2-2 成人血压水平分级标准(≥18岁)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 ﹤80正常血压﹤130 ﹤85正常高限130~139 85~891级高血压140~159 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942级高血压160~179 100~1093级高血压≥180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 ﹤90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按较高的级别分类。

以上标准适用于男女两性任何年龄的成人,对于儿童,目前尚无公认的高血压诊断标准,通常低于成人高血压诊断的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病诊治规范从危险因素到心血管事件链中国高血压患病率(1995)1999年医院门诊人群高血压抽样调查报告:知晓率/治疗情况年龄组知晓率治疗率规律服药率治疗控制率人群控制率35-44 61 48 41 38 1845-54 76 65 53 38 2555-64 81 75 60 35 26 >= 65 80 74 59 27 20 合计77 70 56 33 23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控制率高血压和靶器官损害高血压与冠心病危险性•血压水平与主要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呈持续正相关•其相关的强度约为与中风相关强度的三分之二•未发现当血压低于某水平时,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不再继续下降CHD and usual DBP高血压与脑卒中危险性•SBP和DBP均与卒中的危险性呈持续正相关•DBP降低5mmHg, 可使卒中的危险性降低35 -40%。

•未发现当血压低于某水平时,卒中的危险性不再继续下降•随着年龄增长,卒中发生率急剧升高•血压水平与脑出血的相关更明显Stroke and Usual DBP高血压与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病的危险性与血压水平有关•与没有高血压者相比,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舒张压每降低5 mmHg, 终末期肾病的危险性至少降低25%高血压防治指南•JNC - VII: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2003 ESH-ISH 高血压治疗指南(Journal of Hypertension; Vol 21;No.6; 2003; 1011-105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年)•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2002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评估流程共分六步:1. 临床评估资料采集2.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3. 明确患者血压水平分级4. 明确有无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5. 明确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相关疾病6. 确定危险分层及相应的处理原则非药物治疗的原则•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应终身进行•进行具体化、个体化的治疗•全方位生活方式干预,逐步落实•持之以恒,习惯使然合理膳食1. 限盐:减少食盐摄入(<6克/d);2. 限制饮酒:最好不饮酒,或每日白酒少于1两;3.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日新鲜蔬菜8两-1斤, 水果2-4两;4. 增加膳食钙摄入:鲜奶、豆制品,绿色蔬菜、海带、木耳等;5. 减少膳食脂肪,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选择鱼类、禽类、瘦肉等;控制体重BMI:18.5~23.9kg/m2 = 正常体重24~27.9 kg/m2 = 超重≥28 kg/m2 = 肥胖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减重减重目标:(初步减重< 15 %)BMI < 24 kg/m2;腰围:男性< 85cm(相当于2尺6寸),女性< 80cm(相当于2尺4寸)。

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散步、快步行走、慢跑、骑车、爬山、太极拳、游泳、健身操、跳舞等;每周至少锻炼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强度因人而异,以不出现过度疲劳或不适为限运动时的适宜心率≈170 –年龄用药原则•小剂量起始,逐步增量•长效制剂,一日一次(T/P >50%)。

24小时稳定降压,改善依从性•联合用药(70%需联合用药)•一旦开始药物治疗,需终生服药。

避免频繁调整剂量•选药时应考虑针对合并症的治疗联合用药(两两联合)合理的联合用药:•ACEI+利尿剂•钙拮抗剂+β阻滞剂•ACEI+钙拮抗剂•β阻滞剂+利尿剂•α阻滞剂+β阻滞剂不推荐的联合用药:•ACEI+β阻滞剂•钙拮抗剂+利尿剂•α阻滞剂+钙拮抗剂•非DHP CCB+ β阻滞剂•β阻滞剂+可乐定不宜用1 哮喘,抑郁症ß-阻滞剂2 痛风利尿剂3 心脏自律,传导阻滞ß-阻滞剂,CCB(非二氢吡啶类)4 肾血管疾病ACEI, ARB5 周围血管病ß-阻滞剂6 肝脏疾病甲基多巴,柳安苄心定7 血脂紊乱ß-阻滞剂,利尿剂(大剂量)8 妊娠ACEI, ARB,利尿剂(大剂量)不同降压药物治疗费用不同降压药物治疗费用不同降压药物治疗费用危险因素的控制: 血压临床益处:•31项临床试验中3个荟萃分析的总结•减少:- 致命和非致命中风39-42%- 致命和非致命心肌梗死8-14%- 血管性死亡18-21%- 总死亡11-12%3.血液循环的泵---心脏血液在心脏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周而复始,称为血液循环。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通过昼夜不停地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全身血管系统中不停地流动,从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4.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血液的动脉,在心脏表面行走,并分出许多小支由心外膜进入心肌,在心肌纤维间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供给心肌血液。

冠状动脉虽小,但血流量很大。

占每次心搏出量的1/10。

这就保证了心脏有足够的养料和氧气维持有力地昼夜不停地跳动。

冠状动脉图A5.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冠状动脉有很多血管直接通入心腔,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之间也有许多吻合支。

