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6.2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必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6.2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必

4.6-2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知识点三:连接体问题1.如图甲所示,物体M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桌面一端附有轻质光滑定滑轮,若用一根跨过滑轮的轻绳系住M,另一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M的加速度为a1,若另一端改为施加一竖直向下F=mg的恒力,如图乙所示,M的加速度为a2,则( )A.a1>a2B.a1=a2C.a1<a2D.无法确定2.(多选)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

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往,此时轻绳刚好拉紧。

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b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A. 加速度大小为 0.5gB. 加速度大小为gC. 绳中张力大小为1.5mgD. 绳中张力大小为2mg3.(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 A、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A.减小A物的质量 B.增大B物的质量C.增大倾角θ D.增大动摩擦因数μ4 如图,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

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的2倍。

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

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gsinα/2 B.Gsinα C.3gsinα/2 D.2gsinα5、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

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 向上做ABCFθ匀减速运动时( )A.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B.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C.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D.A 、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与A 、B 表面的性质6.如图3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粗糙斜面上以加速度a 加速下滑,现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作用在物体上,则施加恒力F 后物体的加速度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7.弹簧测力计外壳质量为m 0,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质量为m 的重物,现用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外力F 拉着弹簧测力计,使其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mgB.m 0gC.m m mF+D.0m m Fm +8.如图(甲)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受到一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运动过程中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t=0时刻和t=2t0时刻,A 受到的静摩擦力相同B .在t0时刻,A 、B 间的静摩擦力最大C .在t0时刻,A 、B 的速度最大D .在2t0时刻,A 、B 的速度最大9.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L+Fm2m1+m2kB.L-Fm1m1+m2kC.L-Fm1m2kD.L+Fm2m1k10. 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f.若木块不滑动,力F 的最大值是( )A.()MmMFf+2B.()mmMFf+2C.()MmMFf+2-(m+M)g D.()MmMFf+2-(m+M)g11.(多选)如图所示,5块质量相同的木块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当用力F推第1块木块使它们共同加速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右向左,两块木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依次变小B.由右向左,两块木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依次变大C.第2块木块与第3块木块之间的弹力大小为0.6FD.第3块木块与第4块木块之间的弹力大小为0.6F12.如图所示,长为l=6 m、质量为m=4 kg的长木板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大小可忽略、质量为m=1 kg 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开始时物块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施加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8 N,使物块在木板上滑动起来,g取 10 m/s2。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1新课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1新课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进一步学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

2. 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

3. 学会如何从牛顿运动定律入手求解有关物体运动状态参量。

4. 学会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参量的变化求解有关物体的受力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表达、描述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实例总结归纳一般问题解题规律的能力。

4. 让学生认识数学工具在表达解决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利用我国的高科技成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实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受力并恰当地运用正交分解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实例分析——实践体验——交流总结。

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此前我们学习了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应用牛顿定律分析物体受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并且应用牛顿定律解决了一些问题,此间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应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两个练习来探究应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进行新课(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投影展示例题 1 并布置学生审题: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2N。

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

问:l.本题研究对象是谁?它共受几个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的合力沿什么方向?大小是多少?2.本题要求计算位移和速度,而我们只会解决匀变速运动问题。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4新人教必修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4新人教必修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材分析: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动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牛顿用他的三个定律对这一类问题作出了精确的解决.牛顿由此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牛顿三定律成为力学乃至经典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了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定量关系;牛顿第三定律确定了物体间相互作用力遵循的规律.动力学所要解决的问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物体运动情况;另一部分是物体与周围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力的情况.牛顿第二定律恰好为这两部分的链接提供了桥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学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3)学会如何从牛顿运动定律入手求解有关物体运动状态参量;(4)学会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参量的变化求解有关物体的受力情况。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表达、描述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 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3)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实例总结归纳一般问题解题规律的能力;(4) 让学生认识数学工具在表达解决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我国的高科技成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实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教学难点:(1)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和重要的解题方法的灵活选择和运用;(2)正交分解法。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1课时(练习)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利用PPT显示图片)这张图片中交警正在测量刹车的痕迹,根据这个长度交警能判断出车辆是否超速,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学习了这节课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6.1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必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6.1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必