当冠状动脉主干发生狭窄或阻塞时,血液就可通过这些侧支绕过阻塞部位送到远侧的区域,这些吻合支逐渐变粗,血流量逐渐增大,就可代偿主干功能以维持对心脏的供血。

这种通过侧支或吻合支重新建立的循环,称为侧支循环。

第二节冠心病的概念、病因及相关知识1.何谓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管腔严重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了心肌的血流量减少,供氧不足,使心脏的正常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产生一系列缺血性表现。

冠心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因而冠心病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2.何谓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主要侵害大、中动脉,使血管内膜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的疾病。

➢纤维斑块➢斑块出现溃疡出血血栓钙化➢黄色点状或条状病变➢病变发展到此期已无法使其逆转3.动脉粥样硬化是怎样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人们已找到一些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等等。

就像水管壁被腐蚀一样。

血液中的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即可以内膜受损处进入并沉积于内膜下层。

血小板也可迅速吸附、聚集于受损处,通过以上多种因素、多种途径的综合作用,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病变图解4.冠心病对人类的危害(WHO)1990年美国总死亡人数中,有24.7%死于冠心病,约50余万人;患心肌梗死的人数达每年100余万。

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低于国际水平。

但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

北京男性1989年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70.3/l0万,38.0/10万;1993年分别上升为78.0/10万,43.5/10万。

•为什么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生活水平的提高。

➢吸烟人群不断增多。

➢劳累和精神压力。

➢现代诊断技术的普及和提高。

6. 什么样的人易得冠心病?主要危险因子➢高血压。

➢吸烟。

➢血胆固醇过高。

次要危险因子➢缺乏体育锻炼。

➢体重超重。

➢体力活动过少。

➢糖尿病。

➢精神紧张。

➢A型性格。

➢冠心病家族史。

7.冠心病的患病率男女有别冠心病的患病率一般男性高于女性。

这种男女差别主要发生在50岁之前。

50岁以后女性发展加快并迅速赶上男性。

另外,男性吸烟、工作竞争性强、精神紧张等因素暴露机会比较多,也是造成男性冠心病患病率增高的一个原因。

8.冠心病会遗传吗?冠心病不是一个明确的遗传性疾病,但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冠心病虽有一定的家族性,但并不是绝对遗传的。

遗传因素须与其它危险因素相结合,共同作用,才使冠心病的患病率更高。

第三节冠心病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1.冠心病有几种临床类型?➢心绞痛。

➢心肌梗死。

➢猝死。

➢心力衰竭,如病人无心肌梗死的临床或心电图证据,这一诊断只能是臆测的。

➢心律失常可为冠心病的唯一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作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否则也只能属于假设性诊断。

2.冠心病可能会有的表现➢最初,无任何自觉症状及不适。

➢病变进一步加重,心肌暂时性和可逆性缺血而发生心绞痛。

➢呼吸因难、心悸、恶心、出汗、眩晕,甚至意识丧失。

➢冠心病的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

3.心绞痛的典型表现➢诱因:主要有自发性或劳力性。

➢部位及放射:主要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

➢性质:可为胸骨后压榨感、紧缩感、烧灼感或窒息感。

➢持续时间:心绞痛一般很少超过15分钟,如超过30分钟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缓解方式:去除诱因,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后3分钟之内即可缓解。

冠状动脉病变图解(心绞痛)4.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人,可有剧烈的胸痛、急性心衰、休克、意识障碍、严重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

心肌梗死的病因心肌梗死的病因,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腔堵塞;少数病例是由于单纯血管痉挛或冠状动脉炎症闭塞所致,偶尔也可因心腔或瓣膜上栓子脱落,造成冠状动脉栓塞。

冠状动脉病变图解(心梗)5.急性心梗会有哪些症状主要症状为胸痛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特点➢无痛➢心力衰竭或休克➢胃肠道症状➢昏厥或昏迷➢猝死第四节冠心病的诊断1.采用哪些方法可早期诊断冠心病➢心电图及心电图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同位素心肌扫描➢左心功能测定➢☆☆☆冠状动脉造影2.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意义冠状动脉造影,是用来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最有价值的先进技术。

其方法是从病人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或上臂的肘动脉,送人一根心导管,到心脏的冠状动脉;然后注入造影剂,对左、右两冠状动动脉进行造影检查,即可清晰分辨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有否狭窄,狭窄的部位及程度如何,以及侧支循环与左心室功能情况。

这不仅可以直接对冠心病做出准确诊断,还可为外科心脏手术提供依据。

冠状动脉造影图像(1)冠状动脉内超声(IVUS)冠状动脉内超声(IVUS)是近年发展和应用于临床的一项全新的技术。

它不仅能够实时提供探头所到位置的血管腔的形态,而且能够显示血管壁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目前认为它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及指导和判断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的又一可靠手段第五节冠心病的预防及保健1. 为什么说冠心病重在预防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使许多中壮年劳动力显著下降,甚至完全丧失,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冠心病的基本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实验研究证明,早期粥样病变,通过减除危险因素可使粥样斑块消退。

某些药物对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晚期已出现复杂病的变粥样斑块则毫无效果。

所以,目前对付动脉粥样硬化、冠心必须重在预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2.冠心病预防应从何时着手➢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冠状动脉硬化可自幼年开始,最早者见于新生儿。

10—20岁年龄人的发生率可达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