4.6-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知识点一:从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1. A 、B 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在一水平面上滑动,两个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m A =3m B ,则它们能滑动的最大距离x A 和x B 的关系为( )A .x A =xB B .x A =3x BC .x A =13x B D .x A =9x B 2.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1 kg 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0 m/s 时,给物体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F =2 N 的恒力,在此恒力作用下(取g =10 m/s 2)( )A .物体经10 s 速度减为零B .物体经2 s 速度减为零C .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D .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向右运动3.如图甲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受到两个水平力F 1与F 2的作用静止不动。

现保持F 1不变,使F 2逐渐减小到零,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其大小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在此过程中,能正确描述木块运动情况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4.(多选)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

运动员从O 点自由下落,至B 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 点到达最低点D,然后弹起。

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

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经过B 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B.经过C 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C.从C 点到D 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D.从C 点到D 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5.如图中的AB 、AC 、AD 都是光滑的轨道,A 、B 、C 、D 四点在同一竖直圆周上,其中AD 是竖直的直径。

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 、AC 、AD 轨道滑下,到达B 、C 、D 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t3。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t1=t2=t3 B.t1>t2>t3 C.t1<t2<t3 D.t3>t1>t26.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 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 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 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知识点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7.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由静止从同一高度下落,运动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分别是F1和F2.如果发现质量为m1的物体先落地,那么A.m1>m2B.F1<F2C.11mF<22mFD.11mF>22mF8.如图所示,当车厢向右加速行驶时,一质量为m的物块紧贴在车厢壁上,相对于车厢壁静止,随车一起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竖直方向上,车厢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B.在水平方向上,车厢壁对物块的弹力与物块对车厢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若车厢的加速度变小,车厢壁对物块的弹力不变D.若车厢的加速度变大,车厢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也变大9.(多选)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 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 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 m时,以5 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 4.6.4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 4.6.4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4.6-4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知识点五:临界与极值问题1.如右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体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A.绳的张力减小,b对a的正压力减小 B.绳的张力减小,斜面对b的支持力增加C.绳的张力减小,地面对a的支持力增加 D.绳的张力增加,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2.如图25-1所示,木块A、B静止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现施水平力F拉B,A、B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一起沿水平面运动.若改用水平力F′拉A,使A、B也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面运动,则F′不得超过A.2F B.F/2 C.3F D.F/3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的物块A、B,质量均为m,开始时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下压A再静止释放使A开始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时,A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为( )A.0 B.2g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下C.2g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 D.g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4.(多选)如图所示,用轻绳吊一个重为G的小球,欲施一力F使小球在图示位置平衡(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F最小值为GtanθB.若力F与绳拉力大小相等,力F方向与竖直方向必成θ角C.若力F与G大小相等,力F方向与竖直方向可能成θ角D.若力F与G大小相等,力F方向与竖直方向可能成2θ角5.一人站在斜坡上,如图所示,推着一个重力大小为G的大雪球,若雪球刚好处在一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且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此人的推力通过雪球的球心,则( ) A.此人的推力最小值为GtanθB.此人的推力最小值为GsinθC.此人的推力最大值为G/cosθD.此人的推力最大值为Gcotθ6.如图所示,质量m1=10 kg和m2=30 kg的两物体,叠放在动摩擦因数为0.50的粗糙水平地面上,一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250 N/m,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质量为m1的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质量为m2的物体上,使它缓慢地向墙壁一侧移动,当移动0.40m时,两物体间开始相对滑动,这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 )A.100 N B.300 N C.200 N D.250 N7.如图所示,重50 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800 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固定物体A后,弹簧长度伸长为14 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下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0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14 cm 时,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为( )A .10 NB .20 NC .40 ND .0 N8.如图,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 kg 、m B =2 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开始时F =10 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 的过程中,则( )A .当拉力F <12 N 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 时,开始相对滑动C .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 .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9.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 与物体位移x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 =10 m/s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 N/cmC .物体的质量为2 kgD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10.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 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如图所示,开始时,各物体均静止,现在两物块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 1、F 2,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物块和两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F 1=F 2,M 1>M 2,则v 1>v 2B .若F 1=F 2,M 1<M 2,则v 1>v 2C .若F 1>F 2,M 1=M 2,则v 1>v 2D .若F 1<F 2,M 1=M 2,则v 1>v 211.带滑轮的平板C 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车A 通过绕过滑轮的轻绳与物体B 相连,如图所示.A 、C 间及绳与滑轮间摩擦力不计,C 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C 质量均为m ,小车A 运动时平板C 保持静止,物体B 的质量M 可改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M =m 时,C 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B .当M =m 时,C 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2mg C .在M 改变时,保持C 静止必须满足μ>13D .无论μ值为多大,C 都会保持静止 12.在海滨游乐场有一种滑沙的娱乐活动。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6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6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学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

能够从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能够从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过程与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实例总结归纳一般问题解题规律的能力。

让学生认识数学工具在表达解决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实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教学难点会进行物体的受力分析★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定义了力: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联系起来。

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把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联系起来了。

牛顿定律在天体运动的研究、车辆的设计等许多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中都有广泛就用。

比如我国科技工作者能准确地预测火箭的变轨,卫星的着落点,他们靠的是什么?就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理论基础。

当然,由于我们目前知识的局限,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问题处理。

二、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例1、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kg ,在 6.4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2N 。

求物体在4s 末的速度和4s 内的位移。

师:请大家仔细审题,能够快速正确地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是处理问题必备的条件。

本题中给出了哪些已知量,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给出了水平地面上一物体的质量,一些受力情况,要求解速度和位移。

师:问题中既然涉及了力又涉及了物体的运动,那力和运动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生:牛顿第二定律m F a 合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该题应该是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决。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
生:牛顿运动定律中力和运动的关系.
师: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是否也能研究这一类问题?
生:不能,因为这样一类问题太复杂了,应该是科学家的工作.
师:一切复杂的问题都是由简单的问题组成的,现在我们还不能研究如此复杂的运动,但是我们现在研究问题的方法将会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现在就从类似的较为简单的问题人手,看一下这一类问题的研究方法.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教学目标
1.知道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主要问题.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知道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主要问题.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多媒体显示学生的受力分析图(如图4—6—1)
师:受力分析的图示对研究这一类问题很有帮助,特别是对一些复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况分析运动情况
师:大家看下面一个例题.
多媒体投影展示例题,学生分析讨论,尝试解决
例题: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6.4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2 N.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
师:本题研究对象是谁?
生:本题的研究对象是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
师:本题要求计算位移和速度,而我们只会解决匀变速运动问题.这个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吗?依据是什么?
生:这个物体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根据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保持不变.
师:经分析发现该题属于已知受力求运动呢,还是已知运动求受力呢?
生:是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画出受力分析图,并完整列出解答过程.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导学案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导学案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学习目标】1.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一般的动力学问题。

2.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会建立恰当的坐标系。

【过程与方法】1.知道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集体探究、相互学习的方法。

3.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会建立恰当的坐标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学习物理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习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学习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方法指导】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学习过程】预习案一、知识准备1.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2.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___ 其中F表示__________ a表示表达式说明F与具有__________ 性,__________ 性。

二、教材助读1.牛顿第二定律说明了那些量之间的关系?2.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把哪两种情况联系起来?3.你认为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问题?4.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由__________求出物体的所受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__定律求出物体__________,然后根据__________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5.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__________求出物体的__________再根据__________定律求出物体__________,然后根据___________就可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6.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时(1)如果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应怎样建立坐标系?(2)如果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应怎样建立坐标系?预习自测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同一个物体的F与a大小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6 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从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2、学生能独立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重点和难点】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
【预习案】
一、从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
例题1: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kg,在 6.4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 4.2N。

求物体在 4s 末的速度和 4s 内的位移。

1、画出物体的受力分析图。

2、进行力的合成,计算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大小?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a.
4、根据运动学公式计算物体的速度和位移:
总结做题方法:从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的解题步骤
二、从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
例题 2:一个滑雪者,质量m=75kg,以 v0=2m/s 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

在 t =5s 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 x=60m,求滑雪者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g 取 10 m/s2)
1、根据运动学公式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a:
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组内评价: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的合外力:
3、画出物体的受力分析图:
4、结合受力情况进行力的合成,求出阻力:
总结做题方法:从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解题步骤
【探究案】
一【对议】
1、从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例题 3、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1kg ,在 12.4N 的斜向上 30°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 4.2N 。

求物体在 2s 末的速度和 4s 内的位移。

2、从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例题 4、某工厂用传送带传送零件,设两轮圆心的距离为 l=11m ,传送带与零件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传送带的速度为 v=2m/s ,在传送带的最左端 A 处,轻放一质量为 m=0.2kg
A
B
的零件(可视为质点),并且被传送到右端的 B 处。

(g 取 10 m/s 2
)(1)
物体在传送带上做什么样的运动?(2)物体从 A 到 B 所需的时间为多 少?
【自主区】
【使用说明】教师书写二次备课,学生书写收获与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